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省滁州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1年安徽省滁州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1年安徽省滁州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安徽省滁州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哪一组织起草的纲领()

A.共产主义者同盟B.国际工人协会C.共产国际D.正义者同盟

2.

3.位于我国温带森林和温带草原景观分界线上的山脉是()

A.秦岭B.大兴安岭C.阴山D.贺兰山

4.元朝设置的管辖澎湖和台湾的机构是()

A.澎湖巡检司B.台湾府C.宣政院D.理藩院

5.建议实行两税法的唐朝宰相是

A.房玄龄B.魏征C.李林甫D.杨炎

6.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

A.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B.许多技术发明源于工匠的经验

C.新兴产业集中在工业领域

D.依靠政府力量的推动

7.建立联合国的决定是在下列哪个会议上做出的()A.A.德黑兰会议

B.雅尔塔会议

C.开罗会议

D.波茨坦会议

8.读“西气东输”示意图(图1),回答34~35题。按能源分类,天然气资源属于①来自地球内部的能源②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③不可再生的能源④二次能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很大的河流是()

A.由一种水源补给的河流B.低纬度湿润地区的河流C.季风气候区的河流D.干旱地区的河流

10.与黄河站相比,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

A.年平均气温较高B.极昼时间相对较长C.附近浮冰数量较多D.冬季物资补给困难

11.我国以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为水源的灌溉农业区是()

A.渭河平原B.宁夏平原C.河西走廊D.河套平原

12.

根据下列材料,请回答21~22题:

第21题

13.读华北某地地形图,回答22~24题。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坡度较陡的是()A.①B.②C.③D.④

14.下列城市既是河港又是海港的是

A.烟台、青岛B.上海、广州C.秦皇岛、武汉D.大连、哈尔滨

15.新中国成立后曾有一幅宣传漫画,画上有一首诗写到: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首诗应出现于()

A.土地改革时期B.三大改造时期C.大跃进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16.35.我国特大城市集中分布区的气候季节分配特点是()

a.夏长冬短

b.四季分明

c.四季如春

d.全年皆夏

17.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主要是

A.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C.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18.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在()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五卅运动D.北伐战争

19.2010年四个省区中人1:1密度最低的是()A.广东B.山东C.河南D.四川

20.《千金方》的作者是

A.孙思邈B.华佗C.张仲景D.李时珍

二、简答题(2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经济发展的全部迹象表明,在19世纪上半叶,事实上存在着两个美国:北方的美国和南方的美国。这两个美国以不同的体制和不同的速度向前发展着,从而在这个国家内部孕育着一种不可抑制的冲突。它最终对美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构成美国建国以来的历史转折点。——罗荣渠《美国历史通论》概述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22.简述从1953年到1956年我国如何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时期向社会主义时期的过渡。

三、图表题(2题)23.读图4,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国家名称:A()B()C()D()(2)B国境内的洲界线为(),其在世界交通中的重要性是()局限性是()(3)B国家的人口和城市绝大多数集中在();A国最重要的矿产资源是()(4)图5为3处旅游胜地,属于B国家的是()(选择填空),今天景观乙破坏严重的原因是()

(5)E河上游流经气候区,该气候一年分两季的原因是

24.读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分配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三图分别代表的气候类型:A()气候,B()气候,C()气候。(2)A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广的是()流域,此自然带的代表动物是()。(3)在B气候条件下,植物所具有的特征是()。与它分布在同纬度大陆东岸的是()气候。(4)C气候类型的形成与终年盛行的()风密切相关,在西欧()流对它的形成也起着促进作用,与C气候类型同自然带而名称不同的气候类型是()气候。

四、非选择题(5题)25.44.(13分)读《自然界水循环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①写出水循环环节名称:

a___,b___,c___,d___,e___,f___.

水循环的动力是___和___.

②在水循环类型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的是___,最大的是___;同人类关系最重要的是___.

③从水循环过程分析,陆地森林面积扩大的意义是___.

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有边檄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1)此文记载的是哪一朝的制度?(2)据材料说明,建立这一制度的主要依据是什么?(3)引文中的“中书省”和“行中书省”是什么机构?各管辖什么地方?(4)试举一例说明引文中的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材料一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见图9),有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之称。丰水期,吃水4米左右的船只可以通过河流到达湖区周围地区,水运便捷。材料二雨季(6~10月)来临时,湄公河水位上涨,河水经洞里萨河流入洞里萨湖,湖泊水深可达10米,湖面超过1万平方千米;旱季(11~5月),湖泊水深约1米,湖水经洞里萨河流入湄公河。(1)指出洞里萨湖地区适合通航的时间,并说明原因。(6分)(2)分析沿湖的民居以高架木屋为主的原因。(5分)(3)归纳洞里萨湖地区发展水稻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28.读图(图6)回答:(15分)

(1)按东、西半球划分,图中所示地区主要位于__________半球.

(2)根据所在的纬度位置,一年中阿克拉有__________次太阳直射.

(3)阿尔及尔的气候类型是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

(4)图中城市阿克拉、尼亚美_____、阿德拉尔的气候类型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这种气候类型的递变,反映出__________地带性规律.这个规律的产生,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的影响.

29.读黄河干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

(1)用“II”符号标出黄河上、中、下游段的分界;用阴影符号标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位置。

(2)写出图中标号所示内容:

A、B、C、D。

(3)由图可见,黄河各段具有优势的能源分别是:上游;中游;下游。

(4)黄河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害河,中游的灾害主要是;下游的灾害主要是。

(5)针对黄河各河段特点,对黄河进行综合治理和利用:上游;中游;下游。

五、问答题(2题)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承认农民(雇农包括在内)是抗日与生产的基本力量。故党的政策是扶助农民,战轻地主的封建剥削……

(二)承认地主的大多数是有抗日要求的,一部分开明绅士并是赞成民主改革的。故党的政策仅是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而不是消灭封建剥削,更不是打击赞成民主改革的开明绅士。

——《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材料二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土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1950年)

(1)材料一中的“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指的是什么土地政策?这一土地政策的实行有什么成效?

(2)依据材料二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为什么说这是一次“最彻底的改革”?

31.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图3),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日期是______,B点的节气(北半球)是______,C点的季节(北半球)是______,D点的日期是______

(2)当地球由B运行到C的过程中,其极昼范围由______向______逐渐扩大。

(3)当地球由A运行到B的过程中,其公转速度的变化状况是______。

(4)当地球由D运行到A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由______向______逐渐移向______。

参考答案

1.A

2.B

3.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差异等知识点。【应试指导】大兴安岭位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上。在大兴安岭以东,植被为温带森林;在大兴安岭以西,植被为温带草原。

4.AB项是清政府于1864年在台湾设立,C项是元朝管辖西藏地区事务和宗教事务的中央机构。D项是清政府管理少数民族的中央机构;

5.D本题考查提出实行两税法建议的唐朝宰相。公元780年,唐朝政府采纳了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了两税法。

6.A本题通过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考查考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的认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不同,它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焕发出的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对生产力的又一次大激活和大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即电气时代)。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国的科技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几个先进国家几乎是同时进入这次工业革命的;因此A项为正确项。B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当时很多的技术发明并不是由科学技术理论指导和反复试验产生的,而是一些工匠在生产实践中摸索得来的,像珍妮纺织机就是一个典型例证;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情况就不同,这时的很多技术发明都是经过科学实验,由科学家或科学研究集体完成。C项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共同主要特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绝大部分新兴产业都集中在工业领域,包括重工业和轻工业领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新兴产业如电力、化学产业等也属于工业领域。D项也是两次工业革命都有的特点,英国为了推动产业革命,出台了很多鼓励和保障性政策;而后来的德国、美国等,也都为科技发明的工业化转化提供支持。本题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是把两次工业革命都有的特点误认为是正确答案。题干设问虽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同时强调的是“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实际上是要问:第一次工业革命没有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才有的特点。这样,就可以排除了C、D两项。这就提示我们,在审读题干,特别是理解设问指向时,需要把握住问题的真正含义。

7.BA项主要研究对德国联合作战问题,C项主要研究对日本的问题,D项主要对论战后德国重建和敦促日本投降的问题.

8.B本题考查了能源的分类等知识点。天然气等石化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能固定下来的太阳能,这种能源消耗以后,短期内无法恢复,属于非可再生能源。

9.C本题是对河流径流时间变化的考查。河流径流的变化与河水的补给有密切关系,季风区的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而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很大,因此,这些地区的河流径流量变化也很大。

10.C本题考查科考站的建设。黄河站更靠近北极,极昼时间相对较长;中冰科考站离陆地相对较近,物资补给相对容易;黄河站位于浮冰界线与永冰界线之间,中冰科考站位于浮冰界线内,相对浮冰较多。

11.C本题考查有关我国农业生产的知识。在我国西北地区,水源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制约性因素之一,一些灌溉农业区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为水源发展,河西走廊的农业生产依赖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及地下水灌溉;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农业生产是引黄河水灌溉生产,故应选C。

12.A

13.A本题是对等高线地形图技能的考查。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坡度越陡;越稀疏,坡度越缓。坡面线①最紧密,坡度最陡。

14.B本题考查我国重要的海港和河港等知识点。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广州位于珠江入海口,两个港口既是海港,又是河港。

15.C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大跃进时期的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因此正确选项是C。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历史特点,本题避免错选的关键在于正确把握这些特点,以免张冠李戴。A、B两个选项相对比较容易排除,D选项有一定的干扰作用。“文化大革命”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所犯的“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相关知识点也要掌握。

16.B

17.B本题考查了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原因等知识点。热带草原气候分为干季和湿季,当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信风吹过来时,气流干燥,形成干季;当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降水增多,形成湿季。

18.B本题考查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

19.D该小题考查了读表计算。解析:人口密度一人口,一面积.把四个省份在2010年的常住人口除以改省的面积.可以得出这四个省份在2010年的人口密度。经计算.四川省的人口密度最低。

20.A本题四个选项中的人物都是古代著名的医生,分别有着著名的医学成就。孙思邈是唐代的著名医生,被称为"药王",要记住他的主要成就是写出了《千金方》;东汉的医生华佗的成就在于创制了麻沸散和五禽戏;明代的李时珍最著名的成就是编写了《本草纲目》;张仲景被称为"医圣"。对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的复习,要打破朝代限制,将知识点集中在一起,效果最好。

21.(1)爆发的原因:领土的扩张加剧了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废奴运动推动了战争的爆发;对联邦政府控制权的争夺加剧了南北既存的矛盾。(6分)(2)南北战争的影响:南北战争摧毁了奴隶制,但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它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并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5分)

22.(1)1953年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为过渡奠定了经济基础。(3)1953—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4)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法律上得到了确认。至此,我们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阶段向社会主义阶段的过渡,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3.(1)沙特阿拉伯埃及伊拉克土耳其(2)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大大缩短了从欧洲、北美洲到印度洋、太平洋西岸各国的航程运河水深度有限,25万吨以上大型货轮难以通行,仍需绕道好望角(3)尼罗河沿岸及河口三角洲石油(4)乙地处热带沙漠,昼夜温差大、风力强,风化和侵蚀作用强烈(5)热带草原由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旱、雨两季本题考查西亚、北非地区的主要国家,埃及的基本国情、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意义及北非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等知识点。根据海陆轮廓可辨认出图示区域在亚、非之间,西亚、北非号称“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是世界交通要冲,标明的几个国家都是本区的大国,其国土轮廓、位置应熟记。本区作为洲界线的水上要道主要有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其中以苏伊士运河的意义更为重大,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破坏主要是由当地多风沙的环境条件造成的。E河为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其源头位于非洲中部、东非高原上的维多利亚湖,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类型,这种气候的成因应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24.(1)热带雨林地中海温带海洋性(2)亚马孙河猩猩、河马(3)常绿、硬叶、叶面有蜡质、根系深亚热带季风(4)西北大西洋暖温带季风解答这类试题必须认真分析各月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根据1月和7月气温确定冬、夏季节和所在的热量带,再依据降水总量和季节分配确定气候类型,最后联想这些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相应的自然带做出回答。

25.44.①a海洋蒸发b水汽输送c陆地降水

d地表径流e入渗f地下径流(d、e、f合称陆地径流)

太阳辐射和重力

②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③加大陆面蒸腾量,加快循环过程,降水量增多

④a自然界重要物质、能量流动过程;

b不同形式水体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称为水圈;

c为陆地送来和补充淡水资源。

26.(1)元朝。(2)“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3)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理大都及邻近地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是省一级的最高行政机构,由中央委派官吏管理。(4)元代以后地方行政区沿用了“省”的建制。

27.(1)洞庭湖适合通航的时间为6~10月。对于内河航运,首先要考虑水深条件是否能顺利通航。由材料可知,这里属于东南亚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湖泊水深季节变化大,河道水深也会有季节变化。所以通航最佳时间应在雨季,河道水深的时间。洞里萨湖位于北半球,雨季在6~10月,河流水量大,是通航的最佳时间。(6分)(2)洞里萨湖与湄公河相连,雨季,洞里萨湖水位可上涨10米,湖面超过1万平方千米;旱季,洞里萨湖水深约1米。这样就导致流域内居民受到湖水上涨的影响,居民以高架木屋为主,适应湖水涨落,利于搬迁。(5分)(3)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夏季降水丰富;土壤肥沃;临近水源,灌溉条件良好。(6分)

28.(1)东(1分)

(2)两(或者2)(2分)

(3)地中海气候(2分)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4分)

(4)纬度(或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2分)地表接受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4分)(答得合理,酌情给分)

29.(1)略

(2)龙羊峡水库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