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已修改)_第1页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已修改)_第2页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已修改)_第3页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已修改)_第4页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已修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至今在德国仍流传着这样一则马丁·路德的小故事:一年夏季马丁·路德在返乡探亲途中,突遇暴风雨,电光闪烁,火球落在他的脚前。他自念死期临到,仆倒在地,大呼:圣安娜救我!我愿意成为一位修士。瞬间雨过天晴,结果他平安归家。为了守此誓约,虽遭到家人大力反对,他仍坚决投进奥古斯丁修会,专心侍奉神。进入修道院后,他从事最卑贱的工作,开关大门,敲钟扫地,清理房间,甚至在额富德城街上逐门逐户乞食,期望修道士的刻苦生活可以拯救他。正是这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却在后来敢于挑战教皇的权威,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在欧洲引起轩然大波。1第14课挑战教皇的权威★宗教改革的背景★宗教改革的内容★宗教改革的意义2

导言

文艺复兴唤起了沉睡的人们,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开始受到挑战。一场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像酝酿已久的火山一样喷发而出,席卷了西欧各国。在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人的倡导下,教会内部出现敢于挑战教皇权威的声音,宗教改革运动蔚然大观。新教由此诞生,为西欧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3

这片只有0.44平方公里的土地,仅相当于北京故宫五分之三大。错落着壮观的梵蒂冈建筑群。这里就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而且是全球8亿多天主教徒的信仰中心。圣彼得教堂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一座教堂。梵蒂冈将一个宗教的神奇演绎得美轮美奂。

彼得大教堂穹顶彼得大教堂

4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注释:教皇一词拉丁语为“父亲”的意思,教皇可以说是脱离世俗的最高权力者。5

欧洲在16、17世纪时候,教会大量向民间出售“免罪符”,即购买免罪符的人,灵魂可以直升天堂。欺骗民众也罢了,还把他们尊崇的圣人不当人看:随便拿一块破毯子,胡说是基督用过的,随便找一块破头巾,说是圣母玛利亚戴过的,最无耻的是用猪,羊等畜生的骨头冒充圣彼德的遗骨,5个金币出售一块。至于用一堆鸡毛冒充天使的羽毛出售,他们就更不难做出。6教皇利奥十世关于“赎罪券”马丁路德出售赎罪券1517年,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教会宣称“只要买赎罪券的钱币落进钱柜叮当一响,买主挂记的那个罪人的灵魂会立刻从炼狱直飞天堂”。这句话传到路德的那里让他非常生气。7

1517年的万圣节前夕,路德在维登堡的卡斯尔教堂大门上张贴了《九十五条论纲》。在《论纲》中痛斥出卖“赎罪券”的作法,并且提出了“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反对用金钱赎罪的办法。同时,他还提出简化宗教仪式,驱逐天主教会势力的主张。《九十五条论纲》马丁·路德公布《九十五条论纲》,标志着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开始。8一、宗教改革的背景1、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起了思想解放作用;

2、日益腐朽的天主教会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欧洲尤其德意志的严重压榨;

具体体现:森严的教阶、繁琐的仪式;僵化的教规、贪婪的敲诈;二、宗教改革的过程(一)马丁·路德改革(德国)1、直接原因:

1)罗马教会宣扬因行称义;2)教皇向教民兜售赎罪券;9善功教阶圣礼因行称义因信称义信徒都可成为祭司圣经具有最高权威10

教阶制是基督教逐渐形成的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天主教实行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从教会中心至地方神职人员等级依次为:教皇-枢机主教即红衣主教-首主教-总主教-主教-神父。

11

《使徒们领圣餐》罗马天主教把他们的圣餐仪式叫做“弥撒”(Mass),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承认罪恶;念经仪式,吃圣餐。在圣餐仪式上,牧师为面包举行圣体礼,然后把圣饼献给上帝并把它分给每个礼拜者。122、改革内容:1)主张“因信称义”学说,认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2)张贴《九十五条论纲》,宣称赎罪券功效微不足,只要内心真成悔罪,就能赦免;3)创立反对罗马教皇的新教。3、路德教(新教)特点:(1)不受罗马教皇管辖,建立“廉价教会”;(2)废除教阶制度,牧师取代神父,仪式从简。13“德国是教皇的奶牛”,请判断:A、德国的养牛业发达B、德国是罗马教皇的牛奶供应国C、罗马教皇对德国的剥削德国首先进行宗教改革的原因:14

宗教改革首先开始于德意志,这与德意志当时处于分裂状态,教会对德意志政治经济上的控制和压迫特别深重有关,以致于德国成了“教皇的奶牛”。这种搜刮,既不利于资本主义早期的原始积累,也极大地恶化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为什么德国首先进行宗教改革?

其次,德国是欧洲印刷术的故乡,《圣经》印刷较多。德国人发现,教士们对他们讲的许多事情同《圣经》原文并不完全相同。于是对教士们的说教产生怀疑和不满。154、路德教改革影响:

1)在德国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这是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2)它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3)改革后的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思考】新教中废除教阶、简化仪式的改革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什么样的要求?【回答】提高自身社会地位、追求平等;加强资本积累;惜时如金。16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东正教天主教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世界三大宗教注释:世界基督教徒约有13亿(其中天主教徒7亿,新教徒5亿,东正教徒1亿)。

17日内瓦的新教教皇加尔文

加尔文(公元1509-1564年)(著名改教家和神学家)被誉为欧洲改教时期的第二位伟大人物,地位仅次于德国的马丁路德。他所著的基督教要义是改教运动时期的经典作品。在对待旧教上,他比路德激进,他企图论证新教在教义上比罗马教会更接近古代基督教的思想。他用“因信得救”来反对中世纪基督教的等级观念,用“因信得救”来取消教皇、主教、神父统治人民的权力。

18材料一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却是将救恩赐予某些人,而对另一些人则加拒绝。……上帝藉着他的预定拣选了一些人,叫他们有生命的盼望,对另一些人,则判定归于永远的死亡,这预事实上包括着整个宇宙,和一切被造之物。……所谓预定,乃是上帝的永恒旨意,他早已按照自己的意旨,决定了要将谁接入他的救恩中,并将谁贬入灭亡。就被选者一方面来说,是完全根据他(神)白白施赐的仁爱,与人的功劳丝毫无关;对于那些神定了罪必须灭亡的人,他们不能进入生命的门,也是出自公正,无可非议。材料二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恩格斯认为“加尔文的信条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勇敢的人的要求”,加尔文“以真正法国式的尖锐性突出了宗教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加尔文什么宗教思想?这有何意义?为什么恩格斯会这么说?19(二)加尔文改革(法国)1、改革内容:

1)出版《基督教原理》,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

否定教皇权力,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称新教百科全书);2)把“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成先定论;

202、影响:

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21问题:宗教改革是发生在16世纪的一场爆发于德意志,并迅速席卷西欧的社会思想政治运动,实质上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人文主义思想得以进一步弘扬。结合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思想,分析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含义。回答: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主要是指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22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它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新兴的民族国家的发展。231、16世纪西欧大陆宗教改革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文艺复兴运动使人文主义深入人心B、罗马教廷与西欧各国世俗王权的斗争白热化C、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D、剥夺天主教会的土地和经济特权242、马丁路德强调的学说是:A、君权神授B、因信称义C、政教合一D、教皇至尊3、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的学说,其实质意义在于:A、确立了“依靠信仰才能得救”的新教义B、否定了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绝对权威C、为德国宗教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254、马丁路德改革和加尔文改革的相似点是:①都主张“因信称义”②否定天主教的等级制度③都创立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④改革都在德国进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加尔文的先定论在宗教改革时期具有积极作用,它是:A、为封建世俗势力夺取政权服务B、为使欧洲各国人民免于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控制而斗争C、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D、为使天主教焕发新的生命而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创造舆论266、16世纪西欧的反封建斗争往往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是:A、宗教在当时意识形态中占统治地位,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B、宗教和神学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C、天主教会反对殖民扩张,维护了资产阶级的人性主张D、宗教有很大的迷惑性,人民易于接受7、西欧宗教改革运动对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影响是: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夺取了天主教会的土地和财产B、西欧各国的王权得到加强C、摧毁了天主教神学的精神统治D、促进了西欧各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27全文结束28解析与探究“信仰得救”是在“因信称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先定论”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进行辩护,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活动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是对“因信称义”的继承和发展。“因信称义”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肯定人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解放了人的个性。异:“因行称义”的本质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是为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而服务的。同:都属于基督教的教义,目的都是为实现灵魂得以升入天堂。

29

上帝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