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晚晴时期的救亡图存课标要求: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晚晴时期的救亡图存课标要求: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1核心素养目标:1、唯物史观---社会发展从低级到高级阶段(比较《天》与《资》的进步与保守);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资产阶级抗争的出现)。2、时空观念---太平天国发展的进程;洋务运动中军用和民用工业分布的特点;3、史料实证---运用史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政府的打击;全面理解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4、历史解释---科学看待康梁对戊戌变法的反思;洋务运动的进步与局限。5、家国情怀---认识各阶级抗争精神、理解各阶级探索的努力,增强民族伟大复兴的认同。核心素养目标:2一、农民阶级的抗争与探索(一)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为主,兼有反侵略性质。(阶级矛盾激化引起)(二)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民族矛盾激化,民族危机空前加剧)一、农民阶级的抗争与探索(一)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为3史料一所规定的关于农村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的分配法,是以户为单位,进行平均分配。……分配方案是错误的,空想的。——郭毅生《〈天朝田亩制度〉的经济背景及其性质》史料二曾把没收地主的谷物……择归天王。铺店照常买卖,但本利皆归天王,不许百姓使用。——《贼情汇纂》史料三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兴银行……兴器皿技艺。——洪仁玕《资政新篇》太平天国时期的革命纲领阅读以上材料,分析太平天国的纲领有哪些进步和局限性?史料一所规定的关于农村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的分配法,是以户4道光乾隆十三年(1748)共设11个总督(包括漕运总督、河道总督),其中满9汉2。乾隆四十四年(1779),设11处总督,满7汉4
;
——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总督:1872—1875年间,除1人为满人外,其余7人全为汉人。1876-1883年间,8处总督全为汉员。1861-1890年的30年间,清廷任命了44个总督,其中34人为汉人;
——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道光乾隆十三年(1748)共设11个总督(包括漕运总督、河道5湘系为总督的如曾国藩为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刘长佑为直隶总督,左宗棠为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骆秉章为四川总督,毛鸿宾为两广总督,曾国荃、刘坤一为两江总督等。据统计,湘军将领先后出任总督者有19人之多。——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湘系如此,淮系亦然,淮系出任总督巡抚的情况如下:李鸿章曾任湖广总督、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张树声曾任江苏、贵州巡抚、两江总督、署理直隶总督、两广总督;刘秉章曾任四川总督;刘铭传曾任台湾、福建巡抚;潘鼎新曾任河南、广西、云南巡抚;丁日昌曾任江苏、福建巡抚等。
——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
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清政府中央权力下移,专制统治大为削弱。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湘系为总督的如曾国藩为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刘长佑为直隶总督,6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1年)太平天国运动促使清政府部分官僚提出向西方学习,发起了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7二、地主阶级的抗争与探索(一)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二)洋务运动-----中体西用二、地主阶级的抗争与探索(一)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8洋务运动举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举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9(1)思想上: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表明了统治阶级已经承认“中学”的不足,也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开始向“现代”转变,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2)经济上: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尤其是民用企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培养了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全面理解洋务运动做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尝试(1)思想上: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0
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伦敦与巴黎日记》(郭嵩焘)据材料分析郭嵩焘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郭嵩焘认为西方技术是“末”,西方政治体制是“本”;日本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国力增强,反对洋务派只学西方科技,主张不仅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11三、资产阶级的抗争与探索(一)戊戌维新运动----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二)辛亥革命----以三民主义为指导,实行民主共和(三)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反对旧思想旧道德三、资产阶级的抗争与探索(一)戊戌维新运动----兴民权、设12民族危机下的变局—戊戌维新变法颁布新法改革旧制政治广开言路,提拔新人改订律法,合并机构裁撤冗员澄清吏治经济提倡实业,开矿筑路财政改革,创办银行废除旗人寄生特权文教普设学堂,兼习中西开办大学,设经济科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军事精练陆军,改习洋操行征兵制,兴办兵厂裁汰八旗绿营旧军光绪皇帝先后发布了上百道变法诏令,除旧布新,反映了时代要求。民族危机下的变局—戊戌维新变法颁布新法改革旧制政广开言路,提13
维新运动具有救亡和抵制人民革命的双重性质,但变法主张的公开提出,起了主要是积极的政治影响。
——历史学家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缘由不在康梁维新派的变法内容和详细战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呈现一个使变法胜利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络的强大的促进变革的政治和经济力气。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喜所历史解释——史学家对戊戌维新运动的评价两位史学家分别从哪些角度评价戊戌变法的?结合有关史实加以说明。维新运动具有救亡和抵制人民革命的双重性质14材料一
维新志土们大多是青年士人,为国家民族之救亡图存大业挺身而出,以天下为己任,但却未能走入民间获得众的支持和力量,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援。它是一场准备很不充分的政治运动。——王先明《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百日维新的新政诏书连篇频发,然其在实践中却常常被化为无形,很多内容只是流于表面粉饰而无实效。各部堂官、各省督抚都持观望、延宕、抵制态度,拒不奉诏……光绪皇帝严责守旧大臣的诏令也达十多次,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求有所推动。——王先明《中国近代史》材料三
戊戌变法持续时间仅103天,共发布280多件新政論旨,平均一天就是两件多,其中明确指示具体办法、論令实行的就有175件。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1)客观: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守旧势力的强大。(2)主观:资产阶级改良派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材料一维新志土们大多是青年士人,为国家民族之救亡图存大15课堂小结课堂小结16材料一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摘编自奇波拉《欧洲经济史》材料二为什么工业革命独独在英国发生?我们喜欢找到一个转折点,但工业革命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可能扯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光聚焦在工业革命这一时点就会产生很大的误解。将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作为一个动力革命,可以倒溯到之前17世纪英国所发生的许多重大转变,就是所谓的金融和财政革命。在财政、金融革命的背后是政治制度的革命。工业革命之前还有科学革命,像英国的牛顿、法国的笛卡尔都对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一般认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并不重要,主要都是手工业匠人的一些技术改良,靠的是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他们并没有受过很高的教育。——摘编自马德斌《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材料三(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文》【学生活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展开的有利背景。答案提示:(1)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能的政治保证;(2)资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提供的自由劳动力;(3)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时期的生产技术进步;(4)金融和财政革命以及科学的进步;(5)新兴的棉纺织业易于接受新技术和使用新机器。【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各有哪些发明。【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教师活动】提问: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棉纺织业?【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问题。答案提示:英国公众对棉纺织品的喜爱,促使棉纺织业的发展,棉纺织业获利丰厚。市场的需求刺激了棉纺织业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技术发明。【教师活动】PPT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图片,并进行讲解。(1)纺织领域:“飞梭”、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等,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2)管理模式: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3)动力方面: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它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还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19世纪初,汽船、火车先后问世,从此,人类进入“蒸汽时代”。(4)机械制造方面:随着生产机械化的推进,机器工业迅速成长。19世纪中叶,英国的机器制造业也实现了机械化。【教师活动】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拓展的?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问题。答案提示: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2.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并思考。答案提示:(1)原因①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②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为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及影响。【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问题。(2)成果①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电力成为补充、取代蒸汽的新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②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带来更便捷的动力,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③化学工业的兴起令人瞩目,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④通过新技术改造的旧产业部门,如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等,也焕发出新的活力。【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特点?【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思考问题。答案提示:(1)由于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以及近代科学理论的指导,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取得了更多、更重要的成果。(2)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范围广、规模大、进展更迅速,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都有重要的发明创造,其中美国与德国最为突出。各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工业革命的进程也各具特色。【教师活动】PPT展示史料和表格,请同学们思考对比两次工业革命。【学生活动】思考问题,填写表格。材料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个织工,后来做了工匠;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是个纺纱工兼织工……只有……瓦特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笫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材料一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17晚晴时期的救亡图存课标要求: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晚晴时期的救亡图存课标要求: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18核心素养目标:1、唯物史观---社会发展从低级到高级阶段(比较《天》与《资》的进步与保守);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资产阶级抗争的出现)。2、时空观念---太平天国发展的进程;洋务运动中军用和民用工业分布的特点;3、史料实证---运用史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政府的打击;全面理解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4、历史解释---科学看待康梁对戊戌变法的反思;洋务运动的进步与局限。5、家国情怀---认识各阶级抗争精神、理解各阶级探索的努力,增强民族伟大复兴的认同。核心素养目标:19一、农民阶级的抗争与探索(一)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为主,兼有反侵略性质。(阶级矛盾激化引起)(二)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民族矛盾激化,民族危机空前加剧)一、农民阶级的抗争与探索(一)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为20史料一所规定的关于农村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的分配法,是以户为单位,进行平均分配。……分配方案是错误的,空想的。——郭毅生《〈天朝田亩制度〉的经济背景及其性质》史料二曾把没收地主的谷物……择归天王。铺店照常买卖,但本利皆归天王,不许百姓使用。——《贼情汇纂》史料三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兴银行……兴器皿技艺。——洪仁玕《资政新篇》太平天国时期的革命纲领阅读以上材料,分析太平天国的纲领有哪些进步和局限性?史料一所规定的关于农村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的分配法,是以户21道光乾隆十三年(1748)共设11个总督(包括漕运总督、河道总督),其中满9汉2。乾隆四十四年(1779),设11处总督,满7汉4
;
——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总督:1872—1875年间,除1人为满人外,其余7人全为汉人。1876-1883年间,8处总督全为汉员。1861-1890年的30年间,清廷任命了44个总督,其中34人为汉人;
——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道光乾隆十三年(1748)共设11个总督(包括漕运总督、河道22湘系为总督的如曾国藩为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刘长佑为直隶总督,左宗棠为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骆秉章为四川总督,毛鸿宾为两广总督,曾国荃、刘坤一为两江总督等。据统计,湘军将领先后出任总督者有19人之多。——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湘系如此,淮系亦然,淮系出任总督巡抚的情况如下:李鸿章曾任湖广总督、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张树声曾任江苏、贵州巡抚、两江总督、署理直隶总督、两广总督;刘秉章曾任四川总督;刘铭传曾任台湾、福建巡抚;潘鼎新曾任河南、广西、云南巡抚;丁日昌曾任江苏、福建巡抚等。
——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
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清政府中央权力下移,专制统治大为削弱。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湘系为总督的如曾国藩为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刘长佑为直隶总督,23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1年)太平天国运动促使清政府部分官僚提出向西方学习,发起了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24二、地主阶级的抗争与探索(一)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二)洋务运动-----中体西用二、地主阶级的抗争与探索(一)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25洋务运动举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举办的军事和民用工业26(1)思想上: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表明了统治阶级已经承认“中学”的不足,也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开始向“现代”转变,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2)经济上: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尤其是民用企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培养了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全面理解洋务运动做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尝试(1)思想上: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7
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伦敦与巴黎日记》(郭嵩焘)据材料分析郭嵩焘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郭嵩焘认为西方技术是“末”,西方政治体制是“本”;日本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国力增强,反对洋务派只学西方科技,主张不仅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28三、资产阶级的抗争与探索(一)戊戌维新运动----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二)辛亥革命----以三民主义为指导,实行民主共和(三)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反对旧思想旧道德三、资产阶级的抗争与探索(一)戊戌维新运动----兴民权、设29民族危机下的变局—戊戌维新变法颁布新法改革旧制政治广开言路,提拔新人改订律法,合并机构裁撤冗员澄清吏治经济提倡实业,开矿筑路财政改革,创办银行废除旗人寄生特权文教普设学堂,兼习中西开办大学,设经济科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军事精练陆军,改习洋操行征兵制,兴办兵厂裁汰八旗绿营旧军光绪皇帝先后发布了上百道变法诏令,除旧布新,反映了时代要求。民族危机下的变局—戊戌维新变法颁布新法改革旧制政广开言路,提30
维新运动具有救亡和抵制人民革命的双重性质,但变法主张的公开提出,起了主要是积极的政治影响。
——历史学家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缘由不在康梁维新派的变法内容和详细战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呈现一个使变法胜利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络的强大的促进变革的政治和经济力气。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喜所历史解释——史学家对戊戌维新运动的评价两位史学家分别从哪些角度评价戊戌变法的?结合有关史实加以说明。维新运动具有救亡和抵制人民革命的双重性质31材料一
维新志土们大多是青年士人,为国家民族之救亡图存大业挺身而出,以天下为己任,但却未能走入民间获得众的支持和力量,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援。它是一场准备很不充分的政治运动。——王先明《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百日维新的新政诏书连篇频发,然其在实践中却常常被化为无形,很多内容只是流于表面粉饰而无实效。各部堂官、各省督抚都持观望、延宕、抵制态度,拒不奉诏……光绪皇帝严责守旧大臣的诏令也达十多次,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求有所推动。——王先明《中国近代史》材料三
戊戌变法持续时间仅103天,共发布280多件新政論旨,平均一天就是两件多,其中明确指示具体办法、論令实行的就有175件。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1)客观: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守旧势力的强大。(2)主观:资产阶级改良派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材料一维新志土们大多是青年士人,为国家民族之救亡图存大32课堂小结课堂小结33材料一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摘编自奇波拉《欧洲经济史》材料二为什么工业革命独独在英国发生?我们喜欢找到一个转折点,但工业革命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可能扯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光聚焦在工业革命这一时点就会产生很大的误解。将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作为一个动力革命,可以倒溯到之前17世纪英国所发生的许多重大转变,就是所谓的金融和财政革命。在财政、金融革命的背后是政治制度的革命。工业革命之前还有科学革命,像英国的牛顿、法国的笛卡尔都对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一般认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并不重要,主要都是手工业匠人的一些技术改良,靠的是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他们并没有受过很高的教育。——摘编自马德斌《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材料三(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文》【学生活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展开的有利背景。答案提示:(1)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能的政治保证;(2)资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提供的自由劳动力;(3)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时期的生产技术进步;(4)金融和财政革命以及科学的进步;(5)新兴的棉纺织业易于接受新技术和使用新机器。【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各有哪些发明。【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教师活动】提问: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棉纺织业?【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问题。答案提示:英国公众对棉纺织品的喜爱,促使棉纺织业的发展,棉纺织业获利丰厚。市场的需求刺激了棉纺织业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技术发明。【教师活动】PPT展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图片,并进行讲解。(1)纺织领域:“飞梭”、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等,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2)管理模式: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广东省中山市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第一中学2025年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福建省福州琅岐中学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宠物疾病诊断与防治课件
- 山东省青州第二中学2025年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重庆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25届高一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版特色咖啡馆租赁合同及特色咖啡豆采购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不锈钢水箱研发设计与生产合同
- 2025版VI设计合同范本-文化创意产业专用
- 2025版病人护理与营养配餐服务全面合作协议
- 港式清单模板
- “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工作实践10-40-16
- 成都八中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卷(10套试卷带答案解析)
-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培训
- 丰田车系卡罗拉(双擎)轿车用户使用手册【含书签】
- 租金费用收缴流程与预警规章制度
- GB/T 27567-2011工业用吡啶
- GB/T 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 痛风过去和现在课件
- 危重病人的转运与交接
- DB22-T 5040-2020建设工程见证取样检测标准-(高清正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