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6.2课件_第1页
文化生活6.2课件_第2页
文化生活6.2课件_第3页
文化生活6.2课件_第4页
文化生活6.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国家馆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外墙表面覆以“叠篆文字”

。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中国红、斗拱、园林、汉字、京剧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文明的精华.看完中国国家馆的简介后,谈谈你对中华文化的感受.设计理念: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二)比较:中华文化两个基本特征(1)源远流长(2)博大精深从发展历程看: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从未中断从内涵看:中华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内容极为丰富,既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等方面的内容,也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水平高超、精妙。(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突出表现A、文学艺术B、科学技术瓷器艺术独领风骚故宫珍藏-珐琅器皿瓷器(china)文学艺术丰富绚丽歌德:“当中国人已拥有小说的时候,我们的祖先还正在树林里生活呢!”文学艺术历史悠久A、文学艺术①

作用: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②中华文学艺术的特点:历史辉煌而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③中华文学艺术的地位: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重要位置水利工程历法天文数学农学医药学①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③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意义: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B、科学技术②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地位:长期处于世界前列,(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A、区域性的成因:B、区域文化间的关系:

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各民族的民族医药,共同构成了我国的传统医药。如: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哈萨克医冻伤特殊疗法-蒙法、苗医气角疗法、藏族医药学经典著作《四部医典》等。。

北方游牧民族鲜卑人

:“马镫”的发明和使用,更好发挥军事上骑兵的作用体育上,少数民族创造了许多独特的运动项目。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学例如藏族的《萨格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各民族的舞蹈:各具特色

少数民族有哪些辉煌的文化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朝鲜族舞蹈:轻快,典雅,动中有静新疆舞:自由舒展,轻快灵活,不时会出现戛然静止和风趣幽默的小动作,绚丽而精彩苗族的舞蹈:质朴、浓郁、具有热烈的风情B、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能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海宝,以汉字“人”字为核心创意,配以代表生命和活力的海蓝色。他的欢笑,展示着中国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他挺胸抬头的动作和双手的配合,显示着包容和热情;他翘起的大拇指,是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发出的真诚邀请。

“海宝”的设计师巫永坚介绍说,这个创意是为了表现中华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性。中华文化的整体特点●天人合一,和为贵的境界●崇尚伦理道德的人际关系●重视政务的价值取向●推尊入世的处世哲学●强调统一的政治理念和光宗耀祖的功名思想——摘自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王锦贵归纳中华文化的力量3、中华文化的力量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见证:汉字、史书典籍)从发展历程看从内涵看独特性地域性民族性1、基本特征原因2、包容性3、中华文化的力量博大精深D(2009江苏卷)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向世界奉献了一部奥运史上最华美的乐章。这充分说明①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③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④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A(2010年高考·安徽卷38)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某校高三(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世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政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一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而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1)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12分)【答案】①悠久的“和谐”思想,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等,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