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曹刿论战20.曹刿论战课文导入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称赞。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课文导入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
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134学习目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重难点解析5课文小结2134学习目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重难点解析5课文小结2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3.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4.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5.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学习目标重点: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难点: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重点:《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共三十五卷。《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既是一部战略名著,又是一部史学名著。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作品简介整体感知《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共三十五卷。左丘明,中国春秋时史学家。鲁国人,双目失明,春秋时有称为瞽的盲史官,记诵、讲述有关古代历史和传说,口耳相传,以补充和丰富文字的记载,左丘明即为瞽之一。相传曾著《左氏春秋》(又称《左传》)和《国语》。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作者简介左丘明,中国春秋时史学家。鲁国人,双目失明,春秋时有称为瞽《曹刿论战》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684年鲁国与齐国的一场战争。当时,齐鲁两国都在现在的山东境内(齐都临淄,鲁都曲阜),齐国是大国,鲁国是小国。公元前682年,鲁桓公出访齐国,被齐襄公暗杀。鲁桓公死,他的儿子庄公继位。由于齐襄公无道,他的弟弟小白预知齐国将有叛乱,便和鲍叔牙跑往莒国(现山东莒县)寄身。写作背景《曹刿论战》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684年鲁国与齐国的一鲁庄公八年,公孙无知杀死齐襄公,自立为君。管仲、召忽辅佐公子纠逃往鲁国。鲁庄公九年,齐国大夫雍廪杀死公孙无知。这时,齐国无君,鲁庄公欲送公子纠回国为齐君,但齐襄公的弟弟小白先入齐即了君位,是为桓公。桓公因为鲁国欲纳公子纠的事,怀恨在心,在桓公即位第二年,就是公元前684年,率军攻打鲁国,进行报复。这就是《曹刿论战》所记载的齐鲁长勺之战爆发的直接原因。鲁庄公八年,公孙无知杀死齐襄公,自立为君。管仲、召忽基础字词刿()孚()辙()轼()遂()盈()靡()玉帛()鄙()又何间()小惠未徧()弗()敢专也ɡuìfúzhébiànshìsuìyínɡmǐbóbǐjiànfú基础字词刿()孚()点击图标,听朗读示范,注意停顿,语音轻重。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朗读示范点击图标,听朗读示范,注意停顿,语音轻重。十年春,齐师/伐故事梗概请见故事梗概请见研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并复述课文内容。师:我:间:鄙:参与。军队。《左传》是根据鲁史写的,所以称鲁国为“我”。安:专:牺牲:孚:福: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有“养”的意思。个人专有。指猪、牛、羊等祭祀用的祭品。为人所信服。动词,赐福,保佑。研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并复述课文内容。师:参与。军队。《战胜齐军后。既,已经。狱:败绩:辙:轼:鼓:击鼓进军。鼓,动词,就是击鼓。古代作战,击鼓命令进军。大败。古代车子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第二次。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倒下。既克:再:盈:靡:案件。战胜齐军后。既,已经。狱:击鼓进军。鼓,动词,就是击鼓。古代读第一节,思考:1.第一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两句话作答)第一段主要是通过曹刿和庄公的对话,写曹刿对应具备什么条件才能保证战争胜利这个问题的看法。2.曹刿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什么?他否定了鲁庄公的什么看法?读第一节,思考:1.第一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两句话作答)曹刿认为要得到“民”(庶民百姓)的支持才能保证战争胜利。在鲁庄公作出第一个回答后,曹刿就提到了“民”的支持,“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当鲁庄公说到办案子一定合情合理时,曹刿便明确肯定道:“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在曹刿看来,办案合情合理,符合百姓愿望,如此处理政事,能够得到百姓支持,具备这个条件,就有了战胜敌人的保证,因此他明确断言:“可以一战。”曹刿否定了鲁庄公的两个看法:一是他能得到左右朝臣的支持以取胜,一是他能得到神灵的保佑以取胜。要注意,曹刿否定鲁庄公的第二个看法是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诚信不能使神真正信任,神不会保佑的,并不是说神的保佑没有用,他不是在否定神的保佑。曹刿认为要得到“民”(庶民百姓)的支持才能保证战争胜利。在读第二节,思考:1.第二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两句话作答)第二段写长勺之战的战斗经过,写曹刿是如何指挥鲁军打败齐军的。2.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读第二节,思考:1.第二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两句话作答)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做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读第三节,思考:1.第三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两句话作答)这段主要写曹刿谈这次战胜齐军的原因何在。2.面对庄公的疑惑,曹刿是如何回答的?读第三节,思考:1.第三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两句话作答)有两层意思: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竭”)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我们打败了敌人)。“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有两层意思: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一层解释他“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看到敌人“辙拓展延伸这篇文章写出曹刿的什么特点?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曹刿算得上是古代的一位军事人才。他具有卓越的军事见识和高超的作战指挥才能。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他非常重视战前要有可靠的政治准备。他认为,“民从”,得到庶民百姓的拥护、支持,这才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证,“民从”,具备了这个条件,“可以一战”,否则,不可以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些人见识鄙陋,就包括考虑不到这点。拓展延伸这篇文章写出曹刿的什么特点?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二、他指挥作战谋虑周密,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他深知军队士气在战争中的作用(“夫战,勇气也”),他慎重初战,善于选择有利的时机发起反攻(“彼竭我盈,故克之”),他知彼知已,既不畏强敌,又步步谨慎,终于战胜齐军(“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写道:“春秋时候,鲁与齐战”,“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二、他指挥作战谋虑周密,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他深知军队士气课文小结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名篇。课文小结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谢谢谢谢20.曹刿论战20.曹刿论战课文导入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像三国时曹操击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之战,东晋谢安、谢石、谢玄等人使北方前秦苻坚统率的百万大军感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淝水之战,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而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尤其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称赞。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长勺之战是“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课文导入中国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许多以少胜多,以
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在长勺之战中,弱小的鲁国为什么能战胜强大的齐国,曹刿的战略思想是什么,它对我们有哪些启发?今天我们学习《曹刿论战》这篇课文就是谈论长勺之战的。通过学134学习目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重难点解析5课文小结2134学习目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重难点解析5课文小结2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3.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4.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5.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学习目标重点: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难点: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重点:《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共三十五卷。《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既是一部战略名著,又是一部史学名著。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作品简介整体感知《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共三十五卷。左丘明,中国春秋时史学家。鲁国人,双目失明,春秋时有称为瞽的盲史官,记诵、讲述有关古代历史和传说,口耳相传,以补充和丰富文字的记载,左丘明即为瞽之一。相传曾著《左氏春秋》(又称《左传》)和《国语》。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作者简介左丘明,中国春秋时史学家。鲁国人,双目失明,春秋时有称为瞽《曹刿论战》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684年鲁国与齐国的一场战争。当时,齐鲁两国都在现在的山东境内(齐都临淄,鲁都曲阜),齐国是大国,鲁国是小国。公元前682年,鲁桓公出访齐国,被齐襄公暗杀。鲁桓公死,他的儿子庄公继位。由于齐襄公无道,他的弟弟小白预知齐国将有叛乱,便和鲍叔牙跑往莒国(现山东莒县)寄身。写作背景《曹刿论战》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684年鲁国与齐国的一鲁庄公八年,公孙无知杀死齐襄公,自立为君。管仲、召忽辅佐公子纠逃往鲁国。鲁庄公九年,齐国大夫雍廪杀死公孙无知。这时,齐国无君,鲁庄公欲送公子纠回国为齐君,但齐襄公的弟弟小白先入齐即了君位,是为桓公。桓公因为鲁国欲纳公子纠的事,怀恨在心,在桓公即位第二年,就是公元前684年,率军攻打鲁国,进行报复。这就是《曹刿论战》所记载的齐鲁长勺之战爆发的直接原因。鲁庄公八年,公孙无知杀死齐襄公,自立为君。管仲、召忽基础字词刿()孚()辙()轼()遂()盈()靡()玉帛()鄙()又何间()小惠未徧()弗()敢专也ɡuìfúzhébiànshìsuìyínɡmǐbóbǐjiànfú基础字词刿()孚()点击图标,听朗读示范,注意停顿,语音轻重。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朗读示范点击图标,听朗读示范,注意停顿,语音轻重。十年春,齐师/伐故事梗概请见故事梗概请见研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并复述课文内容。师:我:间:鄙:参与。军队。《左传》是根据鲁史写的,所以称鲁国为“我”。安:专:牺牲:孚:福: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有“养”的意思。个人专有。指猪、牛、羊等祭祀用的祭品。为人所信服。动词,赐福,保佑。研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并复述课文内容。师:参与。军队。《战胜齐军后。既,已经。狱:败绩:辙:轼:鼓:击鼓进军。鼓,动词,就是击鼓。古代作战,击鼓命令进军。大败。古代车子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第二次。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倒下。既克:再:盈:靡:案件。战胜齐军后。既,已经。狱:击鼓进军。鼓,动词,就是击鼓。古代读第一节,思考:1.第一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两句话作答)第一段主要是通过曹刿和庄公的对话,写曹刿对应具备什么条件才能保证战争胜利这个问题的看法。2.曹刿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什么?他否定了鲁庄公的什么看法?读第一节,思考:1.第一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两句话作答)曹刿认为要得到“民”(庶民百姓)的支持才能保证战争胜利。在鲁庄公作出第一个回答后,曹刿就提到了“民”的支持,“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当鲁庄公说到办案子一定合情合理时,曹刿便明确肯定道:“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在曹刿看来,办案合情合理,符合百姓愿望,如此处理政事,能够得到百姓支持,具备这个条件,就有了战胜敌人的保证,因此他明确断言:“可以一战。”曹刿否定了鲁庄公的两个看法:一是他能得到左右朝臣的支持以取胜,一是他能得到神灵的保佑以取胜。要注意,曹刿否定鲁庄公的第二个看法是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诚信不能使神真正信任,神不会保佑的,并不是说神的保佑没有用,他不是在否定神的保佑。曹刿认为要得到“民”(庶民百姓)的支持才能保证战争胜利。在读第二节,思考:1.第二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两句话作答)第二段写长勺之战的战斗经过,写曹刿是如何指挥鲁军打败齐军的。2.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时机的呢?读第二节,思考:1.第二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两句话作答)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鼓”,名词作动词,“击鼓”);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公将驰之”),曹刿又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做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公将鼓之”;“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击败敌人,获得战争胜利。小结: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读第三节,思考:1.第三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两句话作答)这段主要写曹刿谈这次战胜齐军的原因何在。2.面对庄公的疑惑,曹刿是如何回答的?读第三节,思考:1.第三段主要写什么?(要求用一两句话作答)有两层意思: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竭”)的时机进行攻击。“夫战,勇气也”(这是个判断句,“也”表示判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和“三”后面省略“鼓”),“彼竭我盈,故克之”(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防爆电器行业十三五规划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铺管船市场竞争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钨材产业十三五规划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吉林省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道路标线行业规模分析及发展建议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蜂王浆冻干粉市场发展状况及营销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背光模组行业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翡翠玉镯市场运行状况与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扬州大学《室内设计(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应用系统开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5春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煤矿顶板管理》课件
-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 2024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PIE工程师培训教程:敏捷项目管理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检修课件 学习情境5:电机控制器
- 短视频内容课件
- 网络试运行方案
- 高考英语语法考点梳理
- 《护患沟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