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试验检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_第1页
路面试验检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_第2页
路面试验检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_第3页
路面试验检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_第4页
路面试验检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路面试验检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抗冲刷试验的的变异系数CV应符合()下列规定。A、细粒土W10%、中粒土W12%、粗粒土W15%B、细粒土W10%、中粒土W10%、粗粒土W12%C、细粒土W10%、中粒土W12%、粗粒土W12%D、细粒土W10%、中粒土W10%、粗粒土W15%2.下列关于沥青碎石的结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A.高温稳定性好,路面不宜产生波浪,裂缝少B.对石料和沥青规格要求较严,不容易满足C.因空隙率大,易透水,其粘结力较差D.路表面容易保持粗糙,有利于行车安全3、沥青砼标准密度应由()得到。A、马歇尔试验B、击实试验C、无侧限抗压强度D、钻芯取样试验4、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质量检验时,需检测()。A、立方体抗压强度B、无侧限抗压强度C、抗折强度D、劈裂强度5、测定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砼面层抗滑摩擦系数,应优先采用()。A、摆式仪法B、制动距离法C、摩擦系数测试车法D、铺砂法6、高温条件下用摆式仪测定的沥青面层摩擦系数比低温条件下测得的摩擦摆值()。A、大8、小C、一样D、不一定7、半刚性基层的下列四个实测项目中,规定分值最大的是()。A、压实度B、平整度C、宽度D、横坡8、半刚性基层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应以()龄期的强度为评定依据。A、7dB、14dC、28dD、90d9、交工验收时测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压实度,应采用()。A、环刀法B、灌砂法C、钻芯法D、核子密度仪法10、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弯沉应在通车后的()验收。A、第一个最不利季节B、第一个夏季C、第一个冬季D、第一个雨季11、为保证路面的抗滑性能,沥青混凝土应选用()。A、PSV值小的石料B、构造深度较大的混合料C、沥青用量较高的混合料D、粒径较小的混合料12、用摆式仪测定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时,要进行温度修正的原因是()。A、高温时测得摆值偏小B、低温时测得摆值偏小C、高温时沥青混合料强度降低D、低温时沥青混合料强度降低13、横向力系数SFC表征的含义为()。A、测试车刹车时轮胎与路面的摩阻系数B、测试轮侧面测得的横向力与轮荷载大小之比C、测试轮在刹车时横向力的大小D、测试轮侧面测得的横向力与测试车重量的比值14、测定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回弹弯沉时,宜采用()弯沉仪。A、2.4mB、3.6mC、4.8mD、5.4m15、测定半刚性材料7d无侧限抗压强度时,应泡水()。A、1dB、2dC、3dD、7d16、摆式仪测定的是()状态下的路面抗滑能力。A、高温B、低温C、干燥D、潮湿17、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层混合料的摊铺方法为()。A.平衡梁法B.路拌法C.走线法D.竖向填筑法18、对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沥青混合料拌合时,沥青的加热温度应控制在()。A.I20〜I50℃B.140〜165℃C.150〜170℃D.160〜180℃19、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其混合料的终压温度应不低于()。A.65℃B.75℃C.85℃D.95℃20、下列有关沥青路面试验检测说法错误的是()A.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稳定度法B.马歇尔试验不能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C.抗车辙能力检验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步骤之一D.水稳定性检验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步骤之一21、在EDTA滴定过程中,溶液的颜色有明显的变化过程,从()变成(),并最终变为()。A、红、玫瑰红、粉红B、玫瑰红、粉红、紫色、C、玫瑰红、蓝色、粉红D、玫瑰红、紫色、蓝色22、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生产配合比阶段采用四分法分料,且取料总质量应大于分料取样后每份质量的()倍。1~4倍2~6倍3~4倍4~8倍23、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混合料验证时,宜在摊铺机后取料,且取料应分别来源于()台不同的料车,然后混合到一起四分法取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成型及试验。A、1-2B、2-3C、3~4D、4-5E、5-624、对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养生90d和180d的试件,在养生期间,试件质量的损失应符合下列规定:(),质量损失超过此规定的试件,应予作废。A、小试件不超过1g,中试件不超过6g,大试件不超过10gB、小试件不超过1g,中试件不超过8g,大试件不超过15gC、小试件不超过1g,中试件不超过10g,大试件不超过18gD、小试件不超过1g,中试件不超过10g,大试件不超过20g25、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在标准养护室温度()℃,相对湿度在()以上进行养生。A、温度20℃±1℃,相对湿度90%B、温度20℃±1℃,相对湿度95%C、温度20℃±2℃,相对湿度90%D、温度20℃±2℃,相对湿度95%26、车辙试验主要是用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A、高温稳定性B、低温抗裂性C、耐久性D、抗滑性27、石油沥青老化后,其延度较原沥青将()。A、保持不变B、升高C、降低D、前三种情况可能都有28、对热拌热铺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沥青层一层的压实厚度不宜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倍。A、1.5~2.0倍B、2.0~2.5倍C、2.5~3.0倍D、3.0~3.5倍29、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中,对试件施压速度是()。A、50mm/minB、10mm/minC、1mm/minD、0.5mm/min30、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试件在养护期间,中试件水分损失不应超过()。A、4gB、3gC、2gD、1g31、水稳碎石无侧限抗压试件高与直径相同,尺寸为()。A、175mmB、150mmC、100mmD、125mm32、半刚性基层材料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标准制作强度试件。庆、轻型击实8、重型击实0、轻型或重型击实D、振动击实33、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的碎石、破碎砾石等A、9.5mmB、4.75mmC、2.36mm34、沥青混合料的分层压实厚度不得大于()。A、10cmB、8cmC、6cm35、水泥稳定碎石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可以比设计时确定的剂量O。A、增力口0.5%B、减少0.5%C、增力口1%36、针入度指数越大,表示沥青的感温性()。A、越大B、越小C、无相关关系D、不变37、离心分离法测定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试验中,应考虑泄露入抽提液中矿粉的含量,如果忽略该部分矿粉质量,则测得结果较实际值()。A、大8、小C、相同38、沥青与矿料粘附性试验试用于评定集料的()。A、抗压能力B、抗拉能力C、抗水剥离能力D、吸附性二、多项选择题39、一般来说,测定沥青面层压实度的方法有()。A、灌砂法B、环刀法C、水袋法D、钻芯取样法40、在沥青面层弯沉检测中,下列4种情况应进行温度修正的有()。A、路面温度15℃,沥青面层厚度10cmB、路面温度15℃,沥青面层厚度4cmC、路面温度25℃,沥青面层厚度10cmD、路面温度25℃,沥青面层厚度4cm41、测定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的方法有()等。A、水中重法B、表干法C、腊封法D、灌砂法42、水泥稳定粒料基层交工验收时,应检测()等。A、压实度B、弯沉C、强度D、抗滑43、有关沥青混凝土面层弯沉测试评定中,下列情况正确的是()。A、弯沉代表值应大于等于设计弯沉B、当路面温度为20±2℃或沥青面层厚度小于5cm时,不必进行稳定修正C、评定结果只有两种情况,即评分值要么得规定的满分,要么得零分D、弯沉应在最不利季节测定,否则应进行季节修正44、沥青混合料标准密度的确定方法有()。A、试验路段法B、马歇尔试验法C、实测最大理论密度法D、环刀法45、影响沥青路面构造深度的因素有()。A、石料磨光值B、沥青用量C、混合料级配D、温度46、沥青路面用粗集料(碎石)的质量要求正确的有()。A.含水量小于3%B.含泥量小于1%C.尽量采用碱性岩石D.尽量采用酸性岩石E.扁平细长针状颗粒的含量应大于15%47、沥青路面设计弯沉值与()有关。A、累计当量轴次B、公路等级C、路面结构总厚度D、面层类型48、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包括()。A.试验段施工B.撒布填隙料C.压实度检测D.沥青混合料抽提等试验E.配合比调试49、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混合料应予以废弃的情况有()。A.E离析的混合料8.硬化在运输车箱内的混合料C.在夏季中午高温时运输的混合料D.低于规定铺筑温度的混合料E.被雨淋的混合料50、沥青稳定基层有()A.热拌沥青砾石基层B、沥青贯入式碎石基层C.煤沥青砾石基层D、乳化沥青碎石基层51、下列关于半刚性基层施工描述正确的是()A、半刚性基层应在春末或夏季组织施工,且施工期间最低气温应在5c以上B、半刚性基层施工前应对下承层按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基层施工C、刚性基层碾压完毕后,应进行保湿养生,养生期不得少于3天D、刚性基层路拌法施工流程为:下承层准备、施工测量、备料、摊铺、拌和、碾压、整形、养生52、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分为几个阶段()庆、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B、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C、施工配合比设计阶段D、生产配合比验收阶段53、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主要有()A、石灰稳定土基层B、水泥稳定土基层C、沥青稳定土基层D、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E、粒料稳定土基层54、在EDTA滴定法试验中所需配制的试剂有()。A、EDTA标准溶液B、20%氯化铵溶液C、1.8%氢氧化钠溶液D、钙红指示剂E、10%氯化铵溶液F、氯化钾饱和溶液55、在制作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时,对于细粒土浸润的含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小();对于水泥稳定类材料,加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小()。A、1%〜1.5%B、3%C、4%D、1%〜2%E、2%56、制作梁式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将整个试摸(连同上下压板)放到压力机上,加压小梁维持压力()min,中梁维持压力()min,大梁维持压力()min,直到上下压块都压入试摸为止。A、2minB、3minC、5minD、8minE、10min57、对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养生7d的试件,在养生期间,小试件质量损失不超过()g,中试件不超过()g,大试件不超过()g。A、1gB、4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