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4单元检测(四)辽、宋、夏、金、元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2·日照一模宋真宗997~1022年在位说:“群臣敢言者,亦甚难得,其言可用,则用之,不可用,置之。若必加罪,后复谁敢有言者。”这有利于A.形成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B.激发文人的责任担当意识C.革除前代武人乱政的时弊D.提高官员的政治文化素质解析:选B官员的建言,不能根本上约束皇权的至高无上权威,故A项错误;“若必加罪,后复谁敢有言者”的举措有利于官员踊跃建言,增强对国家的责任感,故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官员建言问题,故C项错误;建言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无直接的关联,故D项错误。2.2022·衡水联考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时,对功臣宿将说:“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这一思想A.助推了土地兼并B.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C.使流民问题严重D.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解析:选A材料“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的言论和思想,倡导官僚地主多买地,间接助推了地主土地兼并,故A项正确;“君臣之间无所猜嫌”反映了这一思想维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故B项错误;流民问题是受自然灾害、战争及土地兼并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因此材料中的思想并不会使流民问题严重化,故C项错误;材料与中央集权无关,故D项错误。3.元朝在设置行省辖区时,打破自然界限,不顾区域文化和经济的联系,将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由四川划分给陕西,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湖南、广西、湖北并为湖广行省。元朝的这一做法旨在A.提高行政效率 B.创新政治体制C.加强中央集权 D.促进民族融合解析:选C秦汉以来,地理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这种安排客观上容易被地方长官当作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自元代始,行省区划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文化、经济联系,使各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以利于中央的控制,故选C项。4.宋朝政府往往采取政策控制市面上纸币的流通量,即宋人杨冠卿所称“贱则官出金以收之,而不使常贱;贵则官散之”的称提之术。该措施的作用是A.解决政府财政危机 B.规避战时金融风险C.保障纸币流通职能 D.增强社会重商意识解析:选C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宋朝政府采取称提之术等政策控制市面上纸币的流通量,保障纸币的流通,故C项正确。5.欧阳修曾描述东京相国寺东笔铺广告“京师诸笔工,牌榜自称述。累累相国东,比若衣缝虱”,广告中大肆称颂的笔竟然都是“有表曾无实,价高乃费钱,用不过数日”的劣笔。欧阳修的这些描述从客观上体现了宋代A.印刷术推动了商业发展B.理学盛行导致了道德滑坡C.商品经济的发展较迅速D.广告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解析:选C材料中“东京相国寺东笔铺广告”和实际情况相差很大,实际上是商业广告夸大商品实际的表现,客观上体现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现象,故C项正确;材料说明的是商业广告,不是印刷术推动商业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商业广告和道德滑坡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D项中“十分普遍”的说法绝对,不符合实际,排除D项。6.2022·洛阳期中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期的汴京,凡是闹市区和居民集中地方,茶坊茶馆鳞次栉比,不仅有专供仕女夜游吃茶的茶坊,还有商贩、劳动人民拂晓前进行交易的早市茶坊。宋代茶坊的兴盛主要是由于A.茶叶的种植十分普遍 B.文人雅士的推动C.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 D.市民阶层的兴起解析:选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专供仕女夜游吃茶的茶坊”“商贩、劳动人民拂晓前进行交易的早市茶坊”的兴盛主要得益于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故C项正确;A、B两项材料均体现不出,排除;市民阶层的兴起是宋代茶坊兴盛的原因之一,但相对于C项来说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排除。7.据考证,南宋的都城临安,与以往都城的方正格局截然不同,南北长,东西窄,皇宫位于城市的南端,从皇宫北面的宁和门往北通向城市中心的是一条用石板铺成的御街,最引人瞩目的是在御街中段新设立的“金银盐钞引交易铺”,生意兴隆。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A.都城设计不再体现皇权至上B.“市”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C.“钞引”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D.都城布局出现革命性的变化解析:选D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截然不同”等字眼意在强调都城布局其实已经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D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的都城一直体现皇权至上,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市”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是在北宋而非南宋,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钞引”是政府发给特许商人支领和运销某种特定产品的证券,不是流通中的货币,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8.2022·廊坊联考下图反映了南宋“会子”南宋官方发行量最大的纸币占总货币量的比重%。这反映了当时
A.成为古代发行量最大的纸币B.成为弥补巨额财政赤字的工具C.对于经济交易的基础性作用D.超发造成极其广泛的社会破坏解析:选C南宋官方发行量最大的纸币不等于古代发行量最大的纸币,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多发行会子以弥补巨额财政赤字,排除B项;材料反映会子在总发行货币量中占有优势,说明会子在经济交易中起到基础性作用,故选C项;材料没有反映会子超发的危害,排除D项。9.2022·肇庆统测《宋史》创立《道学传》,认为“道”盛于三代,昭于孔子,及于孟子,孟子没而无传,千余年后,至于宋代得圣贤不传之学而焕然大明。这种认识A.突出了程朱理学的地位B.混淆了儒家与道家思想C.适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D.阐明了道学的发展历程解析:选A由材料“‘道’……至于宋代得圣贤不传之学而焕然大明”可知题干的“道”指的是儒家的道,强调的是魏晋儒学受到佛道的冲击,独尊的地位受到挑战,到了宋代,随着理学的发展推动了儒学的进一步繁荣,故A项正确。10.朱熹认为:“今欲观诗《诗经》,不若且置《小序》和旧说,只将原诗虚心熟读,徐徐玩味。”又说“只将本文熟读玩味,仍不可先看诸家注解”。朱熹提倡如此“观诗”意在A.得“性情之正” B.强调“性恶论”C.阐述知先行后 D.证明“心外无理”解析:选A材料中朱熹强调“将原诗虚心熟读,徐徐玩味”“不可先看诸家注解”,这是要体会诗歌原有的韵味和原始基本含义,不能受后人注解的影响,即所谓“性情之正”,故选A项;B、C两项材料均未涉及,排除;“心外无理”是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的观点,排除D项。11.2022·邢台月考如图是1965年浙江省白象塔内发现的北宋《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残印本。经文可辨166字,为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四观至九观部分,字行回旋萦绕排列,似佛像袈裟悬垂的衣纹,在回旋转折处出现倒字现象,如“皆以杂色金刚”的“色”字;有漏字现象,如第六观中,脱漏“其楼”和“名”三字,纹面字迹可见轻微凹陷。这反映北宋
A.佛教得到广泛传播 B.雕版印刷术的成熟C.文化教育事业繁荣 D.活字印刷术的应用解析:选D根据材料“字行回旋萦绕排列”“倒字现象”“漏字现象”等可知,《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具有较为明显的活字印刷特征,是迄今发现存世最早的活字印刷品,D项正确。12.南宋郑樵在论及《诗经》中指出,风者,出于风土,大概小夫贱隶妇人女子之言;雅者,出于朝廷士大夫,其言纯厚典则,其体抑扬顿挫,非复小夫贱隶妇人女子所能道;颂者,其辞严,其声有节,以示有所尊。据此可知A.《颂》成为祭祀文章的典范B.《雅》是《诗经》的核心内容C.《风》没有太高的文学价值D.《诗经》具有浓厚的尊卑色彩解析:选D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风”“雅”“颂”的艺术手法代表不同的阶层,反映《诗经》具有浓厚的尊卑色彩,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社会转型是近年来历史学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如中国古代的“唐宋变革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唐宋变革或者说唐宋之际社会转型的关键,是两税法的实施,这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其他一切政治、文化上的变动都由此而起。两税法变革的动力何在第一,生产力发展,引起剩余产品增多,推动商品货币关系进步,继而推动土地私有化倾向的发展,促成封建土地国有制难于照旧维持下去,不得不变均田制、租庸调为两税法。第二,经济关系变化的过程中,豪绅大地主日益腐朽和衰落,依附他们的农民因而获得人身自由,赋税制度不得不取消主客户之分。第三,无数次的农民起义,对旧制度起到了摧朽拉枯的作用。——摘编自庞卓恒《史学概论》材料二在政治史方面,唐宋转型却带来了与朝向现代性的进步根本不同的变化,这种朝向现代性的进步是以社会流动、商业成长和文化变化为代表的。当平民在政府中取代了士族,由士族政治领袖所提供的对王室权威的制衡丧失了。其结果就是中国早期的现代性以不断增长的独裁为标志。高度的中央集权和文官化,使王朝免于内部的篡夺,但还是促进了独裁统治,因为靠出身而不是靠才学获得皇位的君主,开始成为不变的政治权威和群臣效忠的对象。在我看来,宋代标志着独裁的增长,这在内藤对唐宋转型的阐释中是核心内容,因为它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事实上没有实现现代化。——摘编自[美]包弼德《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1根据材料一,分析唐宋变革的原因,并指出庞卓恒先生是使用什么史观分析问题的。13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唐宋转型的主要特点。12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中“两税法”“生产力发展”“商品货币关系”“豪绅大地主”“农民起义”等关键词,联系所学可归纳出引发唐宋社会变革的四层原因;第二小问,从材料可知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在推动变革中的作用,体现了作者的唯物史观立场。第2问,根据材料“平民在政府中取代了士族”得出教育和科举使平民获得社会上升空间;根据材料“以社会流动、商业成长……为代表”并结合所学得出商业发展改变税收结构,并带来城市商业化;根据材料“文化变化为代表”并结合所学得出市民文化日益发展,礼下庶人的理学形成;根据材料“对王室权威的制衡丧失了”“以不断增长的独裁为标志”可以得出皇权失去制衡,专制独裁增强。答案:1原因:生产力发展,商品货币关系进步;豪绅地主阶级衰落;农民起义的打击;两税法的实施。史观:唯物史观。2特点:教育和科举使平民获得社会上升空间;商业发展改变税收结构,并带来城市商业化;市民文化日益发展,礼下庶人的理学形成;皇权失去制衡,专制独裁加强。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宋代社会可以看到显著的资本主义倾向,呈现了与中世社会的明显差异。”——摘编自[日]宫崎市定《东洋近代史》根据材料,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观点明确,逻辑准确。12分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提出材料的观点,然后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再次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述。由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在论述宋代具有近代色彩,可以围绕是否具有近代色彩提炼论题。如由“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宋代社会可以看到显著的资本主义倾向,呈现了与中世社会的明显差异”得出宋代具有近代色彩,体现了社会转型趋势;由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宋代依然是传统的封建社会,没有社会转型的因素。论述部分,如果是论题一则结合宋代进步的史实论述;如果是论题二,则结合宋代落后的史实解答。答案:示例一论题:宋代具有近代色彩,体现了社会转型的趋势。论述: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与空间限制被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市镇发展;思想文化方面,儒学复兴,理学兴盛,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最终完成,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顶峰。结论:宋代出现了许多与传统古代社会不同的新的经济因素,思想文化方面也出现了诸多新的现象,尤其是科技的进步非常显著,显示出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地测量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网络及其计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劳动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文献目录与信息检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海南省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安全经济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七校协作体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 2025江西省建筑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奥林匹克文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轻工职业学院《阿拉伯文学选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教科版 二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 中国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
-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学会反思》教案
-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四年级-《障碍跑》教学设计
- DB32-T 2860-2015散装液体化学品槽车装卸安全作业规范-(高清现行)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完整)
- T∕CIS 71001-2021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安全要求规格书编制导则
- 福利院装修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25页)
- 环境空气中臭氧的测定
- 第七章 化学物质与酶的相互作用
-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钢筋自动折弯机的结构设计全套图纸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