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甘肃省秦安一中高考仿真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甘肃省秦安一中高考仿真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甘肃省秦安一中高考仿真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在四川大量吸收民间帮会组织“袍哥会”成员加入武装反抗军,其中第五期“游击干部训练班”学员几乎全部是袍哥会成员。这表明A.地方民间组织不了解共产党政权B.国民党企图在部分区域内长期抵抗C.国民党发动民众与解放军对抗D.四川成为国民党抵抗的最后堡垒2.北京城区某街道里有一老路牌,外文是RUEHART,此路牌设立的时间应该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C.八国联军占领时期 D.北洋政府统治时期3.资本主义的变化影响着西方诸国的沉浮。一国之强盛,或支配地位被他国所取代,都有其时代大背景。凡能够在资本主义某一发展阶段上捷足先登者,往往抢占发展优势,成为一个潮流的领头人。下列选项中,能够印证以上观点的是A.新航路开辟后的重商主义促使荷兰、英国迅速率先崛起B.工业革命后英法两国采用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引领资本主义发展C.固守重商主义传统的徳国直到19世纪70年代才实现了真正的统一D.实施“混合经济”的美国在20世纪初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4.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经文解释更是五花八门,所谓“经有数家,家有数说”东汉章帝召开白虎观会议,命群儒“讲议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最后整理成《白虎通义》一书,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据此可知,白虎观会议A.消除了各家之间的分歧B.强化了思想大一统局面C.提高了儒家的社会地位D.规范了儒学的学术研究5.他,孤独凄惶了一生,到处受排挤、受迫害,然而一旦去世,在法国思想界的地位却直线飙升。在大革命发生前的十年里,读他、谈他的人迅速增多。罗伯斯庇尔把他的《社会契约论》当作圣经天天诵读。他是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狄德罗 D.卢梭6.1983年,有人针对杂志和日历的封面都是美女说:“难道不能用女英雄代替美女吗?为什么不登卓越的工人、农民或在工作中作出特殊贡献的妇女的照片呢?”这一质疑说明改革开放初期A.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西方腐朽生活方式开始影响中国C.不尊重劳动妇女的旧观念有所抬头D.人们的思想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7.“天下断无杀人放火之义民,国家岂有倚匪败盟之政体?”“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以上两段文字均选自《罪己诏》,其发布者应是:A.道光帝 B.咸丰帝 C.同治帝 D.光绪帝8.单雄信(隋末农民起义军将领)的形象多变。《旧唐书》记载:“单雄信者……少骁健,尤能马上用枪,密军号为‘飞将’。”在宋代,《资治通鉴》完全否定了单雄信,而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里又把单雄信尊为神灵,民众为他立庙。这说明A.正史比文学作品更接近历史真相B.人物形象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模糊C.记述者的立场往往影响历史评价D.儒学地位的变化混淆了评价标准9.鸦片战争以后的救亡叙事中,排外与仇外是中国民众的普遍心理,然而到了辛亥(革命)前后,“排满一救国一抵抗侵略”成为惯用论述逻辑,认为“外人”仅为“及身之祸”,而“满虏”则为“祖父之仇”。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列强侵华程度的加剧B.民族救亡意识的兴起C.向西方学习层次深入D.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10.与明代地方设三司分理事务不同,清前期设督抚为地方最高长官,集行政、司法、监察、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向上可直接密折陈奏,向下则可随时弹劾道府州县。这一变化说明A.政府行政效率有所提高B.府州县的权力被督抚替代C.君主统治严重依赖督抚D.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11.考古发现,西周大多诸侯国的青铜器皿上出现了与周王铭文书写极为相似的文字形式,这不仅在黄河中下游诸侯国出土,而且在南方的吴、越等诸侯国也多有发现。这表明当时A.民族融合趋势日益加强 B.周天子加强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C.形成了一定的文化认同 D.工官制下对产品实行标准化生产12.1916年,陈独秀撰文称:“民主国家,真国家也,国民之公产也。以人民为主人,以执政为公仆者也……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陈独秀意在A.主张发展科学 B.弘扬民主权利 C.进行文学革命 D.传播马克思主义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三省制魏晋南北朝是其酝酿时期,中经隋代,至唐正式建立。唐初三省长官集体议政于政事堂,三省首长制成熟;三省借设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平衡地位,内轻外重各有优势,三省并重制成熟;三省分掌出令、封驳、执行之职,三省分权制成熟。但从唐睿宗起,三省长官相权旁落,表现为低级官员入相,难以驾驭朝政,三省长官不专机务,动摇了三省机构的互相制约关系;三省六部职能废弛,各种使职大量产生,干扰和削弱了尚书六部的行政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节度使出将入相打破了三省分权的政治平衡;专使的设置削弱了六部的行政职能;翰林学士草拟诏敕代行了中书省部分决策权;宦官专权瓦解了三省制的组织原则。——摘编白王素《三省制略论》材料二杰斐逊是美国民主政体的创立者,他认为,政府应该是民主的政府,政府应尽量减少对社会生活的干预。当一个市民社会刚出现的时候,它便形成了民主传统;当市民社会巩固时,民主传统也得到加强;市民社会占有支配地位,因此美国宪政避免了激进革命。从殖民地、邦联到联邦制,美国是先有社会后有政治国家,这不同于其他国家宪政之路,美国是从限制国家权力开始进行的。从邦联到联邦制,加强了中央的权利,这也是现实需要。因为松散的邦联体制和中产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全国性政府,既保障安全又能保障对外贸易的进行,还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但是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也要防止英王式的新暴君,防止专制集权,所以采用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分权制不仅是横向的,杰斐逊又提出纵向分权,从而既保持了中央的权威,也使地方具有更大的自治性。——摘编自信力建《美国宪政精神的源头是什么》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三权分立制相较于唐代三省六部制的主要不同之处,并说明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14.(20分)材料一秀全以匹夫倡革命,改元易服,建号定都,立国逾十除年,用兵至十馀省,南北交争,隐然敌国。当时竭天下之力,始克平之,而元气遂巳伤矣.中国危亡,实兆于此。成则王,败则寇,故不必以一时之是非论定焉。——赵尔巽《清史稿洪秀全传》材料二夫汉人失国二百六十年于兹矣,图恢复之举不止一次,最彰彰在人耳目者莫如洪秀全之事.洪以一介书生,贫无立锥,毫无势位,然一以除虏朝、复汉国提倡汉人,则登高一呼,万谷皆应,云集雾涌,裹粮竞从.只以驱除鞑虏自任,此外无所转移……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摘编自《孙中山文集》(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赵尔巽、孙中山对洪秀全的不同评价。(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赵尔巽、孙中山对洪秀全不同评价体现出的立场。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答案解析】

材料中“加入武装反抗军”“第五期“游击干部训练班”学员几乎全部是袍哥会成员”说明蒋介石妄图利用川西袍哥会的实力来对付共产党力量,企图在部分地区内长期抵抗,故选B;不能用袍哥会代替整个地方民间组织,排除A;袍哥会属于民间帮会组织,不能代替民众,排除C;材料中强调的是国民党的反抗,没有就四川成为国民党抵抗的最后堡垒进行阐述,排除D。2、C【答案解析】

RUE是街道的意思,HART指担任近代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路牌由外文书写表明此时北京城由洋人统治,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曾对北京城实行分区占领,故选C;ABD项中的时间段内没有出现列强对北京城进行占领统治的情况,此路牌的设置不太可能在这几个时间段内,排除。3、B【答案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英法两国率先采用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从而引领了资本主义发展,故B正确;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崛起,故A错误;重商主义不是德国的传统,故C错误;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故D错误。4、B【答案解析】

从材料“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白虎观会议统一今文经义,强化了思想大一统局面,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消除”;从西汉武帝时期,儒学就占据统治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强化思想控制,故D项错误。【答案点睛】“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是解题的关键。5、D【答案解析】

卢梭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重要思想家,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D正确;A主张天赋人权思想;B主张三权分立思想;C是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人物。6、D【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难道不能用女英雄代替美女吗?”说明中国人对传统女英雄依旧崇拜而对完全西化的美女理念有所抵制,这能反映出人们的思想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答案选D,ABC三项表示错误不符合史实。考点:改革开放的巨大影响点评:本题考查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思想的发展情状,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高考中尤其要关注对这些成就取得原因的分析和重要时间关键点的识记能力,如十一届三中全会,1992年的十共十四大和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的内容和重大影响。7、D【答案解析】

依据“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可知,该条约是1901年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此时的皇帝是光绪帝,故D正确;道光帝时期签订的是《南京条约》,割让的是香港岛,排除A;咸丰帝时期签订的是《北京条约》,割让的是九龙司,排除B;同治帝签订是《马关条约》,割让的是台湾岛等,排除C。故选D。8、C【答案解析】

从材料反映的不同时期的史书中单雄信的形象发生很大变化来看,说明记叙者不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存在差异,也就是记叙者的立场往往影响历史评价,C选项符合题意。《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均为正史,但是对单雄信的评价不同,A选项排除。材料反映的历史人物评价与时间推移无关,B选项排除。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一直占据主导地位,D选项排除。9、D【答案解析】

辛亥革命前后,民众把“排满”放在第一位,反映出当时民众对清政府的不满,主要是因为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的欺骗,使民众把矛头指向了清政府,故答案为D项。辛亥革命前后,列强侵华程度没有加剧,排除A项;早在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民族救亡意识就已经兴起,排除B项;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就主张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排除C项。【答案点睛】晚清预备立宪这项政治活动有着保守性和欺骗性,这场宪政改革涉及的内容极其庞杂,触动了社会的方方面面,预备立宪的措施加剧了中央与地方、满汉之间、阶级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它的覆灭。预备立宪的直接后果是,加速了清朝的灭亡,催生了新的政治制度。10、A【答案解析】

根据清前期设督抚“向上可直接密折陈奏,向下则可随时弹劾道府州县”,对比明代三司分理地方事务,可知清代督抚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A项正确;督抚加强了对府州县的监督、控制,不是取消了府州县,排除B项;清朝前期督抚“向上可直接密折陈奏,向下则可随时弹劾道府州县”实质是为君主专制服务,C项与史实不符;通过督抚制度,清朝前期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错误。11、C【答案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周文化在黄河中下游和南方得到传播,形成了一定的文化认同,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材料并未涉及,排除;周天子对地方实行的是间接统治,B选项排除;文字形式相似不能说明实行标准化生产,D选项错误。故选C。12、B【答案解析】

据材料“民主国家,真国家也,国民之公产也。以人民为主人,以执政为公仆者也……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可知,陈独秀强烈追求资产阶级民主,认为资产阶级民主中人民是国家主人,人权获得了保障,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科学”、“文学革命”、“马克思主义”等内容,A、C、D错误。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特点:经历了较长时间酝酿;内涵丰富;三省六部之间分上明确;三省之间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易受皇帝设置的其它部门制约。影响:分散了相权,突出了皇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决策失误;但在君主专制体制下发挥分权的效能比较有限。(2)不同:美国三权分立制维护的是民主共和制;纵向分权与横向分权相结合,以防止独裁;建立在联邦制的基础之上。主要原因:美国深厚的民主政治传统;启蒙思想的践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787年宪法的保障。【答案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三省制魏晋南北朝是其酝酿时期,中经隋代,至唐正式建立”可知,经历了较长时间酝酿;根据材料“三省借设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平衡地位,内轻外重各有优势,三省并重制成熟”可知,该制度内涵丰富;根据材料“三省分掌出令、封驳、执行之职,三省分权制成熟”可知,三省六部之间分权明确,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根据材料“三省六部职能废弛,各种使职大量产生,干扰和削弱了尚书六部的行政权”可知,三省六部制易受皇帝设置的其它部门制约。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分散了相权,突出了皇权;根据三省六部职能可知,该制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决策失误;根据三省六部制的效能来看,君主专制体制下,该制度发挥分权的效能比较有限。(2)不同:根据材料“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也要防止英王式的新暴君,防止专制集权,所以采用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可知,美国三权分立制维护的是民主共和制;根据材料“分权制不仅是横向的,杰斐逊又提出纵向分权,从而既保持了中央的权威,也使地方具有更大的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