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娄成武版)各章知识点归纳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娄成武版)各章知识点归纳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娄成武版)各章知识点归纳xxx公司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娄成武版)各章知识点归纳文件编号:文件日期:修订次数:第1.0次更改批准审核制定方案设计,管理制度绪论公共需要的特点:客观性、社会性、多样性通常人们把具有非排他性、不具有非竞争性的产品称为公共资源,将具有非竞争性、不具有非排他性的产品称为俱乐部产品。公共物品分为: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拥挤性公共物品(道路、桥梁)、价格排他性公共物品(公园、文化遗产)公共物品:是指完全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的物品,或者说是满足全体社会成员需要的物品。准公共物品:指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点中的一个,另一个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或者虽然两个特点都不完全具备但却具有较大外部收益的产品。准公共产品的特点:①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的不充分性;②外部性准公共产品的分类:①拥挤性准公共物品;②价格排他性准公共物品公共事务:是生产公共物品的活动,是指涉及全体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其产品具有完全的“非排他性”,可以直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准公共事务的特点:公益性中介性、非营利中介性公共事业:是指由特定的社会组织及其成员以满足社会群体需要和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向社会提供准公共物品和某些公共物品,为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公众生活创造有利条件而进行的活动或事物。公共事业的特点:公众性、公用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社会公共事业: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那些社会事务。社会公共事业的特征:公共性、劳务性、非营利性、阶级性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管理目的不同(公益性/盈利性);管理的运行轨道不同(整个过程受到法律的限制/主要在利益轨道上进行);物质资源来源不同(收入及政府补助/所获取的利益);④绩效评估不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区别:管理主体不同(公共事业组织/政府机关);管理方式不同(在国家政策应倒下提供技术和辅助性服务/等级制);管理的直接性和间接性不同(直接性管理/间接性管理);④阶级性不同(反映长期历史发展对社会管理的客观要求/反映特定阶段统治阶级的特殊要求)。公共事业组织组织:是特定的群体为了共同的目标,按照特定原则,通过组织设计,使得相关资源有机整合、并以特定结构运行的结合体。公共组织: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致力于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服务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公共组织包括: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准政府组织公共组织的特点:公共组织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公共组织的活动受法律的明确限制并具有权威性;公共组织受到高度的社会监督;公共组织的活动具有政治性;公共组织的目标形式上清楚但实际模糊,且组织行为结果评判较困难;⑥公共组织具有一定的独占性。公共权力的特点:社会性、政治性、综合性、约束性公共事业组织:是依照一定规则,以独立、公正为原则,凭借自身特有的功能、资源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公益性组织。公共事业组织的特点: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公益性、志愿性、灵活性市场体制的优势:①信息传递的效率;②激发生产社会财富的创造力;③有效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市场体制的局限性:市场竞争的不完全;市场体制有时难以实现社会公平;在市场体制中,民间企业难以承担提供公共产品的任务;市场体制有时难以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⑤市场体制有时难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公共事业组织的职能优势:非营利性、沟通性、低成本公共事业组织的局限性:①筹款不足;②志愿活动的狭隘性;③志愿组织的家长作风;④志愿组织的业余性。公共事业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促进社会整体利益和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公共事业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内涵:主体是公共组织;对象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包括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具有公共性;发展方向是公共服务市场化;⑦基本目标是社会公众利益获得保证和发展。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公共事业领导者的权利分为:合法权、惩罚权、奖励权、模范权、专长权领导:是领导者依托个人影响力和组织赋予的权威,为了完成公共管理使命而动员、引导人们思想和行为,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领导权威的构成:①职位权力(合法要求、奖励报酬、强迫、决策、信息控制);②个人权力(专家权、个人魅力、良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品质、创新精神)公共事业管理者素质分为:时代性、综合性、层次性公共事业管理者与工商企业管理者的不同:素质不同(政治/经济);工作方式不同(开放/隐蔽);人事权限不同(限制/自由);与大众传媒关系不同(关注程度);⑤绩效评估不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领导者的基本技能:技术技能(业务能力)、人际技能、概念技能(抽象和决策能力)沟通:是不同公共事业管理主体进行信息交流、互通情报,从而对彼此行为产生作用和影响的过程。公共事业管理中沟通的作用:使公共事业组织中的人们认清形势;使决策更加合理;促进公共事业组织各部门协调发展;④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统一公共事业组织成员的行动。沟通的基本方式:正式沟通(严肃规范、约束力强、易于保密、使信息沟通保持权威性、刻板、不灵活、沟通速度慢);②非正式沟通(不拘形式、难以控制、直接明了、传递速度、信息不确、容易失真)沟通的要素:发信者、受信者、编码和解码、目标、信息、媒介、反馈、噪音、北京或资料沟通的基本原则:准确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策略性地运用非正式组织原则提高沟通效果的方法:进行信息沟通检查;尽可能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组织层次;确保正式沟通渠道的主导地位,同时充分利用非正式沟通的辅助作用;创造良好的沟通氛围;提高信息的清晰度;提高沟通的心理水平;掌握沟通的技巧;⑧里外原则和须知原则。激励:公共事业管理者针对成员的需要,采取某些手段,激发人们为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目标积极自觉地行动的过程。激励的原则:目标认同原则、公平公正原则、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原则、随机制宜原则激励方式分为:内容型激励、过程型激励、行为改造型激励制定公共事业管理计划的步骤:估量情况(公众需要);确定目标(完成得怎样);考虑计划工作的前提(环境);确定选择的方案(最好、最有希望);比较各种方案(成本);选择方案;制定辅助计划(准备必须的设备、材料、培训);⑧通过预算使计划数字化(价格、设备费用)。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工作的基本步骤:确定公共事业管理的目标;根据目标拟出分目标和派生目标、政策和文件;对实现目标所必需的管理工作加以确认和分类;根据可用的人力、物力和利用这些资源的最优方案来划分各种管理工作;授予单位或部门负责人执行这些管理工作所必要的职权;⑥通过职权关系和信息系统把这些单位或部门上下左右联成一体。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工作中的授权:是一个由包括确定预期成果、委派任务、授予完成这些任务等所组成的完整的过程。授权的原则:按预期成果授权的原则;明确划分每一部门职能权限原则;明确职权——管理层次原则;职权绝对性原则;⑤职权与职责一致原则。公共事业管理中控制的含义:既包括对现成社会秩序的维护,也包括社会秩序的建立;既包括对越轨行为的惩罚这种消极的控制方式,也包括对遵从社会规范的行为予以奖励这种积极的控制方式;③既包括公共事业管理者对一般社会成员的控制,也包括公共事业组织成员之间相互控制以及公共事业组织成员对管理者的监督。控制的功能:①社会秩序的保障;②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目标的保证。控制的类型:根据形势化程度的高低或有无明文规定:正式控制、非正式控制;②根据使用手段是奖励还是惩罚:积极控制、消极控制;根据控制者与控制对象之间的关系:直接控制、间接控制;根据控制是否依靠外部力量:内在控制、外在控制;⑤根据是否使用强制手段:强制性控制、非强制性控制。控制的方式:强制性:法律(指导作用、威慑作用、惩罚作用)、纪律(组织性、多样性、强制性);②非强制性:道德、舆论(大众性、现实性、迅速性)公共事业管理效率的特点:不存在利润指标;对目标和战略有更大的制约;顾客不是主要的资金来源;④缺乏竞争;⑤员工大多数是专业人员。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效率的措施: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公共事业组织承担责任的机制;分权;④电子化建设;加强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考核。第四章公共事业管理的责任与监督1、公共责任的构成要素:承担公共责任的行为主体、公共责任的内容、公共责任的客体2、公共事业管理责任:从以公众对政府的希望和要求来认识并划分行政责任的观点、角度看,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公共事业主体应该去做并做好的一些事情包括回应、弹性、胜任能力、廉洁。3、公共事业管理责任的行政控制机制:公共组织自身的责任机制、行政监督检查、审计、行政复议4、公民参与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方式:公开听证、民意调查、咨询委员会、利益群体5、积极的公共责任包括:①保障公共服务的充分提供;②保护捐助者的利益;③保护服务对象的利益;④保护公共事业组织工作人员的利益;⑤保证政府提供资助的资金的价值;⑥维持公平竞争环境,保护与公共事业组织竞争的私营机构的利益。6、公共事业组织的责任监督机制包括: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行业监督等外部监督;组织机构内部之间的纵向横向监督7、公共事业管理现状的特点:①管理公共事业的中心地位、主体地位几十年牢固不变;②各级政府行政部门重叠庞大、低效率高成本运行;③习惯运用行政命令、宣传教育。群众运动、义务劳动、综合治理的模式;④在政府及其建立的企事业单位之外,没有任何自治的承担公共事务职能的民间机构。8、我国公共组织监督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①社会腐败对公益机构的侵蚀(违规从事营利性商业活动、财务管理混乱带来的违规与腐败、公共事业组织的官僚化倾向)②“道德滑坡”——公共事业组织所面临的道德危机③薄弱的社会监督(“观念缺失”——公众监督意识薄弱、新闻舆论监督的无力、民间监督和评估组织的缺失)④“组织缺位”——监督主体多元化与激励不足⑤“角色冲突”——监督主体的身份障碍⑥“双重俘虏”——监督疲软的必然结果⑦市场约束软化——限制竞争的副产品9、完善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的措施①完善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的组织立法;②减少公共事业组织登记限制,简化登记程序;③加强公共事业组织的日常监督;④明确界定政府监督主体,加强监督力度;⑤营造竞争透明化,促使公共事业组织运作透明化;⑥建立公共事业组织行业监督,完善自律机制。第五章公共事业管理的法律制度1、公共事业管理法律制度:主要是调控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各种关系和行为的法律规范,在公共事业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立法的特点:①归口登机和双重管理体制;②分级管理体制;③限制竞争原则;④年度检查制度;⑤财务监督;⑥对公共事业组织的财政优惠。3、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立法中存在的问题:①公共事业组织单行法的缺失;②立法权威性的缺失;③实体法的缺失;④立法内容的缺失。4、事业单位的特征:①是以公益为目的的组织;②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是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服务互动;③利用国有资产举办。5、事业单位的范围包括: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农业、林业、牧业服务机构,水利管理机构,社会服务机构(公共设施服务,园林绿化自然保护区管理,环境卫生、市政工程管理,风景名胜管理、殡葬管理等),法律服务机构,会计审计事务所,信息咨询机构,体育事业机构(体育场馆、运动队等),社会福利机构,文化艺术单位(艺术、出版、文物保护、图书馆、档案馆、群众文化、新闻、文化艺术经纪与代理等),广播电影电视单位,综合技术服务机构(气象、地震、测绘、技术监督、海洋环境、环境保护、技术推广和科技交流服务业、工程设计等)。6、事业单位成立的条件:①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②由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从业人员;③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经费来源;④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7、事业单位成立的程序:①审批机关批准成立;②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事业单位法人登记。8、事业单位三种拨款方式: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9、事业单位的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10、事业单位的支出包括: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上缴上级的支出11、对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主要是审批机关的管理,这是对于事业单位所从事的业务活动本身的行政管理。12、社会团体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①社会团体由多数会员组成;②社会团体的宗旨是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③社会团体的宗旨是非营利性的目的。13、我国的社会团体行政管理体制通常被称为分级等级、双重管理,即由民政部门(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共同管理,并且按照社会团体的活动范围由不同级别行政区域的相应机关进行登记和管理。14、全国性社团向民政部申请登记,地方性社团向其办事机构所在地相应的民政部门申请登记。跨行政区域的社团,向所跨行政区域的共同上一级民政部门申请登记。15、社团财务管理的法律制度:①财产、经费的筹集(会员的出资、捐赠和资助、开展有偿服务的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②财产的使用(用于章程规定的业务活动)。16、对社团的行政管理:①重大业务活动报告制度;②年度检查;③清理整顿;④进行行政处罚。17、社团终止原因:①完成社团章程规定的宗旨;②自行解散;③分立或合并;④由于其他原因而由社团本身决定终止。社团终止的程序:①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②进行清算;③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18、民办非企业单位: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19、民办非企业单位主要的法律特征:①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公益为目的;②业务时进行社会服务活动;③利用非国有资产创办;④举办者是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20、申请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的条件:①经过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②有规范的名称、必要的组织机构;③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从业人员;④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合法财产;⑤有必要的场所。21、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的程序:①向业务主管单位申请;②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22、民办非企业单位不予登记的理由:①在申请时弄虚作假的;②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民办非企业单位;③担任负责人正在或者曾经瘦到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或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④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的。23、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24、基金会法律制度包括:基金会行政管理体制、基金会成立、基金会组织机构及管理、基金会财产管理及其资助领域等第六章公共事业伦理1、公共事业伦理:就是公共事业管理领域中的职业伦理和角色伦理,是关于以公共事业组织及其成员为核心的公共事业管理职业角色关系和行为的伦理原则和规范。2、公共事业伦理与个人伦理的区别:①两者的主体不同(个人/公共事业管理系统);②两者的调节范围不同(个人行为/公共行为);③两者的内容和研究领域不同(私德/公德)。3、公共事业伦理的构成:公共事业伦理意识、公共事业伦理实践、公共事业伦理评价4、公共事业伦理的特点:公益性、服务性、交叉主体性、权利义务及权利责任的一体性5、公共事业伦理规范的特点:①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②是他律与自律的统一。6、加强公共事业伦理建设原则:服务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综合效益原则、开拓创新原则7、公共事业伦理建设的内容:规范建设、主体建设、评价监督机制建设8、公共事业管理伦理建设的途径:①道德驱动的自律;②制度化自律(建立完善的法律框架、完善和改进行政规制、提高政府法制化水平)。9、公共事业品德的特征:职业性、整体性、稳定性、变化超越性10、公共事业品德的养成机制包括:公共事业教育培养机制、习惯形成机制、良心调节机制第七章公共事业人力资源开发1、人力资源的特点:主观能动性、动态性、丰富的智能性、社会性、再生性2、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指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制定人力资源计划、招聘、选拔、培训与发展、业绩评估、制定工资与福利制度等具体步骤为组织提供适当人选,以开发人的潜能,并取得高绩效水平的过程。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过程:①组织获取适当人员以满足组织需要的过程;②开发人的潜能,使人获得最大程度满足的过程。4、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含义:①内容与程序包括人力资源计划、招聘、选拔、培训与发展、业绩评估、制定工资与福利制度等一系列具体的步骤;②具有明确的目的性;③对其管理要从量和质两个方面着手。5、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意义:①有助于降低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②有助于提高组织的竞争力;③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效率,实现组织目标。6、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任务:①满足组织的需要;②满足组织成员个人的需要。7、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原则:因事设人原则、视能授责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公平竞争原则8、人力资源计划过程的步骤:①评价目前的人力资源状况;②预测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③制定满足人力资源需要的行动方案。9、公共事业管理的人才素质包括:政治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体格素质和心理素质第八章公共事业资产管理1、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以及其受益、拨款、接受馈赠、凭借国家权力取得或者依据法律认定的各种类型的财产或者财产权利。2、国有资产的类型:经营性国有资产、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资源性国有资产3、公共事业组织国有资产:是指由公共事业组织占有和使用的、在法律上属于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总和。4、公共事业组织国有资产的性质:公共事业组织是实现公共财政职能的主体,不再具有具体安排和指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职能5、公共事业组织国有资产的特点:公共性、间接性、无偿性、消费性6、公共事业组织国有资产的作用:①是政府履行各项职能的基本物质保障;②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③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最主要的物质手段;④可以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⑤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物质载体;⑥是经营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物质条件。7、我国公共事业组织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①资产配置不合理;②资产使用效率不高;③资产流失严重(决策失误造成无效资产增加导致的资产隐形流失、帐外资产方面的流失、因流动资产管理不善引发的资产流失、资产处置不规范导致的资产流失、公共事业组织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过程中所导致的资产流失);8、公共事业组织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①认识上的误区;②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机构设置不规范、管理职责不清职能交叉、“条块分割”造成管理脱节);③管理机制不健全;④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国有资产监督不到位、“非转经”国有资产产权虚置、管理队伍不整齐、管理执法不严格);⑤“角色冲突”——监督主体的身份障碍⑥“双重俘虏”——监督疲软的必然结果⑦市场约束软化——限制竞争的副产品9、国外公共事业组织资产管理经验:①政府财产基本上不介入市场竞争领域;②政府财产管理的法制化;③政府财产管理专业化;④政府财产管理体系健全;⑤按市场化要求推动社会事业产业化;⑥监督制度严明。10、公共事业组织资产管理原则: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原则、全过程管理原则、绩效管理原则、专业化集中管理原则、法制化原则11、公共事业组织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建立资产配置科学、使用合理、处置优化、监督公正、管理高效的公共事业组织国有资产管理体制。12、公共事业组织资产管理机制:①公共事业组织国有资产形成机制(界定政府公共预算支出范围,按部门编制预算、细化预算和细化预算科目,提前预算编制时间,采用科学规范的预算编制方法,使预算支出与成果挂钩、充实预算的有关内容);②公共事业组织国有资产使用机制(推行专项设备的专业化集中管理、建立公共事业组织国有资产使用管理责任制、建立规范化的公共事业组织国有资产台账制度、建立公共事业组织国有资产管理网络系统);③公共事业组织国有资产处置机制(建立公共事业组织国有资产的统一调剂制度、建立公共事业组织国有资产交易市场和租市场;建立和完善公共事业组织国有资产的报废制度);④公共事业组织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制度(建立规范化的公共事业组织国有资产绩效评价程序、建立公共事业组织国有资产的梯级绩效管理模式、合理确定公共事业组织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⑤公共事业组织国有资产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公共事业组织国有资产监督机制)。第九章公共事业管理的改革与发展1、社区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作用的加强:①对深化体制改革的作用加强;②对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作用加强;③对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作用加强;④对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加强;⑤对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加强。2、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①公共事业活动的非经济化;②公共事业机构的行政化;③公共事业资源配置非社会化;④公共事业运行机制非效率化;⑤公共事业管理的非法制化。3、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所应遵循的原则:良性互动原则、稳定性原则、制度化原则、适应化原则4、公共事业管理的创新:①管理观念的发展与创新(从静态管理观念向动态管理观念转变、从“命令”管理到“服务”管理观念转变、从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观念转变);②管理手段的发展与创新(在公管中坐待社会事务依法治理、运用程序法和实体法确保公管依法管理,管理手段信息化、网络化、多样化);③管理内容的发展与创新。5、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公共事业主体多元化、资源配置社会化、市场化6、现代事业制度:是指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各项事业自身发展规律相适应的一整套公共事业管理制度,它是有关现代事业组织的法人制度、领导制度、人事制度、财务制度、运行管理制度、评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项管理制度的总称。7、现代事业制度的主要特征:①健全的事业法人制度;②多样化的事业组织模式;③多元化的事业投资与经营补偿制度(财政投资与补偿、事业经营补偿、社会投资与补偿、事业政策补偿);④科学民主的事业领导制度;⑤新型的事业人事管理制度(事业组织拥有充分的用人自主权,建立事业机构各类人员的考核、晋升、奖励、惩罚和辞退制度,建立多样化的事业人员工资分配制度,建立社会化的事业人员就业、医疗、退休养老等多项社会保障制度);⑥新型的事业财务管理制度(建立规范化的事业组织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立事业组织的成本核算制度,建立统一的事业组织经费收入与支出管理制度);⑦多元化的事业监督管理制度(实行事业目标管理、实行事业编制约束管理、建立规范化的事业财务审计制度、建立事业评估制度)。8、实现我国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目标的基本途径:转换观念、政事分开、人员分流、培育事业型市场、财政对策9、人员分流的对策:①加速改革我国现行的干部人事制度;②加速建立和完善新的社会保障制度;③大力发展各类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10、培育事业型市场的对策:①加强“事业”产品与服务价格改革,为实现原有部分“事业”产品的商品化创造条件;②改变事业单位的服务对象与经营范围,使其逐步转向市场开展自主经营;③加强国民消费教育,合理引导居民消费投资方向,促使有关事业产品和劳务市场的发育与发展。11、我国现行卫生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再重新界定、调整和收缩国家卫生事业职能范围的基础上,确保国家公共卫生事业和重点卫生事业的优先发展,将现有绝大多数卫生事业单位逐步推向社会和市场,从而实现办医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医疗卫生机构的企业化,国民医疗卫生保健的社会化,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的福利化与公益化,特殊卫生服务的商品化与市场化,卫生发展目标的多元化,并大力发展各类卫生产业,繁荣和规范各类卫生市场,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生活需要。12、改革对策:①解放思想,统一认识,转变观念,这是继续推进卫生事业体制改革的重要条件;②合理划分和规范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卫生事权与财权,确保必要的卫生投入;③全面推进医疗药品和服务价格体制改革,取消医疗卫生机构的行政级别,实现医院管理的企业化;④加速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改革,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化医疗保险制度,这是实现我国卫生改革目标的关键所在;⑤大力调整和优化公共防疫保荐机构的布局与结构;⑥加快公共卫生立法工作,明确划分和规范政府、医疗保险机构、医疗卫生机构、患者及其他各有关方面的权利、责任与义务,加强民主监督,实行依法治卫。第十章公共事业管理方法与技术1、目标的性质:层次性、多元性、实践性、协调性、确定性2、目标的作用:引导作用、激励作用、考核标准3、目标管理:是通过参与式的目标设置、实施和评价等活动来管理组织的一种方法。4、目标管理的构成要素:明确目标、参与决策、规定期限、反馈绩效5、目标管理的步骤:①建立目标体系;②明确责任;③组织实施;④考核与反馈。6、目标管理的特点:①分权与自我控制的管理;②参与式管理。7、目标管理在实践中的局限性:①管理者对目标管理的含义和运用方法缺乏深刻认识;②制定符合实际的目标存在多种障碍;③目标管理中使用的目标都是短期目标④缺乏灵活性。8、制定目标的依据:法律政策要求、上级要求、服务对象的要求、前期目标完成情况、组织现状9、目标的制定程序:①准备工作;②初步拟定目标;③初拟目标的讨论与修订;④制定目标实施计划。10、成果评价的特征:①目标是否实现作为主要衡量标准;②它是一种以自我评价为主、上级评价为辅的综合评价方式;③成果评价与奖惩制度紧密联系。11、人力资源测评的对象分析:①素质特点分析(基础作用性、非直观性、可塑性、潜在性);②素质分析方法(职位分析问卷法、职位定位分析法、特质列举法、关键事件技术法、工作要素分析);③绩效特点分析(工作任务、工作效率、工作效益);④绩效分析方法(经济分析法、时间分析法、产品分析法、职务操作化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事故分析法)。12、素质测评的功能:评定作用、预测作用、诊断反馈作用13、员工素质评测类型:甄选型、配置型、开发性、鉴定型、诊断型14、测评内容的确定步骤:①分析测评客体的结构、选择具有价值的测评要素;②根据测评目的与职位要求进行筛选。15、常用的素质测评方法:心理测验法、面试法、评价中心、观察评定法、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缆识别》课件2
- 4S店售后夏季活动方案
- 前端年终总结工作完成情况
- 智慧养老平台系统智慧养老有我更专业
- 《LED培训资料》课件
- 妇幼保健院归档病历质量评分表
- 主动脉成形手术指南
- 2024年我国职业病现状
- 儿童手术体位
- 《级技能历年考题》课件
-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指南评估指标考核试题及答案
- 呼吸道传染病的隔离和预防课件
- 小学语文奥林匹克竞赛考试试卷
- 台签模板(可直接套用)
- 出国留学给寄宿家庭写的自荐信模板
- 印刷工序作业指导书
- 桥梁色彩设计课件
- 7.5.1-J01-05-F3临时工程工工雇用工劳务费用结算表
- 竹笋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甘草种植技术课件
- 《探寻中国茶:一片树叶的传奇之旅》章节测试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