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5年考研西医实战模拟A类第一部分生物学14第十一章内分泌系统1、第一信使指的是A、受体B、基因C、激素D、环磷酸腺昔E、CA2+2、类固醇激素发挥作用的第一步A、与膜受体结合 B、与核内受体结合C、与胞浆受体结合D、与CA2+结合E、产生第二信使3、下列哪种激素属于非含氮激素A、肾素B、胰岛素C、生长激素D、黄体生成素E、氢化可的松4、下列哪种激素属于类固醇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旁腺素C、卵泡刺激素D、肾上腺糖皮质激素E、生长素介质5,CAmp介导激素作用的机制是A、激活腺仔酸环化酶B、激活磷酸二酯酶、激活蛋白激酶D、激活DnA酶E、激活磷酸化酶6、血中激素浓度极低,但生理作用却非常明显,这是因为A、细胞内存在高效能的生物放大系统B、激素的半衰期非常长C、激素分泌的持续时间非常长 D、激素的特异性很高E、激素在体内随血液分布全身7、下列哪项不属于生长素的作用A、促进蛋白质合成B、促进软骨发育C、促进脂肪分解D、主要促进脑发育E、促进糖原的分解8、下丘脑视上核主要合成A、催乳素B、催产素C、抗利尿激素D、促卵泡素E、ACth9、生长素对脂肪代谢的作用是A、促进脂肪分解。使游离脂肪酸增加,抑制葡萄糖氧化B、抑制脂肪分解,使游离脂肪酸增加,促进葡萄糖氧化C、促进脂肪分解,使游离脂肪酸减少,促进葡萄糖氧化D、促进脂肪分解,使游离脂肪酸减少,抑制葡萄糖氧化E,以上均不对10、一天中血液生长素水平最高是在A、清晨初起时B、中午C、傍晚D、深睡后E、深睡前11、血管升压素主要产生在A、神经垂体B、致密斑C、近球细胞D、室旁核和视上核E、腺垂体12、血管升压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A、抑制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B、促进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C、使血管收缩,维持血压 D、促进肾的排钾保钠作用E、以上均不对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下丘脑调节肽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C、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E、以上均不对14、下列哪个激素不是腺垂体分泌的A、促甲状腺激素B、催产素C、催乳素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E、fsh15、不属于生长素作用的是A、促进蛋白质合成 B、提高血糖水平C、促进脑细胞生长发育D、促进软骨生长发育E、以上均不是16、幼年时生长素分泌过多会导致A、肢端肥大症B、巨人症C、黏液性水肿D、向心性肥胖E、以上均是17、催乳素促进井维持乳腺泌乳主要起作用的时期是A、青春期B、妊娠早期C、妊娠后期D、分娩后E、分娩前18、下列关于催产素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由下丘脑合成 B、由神经垂体释放C、促进妊娠子宫收缩D、促进妊娠期乳腺生长发育E、促进19、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对垂体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作用要几小时后才出现,这是因为A、甲状腺激素进入垂体细胞十分缓慢B、甲状臆激素从结合型转变成游离型C、t4必须先转化成t3D、需要通过合成抑制性蛋白的阶段E、以上均是20、呆小症是由于A、生长素不足B、生长抑素不足C、先天性大脑发育不全D、甲状腺激素不足E、甲状腺激素过量21、关于tsh(促甲状腺激素)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A、tsh是调节甲状腺机能的主要激素B、tsh为糖蛋白激素C、tsh促进甲状腺激素分解D、tsh可促进腺细胞增生,腺体增大E、tsh受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22、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B、用药物抑制合成后,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在1-2天内即下降C、对婴幼儿脑的发育有促进作用D可增加组织耗氧量,增加产热E、受腺垂体tsh的调节其分泌23、下列哪一项不是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A、抑制糖原合成B、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C、生理剂量促进蛋白质合成D、减慢心率和减弱心肌收缩力E、可促进产热24、血液中生物活性最强的甲状腺激素是A、一碘酪氨酸 B、二碘酪氨酸C、三碘甲腺原氨酸D、四碘甲腺原氨酸E、反325、关于肾上腺皮质激京的分泌,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束状带主要分泌糖皮质激素B、束状带主要分泌盐皮质激素C、球状带主要分泌性激素D、网状带主要分泌糖皮质激素E、以上均不对26、不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是A、皮质醉B、醛固酮C、肾上腺素D、性激素以上均不是27、糖皮质激素对代谢的作用是A、抑制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肝外蛋白质分解B、抑制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肌肉组织蛋白质分解C、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肌肉蛋白质分解D、促进肝糖原异生,使躯干脂肪合成减少E、以上均不对28、糖皮质激素对血细胞的影响是A、红细胞数增加,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数增加B、红细胞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数增加,淋巴细胞数增加C、红细胞数减少,中性粒细胞数减少,淋巴细胞数减少D、红细胞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数增加,淋巴细胞数减少E、以上均不对29、关于糖皮质激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增强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耐受力B、有抗炎、抗过敏作用C、不易诱发、加剧消化性溃疡D、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E、可降低机体免疫力30、调节醛固酮分泌的重要因素是A、血钾减少B、肾素血管紧张素C、血钠增多D、tshE、以上均不对31、哪些因素不影响醛固酮的分泌A、血nA+浓度降低B、血k+浓度升高C、血CL浓度升高D、血nA+浓度升高、血k+浓度降低E、以上均是32、关于醛固酮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血钠降低可刺激其分泌B、血钾降低可刺激其分泌C、血压下降、血容量藏少可使其分泌增加D、有保钠、排钾、保水的作用E、肾素血管紧张素可对其调节33、关于肾上腺髓质激素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都是由髓质分泌的B、髓质激素的化学本质是类固醇C、肾上腺素受体有a和B两大类D、去甲肾上腺素升血压作用强于肾上腺素E、以上全应该34、关于肾上腺髓质激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心输出量增加 B、血压升高C、冠脉血流量减少D、代谢增强E、以上均错误35、切除肾上腺引起动物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A、肾上腺素B、去甲肾上腺素C、糖皮质激素D、性激素E、以上均错误36、下列关于胰岛素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促进糖的储存和利用,降低血糖B、促进糖原合成C、促进脂肪合成,抑制其分解D、促进蛋白质合成E、减少糖的异生一37、临床上不可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是A、糖尿病B、作为能量合剂治疗心肌病C、低血糖症D、糖尿病引发的酮症酸中毒E、糖尿病引发的症酸中毒38、胰岛中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A、A细胞B,B细胞C、C细胞D、D细胞E、以上均不是39、降低血糖的激素是A、胰岛素B、糖皮质激素C、胰高血糖素D、甲状旁腺激素E、生长激素40、调节胰岛素分泌最主要的因素是A、血糖水平B、血脂水平C、血中氨基酸水平D、血钠浓度41、下列哪种激素可抑制胰岛素的分泌A、促胃液素B、胰高血糖素C、肾上腺素D、雌激素E、糖皮质激素42、关于胰岛素分泌的调节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血糖浓度是重要的因素,血糖降低时分泌增加B、进食时肠道抑胃肽分泌,促进胰岛素分泌C、胰高血糖素间接或直接地促进胰岛素分泌D迷走神经兴奋时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时分泌减少E、以上均错误4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激素的是A、肾素B、肝素C、促红细胞生成素D、促胰液素E、甲状腺素44、产生有活性的维生素D3的部位是A、皮肤B、肝脏C、肾脏D、小肠E、胃骼45、关于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升高血钙B、动员骨钙入血C、促进1,25-(oh)2维生素D3的合成D、升高血钙的作用缓慢、短暂E、与降钙素对抗46、下列哪种激素的分泌不受腺垂体的控制A、糖皮质激素 B、甲状腺激素C、甲状旁腺激素D、雌激素E、以上均是47、下列激素中。哪一种没有促进蛋白质合成的作用A、甲状腺激素B、甲状旁腺激素C、生长素D、胰岛素E、以上均不是48、降钙素的主要靶器官是A、甲状旁腺B、腺垂体C、骨D、胃肠道E、肾49、人类降钙素的主要来源是A、甲状腺C细胞B、胰岛A细胞C、甲状旁腺主细胞D、腮后腺E、胰岛B细胞50、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最重要的激素是A、糖皮质激素B、生长素C、肾上腺素D、甲状腺激素E、生长抑素答案1、C2、C3、E4、D5、C6、A7、D8、C9,A10>D11>D12、B13、B14、B15、C16,B17、D18、D19、D20、D21、C22、B23、D24、C25、A26,C27、A28、D29、C30、B31、C32、B33、B34、C35、C36、B37、C38、B39、A40、A41、C42、A43、D44、C45、D46,C47、B48、C49、A50、D第十二章生殖1、关于雄激素的作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刺激雄性附性界官发育并维持成熟状态B、刺激男性副性征出现C、促进肌肉与骨骼生长,使男子身高在青春期冲刺式生长D、分泌过盛可使男子身高超出常人E、维持正常的性欲2、关于睾酮刺激男性征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胡须生长,体毛发达B、头发生长茂盛C、皮脂腺发达,青春期可形成座疮D、肌肉发达,骨骼粗壮E、喉头突出,声带增宽,声调低沉3,关于睾丸的功能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具有产生精于与雄激素的双重功能B、精原细胞产生精子C、支持细胞对精于起营养作用D、间质细胞产生睾丸酮E、睾丸的生精功能与内分泌功能互不影响4、关于睾丸功能调节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卵泡刺激素(fsh)对生精过程有刺激作用B、黄体生成素(lh)刺激间质细胞分泌睾酮C、色h对生精有始动作用D、睾酮可雄激素结合球蛋白结合,促进精母细胞减数分裂E睾酮对腺垂体fsh的分泌起负反馈作用5、雄激素结合蛋白的生成部位是A、生精细胞B、支持细胞C、间质细胞D睾丸毛细血管内皮细胞E、基底细胞6、皇酮的木质是A、类固醇激素B、固醇类激素C、肽类激素D、蛋白质类激素E、胺类激素7、关于月经出血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黄体期后期,fsh和lh分泌减少B、黄体退化,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进入低潮C、前列腺素pgf2a释放,子宫内膜血管痉挛D、溶酶体释出蛋白水解酶,使组织溶解,内膜剥脱,形成出血E、出血期中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正反馈,fsh和lh又开始加强分泌8、关于雌激素的生理作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使输卵骨平滑肌活动增强B、促进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角化,并合成大量糖原C、促进肾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D、子宫内膜增生变厚,腺体分泌E、刺激乳腺导管和结缔组织增生,产生乳晕9、使子宫内膜产生分泌期变化的直接作用的激素主要是A、促性腺激素B、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雌激素D、孕激素和雌激素共同作用E、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10、正常一次月经周期中两个巢卵发育成热的卵泡有A1个B、2个C、几个到十几个D、20〜30个E、30个以上11、月经血不会发生凝固是因为A雌激素阻止血液凝固B、孕激素阻止血液凝固C、子喜分泌前列腺素阻止血液凝固D子宫内有丰富的纤溶醐原激活物E、子宫内有大量的肝素12、关于孕激素作用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刺激子宫内膜呈增生期变化B、使子宫肌活动减弱C、降低母体免疫排斥反应 D、刺激乳腺腺泡的发育E、促进能量代谢,有产热作用13、结扎输卵管的妇女A、不排卵、有月经B、不排卵、无月经C、仍排卵、有月经D、副性征存在,附性器官萎缩E、副性征消失,附性器官正常14、排卵前血液中黄体生成索出现高峰的原因是A血内孕激素对腺垂体的正反馈作用B、直中高水平雌激素对腺垂体的正反馈作用C、血中雌激素和孕激素共同作用D、卵泡刺激素的作用E、少量黄体生成囊本身的短反馈作用15、正常月经周期中雄激素分泌出现第二高峰的直接原因是A、雌激素的正反馈作用B、孕激素的正反馈作用C、催乳素的作用D、黄体生成素的作用E、卵泡刺激素的作用16、血中哪一种激素出现高峰可作为排卵的标志A、催乳素B、卵泡刺激素C、黄体生成素D、催乳素释放因子E、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17、有关女子基础体温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随雌激素水平波动而变化B、随孕激素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而波动C、在排卵前短暂降低 D、排卵后升高1℃左右E、基础体温改变可作为判定排卵期的标志之一18、着床成功的关键在于A、孕酮分泌的抑制B、胚泡与子宫内膜及时、适宜的相互作用C、前列腺素的足够浓度D、子宫依靠雌激素识别胚泡E、足够的孕激素浓度19、怀孕期间胎盘大量分泌的性激素主要是A、雌酮B、孕酮C、雌二醇D、雄三醇E、绒毛膜促性腺激紊20、无排卵月经通常是由于缺少A、雌激素B、孕激素C雌激素和孕激素D、fshE、lh21、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作用A、在妊娠8〜10周内维持妊娠B、在妊娠8〜10周后继续维持妊娠C、增加淋巴细胞的恬动,达到安胎效应D、抑制黄体分泌孕酮E、降低母体利用糖,将葡萄糖转给胎儿22、妊娠时维持黄体功能的主要激素是A、雌激素B,孕酮C、卵泡刺激素D、黄体生成素E、绒毛膜促性腺激素23、女性正常排卵的黄体A、分泌孕酮B、分泌雌激素C,分泌黄体生成家D、分泌孕酮及雌激素E、分泌孕酮、雌激素和黄体生成素24、卵泡期Gh的作用是A、刺激内膜细胞生长B刺激粒膜细胞产生芳香化酶C在内膜细胞使胆固醇变成雄烯:酮D与粒膜细胞的受体结合,使胆固醇变成性激素E促进黄体生成25、月经的发生是由于A、雌激素急剧减少B、孕激素急刷减少C、雌激素与孕激素都急剧减少D、前列腺素pgf2a减少E、催产章急剧减少26、妊娠期内不排卵是由于下列哪种激京的作用A、雌激素B、孕激素C、雌激素与孕激素D、催乳素E、促性腺素释放激素27、关于精于与受精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每次射精的精子数少于2000万,即不易使卵子受精B、在男子体内,精于由于去获能因子的影响而处于抑制状态C、在女性生殖道内,精于获能D、月经周期的中期,由于孕激素的作用,宫颈液变得稀薄,精于容易通过宫颈E、精于与卵子--般是在输卵管内结合28、关于妊娠的维持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一旦受精,黄体继续发育,分泌孕酮与雌激素B、2周以后,胎盘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代替垂体的促性腺激素C、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靶器官是子宫,刺激子宫不断发育,维持妊娠D、8〜10周后,胎盘又分泌孕酮与雌激素E、雌激素使子宫肌增大,孕酮则使子宫静息,起安胎作用29、关于胎盘产生的激素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人绒毛膜生长素(hCs)都是糖蛋白激素B、hCg的生理功能与lh相似C、hCs有促生长作用,促进胎儿摄取营养D、雌三醇的主要前身物质来自母体的胆固醇E、孕激素的生理作用是维持子宫内膜,抑制t细胞,防止母体排斥胎儿答案1、D2、B3、E4、E5、BTOC\o"1-5"\h\z6、A 7、E 8、D 9、D 10、A11> D 12、 A 13、 C 14、 B 15、 D16、 C 17、 A 18、 B 19、 D 20、 B21、 A 22、 E 23、 D 24、 B 25、 C26、C27、D28、C29、D来源:考试大-考研考试五章重组DNA技术.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分子克隆主要是指A.DNA的大量复制B.DNA的大量转录C.DNA的大量剪切D.RNA的大量反转录E.RNA的大量剪切.在分子生物学领域,重组DNA又称A.酶工程B.蛋白质工程C.细胞工程D.基因工程E.DNA工程.在重组DNA技术中,不常用到的酶是A.限制性核酸内切能B.DNA聚合醐C.DNA连接酶D.反转录酶E.DNA解链酶.多数限制性核酸内切能切割后的DNA末端为A.平头末端B.3突出末端C.5突出末端D.粘性末端E.缺口末端.可识别DNA的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酶称为A.限制性外切核酸陶B.限制性内切核酸酶C.非限制性外切核酸酶D.非限制性内切核酸酶E.DNA内切酶.cDNA是指A.在体外经反转录合成的与RNA互补的DNAB.在体外经反转录合成的与DNA互补的DNAC.在体外经转录合成的与DNA2补的RNAD.在体内经反转录合成的与RNA互补的DNAE.在体内经转录合成的与DNA互补的RNA.基因组代表一个细胞或生物体的A.部分遗传信息B.整套遗传信息C.可转录基因D.非转录基因E.可表达基因.在基因工程中通常所使用的质粒存在于A.细菌染色体B.酵母染色体C.细菌染色体外D.酵母染色体外E.以上都不是.就分于结构而论,质粒是A.环状双链DNA分子B.环状单链DNA分于C.环状单链RNA分子D.线状双链DNA分子E.线状单链DNA分子.聚合醐链反应可表示为A.PECB.PERC.PDRD.BCRE.PCR.在已知序列信息的情况下,获取目的基因的最方便方法是A.化学合成法B.基因组文库法C.cDNA文库法D.聚合酶链反应E.差异显示法.重组DNA的基本构建过程是将A.任意两段DNA搂在一起B.外源DNA接入人体DNAC.目的基因接入适当蓑体D.目的基因接入哺乳类DNAE.外谭基因接人宿主基因.EcoRI切割DNA双链产生A.平端B.5'突出粘端C.3'突出粘端D.钝性末端E,配伍末端.催化聚合酶链反应的酶是A.DNA连接酶B.反转录酶C.末端转移醐D.碱性磷酸的E.TaqDNA聚合酶.将PstI内切酶切割后的目的基因与用相同内切酶切割后的载体DNA连接属A.同聚物加尾连揍B.人工接头连接C.平端连接D.粘性末端连接E.非粘性末端连接.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DNA后产生A.3 磷酸羹末端和5 羟基末端B.5磷酸基末端和3羟基末端C.3 磷酸基末端和5 磷酸基末端D.5羟基末端和3羟基末端E.3 羟基末端、5 羟基末端和磷酸17.重组DNA技术中实现目的基因与载体DNA拼接的酶是A.DNA聚合酶B.RNA聚合醐C.DNA连接酶D.RNA连接酶E.限制性核酸内切解.以质粒为载体.将外源基因导人受体菌的过程称A.转化B.转染C.感染D.转导E.转位.最常用的筛选转化细菌是否含质粒的方法是A.营养互补筛选B.抗药性筛选C.免疫化学筛选D.PCR筛选E.分子杂交筛选.a互补筛选法属于A.抗药性标志筛选B.酶联免疫筛选C.标志补救筛选D.原位杂交筛选E.免疫化学筛选.下列常用于原核表达体系的是A.酵母细胞B.昆虫细胞C.哺乳类细胞D.真菌E.大肠杆菌.在对目的基因和载体DNA进行同聚物加尾时,需采用A.反转录酶B.多聚核甘酸激酶C.引物能D.RNA聚合酶E.末端转移酶.堇组DNA技术常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为A.I类酶B.II类醐C.IH类酶D.IV类酶E.V类酶.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分子克隆专指A.细胞克隆B.RNA克隆C.DNA克隆D.抗体克隆E.mRNA克隆.用于重:组DNA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核甘酸序列的A.正超螺旋结构B.负超螺旋结构C.a螺旋结构D回文结构E.锌指结构.在基因工程中通常所使用的质粒是A.细菌的染色体DNAB.细菌染色体外的DNAC.病毒染色体DNAD.病毒染色体外的DNAE.噬菌体DNA.构建基因组DNA文库时,首先雷分离细胞的A.染色体DNAB.线粒体DNAC.总mRNAD.tRNAE.rRNA.建cDNA文库时,首先需分离细胞的A.染色体DNAB.线粒体DNAC.总mRNAD.tRNAE.rRNA.设计聚合酶链反应的引物时,应考虑引物与模板的A.5'端特定序列互补B.5'端任章序列互补C.3'端特定序列互补D.3'端任意序列互补E.中间序列互补30.用于鉴定转化于细胞是否含重组DNA的最常用方法是A.抗药性选择B.分于杂交选择C.RNA反转录D.免疫学方法E.体外翻译答案1.A2.D3.E4.D5.B6.A7.B8.C9.A10.ETOC\o"1-5"\h\z11. D 12. C 13. B 14. E 15. D16. B 17. C 18. A 19. B 20. CE 22. E 23. B 24. C 25. DB 27. A 28. C 29. C 30. A第四章基因表达调控.关于"基因表达”的概念叙述错误的是A.其过程总是经历基因转录及翻译的过程B.某些基因表达经历基因转录及翻译等过程C.某些基因表达产物是蛋白质分子D.某些基因表达产物不是蛋白质分子E.某些基因表达产物是RNA分子.从侵入细菌到溶菌不同感染阶段噬菌体DNA的表达表现为A.细胞特异性B.组织特异性C.空间特异性D.阶段特异性E.器官特异性.决定基因表达空间特异性的因素是A.器官分布B.个体差异C.细胞分布D.发育时间E.生命周期.关于管家基因叙述错误的是A.在生物个体的几乎所有细胞中持续表达B.在生物个体的几乎各生长阶段持续表达C.在一个物种的几乎所有个体中持续表达D.在生物个体的某一生长阶段持续表达E.在生物个体全生命过程的几乎所有细胞中表达.目前认为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环节是A.基因活化B.转录起始C.转录后加工D.翻译起始E.翻译后加工.当培养基内色氨酸浓度较大时,色氨酸操纵子处于A.诱导表达B.阻遏表达C.基本表达D.组成表达E.协调表达.生物体调节基因表达最根本的目的是A.适应环境B.调节代谢C.维持生长D.维持分裂E.维持分化.如果一种化学修饰可促进蛋白质降解,这种化学机制A.抑制这种蛋白质基因的表达.刺激这种蛋白质基因的表达C.调节这种蛋白质基因的表达D.与这种蛋白质基因的表达调节无关E.以上都不是.顺式作用元件是指A.基因的5侧翼序列B.基因的3侧翼序列C.基因的5、3侧翼序列D.基因5、3侧翼序列以外的序列E.具有转录调节功能的特异DxA序列.下列不能确定属于基因表达阶段特异性的是,一个基因在A.分化的骨骼肌细胞表达,在未分化的心肌细胞不表达B.分化的骨骼肌细胞不表达,在未分化的骨骼肌细胞表达C.分化的骨骼肌细胞表达.在未分化的骨骼肌细胞不表达D.胚胎发育过程表达.在出生后不表达E.胚胎发育过程不表达,出生后表达.一个操纵子通常言有A.一个启动序列和一个编码基因B.一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C.数个启动序列和一个编码基因D.数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E.两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反式作用因子是指A.具有激活功能的调节蛋白B.具有抑制功能的调节蛋白C.对自身基因具有激活功能的调节蛋白D.对另一基因具有激恬功能的调节蛋白E.对另一基因具有功能的调节蛋白.乳糖操纵子的直接诱导剂是A.B-半乳糖甘酶B.透酶C.葡萄糖D.乳糖E.别乳糖.处于活化状态的真核基因对DNase3A.高度敏感B.中度敏感C.低度敏感D.不敏感E.不一定.Lac阻遏蛋白结合乳糖操纵子的A.P序列B.0序列C.CAP结合位点D.I基因E.Z基因.原核及其核生物调节基因表达的共同意义是为适应环境,维持A.细胞分裂B.细胞分化C.个体发育D.组织分化E.器官分化.基本转录因子中直接识别、结合TATA盒的是A.TFIIAB.TEUBC.TF1IDD.TFIIEE.TFIIF.Lac阻遏蛋白山A.2基因编码B.丫基因编码C.A基因编码D.I基因编码E.以上都不是.对大多数基因来说,CpG序列甲基化A.抑制基因转录B.促进基因转录C.与基因转录无关D.对基因转录影响不大E.以上都不是.其核生物用多种调节蛋白的方式,发挥何种生物学效应A.提高RNA聚合酶的转录效率B.降低RNA聚合醐的转录效率C.提高Dm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特异性D.降低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特异性E.以上都不是答案1.A2.D3. C 4. D5.BTOC\o"1-5"\h\z6.B7.A8. C 9. E10. A11.B12.E 13. E 14.A 15. BA17.C 18. D 19.A 20. A第三章蛋白质生物合成.真核生物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启动tRNA是A.亮氨酸tRNAB.丙氨酸tRNAC.赖氨酸tRNAD.甲猷蛋氨酸tRNAE.蛋氨酸tRNA.哺乳动物核蛋白体大更基的沉降常数是A.40SB.70SC.30SD.80SE.608.使核蛋白体大小亚基保持分离状态的蛋白质因子是A.IF1B.IF2C.IF3D.EFlE.EF2.蛋白质合成的方向是A.由mRNA的3端向5端进行.可同时由mRNA的3端与5端方向进行C.由肽链的C端向N端进行D.可同时由肽链的N端与C端方向进行E.由肽链的N端向C端进行.氯霉素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其结合的是A.真核生物核蛋白体小亚基B.原核生物核蛋白体小亚墓C.真核生物核蛋白体大亚基D.原核生物核蛋白体大亚基E.氨基儆-tRNA合成酶蛋白质生物合成中不需要能量的步骤是A.氨基酰-tRNA合成B.启动C.肽链延长D.转位E.终止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肽链延长阶段不需要A.GTPB.转肽酶C.甲酰蛋氨酸tRNAD.mRNAE.Tu与Ts.mRNA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模板,根本上是由于A.含有核糖核甘酸B.代谢快C.含量少D.由DNA转录而来E.含有密码子.蛋白质生物合成是A.蛋白质水解的逆反应B.肽键合成的化学反应C.遗传信息的逆向传递D.在核蛋白体上以mRNA为模板的多肽链合成过程E.氨基酸的自发反应.关于mRNA,错误的叙述是一个mRNA分子只能指导一种多肚链生成mRNA通过转录生成mRNA与核蛋白体结合才能起作用mRNA极易降解一个tRNA分子只能指导一分子多肽链生成11.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取决于A.tRNAB.18SrRNAC.28SrRNAmRNAE.氨基酰-mRNA合成前.反密码子是指DNA中的遗传信息tRNA中的某些部分mRNA中除密码子以外的其他部分rRNA中的某些部分E.密码子的相应氨基酸.密码GGC的对应反密码子是A.GCCB.CCGC.CCCD.CGCE.GGC.兼可抑制真、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抗生素是A.放线菌酮B.四环素C.链霉素D.氯霉素E.噂吟霉素.可识别分泌蛋白新生肽链N端的物质是A.转肽酣B.信号肽识别颗粒C.GTP酶D.RNA酶mRNA的聚A尾部.关于核蛋白体转肽酶,错误的叙述是A.转肽不需要GTPB.转肽不需要ATPC.活性中心在小亚基D.活性中心在大亚基E.活性中心与rRNA有关.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转运氨基酸作用的物质是A.mRNAB.rRNAC.hnRNAD.DNAE.tRNA.凡AUG都是A.蛋白质合成的终止信号B.线粒体蛋白质合成启动信号C.启动tRNA的反密码D.代表蛋氨酸或甲酰蛋氨酸E.蛋白质合成的启动信号.氨基酰tRNA三元复合物的形成需要A.IF1B.EF2C.IF3D.IF2E.IF1与1F3.蛋白质合成时,氨墓酸的活化部位是A.烷基B.竣基C.氨基D.硫氢基E.羟基.与原核生物核蛋白体小亚基结合的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是A.链霉素B.氯霉素C.利福霉素D.放线菌素E.青霉素.蛋白质合成后加工,不包括A.蛋白质磷酸化B.信号肽切除C.蛋白质糖基化D.酶的构象改变E.蛋白质乙酰化.核蛋白体转肽酶活性,需要的无机离子是A.Ca2+与K+B.Mg2+与K+C.Mg2+与Na+D.Zn2+与K+E.Ca2+与Na+.含有白喉酰胺的蛋白质因子,是A.EFTuB.EFT1C.EFTsD.EFT2E.elFl.白喉毒素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是因为A.它可作用于EFTuB.它可直接作用于EFT2C.它的A链有催化活性D.它可作用于EFTsE.它可抑制EFT1.信号肽位于A.分泌蛋白新生链的中段B.成熟的分泌蛋白N靖C.分泌蛋白新生链的C端D.成熟的分泌蛋白C端E.分泌蛋白新生链的N端.多核蛋白体指A.多个核蛋白体多个核蛋白体小工基C.多个核蛋白体附着在一条mRNA上合成多肽链的复合物D.多个核蛋白体大亚基E.多个携有氨基酰tRNA的核蛋白体小亚基.关于密码子,错误的叙述是A.AVG表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启动B.密码子AUG代表甲酰蛋氨酸C.AUG外,有时GUG是原核生物的启动信号D.并非所有的AUG都是启动信号E.密码子AUG代表蛋氨酸29.与核蛋白体无相互作用的物质,是A.氨基酰tRNAB.起动因子C.mRNAD.终止因子E.氨基酰tRNA合成酶.关于核蛋白体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终止因子可识别UGAB.终止因子与"受位"结合C.终止因子可识别UAAD.终止因子可识别UAGE.终止因子与"给位"结合.核蛋白体"受位”的功能.是A.催化肽键生成B.从tRNA水解新生肽链C.转肽D.接受新进位的氨基酰tRNAE.活化氨基酸.氨基酰-tRNA中,tRNA与氨基酸的结合键,是A.盐链B.磷酸二酯键C.肽键D.糖昔键E.酯键.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30s起动复合体,组成成分是A.甲酰蛋氨酰tRNA.IF2,GTPB.甲酰蛋氨酰tRNA,IF2,ATPC.蛋氨蘸tRNA,IF3,GTPD.甲酰蛋氨蘸tRNA,IF1,ATPE.甲酰置氨酰tRNA,IF1,GTP.原核生物的肽链延长因子,是A.EFTu,EFTU1B.EFTs,EFGC.EFG,EFT2D.EFT1,EFT2E.EFT1,EFG.参与桂蛋白体循环的亚氨基酸是A.脯氨酸B.瓜氨酸C.赖氨酸D.组氨酸E.苏氨酸.一个氨基酸参人多肽链,需要A.两个ATP分子一个ATP分子,两个GTP分子一个ATP分子,一个GTP分子D.两个ATP分子,一个GTP分子E.两个GTP分子37.寡核甘酸pACGGUAC抑抑翻译,其mRNA上结合序列是A.pACGGUACB.pUUCCUCUC.pUGCCAUGD.pACUUAAUE.pGUACCGU.关于mRNA成熟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需要加帽(7mGTP)B.不需要加尾(聚A)C.不需要剪切、拼接D.不需要修饰E.不需要在胞液中进行.氨基酰tRNA3末端的核糖上与氨基酸相连的基团是A.3OHB.2OHC.1OHD.5磷酸E.3磷酸.可鉴别核蛋白体"给位"与"受位"的抗生素,是A.链霉素B.门票吟霉素C.放线菌素DD.环已酰亚胺E.氯霉素.成熟的真核生物mRNA5 端具有A.聚AB.帽结构C.聚CD.聚GE.聚U.蛋白质生物合成中搬运氨基酸的分于是A.18SrRNAB.5SrRNAC.7StRNAD.mRNAE.甘氨酸tRNA.代表氨基酸的密码子是A.UGAB.UAGC.UAAD.UGGE.UGA和UAG.关于真核生物mRNA中的启动信号,正确的叙述是A.常在mRNA的3端B.mRNA启动部位的AUGC.mRNA中任一AUGD.苯丙氨酸的密码子E.甲酰蛋氨酸的密码于45.反密码子ICG的相应密码于是A.ACCB.GCCC.UCCD.CCAE.CCG.不稳定配对是指密码子第3个核甘酸与反密码子哪个核甘酸配对不按G-C,A-U原则A.第1或第3个B.第2个C.第3个D.第1个E.第2或第3个.筒并指mRNA中的现象,是一种密码子体现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有一种密码子一种密码子不体现任何氨基酸一种密码子既体现氨基酸,又是启动信号一种以上密码子体现一种氨基酸48.关于密码子,错误的叙述是A.每一密码子代表一种氨墓酸B.某些密码子不代表氨基酸C.一种氨基酸只有一种密码子D.蛋氨酸只有一种密码子E.密码子五种族特异性.氨基酸活化的特异性取决于A.rRNAB.tRNAC.转肽酶D.核蛋白体E.氨基酰-tRNA合成酶.氨基酰-tRNA合成酶A.只对氨基酸有特异性B.只对tRNA有特异性C.对氨基酸和tRNA都有特异性D.对GTP有特异性E.对ATP有特异性.肽健合成的场所是A.mRNAB.rRNAC.核蛋白体D.细胞核E.tRNA.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时,正确的叙述是70s核蛋白体首先进入核蛋白体循环70s核蛋白体不能进入核蛋白体循环50s核蛋白体亚基首先进入核蛋白体循环60s核蛋白体亚基首先进入核蛋白体循环80s核蛋白体解离后进入‘核蛋白体循环.真枝生物蛋白质合成的特点是A.先转录,后翻译B.边转录,边翻译C.边复制.边翻译D.核蛋白体大亚基先与小亚基结合E.mRNA先与tRNA结合54.链霉抑制蛋白质合成.可结合于A.其核生物核蛋白体小亚基B.氨基酰-tRNA合成酶C.真核生物核蛋白体大亚基D.原核生物核蛋白体大王基E.原核生物核蛋白体小亚基55.关于蛋白质合成的终止阶段,正确的叙述是A.某种蛋白质因子可识别终止密码子B.终止密码于都由U、G、A三种脱氧柱苜酸构成C.一种特异的tRNA可识别终止密码于D.终止密码于有两种E.肽酰-tRNA在核蛋白体"受位"上脱落.转肽酶A.需要ATPB.需要GTPC.需要延长因子D.位于核蛋白体大亚基E.位于拽蛋白体下亚基.信号肽段的作用是A.指导DNA合成起动B.指导多肽链糖基化C.引导多肽链通过内质网D.指导RNA合成起动E.指导蛋白质合成起动.干扰素引起蛋白质合成抑制需有A.单链DNAB.单链RNAC.双链DNAD.双链RNAE.eIF2.建麻毒素抑制哺乳类动物蛋白质合成,是因为A链可与核蛋白体30SIH基结合B链可与核蛋白体50SHI基结合B链可与核蛋白体60SIH基结合A链可与核蛋白体60SIH墓结合D链可与核蛋白体40SIH基结合.在终止阶段,使新生肽链自核蛋白体释出的原因是A.终止因子B.核蛋白体解聚C.终止密码子D.核蛋白体释放因于E.转肽酶答案E2.E3.C4.E5.D6.D7.C8.E9.D10.ETOC\o"1-5"\h\z11. D 12. B 13. A 14. E 15. B16. C 17. E 18. D 19. D 20. CE 22. D 23. B 24. D 25. CE 27. C 28. A 29. E 30. ED 32. E 33. A 34. B 35. AB 37. E 38. E 39. A 40. BB 42. E 43. D 44. B 45. DD 47. E 48. C 49. E 50. CC 52. E 53. A 54. E 55. AD 57. C 58. D 59. D 60. E第二章RNA的生物合成.以下对tRNA合成的描述.错误的是RNA聚合酶IH参与tRNA前体的生成tRNA前体在醐作用下切除5和3末端处多余的枝甘酸tRNA前体中含有内含子tRNA3末端需加上ACC-OHtRNA前体还需要进行化学修饰加工2.以下对rRNA的转录加工的描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DNA中rRNA基因是多拷贝的B.真核生物的5srRNA自成独立的体系,不进行修饰和剪切C.真核生物45srRNA前体中包括16S,5.8及28srRNAD.原核生物30SrRNA前体中含有16S,23S及5SrRNAE.真核生物45SrRNA前体经一次剪切成为41SrRNA中间前体.酶RNA是在研究哪种RNA的前体中首次发现的A.hnRNAB.tRNA前体C.SnRNAD.ScRNAE.rRNA前体.生物体系下列信息传递方式中尚无证据的是A.DNA-RNAB.DNA—蛋白质C.蛋白质fRNAD.RNA-DNAE.以上都不是.下列关于DNA指导ILNA合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只有在DNA存在时,RNA聚合酶才能催化生成磷酸二酯键.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需要引物RNA链的合成方向是5'f3'端D.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一股DNA作为RNA的模板E.合成的RNA链没有环状的.RNA复制时所需要的原料是A.NMPB.NDPC.dNTPD.NTPE.dNDP.RNA编辑的方向是A3'f5'B.C—NC.N—CD5'f3'E.以上的方向均不对.哺乳动物的载脂蛋白BmRNA的编辑是A.I)-C的取代B.A-C的取代C.U的插入D.U的删除E.C-U的取代.真核细胞中经RNA聚合前III催化转录的产物是A.hnRNAB.tRNAC.mRNAU4,U5snRNAE.5.8S,18S,28SrRNA前体10.对真核生物启动子的描述错误的是A.真核生物RNA聚合酶有几种类型.它们识别的启动子各有特点RNA聚合酶III识别的启动于含两个保守的共有序列C.位于-25附近的TATA盒又称为pribnow盒D.位于-70附近的共有序列称为CAAT盒E.有少数启动于上游含GC盒11.以下对真核生物mRNA的剪接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hnRNA中的内含于剪切掉,最终成为成熟的mRNAB.真核生物的内含于序列起始为GU,终止于AG井含有A作为分支部位的结构mRNA前体的剪接过程需要进行三步转酷反应UsnRNP是剪接体的构成组分132snRNP识别并与A序列的分支点结合.以下对mRNA的转录后加工的描述桔误的是mRNA前体需在5端加m7GpppNmp的帽子mRNA前体需进行剪接作用mRNA前体需在3端加多聚U的尾mRNA前体需进行甲基化修饰E.某些mRNA前体需要进行编辑加工.对原核生物启动子的描述错误的是A.启动子大约有55个碱基对长B.启动子包括转录起始点和两个区-结合部位及识别部位C.启动子的结合部位在TObp处,共有序列为5'-TATAAT-3D.结合部位是指DNA分子上与s因子结合的序列E.识别部位约6个碱基对组成,位于-35bp处14.对于RNA聚合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山核心酶与a因子构成B.核心酣由a2BB'组成C.全酶与核心酶的差别在于P亚单位的存在D.全醐包括a因子E.a因子仅与转录起动有关15.识别转录起始点的是A.o因子B.核心酶C.RNA聚合醇的a因子D.RNA聚合酶的B亚基E.RNA聚合酶的P亚基16.基因启动子是指A.编码mRNA翻译起始的DNA序列B.开始转录生成mRNA的DNA序列C.RNA聚合前最初与DNA结合的DNA序列D.阻遏蛋白结合的DNA部位E.转录结合蛋白结合的DNA部位17.以下RNA转录终止子的结构描述正确的是A.由终止因子RF参与完成终止B.DNA链上的终止信号含有一段GC富集区和AA寓集区C.终止信号含有GC富集区和AT富集区D.终止信号需要s因子辅助识别E.以上的描述都不正确DNA上某段碱基顺序为:5-ACTAGTCAG-3,转录后的mRNA相应的碱基顺序为A.5'-TGATCAGTC-3'B.5'-UGAUCAGUC-3'C.5'-CUGACUAGU-3'D.5'-CTGACTAGT-3)2.5'-CAGCUGACU-3'RNA的转录过程分为A.解链,引发,链的延长和终止B.转录的起始,延长和终止C.枝蛋白体循环的起动,肤链的延长和终止D.RNA的剪切和剪接.末端添加核甘酸,修饰及RNA编辑E.以上都不是.体内核糖核甘酸链合成的方向是A.3'f5'B.C-NC.NfCD.5'f3'E.既可自3'-5',亦可自5'-3'.成熟的真核生物mRNA5末端具有A.聚A帽子B.m7UPppNmPC.m7CpppNmPD.m7ApppNmPE.m7GpppNmP.原核生物中DNA指导的RNA囊合酶核心酶的组成是A.a2PP'B.a2BB'6C.aapD.aap'E.app.真核细胞中参与复制与转录的聚合酶对利福平敏感的是A.RNA聚合酶HB.RNA聚合酶UIC.RNA聚合前ID.mtRNA聚合醐E.RNA指导的DNA聚合酶24.真核细胞中经RNA聚合酶I催化转录的产物是A.hnRNAB.tRNAC.5SrRNAD.U4,U5snRNAE.5.8S.18S,28SrRNA前体25.转录过程中需要的酶是A.DNA指导的DNA聚合酶B.核酸酹C.RNA指导的RNA聚合酶IID.DNA指导的RNA聚合酶E.RNA指导的DNA聚合前.原按mRNA转录后需要进行的5'端加工过程是A.加帽子B.加聚A尾C.剪切和剪接D.RNA编辑E.不加帽子.下列关于m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三类RNA中分子量最小B.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C.更新最快D.占RNA总量的85%E.含大量稀有碱基.下列关于rRNA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核rRNA由RNA聚合酶催化合成B.真核rRNA由RNA聚合酶III转录合成C.rRNA转录后需进行甲基化修饰D.染色体DNA中rRNA基因为多拷贝的E.rRNA占细胞RNA总量的80%〜85%.下列关于a因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参与识别DNA模板上转录RNA的特殊起始点B.参与识别DNA模扳上的终止信号C.催化RNA链的双向聚合反应D.是一种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E.参与逆转录过程.比较RNA转录与DNA复制.叙述正确的是A.原料都是dNTPB.都在细胞枝内进行C.合成产物均需剪接加工D.与模板链的碱基配对均为A-TE.合成开始均需要有引物.内含子是指A.不桩转录的序列B.编码序列C.被翻译的序列D.被转录的序列E.以上都不是.外显子是指A.DNA链中的间隔区B.被翻译的编码序列C.不被翻译的序列D.不被转录的序列E.以上都不是.催化真核mRNA的转录的酶是A.RNA聚合酶IB.MtRNA聚合醐C.RNA聚合酶mD.RNA复制酶E.RNA聚合酶II34.催化原核mRNA转录的酶是A.RNA复制酶B.RNA聚合酶C.DNA聚合前D.RNA聚合酶IIE.RNA聚合酶I35.催化真核tRNA转录的酶是A.RNA聚合酶IB.DNA聚合前C.RNA聚合酶HD.RNA复制酶E.以上都不是36.催化RNA病毒合成的酶是A.RNA复合酶B.RNA聚合酶ICRNA聚合酶IID.RNA聚合酶IIIE.RNA聚合酶C37.催化真核rRNA转录的酶是A.MtRNA聚合前B.RNA复制前C.RNA聚合酶ID.RNA聚合前IIE.RNA聚合酶IH.原核生物经转录作用生成的mRNA是A.内含子B.单顺反子C.多顺反子1).间隔区序列E.插入子.真核生物经转录作用生成的mRNA是A.内含子B.单顺反子C.多顺反子D.间隔区序列E.插入序列.RNA聚合醐IH识别的启动子位置在A.编码基因上游B.编码基因转录区内C.间隔区内D.非翻译区内E.以上都不是.使同一初级转录本在不同的组织中产生不同编码的mRNA的加工过程是A.剪切B.化学修饰C.添加核昔酸D.剪接E.以上都不是.以下反应属于RNA编辑的是A.转录后碱基的甲基化转录后产物的剪接C.转录后产物的剪切D.转录产物中核甘酸残基的插入、删除和取代E.以上反应都不是DNA的双链中,指导合成RNA的那条链称作A.编码链B.有意义链C.模板链D.非编码链E.以上都不对DNA复制与RNA转录中的不同点是A.遗传信息均储存于碱基排列的顺序中B.新生子链的合成均以碱基配对的原则进行C.RNA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D.合成方向均为5—3E.合成体系均需要酶和多种蛋白因子45.真核剪接体由以下哪些成分组成A.大肠杆菌MRNAB.SeRNAC.UmRNPD.5SrRNAE.MtRNA答案1.D2.C3.E4.C5.B6.D7.A8.E9.B10.CTOC\o"1-5"\h\z11. C 12. C 13. D 14. C 15. A16. C 17. C 18. C 19. B 20. DE 22. A 23. D 24. E 25. DE 27. C 28. D 29. A 30. BD 32. B 33. E 34. B 35. EA 37. C 38. C 39. B 40. BD42D43.C44.C45.C以下信息由双博士授权本网站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第一章DNA的生物合成Meselson和Stahl利用15N及14N标记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的反应机理是A.DNA能被复制B.DNA可转录为mRNAC.DNA可表达为蛋白质D.DNA的半保留复制E.DNA的全保留复制2.合成DNA的原料是A.dAMP,dGMP,dCMP,dTMPB.dATP,dGTP,dCTP,dTTPC.dADP,dGDP,dCDP,dTDPD.ATP,GTP,CTP,UTPE.AMP,GMP,CMP.UMp3.DNA复制之初.参与从超螺旋结构解开双股链的醐或因子是A.解链前B.拓扑异构酶IC.DNA结合蛋白D.引发前体e.拓扑异构酶n.关于真核生物DNA复制与原核生物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引物长度较短B.冈崎片段长度较短C.复制速度较慢D.复制起始点只有一个E.由DNA聚合a及6催化核内DNA的合成.哺乳类动物DNA复制叙述错误的是A.RNA引物较小B.冈畸片段较小C.DNA聚合醉6和a参与D.仅有一个复制起始点E.片段连接时由ATP供给能量7.端粒酶是一种A.DNA聚合前B.RNA聚合酶DNA水解酶D.反转录醇E.连接醒.在DNA复制中RNA引物的作用是A.使DNA聚合酶HI活化B.使DNA链解开C.提供5'-P末端作合成新DNA链起点D.提供3'-0H末端作合成新RNA链起点E.提供3'-0H末端作合成新DNA链起点.关于DNA复制中DNA聚合醐的错误说法是A.底物是dNTPB.必须有DNA模板C.合成方向只能是5'-3'D.需要ATP和Mg2+参与E.使DNA双链解开.关于大肠杆苗DNA聚合酶I的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B.具有5'f3'核酸内切酶活性C.是唯一参与大肠杆菌DNA复制的聚合酶dUTP是它的一种作用物E.可催化引物的合成11.关于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II的说法错误的是A.催化dNTP连接到DNA片段的S,羟基末端B.催化dNTP连接到引物链上C.需要四种不同的dNTP为作用物D.是由多种亚基组成的不对称二聚体E.在DNA复制中链的延长起主要作用.关于真核生物DNA聚合酶的说法错误的是DNApola与引发酶共同参与引发作用DNApol8催化链的生成DNApolP催化线粒体DNA的生成PCNA参与DNApol6的催化作用E.真核生物DNApol有a、B、丫、6和e5种.下列对大肠杆菌DNA聚合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NApolI可分为大小两个片段DNApol][具有3'-5'的外切酶活性DNApolHI在复制链延长中起主要作用DNApolIH由四个亚基组成E.以四种脱氧核甘作为作用物.在紫外线照射对DNA分子的损伤中最常见形成的二聚体是A.G-CB.C-TC.T-TD.T-UE.U-C.DNA复制引发过程的错误说法是A.引发过程有引发酶及引发前体参与B.引发酶是一种特殊的RNA聚合酶C.随从链的引发较前导链的引发要简单D.引发前体含有多种蛋白质因子E.引发前体与引发酶可联合装配成引发体并解离.原核生物DNA复制错误较少的原因中,解释有误的是DNApolI具有3'-5'外切酷活性DNApolI具有5'-3'外切醒活性DNApolI及HI均具有内切酶活性DNApolIII具有3'f5'外切酶活性DNApolI及III均具有3'-5'外切酶活性.DNA损伤后切除修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修复机制中以切除修复最为重要B.切除修复包括有重组修复及SOS修复C.切除修复包括糖基化酶起始作用的修复D.切除修复中有以UvrABC进行的修复E.是对DNA损伤部位进行切除,随后进行正确合成的修复18.胸腺喀唳二聚体阻碍DNA合成的机制是A.DNA的合成将停止在二聚体处并使合成受阻B.使DNA聚合酶失活C.使DNA模板链断裂D.使两股DNA链间形成负超螺旋E.使者fly无法进入DNA合成链19.关于DNA复制中连接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催化相邻的DNA片段以5',3'-磷酸二酯键相连B.连接反应需要ATP或NAD+参与C.催化相邻的DNA片段以3',5'-磷酸二酯健相连D.参与随从链的生成E.催化反应中首先与ATP生成中间体.岗崎片段是指A.DNA模板上的DNA片段B.随从链上合成的DNA片段C.前导链上合成的DNA片段D.引物酶催化合成的RNA片段E.山DNA连接酶合成的DNA.反转录过程需要的酶是A.DDDPB.RDRPC.RDDPD.DDRPE.以上都不是.在DNA复制中RNA引物的作用是A.使DNA聚合酶III括化B.使DNA双链解开C.提供5'-P末端作为合成新DNA链起点D.提供3 -0H末端作为合成新RNA链起点E.提供3',0H末端作为合成新DNA链起点23.下列过程中需要DNA连接酶的是A.DNA复制B.RNA转录C.DNA断裂和修饰D.DNA的甲基化E.DNA的乙酰化DNA复制时,下列酶中不需要的是A.DNA指导的DNA聚合酶B.DNA连接酶C.拓扑异构酶D.解链酶E.限制性内切酶DNA复制时,子代DNA的合成方式是A.两条链均为不连续合成B.两条链均为连续合成C.两条链均为不对称转录合成D.两条链均为3'-5'合成E.一条链5'f3',另一条链3'—5'合成DNA合成的原料是A.dNMPB.dNDPC.dNTPD.NTPE.NMP关于反转录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作用物为四种dNTPB.催化RNA的水解反应C.合成方向3'f5'D.催化以RNA为模板进行DNA合成E.可形成DNA—RNA杂交体中间产物辨认DNA复制起始点主要依靠的酶是A.DNA聚合酶B.DNA连接酶C.引物酣D.拓扑异构酶E.解链酶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的A.G1期B.G2期C.M期D.S期E.以上都不是DNA连接酶的作用是A.使双螺旋DNA链缺口的两个末端连接B.使DNA形成超螺旋结构C.将双螺旋解链D.合成RNA引物E.去除引物.填补空缺31.与DNA修复过程缺陷有关的疾病是A.黄喋吟尿症B.着色性干皮病C.口卜咻病D.痛风E.黄疸.镰刀状红细胞贫血其P链有关的突变是A.插入B.断裂C.缺失D.交联E.点突变.逆转录过程中需要的酶是A.DNA指导的DNA聚合酶B.核酸醐C.RNA指导的RNA聚合酶D.DNA指导的RNA聚合酶E.RNA指导的DNA聚合前.关于DNA的半不连续合成,错误的说法是A.前导链是连续合成的B.随从链是不连续合成的C.不连续合成的片段是冈崎片段D.前导链和随从链合成中有一半是不连续合成的E.随从链的合成迟于前导链的合成.前导链为连续合成,随从链为不连续合成,生命科学家习惯称这种DNA复制方式为A.全不连续复制B.全连续复制C.全保留复制D.半不连续复制E.以上都不是.比较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DNA复制,二者的相同之处是A.引物长度较短B.合成方向是5'-3'C.冈崎片段长度短D.有多个复制起始点E.DNA复制的速度较慢(50nt/s).在DNA生物合成中,具有催化RNA指导的DNA聚合反应,RNA水解及DNA指导的DNA聚合反应三种功能的醇是A.DNA聚合酶B.RNA聚合酶C.反转录酶D.DNA水解酶E.连接酶.真核生物DNA复制中.DNA要分别进行随从链和前导链的合成.催化核内前导链合成的酶是A.DNAPol6B.DNAPolaC.DNAPolyD.DNAPolPE.DNAPole.着色性干皮病是人类的一种遗传性皮肤病,患者皮肤经阳光照射后易发展为皮肤癌,该病的分子机理是A.细胞膜通透性缺陷引起迅速失水B.在阳光下使温度敏感性转移酶类失活C.因紫外线照射诱导了有毒力的前病毒D.细胞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型化合物E.DNA修复系统有缺陷DNA复制与转录过程有许多异同点中,描述错误的是A.转录是只有一条DNA链作为模板,而复制时两条DNA链均可为模板链B.在复制和转录中合成方向都为5'-3'C.复制的产物通常大于转录产物D.两过程均需RNA引物E.两过程均需聚合酶和多种蛋白因子DNA复制时需要解开DNA的双螺旋结构,参与此过程的醇是A.DNAPolIB.DNAPolHDNAPolIIID.端粒酶E.拓扑异构酶42.减少染色体DNA端区降解和缩短的方式是A.市组修复B.UvrABCC.SOS修复DNA甲基化修饰E.TG重复序列延长答案D2.B3.A4.A5.D6.D7.D8.E9.E10.ATOC\o"1-5"\h\z11. A 12. C 13. D 14. C 15. C16. C 17. B 18. A 19. A 20. BC 22. E 23. A 24. E 25. DC 27. C 28. C 29. D 30. AB 32. E 33. E 34. D 35. DB 37. C 38. A 39. E 40. DE 42. E分子生物学练习I.单项选择1、关于tNRA的生理功能和结构错误的是(D)。A、转动氨基酸,参与蛋白质合成B、tRNATry及tRNApro可以作为RNARNA反转录的引物C、氨酰一tRNA可调节某些氨基酸合成酶的活性D、5'端为pG…或pA…结构E、tRNA三级结构为倒L型2、关于核酸变性的描述错误的是(C)。A、紫外吸收值增加 B、分子黏度变小C、共价键断裂,分子变成无规则线团D、比旋光减小 E、浮力密度升高3、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A)。A、L—a—氨基酸B、D—a—氨基酸C、L—0—氨基酸D、D—0—氨基酸E、以上都不对。4、关于下列氨基酸的说明,哪个是不正确的?(D)A、 酪氨酸和苯丙氨酸都含有苯环B、苏氨酸和丝氨酸都含有羟基C、亮氨酸和獭氨酸都是分枝氨基酸C、脯氨酸和酪氨酸都是非极性氨基酸E、组氨酸和色氨酸都是杂环氨基酸5、属于亚氨基酸的是(B)。A、组氨酸B、脯氨酸C、精氨酸D、赖氨酸E、蛋白质6,哪一种蛋白质组分在280nm处,具有最大的光吸收?(A)A、色氨酸的口卵味环B、酪氨酸的苯酚基C、苯丙氨酸苯环D、半胱氨酸的筑基E、肽链中的肽键7、有一混合蛋白质溶液,其pl值分别为4.6,5.0,5.3,6.7,7.3,电泳时欲使其中四种泳向正极,缓冲液pH应该是多少?(D)A、4.0B、5.0C、6.0D、7.0E、8.08、与苛三酮反应呈黄色的氨基酸是(E)。A、苯丙氨酸 B、酪氨酸C、色氨酸D、组氨酸E、脯氨酸9、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D)。A、盐键B、疏水键C、二硫键D、氢键E、范德华力10、下列哪种方法可用于测定蛋白质分子质量?(A)A、SDS聚丙烯酰胺凝胸电泳法 B、280/260nm紫外吸收比值C、凯氏定氮法D、荧光分光光度法 E、Folin酚试剂法11、蛋白质的••级结构是指(B)。A、蛋白质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 B、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C、蛋白质分子多肽链的折叠盘曲 D、包括A、B和CE、以上都有不对12、氨基酸在等电点是,具有的特点是(E)。A、不带正电荷B、不带负电荷C、A+BD、溶解度最大 C、在电场中不泳动13、氨基酸与蛋白质共同的理化性质是(B)。A、胶体性质 B、两性性质C、沉淀反应D、变性性质E、双缩胭反应14、在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分子中,每个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是(C)。A、辅基B、辅酶C、亚基D、寡聚体E、肽单位15、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特点是(B)。A、相同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功能一定相同B、一级结构相近的蛋白质,其功能类似性越大C、一级结构中任何氨基酸的改变,其生物活性立即丧失D、不同生物来源的同种蛋白质,其一级结构完全相同E、一级结构中任何氨基酸残基的改变,都不会影响其功能16、蛋白质溶液的稳定因素是(C)。A、蛋白质溶液是真溶液B、蛋白质在溶液中做布朗运动C、蛋白质分子表面带有水化膜和同种电荷D、蛋白质溶液的黏度大E、以上都不是17、关于蛋白质等电点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E)A、导电性最小B、溶解度最小C、黏度减小D、电泳迁移率最小E、以上都不对18、令A、B、C、D四种蛋白质的混合液,等电点分别为:5.0、8.6、6.8、9.2,在PH8.6的条件下用电泳分离,四种蛋白质电泳区带自正极开始的排列顺序为:(A)„A、A、B、C、DB、A、B、C、DC、D、B、C、AD、C、B、A、DE、B、D、C、A19、蛋白质变性不包括:(B)。A、氢键断裂B、肽键断裂C、疏水键断裂D、盐键断裂E、范德华力破坏20、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A)A、中和电荷,破坏水化膜 B、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盐C、次级键断裂,蛋白质构象改变D、调节蛋白质溶液的等电点E、以上都有不是21、关于酶的叙述,哪一项不正确?(A)A、所有蛋白质都是酶B、酶是细胞内合成的,但可以在细胞外发挥催化作用C、酶是生物催化剂 D、酶具有专一性E、强酸强碱能使用权酶失活22、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哪一项不正确?(A)。A、所有的酶都有活性中心 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C、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酶的活性中心内 D、所有抑制剂都是由于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E、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有含有金属离子23、以下哪项不是酶的特性?(C)A、酶是生物催化剂 B、易受pH、温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C、能加速化学反应,但不改变反应平衡点D、催化效率极高 E、有高度特异性24、辅酶的作用机理主要在于:(D)A、维持酶蛋白的空间构象 B、构成酶的活性中心 C、在酶与底物的结合中起桥梁作用D、在酶促反应中起运载体的作用 E、决定酶的专一性25、酶分子中使底物转变为产物的基团是指:(B)A、结合基团B、催化基团 C、疏水基团D、酸性基团E、碱性基团26、酶原的激活是由于(E)A、氢键断裂,改变酶分子构象B、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结合C、酶蛋白进行化学修饰D、亚基解聚或亚基聚合 E、切割肽键,酶分子构象改变27、同工酶是指:(C)A、辅酶相同的酶B、活性中心中的必需基团相同的酶C、功能相同而酶分子结构不同的酶D、功能和性质都相同的酶 E、功能不同而酶分子结构相似的酶28、有关酶蛋白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C)A、属于结合酶的组成部分 B、为高分子化合物 C、与酶的特异性无关C、不耐热 E、不能透过半透膜29、乳酸脱氢酶经透析后,其活性大大降低或消失,原因是:(C)A亚基解聚B、酶蛋白变性C、失去辅酶D、缺少底物与酶结合所需要的能量E.以上都不对30、有关别构酶的结构特点,哪一项不正确?(D)A、有多个亚基B、有与底物结合的部位C、有与调节物结合的部位D、催化部位与别构部位都位于同一亚基上E、催化部位与别构部位既可以处于同一亚基也可以处于不同亚基上31、酶的诱导契合学说是指(E)A、酶原被其他酶激活 B、酶的绝对专一性 C、酶改变底物构象D、酶改变抑制剂构象 E.底物改变酶构象32、酶的天然底物是指(B)。A、被酶作用的各种底物 B、有儿种底物的酶中Km值最小的底物C、有几种底物的酶中Km值最大的底物 D、能参与酶促反应的一种物质E、非人工合成的天然存在的化合物33、下列哪项改变不影响酶催化反应的最初线性速率?(E)A、底物浓度 B、酶浓度C、PHD、温度E、时间34、底物浓度达到饱和后,再增加底物浓度(C)。A、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增加 B、随底物浓度的增加酶逐渐失活C、酶的结合部位全部被底物占据,反应速度不再增加D、再增加酶浓度反应不再加快 E、形成酶一底物复合物增加35、关于Km值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E)A、不同的酶Km值不同B、多底物酶对每种底物各有一个特定的Km值C、多底物酶的最适底物一般是指各底物的Km值中最小者D、一定条件下Km值越小,底物与酶的亲和力越大E、Km值通常用酶浓度表示36、酶的Km值大小与(A)A、酶性质有关B、酶浓度有关C、酶作用温度有关D、酶作用时间有关E、以上均有关37、某种酶以反应速度对底物浓度作图,呈S形曲线,此种酶应属于(B)
A、符合米氏方程的酶 B、变构酶C、单体酶D、结合酶E、多酶复合体38、酶活性是指(E)A、酶所催化的反应B、酶与底物的结合力C、酶自身的变化D、无活性酶转变为有活性酶的能力 E、酶的催化能力39、纯化酶制剂时,酶纯度的主要指标是(D)A、蛋白质浓度B、酶量C、酶的总活性D、酶的比活性 E、酶的理化性质40、有机磷农药所结合的胆碱酯酶上的基团是(D)A、—NH2 B、—COOH C、—SH D、—OH E、苯环41、L—氨基酸氧化酶只能催化L—氨基酸氧化,此种专一性属于:A、绝对专一性B、结构专一性C、键专一性D、几何异构专一性E、旋光异构专一性42、关于酶竞争性抑制的特点中,哪一项是错误的?(D)A、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B、抑制剂能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C、增加底物浓度可解除抑制作用D、增加底物浓度能增加抑制作用E、抑制程度取决于抑制剂和底物浓度的相对比例43、国际酶学委员会将酶分为六大类的主要根据是(D)。A、酶的来源 B、酶的结构 C、酶的理化性质D、酶促反应性质E、酶所催化的底物44、有关Km单位的表示,哪一项是错误的?(D)A、mol/LB、nmol/LC、mmol/LD、mol/minE、mol/ml45、属于酶的可逆性共价修饰,哪一项是正确的?(E)A、别构调节B、竞争性抑制C、酶原激活D、酶蛋白与辅基结合E、酶的丝氨酸羟基磷酸化46、硫辛酸的生化作用是(C)。A、为递氢体B、转移酰基C、递氢和转移酰基D、递电子体 E、递氢及递电子体47、下列辅酶或辅基中哪•种含硫胺素(C)。A、FADB、FMNC、TTPD、NAD+E,CoA—SH48、丙酮酸氧化脱竣不涉及的维生素有(C)。A、硫胺素B、核黄素C、生物素D、烟酰胺E、泛酸49、转氨酶的作用,需要下列哪一种维生素?(D)。E、泛酸E、、CoA—SHE、叶酸A、烟酰胺B、硫胺素C、核黄素D、毗哆醛50、泛酸足下列哪种辅酶或辅基的组成成分?(E)A、FMNB、NAD+C、NADP+D、TPPE、泛酸E、、CoA—SHE、叶酸A、核黄素B、硫胺素C、生物素D、烟酰胺52、有关维生素作为辅酶与其生化作用中,哪个是错误的?(C)A、硫胺素——脱竣 B、泛酸——转酰基 C、叶酸——氧化还原 D、毗哆醛——转氨基E、核黄素——传递氢和电子53、下列哪种维生素不属于B族维生素?(A)A、维生素CB、泛酸C、生物素D、叶酸E、维生素PP54、下列哪•种酶的辅酶不含维生素?(D)A、谷草转氨酶B、琥珀酸脱氢酶C、乳酸脱氢酶D、糖原合成酶E、丙酮酸脱氢酶55、有关维生素B2的叙述中哪一条不成立?(B)。A、又名核黄素B、组成的辅基在酰基转移反应中作用C、组成的辅基形式为FMN和FADD、人和动物体内不能合成E、组成的辅基起作用的功能基团是异咯嗪环56、下列反应中哪一个需要生物素?(B)A、羟基化作用 B、竣化作用 C、脱竣作用D、脱水作用 E、脱氨基作用57、丙酮酸脱氢酶所催化的反应不涉及下列哪个辅助因子?(A)A、磷酸毗哆醛 B、硫胺素焦磷酸C、硫辛酸D、FADE、辅酶A58、叶酸所衍生的辅酶不是下列哪个核甘酸在体内合成时所必需的?(E)A、AMPB、GTPC、IMPD、dTMPE、CTP59、关于生物膜的特性不正确的是(C)。A、膜的功能越复杂,含蛋白质种类及数量越多 B、组成膜的脂质分子均是双亲性分子C、蛋白质分子在膜的脂双分子层中可以进行旋转、翻转、侧向等运动D、胆固醇在膜性变温以下可以增加膜的流动性,在相变温度以上则降低膜的流动性E、膜脂和膜蛋白分布不对称60、关于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不正确的是(D)。A、简单扩散不需要消耗代谢能,不需要载体分子B、协助扩散需要借助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进行C、葡萄糖协同运输需要Na+、K+—ATP建立梯度D、协助扩散和简单扩散最重要的差别是后者有饱和效应E、脂溶性分子,极性的分子主要通过简单扩散运输过膜II.判断是非("1”为正确,“2”为错误)生物化学练试题——蛋白质生物合成(单选题)点击:2001编辑:贺金枝2009-10-21点击:2001编辑:贺金枝生物化学练试题——蛋白质生物合成(单选题)1.真核生物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启始tRNA是A.亮氨酸TrnAB.丙氨酸tRNAC.赖氨酸tRNAD.甲酰蛋氨酸tRNAE.蛋氨酸tRNA.原核生物蛋白质生物合成中肽链延长所需的能量于ATPGTP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级阿拉伯语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科技学院《外国史学名著选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淮北理工学院《社会学原理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生物统计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赤峰学院《教育史专题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梧州学院《现代舞创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东北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摄影报道》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合肥共达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电子测量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工业大学《概率论与数据统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GB/T 16451-2008天然脂肪醇
- 中建某公司技术质量工作会讲稿总工
- 施工图纸接收及分发台账
- Visio图标最全网络通信图标库(可用于VISIO等)课件
-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教学课件-8
-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课件
- 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 台塑关系企业资材管理规则
- 沉井施工方案
-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课件
- 10KV系统短路电流整定计算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