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知识表格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cfe29b72e6fbfa7f92bbf9030e327c2/acfe29b72e6fbfa7f92bbf9030e327c21.gif)
![历史必修二知识表格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cfe29b72e6fbfa7f92bbf9030e327c2/acfe29b72e6fbfa7f92bbf9030e327c22.gif)
![历史必修二知识表格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cfe29b72e6fbfa7f92bbf9030e327c2/acfe29b72e6fbfa7f92bbf9030e327c23.gif)
![历史必修二知识表格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cfe29b72e6fbfa7f92bbf9030e327c2/acfe29b72e6fbfa7f92bbf9030e327c24.gif)
![历史必修二知识表格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cfe29b72e6fbfa7f92bbf9030e327c2/acfe29b72e6fbfa7f92bbf9030e327c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开辟新航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工业革命的影响: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西方列强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殖民扩张的影响: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英、荷殖民扩张的史实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和主要成就重点知识1、新航路开辟过程:迪亚士—好望角、达伽马—印度、哥伦布——美洲、麦哲伦:环球航行2、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①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②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荷兰、英国、法国等也紧随其后,开辟了欧洲前往世界各地的航路,被称称为“地理大发现”。③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海上马车夫”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殖民帝国,掌握海上商业霸权4、“日不落帝国”英国通过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三次英荷战争、英法战争,最终在18世纪中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5、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英国,发生的领域为新兴的棉纺织业;开始标志:1765年珍妮纺纱机(哈格里夫斯);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动力)6、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成绩: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7、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垄断组织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鸦片战争的影响外国商
品涌入外商企业兴起自然经济瓦解洋务运动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产生19世纪末初步发展1912~1919短暂春天1927~1945曲折发展1945~1949日益萎缩甲午战后列强资本输出清政府放宽设厂的限制欧洲列强放松侵略辛亥革命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抗战期间日本搜刮国民政府前期经济改革及官僚资本的挤压官僚资本压榨苛捐杂税美国商品大量涌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解体3、中国人创办第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是在洋务运动时期3、洋务运动时间:19世纪60-90年代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4、①中国近代首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诞生于东南沿海
②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一战期间,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③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曲折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探索中曲折发展正确曲折发展三大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失误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十年走进新时代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一化三改造重点知识
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底):三大改造的实质: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三大改造的意义: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2、探索与失误:正确探索:中共八大(1956年)——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发展生产力;失误:大跃进(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3、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4、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核心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试点:1978年首先在安徽和四川进行
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6、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7、对开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①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②深圳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③浦东新区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风俗物质生活交通和通信的进步邮电通信设施的完善交通工具的更新大众传媒的发展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大众报业的发展物质生活衣、食、住轮船、火车、汽车、飞机电影的发展电视业的发展婚姻、礼节、节气、纪元等重点知识1、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2、轮船招商局的开办,标志着中国近代水上交通运输业的开端。
3、1909年冯如制成了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4、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5、1905年《定军山》电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开始。
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影响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新政内容:复兴、改革、救济新政的特点、影响“福利国家”的建立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危机发生的原因根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直因:生产与销售矛盾加剧“新经济”的兴起重点知识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①发生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②特点:a范围广b时间长c破坏性大
③胡佛政府的措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结果:危机恶化2、罗斯福新政(1933-1939):①罗斯福新政“新”的含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②罗斯福新政的内容:a整顿银行与金融业;b调整农业政策。
c复兴工业:蓝鹰行动;d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③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金融领域④罗斯福所推行的新政措施中,《全国工业复兴法》主要调整了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⑤罗斯福采取的社会保障措施:以工代赈3、美国、西欧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取得一定成功,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到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经济改革斯大林模式初期探索新经济政策(1921~192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农业:农业集体化道路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解体失败根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直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俄国(苏联)发展线索1917年十月革命1922年沙俄苏俄苏联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191719211925195319641985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独联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改革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重在农业重在工业经济政治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全面否定模式,但背离了社`发展方向资本主义社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农业:新经济政策:1921——1925年农业:斯大林模式:1925年——1953年
①农业:集体化
☆☆
②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
余粮收集制征收粮食税列宁二战后苏联的经济建设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年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年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前期:经济改革后期:政治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导致苏联解体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战胜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配给制,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2、新经济政策(1921-1928):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经济和政治危机。内容: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方面: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3、“斯大林模式”内容:①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轻工业为重工业提供资金;②农业:农业集体化;③经济体制:单一公有制经济和计划经济
弊端:计划经济体制后来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4、赫鲁晓夫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勃列日涅夫改革
未能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贸易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金融货币体系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11.21)的利与弊经济全球化背景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1989年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1994年成立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EU),1993年成立世界银行(W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发展过渡重点知识1、布雷顿森林体系①含义: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②背景:西欧国家实力削弱;美国经济实力膨胀(重要原因)③基础:美国的怀特计划④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国际汇率)世界银行(宗旨:前期致力于欧洲经济复兴,后期全球性发展)2、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建立关贸总协定
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正式机构。宗旨:降低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3、欧盟:(1)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2)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3)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问世。
4、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学案18 牢记文言句式五种类型(含答案)
-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精测卷(6)(含解析)
- 短视频内容创作与传播策略研究
- 新员工座谈会发言稿
- 短视频在社交电商中的应用与策略
- 小学数学教师远程培训个人研修总结
- 电商物流与城市交通模式的协同创新
- 幼儿园保安人员年终总结
-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驱动与投资策略
- 下半年律师工作计划总结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动词时态专项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悬挑式卸料平台安拆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 疾病诊断编码库ICD-10
- 兰州市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基准价格表
- 西汉-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学课件
- 产品设计材料及工艺PPT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
- 2006年度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风险评价审计要点
- 反恐C-TPAT程序文件整套(通用)
- 2022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试题-教学课件
- 化学检验工高级工理论知识试题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