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测试(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检测(五)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近代史上西方文化不断传入,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和生活习惯。张有才的爷爷张富贵1915年结婚,由于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结婚典礼上他的穿着应该是 ()A.对襟褂子 B.唐装C.西装 D.长袍马褂2.晚清重臣翁同龢在日记中描述著名买办徐润的花园时说:“园小而曲折,然楼阁几案皆有夷气。”这里的“夷气”主要是指 ()A.陈设带有西洋风格 B.全部供外国富商居住C.园中皆为日式家具 D.招聘欧洲建筑师施工3.在辛亥革命期间,民间有着“剪辫子就是革命,革命就是剪辫子”的说法,这形象地反映了 ()A.人民大众对辛亥革命成果的怀疑B.辫子问题是中国近代化的核心问题C.风俗变迁与政治变迁是一体两面D.革命启蒙思想的传播广泛而深入4.右面图片是中国目前最早记录“妇女解放”的画报(1920年10月出版)。最能表达画面中当时中国妇女解放现状的诗句是 ()A.小荷才露尖尖角B.无可奈何花落去C.千树万树梨花开D.万马齐喑究可哀5.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1931年由于不堪忍受溥仪的凌辱,要求法院出面调解,并于同年10月22日正式与溥仪解除婚约。这件事震惊社会,被称为中国千年未有的奇事。这件事充分说明了当时社会 ()A.清王朝已经彻底没落了B.中国女性逐渐摒弃了落后的封建观念C.法院的权力已经高于皇权D.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制度已经确立6.“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 ()A.唐宋时期 B.明朝后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时期7.下图显示的是20世纪60年代青年人身着绿军装的形象。绿军装在当时得以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观念 B.审美情趣 C.生活水平 D.国际潮流8.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9.爱美的中国女性因穿着时新鲜艳,被指责为资产阶级情调。这种情况最有可能出现在现代中国的哪个时期 ()A.“一五”计划期间 B.“大跃进”时期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10.黄遵宪(1848~1905)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州……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 ()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11.右图是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冯如设计、驾驶的二号飞机。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在中国航空史上的意义是()A.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水平已经超过世界先进水平B.标志着中国民航事业拉开了序幕C.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D.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12.1880年4月25日的上海《申报》发表了以下竹枝词:“无数关山一线通,人工巧制夺天工。”“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词中提到的是 ()A.有线电报B.无线电报C.固定电话D.移动电话

13.右图是1907年秋瑾在上海创办的妇女杂志。该杂志设有论说、演坛、译编、传记、小说、文苑、新闻和调查等栏目。该杂志大量发行对人们的影响有 ()①开阔视野②关注国事③减少文盲④传播新知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4.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是http:///,网址设置“1905”的寓意是 A.这一年电影诞生后不久就传到了中国B.这一年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C.这一年中国结束了电影无声的历史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15.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公平性,让边远地区的孩子选择想要学的课程,享受到全球最优秀的课程资源,我们可能选择的最佳现代技术手段是 ()A.有线电视 B.无线广播C.卫星电视 D.互联网二、非选择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共40分)16.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浓缩着历史的、民族的、时代的精华。其发展变化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近代中国人们的衣着服饰长袍马褂西服中山装30年代旗袍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衣着服饰50年代列宁装最时髦60、70年代绿色军装最流行80年代初的结婚照90年代的结婚照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近代人们服饰着装的特点,并阐释其原因。(5分)(2)为什么建国初期,列宁装最时髦,而六七十年代绿色军装最流行?(5分)(3)90年代的结婚照和80年代的结婚照相比,服装和人物表情上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6分)(4)综合以上认识,分析中国现代服饰的变化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4分)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上海近代报纸开始于19世纪50年代,主要是传教士创办的中文教会报纸。这些办给中国人看的教会报纸,主要是传教布道,报道宗教活动,也兼有宣扬西方政治制度、道德观念和炫耀科学文明的意图,带有殖民主义色彩。19世纪60年代后,外商报纸兴办和发展,逐步取代教会报纸,在上海独占市场。材料二在西方近代印刷术传入和发展过程中,随着西学东渐和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促使,中国近代印刷业出现了持续、高速发展的势头,吸引了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人及其资本的投入。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开办的《申报》馆了。前已述及,英商美查来中国经商,始作洋布和茶叶生意,因经营不善而无利可图,遂欲改弦更张,另谋他业。当时见报业兴隆,便同他的朋友伍毕特(C.WoodWord)、普莱亚(W.B.Pryer)、麦基洛(J.Mackllap)集资白银1600两,购买了铅字及印刷设备,办起了声名显赫的《申报》馆。美查创办的《申报》馆,除《申报》外,还印刷了《申报馆聚珍版丛书》。丛书分正、续、余三集,收书多达二百种。材料三下图为《申报》馆外景(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50年代出现的外国人办报热主要涉及哪些人?办报的目的是什么?(4分)(2)材料二中办报人的身份有什么变化?1872年《申报》载文说:“庶几留心时务者,于此可以得其概。而出谋生理者,于此亦不致受其欺。此新闻之作,固大有益于天下也。”由此推断《申报》的内容应该有哪些特色?(8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申报》馆的建筑特点,并分析出现该建筑风格的原因。(8分)

答案1.C2.A3.C4.A5.B6.C7.A8.A9.C10.A11.C12.C13.B14.B15.D16.(1)特点:传统服饰与西式服装并存;出现了中西合璧的新式服装。原因: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的推动;近代西方生活习俗的影响;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2)列宁装时髦原因:建国初期,中国把苏联看成社会主义老大哥,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所有领域都在向苏联学习,穿着也不例外。军装时尚原因:中苏关系逐步恶化,美苏争霸开始,国际形势趋于紧张;“文革”时期,军人在人们心中是最革命的,是捍卫社会主义的支柱,橄榄绿也就成了革命的标签。(3)变化:人们对照结婚照更加讲究。80年代的结婚照,穿着比较随便,表情比较拘谨。90年代的结婚照,礼服比较高档,神情力求浪漫。原因:80年代是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上还不够宽裕,思想上还不够开放,人们把照结婚照当作是完成一项任务;90年代,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思想的进一步开放,人们把照结婚照看成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要把这美好的瞬间留作永久的纪念。(原因分析不拘泥于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