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
——胡锦涛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孙中山一生的三次转变1.从“医人”到“医国”2.从“改良”到“革命”3.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1、从“医人”到“医国”原因:民族危机的刺激受西式教育的影响爱国心的驱使思考:你怎样看待孙中山对职业选择的认识?1883年的孙中山“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二、从“改良”到“革命”19世纪末原因: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上书失败认清清政府本质事迹:建立兴中会,发动武装起义创立同盟会,阐发“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推翻帝制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回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希望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就方法和目的而言)有何变化方法:以前是温和的改革,以后主张革命;
目的:以前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国同盟会成立(油画:沈嘉蔚作)介绍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性质?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什么?它与三民主义有怎样的关系?“从他开始,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打破清朝统治的稳定,为民主革命开拓了道路。”——
江泽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孙中山先生于1912年2月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参议院、总统府同仁合照的珍贵历史照片。孙中山孙中山于1912年3月11日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该约法的部分条文。《临时约法》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它的性质和意义是什么?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基本精神:西方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意义:用法律的形式否定独裁专制的君权,赋予国民自由权利,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民主要求,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辛亥革命有那些重要的历史功绩?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通过暴力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最直接的结果)。建立了民主共和制(最伟大的功绩)。是中国社会面貌发生重大改变,促进社会的进步(最深远的意义)。是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
孙中山认为“中国发展的政治障碍已经扫除,实现了民族和民权”是否正确?(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主义”,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外来民族压迫依然存在。(2)辛亥革命后建立了共和国,通过了宪法,但是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有名无实,所以,“民权主义”并没有完成。探究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名称起因经过结果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第一次护法运动
第二次护法运动
刺杀宋教仁袁世凯复辟帝制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为了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1913年7月,孙中山组织发动讨袁
1914中华革命党;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积极参加
孙中山于1917年在广州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
1919改组中华革命党;1920年重组军政府政府由于力量对比悬殊和革命力量分而失败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
遭到滇、桂军阀的排挤而失败
因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而失败
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3、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原因:提出: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内容:意义:1)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的旗帜2)标志三大政策正式确立
1)捍卫民主共和屡遭失败(旧三民主主义为指导)寻求新道路2)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启发3)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1905年成立的中国同盟会的纲领→→→《民报·发刊词》上首提三民主义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基点: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评价,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标准:是否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格式:从性质(实质)、进步性和局限性三个方面进行。怎样评价三民主义?性质:进步性:局限性: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反映;推动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明确反帝——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联俄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1924年国民党一大,孙中山宣布国民党的新政策“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决不可能。”——1924年孙中山《在神户欢迎会上的演说》若夫革命主义,为吾辈所倡言……八月以来,义旗飙发,诸友邦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没有明确反帝主张认清帝国主义面目,提出明确反帝主张黄埔军校的建立(1924)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孙中山谋求国家和平统一带病北上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1925年在北京各界群众集会哀悼孙中山1929年6月1日,孙中山灵柩移葬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园。各国使节、各界群众前往送殡,队伍长达3公里。
他不是惧怕未来,而是相信未来,奋不顾身地为未来而斗争。
-------列宁
他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也没有满足过,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向近乎完全的革命工作。
------鲁迅
先生不仅唤醒了中国人民,也向全人类指明了一条自由之路,我们在印度把他看做如同我们的国父圣雄·甘地一般。
--贾卡尔(印度国大党领袖)名人眼中的孙中山: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1、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建立了民主共和制(最伟大的功绩)。4、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5、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6、提出新三民主义,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进程。①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和平,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②为振兴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计个人安危,处处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③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进取和斗争精神。④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孙中山精神第1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第1阶段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之前大事记①1894年上书李鸿章,力倡改革,无果而终②1894年在美国檀香山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③1895-1911年策划或参与多起反清的武装起义,如广州黄花岗起义④1905年在日本东京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将同盟会16字纲领在《民报·发刊词》上阐发为三民主义认识①从对清政府幻想,和平改革救中国→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②革命指导思想形成小结:孙中山的一生第2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第2阶段1911年武昌起义--1919年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开始大事记①1912年1月1日成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②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③为使清帝退位,辞去临时大总统,袁上台④1913-1919年组织策划多起反袁与反段独裁统治,捍卫民主共和的武装斗争,如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等认识①始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②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屡败屡战第3阶段孙中山大事记回顾第3阶段1919年五四运动--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大事记①遭遇多次失败的苦闷与彷徨②接受过苏俄(1924年后称苏联)、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建议与帮助③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一大,改组了国民党,确立了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④1924年5月创办黄埔军校,培养军事干部认识①超越党派界线,与时俱进,实现人生跨越②促成国共首次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达高潮1.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是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享主义2.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兴办洋务”“君主立宪”等思想的失败说明了A.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B.提出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C.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D.中国必须进行辛亥革命3.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是A.推翻封建制度,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C.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D.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4.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因为它A.提出了政治革命的目标B.制定了社会革命的方案C.阐述了文化革命的纲要D.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矛盾5.中华民国成立后,由孙中山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A.《资政新篇》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D.《和平建国纲领》6.以下对三民主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三民主义集中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B.它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C.它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D.在它的指导下,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7.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三大政策D.“知难行易”学说8.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大主义,其中“民族主义”的含义是A.推翻腐朽的清政府B.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贯彻“平均主义”的主张1.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兴办洋务”、“君主立宪”等思想的失败说明了A.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B.提出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C.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D.中国必须进行辛亥革命课堂反馈练习:2.中华民国成立后,由孙中山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A.《资政新篇》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D.《和平建国纲领》3.以下对三民主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三民主义集中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B.它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C.它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D.在它的指导下,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4.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三大政策D、马克思主义理论材料解析题设计:孙中山的思想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在转变过程中对中国社会或多或少产生了一定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阳光学院《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光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建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宁津县保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毕业年级英语试题学科停课不停学期间线上测试含解析
-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建筑遗产保护》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影视摄像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5届高中毕业班5月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ntP第18章
- 木材加工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考核试卷
- 电动剃须刀刀网修理技巧考核试卷
- 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请
- 居住权协议书
-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课件
- 我是少年阿凡提课件
- 肥胖症康复课件
- 2023供热行业发展报告
- 学生试卷分析万能模板
- 胸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术前宣教
- 固定式起重机每月定期检查表
- 脚手架验收合格牌
- 可修改版五年级数学期中考试答题卡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