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第二单元复习精选课件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第二单元复习精选课件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第二单元复习精选课件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第二单元复习精选课件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第二单元复习精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复习1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1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导读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开始于禹建立的夏朝,启最早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商汤灭夏,武王伐纣演绎着奴隶制王朝的兴衰更替。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诸侯纷争的局面。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以秦国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变法运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使人们的思想大为解放,在思想领域形成学术繁荣、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华文化开始勃兴。2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导读中国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是____;建立夏朝的是____;建立于_______________;都城在_____;夏朝开创的____________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夏朝制定的历法被称为______。夏朝公元前2070年王位世袭制禹阳城夏历3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中2、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洛阳平原发掘出的夏都城遗址被称为____________;夏朝历经_______年;最后一位国王是_____;灭亡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二里头遗址400多公元前1600年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桀42、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__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启、世袭制。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建立了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了监狱。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3、夏朝的建立有何意义?4、夏朝第二代君主是谁?他开创了什么制度取代了禅让制?5、为什么说夏朝是中国早期国家?5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启、世袭制。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6、商部落兴起于_______________商朝建立的时间_______________、建立者___、都城___。迁都到殷的商王是_____;多次迁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一个国王是__;灭亡于____________。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二、商汤灭夏河北、河南一带公元前1600年汤亳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盘庚纣公元前1046年66、商部落兴起于_______________商朝建立的时间7.周部落兴起于____________周武王时得到____________的辅佐。____________灭亡商朝____________年建立西周,都城______。公元前1046牧野之战镐京吕尚、周公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三、武王伐纣陕西渭水流域周原一带77.周部落兴起于____________周武王时得到____8.(1)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2)怎样分封?(3)有什么作用?答: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是为了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巩固统治。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四、西周的分封制88.(1)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2)怎样分封?(3)有什8.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2)怎样分封?(3)有什么作用?答: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主要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但向周王进纳贡物,服从周王调兵。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98.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2)怎样分封?(3)有什么作用8.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2)怎样分封?(3)西周分封制的作用?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1、加强对地方的控制;2、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3、巩固疆土;4、扩大统治范围。108.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2)怎样分封?第4课早期国家西周等级示意图1、周天子2、诸侯3、卿大夫4、士5、平民6、奴隶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11西周等级示意图1、周天子2、诸侯3、卿大夫4、士5、平民6(3)______,周平王迁

都洛邑,东周开始。9、西周的灭亡(1)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周厉王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2)公元前771年犬戎进攻镐京,西周灭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公元前770年12(3)______,周平王迁9、西周的灭亡(1)公元前84110、夏、商、西周大事年表重要年代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夏朝建立、都阳城夏朝灭亡禹桀约前1600年--前1046年商朝建立商朝灭亡汤纣约前1300年盘庚迁殷商王盘庚前1046年---前771年牧野之战西周建立都镐京西周灭亡周武王周厉王周幽王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1310、夏、商、西周大事年表重要年代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约前207“三代”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三代”的许多故事千古传诵,如商汤灭桀、“酒池”“肉林”、武王伐纣、周公制礼作乐、烽火戏诸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脍炙人口的故事,都出自“三代”的传说。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的更替,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贤则昌,失贤则亡”的道理。理清夏、商、西周朝代的更替。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14“三代”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三代”的许多故事千1、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铜器在我国是________________出现的;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___________;商周时期在青铜器铸造技术上采用的工艺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夏、商、周时期原始社会后期商周时期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泥范铸造法”151、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指__________2.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

_________,造型奇特的是_________。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162.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文化发展阶段。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及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17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第灿烂的青铜文明是由奴隶创造的。因为在奴隶社会中,手工业、农牧业、商业的繁荣形成了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进行简单协作和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奴隶主阶级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过程,推动生产力发展;由于大批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提供大量剩余产品,使另一部分人可以摆脱体力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灿烂的文明”是建立在广大奴隶极其悲惨的命运基础上的“文明”。奴隶的悲惨生活与灿烂的青铜文明之间的关系?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18灿烂的青铜文明是由奴隶创造的。因为在奴隶社会中,手工业、农牧(1)根据图下的文字描述,填出图中A、B两处的算术运算符号。(2)图中反映的是西周时的什么情况?这种情况说明了什么实质性问题?(3)图中所反映的情况必然会导致什么结果?这种现象和结果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什么历史结论?识图题:读下图然后回答问题(反映的是西周时的情形)A处填“=”,B处填“+”是西周奴隶买卖情形的体现。说明:奴隶的价值还不如马,西周时奴隶地位很悲惨。奴隶地位悲惨是奴隶主残酷压迫和剥削奴隶所致,因而必然会激起奴隶反抗。说明夏、商、西周奴隶制残酷、野蛮的本质,也说明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剥削的基础上的。(此题目为开放性题目,只要符合题意即可)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19(1)根据图下的文字描述,填出图中A、B两处的算术运算符号。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二、甲骨文3、______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首次发现甲骨文的是________,________年发现的;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______。甲骨文王懿荣1899年商朝20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二、甲骨文3、______是中国商周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5、甲骨文使用的造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甲骨文4、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意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21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5、甲骨文使用的造字方法______1.东周建立时间____________、建立者_______、都城______。东周分为______和_______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我国______社会瓦解时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我国______社会的形成时期。春秋战国原始封建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洛邑221.东周建立时间____________、建立者______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2.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于________,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秋时期手工业部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秋后期

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漆器制作。23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2.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于______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3.春秋时期商业的发展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2)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24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3.春秋时期商业的发展表现在:___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4.分封制逐步瓦解是在______,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秋时期,周王室直接管辖的地区仅限于_____。二、王室衰微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开始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世袭洛邑一带25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4.分封制逐步瓦解是在______,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三、诸侯争霸周王室地位下降;

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民族矛盾有所发展。5.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的原因是什么?26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三、诸侯争霸周王室地位下降;56.公元前7世纪中期,____________任用________为相,改革内政,对外“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管仲齐桓公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276.公元前7世纪中期,管仲齐桓公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277.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___________,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成语:___________城濮大战“退避三舍”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287.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___________,晋军大败楚8.春秋时期先后称霸中原的诸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秦穆公298.春秋时期先后称霸中原的诸侯有__________齐桓公晋9.齐桓公为什么能第一个称霸?

答:①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②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扩充疆界;

③政治上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309.齐桓公为什么能第一个称霸?答:①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10.春秋争霸战争有何积极影响?31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1.东周后期称作_________;起止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_______________而得名;战国初年,___、___、___三分晋国,战国七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雄并立的局面。韩赵魏齐、楚、燕、韩、赵、魏、秦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战国七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刘向《战国策》321.东周后期称作_________;起止时间________2.战国时期,各国间经常发生战争,其中齐魏之间的著名战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桂陵之战马陵之战3.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__________后,东方六国再无力抵御强秦的进攻。长平之战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332.战国时期,各国间经常发生战争,其中齐魏之间的著名战役有:促进了各国政治改革、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也有利于思想上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4.春秋战国时期战争有什么不同?春秋——争霸战争;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5.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有哪些特点?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6.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积极影响有哪些?34促进了各国政治改革、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也有利于思想上百家争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二、商鞅变法经济上: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政治上:新兴的地主阶级势力增强,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7.战国时期在经济和政治上出现了哪些新变化?35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二、商鞅变法经济上:铁制农具和牛8.__________年,商鞅在_______支持下开始变法。公元前356秦孝公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368.__________年,商鞅在_______支持下开始变9(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变法的主要目的: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379(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变法的主要目的:第7课战国9.(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政治上:❶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❷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❸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❹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上:❶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❷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❸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389.(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政治上:❶确立县制,由国9.(3)在当时的背景下,秦国的贵族、新兴地主阶级、平民对商鞅变法持何种态度?请说明理由。

贵族反对,因为变法废除了贵族的特权。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因为变法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权。平民拥护,因为变法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399.(3)在当时的背景下,秦国的贵族、新兴地主阶级、平民对商9.(4)商鞅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变法的主要作用是: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409.(4)商鞅变法的作用是什么?变法的主要作用是:使秦国9.(5)商鞅变法给我们什么启示?启示:①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改革是强国之路;②改革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成功的改革会促进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419.(5)商鞅变法给我们什么启示?启示:第7课战国时期的3.战国时期,秦国蜀太守______在岷江修筑都江堰,使___________成为“_____________”。李冰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423.战国时期,秦国蜀太李冰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第7课战国时期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与材料一中有关的人物主持的那次变法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变法的措施中,奴隶主贵族最反对的应该是哪一条?为什么?

(2)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但他本人却惨遭旧贵族车裂之刑。从这个事例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3)材料二中李白所提到的“秦王”是谁?赞扬的是他的哪一历史功绩奖励军功。理由:它剥夺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旧贵族今后没有军功,就不能再继承爵位和特权。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道路总是曲折的;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进步的事业有时需要付出血的代价;要坚持改革创新等。嬴政(秦始皇),统一六国。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43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奖励军功。理由:1.老子是____时期__国人,____学派创始人,著作是________,老子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第8课百家争鸣一、老子春秋楚道家《道德经》441.老子是____时期__国人,____学派创始人,著作是_第8课百家争鸣二、孔子和儒家学说2.孔子是____时期___国人,____学派创始人,孔子的著作______,孔子的思想__________________春秋鲁儒家其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主张“有教无类”;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论语》45第8课百家争鸣二、孔子和儒家学说2.孔子是__第8课百家争鸣(1)创办私学;(2)主张“有教无类”;(3)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3.简述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46第8课百家争鸣(1)创办私学;3.简述孔子在教育第8课百家争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教学派的创始人。4.如何评价孔子?47第8课百家争鸣大思想家,4.如何评价孔子?47

道家:老子(春秋);庄子(战国)儒家:孔子(春秋);

孟子、荀子(战国)墨家:墨子(战国)法家:韩非(战国)兵家:孙武(战国)第8课百家争鸣5.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领域有哪些学派?其代表人物各是谁?三、百家争鸣48道家:老子(春秋);庄子(战国)第8课百家争学派人物思想主张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主张实行“礼制”,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兼爱”、“非攻”;主张顺其自然和民心。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制专制统治。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孙武《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兵家第8课百家争鸣49学派人物思想主张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主张实行“礼制”,明确尊卑等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影响第8课百家争鸣6.如何评价百家争鸣?50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7、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1)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3)面对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廷揽人才。第8课百家争鸣517、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1)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浪网2009年12月30日报道:由胡玫执导的电影《孔子》已经结束了拍摄,将于2010年1月22日上映。激发了人们对2000多年前这位伟人的热议。右图是2006年孔子诞辰2557年前夕,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向全球正式发布的孔子标准像定稿。材料二: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请回答:(1)孔子是中国古代大思想家,被称为“圣人”。他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他的思想在什么时候被确定为封建正统思想?

(3)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仁”的学说。西汉(汉武帝时期)因材施教。第8课百家争鸣528、阅读下列材料“仁”的学说。西汉(汉武帝时期)因材施教。第祝同学们学习进步!53祝同学们学习进步!53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复习55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1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导读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开始于禹建立的夏朝,启最早以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商汤灭夏,武王伐纣演绎着奴隶制王朝的兴衰更替。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诸侯纷争的局面。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以秦国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变法运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变革,使人们的思想大为解放,在思想领域形成学术繁荣、百家争鸣的局面,中华文化开始勃兴。56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单元导读中国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是____;建立夏朝的是____;建立于_______________;都城在_____;夏朝开创的____________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夏朝制定的历法被称为______。夏朝公元前2070年王位世袭制禹阳城夏历57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中2、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洛阳平原发掘出的夏都城遗址被称为____________;夏朝历经_______年;最后一位国王是_____;灭亡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二里头遗址400多公元前1600年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桀582、夏朝的中心地区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__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启、世袭制。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建立了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了监狱。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3、夏朝的建立有何意义?4、夏朝第二代君主是谁?他开创了什么制度取代了禅让制?5、为什么说夏朝是中国早期国家?59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启、世袭制。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6、商部落兴起于_______________商朝建立的时间_______________、建立者___、都城___。迁都到殷的商王是_____;多次迁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一个国王是__;灭亡于____________。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二、商汤灭夏河北、河南一带公元前1600年汤亳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盘庚纣公元前1046年606、商部落兴起于_______________商朝建立的时间7.周部落兴起于____________周武王时得到____________的辅佐。____________灭亡商朝____________年建立西周,都城______。公元前1046牧野之战镐京吕尚、周公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三、武王伐纣陕西渭水流域周原一带617.周部落兴起于____________周武王时得到____8.(1)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2)怎样分封?(3)有什么作用?答: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是为了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巩固统治。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四、西周的分封制628.(1)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2)怎样分封?(3)有什8.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2)怎样分封?(3)有什么作用?答: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主要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但向周王进纳贡物,服从周王调兵。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638.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2)怎样分封?(3)有什么作用8.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2)怎样分封?(3)西周分封制的作用?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1、加强对地方的控制;2、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3、巩固疆土;4、扩大统治范围。648.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2)怎样分封?第4课早期国家西周等级示意图1、周天子2、诸侯3、卿大夫4、士5、平民6、奴隶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65西周等级示意图1、周天子2、诸侯3、卿大夫4、士5、平民6(3)______,周平王迁

都洛邑,东周开始。9、西周的灭亡(1)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周厉王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2)公元前771年犬戎进攻镐京,西周灭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公元前770年66(3)______,周平王迁9、西周的灭亡(1)公元前84110、夏、商、西周大事年表重要年代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夏朝建立、都阳城夏朝灭亡禹桀约前1600年--前1046年商朝建立商朝灭亡汤纣约前1300年盘庚迁殷商王盘庚前1046年---前771年牧野之战西周建立都镐京西周灭亡周武王周厉王周幽王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6710、夏、商、西周大事年表重要年代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约前207“三代”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三代”的许多故事千古传诵,如商汤灭桀、“酒池”“肉林”、武王伐纣、周公制礼作乐、烽火戏诸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脍炙人口的故事,都出自“三代”的传说。通过学习夏、商、西周的更替,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贤则昌,失贤则亡”的道理。理清夏、商、西周朝代的更替。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68“三代”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三代”的许多故事千1、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铜器在我国是________________出现的;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___________;商周时期在青铜器铸造技术上采用的工艺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夏、商、周时期原始社会后期商周时期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泥范铸造法”691、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指__________2.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

_________,造型奇特的是_________。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702.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文化发展阶段。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及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71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第灿烂的青铜文明是由奴隶创造的。因为在奴隶社会中,手工业、农牧业、商业的繁荣形成了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进行简单协作和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奴隶主阶级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过程,推动生产力发展;由于大批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提供大量剩余产品,使另一部分人可以摆脱体力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灿烂的文明”是建立在广大奴隶极其悲惨的命运基础上的“文明”。奴隶的悲惨生活与灿烂的青铜文明之间的关系?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72灿烂的青铜文明是由奴隶创造的。因为在奴隶社会中,手工业、农牧(1)根据图下的文字描述,填出图中A、B两处的算术运算符号。(2)图中反映的是西周时的什么情况?这种情况说明了什么实质性问题?(3)图中所反映的情况必然会导致什么结果?这种现象和结果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什么历史结论?识图题:读下图然后回答问题(反映的是西周时的情形)A处填“=”,B处填“+”是西周奴隶买卖情形的体现。说明:奴隶的价值还不如马,西周时奴隶地位很悲惨。奴隶地位悲惨是奴隶主残酷压迫和剥削奴隶所致,因而必然会激起奴隶反抗。说明夏、商、西周奴隶制残酷、野蛮的本质,也说明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剥削的基础上的。(此题目为开放性题目,只要符合题意即可)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73(1)根据图下的文字描述,填出图中A、B两处的算术运算符号。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二、甲骨文3、______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首次发现甲骨文的是________,________年发现的;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______。甲骨文王懿荣1899年商朝74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二、甲骨文3、______是中国商周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5、甲骨文使用的造字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甲骨文4、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意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75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5、甲骨文使用的造字方法______1.东周建立时间____________、建立者_______、都城______。东周分为______和_______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我国______社会瓦解时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我国______社会的形成时期。春秋战国原始封建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洛邑761.东周建立时间____________、建立者______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2.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于________,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秋时期手工业部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秋后期

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漆器制作。77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2.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于______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3.春秋时期商业的发展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2)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78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3.春秋时期商业的发展表现在:___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4.分封制逐步瓦解是在______,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秋时期,周王室直接管辖的地区仅限于_____。二、王室衰微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开始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也不世袭洛邑一带79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4.分封制逐步瓦解是在______,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三、诸侯争霸周王室地位下降;

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民族矛盾有所发展。5.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的原因是什么?80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三、诸侯争霸周王室地位下降;56.公元前7世纪中期,____________任用________为相,改革内政,对外“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管仲齐桓公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816.公元前7世纪中期,管仲齐桓公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277.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___________,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成语:___________城濮大战“退避三舍”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827.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___________,晋军大败楚8.春秋时期先后称霸中原的诸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秦穆公838.春秋时期先后称霸中原的诸侯有__________齐桓公晋9.齐桓公为什么能第一个称霸?

答:①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②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扩充疆界;

③政治上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849.齐桓公为什么能第一个称霸?答:①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

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10.春秋争霸战争有何积极影响?85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1.东周后期称作_________;起止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_______________而得名;战国初年,___、___、___三分晋国,战国七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雄并立的局面。韩赵魏齐、楚、燕、韩、赵、魏、秦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一、战国七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刘向《战国策》861.东周后期称作_________;起止时间________2.战国时期,各国间经常发生战争,其中齐魏之间的著名战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桂陵之战马陵之战3.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__________后,东方六国再无力抵御强秦的进攻。长平之战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872.战国时期,各国间经常发生战争,其中齐魏之间的著名战役有:促进了各国政治改革、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也有利于思想上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4.春秋战国时期战争有什么不同?春秋——争霸战争;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5.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有哪些特点?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6.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积极影响有哪些?88促进了各国政治改革、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也有利于思想上百家争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二、商鞅变法经济上: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政治上:新兴的地主阶级势力增强,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7.战国时期在经济和政治上出现了哪些新变化?89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二、商鞅变法经济上:铁制农具和牛8.__________年,商鞅在_______支持下开始变法。公元前356秦孝公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908.__________年,商鞅在_______支持下开始变9(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变法的主要目的: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919(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变法的主要目的:第7课战国9.(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政治上:❶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❷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❸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❹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上:❶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❷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❸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929.(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政治上:❶确立县制,由国9.(3)在当时的背景下,秦国的贵族、新兴地主阶级、平民对商鞅变法持何种态度?请说明理由。

贵族反对,因为变法废除了贵族的特权。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因为变法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权。平民拥护,因为变法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939.(3)在当时的背景下,秦国的贵族、新兴地主阶级、平民对商9.(4)商鞅变法的作用是什么?

变法的主要作用是: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949.(4)商鞅变法的作用是什么?变法的主要作用是:使秦国9.(5)商鞅变法给我们什么启示?启示:①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改革是强国之路;②改革必须符合实际情况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成功的改革会促进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959.(5)商鞅变法给我们什么启示?启示:第7课战国时期的3.战国时期,秦国蜀太守______在岷江修筑都江堰,使___________成为“_____________”。李冰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963.战国时期,秦国蜀太李冰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第7课战国时期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与材料一中有关的人物主持的那次变法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变法的措施中,奴隶主贵族最反对的应该是哪一条?为什么?

(2)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但他本人却惨遭旧贵族车裂之刑。从这个事例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3)材料二中李白所提到的“秦王”是谁?赞扬的是他的哪一历史功绩奖励军功。理由:它剥夺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旧贵族今后没有军功,就不能再继承爵位和特权。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道路总是曲折的;改革不可能一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