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华东地区民航专业工程质量监督站招考1名人员53133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1页
2022年10月华东地区民航专业工程质量监督站招考1名人员53133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2页
2022年10月华东地区民航专业工程质量监督站招考1名人员53133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3页
2022年10月华东地区民航专业工程质量监督站招考1名人员53133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4页
2022年10月华东地区民航专业工程质量监督站招考1名人员53133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米宝宝科技2022年10月华东地区民航专业工程质量监督站招考1名人员53133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题目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综合能力拔高-押题卷(共100题)1.下列关于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表述正确的是(

)。

A.劳动争议当事人必须先协商解决

B.在劳动仲裁前必须先行调解

C.劳动争议仲裁的裁决是终局的

D.在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必须先进行劳动仲裁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劳动法。

A、B两项错误,《劳动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七十八条规定:“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C项错误,D项正确。《劳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故劳动争议仲裁的裁决并不是终局性的,当事人不服可以诉讼,但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即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必须先进行劳动仲裁。

故正确答案为D。2.根据上表,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居民平均每天约40%的时间用于工作

B.农村居民人均每天比城市居民节约交通时间21分钟

C.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活动平均耗时约占工作时间的1/5

D.农村居民人均每天比城镇居民睡眠多一个小时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的是(

)。

A.配偶

B.祖父母

C.子女

D.父母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法典。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4.农药∶污染

A.太阳∶温度

B.运动∶健康

C.噩耗∶悲痛

D.电脑∶辐射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农药”可能产生“污染”,二者属于或然因果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太阳”斜射角度的不同会导致“温度”的变化,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但对应方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B项:“运动”可能带来“健康”,二者属于或然因果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噩耗”必然导致“悲痛”,二者属于必然因果对应关系,排除;

D项:“电脑”必然导致“辐射”,二者属于必然因果对应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5.屏幕阅读与在线阅读的兴起,以及海量信息的便捷搜索,使人们的阅读呈现出“浅阅读”的特征。即时的在线浏览取代了传统的青灯黄卷式的经典阅读。快餐式、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的阅读是典型的浅阅读。其实不仅在网络阅读中存在较为突出的浅阅读现象,纸面阅读中的浅阅读同样不容忽视。

作者意在说明:

A.浅阅读形成的客观原因

B.浅阅读有哪些基本特点

C.浅阅读存在于哪些领域

D.浅阅读显现的消极影响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文段主要介绍了浅阅读出现的原因、特点、涉及的领域等内容。D项的“消极影响”文段未涉及,可首先排除。A、C项均属于文段的部分内容,过于片面,排除。B项“基本特点”可以涵盖文段阐述的几个方面。本题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指出“浅阅读”特征的由来,之后具体阐述“浅阅读”有哪些特征。最后的“其实”并非转折词,而是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文段结构为“分—总—分”,重在强调浅阅读的特点。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首句提出人们的阅读呈现“浅阅读”的特点,然后具体分析浅阅读的特点,故文段重在强调浅阅读的特点,对应B项。

A项“形成原因”、C项“领域”虽然文段有所提及,但是表述过于片面,可以排除;D项“消极影响”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提及,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6.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互联网时代,舆论对名人的窥探无孔不入,这大大提高了名人紧言慎行必要性。

B.各种社会名流的私下言行被暴光到互联网上,在全世界都已缕见不鲜。

C.他在饭桌上眉飞色舞喜谑智取威虎山的解放军,实在令人愤慨。

D.许多名人的不雅视频流到网上,引起轰动,他们自己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A项,“紧言慎行”中的“紧”错误,应该是“谨言慎行”。

第二步,B项,“暴光”中的“暴”错误,应该是“曝光”;“缕见不鲜”中的“缕”错误,应该是“屡见不鲜”。

第三步,C项,“喜谑”中的“喜”错误,应该是“戏谑”。

第四步,D项没有错别字。

因此,选择D选项。

7.传统观点认为鸡蛋黄胆固醇含量高,是直接造成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脑中风的罪魁祸首。所以,很多中老年人不敢吃鸡蛋黄。最近,营养学家组织了一个专门研究鸡蛋黄与胆固醇之间关系的小组,对116名50至65岁的男性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验。

假定有以下几种实验结果,哪种将最能削弱传统观点?

A.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分别食用蛋黄和蛋清,结果发现食用蛋清的一组被试者体内胆固醇含量明显增加

B.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分别食用蛋黄和蛋清,结果发现两组被试者体内胆固醇含量没有明显差异

C.将被试者分为两组,一组食用蛋黄,一组不食用蛋黄,半年后发现没有食用蛋黄的被试者体内胆固醇含量有所减少

D.将被试者分为两组,一组食用蛋黄,一组不食用蛋黄,半年后被试者体内的胆固醇含量均没有发生变化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首先确定传统观点是“鸡蛋黄胆固醇含量高”,要求通过实验结果说明该观点是不正确的,即只要能够说明食用鸡蛋黄不会使胆固醇含量变高即可。题干的观点是:食用鸡蛋黄胆固醇含量高。要削弱该结论,只要能够通过实验说明食用鸡蛋黄不会使胆固醇含量变高即可。

A项,实验结果仅能证明蛋清的胆固醇含量高于蛋黄,不能说明蛋黄胆固醇含量少,不能削弱题干观点。

B两,实验结果说明仅能证明蛋清和蛋黄的胆固醇含量相当,不能说明食用鸡蛋黄不会使胆固醇含量变高,不能削弱题干观点。

C项,没有食用蛋黄的人胆固醇含量减少,不能说明吃了蛋黄就会提高胆固醇,也不能削弱题干观点。

D项,要对食用鸡蛋黄后的胆固醇含量进行比较,需要设置一个对照组,即一组食用蛋黄,一组不食用蛋黄,而实验结果是胆固醇含量没有变化,说明食用鸡蛋黄不会使胆固醇含量变高,因此最能质疑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鸡蛋黄胆固醇含量高,会导致多种疾病。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吃蛋清的胆固醇含量增加,不能确定吃蛋黄的胆固醇含量如何变化,不具有削弱作用。

B项:不明确项。两组被试者胆固醇含量没有明显差异,不能确定吃蛋黄胆固醇含量会不会提高,有可能是两者同时提高、降低或不变,不具有削弱作用。

C项:不明确项。不吃蛋黄的胆固醇含量减少了,不能确定吃蛋黄的胆固醇含量如何变化,不具有削弱作用。

D项:增加反向论据。吃或不吃蛋黄胆固醇含量均没有发生变化,说明吃蛋黄不会导致胆固醇含量提高,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和论据。

论点:鸡蛋黄胆固醇含量高是直接造成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脑中风的罪魁祸首。

没有论据。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的作用。

本题要研究的是鸡蛋黄与胆固醇之间的关系,属于类比论证题型,即保证其他条件相同,唯一不同的是食用鸡蛋黄和不食用鸡蛋黄,实验结果是前一组被试者的胆固醇含量和后一组被试者的胆固醇含量一样多,说明胆固醇不起作用,从而有力地削弱论点。A、B两项对比的是蛋黄和蛋清,而蛋清跟论点中的胆固醇没有关系,因此实验结果不能说明蛋黄和胆固醇之间的关系,A、B两项属无关选项;C项的两组对象分类符合实验要求,但实验结果说明鸡蛋黄跟胆固醇含量高有关,加强了论点。

故正确答案为D。8.在不同的时期,约有7000种植物和几百种动物被人类当作食物。物种的丧失将使食物的多样性减少,使人类仅仅依赖个别几种主要的食物,从而打破人们均衡的饮食结构。此外,随着森林、田野中物种的丧失可能导致某些病原体的增加,而这些病原体是有机体感染疾病的元凶。一些最有可能灭绝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实际上是传染病传播的“缓冲区”,它们在人类受到感染之前,代人类承担了许多疾病的侵袭。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A.特有物种能够缓冲传染病的传播

B.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影响人类健康

C.物种的丧失危及人类食品的安全

D.物种多样性与疾病感染关系微妙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抓住选项中的观点,根据文段中对应内容,对这些观点进行判断。A项,由“一些最有可能灭绝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实际上是传染病传播的‘缓冲区’,它们在人类受到感染之前,代人类承担了许多疾病的侵袭”可推出。

B项,由“物种的丧失将使食物的多样性减少,使人类仅仅依赖个别几种主要的食物,从而打破人们均衡的饮食结构”可推出。

C项,由“物种的丧失将使食物的多样性减少,使人类仅仅依赖个别几种主要的食物,从而打破人们均衡的饮食结构”可知,“物种的丧失危及人类食品的安全”推断过度。

D项,分析文段可知,物种多样性减少会使某些病原体的增加,且某些物种的减少正是因为抵御传染病,D项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通读原文,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对应“一些最有可能灭绝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实际上是传染病传播的‘缓冲区’”,可知A项中的“特有物种”是“一些最有可能灭绝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意。B项对应“随着森林……而这些病原体是有机体感染疾病的元凶”,可知物种的丧失会导致有机体感染疾病的元凶增加,即会影响人类健康,符合文意。C项“人类食品的安全”原文中没有提到,属于无中生有,不符合文意。D项对应最后两句,可知物种丧失会导致病原体增加,而且一些最有可能灭绝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是传染病传播的“缓冲区”,由此可知物种多样性与疾病感染关系微妙,D项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为并列关联词“此外”引导的并列结构,分别介绍了物种丧失所导致的两方面危害,也就是使食物多样性减少和导致某些病原体增加。文段中并未提到“危及人类食品的安全”这一内容,故

C

项无中生有,当选。

A

项:根据“一些最有可能灭绝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实际上是传染病传播的‘缓冲区’”可知,表述正确;

B

项:文段中的“打破人们均衡的饮食结构”和“病原体的增加”,均属于影响人类健康的范畴,表述正确;

D

项:根据“而这些病原体……代人类承担了很多疾病的侵袭”可知,表述正确。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C。

【文段来源】《中国自然保护区6年零增长

多种特有生物待保护》9.2,3,5,8,12,(

A.15

B.17

C.19

D.21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

第二步,做差如图所示:

差数列是一个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下一项为4+1=5,所求项为12+5=17。

因此,选择B选项。

10.人类最先发现的抗生素是青霉素。(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青霉素是弗莱明于1928年首次发现,它是人类历史上发现的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是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它的研制成功大大增强了人类抵抗细菌性感染的能力,带动了抗生素家族的诞生。

故表述正确。11.①与厂家洽谈

②参加展销会

③支付违约金

④签订购货合同

⑤单方面违约

A.②①③④⑤

B.②④①⑤③

C.②①④⑤③

D.①②④⑤③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①②中选择。

应先“参加展销会”,在会上“与厂家洽谈”,所以②应为首句,排除D项。

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第二句应从①④中选择。

“与厂家洽谈”后,双方达成一致后才会“签订购货合同”,所以①在④前面,即①应为第二句,排除B项。

第三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确定尾句应从③⑤中选择。

根据因果关系,应该先“单方面违约”,再“支付违约金”,即③应为尾句,排除A项。

因此,选择C选项。

12.以下作品《醉翁亭记》、《石钟山记》、《如梦令》、《钗头凤》的作者依次是:

A.欧阳修陆游李清照苏轼

B.陆游李清照苏轼欧阳修

C.李清照苏轼欧阳修陆游

D.欧阳修苏轼李清照陆游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出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

《石钟山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

《如梦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词作。后人对此词评价甚高,尤其是"绿肥红瘦"一句,更为历代文人所激赏。

《钗头凤》是南宋诗人、词人陆游的词作品。此词描写了词人与原配唐氏的爱情悲剧。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

因此,选择D选项。

①欧阳修: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

②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引碑入草开创者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

③李清照: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④陆游: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主要作品有《示儿》《游山西村》。

13.

A.X射线:伽马射线:红外线

B.分辨率:像素:尺寸

C.电压:电流:电阻

D.重力:时间:加速度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在不变的情况下,

与成反比,三者为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X射线、伽马射线和红外线,都属于电磁波,三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在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像素和分辨率成正比,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流和电阻成反比,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重力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时间和加速度无关,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14.戏曲在宋代形成之后,许多类型都以“杂剧”命名,如宋杂剧、元杂剧等,它们虽然是纯粹的戏剧,但是表现手法依然是“杂”的。戏曲可以让观众听到悦耳的歌声、诙谐滑稽的笑话、声情并茂的说白,看到让人欣怡的舞蹈身段、高难度的武打杂技和神似于生活动作的表演,只不过是将多种表演形式高度融合在一起罢了。由此可见,________________,可以说,这是戏曲发展的重要规律。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戏曲一定要是民族的、传统的、多元的

B.戏曲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众多表演技艺的精华

C.对待戏曲艺术,最好的态度就是允许其以多元化形态存在

D.要使戏曲跟上历史前进的步伐,必须使之保持特性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由横线前“由此可见”可知,此空总结前文,根据横线后“可以说”可知,此空与后文表达意思一致。文段横线前指出“将多种表演形式高度融合”,横线后指出“戏曲发展的重要规律”。因此填入的语句应表示“戏曲吸收多种表演形式”。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上述语境内容的总结。

因此,选择B

选项。

A项:“民族的”“传统的”文段中并未体现。C项:“以多元化形态存在”偷换“将多种表演形式高度融合”。D项:“特性”在文段中并未体现。

15.组织风俗属于制度层文化。(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企业文化的制度层又叫企业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组织长期存在而形成的风俗习惯即为组织风俗,属于企业文化的制度层。

故表述正确。16.“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创作属于我们时代的经典,要牢固

“精品意识”,更好地聚焦时代主题,用情感和功夫

作品,用时间和心灵酿造作品。

填入划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建立

捶打

B.建立

锤炼

C.树立

捶打

D.树立

锤炼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此处要与“意识”搭配,含褒义。A项和B项“建立”指设置,产生,中性词,与“意识”搭配不当且情感色彩不符合文意要求,排除A项和B项。C项和D项“树立”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与“意识”搭配恰当,符合文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C项“捶打”指用拳头或器物撞击物体,多与具象事物搭配,与“作品”搭配不当,排除C项。D项“锤炼”指刻苦钻研,反复琢磨使艺术等精练、纯熟,与“作品”搭配,符合文意和搭配。

因此,选择D选项。

17.5,6,16,28,60,(

A.72

B.84

C.92

D.116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数列各项依次递增,相邻两项差距不大,考虑作差寻找规律。相邻两项作差依次为1,10,12,32,发现10=2×5,12=2×6,32=2×16,规律为第一项×2+第二项=第三项,所填应为28×2+60=(116)。故本题选D。18.我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规定,依法有可能封存犯罪记录的公开庭审活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组织人员旁听。这一规范属于(

)。

A.授权性规范

B.任意性规范

C.确定性规范

D.逻辑性规范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理学。

A项错误,按照规则的内容规定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分为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所谓授权性规则,是指规定人们有权作一定行为或不作一定行为的规则,即规定人们的“可为模式”规则。所谓义务性规则,是指在内容上规定人们的法律义务,即有关人们应当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规则,题干表述属于义务性规则。

B项错误,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所谓强行性规则,是指内容规定具有强制性质,不允许人们随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规则。义务性规则、职权性规则属于强行性规则。所谓任意性规则,是指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人们自行选择或协商确定为与不为、为的方式以及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规则。在权利性规则中,有些属于任意性规则,题干表述属于强行性规则。

C项正确,按照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则分为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所谓确定性规则,是指内容本已明确肯定,无须再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则来确定其内容的法律规则。法律条文中规定的绝大多数法律规则属于此种规则。所谓委任性规则,是指内容尚未确定,而只规定某种概括性指示,由相应国家机关通过相应途径或程序加以确定的法律规则。所谓准用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题干表述属于确定性规则。

D项错误,逻辑性规范是由假定、处理、制裁三个因素构成的法律规范。从逻辑上看,法律规范必须由这三个因素构成,才符合法的特殊属性。它的公式是:“如果······则···否则···”。

故正确答案为C。19.建国70周年国庆阅兵中首次亮相的歼20无人机是世界第一款投入使用的飞翼隐身攻击无人机,具备高速高隐身性能和高度智能化自主作战能力。(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歼-20是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一款具备高隐身性、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等能力的隐形第五代制空战斗机。攻击-11无人机是建国70年国庆阅兵中首次亮相的隐身无人机,它表明隐身无人作战飞机已经列装部队。

故表述错误。20.甲房地产开发商在商品房预售中对外宣传:“购买本楼盘的业主将享有10万平私家花园。”但购买该楼盘的业主发现,花园只有3万平。于是业主纷纷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甲房地产开发商关于私家花园内容的广告宣传属于:

A.混淆销售

B.正当促销

C.诋毁商誉

D.虚假宣传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广告法知识。

第二步,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根据《广告法》第四条,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题干中,甲房地产开发商利用广告对私家花园的面积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误解,其广告宣传属于虚假宣传。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混淆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经营活动中,以种种不实手法对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作虚假表示、说明或承诺,或不当利用他人的智力劳动成果推销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使用户或者消费者产生误解,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同业竞争者的利益或者消费者利益的行为。A项排除。

B项:正当促销是指行为人用正当手段使交易相对人与自己进行交易,是一种合法行为。B项排除。

C项:诋毁商誉行为是指经营者为了获得竞争利益,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商誉,侵犯他人商誉权的行为。C项排除。

21.植树节前夕,社区组织社区居民认养社区中公共绿地的树苗。这种社区工作的策略属于:

A.促进居民交流

B.提升社区参与

C.团结社区邻里

D.开展社区教育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社工知识。

第二步,社区居民自觉自愿地参加社区各种活动或事务,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影响权利持有者决策的行为。其最初的内驱力是来自于对利益或民权的追求。社区居民自觉自愿地参加社区各种活动或事务的过程。社区参与是一种公众的参与,意味着社区居民对社区责任的分担和成果的共享,它使每一个居民都有机会为谋取社区共同利益而施展和贡献自己的才能。社区组织社区居民认养社区中公共绿地的树苗。让居民参与到公共绿地的管理当中来,也意味着社区居民对社区责任的分担。

因此,选择B选项。

地区发展模式的实施内容:

①促进居民的个人发展:主要针对社区居民之间的冷漠和疏离;

②团结邻里:主要针对社区中部分邻里关系不良;

③社区教育:主要解决居民对社区资源不熟悉、社区认同感不强的问题;

④提供服务和发展资源:主要针对社区服务和社区资源缺乏的问题;

⑤社区参与:主要处理社区面对的部分共同问题。

22.(

)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体名称,指的是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A.金文

B.甲骨文

C.小篆

D.契文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正确,金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体名称,指的是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B项错误,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最早的成体系的成熟文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

C项错误,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

D项错误,契文,甲骨文之别称。契通栔,因以契刀刻于龟甲、兽骨上,故名。

故正确答案为A。23.某单位提出节能减排的A,B,C三种方案,其中开车上班的员工都选择了C方案,坐地铁上班的员工都选择了B方案,坐公交车上班的员工中没人选C方案。坐地铁的员工都还没有驾照,王先生坐公交车上班同时也没有驾照。

由此可以推出:

A.王先生选择了B方案

B.选择B方案的员工都没有驾照

C.坐公交车上班且选择了A方案的都有驾照

D.坐公交车上班的员工有可能都选了A方案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都……”,确定为集合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开车→C

②地铁→B

③公交→¬C

④地铁→¬驾照

⑤王坐公交车

⑥王没驾照

第三步,进行推理。

A项:⑤是对③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得到“王一定不选C”,则王可能选B,也可能选A,排除;

B项:“选B方案”是对②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结论,无法推出一定坐地铁,则无法推出一定没驾照,排除;

C项:根据已知条件,无法推出公交车与驾照之间的逻辑关系,排除;

D项:“坐公交”是对③的“肯前”,根据“肯前必肯后”,可得到“一定不选C”,则可能都选A或者都选B,也可能部分选A或者部分选B,可以推出。

因此,选择D选项。

24.自左至右一排停着甲、乙、丙、丁、戊、己6辆车。已知:

(1)甲、乙中间隔着1辆车;

(2)丙在乙的左边,中间隔着2辆车;

(3)丁、乙两车不相邻,但丁、戊相邻,且丁在戊的左边。

根据以上陈述,按照自左至右,一定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丙排在第一

B.己排在第五

C.甲排在第四

D.乙排在第六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题干给出的信息:

(1)从左至右甲与乙的排列次序为甲、_、乙或是乙、_、甲

(2)从左至右乙与丙的排列次序为丙、_、_、乙

(3)从左至右丁与戊的排列次序为丁、戊,丁与乙不相邻

根据最大信息法可知,条件(1)与条件(2)都提到了乙,二者相结合,可知有①丙、甲、_、乙和②丙、_、_、乙、_、甲两种情况。若为第一种情况甲乙之间只能是己,由(3)丁戊相连可知有两种可能,即丁、戊、丙、甲、己、乙和丙、甲、己、乙、丁、戊,再由丁乙不相邻可知此时只可能是丁、戊、丙、甲、己、乙,此时己排在第五;若为第二种情况,丙乙之间只能是丁戊,此时的排列只能是丙、丁、戊、乙、己、甲,己同样排在第五。

因此,选择B选项。

25.在“引力波天文学之父”约瑟夫·韦伯开始进行实验时,全世界曾经掀起了共振探测器的热潮,遗憾的是,他们没能成功探测到引力波。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麻省理工学院的莱纳·魏斯和其他人却认识到,探测引力波还可以用大规模激光干涉的方法,这种方法原理上比共振法灵敏度更高,并且可以观察很宽频率范围的引力波。可在当时,莱纳·魏斯的计划是有很大风险的,因为这一设想已大大超过了当时的技术水平。尽管今天的引力波探测器使用的是最新的高端设备,这些得益于近年来技术的飞速进步,但LIGO的科学家们因观测需要在这些方面也产生了很多需求,为这些需求而进行的研究又推动了技术的进步。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引力波探测增加是一个高风险的研究方向

B.之前的引力波研究对如今探测成功奠定了基础

C.引力波探测成功的重要原因是近年来技术的飞速进步

D.科学的发展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阐述“全世界曾经掀起了共振探测器的热潮,但是他们没能成功探测到引力波”这一事实。再进一步阐述探测引力波遇到的波折过程。最后提出观点,即“今天的引力波探测器使用的是最新的高端设备,这些得益于近年来技术的飞速进步,但LIGO的科学家们因观测需要在这些方面也产生了很多需求,为这些需求而进行的研究又推动了技术的进步”。文段主旨句为最后一句话中转折之后的内容。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是文段的解释内容,偏离重点。C项:转折之前的内容,非重点。D项:偏离重点。

26.冰雹多发生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属于危害不大的自然灾害。(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我国冰雹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甘肃南部、陇东地区、阴山山脉、太行山区和川滇两省的西部地区,也是雹灾严重的区域。冰雹灾害是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一种剧烈的气象灾害,它出现的范围虽然较小,时间也比较短促,但来势猛、强度大。不但会导致农田、建筑物等受损严重,而且还很容易导致人员伤亡。

故表述错误。27.甲有限公司欠乙有限公司贷款50万元,后甲有限公司被并入丙有限公司,乙有限公司要追索贷款,向法院起诉,应将_______列为被告。

A.丙有限公司

B.甲有限公司

C.丙有限公司负责人

D.甲有限公司负责人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诉讼资格的确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六十三条的规定,企业法人合并的,因合并前的民事活动发生的纠纷,以合并后的企业为当事人;企业法人分立的,因分立前的民事活动发生的纠纷,以分立后的企业为共同诉讼人。本题中,甲公司欠乙公司贷款发生在甲、丙公司合并之前,故应将合并后的丙公司列为当事人,即被告。

故正确答案为A。28.关于农作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是最早栽培大豆的国家

B.玉米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

C.花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油料作物

D.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国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农作物常识。

第二步,大豆原产中国,古称菽(shū),在中国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要了解世界农作物的基本情况。农作物传入中国的时间,是考查热点,经常会采用时间排序的方式考查。A项正确。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也是最早驯化和种植大豆的国家,栽培历史至少已有4000年。

B项错误。玉米明末清初从欧洲传入中国,关于传播的路线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不过从可靠的证据来看,玉米很可能是从印度、缅甸传入云南的。

C项错误。世界四大主要油料作物为大豆、油菜、花生、向日葵,作为油料作物,大豆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植物油和蛋白饼粕的提供者。

D项错误。关于最大的稻米出口国,有一定的变化。综合来说,泰国居全球大米出口国第一宝座。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A项正确,大豆起源于中国,中国学者大多认为原产地是云贵高原一带。我国是最早种植大豆的国家,也是最早利用大豆制成豆腐制品的国家;B项错误,玉米是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后,才传到旧大陆各国的,不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C项错误,受人口的增长和市场对植物油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影响,世界油料作物快速发展。目前大豆生产量占世界油料总生产量的一半以上,是最主要的油料作物;D项错误,虽然在过去两、三年时间里,泰国大米出口受到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2012、2013年连续两年失去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国的宝座,落在印度和越南之后,并造成泰国大米库存量居高不下。但表达过于绝对,属于半正确选项,而A项大豆是客观描述,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A。29.大多数群居的哺乳动物,雌性个体怀孕生育后,随着后代迅速________,它们也会很快________原有的社会地位。然而在人类的大部分历史中,生育和照顾幼儿几乎是女性壮年时期的全职工作。有研究认为,人类婴儿的________,让人类与母亲的关系与一般的动物相比更加紧密。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成熟改变重要性

B.分离恢复可塑性

C.长大获得依附性

D.独立回归脆弱性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第一空较难区分,可先从第二空入手,根据“然而”提示的转折关系,排除填入句中与文意相悖的“改变”,再根据词义排除与句意不符的“获得”。第三步,根据第三空后的“让”提示的因果关系锁定D。第四步,验证第一空。

先看第二空,“然而”表示转折,由“生育和照顾幼儿几乎是女性壮年时期的全职工作”可知,前文是说大多数群居哺乳动物用于照顾后代的时间很少,会很快重回原本的社会地位。“改变”与文意相悖,排除A。“获得”指取得、得到事先不具有的事物。“原有的社会地位”是原本就具有的,动物只是重新回到这一地位,“获得”填入不符合句意,排除C。

再看第三空,“让”表明,所填词语是后文人类与母亲关系紧密的原因。“可塑性”是指被塑造成某种样式的可能性,“人类婴儿的可塑性”与“人类与母亲的关系紧密”之间无法构成因果关系,排除B。人类婴儿的“脆弱性”使他们需要母亲的长期保护,因此他们与母亲关系紧密,恰当。

验证第一空,“独立”填入句中,形容后代迅速独立,从而使生育的雌性动物回归原有的社会地位,恰当。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第二句由转折关联词“然而”引导,前后语句意思相反,后面一句提到在人类历史中,“生育和照顾幼儿几乎是女性的全职工作”,说明前面一句表示雌性个体在生育后不再全职照顾后代,而是回到原有的社会地位。所以第二空要填入的词语应表示回归、恢复等意思,B项和D项符合语境。A项“改变”与后文不照应,无法得出,排除A项。C项“获得”表示得到,侧重从无到有,与“原有社会地位”搭配不合理,排除C项。

第二步,再看第一空。根据“雌性个体”在生育后不再照顾后代,可知第一空应该表示后代迅速长大。B项“分离”表示分开、分别,和语境无关,且“后代分离”这个用法不合语法规则,排除B项。

第三步,验证第三空。人类婴儿的“脆弱性”使得其难以离开母亲,与母亲的关系更紧密,语义逻辑合理。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前后文可知,横线处应体现后代迅速成长之意,A项“成熟”、C项“长大”、D项“独立”均符合文意,保留。B项“分离”与“群居”矛盾,排除。

第二空,通过转折词“然而”指出人类照顾幼儿是全职工作,可知“雌性哺乳动物”不是“全职”,“会很快回到‘原有的社会地位’”,D项“回归”符合文意,保留。A项“改变”、C项“获得”均未体现“会很快回到‘原有的社会地位’”之意,排除。

第三空,代入验证,文段将动物的幼崽和人类的婴儿进行对比,其结果体现了人类婴儿的“脆弱性”,符合文意,D项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知识分子《站起来,双足走

|

36个月》30.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________程序,明确________,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简略

时效

B.简缩

时间

C.简化

时限

D.简便

时长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________程序,明确________”可知,文段中逗号表并列,第一空应与“明确”词性一致,为动词。A项“简略”指(言语、文章的内容)简单、不详细;D项“简便”指简单方便,这两个词都是形容词,词性不符,排除A项和D项。B项“简缩”和C项“简化”均为动词,有使程序更加简单的意思,符合语境。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用政府权力的‘减法’”可知,该空应体现让“行政审批”所需的时间减少这一含义。B项“明确时间”不能体现减少“行政审批”所需的时间,排除B项。C项“时限”指完成某项工作的期限,“明确时限”能够体现精简、限定时间,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根据文意,第一空应当填入一个动词,故排除只能作形容词的“简略”、“简便”;第二空,“明确”搭配“时限”指完成某事所限定的时间,填入第二空即为行政审批事项精简的限定时间,语句通顺,符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先看第一空,“简略”意为(言语、文章的内容)简单;不详细。明显不合文意,排除A。再看第二空,“时效”指在一定时间内起到的作用,与句意不符。“时限”指限定的时间,比“时间”更具有指向性和范围性,与“明确”相对应,故选C。31.下列关于年龄称谓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B.而立之年——指四十岁

C.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D.古稀之年——指七十岁参考答案:A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正确,襁褓,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现在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B项错误,而立之年,是男子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C项正确,花甲之年,因为六十年为一花甲,所以花甲之年的意思是人到了六十岁,也可称耳顺之年。

D项正确,古稀之年指人到七十岁,出自杜甫的《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故正确答案为ACD。32.在因果关系十分复杂的科学领域,即使在基本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每做一次观察或试验,都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这意味着,我们往往无法根据已知的有限原因精确地预测结果,每做一次预测,也都可能会出现偏差。我们将这种无法精确预测的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随机现象的是: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郑州每年8月9日的气温

C.对正常人而言,剧烈运动后会出汗

D.定量的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定量的水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

关键词为“因果关系十分复杂的科学领域”、“基本条件相同”、“每做一次预测,也都可能会出现偏差”、“无法精准预测”。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种瓜或豆,一定会得到瓜或豆,不会出现预测的偏差,可以得到精准预测,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郑州市每年8月9日”符合关键词“基本条件相同”,天气预测属于科学领域,但每年同一天的天气情况会因为多种因素影响,无法精准预测出结果,每一次预测都可能出现偏差,符合关键词,符合定义,当选;

C项:在“对正常人而言”这一限定条件下,剧烈运动一定会出汗,不符合关键词“无法精准预测”,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定量的氢气和氧气通过燃烧可以分解出氢原子、氧原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生成一个水分子,N个水分子结合成水,是必然现象,不符合关键词“无法精准预测”,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题干定义随机现象是一种实验偏差现象,分析其表现,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随机现象定义的关键信息:无法根据已知的有限原因精确地预测结果,每做一次预测,也都可能会出现偏差。

A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精确预测,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B项,郑州市每年8月9日的气温,会随着条件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天气,因此气温难以精确预测。

C项,运动后会出汗,是一个常识,可以精确预测,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D项,定量的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定量的水,是化学反应,可以精准预测,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基本条件相同;

②无法精确预测。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根据遗传学规律,种瓜一定得瓜,种豆一定得豆,对各自的果实种类可预测,不符合定义;

B项:“郑州市每年8月9日”时间和地点是相同的,体现了“基本条件相同”,但影响气温的因素诸多,无法精确预测每年当日气温,符合定义;

C项:根据人的生理反应规律,正常人剧烈运动后一定会出汗,这一结果可预测,不符合定义;

D项:根据化学反应规律,定量的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一定会产生定量的水,产物的量和种类可预测,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33.《南京条约》第九条规定,中国政府必须准许全部豁免战争期间充当汉奸的中国人,已被监禁起来的卖国贼也必须全部加以释放,此条款表明英国:

A.与清朝建立起了正常关系

B.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C.加快了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

D.对中国内部事务的干涉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中国对汉奸和卖国贼的审判及关押属于中国内部事务即中国内政,根据题干“《南京条约》第九款规定,中国政府必须准许全部豁免战争期间充当汉奸的中国人,已被监禁起来的卖国贼也必须全部释放”。可知,这是英国殖民者在赤裸裸的培植代理人和粗暴的干涉中国内政。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两年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清政府屈膝投降产物,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并不属于正常的国际关系,双方地位并不平等。可知,英国没有与清朝建立起了正常关系。A项错误。

B项:题干的条款中并没有体现对中国贸易主权的侵犯。B项错误。

C项:题干主要体现的是英国殖民者在粗暴的干涉中国内政,并未体现出英国加快了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C项错误。

34.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右边哪一项可以由它折叠而成?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折纸盒。

对题干平面展开图中的各面进行标号,如下图所示: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项:出现面3、面5、面2或面3、面5、面4,选项中三个面的公共点引出0条线(不包括棱),而原题干中两种情况,经过这三面公共点均引出1条线(不包括棱),排除;

B项:出现面1、面6、面2,符合展开图形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由左侧图形折成;

C项:出现面1、面2、面4,在原题干展开图形中面2和面4是相对面,不能同时出现,排除;

D项:出现面1、面5、面2或面1、面5、面4,选项中面5的长线垂直于面1,而题干中面5的长线平行于面1,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35.动物:陆生动物:水生动物

A.药物:颗粒剂:胶囊剂

B.书籍:目录:正文

C.歌唱家:音乐家:舞蹈家

D.专业:理科专业:非理科专业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陆生动物、水生动物都是动物,后两词与前一词为种属关系,且按照生活环境来分,动物可以分为陆生动物、水生动物、空中飞行动物,后两词为反对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颗粒剂、胶囊剂都是药物,后两词与前一词为种属关系,且药物不止这两者,后两词为反对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目录和正文是书籍的组成部分,后两词与前一词为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歌唱家、音乐家、舞蹈家三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理科专业和非理科专业都是专业,后两词与前一词为种属关系,但专业分为理科专业和非理科专业,后两词为矛盾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36.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线条的特征比较明显,考虑数线。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所给图形中直线数量依次为10、8、6、4、2,呈等差数列,故问号处应填一个直线数量为0图形,只有C选项符合。

因此,选择C选项。

37.目前,第五代移动通信(5G)已成为当前和未来全球业界的焦点,将________移动互联网进入新时代,美国高通公司指出,5G技术将成为和电力、互联网等发明一样的通用技术,________未来的转型变革,重新定义工作流程并________经济竞争优势规则,到2035年,5G将在全球创造12.3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同时创造2200万个工作岗位。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带领

催生

重造

B.引领

催化

重塑

C.引导

催发

制定

D.带动

催促

制订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第五代移动通信已成为业界的焦点,将________移动互联网进入新时代”可知,文中要表达的是5G的出现带来了新时代。A项“带领”指在前带头使后面的人跟随着,多用于人,排除A项。B项“引领”指引导,符合文意。C项“引导”指带领,符合文意。D项“带动”比喻通过动力使有关部分相应地动起来或引导着前进或带头做并使别人跟着做,符合语境。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C项“催发”指促使发生或产生,多搭配“灵感”,与“转型变革”搭配不当,排除C项。B项“催化”指促使速率发生变化,用于语境中体现“加速转型变革”之意,符合文意。D项“催促”指对人进行督促,使行动加快,搭配对象多为人,与“转型变革”搭配不当,排除D项。答案锁定B选项。

第三步,验证第三空。“重塑......规则”与“重新定义”相呼应,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一空,所填词语表达的是5G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作用,排除适用对象不符的C。第三步,再看第二空,所填词语应表促进之意,排除与“转型变革”搭配不当的D。第四步,最后看第三空,所填词语应描述5G技术,“制定”的主体不能是技术,排除A。第一空,所填词语表达的是5G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作用。“带领”指在前面带头使后面的人跟随着走;领导或指挥(一群人进行集体活动)。其适用对象为人,不能为移动互联网,排除C。

第二空,所填词语与“转型变革”搭配,表达的是5G技术对未来的转型变革的促进作用。“催促”指对人进行督促,使行动加快,与“转型变革”搭配不当,排除D。

第三空,“制定”指定出(法律、规程、政策等)。其主体应为人或组织机构,不能是5G技术,排除A。“重塑”指重新塑造。“重塑规则”搭配恰当。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段信息“将······移动互联网进入新时代”可知,所填词语搭配移动互联网,并体现5G技术的作用。A项“带领”指率领、领导,B项“引领”指引导、带领,均与“移动互联网”搭配得当,保留。C项“引导”意思是带领、启发、指导,常用于引导创新、思考等,一般不与互联网搭配,排除;D项“带动”指通过动力使有关部分相应地动起来,5G是一项技术而非动力,搭配不当,排除。

第二空,根据文段信息“未来的转型变革”可知,所填词语搭配“转型变革”,表达推动“转型变革”之意。B项“催化”指促使化学反应的速率发生改变,有使加快速度之意,可与“未来的转型变革”搭配,表达加快未来的转型变革,保留。A项“催生”比喻催促产品或作品问世,语义不符,排除。

第三空,代入验证,B项“重塑”与“重新定义”构成同义并列,符合语境,且与“规则”搭配得当,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移动互联网》38.下列所给出的一组图形中,均按一定的规律组合而成,请从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符合此种规律的选项。

A.A

B.B

C.C

D.D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观察发现,每一幅图都与第一个图形比较,均有一个箭头与第一个图形不同,且变动的位置各不相同,结合选项,如下图所示,B项有3处不同,C、D两项各有2处不同,排除,只有A项满足只有1处不同。

故正确答案为A。

39.分别填入本文①②③处的恰当词语是(

)。

A.出类拔萃

一马当先

止于至善

B.流芳百世

后发先至

千锤百炼

C.名垂青史

后来居上

精益求精

D.立身扬名

触底反弹

一丝不苟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从第二空入手,横线前先论述早期阶段,德国产品等同于劣质产品,横线后论述德国产品成为精品的标志,故横线处应体现出德国产品从落后到超过其他国家的过程,B项

“后发先至”、C项“后来居上”均指后来的超过先前的,符合文意,保留;A项,“一马当先”形容领先,“无法体现德国从落后到领先的过程”,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触底反弹”形容低迷到极限后,开始强劲反弹,程度过重,排除。

第三空,文段前半部分论述工匠精神,对精品的追求,后半部分论述制度对精品的保障,故横线处应体现对精品追求的精神且搭配“精神”,C项,“精益求精”指好了还求更好,符合文意,当选;B项,“千锤百炼”比喻文章多次润饰,人生历经磨练,与“精神”搭配不当,排除。

第一空代入验证,“名垂青史”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与横线后鲁班、李冰的论述对应恰当。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工匠精神自古就是“中国气质”》40.小王受雇于某私营企业已经一年有余,但该企业一直不和小王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该企业和小王之间没有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因此双方的劳动关系不受法律保护

B.因为该企业和小王之间没有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因此用人单位随时可以解雇小王

C.因为该企业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小王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视为该企业与小王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D.因为该企业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小王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视为该企业与小王已订立期限为十年的劳动合同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劳动法。

A、B、D项错误,C项正确。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以及《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本题中,虽然小王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劳动关系依法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因此双方的劳动关系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双方解除劳动关系均须符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年有余未与小王签订劳动合同,依法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故A、B、D项错误,C项正确。

正确答案为C。41.赤潮,又称“红潮”。赤潮是海洋中一种或多种微小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迅速增殖或聚集,引起一定海域范围在一段时间内变色的自然生态现象。赤潮是一种海洋生物灾害。通常水体颜色因赤潮生物的数量、种类而呈红、黄、绿和褐色等。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最有可能属于赤潮现象的是:

A.我国长江中游多次发生水体变蓝现象

B.位于尼泊尔博克拉市区的贝格纳斯湖湖水曾变红

C.日本濑户内海、有明海等水域频繁发生水体变红

D.美国密西西比河部分水域发生洪灾,水中含大量泥沙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是海洋中一种或多种微小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迅速增殖或聚集”、“引起一定海域范围在一段时间内变色的自然生态现象”。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长江中游水体变蓝”长江不是海洋,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贝格纳斯湖是湖泊不是海洋,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日本濑户内海、有明海等均符合“海洋中”这一关键词,且水体变红符合“引起一定海域范围在一段时间内变色”,符合定义,当选;

D项:“水中含大量泥沙”不符合“引起一定海域范围在一段时间内变色”,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海洋中;

②微小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等迅速增殖或聚集;

③引起海域变色。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长江,不属于“海洋”,不符合定义;

B项:贝格纳斯湖,不属于“海洋”,不符合定义;

C项:日本濑户内海、有明海,属于“海洋”,水体变红属于“引起海域变色”,符合定义;

D项:密西西比河,不是“海洋”,发生洪灾,不符合“引起海域变色”,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题干定义赤潮是一种海洋生物灾害,即为一种自然现象,分析其内部引发原因和外部表现特点,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赤潮的定义要点:①海洋中;②微小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突发性迅速增殖或聚集;③海水呈现红、黄、绿和褐色等。

A项,长江不属于海洋,不符合要点①。

B项,贝格纳斯湖不属于海洋,不符合要点①。

C项,日本的濑户内海、有明海属于海洋,水体变红属于水体变色,符合定义。

D项,密西西比河不属于海洋,不符合要点①;含有大量泥沙并非微生物大量繁殖造成的水体变色,不符合要点②③。

故本题选C。42.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

A.8周岁

B.出生

C.16周岁

D.18周岁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主体知识。

第二步,根据《民法总则》第十三条,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因此,选择B选项。

根据《民法总则》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根据《民法总则》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根据《民法总则》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根据《民法总则》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43.下列表述中,符合事业单位竞聘上岗情形的有:

A.事业单位新设岗位,拟从单位内部产生人选的

B.事业单位出现分立、合并,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重新定岗的

C.事业单位出现职能调整,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重新定岗的

D.事业单位出现岗位空缺,拟从单位内部产生人选的

参考答案:AB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知识。

第二步,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竞聘上岗实施细则》第八条,事业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实行竞聘上岗:(一)事业单位新设岗位或出现岗位空缺,拟从单位内部产生人选;(二)事业单位出现分立、合并或者职能调整,须对人员进行重新定岗;(三)聘用合同到期,需要对人员进行重新定岗;(四)需要实行竞聘上岗的其他情形。故A、B、C、D项符合事业单位竞聘上岗情形。

因此,选择ABCD选项。

44.请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填在问号处,使图形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无明显属性规律,考虑数量规律,题干都有3条直线,但选项也都有3条直线,选不出唯一答案,并且没有其他数量规律。继续观察发现,题干和选项均有3条直线,并且其中均至少有1条横线和1条竖线,考虑位置规律。如下图所示,图1的横线(a)依次向下移动1格,则?处应该移动到竖线的位置2,排除C、D项。图1的竖线(b)依次向右移动1格,则?处应该移动到横线的位置4,只有A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A。45.下列短语能体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哲学原理的是:

A.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近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近水知鱼性,靠山识鸟音”是说如果生活在水边,经年累月地观察水中的鱼,那么就能熟悉鱼的性情,同样,如果生活在山上,经年累月地观察山上的鸟,那么就能听懂鸟的叫声。这说明要了解一个人或一种东西,一定要接近这个人或这种东西近距离实践观察,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体现了团结力量大,与实践无关。不符合题意,A项不当选。

B项: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意思是城门失火,大家都到护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鱼也死了。体现的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哲学原理,即一切事物总是和其它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不符合题意,B项不当选。

D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指一点点小火星可以烧掉大片原野。比喻开始时微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体现了量变到质变的哲学原理。不符合题意,D项不当选。

46.法律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能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属于:

A.法律解释

B.法律事件

C.法律事实

D.法律行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理学的基本概念知识。

第二步,法律事件,是法律事实的一种,是指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力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如自然灾害的出现可引起所有权关系、保险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人的出生能引起父母子女之间的法律关系的产生等。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法律解释是指一定的解释主体根据法定权限和程序,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对法律的含义以及法律所使用的概念、术语等进行进一步说明的活动。其定义与本题不符。A项错误。

C项:法律事实是依法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客观情况。它是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前提。法律事实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其中,法律行为,指能发生法律效力的根据人们意志所为的行为。由此可知,题干中强调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法律事实不匹配。C项错误。

D项:法律行为,是法律事实的一种,是由法律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可以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的行为,同法律事件不同之处在于它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人们有意识的自觉活动的结果。包括作为(即积极的行为)和不作为(即消极的行为)。其定义与题干所述内容不符。D项错误。

47.自然界中,物种间的相互依赖会给相关物种带来许多好处,但是当其中一个物种受到灾害影响时也会影响相关物种。例如,依赖昆虫授粉的植物可能会因为授粉昆虫被杀虫剂杀伤而数量减少,面临灭亡。这段话主要说明(

)。

A.物种间相互依赖的负面效应

B.动植物间相互依赖的事实

C.灾害间接导致物种灭绝的过程

D.人类行为在自然界中引发的后果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文段第一句首先肯定了物种间的相互依赖给相关物种带来的好处,随后通过转折词“但是”引出文段重点,即其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当其中一个物种受到灾害影响时,与其相关的物种也会遭殃。后文是对这种负面效应的举例论证。文段属于总-分结构,对应选项,A为同义替换,当选。

B项,只是肯定了动植物间依赖关系的存在,并未提到这种依赖关系也可能造成的后果,与文段强调依赖关系带来的负面效应不符,偏离文段中心,排除。

C项,文中强调“当其中一个物种受到灾害影响时也会影响相关物种。”有影响不代表一定会间接导致物种灭绝,而且整个文段也未提到过物种绝灭的过程,无中生有,排除。

D项,文段强调的主题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相互依赖的负面效应,而D选项中的人类行为不是主要说明对象,偏离文段中心,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48.公民甲5年前去外地打工一直下落不明,后被宣告死亡,其妻乙改嫁于丙,不久丙因病去世。此后,甲重新出现。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甲与乙的婚姻关系(

)。

A.可自行恢复

B.不得自行恢复

C.经乙同意后恢复

D.经甲同意后恢复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根据《民法典》第五十一条规定:“被宣告死亡的人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灭。死亡宣告被撤销的,婚姻关系自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但是其配偶再婚或者向婚姻登记机关书面声明不愿意恢复的除外。”本题中甲的妻子乙再婚,因此夫妻关系不得自行恢复。

故正确答案为B。49.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具有劳动争议的最终裁判权,仲裁裁决一经作出立即生效。(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劳动法。

《劳动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因此,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纠纷进行诉讼程序的前置程序,即非经仲裁,当事人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劳动仲裁不服,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不具有最终裁判权,仲裁裁决一经作出也不是立即生效。

故表述错误。50.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领土总面积最大的国家。(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国情省情。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总面积最大的国家。

故表述错误。51.安徽气候以(

)为界,以北是温带季风气候,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A.长江

B.新安江

C.大别山

D.淮河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安徽省情。

安徽省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故正确答案为D。52.辞书是工具书,帮助人们对字词加以正确

与运用,人们将它作为“

”的工具使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理解无师自通

B.解释有教无类

C.解析润物无声

D.识别不可或缺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横线处所填的词语需能体现“辞书”的作用。A项,“无师自通”指没有经过老师或者其他人的传授和指点帮助就能理解、摸透或者通晓某种东西,与前文辞书帮助人们掌握字词可以对应,保留;B项“有教无类”指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的体现,不能用来形容辞书的作用,排除;C项“润物无声”指有大胸怀者做了贡献而不张扬,默默奉献,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不可或缺”指非常重要,无法替代或缺少的,稍微缺少一点点都不可以,用来形容辞书程度过重,排除。

第一空,代入验证,A项“理解”与“字词”搭配得当,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字母词的使用不会引发汉语危机》53.公安机关在紧急的情况下,对罪该逮捕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采取的临时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是:

A.拘役

B.拘留

C.拘传

D.逮捕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诉讼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根据《刑法》第三十三条,主刑的种类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无期徒刑;(五)死刑。根据《刑法》第四十三条,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A项错误。

C项:拘传是指司法机关强制传唤有关人到案。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没有被逮捕、拘留的刑事被告人,经过合法传唤而无正当理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