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大众传媒的变迁_第1页
第十六大众传媒的变迁_第2页
第十六大众传媒的变迁_第3页
第十六大众传媒的变迁_第4页
第十六大众传媒的变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大众传媒的变迁什么是大众传媒?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期刊的总称。西方称为新闻媒介(Newsmedia)或大众传播媒介(Massmedia)。

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经历了四种方式:原始传播方式、手抄传播方式、印刷传播方式、电子传播方式。在书写工具问世以前,信息的传递是通过语言手势图记、烟火等方式进行,受到时空限制。当新闻传播工具出现后,新闻传播才成为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活动。俗话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大家想在古代社会里可能吗?古人用什么传递信息?飞鸽传书烽火传信……那么我们今天呢?课程标准: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内容提要报刊业走向繁荣影视事业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探究主题大众传媒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报刊业走向繁荣自主学习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报纸的国家之一,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邸报。学习内容:根据课本内容归纳中国近代以来报刊业的发展历程。重点提示形成发展繁荣(19世纪中前期---19世纪末)(19世纪末-----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以后)1、掌握线索世界上第一家中文报刊1815英国人在马六甲创办1833年德国人在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中国近代史上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昭文新报》问题1: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由外国人创办的,你如何看待外国人在中国创办报纸?(1)对其持完全否定的的态度,认为外报在列强入侵过程中充当了文化的先遣队,是对中国文化侵略的重要阵地,同时又为西方武装侵略刺探情报,因此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工具和手段。(2)尽管外报在列强侵华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但其积极作用还是不容忽视的,其本身就是一种近代文明的表征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因此它在客观上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1872年4月,《申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是英国商人美查。1907年,上海金融家席裕福以七万五千元买下申报馆,从此《申报》的产权与管理权归中国人。1912年《申报》成为上海发行量和影响最大的报纸。1945年抗战胜利后,《申报》被国民党接收,解放前夕,该报终刊。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1、报刊业的形成阶段表现: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在华办报外文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申报》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昭文新报》(艾小梅1873年汉口)《时务报》由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在1896年创办。《民报》是中国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11月创刊于日本东京。陈独秀李大钊2、报刊业的发展阶段(1)表现:①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宣传维新思想辛亥革命时期《民报》:宣传革命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宣传民主、科学思想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③、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文革”时期不少报纸停办。3、报刊业的繁荣阶段(1)表现: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报纸的总数从1978年的186家,发展到2000年的2007家,日报的读者超过10%。刊物的种类也急剧增加,由1978年的930种增加到2000年的8725种。(2)作用:

扩大了信息含量,拓宽了报道领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阶段

时期或时间代表刊物影响19世纪中前期《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境内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72年《申报》中国近代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1873年昭文新报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戊戌变化时期时务报辛亥革命民报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改革开放后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既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中国共产党中央精神的最主要的媒体,也是世界了解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形成繁荣发展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以党报党刊为主导其他报纸也纷纷创办表现社会影响形成发展繁荣19c中前期,洋人在华办报,外文:《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中文:《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申报》19c70s起,国人办报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辛亥革命时期《民报》;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中国初期:《人民日报》等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改革开放后,党报发挥主导宣传作用;专业性报刊如雨后春笋扩大了信息含量,拓宽了报道领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影响:报刊在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等方面,都发挥主要作用。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共同探究报纸刊物1978年1869302000年200787251996年,中宣部批准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该集团目前共有19种报刊,日均发行量达163万份,2000年广告总收入达13亿,连续几年居全国报纸广告收入第一位……目前我国批准的报业集团有31家。1、当前我国报刊事业发展的特点和原因是什么?2、根据你的生活实际,谈谈这一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什么影响?特点:种类增多;数量增大;集团化;市场化。原因: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支持;人们对科技文化更加重视等。影响:开阔眼界、影响观念;丰富生活、陶冶情操……3、报刊媒介的局限性是什么?文化素质的限制、形象性相对薄弱……(2009.辽宁月考)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强,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适应这种需要,近代中国最先出现的媒介是:

A.电影电视 B.电报电话 C.报刊杂志 D.铁路交通C(浙江高考押题卷)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有关下列报纸说法正确的是

A.都创办于19世纪末 B.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C.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D.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观念

C

讲课完毕,谢谢!【材料三】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三份报刊所宣传的主要思想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民主与科学思想。宣传进步思想文化,批判落后封建制度,唤醒民众觉悟,支持配合政治革命。(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代课小老师:杨丽婷影视事业的发展二、影视媒介1、电影发展历程19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1905《定军山》: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20世纪20年代以后,走向成熟。1931年《歌女红牡丹》:中国电影从无声→有声的标志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电影走向辉煌时代。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电影事业以左翼电影为主流。建国初,电影主要是工农生活和革命题材。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胡蝶(1907到1989)《歌女红牡丹》左翼电影以艺术的真实展现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社会弊端。《渔光曲》——第一部获国际荣誉的影片1935年《风云儿女》其插曲《义勇军进行曲》后成为国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走向辉煌。知名导演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①时效性不强。②制作精良,画面清晰,给观众振奋的视觉,听觉享受。③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体验。电影的特点2、电视的发展历程①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②改革开放后,节目丰富,电视普及。思?考

你认为电视普及的因素有哪些?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机普及。②技术的进步(卫星传送技术)③国家政策的支持(“村村通”工程)答案谢谢听讲!互联网的兴起代课小老师:万小黎发展历程①20世纪60年代末,互联网诞生。④1995——2000年,发展迅猛。③1994年末,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②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全球流行。①集广播、报刊、影视的优势于一体。②费用低廉。③高度互动,双向传受。④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互联网的特点3、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嘿,让我想想!互联网的害处是?

二.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三.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

一.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