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武行
中国管理科学院2016年7月5日课程提纲一、中国传统经典概述二、儒家经典概述三、《大学》简介
一、中国传统经典概述
从“十家九流”到“三教九流”(一)十家九流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其次有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等。后人把小说家以外的九家,又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墨三家墨
家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反对世卿世禄制度,主张尚贤,任用官吏要重视才能,打破旧的等级观念,使“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代表作品《墨子》
儒家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曾子是孔子的学生,后被尊为“宗圣”。子思:是孔子的嫡孙名孔伋,也是曾子的学生。后世封建统治者尊其为“述圣”。孟子名轲字子舆,是孔子的嫡孙子思的弟子。道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反映他思想的书为《老子》,又名《道德经》。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周。庄周是宋人,《庄子》一书,是由他和门人编成的。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理论的核心是“仁”,而体现仁的制度或行为的准则是“礼”。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现存《论语》一书,记载有孔子与门人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济宁市嘉祥县)人。生于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死于公元前435年(周考王五年,鲁悼公三十二年)。出身没落贵族家庭,少年就参加农业劳动。后从师孔子,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他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并在修身和躬行孝道上颇有建树。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居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以孝著称。奉行忠恕。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相传《大学》为其所著。后被尊为“宗圣”。子思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子思,姓孔,名伋,是孔子的孙子。《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思年六十二,而不详其生卒年。案子思之父孔鲤,死于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当跟孔子的年代相当。《孔子世家》又说,子思曾困于宋,“子思作《中庸》”。《汉书·艺文志》有“子思二十三篇”,本注云;“名伋。孔子孙,为鲁穆公师”。子思二十三篇久佚。《中庸》为《礼记》所收,流传于世。《孔丛子》记有子思固于宋的细节及子思与鲁穆公的问答,都不一定可信。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孟子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生于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代,是继承和发展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新儒家代表,是儒家第二大宗师,后世尊号亚圣。他虽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但是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相传,孟子的母亲十分贤惠,辛劳地抚养他长大成人,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邻里环境,孟母曾三迁其家,最后找到一个读书人作邻居,使孟子终成大器,晚年时回到故乡,与万章等亲密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一方面整理阐发儒家典籍一方面把自己的言论、事迹编著成书。至今,我们了解、研究孟子的思想,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孟子》一书。墨子(约前468~前376),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藏书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名翟。鲁国人,一说为宋国人。曾习儒学,因不满其烦琐的“礼”,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反对世卿世禄制度,主张尚贤,任用官吏要重视才能,打破旧的等级观念,使“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代表墨翟思想的有《墨子》一书,是他的弟子根据受课笔记编撰而成的。《墨子》称“今天下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梁启超在研究私人藏书的起源时:“苏秦发书,陈箧数十;墨子南游,无书甚多。可见书籍已经流行,私人藏储,颇便且当。”现存《墨子》53篇,记载了墨子及其后学的言行。老子(约公元前600-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反映他思想的书为《老子》,又名《道德经》,大约是战国人编纂的。《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字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另一说是今安徽蒙城县)人,曾任蒙之漆园吏。贫而乐道,不慕富贵。他是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载:庄子学无所不窥,著书十余万言,其要本集於老子之言,继承与发展老子的“道”,道法自然故道无所不在,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任何主宰,提出“通天下一气耳”“人之生,气之象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法家学派。早期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人,后期法家韩非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集大成者。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哲学家,法家代表人物。出身韩国贵族。曾与李斯同师事荀子。因建议韩王变法未见用,著《孤愤》、《五蠹》、《说难》等。其学吸收道、儒、墨各家思想,并集法家学说之大成。主张“法、术、势”三者合一的统治术,影响后世君主。在哲学上发展了荀子的唯物主义,以“道”为事物运动的普遍规律,而“理”则为具体事物运动的特殊规律,“万物名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故不得不化。”(《解老》),具体事物不断变化,“道”“理”也都应随之变化,“缘道理以从事”。又主张“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历史观,认为人口和社会财富的多寡决定历史变动,强调一切社会关系,如君臣、父子、交换及剥削等,均出于人之“自为心”或“计算之心”。趋利避害乃人之常情,也是国家执行赏罚、制定法令之依据。所著有《韩非子》。读孔子,一片爱心,和谐社会读孟子,浩然正气,平治天下读曾子,感悟人生,管理大道读子思,极道中庸,而真高明读墨子,一腔热血,救助苦难读韩非,一双冷眼,直面人生读出人生态度:老子:生活辩证法庄子:艺术人生观荀子:科学进取观读出人生智慧。「三教」我国常以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儒教(以孔子为代表)、佛教(释迦牟尼创建)、道教(东汉张道陵创立,到南北朝盛行起来)并称三教,日本则是佛教、神道教、儒教并称三教。此三教在中日历史上曾有混同之现象,然同时亦有彼此排斥之事例。「九流」是指先秦至汉初的九大学术流派,包括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民间也有其他说法。(二)三教九流墨三教儒教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专治《春秋公羊传》。曾任博士、江都相及胶西王相。向汉武帝进言“天人三策”。把儒家学说发扬光大。
儒教东汉张道陵创立了“五斗米道”,成为道家学说发展到宗教形式并定型化的开始,奉老聃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正一经》和《太平洞经》为主要经典。奉玉皇上帝为最高的神。要人脱离现实,炼丹成仙。可以说:道教继承并发展了道家学说。道
教公历纪元前后,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佛教南怀谨讲三教墨三教
儒教道
教佛教是人们精神世界的药店是人们精神世界的粮食店是人们精神世界的百货店西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天人三策”。1、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武帝所采纳,形成“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政治格局。2、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将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为一,形成封建神学体系。其说以“天人感应”说为中心,以为“君权神授”,“天”对地上统治者经常用符瑞、灾异等表示愿望或谴责。将天道和人事牵强比附,以论证其“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观念。3、提出“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并宣扬“黑、白、赤三统”循环的历史观。至此,孔子的儒家学说得以更深的发展,而被称之为“儒教”,为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统治者所沿袭,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东汉张道陵创立了“五斗米道”,成为道家学说发展到宗教形式并定型化的开始,到南北朝时宗教形式逐渐完备。它们奉老聃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即《老子》)、《正一经》和《太平洞经》为主要经典。奉玉皇上帝为最高的神。要人脱离现实,炼丹成仙。可以说:道教继承并发展了道家。在隋唐时代大体上完成了作为宗教教团的组织、仪礼和神学体系,成为“道之不灭”合为一体作为最高理想的中国民族的土生土长的、传统的宗教。佛教在我国东汉汉明帝时传入,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派使去西域取回《四十二章经》为佛法传入中国之始。传播地区以长安、洛阳为中心。中国内地营建的第一座寺院就是洛阳市东10公里处的白马寺。相传有匹白马驮经而来,建白马寺纪念。东汉时绝大部分佛经都是在洛阳白马寺翻译的。南北朝是佛教在中国发展极为兴盛的时期,但也是备受摧残的时代。北魏文成帝、孝文帝和梁武帝都极力支持和护持佛教。但是北魏太武帝及北周武帝却曾大举排佛、毁佛。北周武帝在建德二年(西元五七三年)的「十二月癸巳,集群官及沙门道士等」,「升高座,辩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次之,佛教为后。」从这次辩释大典后,儒、道、佛三教并立成为定局。佛教产生于印度,其创始人是释迦牟尼(约公元前565-485)。在印度,佛教经过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教,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至十三世纪初,由于中亚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入侵,致使佛教在印度完全消失。近代印度开展了复兴佛教的运动,于十九世纪从斯里兰卡反传回来。佛教教义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善恶因果与修行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实践方面、宗教方面、道德说教方面。佛教的善恶因果观与修行法门,既与其它一切宗教、道德说教有共通之处,又自有其殊胜之处。二是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理论方面、哲学方面、辩证思维方面。佛教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的理论,是建立在佛教修行(主要是禅悟)基础上的成果。从具体内容上看,这两大方面是不可能截然分割开来的。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是: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等。民间把九流分上中下三种:
一种说法为:
上九流是“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员外六流客,七烧八当九庄田”。
中九流是“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风签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工,七僧八道九琴棋”。
下九流是“一修脚,二剃头,三从四班五摸油,六把七娼八戏九吹手”。
另一种说法为:
上九流: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拐骗及巫婆)、盗、窃、娼。
二、儒家经典概述
从“四书五经”到“十三经”《论语》、《孟子》已经列为经书了,到了唐朝开始提倡《大学》和《中庸》,特别到了宋代,程颢、程颐把它们单列出来,到了南宋,大儒家朱熹把它章句集注,叫做《四书章句集注》,这样就把“四书”单列出来作为儒家的经典。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六)经诗:《诗经》,古代诗歌的
总集礼:《礼经》,讲礼仪、
礼制、管制等书:《尚书》,就是上古之书,
28篇,是古代文献、档案、
史料的一个汇编
易:《易经》,是古代
朴素的哲学著作《春秋》(春秋时期鲁国的编年体史书《乐经》相传亡于秦火,或谓本无其书
注:六经之名始见于《礼·经解》孔子之言,又见于庄子之书。盖为《易》、《书》、《诗》、《礼》、《乐》、《春秋》。其后嬴秦焚书,《乐经》散失,仅存《乐记》一篇,乃并入《礼记》中。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列为儒家经典,简称“五经”,置于官学,设了五经博士,专门研究。“十三经”的来历:汉代后“五经”里面的“礼”一分为三:《周礼》、《礼记》、《仪礼》,这样“五经”变成“七经”;后来《春秋》又一分为三:《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这样“七经”变成“九经”;后来把《论语》、《孟子》也列为经书,这样“九经”变成“十一经”;到唐朝把“孝经”单提出来,变成经书《孝经》,这样“十一经”变成“十二经”;又把解释语义的《尔雅》也列为经书,这样就成了“十三经”。“十三经”就是十三本儒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浙江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
- 2025年成都b2货运资格证多少道题
- 加入学生会的演讲稿15篇
- 2025个人股权转让协议书范本及法律风险提示2篇
- 2025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及监管合同4篇
- 2025年度新材料研发场委托招聘协议3篇
- 2025年度信息技术项目临时工雇佣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租赁合同法律风险防控协议
- 2025年度UPS不间断电源设备销售与产品研发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婴幼儿奶粉品牌授权专卖店加盟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安庆港华燃气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4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2025新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GB/T 44351-2024退化林修复技术规程
- 完整2024年开工第一课课件
-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析中西方酒文化(合集5篇)xiexiebang.com
- 中药饮片培训课件
-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早产儿姿势管理与摆位》
- 《论文的写作技巧》课件
- 空气自动站仪器运营维护项目操作说明以及简单故障处理
- 2022年12月Python-一级等级考试真题(附答案-解析)
- T-CHSA 020-2023 上颌骨缺损手术功能修复重建的专家共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