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平里店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平里店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平里店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平里店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平里店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平里店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史家认为,“欧洲人探险的动机是错综复杂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寻找基本资源和可以耕作的土地,以及寻找通往□□市场的新商路,再有就是热切的传播基督教。”材料中空缺的应是A.中国

B.印度

C.亚洲

D.美洲参考答案:C2.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瓦德西这一说法主要是基于A.三元里人民抗英B.反割台斗争C.左宗棠收复新疆D.义和团运动参考答案:D从材料中“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可以联系所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瓦德西之所以有此认识是因为义和团运动不屈不挠的斗争给各国列强以沉重的打击,使得西方列强不得不转变对中国的侵略方式,即由直接瓜分改为扶植傀儡清政府,从而达到其“以华治华”的目的,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发生的时间与八国联军侵华史实不符。3.回答以下问题:(18分)列举秦朝、唐朝、北宋、明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并指出其影响。(18分)参考答案:①史实:秦朝: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在中央设置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3分)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削弱相权,加强皇权。(3分)北宋:在宰相下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把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便于皇帝总揽大权。(3分)明朝: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属皇帝。皇帝的权力空前加强。(3分)②总体发展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4分)③影响: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2分)

4.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皇权至上

B.建筑功能齐全

C.天人合一

D.国家大一统参考答案:A5.“君主是实,立宪是虚”,这可以用于描述A.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君主立宪制 B.19世纪后期的法国民主共和制

C.18世纪中后期的美国民主共和制 D.19世纪后期的德国君主立宪制参考答案:D6.与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相比,中国同盟会“平均地权”主张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A.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B.走欧美资本主义农业发展道路C.满足了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

D.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相联系参考答案:D7.之所以说十月革命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主要是因为

)A.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

B.它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

C.它结束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D.它有列宁的领导参考答案:C8.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A.不按时参加公民大会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C.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参考答案:考点:46:克利斯提尼改革.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克里斯提尼改革的主要内容:①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为选举单位;②设立五百人会议;③组成十将军委员会;④陶片放逐法.解答:本题解题关键要明确陶片放逐法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对付政治上掌握大权而意图恢复建立僭主政治的野心家,材料能够体现野心家的只有C项;A项对民主制度无法构成威胁;B项是雅典公民的共性主张;D项也不会使统治者成为雅典政治的独裁者.故选C.9.下列最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最高峰的是

A.坚持斗争14年

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中央政权C.制定颁布了革命纲领

D.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参考答案:C10.改革开放初期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建立经济特区,是基于它们(

)A、经济发展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B、临近港澳,华侨多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出成绩

D、已有许多外资企业参考答案:B11.近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如图一书,本书系统、全面地回顾了中央在西藏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历史过程,以此肯定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伟大意义和成功实践。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使我国民族自治区①实现了少数民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②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③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④使少数民族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D略12.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个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定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A,民主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参考答案:D13.图5反映了我国古代某一朝代的都城布局,该布局的出现应该不晚于A.汉朝

B.隋朝

C.宋朝

D.明朝参考答案:C14.根据蔡增基《十年来的中国航运》记载:“自国民政府成立至今,不过十年此十年间,民营公司之组织,约计二十五家,……已远胜以前数十年矣。”当时航运业民营公司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蒸汽轮船制造技术开始传入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D.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侵略参考答案:C略15.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宪法日。下列对我国宪法发展历史阐释准确的是A.《临时约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共同纲领》是我国第一部正式宪法C.1954年宪法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D.1982年宪法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1912年颁布的《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排除A;1949年的《共同纲领》不是由最高立法机关制定,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排除B;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排除C;1982年宪法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故选D。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1982年宪法16.1990年擅长打桥牌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十字路口打出了一张“中国王牌”,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国内外对中国是否继续改革开放的疑虑,也回答了中国将以何种步伐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问题。这张“王牌”是A.设立深圳经济特区B.开发上海浦东C.开放海南经济特区D.宣布珠三角为经济开放区参考答案:B“1990年”可知,这张“王牌”是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深圳经济特区于1980年8月正式成立,排除A;1984年,宣布珠三角等为经济开放区,排除D;1988年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排除C;199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策开发上海浦东,故选B。17.《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B.坊市制度已经崩溃

C.都城人口急剧增长

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参考答案:B18.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C.全部供皇帝使用,不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帝使用,部分投放市场参考答案:C19.为了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巩固小农经济在政权中的统治地位,从战国时期开始,封建政府推行A.井田制B.重农抑商C.抑制兼并D.盐铁官营参考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为维护专制统治的经济基础即小农经济和农业,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起,封建国家就开始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B项正确;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A项错误;抑制兼并是汉唐时期重农抑商的措施之一,C项不符合题意;盐铁官营是汉武帝时开始的经济政策,D项错误。【点睛】重农抑商开始于战国中期的商鞅变法。20.下表是19世纪最后30年英、德、美三国煤炭、钢铁产量情况统计(单位:万吨)。对该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19世纪末英国经济发展停滞,被美德赶上

B.美德经济发展快速主要是由于统一的完成C.英国更重视新能源的开采和新技术的应用

D.煤钢产量反映了其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参考答案: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从材料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反应第二次工业革命重工业发展的钢铁工业的发展数据,美国的和德国发展较快,但是英国发展逐渐的缓慢下来,反映了此时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故选D。21.“巴黎公社建立后,对外发表公报,宣称:巴黎所追求的是建立共和国获得城市应享有的特权,它衷心希望能为法国的其他城镇做榜样……巴黎只希望拥有自己的自治权,它充分尊重法国其他城镇的平等权利。”可以看出,巴黎公社的政权性质是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合法代表B.巴黎工人建立的城市自治政权C.法国各地城市政权的合法代表D.法国无产阶级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权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所强调的是巴黎公社要有城市所应当享有的特权,希望拥有城市自治权,B选项符合题意。巴黎公社革命的目标就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A选项排除。巴黎公社是法国各地城市政权的合法代表的说法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巴黎公社是新型的工人政权,D选项排除。22.1847年,英国商人的一个组织的报告书中写道:“中国人所织的白而结实的布比我们的货物贵得多。我在上海发现,由于我们的布代替了他们的布,他们的织布业已迅速下降了。”洋货冲击中国货所凭借的优势主要是A.机器生产,经久耐用

B.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C.以武力侵略为后盾

D.价格低廉参考答案:D考察近代列强的侵略。结合材料“中国人所织的白而结实的布比我们的货物贵得多”可知,洋布依靠价格优势逐渐占据中国市场。故应选D。23.《解放日报》提到“在举行了这种诉苦大会的地方,成千上万的俘虏兵打开了眼睛,他们立即就觉悟到一系列的问题,立即就自动要求加入我军,与蒋介石和帝国主义者拼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诉苦会能够俘虏大量士兵B.诉苦会是反对蒋介石和帝国主义的唯一途径C.诉苦会奠定了抗日战争胜利D.诉苦会在解放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参考答案:D材料说明诉苦会导致俘虏的国民党将领直接变成人民解放军的成员,说明诉苦会在解放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故D正确;俘虏敌人主要是战争作用,故A错误;B中唯一说法绝对;材料论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故C错误。24.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这里“一张安全网”是指A.“福利国家”制度

B.自由竞争机制

C.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D.发展新兴工业参考答案:A25.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万隆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其依据是因为周恩来主张()A.和平共处不称霸 B.求同存异谋发展C.加强团结不结盟 D.区域互利求合作参考答案:考点:万隆会议.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万隆会议,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本题关键词为“菲律宾”“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可见中国当时与第三世界国家先有矛盾后化解,只有万隆会议符合要求.万隆会议上初期与会国存在严重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6.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哥伦布开辟的新航线是图中所示的航线

A.①B.②C.③D.④参考答案:D27.“它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并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这一事件是A.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香港回归祖国D.澳门回归祖国参考答案:D从“在中国国土上彻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澳门的回归是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后,香港和澳门问题依旧存在;香港回归祖国后澳门问题依旧存在,不能称之为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故AC两项错误。B选项主要强调的是外交问题,而本题强调的是领土问题,故B项错误。28.16世纪以前,西欧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稳定的,只是由于战争或歉收等原因才发生暂时的波动。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却一直上升,到16世纪末,西班牙、葡萄牙的物价平均上涨了4倍多,法国、英国和德国则平均上涨2倍到2倍半。这一变化A.引起国力变化,巩固西葡霸主地位B.造成社会动荡,阻碍国际贸易交流C.促使社会分化,加速封建势力衰落D.推高金银价格,抑制商品经济发展参考答案:C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引发价格革命,价格革命使封建势力衰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正确;西班牙、葡萄牙的价格革命并没有巩固西葡霸主地位,故A错误;价格革命与阻碍国际贸易交流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B错误;价格革命的原因是金银大量输入欧洲,金银价值下降,物价上涨,故D错误。故选C。29.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常以某种手工业品为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商周/铁器一唐宋/陶器一明清/瓷器B.商周/漆器一唐宋/青铜器一明清/瓷器C.商周/玉器一唐宋/漆器一明清/玻璃D.商周/青铜器一唐宋/瓷器一明清/棉布参考答案:D30.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以后,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齐地睡在马路上。对此,美国的《生活》杂志称:“这个行动宣告了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这主要是指A.上海解放后,国民党的统治宣告结束

B.美国已放弃扶蒋反共的政策C.中共及解放军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D.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战的胜利参考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太平天国一方面宜布“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另一方面对四书、五经也只是剧去鬼神祭祀之类的字句……把儒家思想中的幕本内容如等级制、三纲五常、天命论等都保留了下来。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A.仍未摆脱旧式农民起义局限B.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C.以“拜上帝会”为理论武器D.动摇了清朝统治纂础参考答案:A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从题干材料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只是“剧去鬼神祭祀之类的字句”,依然保留了“等级制、三纲五常、天命论等”。这充分说明了太平天国运动的落后性。分析选项,A项符合题意,故应选A。32.纵观古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期,政治体制的变化,都会影响这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琅邪刻石记载: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主要采取了哪些政治措施?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积极影响?材料二“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为中国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带来“前无古人的变化”的具体表现。材料三“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和平的环境。”“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体现社会进步。这种模式,成为它为后世留下的最独特的遗产。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改革。”——钱乘旦《英国通史》(3)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的“合适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和作用?材料四俾斯麦曾在议会中公开宣称:“我们这里不是英国,我们这些大臣是皇帝的奴仆而不是你们(指议员)的奴仆!”威廉·李卜克内西说:“你如果想了解德国,就必须抓住这样一个事实:德国,特别是普鲁士,是一个倒着的金字塔,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尖铁,一切都由它托起”。(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统一后所建立的政治体制的特点。参考答案:(1)中央:实行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积极影响:加强中央对方的管辖,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繁荣、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2)表现:政治制度: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或封建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社会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3)制度:君主立宪制。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作用: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避免独裁统治。(2分,学生只要能答出相同的意思即可得分。)特点:民主是虚、专制是实(或君主是实,立宪为虚);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或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1)第一小问依据所学从秦朝中央制度和地方制度回答;第二小问从从维护国家统一等角度分析积极影响。(2)依据材料二“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和所学从推翻君主专制和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思考回答。(3)第一小问从君主立宪制回答;第二小问从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回答特点,从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避免独裁统治回答作用。(4)结合德意志君主专制特点从民主是虚、专制是实以及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角度回答。点睛:秦朝中央集权制度33.材料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文《同盟会宣言》材料二57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2006年4月21日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材料三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经过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已经初步地找到了一条适应中国现代化需要的中国政治发展道路——陈红太谈我国60年民主政治建设成就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述孙中山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为实现上述主张,孙中山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其结果怎样?(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就。(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是什么?试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中国近代、现代民主政治进程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

参考答案:(1)政治主张: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践活动: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制定《临时约法》。结果: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但未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2)成就: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成就:找到了一条适应中国现代化需要的中国政治发展道路。原因:政治上,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经济上,中国贫穷落后,民主政治建设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现代,政治上,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经济上,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巨大,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试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及其实践,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第一小问“核心内容”由材料一中的信息“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即可得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结论;第二小问“实践活动”可从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