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中式居住区景观文脉传承分析研究 旅游管理专业_第1页
浅析新中式居住区景观文脉传承分析研究 旅游管理专业_第2页
浅析新中式居住区景观文脉传承分析研究 旅游管理专业_第3页
浅析新中式居住区景观文脉传承分析研究 旅游管理专业_第4页
浅析新中式居住区景观文脉传承分析研究 旅游管理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居住区是与人类活动联系最密切的场所,人类居住场所的形式和结构与其居住地的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有着不可泯灭的关系,在一定自然环境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历史文化特性,决定了不同地域的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认可感与归属感,这也是居住区风格迥异的原因。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长期以来发展形成的特定居住习惯深深烙印在每一代中国人的脑海中,这是与我们本民族文化与历史紧密相连的,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外来思想与文化的不断冲击,中国的居住景观一度出现了脱离本民族发展轨迹的现象,一部分“外国化”的居住区景观不断涌入国内,与我们整体居住环境呈现出不兼容状态。在当今全球化趋势下,我们既不能做到完全屏蔽西方居住区景观风格,又不能完全复制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将东西方设计理念融为一体的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园林的内涵,又融合了西方简洁、明朗的表现手法,迎合了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与需求。本文首先对近年来新中式居住景观日益流行现象作分析,同时在理论方面阐述居住区、中国古典园林和新中式居住景观三者不同内涵和设计原则,再用两个案例证明新中式景观发展的实践意义,最后将设计方法理论融入到徐州风格雅园景观设计中,从新的视角提出一系列新中式居住区景观概念,为今后我国居住景观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帮助。关键词:居住区;新中式;文化;景观

ABSTRACTResidentialdistrictisthemostcloseplacetohumanactivities.Formsandstructuresofhumanresidentialdistricthastodowiththenaturalfactorssuchaslandformandclimatewithoutdoubt.Onthebasisofacertainnaturalenvironmentformedcertainhistoricalandculturalfeatures,determiningthedifferentrecognitionoflivingenvironmentofpeopleinthefeelingandthesenseofbelonging.Itisalsothereasonwhyresidentialdistrictshavelotsofstyles.Chinaisanancientcountrywithcivilizationwithalonghistory.Long-termdevelopmentsincetheformationofthespecificlivinghabitsimpressionhasbeenetcheddeeplyineachgenerationoftheChinesemind.Itiscloselycombinedwithournationalcultureandhistory.Nowadays,Withtheprogressofera,thedevelopmentofglobalization,andimpactofforeignideasandculture,China'sresidentiallandscapeonceoutofthenationaldevelopmenttrack.Partoftheforeigncommunitylandscapepouringintothedomestic,presentingincompatiblestatewithouroveralllivingenvironment.Undertheglobalizationtrend,Wecanneitherbetotallyblockedwesternresidentialarealandscapestyle,norcompletelycopytheChineseclassicalgardenconstruction.IntegrateeasternandwesterndesignconceptofnewChinesestyleresidentialarealandscapedesigncanKeepboththeconnotationofChinesetraditionalgardensandwesternsimpleandcleartechniqueofexpression,cateringtothepaceoflifeandthedemandofmodernpeople.ThisarticlefirsttothenewChinesestyleinrecentyearsforanalysisofthephenomenonofresidentiallandscapeisbecomingmoreandmorepopular.Atthesametime,expoundingthedifferentconnotationsanddesignphilosophyamongresidentialdistrict,ChineseclassicalgardenandNewChinesestyleresidentiallandscapeintheaspectoftheory.ThenUsingtwoexamplestoprovethenewpracticalsignificanceinthedevelopmentofChineselandscape.Atlast,integratingthedesignmethodoftheoryintheFengGeYaYuaninXuzhou,puttingforwardaseriesofnewChinesestyleresidentialarealandscapeconceptfromanewpointofview,andProvidinghelpintheoryforthedevelopmentofChina'sresidentiallandscapeinthefuture.Keywords:Residential;NewChinesestyle;Culture;Landscape目录1绪论1.1选题背景...........................................................................................................................11.1.1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逐步流行...............................................................................11.1.2新中式居住区设计逐渐流行原因...............................................................................1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2.1研究目的.......................................................................................................................11.2.2研究意义.......................................................................................................................21.3研究方法...........................................................................................................................22居住区相关概念及理论...........................................................................................................32.1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原则...............................................................................................32.2我国居住区景观设计发展..............................................................................................32.3居住区景观中文化传承...................................................................................................53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营造解析...................................................................................................63.1中国古典园林之意境美...................................................................................................63.2中国古典园林哲学思想...................................................................................................74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相关理论...........................................................................................74.1新中式居住区景观构成...................................................................................................74.2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84.3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途径...........................................................................................95案例分析.................................................................................................................................115.1天津格调竹境.................................................................................................................115.2深圳万科第五园.............................................................................................................126风格雅园景观设计.................................................................................................................126.1项目背景.........................................................................................................................126.2景观整体设计.................................................................................................................126.2.2设计理念与定位.........................................................................................................126.2.2设计原则.....................................................................................................................136.2.3空间布局.....................................................................................................................136.2.4设计元素.....................................................................................................................147结语.........................................................................................................................................15参考文献....................................................................................................................................17英文原文..................................................................................................................................18中文译文....................................................................................................................................23致谢...........................................................................................................................................281绪论1.1选题背景1.1.1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逐步流行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我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幸福指数却在不断降低,冰冷的城市与混凝土建筑像一所所监狱般禁锢着我们的心灵,使人们不禁向往陶渊明描述的田园般诗意的生活,对于一直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我们居住在毫无感情色彩的“囚牢”中,我们还能否嗅到血液中与生俱来的中国味道,能否感受到身体内中国龙的脉动,于是,一场关于居住区品质与文化回归的讨论接踵而来。如何住得更好,更加和谐,更加有中国味,成了当下人们对居住区环境最为迫切的期盼。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利用现代手法结合文化传统,为人们营造更具文脉气息的品质生活,迎合了人们对于文化回归的心理需求而广受青睐,国内也涌现了一些成功案例,例如2005年建成的深圳万科第五园和2011年完工的天津格调竹境小区,两处住区项目很好地将文化元素与居住区景观融合,是新中式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居住区设计,本文也将会具体阐述和分析两处项目各自优势和特色。现如今,我们不得不承认,一股新中式小区新中式之风正悄然向我们袭来,这将会开启当代中国住宅景观设计新篇章。1.1.2新中式居住区设计逐渐流行原因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经济强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闪烁着耀眼光芒,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解决了基本生存问题后开始对住区环境有了更多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遮风挡雨功能,是否有更人性化的设施、更和谐的邻里关系、更到位的小区管理等因素也作为重要参考标准,现阶段人们对文化与传统回归的期盼之心也使得新中式迎合了这种发展趋势。新中式理念中渗透着古典园林之精髓,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之内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既融合人们强烈文化归属感,同时与时代发展步伐相协调,适应了现代人生活气息与节奏。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研究目的居住区景观设计不仅仅是指小区外部环境的规划,同样是指围绕人这一主体进行相关景观规划,研究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为人服务,为人提供舒适和谐的居住环境,将人的发展与自然更好地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和谐局面。从一定意义上讲,新中式作为一种景观设计风格,与居住区设计结合,就是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融入文化元素,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同时,兼顾分析人与文化、自然三者共同发展的问题,其目的是为了在文化的渗透下,更好地将人的行为与自然结合从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局面,找寻人、自然、文化三者发展的的最佳平衡点。理论最终将归于实践,实践是理论研究发展的检验标准和归宿,新中式作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产物,深层含义是继承与发展,目前人们研究探讨新中式是为了更多地继承传统精髓,与时代发展结合,在现有理论研究基础之上将其延伸拓展,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中去,我们只有在全面学习现有理论实践基础上,加以总结概括,提出新的观点与理论,同时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可行性,反馈于理论,为今后相关问题研究提供更广泛的理论素材和实践基础。1.2.2研究意义我们研究和探讨新中式景观的意义,可以用“继承发展”四个字来概括总结,继承指的是将古典园林艺术成果发扬光大,发展指的是更好地与现代生活融合。在当今社会人们与古典园林接触机会相对较少,对于古典园林中“意境”的体会境界较浅,新中式是基于古典园林艺术形成和发展基础之上,将古典与现代融和在一起,淬炼出古典园林艺术表现新形式,对新中式理论的研究也带动人们对古典园林的探索热情,其理论突破和创新对于古典园林文化传承起着推动作用,其中运用的造景原则与方法也是古典园林精髓所在,通过对这些原则方法的总结、提炼与概括,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不仅仅有利于新中式朝着体系化理论化方向发展,也帮助人们了解中华文化内涵。传统与文化,传统与现代正是通过新中式相遇交织,为现代人了解传统提供一种全新模式,与本国居住区景观建设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出一条“中国特色”居住区建设道路。1.3研究方法(1)文献法。本文首先对近些年来国内对于新中式居住区研究成果资料进行整理,确定研究目的和研究目标,再针对资料文献中提及的重点进行提取总结,从现有研究基础上出发,并以自己观点提出新的理论研究视角。(2)案例法。在进行相关资料整合之后,分析归纳出普遍规律,在应用于具体案例之后来证明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实践意义,同时在具体案例中提取规律的特殊性特征,将特殊性与普遍性规律相结合,在相关理论基础之上,总结归纳出一定规律方法与适用原则。(3)实践法。实践可以用来验证理论的真实性,在对徐州风格雅园小区景观规划过程中,将新中式景观做为设计出发点和主题,将文化元素融入到该小区景观设计中去,在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分析小区周边环境和用地情况之后,整合小区优势和景观特色进行相应的景观设计,打造一处传统文化气氛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居住区景观。(4)论文步骤流程图2居住区相关概念及理论居住区指与人们生产生活最为密切的场所,满足人们的交通、居住、交流、休息和生活等方面需求,一处居住区的环境品质高低直接影响小区居民的身心健康,所以为了更好地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美观的生活环境,居住区景观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划设计原则。2.1居住区设计原则以人为本。人是居住行为的主要参与者,住区环境的适宜与否也是以人的感受作为评价标准,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首要条件,针对不同年龄、职业、性别尤其对残障人士的关怀更加彰显一个居住小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居住区景观设计里材料、色彩、尺度等因素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心理和生理感受,从而影响人们对住区的评价,将私密性原则融入小区设计中也是尊重人性、以人为本的最好体现。地域特色。居住区其本身就是不同地域环境的产物,其形成发展过程都刻有特定的地狱印记,不同自然条件下的居住区景观环境特征差异较大,我国广袤的国土面积造就了各地独具特色的居住区景观,体现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这种历史文化是一定区域内人们共有的认识体系和价值观,这种共识应用在居住区景观建设中去从而强化人们的文化共识感,这是一种物质与精神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过程,也使得使得居住区具有彰显地域文化的识别特性。美学原则。人们都有向往美好的事物的心性,对于与人们联系最为密切的居住区来说,人们更加希望生活在一处精心设计的的优雅环境中,美学原则不仅仅体现在小区整体规划建设中,对于小区内细部的重视也可以为整个小区增光添彩,小区景观规划是在美学原则下的整体与部分相互结合的产物,同时,美学原则的实践应用也应体现地域特性,这是美学原则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综合性原则。居住区景观设计是建筑与景观、时间与空间的统一性规划,具体体现在小区景观与建筑设计具有时间上的同一性,景观与建筑是不可分割的,不能将二者割离开来。植物是小区内重要的造景元素,在景观设计时充分考虑植物配置的空间分布问题和季相性原则,从而使小区环境充满生机和活力。图1:异国风情景观设施2.2我国居住区景观设计发展图1:异国风情景观设施我国居住区景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一系列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盲目追求国外化设计风格,造成了大量西式风格的亭子、喷泉和罗马柱矗立在居住区内,与小区整体环境与氛围格格不入(如图1),景观居住区设计正处在这样一种尴尬阶段:效仿异国风情式的景观设计风格,模仿的只是国外住区设计的外表,缺少特定文化土壤,这样成长的景观设计就出现表里不一现象,从而陷入一种进退两难境地,“进之难”主要是指我们没有将我国居住区风格向西方靠拢的必要性,纯西化也不会发展为主要趋势,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纯粹按照国外居住设计风格发展本国居住区;“退之难”表现在现阶段已经很难完全重现堪比中国古典园林的住区景观,从横向来说我们无法找到完美的瑰丽的西湖石,纵向来说,此时的我们无法企及古人的心境,无法达到古人的技艺和手法,无法体会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慢生活心境,不同时间下相同的空间,我们倘若依然按照堆山叠水的方法造景,表面上颇有中国古典园林之韵,但我们无法重现古典园林之秀美,就像我们不能一只脚两次踏入同一条河一样,经典就是经典,无论我们怎样研究与学习,我们也是能是得其皮毛而无法触碰其脊髓,徒有东施效颦之苦涩,“景观设计”一词传入中国的时间不长,在效仿西方和自主摸索道路上中国的景观设计成长迅速,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缺乏以人为本设计意识。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们可以做到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从而导致了大量宅男宅女的出现,人们外出活动的时间大大缩短,再加之目前许多小区在景观设计方面缺乏人性化考虑,导致了很多纯观赏性草坪出现在小区中,违背了人们亲近自然的天然意愿和属性,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利于幸福感的提升和谐社会的创建,同时,冰冷的坐凳,缺乏人与人沟通的景观设施以及无障碍通道的不合理设计也是缺乏人性化考虑的表现,所以,一种顺应人的需求人的天性的居住景观模式亟需出现。(2)缺乏多方位景观视景布局。目前许多居住区景观设计着重于进行平面布局设计,而忽略了居住区环境场所内立面上的变化,一个以人为本的设计不仅仅注重二维形式上的美感,还应该意识到“人”才是居住环境的活动主体和直接参与者,人们在住区内行走过程中的观景感受才是衡量居住环境的重要标准,过于平面化的居住环境设计只能满足高层居民向下俯视时的图案视觉感,所以说在二维基础上三维化的设计才能让每个穿梭在其中的居民感同身受,从而更加注重人们行走穿梭其中的立体感受,同时我们还要与时间这个自然因素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四维空间下观景体验,即时间与空间的结合,运用在居住区设计中则表现为在选择小区内栽种植物时多注重植物的季相性变化,满足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设计效果;在小区内设计水景时不仅仅考虑其水景常态下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北方地区来说,枯水期的景观效果和水景后期管理与维护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多方位景观视景不仅仅是指三维空间上的观景体验,巧妙利用时间这一因素也能为小区景观带来亮点。图2:缺乏管理与维护的小区水景(3)缺乏和谐生态环境意识。和谐的生态意识是指在有限的空间中有序地进行景观规划设计,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境界,当今有些居住区景观设计中没有考虑到本地的自然环境特征与条件,盲目的进行元素堆砌,片边追求“生态化”指标,铺设大面积的观赏草坪不仅不能使居民亲近自然,而且使得小区后期维护与管理费用提高,给居民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小区中的大面积的水景景观如果缺乏后期管理的结果就是一片缺乏生气的脏水,这只会为小区整体环境风貌减分(如图2),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如果不考虑当地环境气候盲目铺设水景,进入冬天结冰期后的水景景观不仅不会为小区景观增光添彩,有时结冰的水面上的落物会增加后期管理维护困难,违背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背离了生态化的准则和初衷,不考虑本地自然环境的设计会给自然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使得小区内人与自然关系出现不和谐局面。图2:缺乏管理与维护的小区水景(4)缺乏特征性与创新意识。现阶段有些居住小区规划时只将景观设计做为建筑的附属品,没有在小区规划之初将其纳入设计蓝图,对小区景观设计仅停留在单纯绿化与景观小品设计这些表象层次上,景观与建筑有机协调结合才是我们居住环境设计的制高点,在景观形式上的相互模仿与复制,造成的结果是小区内的环境显得生硬与呆板,小区与小区,小区内楼与楼之间缺乏可识别性,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就是小区景观缺乏特征与创新意识的表现,所以,加强居住区设计的创新性是提升我们居住品质氛围的必经之路,当然这里提及的创新意识并不是指无头绪,天马行空的特立独行,它是指在遵循一定美学基础上的有序的突破意识,在统一中求变化,与当地文化和人们的思想意识相契合。以上提及的几个问题是我国现阶段居住区景观设计过程中存在的现象,这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只有正视问题的存在,并积极从本源上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为人们规划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的居住环境。2.3居住区景观中文化传承人类居住区环境是受该民族历史与文化影响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居住区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投影,这种投影具体应用在该民族居住区的色彩,材料,建筑风格方面。历史文化因素渗透在居住区中的凸显出人们的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人们对特定事物产生一种熟悉的感情色彩,而这种的感情色彩是以人的思想为基础,所以说,居住区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以人为本,人是社会历史发展主体,历史和文化是由”人“这一客观因素产生并由”人“发展下去,将文化元素与居住区设计结合的过程就是人的思想不断实践的过程。图3:居住区景观中文化元素应用居住区与我们每个人生活密不可分,其蕴藏的历史文化元素不仅仅熏陶着每一位居民,而且对一个国家的世界地位和竞争力有着巨大影响。对于个人来讲,在居住区中融入文化元素(如图3),使得居民时刻感受身边文化气氛的熏陶,提高自身民族自豪感和自身思想品质,带动其积极性,投身到生活生产实践中去,对于国家来讲,文化是国家发展的软实力,文化的繁荣可以为经济的发展添助动力,从而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雄厚的物质保障,所以说,在居住区中融入文化元素不仅提高整个居住区居住品质,也为现代人了解传承历史文化提供一种新方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财富融入到居住区中去,提升人们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投身物质生产过程。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居住区文化的渗透就是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相互转化的过程。图3:居住区景观中文化元素应用以文化为出发点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就是与当地的历史发展相契合,与地域特色相融合,是一种尊重自然的和谐居住观,同时将自然与整个区域的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人、自然与文化互渗透相互影响,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3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营造解析3.1中国古典园林之意境美新中式居住区景观是基于中国古典园林形成与发展的,继承了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和造景手法等精髓,只有在了解博大精深的古典园林艺术内涵,并提炼其意境营造之奥秘,融合现代科学与材料,才能在更深层次上将新中式发扬光大。(1)道法自然。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关于“道”的阐释,揭示了人与自然发展秩序与和谐的思想,其目的是使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与社会与自然有序协调,人与自然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这种思想深深印刻在中国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中,从最初的敬畏自然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都是人类在自我发展和自然关系中寻找平衡点的过程,体现的是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辩证思想,中国古典园林正是在传统哲学思想影响下逐渐形成、发展与完善的,塑造了古典园林灵活、随性的营造手法方式,巧妙的空间转换,曲折通幽的引导路径以及意境感受,让人陶醉于其中,流连忘返,而这种陶醉,这种忘我境界,正是人的思想与居住区设计结合的最高境界,那是一种人、景与文化彼此渗透相互关联的整体图4:以竹明志(2)意境之美。中国古典园林中对于意境的塑造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上,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对园林的影响较深,人们善于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具体事物之上,将事物的属性与自身联系在一起,把自己情感进行具象化表达,这种托物言志的情感表达方式在古典园林中应用广泛,比如,在园林植物选择方面,人们将具有美好象征的植物栽种于园中,表明自己的心境与追求,竹因为自身特征被人们喻为高洁清白品性的象征,造园者为了表明自己品性和追求,以竹代人,将情感寄托在事物上,既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又为整个居住区营造了一种意境之美,此时的人、景、情共同交织组成一幅情景交融的画面,传统文化便蕴藏在画面中与人融为一体了。图4:以竹明志(3)文化底蕴。中国古典园林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其园林布局形式都是中华深厚文化底蕴的体现,也是传统文化意境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文化由人创造发展,并影响人们生活方式和居住景观,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就了中国人谦逊尚礼的精神素养和思想品质,也形成了人们随性灵活、尊重自然的居住观,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国古典园林的瑰丽是以传统文化底蕴为建造基础的。我们可以说,人们对于园林中意境的体会是观园者与造园者思想的共鸣,这种共鸣也是建立在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基础之上的。3.2中国古典园林哲学思想中国古典园林是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完善的,其中对古典园林影响较大的是“道”的哲学,世间之物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对立,而是相对意义上的转化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矛盾”二字解释,这种辩证统一理论体现在古典园林中就是动与静、内与外、虚与实的营造理论,中国古典园林正是基于对立统一的哲学,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境界。动静结合。动与静只是相对意义上的状态,我们可以把动态空间理解为流水、行云和行走的人,想象当年,古人偕几好友坐于树荫下举棋挥毫,身边的建筑、树木、假山和湖水变成了静止的物体,人就转化为运动的对象,可是与人宁静的内心相比,耳边的风声、鸟声、水声变成了那动态的一方了,古典园林中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与园中的人、园内的景便融合在一起了,人与自然通过动与静角色的相互转换,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最高层次就体现为对立统一中谋求天人合一。内外结合。从空间感方面来讲,内通常是指建筑内部的空间,外是指室外园林部分,室内空间与室外园林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国古典园林在内外空间划分上并无明确的界限,建筑本身也可作为外空间的组成要素,而外部空间的“景”也会渗透到建筑内部,与室内空间渗透融为一体,此时的内外空间便在这融合中趋于统一。(3)虚实结合。虚与实总是很玄妙的词语,人们不禁好奇何为虚何为实,从景观体验来说,环境中的景物是实的,那么意境感受就是人的主观思想产物,不可触摸,属于虚体,但确是真实存在;从空间上来讲,围合空间的物体是实的,但围合出的空间却无真正具体的形态,此为虚。虚实二者是彼此依存相互联系,虚以实的存在为前提,世间万物都是在这虚实转化关系中衍变发展。虚实关系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广为应用,通过借景、框景手法将远处的景映射在人们眼中,此时人们眼中的景是无形的,不可触摸,与观景者所处的实体空间比较,这景便是“虚”的;当人们心中产生意境感受时,内心的情感与客观存在的景相比,这景便是“实”的,正是虚实关系的存在,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有组织地结合与对比,人们到达身体和精神的统一境界。4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相关理论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是在满足基本的居住区设计要求上,用更现代手法融合文脉与景观,这种融合不是简单地景观表皮的随意组合,而是在吸收传统园林精髓下,用现代化的手法将古典园林内涵合理有序体现出来。4.1新中式居住区景观构成新中式居住区作为居住场所,其规划与建设必须满足居住区的相关基本要求和规范,除了最基本居住功能之以外,通过划分出一定场所区域来满足人们不同的户外活动需求,一般来说,小区建筑为人们提供生存工作的空间,是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建筑之外的景观部分才能更好地体现小区的人文关怀和文化气息,也是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点,这些外部景观区域可以分为硬质景观、软质景观、水景景观、庇护性景观以及场所景观,各个景观区域之间相互渗透彼此融合,共同组合创造新中式景观。(1)硬质景观。居住区硬质景观主要是指铺装、环境小品、台阶坡道和其他构筑物,这些硬质景观作为小区中“最接地气”的景观构成要素,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内涵与品质正是通过这些硬质景观的构造细节体现出来。小区铺装的设计原则应满足不同场所人们的使用要求,并充分利用铺装本身的材质、色彩、材料特性强化景观效果(如图5),与小区建筑以及整体环境相协调;同时注意两种不同铺装材料的衔接处的处理,从而彰显小区景观设计精良。景观性小品和功能性景观设施共同构成环境小品,景观性小品通常指亭与廊、水池、喷泉和雕塑等,艺术性较强;功能性景观设施包括各种休息设施,垃圾、植物种植容器,指示标牌等,在注重使用功能的同时,同时应兼顾艺术性与文化属性。环境小品是新中式居住区中最能展现小区整体居住品质与生活细节的设施,其布设原则应以满足人的需求出发,注重实用性,并与居住区内的建筑和绿化整体协调,同时注重设施的独特性与统一性,充分利用中国元素符号,通过色彩、图样文案、光影的变化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观亮点。图:5:铺装引导人们视线图6:特色景墙(2)软质景观。小区中软质景观通常是指小区绿化场地,是小区室外环境主要构成元素,具有分隔空间、净化居住区环境、营造景观气氛作用。在植物选择方面,既要体现文化气息,又要结合现代配植手法,可选用具有象征意义的海棠、桂花、竹类等本土植物合理配植,并体现季相性变化,营造出繁花似锦灿如春,绿荫藏香茂如夏,红叶似火浓如秋,翠滴绿延厚如冬的四季美景;小区绿化艺术性可以通过运用植物色块来体现,例如金叶女贞、紫叶小檗、大叶黄杨、石楠等植物的运用都可以带来构图与色彩的双重艺术感。在植物配置方面,配置手法应以自然式和规则式相结合,统一中求变化,在小区主要道路两侧可以运用规则式手法栽植行道树,起到人车隔离,引导方向的作用,而在小区间庭院中可以运用自然式手法,结合古典园林造景意境,通过孤植、对植、丛植等方式引导人们视线,在应用对景、框景手法的同时加强点线面层次设计,为人们创造出生态和谐居住环境。图:5:铺装引导人们视线图6:特色景墙(3)水体景观。水是最有灵性的事物之一,人们喜欢将自身追求和品格与水联系在一起,通过对水的称赞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追求,“上善若水”“近听水无声”等语句都传递出水宁静随性的品性特征,居住区内若有一方水景,不仅仅具有调节小区小气候、改善空气湿度、灌溉植物功能,还能为整个小区景观环境增添一抹灵气,新中式居住区景观中添设水体景观既可以增加景观流动美感,又为整个小区补充文化气息,对于水的利用可以借助视觉、听觉等方式综合表现,例如,利用水的反射原理添设镜面水池,用深色材料置于水池底面,可以使物体的影像更加清晰的照射在水池中,增加物体在水中的倒影效果,为小区添设不一样的镜像美。总之,对于新中式居住内的水景布置既要按照水的特性因地制宜,又要结合现代科技与材料不断地进行创新,以水的动态与静态效果作为切入点,通过自然与规则式结合的途径为小区环境涂抹灵动的一笔。4.2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1)与美学结合。居住区作为与人关系较为密切的场所,其规划组织形式美感直接影响人们的欣赏品味,一处优雅大气意境深远的居住环境可以陶冶人们情操,给予人们强大的精神动力,这种力量可以间接体现在家庭与邻里关系中,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同时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形象的“镜子”,直接反映出这所城市的整体氛围和风貌,一处处精心设计、人文气息浓厚的居住区为城市整体形象增光添彩。(2)意境营造。“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从苏轼的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于居住区环境与意境的重视,对于意境的营造重点在于“共鸣”二字,即造景者与观景者思想碰撞的火花,新中式设计中的产生“共鸣”之处源于我们传统文化,这是我们共同的价值体系的基准点,中国人性格比较保守内敛,说话做事含蓄不张扬,对于意境的营造注重“藏而不漏”,“藏”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漏”,“漏”是以“藏”为首要条件,一藏一漏之中体现的是中国人处世态度和哲学思想,而意境之美也就自然流露出来了。(3)继承与创新。新中式是基于古典园林的继承与发展,我们继承的是传统园林的景观营造内涵和精髓,并用现代技术与材料创新出新表现形式,目的是为了既保留传统园林的影像感,又体现出现代气息感,还将我们历史文化因素融合在其中,这是一种精神的继承,这种精神的继承是新中式的“内”,也是精髓所在,创新的是外在的表现形式,我们常说传统文化中有些哲学思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新中式景观营造,我们不仅仅要做到意会,而且用一种现代人更加容易理解接受的方式将“意”言传出来,这也是重点和难点。同时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中式,作为一种设计风格,时代是在不断发展道路上前行,新中式设计风格也会在变化中不断完善,新中式的“变”是一种量变,一种外在的材料与表现手法的变化,这种量变的积累不会引发相应的质变,其本质是并且一直都是古典园林。图7:空间对比与联通(4)海纳百川。设计风格和流派是一定时期一定环境下的产物,每个时代都会蕴育不一样的景观风格,人的思想在变,设计风格作为人的思想产物,也是在不断变化与发展的。在这个信息化社会中,我们无法阻挡多元文化浪潮袭来,新中式作为一种设计风格,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融合吸收其他文化,取其精华并为己用,新中式吸收其他设计思想的结果,并不是说新中式成为“文化大杂烩”一般,相反,新中式在兼收并蓄中有所过滤,取其精华,革故鼎新,进而逐渐达到一种“精”的境界。当我们在与其他文化交流时,一定要守住本民族文化这个根基,没有民族文化的设计就像是在一处没有根基的土地之上盖房,最终只能面临摇摇欲坠摧枯拉朽,守住民族文化的交流才能更好地从各种形式景观设计中获得灵感、交流、重构、创新,新中式生命力火苗才得以熊熊燃烧。图7:空间对比与联通4.3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途径图9:引导观景视线空间布置。中国古典园林将不同的空间通过合理布局,使人们在行走过程中体会不同空间转换感,新中式居住区景观在吸收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基础上,以人为本,将功能性原则融入设计,强调空间的对比,将传统园林的虚与实、藏与漏通过开敞与私密、自然与规则表现出来,各个空间相互连通,彼此联系,人们在空间转化过程中体会一种多方位观景感,注重对不同空间联结部位的细节处理,从材料、工艺等方面加强空间的对比与过渡。图9:引导观景视线引导路径。路径引导是观景者通过设定好的路线来进行景观体验,这是一种目的性强的设计手法,路径引导强调“引”的过程,通过“引”产生对比、过渡、转折、联结的效果,图8:路径引导中国传统园林善于在路径引导上将部分美景藏起来,使人们产生自主发掘的冲动,这也是一种积极引导人们观景的方法,新中式居住景观设计在继承传统园林曲折蜿蜒路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们生活方式和习惯,通过科学合理分析视线和行走流线,从而将功能与美学统一于路径引导中去(如图8)。新中式路径引导方式可以概括为三种:第一,结合现代材料和中国元素的景墙、小品等构筑物作为视线焦点,引导人们观景视线(如图9);第二,利用钢结构、玻璃材质极具现代气息构筑物,并添加植物元素在其周围,营造自然亲切的环境氛围。第三,结合人们的嗅觉、触觉、味觉、听觉感,从人的角度出发,给人们提供新鲜的观景体验。图8:路径引导观景感受。观景注重人们的心理感受活动,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设计者不仅仅要灵活巧妙设置“景”,合理布置观景路线,还要以观景者的身份去感受领会,一个好的设计是能够引发人们共鸣和思考的,只有当人们从“观”景状态过渡到“体会”景,便是一种人景结合的最佳状态。综上所述,新中式景观设计是在历史文化传承基础上,用现代手法将中国古典园林精髓再现,不变的是传统内涵;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目标可以理解为:不仅要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功能性需要,为其提供活动场所,并能体现出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应注重设计的逻辑性和创新性,逻辑性注重功能二字,即明确场地、道路的属性和作用,做好前期准备和规划,体现在对于景观空间、路径的布置顺序把握,这也是设计的重要原则;创新性体现在地域性和民族性,不同场地、气候、民族、文化构造出来的居住区景观迥异,这也是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亮点所在。5案例分析5.1天津格调竹境该项目位于天津市河东区,主要由东西两大组团构成,南北走向的中央步行道将东西区域衔接联通,注重社区资源共享。该小区景观设计优势之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首先,从景观空间布局来看,通过曲奥与开放空间属性对比来明确空间功能,将西侧入口和南侧入口设计为开放的空间,处于该位置视野开阔,小区景色开门见山,同时将西侧的宅间绿地定位为相对封闭的空间,私密性较强,为居民提供一处安全的方便交流的场所,而东侧区域因为没有设置地下停车场,所以地上部分为一片开放的绿地,可供人们休憩游玩,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讲,空间属性决定了空间功能,外向型空间可作为人们开放性活动场所,内向型空间则提供私密性空间,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2)从意境体验上来讲,该小区以“竹”作为设计主题,注重烘托出“竹境”之美,在通往小区售楼处的路径上,两侧密布的大量竹林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使人体会到“竹径通幽”般的意境,走到竹林小径的末端处,小区开阔的绿化景色尽收眼底,与之前曲折幽静的竹径形成意境上的鲜明对比,人们在这不同意境变换中体会不同的心境和景观体验。如果说竹林小径是更直观地体现小区文化内涵品质,那么小区中“琴棋书画”四个主题庭院的设计就更耐人寻味了,将跌水瀑布中水的形态抽象化,提炼出线的动态,象征着琴弦,跌落的水体好似拨动的琴弦一般,人们便不知不觉陶醉其中了;棋园的设计和布置更具禅意性,将整个场所比作棋盘,休息圆凳代表着棋子,步于园中的人们仿佛切身感受到自己就如同这院中的棋子,每一步就如同走在人生棋盘上一般,踏实、稳健才能认真走好每一步;在书园中也通过借景、框景手法营造空间层次和光影变化;画园中大量运用框景手法塑造观景点,将远处的景“框”入人们的视线,走在画园中体会的是一步一景,步移景异意境感受,如同欣赏一幅画一般,自己便与这画融在一起了。四个主题庭园都运用借景的手法,将文化内涵深深融入到景观设计中来,让人们切身体会到情景交融的意境感,提升了整个小区的文化格调。(3)在路径引导上,从平面上来分析,南北延伸的中轴大道将小区分为东西两大组团格局,为住宅楼间的庭园和景观区,这样的道路分布格局很好地将人们的视线由南北延伸转为东西方向的集中,站在中央大道上向西望去是琴棋书画四个主题庭园和出入口景观,东侧则以开敞绿地和水景区为主,这种分级明确的路径引导有利于营造合理有序的小区景观层次。在竖向层次方面,充分结合起伏的地形现状基础上,用廊架的形式将整个区域的绿地空间穿插结合在一起,以钢结构、木质格栅和竹材料为主的廊架,既体现出浓厚的东方韵味,又凸显出小区自然生态设计理念与思想。(4)充分利用对比手法,小区中“景”与“境”几乎是通过对比凸显其景观特性,比如,以中轴大道作为基准点,西部宅间庭院景观的“松”与东部草坡森林的“紧”形成对比,给人以整体景观感受的视觉体验;在空间属性方面,西入口与南入口开敞型景观与西侧曲奥的宅间绿地形成“内”“外”的对比;在设计风格表现方面,结合现代化的材料与形式诠释中国历史文化的内涵,形成现代与传统的对比。通过对比彰显各景区特性,通过对比也使得各个空间更好地过渡联结为一个整体。综上所述,该项目很好诠释了在有限空间中,融合本民族历史文化,最大化的利用既有地形和自然环境,营造一处人与自然、与文化和谐共处的居住环境理念。5.2深圳万科第五园该项目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镇坂雪岗南区,占地面积约为13公顷,其景观营造手法、空间布局、对于意境的塑造方面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其住区景观特色集中体现在“对比”二字上,具体表现为虚实对比、开敞与曲奥对比和色彩对比。首先,虚实对比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建筑之间的对比,建筑其本身来说属于实体部分,建筑立面的月洞门、玻璃、等立面构造与墙体形成虚实空间的对比,虚空间作为实空间的一部分,与虚空间在对比中联结,又在联结中强化空间差异性。二是建筑与景观环境的对比,建筑借助于水体将其倒影投射在水面,建筑属于实体景观,水中的建筑影像相对于实体建筑是“虚”景观,水、水中的建筑和建筑三者相互对比相互依存,构成了虚实共存的景观。第二,开敞与曲奥对比体现在小区与外部、小区内场所的空间对比,从入口处进入小区内部是要穿过一条较为狭窄的步行道路,人们的视线较为集中,无开阔感,在道路的末端是高大的标志物,位于其后的空间变的瞬间豁然开朗,宽阔的水面倒映着建筑的影像,与之前人们行走的空间形成鲜明对比。进入小区内部,建筑高墙围合的小巷和院落空间与开放广场形成对比,高墙的设计适应广东气候,为人们带来阴凉的同时增加私密性,人们在开敞与曲奥的空间中不断地穿行,进而体验高墙窄巷中不一样的视角景观体验。第三,色彩是指小区内建筑色彩与周围景观的对比,整个小区的建筑色彩以冷色调为基调,墙体以白色为主,高墙、窄巷、静水,三者的结合带给人一种静谧的深邃感。这种冷色调的景观色彩与广州炎热的气候相比,可以给人们带来心理生理上的清凉感,符合了景观设计的地域性原则。6风格雅园景观设计6.1项目背景风格雅园小区位于江苏徐州市中东部,东临煤港路,总用地面积为27322平方米,地形起伏不大,以温带季风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小区周距离卫生服务站、超市、银行、小学较近,四周分布大量居民区,生活气息浓厚。为了使小区景观设计与建筑风格和徐州文化相融合,本案决定融入文化元素,通过空间布局与造景等手法的运用,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景观共同交织在小区居住环境中。6.2景观整体设计6.2.1设计理念与定位运用新中式设计手法,把“文化回归”理念贯穿于整个小区景观设计中,打造集文化、自然、交流、共享为一体的多功能社区,唤醒当代人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热情,同时注重小区特色景观建设,更好地体现小区文化与场所精神,打造一处地方特色与时代特色结合的空间环境,满足时代发展。在综合分析该小区用地面积、周边环境状况后,以自然人文作为出发点,在满足小区绿化率前提下,最大化的利用现有土地,打造11处功能性强、景色优美的特色景观场所,这11处区域分别为:静宜园,古木韵翠,绿野仙踪、曲径环翠,上善水,竹径清源,邀月亭,叠翠廊,梧竹揽翠,曲步探幽和层林叠翠,添设特色主题景观区是为了引导人们走出自己的“蜗居”,让人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融入社区中,加强邻里交流,在娱乐身心的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6.2.2设计原则图10:一树一沙一石风格雅园小区景观设计是围绕三大问题进行景观规划与设计的,即生态、审美与游憩三者。生态,指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设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基础上,使小区植物配植形成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让人感受到移步异景和四季交替的变换。审美,注重人的心理感受,不同景观空间中人们的感受思维不同,将文化内涵融入小区场所建设中,人们在感受自然同时也受到文化氛围的熏陶。游憩,游玩和休憩,两种不同状态的户外活动,这是小区“以人为本”规划原则的最好体现,针对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合理安排景观功能场所,打造静、观、游为一体的多功能境地。风格雅园以文化为契合点,针对生态、审美与游憩三大问题分别有具体的要求:图10:一树一沙一石尊重自然。尊重自然注重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的行为与自然发展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一处居住区好比一个生态系统,人、景观、建筑是构成生态系统的要素,任何要素都是整体环境的一部分,只有在尊重自然基础之上,各要素之间相有序配合协调,小区的环境才能呈现人景相融的整体统一。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已成为衡量住区重要指标之一,人是居住区的主要构成主体,风格雅园景观设计正是从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出发,尊重人的生理心理需求,融入到小区景观建设中去,针对不同年龄人群综合设计户外活动景观,同时注重人们私密性心理需求,为居民提供一处集交流、观景、为一体的户外景观空间。在景观设施方面,风格雅园在尺度、色彩、材质方面都将人的需求作为基本出发点,例如小区内的特色景墙设计,遵循人的尺度比例,符合人的视线观景高度,既可以起到障景作用,不会给人造成视觉上的压迫感,景墙下方坐凳的设计使得整个景墙兼备功能性与艺术性。(3)意境感受。对于意境的体会需要感同身受,风格雅园将文化元素融入到小区规划设计,以传统文化贯穿于景观设计的各个方面,将人、景与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人既是景的组成部分,又潜移默化受到景的熏陶,人与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小区内对于景的塑造不需要太多材料的堆砌,意境感受不需要太多言语,一树一沙一石之间(如图10),人便与这景融为一体了。6.2.3空间布局(1)功能分区。小区的景观设计首先从人的角度出发,以人的需求作为一切设计的基准点,满足人们舒适、运动、交流和安全等要求,增强居民的归宿感,同时兼顾艺术性,营造特色景观场所,小区内所有场所都是功能与艺术的结合体。小区以“交流场所”“自然空间”“休闲广场”为主来划分功能区,各功能区之间彼此联系,相互贯通(如图11),其中,“自然空间”功能区域注重人们健康、运动、保健需求,在营造的同时添设必要的休息设施,为人们亲近自然享受绿色提供安静的环境;“交流场所”意在为人们提供一处可集聚可交往的空间,通过增设特色场所和设施将人们吸引而来,走出自己的房间,多多参与户外运动,加强邻里沟通,从而增强社区凝聚力;“休闲广场”以休闲娱乐为主题,呈开放式空间布局,广场地面以简洁、素雅、浅淡色调铺装为主。整个小区内功能分区比较明确,为居民提供不同的景观空间感受,从而创造一处安全经济舒适的居住环境。图12:交通流线图图11:功能分区图(2)交通流线。风格雅园小区整个区域以矩形地块为主,西部主要分布高层居民楼,东侧以商业建筑为主,从交通通达和社区共享原则为出发点,实行人车分流道路系统,小区道路结构对小区空间景观的形成与塑造起着重要作用,将采取环通式道路布置方式(如图12),为人们创造方便快捷出行路线和安全保障。图12:交通流线图图11:功能分区图(3)空间围合。一个小区就像是一个城市的缩影,小区规划设计应为居民创造相对独立安静的居住环境,小区的管理是保障居民生产图13:小区边界处理生活有序有条不紊的重要因素,将小区居住环境与周边道路场所进行分割,这种分割是隔而不断的,既保证小区基本活动不受外界干扰,同时又与外界保持连通性,风格雅园小区对于居住区边界处理问题上,针对不同采取区域采取不同处理方法(如图13),小区西侧以绿地与周边道路相隔,用围墙围合方式为小区内部提供安全屏障,南北两侧入口处设立警卫亭,保证车辆出入秩序和来往人员登记,东侧的商业建筑将煤港路与小区环境分隔开,同时,对植物屏障的使用,既完成了分隔空间,又可以作为小区内亮丽的风景,给人以美的享受。图13:小区边界处理6.2.4设计元素(1)植物。风格雅园植物配置在平面上采取混合式布置形式,既融合规则式的秩序感,又不失自由式随性、活泼感,既能与周围建筑更好地协调,又不失空间布局艺术感;在色彩选择方面,将“绿”作为小区植物选择的基准色调,形成小区四季常绿景观,同时将紫叶小檗、红枫、红叶石楠、金叶女贞等“非绿”色块点缀其中,进而形成植物色彩上的对比与调和;注重植物生态性和地域性,选择徐州本土植物作为树种基调,乔灌木结合,注重植物季相性变化,营造一处春繁、夏茂、秋浓、冬翠的宜人居住景观。(2)色彩。色彩可以称为景观的表情,它反映出景观带给人心理感受,风格雅园景观设计注重“中国特色”色彩运用,黑、白、灰色彩能较好地体现中国人性格内敛、沉稳性格特点,小区中也以这三种色彩作为设计主调,景墙、铺装、小品设施都以黑白灰色调为主,同时加入木原色、玻璃材质点缀其间;植物的色彩以国槐绿为主,同时点缀中国红加以衬托,创造出小区景观统一有变化,宁静中不失灵动的色彩感受。图14:邀月亭光影效果图(3)光影。光影是物体与光线的互动结果,不同轮廓、材质的物体光影效果不同,古典园林中对于光影的应用使得空间变化无穷,风格雅园小区也充分利用光影的变化营造景观空间体验,钢架结构加上冰裂纹图案,营造出独特的光影变化视觉感(如图14)。图14:邀月亭光影效果图7结语人们都具有回忆过去和展望未来的心性,新中式景观设计正是迎合了人们“思故望新”的心理,这是其以人为本设计原则的体现,“思故”是指继承文化,发扬传统;“望新”是指将文化注入现代空间,用更具时代感的方式诠释传统。“思故”与“望新”正是新中式时代感与民族感特征的体现,新中式景观中的继承发展理论对于国家民族的发展起着启发性作用:谨记本国传统文化但不能固守不前,顺应时代潮流但不能遗忘本源,只有在不断吸收过滤过程中,摄取养分并为我们所用,从而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绽放夺目光彩。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将文化融入居住区环境中,让人们无时无刻感受到文化的气息,就如同将一粒“种子”种在人们内心,种子的生长是悄无声息的,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塑造一个人的思想、行为、性格,等到这粒种子生根发芽,无论我们身在何处,距离多远,它都会提醒着你“家”的方向,这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与价值体系的存在意义。一切事物都是在运动与变化中发展中前行,世界在发展,人的思想也不是固守不变,新中式风格作为人的思想产物,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吸收借鉴新的元素,它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产物,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它会被新的设计风格更新,但是我们应该明白,无论新的理念有多新颖,只要与我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相融合相适应,就可以而且理应吸收接纳,并为我们所用,我们不能为了防止新中式“西化”而刻意限制其发展,不能为了保护传统而将其禁锢,不能为了回归文化绝对化定义新中式,我们目前应用一种随遇而安,择优接纳的心态对待新中式风格发展现状和未来,愿新中式居住区能唤起当代人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对于“家”的归属感,愿我们的国家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不忘传统,且行且珍惜。

参考文献[1]俞昌斌.景观设计的材料语言2.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2]宋丹丹,方慧倩,李春梅.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3]许诺.景观设计:从构思到过程.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4]徐进.居住区景观设计.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5]胡纹.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6]陈建为.中外景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7]王笑梦.住区规划模式.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8]郭淑芬,田霞小区.绿化与景观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9]樊思亮.景观规划牛皮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1[10]边颖.城市住区景观规划与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1]张志军.当代居住区新中式风格景观设计初探[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农业大学,2012[12]丁雅岚.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论“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硕士学位论文].南京林业大学,2012[13]余璐.新中式设计风格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11[14]熊鹏.环境行为心理学在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硕士学位论文].南京林业大学,2009[15]吴冬蕾.国内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分析[硕士学位论文].东南大学,2005[16]黄朝晖.居住区的景观规划研究.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4,6(4):128-129[17李丽莉,周建华.“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的运用方法探析.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605-8608[18]姜凌,万婧,潘鄱.新中式景观初探.北方园艺.2011,06:119-121[19]Eisenstein,WilliamAlan.Eco-revelatorydesignandthevaluesoftheresidentiallandscape.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2005[20]JoanIversonNassauer.Cultureandchanginglandscapestructure.LandscapeEcology.1995,10(4):229-237[21]Andersen,BarbaraJane.Residentiallandscapewateruseandconservation.UniversityofIndaho,2008[22]Al-Ajlouni,MalikGhazi.Linkinglandscapetypestowateruseofresidentialurbanlandsca-pe.NewMexicoStateUniversity,2011[23]Schwaller,Ellen.EffectsofNeighborhoodDesignonResidentialHabitsandSenseofCom-munity:TestingtheClaimsofNewUrbanism.ArizonaStateUniversity,2012

英文原文People-orientedLandscapeDesigninResidentialAreasGuFengxiaLiuWenbaoAbstract—Dwellingisoneofthemostimportantactivitiesforhumanbeings.Environmentallandscapesofresidentialareashavebecomeoneofthemostimportantfactorsinresidentialplanninganddesignsaswellashousingmarkets.Basedonthetrendofresidentialplanninganddesigns,thispaperanalyzesthecurrentproblemsencounteredinresidentialplanningandconstruction.Thispaperalsoexploreshowtodesignaresidentiallandscapetomeethuman-centeredrequirements.Somepointshighlightedinthispapermaybeusedasreferencesininnovativedesignsofresidentialareas.Keywords-residentialarea;environmental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humancentered;buildingsketchI.INTRODUCTIONWiththeimprovementoflivingstandards,peopleareinincreasinglydemandingmoreandmoreresidentialareas.Residentialenvironmentandlandscapewillgraduallybecomeoneofthekeyindicatorstothequalityofresidentialarea.“People-oriented”livingenvironmentisthemostimportantfactorwhenpeoplechoosealivingplace.Inthispaper,weconsidervariousneedsofdifferentpeopleforaresidenceplacetodiscusshowtocreatepeople-centeredenvironmentandlandscapedesign,whichhassomeguidanceandpracticalvaluesforplanningandconstructionoftheresidentialarea.II.NEWTRENDOFRESIDENTIALAREASTheresidents’requirementsforresidentialconditionshavebecomeincreasinglyriseAmericanpsychologistMaslowputforwardthedemandleveltheoryinthebook“MotivationandPersonality”.Hebelievesthattheneedsofpeoplefromlowertohigher,frommattertospirit,canbedividedintofivedifferentlevels:physiologicalneeds,securityneeds,ownershipandlo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