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黄瓜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_第1页
设施黄瓜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_第2页
设施黄瓜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_第3页
设施黄瓜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_第4页
设施黄瓜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设施黄瓜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沈丽左洪庆

黄瓜又名胡瓜,是张骞出访西域是带回来的,后改为黄瓜。黄瓜已成为各地常见蔬菜之一,为了可以在冬季吃到新鲜美味的黄瓜,北方实行保护地栽培方法。但黄瓜种植和生产中受到各种病虫害侵扰,生产味道鲜美的黄瓜,关键要做好黄瓜病虫防治工作。

1黄瓜霜霉病

黃瓜霜霉病是世界性分布病害。黄瓜保护地栽培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病害。霜霉病菌由气流传播,再侵染频繁,其潜育期短,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叶斑病。一旦条件适合,病情发展快速,导致叶片枯死。一般减产30%,严重减产过半,甚至全株枯死。

1.1病症:整个黄瓜生育期,从幼苗到成株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茎等处。叶片发病生退绿斑,潮湿时生黑霉;成株发病,生水渍状淡绿或小黄斑,扩大变淡褐;病斑湿度大有黑色霉层。

1.2发病条件:棚室内通风不及时,温湿度操纵不适合,致棚室内湿度过高,昼夜温差大,造成结露,叶片有水滴露珠,导致病害发生和流行。

在栽培管理上,由于栽培地低洼,植株栽植过密,导致通风不良,肥料施入不足或栽培时浇水过多,都易促使病害发生和曼延。

1.3防治方法:保护地栽培黄瓜应改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重视管理第一原则,适当结合药剂保护进行综合防治。

1.3.1改善栽培管理。黄瓜种子要采用温汤浸种方法,应用55℃水烫种半小时,浸种后洗净捞出,放在28~30℃环境下,进行催芽处理,当有7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培育壮苗要采取大棚中加装小拱棚(或大棚电热温床)的方法进行育苗。适度保持黄瓜苗龄约45天,维持棚室温度20~25℃,保持夜温在16℃。当黄瓜株高达到15厘米左右,茎节短粗秧苗刚强,具有5~6片真叶,且有60%植株出现雌花时即可进行定植,此期苗子刚强抗性较强。

栽培管理上要注意加强棚室密闭管理,白天温度可以操纵在28~30℃,夜温保持20℃。进入初花期注意放风管理,白天温度维持在25℃,但达到30℃时就要及时通风,夜温维持13~15℃,不低于10℃即可。结果期温度,晴天白天保持25~30℃,夜温14~15℃。

黄瓜在定植一周后及时浇灌缓苗水,当根瓜坐住后实行蹲苗管理,促进根系下扎发育。当根瓜长约15厘米,及时终止蹲苗,浇一次小水,根瓜采收后要浇一次透水,以后保持土壤潮湿。

根瓜及时采收后还要及时进行追肥管理,不能脱肥。中后期可以给植株叶面喷洒0.3%磷酸二氢钾和0.5%尿素,促进植株良好生长,增加抗病能力。

生长前期要注意通风管理,随气温升高要加大通风量和延长放风时间并注意适当放夜风。霜霉病发生初期可采用高温灭菌方法处理2~3次,一定程度上可以较好地操纵霜霉病发生。

其它管理主要是要注意插架整枝和绑蔓,使龙头摆在南高北低的斜线上,在黄瓜植株达到25片叶时适当进行摘心处理。

1.3.2药剂防治。霜霉病发生十分迅速,易于大流行,因此喷药防治需要及时及早进行。定植前对幼苗要集中先喷洒1次药剂予以防范,也称为带药移苗。定植后,可视历年发病状况,结合大棚环境条件,适当喷药。喷药间隔期和次数,应视天气和棚室环境决定。防病喷药时要做到细致周到,发病叶片双面都应喷到,要重点喷药保护好植株中上部的叶片。

常用药剂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波尔多液。

2黄瓜枯萎病

黄瓜枯萎病又叫蔓割病,各地栽培中都有发生。由于轮作困难和大棚迅速发展,此病在保护地黄瓜栽培中日趋严重,也是黄瓜栽培中的重要病害。

2.1病症:生长期发病,以开花、抽蔓到结果期发病最重。幼苗未出土即腐烂,或出土不久顶端呈失水状,子叶萎蔫下垂,茎基变褐溢缩,发生猝倒死亡。

多数病株开花结瓜期显病症,下部叶片发黄向上发展,病株生长缓慢。后期病株茎基表皮纵裂,节部及节间黄褐条斑,潮湿时,长出白色至粉红色霉层。茎和根部变黄褐腐烂,极易拔起。

2.2发病条件:枯萎病菌在土壤中菌量稳定增长,连作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黏重、地温偏低以及耕作粗放,管理不善,整地不平等,对黄瓜根系发育不利,发病都较重。

黄瓜品种的抗性区别、棚室温度以及土壤酸碱度等都是诱发病害发生因素。

2.3防治方法

2.3.1嫁接防病。黄瓜枯萎病菌寄生专化性较强,一般对北方黄瓜侵染力较强。利用南瓜根系达到抗病以至免疫防治效果,应用嫁接方法是解决该病的重要技术手段。

2.3.2选择应用抗病黄瓜品种,这是主要的技术方法。

2.3.3实行与非瓜类作物进行轮作种植也是必要的栽培管理方法,一般要至少实行3~4年轮作期才会具有较好效果。栽培苗床应用2~3年后就应适当调换地方或改换新土进行育苗。

2.3.4改善栽培管理。选用优质抗病黄瓜种子,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10分钟,栽培地需要进行深翻整平,结瓜管理前要适当操纵棚室内浇水。结瓜盛期可适当浇水,多追肥,促进植株生长,多采瓜,增加经济收益。后期植株管理上要进行控水,注意氮、磷、钾适当配施,不要偏施氮肥,追施的有机肥必需充分腐熟。

2.3.5药物防治是一种辅助的预防措施。播种前应对发病重地块或苗床事前进行药剂处理,使用苯莱特、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或敌克松等药剂,以1∶100比例配成药土,每亩药土1.25千克。

3黄瓜白粉病

白粉病阴天易发。苗期以生长中、后期发生较重。发病愈早损失愈大。严重时,叶片枯黄,植株干燥。

3.1病症:发病初叶片的正反面生有白色小斑点,后渐渐扩大连片,布满白色霉层。灰白色病斑生小黑点。植株叶片变黄、发脆、干燥。一般从植株底部叶开始渐渐向上发展。严重时,白粉变为灰白色,造成植株叶片枯黄、卷缩,一般叶片不发生脱落。

3.2发病条件:病原萌发适温为20~25℃,需要较高湿度。由于保护地易形成湿度较大和空气不流通条件,十分适合发生白粉病。

假如棚室栽培管理粗放,施肥灌水不当,特别使棚室内土壤偏施过多氮肥的地块,其植株徒长,利于发生病害。

3.3防治方法:选择应用抗病黄瓜优质品种和加强棚室内栽培管理,结合药剂综合防治能较好地预防和操纵病害的发生。生产上可以使用45%百菌清烟剂进行熏烟处理,每亩每次施用250克。

预防病害使用药剂:40%杜邦福星5000倍液,10%世高1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使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7%加瑞农600~80O倍液,一般可以7~10天喷洒1次,交替连喷3~4次即可达到防效。

4根结线虫

根结线虫病危害黄瓜根部,造成较大幅度减产。

根结线虫病除危害黄瓜外,还危害辣椒、番茄、茄子、菜豆、白萝卜、大白菜等多种蔬菜。

4.1病症:危害根部,初期植株似缺肥状,植株矮小、结果较小,叶片黄化,果品质量较差;高温时植株发生萎蔫,早晚或经过浇水后可恢复正常状态。病情继续发展曼延,直至植株發生枯死。

黄瓜侧根及须根有大量大小不等瘤状根结物,根部粗糙不规矩。肿大根体内可见乳白或淡黄虫体。

4.2发病条件:根结线虫大多分布在30厘米深土层内,以5~30厘米深度耕作层土壤中根结线虫数量最多。一般地势高燥、疏松透气、盐分低的土壤最适合线虫存活。

4.3防治方法:线虫土壤中可存活3年,轮作不易做到灭杀,必需从育苗时就注意进行防治。需采用大田无病土进行育苗。重病棚在夏季休闲时,可对棚内灌透水铺旧膜,棚室密闭20天,棚室土温升40℃以上,较好地杀死土中大多线虫。植株收获后及时将病棚植株全部深埋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