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贵在得法,,妙在激趣张启道
小学阶段的小古文教学重在培养语感,锤炼语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中“不用有过多的阐释,也不要有太多的活动〞。但在课堂实践中,好多教师仍旧不能把握好“度〞的问题,原因其实是不能把握小古文的文本特点。小古文教学须“有度〞“得法〞,贵在培养学生爱读文言文的兴趣,妙在引导学生习得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小古文教学语文要素诵读
有名语文教育专家朱文君认为:“小古文是适合儿童阅读的浅近易懂、篇幅短小、语言精炼、含义深远的文言文。〞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14篇小古文,目的是让小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书面语言——文言文的独特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能借助解释了解课文的意思,自觉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笔者认为,小古文教学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据教学规律落实语文要素
1.在探究活动中落实语文要素
落实语文要素不能依靠简单地教,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主探究。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杨氏之子》,所应落实的语文要素是“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灵〞。一位教师先设计探究题:杨氏之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学生回复:“聪明机灵。〞教师追问:“从哪里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聪明机灵?〞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同桌探讨,然后出示对话:“此乃君家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学生感受到杨氏之子的应答没有直接否定,而是领会了孔君平是拿“杨梅〞之“杨〞与姓氏“杨〞来调侃,表现了应有的礼貌,而他的机灵表现在仍利用姓氏的特点作文章,既收到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效果,又委婉对答,不失礼貌。语言的机灵幽默,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灵巧,使孔君平无话可答了。至此,教师又启发学生想一想:孔君平会怎么想,怎么说?试着用文言文说一说。学生思维开启,答案丰富多彩:“贤侄能言善辩,他日成就不可限量。〞“伶牙利齿,不可小视。〞“老夫甘拜下风。〞这些语句不但反衬了杨氏之子的机灵聪敏,也让学生习得了文言句式的初步运用。
2.考量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尺度
统编版教材往往在单元页上就提醒了一个单元需要落实的语文要素,但单元语文要素不必落实到本单元的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一位教师执教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文言文二则》中的《囊萤夜读》时,为了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让学生想象少年车胤是怎样捕获萤火虫,又是怎样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夜读的,并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把过程写明了。这样的教学活动其实是画蛇添足,由于这篇小古文并不承受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任务。根据课后习题的提醒,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应当定位于“借助解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而对于人物的品质也不必详加分析,学生通过读懂故事,完全能够感受少年车胤勤奋好学的美德。
3.基于学习规律落实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不是静态的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方法,因此,教学中不能一厢情愿地貼标签。一位教师执教《囊萤夜读》一文,在引导学生“借助解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时,先出示理解文言文的方法:一是借助书本上的解释,二是联系上下文,三是借助课文插图推测意思,四是组词理解;然后大屏幕出示画好语气停顿的课文:“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让学生读一句翻译一句,把每句的意思落实到位。其实这样的方法是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的,首先一词一句地将字词翻译落实到位,这无疑是拔高了要求,“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要求学生必需将每句话都翻译出来。统编版教材选编小古文的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兴趣,所以决不能采取注解式、训诂式的教学。正确的做法,是先让学生自己读,当他们自己感到“愤〞“悱〞的时候,教师适时启发、提供帮助。即先让学生试着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在借助解释还不能正确理解句意的时候,教师再指导学生学会借助插图推测,以及运用组词等方法。
4.结合课后习题夯实语文要素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的课后练习“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就是本课教学需要落实的语文要素。这篇小古文的人物形象较为显明,可以结合课后练习题,运用拓展阅读和练笔的方法,领会人物形象,并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一位执教者在学生读懂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王戎为什么说‘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由此展开探讨,引领学生向人性深处探求。先让他们去文本中找答案,再让他们探讨王戎与其他小朋友的不同之处,顺势进行写的训练:人问之(
)。取之,信然。众人不禁叹曰:王戎真乃(
)也!写话练习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尝试运用小古文的兴趣。接下来,教师又补充了王戎的简介,人物形象逐渐饱满起来。最终,教师补充了《世说新语》中两则关于王戎的片段描写,让学生对王戎吝啬、小气的一面又有了新的认识。在多面性材料的类比中,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语文要素也在拓展延伸中得到固化与夯实。
二、把握小古文的特点变化教学样态
1.变换小古文的诵读方法
所谓诵读,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的口头语言。小古文诵读的方法可以变化多样。温儒敏教授指出:“要让学生有自我迷醉式的诵读、有独处式的诵读,还可以有唱读。〞如教学《囊萤夜读》时,可以播放模仿古时书童诵读的录音,让人仿佛看到古人读书时摇头晃脑、迷醉怡情的神态。对于节奏感强的小古文,可以边拍打节拍边进行诵读。对于对话有特色的小古文,可以采用师生合作诵读。如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中的《两小儿辩日》,可以采用师生互动共读的方式诵读,师生各读“一儿〞的语言,可以让学生听清教师的诵读节奏,加强语言感受力。而对于人物描写较突出的小古文,可以采用“演读〞的方式。如读《书戴嵩画牛》,可以引导学生加上一些动作和态势语,边演边读。王崧舟老师在执教《两小儿辩日》时,围绕“辩斗〞组织儿童“辩读〞,在“辩读〞中儿童的质疑精神被激发出来,太阳的远近问题在脑海中回旋。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时,教师可以一句一句出示,引导儿童大胆“猜读〞。多种形式的古文诵读方法,让儿童浸入在小古文的魅力中。
2.探究小古文的学习路径
有名教育家杜威说:“方法是对材料的有效处理。〞引导学生学习小古文,需要对材料(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处理,有效处理需要对路子,对路子就是基于学情,贴合教学规律。一位教师执教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一文时,分三步完成教学目标:读准、读通、读懂。第一步是“读准〞,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同时注意多音字在文中的读法。其次步是“读通〞,即借助解释和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的意思,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同桌探讨,也可借助其他方式弄懂。第三步是“读懂〞,先是自由读课文,分别用横线画出写杜处士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写小牧童的句子,并用一两个词语说说他们的表现。然后设计变换角色讲故事的活动,分别从读者的角度、文中的人物(或牧童、或杜处士、或苏轼)的角度讲故事。
3.走进小古文的文字深处
小古文往往言简意赅,言近旨远。小古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语句意思的表層,而要读到文本深处,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伯牙绝弦》一文中的关键句是:“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学生理解句子的表面意思后,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伯牙所弹奏的音乐仅仅是为了表现泰山和河流?〞这正是学生思维的困顿处,这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聚焦追问:“泰山〞和“江河〞是本文核心意象,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你认为和伯牙本人有什么相通之处?学生有了自己的解读,原来泰山和江河都是伯牙精神的象征,如泰山一般高远,如江河一般浩大。系统论告诉我们: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选取不同文本、同一主题的文章进行阅读,可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既有差异又有联系的结构群。譬如,在教学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时,可以结合课外资源《王戎观虎》一起阅读,学生自然能感受到王戎擅长思考、冷静推断的形象特点,也对本单元“历史传闻故事〞这一主题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4.在创编课本剧表演中增趣
课本剧表演不只是模仿。课本剧表演是小学语文课堂所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小学生也喜欢参与课本剧表演。但课本剧表演不能只是模仿再现课文内容,而要有所创编。一位教师执教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文言文二则》中《铁杵作针》时,请两位同学到台上表演,一位同学模仿“老媪〞磨针的动作,另一位同学表演少年李白观看老媪磨针受到感动的情状。表演并不成功,原因在于:一是学生还没有深入理解文本——老媪将铁杵磨成针,该要付出多么大的辛勤;二是没有充分发挥想象——李白看到老媪把铁杵磨成针,会受到怎样的启发?又会怎样想、怎样说?他回到山中以后,又会怎样读书学习呢?在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读出自己的理解之后,再编写课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专题01 字音字形辨析
- 《国电南瑞内部路》课件
- 初中数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 简单事件的概率综合与测试教案
- 九年级物理上册 13.5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教学设计 (新版)粤教沪版
-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品牌策划与设计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滑雪II》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绍兴文理学院《资产评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藏民族大学《合唱与重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学电池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团体操编排》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铜陵介绍-铜陵简介PPT(经典版)
- 医院廉洁行医廉政教育专题课件
- 财务预算表格
- 安全组织机构图
-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练习题(一课一练+单元+期中+期末)
- 旧石器时代考古-基础知识课件
- GB/T 10228-2023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 超市商品分类明细表
- 完整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课件
- YS/T 724-2016多晶硅用硅粉
- RB/T 109-2013能源管理体系人造板及木制品企业认证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