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苏南京市、盐城市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江苏南京市、盐城市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江苏南京市、盐城市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江苏南京市、盐城市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江苏南京市、盐城市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四种物质的溶液,其中一种与其他三种均能发生离子反应,这种物质是()A.KOH B.H2SO4 C.BaCl2 D.Na2CO32、已知、、、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能发生的是()A. B.C. D.3、常温下,可以发生下列两个反应:①Fe+Cu2+=Fe2++Cu②2Ag++Cu=2Ag+Cu2+,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FeCuAg中Fe还原性最强 B.Cu2+Fe2+Ag+中Ag+氧化性最弱C.Fe+2Ag+=Fe2++2Ag反应不能发生 D.①反应中Fe被还原4、用自来水养金鱼时,通常先将自来水经日晒一段时间后,再注入鱼缸,其目的是()A.利用紫外线杀死水中的细菌 B.提高水温,有利于金鱼生长C.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 D.促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5、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向容量瓶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改用胶头滴管定容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C.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置于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能观察到火焰呈紫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钾离子,不含有钠离子D.分液操作,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Cl晶体中含有Na+、Cl-,所以NaCl晶体能导电B.C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C.BaSO4难溶于水,BaSO4是非电解质D.Cl2的水溶液能够导电,但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胶体属于纯净物B.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与溶液C.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而用于净水D.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0-9~10-7m之间8、用NaOH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称量时,应先在两盘上放等质量的纸,再将固体NaOH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B.将称量好的固体NaOH放入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溶解C.将烧杯中溶解固体NaOH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后转移至容量瓶中D.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再吸出多余部分9、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NO3是还原剂,其中氮元素被氧化B.生成物中的N2是氧化产物,K2O是还原产物C.每转移1mol电子,可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35.84LD.若有65gNaN3参加反应,则被氧化的N的物质的量为3.2mol10、工业上常用如下的方法从海水中提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Cl2+2Br–→Br2+2Cl–B.物质X为HBrOC.步骤②③的目的是富集溴元素D.步骤②利用了溴易挥发的性质11、等臂杠杆两端各系一只等质量的铁球,将杠杆调平衡后,将球分别浸没在等质量、等密度的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里(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杠杆将会A.左端上翘 B.右端上翘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12、50mL0.3mol·L-1Na2SO4溶液与100mL0.2mol·L-1Fe2(SO4)3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不考虑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A.0.5mol·L-1 B.0.45mol·L-1 C.0.4mol·L-1 D.0.35mol·L-113、下列化学药品与其危险化学品图形标志不一致的一组是()A.小苏打—1 B.甲烷—2 C.酒精—3 D.白磷—414、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选项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NaOHH2SO4NaHCO3Mn2O7COBNa2CO3HClONaClNa2OCO2CKOHHNO3CaCO3CaOSO2DBa(OH)2HClCaCl2Na2O2SO3A.A B.B C.C D.D15、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氧元素参加B.氧化还原反应中不能只有一种元素化合价变化C.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变化16、体积为1L干燥容器中充入HCl气体后,测得容器中气体对氧气的相对密度为1.082。将此气体倒扣在水中,进入容器中液体的体积是A.0.25L B.0.5L C.0.75L D.1L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某溶液可能含OH-、SO42-、HCO3-、Cl-、Ba2+和Na+。探究小组为了确定该溶液中离子的组成,取该溶液100mL进行以下实验:(1)填写下表空格实验操作与现象实验结论判断理由步骤一加入过量HCl溶液,有气泡产生;肯定有___、肯定无___。HCO3-与OH-不共存步骤二步骤一中得到标况下的气体22.4L;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mol/LC元素守恒步骤三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NO3)2溶液,经过滤得到46.6g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肯定有___、___;肯定无___。溶液显电中性;SO42-与Ba2+不共存会产生白色沉淀。(2)步骤三过滤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3)步骤一产生气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步骤三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18、某强酸性溶液X中仅含有Ba2+、Al3+、NH4+、Fe2+、Fe3+、CO32-、SO32-、SO42-、Cl-、N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下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上述连续实验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的离子分别是________。

(2)若②中所用氢氧化钠浓度为2mol/L,当加入10mL时开始产生沉淀,55mL时沉淀的量达到最大值0.03mol,继续滴加沉淀的量保持不变,随后再滴加沉淀部分溶解,到60mL时沉淀的量降为0.025mol且保持不变,则原溶液中:c(Fe2+)为_____mol/L、c(Fe3+)为______mol/L、c(Cl-)为_____mol/L。(若有些离子不存在,请填0mol/L)19、盐酸是中学化学常用的试剂,以下两个实验均和盐酸有关。I.用密度为1.25g·mL-1,质量分数36.5%的浓盐酸配制500mL0.20mol·L-1盐酸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2)配制500mL0.20mol·L-1盐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盐酸_______mL。(3)对配制的盐酸测定,发现物质的量浓度小于0.2mol·L-1,引起该误差的操作___(填序号)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B.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仰视刻度线量取浓盐酸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进行定容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水至刻度处Ⅱ.某学生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产生的氯气与熟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并探究氯、溴、碘的相关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4)A装置名称为________。(5)漂白粉将在C装置的U形管中产生,写出生成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6)E装置中装有KI与CCl4混合液,向D中缓缓通入一定量氯气后,打开D装置中活塞,将D中少量溶液滴加入E装置中,振荡,观察到下层呈紫红色,由此得出结论:Br2置换出了I2,有同学对该结论提出异议,可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F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的关系设计了下图装置,用来完成N、C、Si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根据置换反应的规律,利用下图装置完成了Cl与Br的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研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仪器E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使用前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以下所给物质中选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所用到物质:试剂A为____;试剂C为____(填序号)。①硝酸溶液②稀盐酸③碳酸钙④Na2SiO3溶液⑤SiO2(3)丙同学认为甲同学设计中存在处明显缺陷,请指出该缺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乙同学设计的实验中(酒精灯加热装置在图中未画出),若试剂C为溴化钾溶液外,还需要用到的试剂有:试剂A为_______________;试剂B为_________________。21、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2)若利用装置I制取蒸馏水,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实验,冷却水从____________口进。(填g或f)(3)现需配制250mL0.2mol·L—1NaCl溶液,其中装置II是某同学配制此溶液时转移操作的示意图,图中有两处错误,一处是未用玻璃棒引流,另一处是_________________。(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NaCl溶液的浓度偏低有______。A.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B.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D.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

A.氢氧化钾与氯化钡、碳酸钠不反应,选项A错误;B.硫酸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故与三种物质都能发生离子反应,选项B正确;C.氯化钡与氢氧化钾不反应,选项C错误;D.碳酸钠与氢氧化钾不反应,选项D错误。答案选B。2、B【解析】

已知X2、Y2、Z2、W2四种物质的氧化能力是W2>Z2>X2>Y2,同一化学反应中,氧化能力强的物质能置换出氧化能力弱的物质,方程式中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符合已知条件的就可以发生,否则不能发生,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该反应中,氧化性Z2>W2,与已知不符合,所以不能发生,A项错误;B.该反应中,氧化性Z2>X2,与已知符合,所以能发生,B项正确;C.该反应中,氧化性Y2>W2,与已知不符合,所以不能发生,C项错误;D.该反应中,氧化性X2>Z2,与已知不符合,所以不能发生,D项错误;答案选B。3、A【解析】

①Fe+Cu2+=Fe2++Cu氧化剂Cu2+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Fe2+;②2Ag++Cu=2Ag+Cu2+,氧化剂Ag+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Cu2+;所以氧化性强弱顺序为Ag+>Cu2+>Fe2+;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其单质还原性越弱,所以还原性:Ag<Cu<Fe,据此分析判断。【详解】A.由分析可知,Fe

Cu

Ag中Fe还原性最强,故A正确;B.由分析可知,Cu2+

Fe2+

Ag+

中Ag+氧化性最强,故B错误;C.反应Fe+2Ag+=Fe2++2Ag中氧化性:Ag+>Fe2+,与已知反应的氧化性的强弱顺序相同,能发生,故C错误;D.①Fe+Cu2+=Fe2++Cu,F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故D错误;故选A。4、D【解析】

自来水一般用氯气消毒,氯气溶于水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氧化性,不利于金鱼的生存,所以晒一段时间的目的是促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答案选D。5、C【解析】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向容量瓶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改用胶头滴管定容,以防止液体加多,故A正确;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故B正确;C.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钾离子,因钠离子的焰色被钴玻璃过滤掉了,所以无法确定是否含有钠离子,故C错误;D.为防止液体污染,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D正确,答案选C。6、D【解析】

A.NaCl晶体中含有Na+、Cl-,但不能自由移动,则NaCl晶体不能导电,故A错误;B.CO2溶于水能导电,是与水生成碳酸的缘故,碳酸在水中电离,使得溶液具有导电性,但CO2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C.BaSO4难溶于水,但其熔融时能导电,所以BaSO4是电解质,故C错误;D.Cl2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氯气是单质,则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正确;答案为D。7、A【解析】

A.胶体中含有分散质和分散剂,属于混合物,选项A错误;B.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则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胶体与溶液,选项B正确;C.氢氧化铁胶体粒子具有较大表面积,能吸附悬浮在水中的杂质,起到净水作用,选项C正确;D.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nm之间(介于10-9-10-7m),选项D正确;答案选A。8、C【解析】A:固体NaOH应放置于小烧杯中进行衡量B:固体NaOH应先在烧杯中进行溶解、冷却后再移液至容量瓶中C:正确D: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只能重新配制溶液答案为C9、C【解析】KNO3中氮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价,KNO3是氧化剂;NaN3中氮元素化合价由-升高为0价,NaN3为还原剂,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由方程式可知转移10mol电子,产生16mol气体,现若转移1mol电子,产生1.6mol气体,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35.84L;若有65gNaN3参加反应,则被氧化的N的物质的量为3mol,故C正确。10、B【解析】

A.步骤①是利用氯气氧化海水里的Br-,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l2+2Br–=Br2+2Cl–,故A正确;B.SO2和Br2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Br2+2H2O=H2SO4+2HBr,物质X为HBr,故B错误;C.利用步骤②③的操作,目的是富集溴元素,故C正确;D.步骤②利用了溴易挥发的性质,通过升温促进溴蒸汽挥发,故D正确,答案为B。11、A【解析】

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Fe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根据铁球的质量变化分析。【详解】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随着反应进行,铁球质量减小,溶液密度增大,浮力增大,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生成的铜附着在铁球表面,铁球质量增大,溶液密度减小,浮力减小,因此一段时间后,杠杆将会左端上翘;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金属的性质,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明确反应的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溶液密度的变化。12、A【解析】

混合溶液中n(SO)=0.3mol/L0.05L+0.2mol/L0.1L3=0.075mol,混合溶液的体积为0.05L+0.1L=0.15L,所以混合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故答案为A。13、A【解析】

A、小苏打不属于化学危险品,该化学药品与其危险化学品图形标志不一致,其他选项化学药品与图形标志一致,故选A。14、C【解析】

【详解】A.Mn2O7为酸性氧化物,CO为不成盐氧化物,故A错误;B.Na2CO3属于盐,不属于碱,故B错误;C.各项均符合物质的分类,故C正确;D.Na2O2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D错误;故答案为:C。15、D【解析】

A.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电子的转移,不一定有氧元素参加反应,故A说法错误;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可能是同一种元素,故B说法错误;C.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到臭氧的转化,反应前后氧元素的价态并没有发生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C说法错误;D.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的转移,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故D说法正确;答案选D。16、C【解析】

由于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所以容器中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82×32=34.6,这说明氯化氢不纯,混有空气,设HCl物质的量分数为x,则34.6=36.5x+29(1-x),得x=0.75,则氯化氢和空气的体积之比约是3︰1,所以进入容器中液体的体积是3/4L,即0.75L;答案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HCO3-OH-10SO42-Na+Ba2+漏斗玻璃棒HCO3-+H+=CO2↑+H2OBa2++SO42-=BaSO4↓【解析】

步骤一:加入过量的HCl产生气泡,说明有HCO3-,则没有OH-;步骤二:HCl和HCO3-反应生成CO222.4L(标况),根据元素守恒可以推出原溶液中有1molHCO3-,从而计算出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根据步骤三可以推出原溶液中有SO42-,则溶液中无Ba2+,有Na+。【详解】(1)步骤一:加入过量的HCl产生气泡,说明有HCO3-,则没有OH-,因为HCO3-与OH-不共存;步骤二:HCl和HCO3-反应生成CO222.4L(标况),n(CO2)==1mol,则n(HCO3-)=1mol,故c(HCO3-)==10mol/L;步骤三:根据题中信息,可以推出该沉淀为BaSO4,则n(BaSO4)==0.2mol,故原溶液中有0.2molSO42-,则溶液中无Ba2+,有Na+;(2)过滤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3)步骤一产生气泡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步骤三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18、Fe3+、Cl-0.150.10.4【解析】

(1)强酸性溶液中一定不会存在CO32-和SO32-,加入过量硝酸钡生成沉淀,则该沉淀为BaSO4,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生成气体A,A连续被氧化生成D和E,则A为NO,D为NO2,E为HNO3,说明溶液中含有还原性离子,一定为Fe2+,它在酸性条件下和NO3-反应生成NO;溶液B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沉淀G为Fe(OH)3,生成气体F,则F为NH3,说明溶液中含有NH4+;溶液H中通入CO2气体,生成沉淀I,则I为Al(OH)3,H为NaOH和NaAlO2,说明溶液中含有Al3+;溶液中含有Fe2+,就一定不含NO3-,含有SO42-就一定不含Ba2+,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Fe3+和Cl-。(2)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和阴阳离子电荷所带电荷数相同求解。【详解】(1)由分析可知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是Fe3+和Cl-。(2)n(NO)==0.005mol,根据得失电子数可知n(Fe2+)=n(NO)×3=0.015mol,c(Fe2+)=0.015mol÷0.1L=0.15mol/L;加入氢氧化钠溶液60mL时沉淀量降到0.025mol,说明此时为氢氧化铁沉淀,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15mol,所以说明原溶液中存在铁离子,n(Fe3+)=0.025mol-0.015mol=0.01mol,则c(Fe3+)=0.01mol/0.1L=0.1mol/L;加入55mL氢氧化钠溶液时沉淀达到最大值0.03mol,加入60mL氢氧化钠溶液时,沉淀降为0.025mol,说明n(Al(OH)3)=0.03mol-0.025mol=0.005mol,则溶液中SO42-:0.04mol,NH4+:0.005mol,Fe2+:0.015mol,Fe3+:0.01mol,Al3+:0.005mol,此时2n(SO42-)=n(NH4+)+2n(Fe2+)+3n(Fe3+)+3n(Al3+),所以c(Cl-)=0.4mol/L。【点睛】注意生成的Al(OH)3会和过量的NaOH反应生成NaAlO2和H2O。19、12.5mol·L-18.0CD分液漏斗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溶解的Cl2也可以置换出碘或Cl2+2KI=2KCl+I2吸收Cl2和Br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解析】

I.(1)根据c=计算浓盐酸物质的量浓度;(2)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计算浓盐酸的体积;(3)根据c=分析判断;Ⅱ.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产生的氯气与熟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并探究氯、溴、碘的相关性质,根据装置图,C中放置氢氧化钙,E中放置碘化钾溶液,氯气有毒,会污染空气,因此F中盛放氢氧化钠,加成分析解答。【详解】I.(1)浓盐酸物质的量浓度==mol/L=12.5mol/L,故答案为:12.5mol/L;(2)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浓盐酸体积==8.0mL,故答案为:8.0;(3)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不影响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A不选;B.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仰视刻度线量取浓盐酸,导致取用的浓盐酸偏多,配制稀盐酸的浓度偏大,故B不选;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进行定容,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溶液的浓度偏小,故C选;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水至刻度处,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溶液的浓度偏小,故D选;故答案为:CD;Ⅱ.(4)根据图示,A装置为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分液漏斗;(5)C装置的U形管中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漂白粉,生成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故答案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6)E装置中装有KI与CCl4混合液,向D中缓缓通入一定量氯气后,氯气与溴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溴,打开D装置中活塞,将D中少量溶液滴加入E装置中,溴与碘化钾反应生成溴化钾和碘,溶解的Cl2也可以置换出碘,碘易溶于CCl4,振荡,观察到下层呈紫红色,因此结论“Br2置换出了I2”不正确,故答案为:溶解的Cl2也可以置换出碘(或Cl2+2KI=2KCl+I2);(7)氯气有毒,F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Cl2和Br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吸收Cl2和Br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20、分液漏斗检查是否漏水①④硝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可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