19夹竹桃第一课时_第1页
19夹竹桃第一课时_第2页
19夹竹桃第一课时_第3页
19夹竹桃第一课时_第4页
19夹竹桃第一课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备人:姜兰兰备课时间:5.20上课时间:5.28课时编号:053课题19.夹竹桃教材简析《夹竹桃》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写了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花影迷离

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本文结构严谨,一开始作者便直抒胸臆,虽然不是名贵,不是最美,但却是最值得留恋、回忆的花。接着作者从花色写两种花融洽开在一起的情景。第三自然段作者一连列举了春、夏、秋三季的花,与第四自然段对比衬托出夹竹桃的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第五自然段写了它在月光下夜影参差,花影迷离令人遐想。最后一自然段总结全文,与开头形成首尾呼应的气势。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注意“熏、藻”的字形。读准文中“参差”的读音,并理解意思。2.阅读作家卡片,了解季羡林的身份、称誉、散文特点等。3.学习第四自然段,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感受夹竹桃可贵的韧性,会用“无……不”、“无不”造句,并感知体会第3自然段对比手法衬托韧性的写法。教学重难点1.体会双重否定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会用“无……不……”和“无不”等词语造句。2.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感受夹竹桃花的花期“韧性可贵”“花影引起幻想”的特点,从而深入感受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教学时间第1课时教学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定标导学,产生问题一、导入课题,了解作者(1)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夹竹桃》,注意“夹”它念第一声。瞧,它在春风中绽放了笑脸。图片(红白两色)出示,它长什么样?(2)介绍夹竹桃。夹竹桃,夹竹桃,顾名思义:它夹杂了竹和桃这两种事物的特点。二、预习反馈:1、参差两字正音,出示“叶影参差”,告诉学生理解词意需要联系语境。2、感知全文内容: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是因为三方面的原因:1、花色红白相映,奇妙有趣。2、花期韧性可贵,3、花影引起我许多幻想。,提出第一点需要引起重视,有学生漏答。告诉学生:答题要完整,必须要通读全文。三、学习第四自然段1、走进作者:这篇文章的作者可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出示:作家卡片

引读:季羡林,是当代著名(

)。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被誉为(

)。理解“泰斗”(出示)泰斗的意思是比喻德高望重或有卓越成就而为众人所敬仰的人。二、自主交流,梳理问题1、出示学习步骤:一、读一读:用心默读第四自然段。二、品一品:找出你最欣赏的句子,并简单写一写理由三、议一议:和同桌分享你的收获。2、学生自学、同桌交流3、集体交流三、互助探究,解决问题预设:第1句a.预设“悄悄地一声不响“是拟人的手法,写出夹竹桃的默默无闻。追问:“一声不响是不是一动不动,停止生长?引出“又开出”“又长出”b.对比体会: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一朵花开了,又败了一朵。一嘟噜花长出来了,又黄了一嘟噜。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书中这样的表达方式让我们感受到夹竹桃败了就开,败了就开,常败常开。是那样的不屈不挠,坚持不懈。这就是可贵的韧性啊!)c.看看下面这句,前后调换好不好?对比体会: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

(“一朵”到“一嘟噜”,“一嘟噜”是什么意思?由少到多,一朵败再开出一朵。即使一串都黄了,还要再长出一串。

d.练习朗读。第2句

(1)、预设:“迎风吐艳”迎着什么风?和风细雨、狂风暴雨、凄风苦雨。那把它们换过来,好吗?重复了。一起来读一读,感受季老语言的精妙。(2)、“无日不”是什么意思?(每一天都)为什么不用“每一天都”呢?(这是一种双重否定的表达形式,双重否定能加强语气,在这句中就是要强调“无日不”中的“日”“每一天”)

(3)、训练朗读:改成诗行,配乐朗读,音乐《沉醉于风中》第3句

“奉陪”由仓央嘉措的诗句:你在,或是不在,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引申为“你开,或是不开,我就在那里,不盛不衰。”预设:“无不”意思?(都、一直)“无不”强调了夹竹桃无论是阳光明媚的春天、还是炎炎烈日的夏天、还是肃杀清冷的秋天,它都默默地陪伴着那些春天、夏天或秋天,只开一季的花儿们。花开三季,如此之长的花期,难道不是可贵的韧性吗?(板书:花开三季)“无不奉陪”,都陪着哪些花?读读第3自然段,再读读课题,你有什么发现?有人认为第3自然段是多余的,可以删去。你认为呢?为什么?(过渡到第3段的阅读感知:作者一连列举了春、夏、秋三季的花,与第4自然段对比衬托出夹竹桃的花期之长,韧性可贵。)第四句这一句的作用:总结这一段的内容,这段的构段方式是总分总,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这一点韧性是指什么?4、整段齐读,深化形象。感悟夹竹桃的韧性。季老的散文特点:“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5.指导造句。(1)回顾相应的教学环节。(刚才在品读夹竹桃的韧性时我们已经学习了这两句话,“无日不”意思是每一天都,重点强调的是“无”和“不”中间的这个“日”字,而“无不”的意思是一直、都,强调的是“无不”后面的奉陪这个词。这两个词都是双重否定,不过强调的内容不同。“无……不”强调的是中间这个字,“无不”强调的是无不后面这个词。)(2)我们先试着来改写两个句子。原句1:我们的教室非常整洁,瞧,讲台上、课桌上、窗台上每一处都干干净净。我们的教室非常整洁,瞧,讲台上、课桌上、窗台上无处不干干净净。(小明)我们的教室非常整洁,瞧,讲台上、课桌上、窗台上无不干干净净。(小方)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原句2:大家听了英雄模范的事迹报告,都激动万分。大家听了英雄模范的事迹报告,无不激动万分。大家听了英雄模范的事迹报告,无人不激动万分。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四、拓展运用,问题延伸1.

读一读这段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再细细品读《夹竹桃》中季羡林先生对夹竹桃“有韧性”一段的描写,你有什么新的感受?请写一写。季羡林,生于1911年,1930年考上清华大学,1934年前往德国哥廷根大学深造。1941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由于二战爆发,交通断绝,回国受阻,饱受煎熬的他仍然苦读不辍。1946年,他回到阔别11年的祖国,任北大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在文革的十年浩劫中遭受迫害,惨挨批斗,经常被打得遍体鳞伤、不得动弹,还被关过牛棚并下乡劳改。当时许多同志都不堪忍受这种非人的生活,但季羡林面对人生的坎坷,不抱怨,不自弃,甚至笑称“这样的锻炼是古今中外所没有的。”更令人惊讶的是,季老从“牛棚”出来后,被勒令看楼门,守电话,成为一个“不可见接触者”。然而,他晚上坚持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写成小纸条装在口袋里,白天守楼时,脑袋不停止思考,把散文改成有韵的诗。280万字、8卷本的《罗摩衍那》就这样被翻译出来。

2.背诵第4自然段,背熟后完成下面的填空。

然而,在

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

,一朵花

,又

,一

,又长出

。在

,在

,在

,看不出

,也看不出

。从

一直到

,从

一直到玉簪花和

。这一点

,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

五、课堂小结

小结: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