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江苏省前沿领域新材料产业规划纲要江苏省前沿领域新材料产业规划纲要
(2008-2010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科学与其他学科不断融合渗透,材料技术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技术,新材料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世界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对新材料需求日益增长,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导产业,是各国产业竞争的焦点。新材料产业的研发水平及产业化规模正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发展高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2002年,我省把新材料列为重点发展的八大高新技术领域之一,5年来,全省新材料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江苏新材料产业中的一部分产品存在着产品老化、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江苏的新材料产业亟待进行新一轮结构调整,必须加快发展战略产业急需、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前沿领域新材料。为此,特提出江苏省前沿领域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8-2010年),本规划对象所指前沿领域新材料以国家发改委“十一五”新材料产业规划研究中提出的17类工程材料为重点。一、产业现状“十五”期间,我省充分发掘自身产业、技术、人才优势,紧紧抓住国际新材料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启动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示范工程,新材料产业初具规模,并在全国形成一定影响。(一)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按省高新技术产业统计,2007年,全省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3592亿元,占当期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由2004年的15.09%提高到2007年的24.45%。在八大高新技术领域中列第二,仅次于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2007年,前沿领域新材料重点企业的销售收入为647亿元,占全省新材料产业的比重达到了18%,比上年增长55.5%;实现利税86.2亿元,增长56%,销售利税率达13.3%,高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2005年以来,我省新材料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达到59.2%,比同期高新技术产业增速35.4%高约24个百分点。(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目前,我省新材料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在金属材料、纺织材料、化工材料等领域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新型金属材料发展迅猛,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复合材料、化工新材料等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纳米材料、磁性材料、稀土材料、陶瓷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材料从无到有,逐步形成产业。在我省前沿领域新材料重点产业中,新型金属材料产值由05年的151亿元增加到07年的240亿元,但占新材料产值的比重却由05年的50%下降到07年的37%,化工新材料比重由05年的20%提高到07年的23%,新能源材料比重由05年的不足5%提高到07年的12.5%,电子信息材料比重由05年的7.3%提高到07年的10%,复合材料比重基本保持在9.2%。(三)产业集聚开始呈现。全省初步形成18个以新材料为特色的产业基地,在全国名列前茅。如我省最大的江阴新材料基地形成了光电子材料、特种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精细化工材料等新材料产品群。近年来,随着前沿领域新材料的发展,一批新的产业聚集群正逐步形成,如以高纯多晶硅为核心的光伏电池产业群,以二、三代半导体材料为核心的LED产业群,以碳纤维、玻璃纤维以及高纯不饱和树脂为核心的复合材料产业群。随着产业和市场的不断成熟,新材料产业基地内逐渐形成了相互协作的产业集群,不仅提高了新材料产业的创新能力,而且辐射和带动了周边区域与相关产业的发展。(四)企业逐步成长壮大。我省新材料产业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培育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内具有一定竞争能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在前沿新材料领域,2007年产值过100亿元的企业有2家,10-50亿元级企业6家,5-10亿元级企业10家,产值过亿元企业有72家。在一些重点前沿新材料领域,形成了一批产品具有特色、企业知名度高、竞争力强、行业影响力大的国内首企,如昆山龙腾光电已经成为我国平板显示器件最主要的生产基地,江阴兴澄特钢是全国特钢行业龙头,江阴法尔胜是国内最大的高档金属制品和光纤预制棒生产企业,江阴申达集团是亚洲最大的双向拉伸薄膜生产基地。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也正在茁壮成长。如苏州南大光电的MO(金属有机化合物)源、苏州华飞微电子的光刻胶、南京久吾的陶瓷膜都是国内独家掌握该领域技术的供应商。(五)创新体系逐步形成。以大学、科研机构、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为依托的创新平台正在形成,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日趋突出,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基本形成了从新材料研发到产业化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我省新材料领域在南大、东大、南工大有6个重点实验室,有南京玻纤院、水泥院、中科苏州纳米、常州涂料、江苏陶瓷、江苏建材、江苏冶金等7家国家和省属研究院所,4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法尔胜、兴澄、沙钢、常铝、南化、仪化等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4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纳米材料行业共性技术中心。(六)技术创新成效明显。2007年,前沿领域新材料重点企业共计投入研发经费42.7亿元,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6.6%。拥有授权专利1569件。到2007年,我省新材料产业共有20个中国名牌,76个江苏名牌,11件驰名商标,82件著名商标。依靠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近年来我省一些核心关键材料取得了技术突破。电子信息材料方面有五代液晶玻璃基板、OLED新一代平板显示器件,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光刻胶、键合金丝等;新能源和节能新材料方面有LED用二代化合物半导体、MO源,太阳能级高纯多晶硅,二次电池关键材料高纯石墨、锂电电极材料等;新型金属材料方面有超硬金属复合材料,核级不锈钢和高温合金,造船用宽厚板、大圆坯及大口径薄壁管等特种材,超细铜线,亲水铝箔等;复合材料方面有T300级碳纤维,玻纤增强热塑片材,新型水泥外加剂等;新型化工材料方面有有机硅和有机氟原料和制品、全降解聚氨酯泡沫塑料、陶瓷膜等等。二、主要问题我省新材料产业尽管在“十五”期间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一)前沿领域新材料比重较低。高技术高附加值新材料规模不大,前沿领域新材料占江苏新材料产业的比重不足1/5。除新型金属材料规模超过200亿元,化工新材料达到150亿元以外,其余重点领域的规模都只在20-80亿元左右,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几个领域的产业规模都只在10亿元左右。企业普遍规模偏小,行业平均规模只有2亿元,其中2/3的前沿领域新材料企业销售不到1亿元。(二)新材料产业区域不平衡、结构趋同。江苏新材料从地区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苏南和苏中地区,其中,苏南约占70%,苏中约占20%,苏北仅连云港地区的初级硅材料具有一定特色以外,其余地区均不成规模。在各新材料产业基地中,除江阴高性能合金材料产业基地规模较大,新材料规模超过400亿元以外,绝大多数产业基地规模不到50亿元,主业不够突出,产品结构趋同。个别产业基地缺乏有带动力的龙头企业、企业之间缺乏产业关联度,也没有相应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只是简单的企业集中,没有形成有机整体的产业链,对产业引领和经济支撑不足。(三)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江苏新材料产业在全国领先的重点企业主要集中在冶金、化工等传统新材料领域,总体技术层次还不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关键材料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部分新材料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在前沿新材料领域,江苏企业在一些新兴的产业领域,如燃料电池与储氢材料、非晶材料等方面,还缺乏战略眼光和超前研究,进入晚,投入少,发展慢,缺乏高层次领军人才支撑,缺乏重大技术突破,只能采取跟随战略,未形成产业优势,缺乏全国领军企业,与国内领先企业有较大差距,没有占领产业制高点,成为相关产业发展的瓶颈。(四)资源及能源消耗大,环境问题突出。资源和能源以及环境承载力瓶颈一直是制约江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新材料产业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占全部工业比重偏高。废弃资源的回收技术和水平较低,单位GDP所消耗的矿物原料比发达国家高2-4倍,二次资源利用率只相当于世界发达水平的1/4-1/3。江苏以金属材料和化工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结构还不适应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迫切需要优化升级。三、发展要求(一)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我省将继续按照选准方向、重点突破、加快发展为总体要求,瞄准结构功能复合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器件集成化,制备使用绿色化的方向,加强对新材料产业的引导和指导,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对重点新材料项目的扶持,开发综合性能高、资源消耗少、环境负荷低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重点突破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新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先进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化工新材料等6大类战略产业急需、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前沿领域新材料,努力实现新材料产业由低端向高端发展,由小规模分散型向大规模集约型发展,为我省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打下良好基础。(二)发展目标高水平建设1个500亿元、6个100亿元的专业化、规模化重点新材料产业基地,打造10条从新材料研发、生产到新型器件制造及应用产品开发的前沿领域新材料产业链,培育10家具有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全国行业排头兵企业,培育100亿元级企业5-6家,50亿元级企业10家,10亿元级企业30家,形成结构高度化、布局合理化、生产集约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安全发展型,在全国领先的产业结构。力争到2010年,前沿领域新材料产销规模接近2000亿元,实现建设千亿元产业的目标。到2012年,前沿领域新材料产销规模达到3000亿元。四、发展重点(一)突出重点领域。电子信息材料领域重点打造微电子材料及器件、光电材料和平板显示2条产业链;新能源和节能新材料重点打造多晶硅材料和光伏电池、半导体照明材料及器件2条产业链;复合材料领域重点打造特种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品、陶瓷材料及功能陶瓷和结构陶瓷器件2条产业链;新型金属材料领域重点打造特钢及高附加值金属制品产业链;化工新材料领域重点打造有机硅和有机氟、高性能工程塑料及特种材料2条产业链;纳米材料领域重点打造纳米材料应用产业链。1、微电子材料及器件产业链:重点突破8英寸以上的硅单晶及抛光片、SOI(绝缘硅)、锗硅外延材料、光刻胶、键合金丝、引线框架、电子化学品及电子浆料、封装材料等微纳电子关键材料技术;大力发展专用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片式元器件、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频率控制与选择元件等微电子器件以及电力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高密度互连积层板、多层挠性板、刚挠印刷电路板及封装载板。2、光电显示材料和平板显示产业链:重点突破TFT、PDP、OLED等新型平板显示用玻璃基板、偏光片、彩色滤光片、液晶料、OLED发光材料、ITO导电玻璃与电极材料、介质材料、荧光材料等关键材料,开发各类平板显示器件。3、多晶硅材料和光伏电池产业链:重点突破高纯多晶硅提纯和铸锭技术,跟踪非晶硅、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发展光伏玻璃、导电银胶、铝浆、石英坩埚、线切割丝、磨料等光伏电池辅料和耗材,推动发展8英寸以上硅单晶拉制、切片,开发光伏电池组件及系统供电技术。4、半导体照明材料及器件产业链:重点突破4-6英寸砷化镓、磷化铟单晶、MO源、外延片、散热器件、荧光粉等LED关键材料,开发以蓝宝石、碳化硅衬底的氮化镓基第三代(高温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发展大功率、高亮度彩色和白光LED芯片,延伸开发高效节能、长寿命的半导体照明产品。5、陶瓷材料及功能陶瓷和结构陶瓷器件产业链:重点突破高纯超细氧化铝微粉、碳化硅、氮化硅、氮化铝、金红石型二氧化钛、钛酸钡超细粉体、低温烧结氧化锆粉体以及低温共烧(复相)陶瓷、白炭黑等精密高性能陶瓷及功能陶瓷原料,研究开发高温陶瓷、红外和透明陶瓷、高温超导陶瓷、介质陶瓷、半导电陶瓷、压电陶瓷和光学陶瓷以及陶瓷基复合材料等;重点发展氮化铝IC基板与陶瓷封装材料,贱金属电子浆料(Ni、Cu),微波介质陶瓷,瓷介电容、电阻、电感、谐振、滤波器等电子陶瓷,压电陶瓷、铁电陶瓷、热敏电阻陶瓷等传感敏感元件,陶瓷刀片、陶瓷密封、陶瓷轴承、纺织瓷件、耐热耐磨陶瓷、功能涂层与镀膜材料等结构陶瓷,汽车催化装置用陶瓷载体、高温过滤用多孔陶瓷、窑炉用高档耐火陶瓷、高性能陶瓷基复合材料、连续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以及电工专用陶瓷。6、特种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品产业链:重点突破高性能碳纤维、无碱玻璃纤维规模化生产,芳纶与芳砜纶、高强高模聚乙烯、聚苯硫醚、聚四氟乙烯等特种纤维和复合材料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等高纯热固性树脂,大力发展GMT(玻纤增强热塑性片材)、BMC(团状模塑料)、SMC(片状模塑料)等复合材料,开发风电叶片、机舱罩等风电设备部件和汽车、列车、飞机等交通设备轻量化零件以及其他新型绿色复合材料制品。7、特钢及高附加值金属制品产业链:重点突破高洁净钢的冶炼、高均质钢连铸和轧制工艺,推广冶金节能减排技术,重点发展新一代高性能普碳钢、高强合金钢、核级不锈钢、耐热耐蚀钢、高速工具钢、模具钢等特钢,开发造船用宽厚板、汽车专用钢材、石油钻井管材、电站设备用管材、航天航空用高温合金以及大桥缆索、钢帘线等高附加值金属制品;突破雾化制粉技术、注射成形、温压成形、喷射成形等先进粉末冶金技术,发展系列化高性能粉末冶金制品及超硬复合材料、摩擦材料。8、有机硅和有机氟产业链:重点突破超高纯甲烷氯化物和有机硅、有机氟单体及副产品规模化生产技术,发展硅油、乳液、硅烷偶联剂、密封胶、硅橡胶、硅树脂、特种表面涂层有机硅等有机硅材料及制品,含氟聚合物、芳香族氟化物,氢氟氯烃与氢氟烃制冷剂、发泡剂,含氟农药、医药及表面活性剂,氟塑料、氟橡胶、氟碳涂料和氟树脂涂料等有机氟相关产品。9、高性能工程塑料及特种材料产业链:重点突破聚甲醛(POM)、聚酯(PET、PBT)、聚碳酸酯(PC)、聚酰胺(PA,尼龙6、11、12)、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酰亚胺(PI)规模生产技术,跟踪开发聚苯醚(PPO)、聚砜(PSF)、聚芳基酯(PAR)合成技术,加快发展光盘级、电工级、瓶级、膜级、工程纤维级等模压、挤塑、注塑、吹塑、拉伸用高性能工程塑料、薄膜、无纺布、合成纸、工程纤维等产品,发展各类电子、电工塑料制品、机械、汽车零件、帘子线、包装容器、导电与绝缘材料、吸收与阻隔材料、反光与隔热材料以及各类专用高分子薄膜等特种用途化工材料。10、纳米材料应用产业链:重点突破纳米金属氧化物、纳米金属、纳米碳管以及碳材料、碳化物、氮化物粉体等产品的工业化制备技术,纳米粉体的分级、分离及表面改性技术,材料表面纳米化技术,发展纳米粉体材料、纳米膜材料、纳米催化材料、纳米金属材料、纳米能源材料、纳米生物医用材料、纳米环境材料、纳米电子、光子、传感材料及器件和重大疾病早期诊断与治疗用纳米材料与器件。重点推进纳米金属、纳米氧化物粉体材料、纳米碳材料在催化剂、涂料、填料、封装材料及医疗保健品等产品中的延伸应用。(二)优化产业布局。以江阴、苏州、无锡、南京、南通、扬州、连云港等现有18个新材料产业基地为基础,加强规划引导,大力整合资源,提高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加快结构调整,形成产业特色,重点建设江阴新材料产业基地以及苏州、无锡、南京、南通、扬州、连云港特色新材料园区,加快形成“一地六园”的重点新材料产业基地格局。江阴新材料产业基地:江阴是我省最大的新材料产业基地,现已形成了以特钢及金属制品、复合材料、化工新材料等特色产业为主的产业格局,“十一五”期间,应重点围绕优先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污染程度低、资源依赖程度低的大规模新材料制备技术,重点建设特钢和高附加值金属制品、高性能复合材料及应用产品、瓶级聚酯等一批重点项目。力争2010年实现前沿领域新材料产值超过500亿元,培育100亿元企业3-4家,50亿元企业3-4家。苏州新材料特色产业园区:苏州特色园区以常熟高分子材料、太仓特种功能材料、张家港精细化工材料等产业基地以及苏州、和昆山等国家级开发区为依托,基本形成了以光电显示材料、化工新材料、二次电池材料为特色的产业格局,园区内依托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建设了纳米产业园。“十一五”期间重点抓好七代半液晶玻璃基板、大尺寸OLED器件、MO源及其他电子信息关键材料,有机氟、有机硅单体及延伸产品、特种工程材料,锂电电解液、隔膜及其他二次电池材料等一批重点项目。力争2010年实现前沿领域新材料产值150亿元。培育100亿元企业1家,20亿元企业2家。无锡新材料特色产业园区:无锡特色园区以锡山新材料、惠山冶金材料、宜兴非金属材料等产业基地以及无锡国家开发区为依托,形成了以微电子材料、磁性材料、陶瓷材料、稀土材料、新能源材料等为特色的产业格局。“十一五”期间重点抓好大规格晶圆、高性能磁性材料、高纯稀土、燃料电池材料、不饱和树脂等一批重点项目。力争2010年实现前沿新材料产值150亿元,培育50亿元企业1家。南京新材料特色产业园区:南京特色园区以高新开发区、新港开发区、江宁开发区等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材料、先进金属材料、化工新材料、复合材料为特色的产业格局。“十一五”期间重点抓好砷化镓化合物半导体、引线框架、电子浆料、荧光粉、宽厚板、钛合金制品、金属粉体、高性能玻纤、特种陶瓷等一批重点项目。力争2010年实现前沿领域新材料产值200亿元。培育100亿元企业1家,50亿元企业1家。扬州新材料特色产业园区:扬州特色园区以扬州开发区、化工园区以及国家LED产业基地为依托,形成了新能源和节能新材料、复合材料、化工新材料为特色的产业格局。“十一五”期间重点抓好高纯多晶硅、LED用第二、三代化合物半导体、蓝宝石衬底、碳纤维、玄武岩、芳纶等特种纤维、瓶级聚酯等一批重点项目。力争2010年实现前沿领域新材料产值100亿元。培育50亿元企业2家。南通新材料特色园区:南通特色园区以海门新材料、南通化工园区,通州电子材料等产业基地为依托,形成了特钢、精细化工、复合材料等为特色的产业格局。“十一五”期间重点抓好核级不锈钢、高压电容关键材料、超细玻纤、可降解生物材料、碳材料、特种工程塑料等一批重点项目。力争2010年实现前沿领域新材料产值100亿元。培育20亿元企业5家。连云港新材料特色园区:以连云港开发区和东海硅材料产业基地为依托,已形成碳纤维、模塑料及复合材料、硅资源深加工等为特色的产业格局。“十一五”期间重点抓好碳纤维、模塑料、复合材料制品、硅微粉、碳化硅等特色产品,力争2010年实现前沿领域新材料产值100亿元。培育50亿元企业2家。五、政策措施(一)培育行业首企,壮大产业规模。充分发挥大企业对新材料行业发展、产业集聚、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把做强做大产业与做强做大企业结合起来,从江苏的新材料产业特点和比较优势出发,重点在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化工新材料等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新材料领域推动龙头企业、优势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推动强强联合,加快规模扩张,加快培育和发展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知名品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重点培育兴澄特钢、法尔胜、龙腾光电、申达、双良等一批在全国同行业名列前茅的企业成为全国同行业首企。坚持把培育顶天立地的大企业与扶持具有产业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结合起来,围绕“专精特新”,扶持华飞微电子、南大光电、攀特电陶等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成长性高的新兴中小企业,推动新兴企业茁壮成长,积极引导中小企业提高对大企业、大项目的配套能力,延长产业链,夯实产业基础。以国内行业首企和大企业集团为龙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核心企业构建新材料产业联盟,加强新材料产品的研发和应用。(二)加快资源整合,促进集聚发展。以江阴及苏州、无锡、南京、扬州、南通、连云港等“一地六园”新材料产业基地为重点,发挥基地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依托基地内研究院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检测中心和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加快资源整合,促进企业向园区集中,增强产业集聚,创新园区功能,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专业化、特色化产业的新材料园区,促进园区错位发展。通过专业性、特色化基地建设,有效地整合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发挥基地的集聚、孵化和辐射作用,建立完整的垂直分工、合理布局的集群化产业基地。在6个重点前沿新材料领域打造微电子、光电显示、多晶硅、半导体照明、陶瓷、复合材料、特钢、有机硅氟、工程塑料制品、纳米应用等10大产业链,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以新材料为主体,与上游原材料和下游元器件一体化,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产业体系,提高新材料企业与应用行业的配套能力。(三)搭建服务平台,提升创新能力。在目前尚未完全形成产业的纳米材料、生物和医用材料、超导材料、固体激光材料等最前沿新材料领域,依托现有高校重点实验室、有关研究院所等研究机构,建立新材料分子设计与性能预估、产业培训、产品测试等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技术跟踪,开展核心技术研究,推动新材料技术工程化,促进产业形成。在高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和节能新材料、稀土材料、磁性材料、陶瓷材料、碳材料、膜材料等领域,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设立共性技术开发平台,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和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做强做大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知识产权许可合同的许可标的及许可范围
- 二零二四年度电梯安装工程分包协议2篇
- 北京市2024年度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
- 2024年度网络安全防护合同标的
- 二零二四年度项目融资合同(含还款计划与担保)
- 二零二四年度企业宣传推广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品牌授权合同:国际知名品牌与中国区授权商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冷链物流出口运输合同
- 二零二四年服务器租赁与数据存储服务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联合研究合同:新能源技术开发
- 初二初二初二期中家长会课件-2篇 3初二
- 《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成就梦想》主题班会
- (正式版)SHT 3046-2024 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
- 生涯职业发展展示
- 警校生大学生涯规划
- 餐厅饭店顾客意见反馈表格模板(可修改)
- 2024年中国大地保险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口腔医学导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 田赛高遠度成绩记录表
- (word完整版)011特殊过程确认准则
- Harry Potter 英文版(word文档集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