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案_第1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案_第2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案_第3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案_第4页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微机计算机基础知识第1次授课第2次授课♦第2章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3次授课第4次授课第5次授课第6次授课第7次授课第8次授课第9次授课第10次授课第11次授课第12次授课第3章存储器系统第13次授课第14次授课♦第4章微机接口及总线技术♦第15次授课♦第16次授课♦第5章中断技术第17次授课第18次授课第19次授课第6章并行接口第20次授课第21次授课第22次授课第7章串行接口第23次授课第24次授课第25次授课第8章定时/计数技术第26次授课第27次授课第28次授课第9章DMA技术第29次授课第30次授课♦第10章模拟接口第31次授课第32次授课第33次授课♦第11章人机交互设备接口♦第34次授课1rrr、“ (完整word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教案授课顺序1 授课日期专业班次基本课题:1.1微型计算机概述1.2计算机中的数和编码系统目的要求: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掌握各种进制间的互换和编码方法重 点:各种进制间的互换和编码方法难 点:编码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CAI课件教 参:微机原理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曹玉珍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谭浩强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西安交大出版社 董少明编教学环节及组织:新课引入课程性质:该课程属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是学习微机组装、单片机应用开发、微机控制等课程的前序基础课。课程内容:微机的基本结构;指令系统及编程;存储器结构及工作原理;I/O接口及应用。学习方法:首先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熟记其指令系统用指令和应用指令编写程序;掌握I/O接口的基本结构和接口应用。讲授新课第l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概述计算机的发展1。计算机的发展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问世至今,计算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LSI)和超大规模(VSLI)集成电路四个发展阶段: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微型计算机已从最初的4位微处理器芯片发展到64位微处理器芯片。1。1.2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微型计算机通常由微处理器(即CPU)、存储器(ROM,BAM)、I/O接口电路及系统总线(包括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组成。1。2.3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微型计算机除了具有一般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力强、自动工作等常规特点外,还有它自己的独特优点。.微型计算机的应用微型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1。1。4现代微型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一是面向要求低成本的家电、传统工业改造及普及教育等的单片微型计算机;二是面向更加复杂的数据处理,OA和DA科学计算等的微型计算机。1。2计算机中的数和编码系统.2。1计算机中的进位计数制.进位计数制的基本概念2。四种不同进制数(二、八、十、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2计算机中带符号数的表示1。原码、反码和补码的表示方法(1)原码:在数值的前面直接加一符号位的表示法称为原码表示法。(2)反码: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仍为“1",数值部分“按位取反”。(3)补码:正数的补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则是符号位为“1”,数值部分按位取反后再在末位(最低位)加1..原码、反码和补码之间的转换1.2.3计算机中常用的编码.十进制数的二进制编码(BCD码)用二进制数来直接表示十进制数,保留各数位之间“逢十进一”的关系,这就是二一十进制编码或称BCD码(BinaryCodedDecimal)。.字符的编码目前微机中应用最普遍的是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简称ASCII码。4计算机中常用术语.数据单位位(增七) 字节(Byte)字字长.存储容量计算机存储容量大小以字节数来度量,经常使用KB、MB、GB等度量单位。其中K代表“千”(1KB=21B=1024B),M代表“兆”(百万),G代表“吉”(十亿),B是字节的意思..运算速度CPU时钟频率(2)每秒平均执行指令数(i/s)小结本节主要计解了微机的发展和历史,计算机中的数制和码制.特别是计算机中二、八、十、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原码、反码和补码的运算。课堂交流:提问、评析与讨论为什么在微机中要采用补码运算?《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教案授课日期专业班次基本课题:1.3微处理器目的要求:掌握8088/8086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80486、Pentium处理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重 点:8088/8086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难 点:标志寄存器存器的取值与各种地址之间在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CAI课件教 参:微机原理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曹玉珍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谭浩强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西安交大出版社 董少明编教学环节及组织: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了计算机中的数制和码制,请同学们重点掌握二、十、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和补码的运算.新课引入从前节学习已经知道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从而可知微机的基本结构为也有运算器、控制器和存储器等,这些商件又是怎样构成微型计算机的以及怎样工作的?就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讲授新课1。3 微处理器.1微处理器的典型结构微处理器主要由3部分组成,即: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阵列。其中:。2Intel8086/8088微处理器1。8086/8088CPU的功能结构8086CPU由指令执行单元EU和总线接口单元BIU组成.(1)指令执行单元EU指令执行单元EU由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1个16位标志寄存器FLAGS、1个数据暂存寄器、8个通用16位寄存器组和EU控制器等4个部件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执行指令。(2)总线接口单元BIU总线接口单元BIU是由1个20位地址加法器、专用寄存器组(段寄存器和指令指针寄存器等)、指令队列和总线控制逻辑等4个部件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形成访问存储器的物理地址、访问存储器取得指令并暂存到指令队列中等待执行,访问存储器或I/O端口以读取操作数参与EU运算或存放运算结果等。(3)8088CPU与8086CPU的区别从CPU的内部结构来看,8088CPU与8086CPU很相似,仅由很小的区别.8086/8088CPU的寄存器结构(1)通用寄存器组8086/8088CPU中寄存器包含16位的数据或地址的数据寄存器AX、BX、CX、DX和主要用来存放操作数的偏移地址的指针、变址寄存器SP、BP、SI、DI。(2)段寄存器8086/8088CPU总线接口部件BIU中设置有4个16位段寄位器,它们是代码段寄存器CS,数据段寄存器DS,附加段寄存器ES和堆栈段寄存器SS。(3)标志寄存器FLAGS8086/8088CPU中设置了一个16位标志寄存器FLAGS,用来存放运算结果的特征和控制标志。其分为状态标志和控制标志两类,其中状态标志CF、PF、AF、ZF、SF、OF用来表示运算结果的特征;控制标志IF、DF和TF用来控制CPU的操作。(4)指令指针寄存器IP指令指针寄存器IP是一个16位寄存器尸,用来存放将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在代码段中的偏移地址。在程序运行过程中,BIU自动修改IP中的内容,使它始终指向将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3。8086/8088CPU的引脚和功能8086/8088CPU是十六位的微处理器,包含16条数据线,20条地址线,再加上其他一些必要的控制信号,构成40条引脚的双列直插式封装芯片。4。存储器组织8086系统中,将1MB的存储空间分成两个512KB的存储体,一个存储体中包含偶数地址单元,用数据总线的低8位与它相连。另一个包含奇数地址单元用数据总线的高8位与它相连。两个存储体之间采用字节交叉编址方式.1。3.380486微处理器80486CPU的基本结构80486CPU内部结构由总线结口、高速缓存、指令预取、指令译码、控制、算术逻辑运算、浮段和分页9大部件组成.2。80486CPU的内部寄存器80486CPU的内部寄存器包括了80386和80387的全部寄存器,并且兼容以前的8086,80286的寄存器。80486的内部寄存器有基本结构寄存器组,其中含有:通用寄存器、指令指针寄存器、标志寄存器、段寄存器等.80486CPU的工作方式80486有3种工作方式,即实地址方式、保护方式和虚拟8086方式,1.3.4 Pentium微处理器概述Pentium微处理器芯片规模比80486芯片大大提高。Pentium的功能结构(1)超标量体系结构(2)浮点指令流水线与浮点指令部件(3)指令转移预测部件(4)数据和指令高速缓存Pentium的内部寄存器Pentium微处理器对80486的寄存器作了一些扩充。小结本节主要学习了Intel8086/8088微处理器、80486微处理器和Pentium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请大家重点掌握8086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特别是标志寄存器的取值和寄存器组的组成和作用。课堂交流:提问、评析与讨论段地址、偏移理地址、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之间的关系如何?课外作业及思考题:教材P31 9至20小题《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教案授课日期专业班次基本课题:2.1概述2。28086指令系统的基本寻址方式2.3数据传送指令目的要求:了解数据传送指令的概念,掌握其寻址方式重 点:数据传送指令难 点:数据传送指令的应用及EA地址的计算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CAI课件教 参:微机原理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曹玉珍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谭浩强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西安交大出版社 董少明编教学环节及组织:复习巩固上一章学习微机的基本结构和8088/8086CPU的组成,特别是8086寄存器的组成、功能和作用,以及分段地址管理的基本原理。新课引入已知微机的执行过程是由程序(指令的集合)控制执行的,本章将介绍其指令的格式、功能和应用编程.讲授新课第2章 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概述2。1。1汇编语言的基本概念指令 指令系统 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2。2寻址方式如何寻找8086微理器指令的操作数来源的方式,称为寻址方式.8086指令系统有如下几种基本寻址方式。。1立即寻址方式指令中直接给出操作数的方式称为立即寻址方式..2寄存器寻址方式操作数由寄存器提供的方式称为寄存器寻址方式.2。2.3直接寻址方式有效地址EA在指令的操作码后面直接给出的方式称为直接寻址方式。。4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操作数的偏移量地址(或£人)由寄存器提供的方式称为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2。2.5寄存器相对寻址方式以寄存器(BX、SI、DI和BP)内容为基地址加上位移量(8位或16位)得到有效地址EA的方式为寄存器相对寻址方式.2.2.6基址变址寻址方式由基址器(BX,BP)的内容加上变址器(SI,0口的内容得到操作数有效地址EA的方式称为基址变址寻址方式.3。2。7基址变址相对寻址方式由基址器㈠乂^力的内容加上变址器(SI,0口的内容,再加上位移量(8位或16位)得到操作数有效地址EA的方式称为基址变址相对寻址方式。8086/8088指令系统8086/8088的指令大致可分成以下六种:数据传送、算术运算、位操作、串操作、程序控制和处理器控制指令。2。3.1 数据传送指令数据传送指令是将数据、地址或立即数传送到寄存器或存储单元中.这类指令不影响状态标志位,只有FLAGS的指令(SAHF和POPF)例外。.通用数据传送指令(1)数据传送指令乂。旷(2)堆栈操作指令PUSH和POP(3)数据交换指令XCHG(4)字节转换指令XLAT2。输入输出指令(1)输入指令小(2)输出指令OUT.地址传送指令(1)有效地址送寄存器指令1£人、OFFSET(2)地址指针装入05指令105(3)地址指针装入£5指令1£5.标志寄存器传送指令(1)标志传送指☆LAHF、SAHF(2)标志入、出栈指☆PUSHF、POPF小结掌握8086的寻址方式,数据传送指令的格式、功能和应用,特别是重点掌握数据传送类指令的操作数类型和传送数据的原则.课堂交流:提问、评析与讨论.访问存储器的寻址方式有哪几种?.数据传送指令中有哪些方式不能进行传送?举例说明?课外作业及思考题:教材:P99 1 2 3 4《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教案授课日期专业班次基本课题:算术运算指令目的要求: 掌握加法指令、减法指令的格式和应用重 点:加法指令、减法指令的格式和应用难 点:加法指令、减法指令的格式和应用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CAI课件教 参:微机原理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曹玉珍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谭浩强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西安交大出版社 董少明编教学环节及组织:复习巩固上节课已经学习数据传送业指令的基本格式和功能、指令的执行过程和应用编程.新课引入上节课已经学习数据传送业指令的基本格式和功能、指令的执行过程和应用编程。本节课中将介绍其算术运算类指令的基本格式和功能、指令的执行过程和应用编程。讲授新课3.3。2算术运算指令算术运算指令包括加、减、乘、除指令。算术运算指令除符号扩展指令(CBW,CWD)夕卜,其余指令都影响标志位。1。加法指令(1)加法指令ADD(2)带进位加法指令ADC(3)加1指令INC2。减法指令(1)减法指令SUB(2)带借位减法指令SBB(3)减1指令DEC(4)求补指令NEG⑸比较指令CMP3。乘法指令乘法指令有两条MUL和IMUL,分别用于无符号数和带符号数的乘法。4。除法指令除法指令也有两条MUL和IMUL,分别用于无符号数和带符号数的除法。.符号扩展指令(1)字节扩展指令CBW(2)字扩展指令CWD.十进制数(BCD码)运算调整指令(1)压缩型BCD码调整指令DAA―—加法调整DAS——减法调整⑵非压缩型BCD码调整指令1)加减法调整AAA 加法调整AAS——减法调整2)乘法调整AAM3)除法调整AAD小结加法指令和减法指令的格式、操作数类型以及对标志寄存器的影响,特别注意比较指令,加1和减1指令的用法,带进位加法指令和带借位减法指令的用法。乘除法指令对操作数的规定、十制调整的基本原则等。课堂交流:提问、评析与讨论带符号与不带符号数的运算结果如何区别?求补指令的运算和求补码有何区别?为什么BCD码数运算要进行调整?课外作业及思考题:教材P99:5 6 7 8 9《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教案教研室主任或系主任意见: (签名) 年月日授课日期专业班次基本课题:位操作指令、串操作指令目的要求:掌握逻辑运算和移位指令、串操作指的格式、功能和应用重 点:逻辑运算和移位指令、串操作指的格式、功能难 点:逻辑运算和移位指令、串操作指的应用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CAI课件教 参:微机原理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曹玉珍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谭浩强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西安交大出版社 董少明编教学环节及组织:复习巩固前面已经学习数据传送指令和算术运算指令的格式和功能及应用,同学们应该重点掌握指令的格式,操作数类型、功能以及标志寄存器的影响。新课引入数据传送指令 术运指令 位操作指令(逻辑运算指令、移位指令)串操作指令讲授新课3位操作指令这类指令包括逻辑运算指令、移位指令和循环指令..逻辑运算指令8086/8088指令系统的逻辑运算指令有“与"(AND)、“测试"(TEST)、“或"(OR)、“异或"(XOR)和“非"(NOT)五条.这些指令都是对操作数的每一位分别进行布尔运算,不同位之间无运算关系.除了“非”指令对状态标志位不产生影响外,其余四条指令对状态标志位均有影响。这些指令将根据各自逻辑运算的结果影响SF、ZF和PF状态标志位,同时将CF和OF置“0”,但AF的值不确定。(1)逻辑“与"指令AND指令将目的操作数和源操作数按位进行逻辑“与”运算,将结果送回目的操作数;可以有选择地屏蔽某些位(有选择地清0),而保留另一些位不变.(2)测试指令TEST指令将目的操作数和源操作数按位进行逻辑“与”运算,但逻辑运算的结果不送回目的操作数,两个操作数的内容均保持不变,但运算结果影响状态标志位;用于位测试。(3)逻辑“或"指令OR指令将目的操作数和源操作数按位进行逻辑“或”运算,并将结果送回目的操作数;将寄存器或存储器中的某些特定的位设置成“1”,同时使其余位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4)逻辑“异或”指令XOR指令将目的操作数和源操作数按位进行逻辑“异或”运算,并将结果送回目的操作数;可将寄存器或存储器中的某些特定的位“求反”,而使其余位保持不变.XOR指令的另一个用途是将寄存器的内容清0。(5)逻辑“非”运算NOT指令使目的操作数按位取反。.移位指令8086/8088指令系统的移位指令可以向左或向右移位,移位次数由COUNT决定,COUNT为1时移动一位,可直接写于指令中。要求移多位时,移动位数必须事先放在CL寄存器中。移位指令影响除AF外的其他状态标志位。(1)逻辑左移指令SHL(2)逻辑右移指令SHR(3)算术左移指令SAL(4)算术右移指令SAR.循环移位指令8086/8088指令系统有四条循环移位指令,包括不带进位和带进位循环移位.指令中指定的左移或右移的位数COUNT可以是1或由CL寄存器指定。所有循环移位指令都只影响进位标志CF和溢出标志OF。(1)循环左移指令ROL(2)循环右移指令ROR(3)带进位循环左移指令RCL(4)带进位循环右移RCR3。3。4串操作指令串操作指令共有以下5条:串传送指令5。丫5)、串装入指令(1。口5)、串送存指令(STOS)、串比较指令(CMPS)和串扫描指令(SCAS).小结逻辑指令中介绍了:与、或、非、异或、测试指令;移位指令中介绍了逻辑左移、右移,算术左移和右移,循环左、右移和带进位循环左右移指令串传送指令、串比较指令、串扫描指令、串装入指令和。串送存指以及串操作指令前缀指令的应用.课堂交流:提问、评析与讨论.如何实现多字节长的一个数实现逻辑左、右移?2.串操作指令前缀指令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与相应的串操作指令结合使用。课外作业及思考题: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教案 授课顺序6授课日期专业班次基本课题:控制传送指令和CPU控制指令汇语语言程序上机过程及调试和伪指令目的要求:掌握控制传送指令和CPU控制指令的格式、功能和应用掌握汇语语言程序上机过程及调试方法和伪指令的的应用重 点:控制传送指令和CPU控制指令的格式、功能汇语语言程序上机过程及调试方法难 点:控制传送指令和CPU控制指令的应用汇语语言程序上机过程及调试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CAI课件教 参:微机原理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曹玉珍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谭浩强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西安交大出版社 董少明编教学环节及组织:复习巩固前面已经学习数据传送指令、算术运算指令、位操作指令和字符串操作指令的格式和功能及应用,同学们应该重点掌握指令的格式,操作数类型、功能以及标志寄存器的影响。新课引入数据传送指令——算术运指令 位操作指令(逻辑运算指令、移位指令)--—字符串操作指令 控制传送指令和CPU控制指令;此外,汇编语言程序如何上机录入、调试,并如何检查结果。讲授新课3.3。5控制传送指令8086/8088指令系统中有四组用于控制程序流向的指令,分别为:转移指令、循环控制指令、过程调用指令和中断指令。这些指令以不同的方式修改IP或CS、IP的内容,实现控制程序转移的目的。.无条件转移指令JMP无条件转移指令使程序无条件地跳转到指令中指定的目的地址去执行。.条件转移指令JCC指令中的“CC”表示条件。以一个标志位或几个标志位的逻辑运算结果作为依据,判断是否实现转移。.循环控制指令LOOP循环转移指令控制转移的距离在-128~+127的范围内.使用循环控制指令,应在循环程序开始前,将循环次数送CX寄存器。.过程调用和返回指令(1)过程调用指令CALLCALL指令执行调用时要同时改变CS和IP的值,才能转入该子程序执行。过程调用可分:段内直接调用、段内间接调用、段间直接调用、段间间接调用四种。(2)过程返回指令RET子过程执行最后一条指令必须是返回指令,返回到调用该子程序断点处。5。中断指令8086/8088指令系统中设置了在功能上类似于外部中断的操作来改变程序执行方向,调用一个类似于子程序的“中断服务程序”,这类操作叫做软件中断。中断指令共有三条,即:INT n、INTO、IRET三种.3。3.6处理器控制类指令.标志操作指令CLCCMCSTCCLDSTDCLISTI.其他处理器控制指令NOP ;空操作HLT ;暂停2。6汇编语言程序的上机过程及调试汇编语言的源程序需要编译和连接后才能在计算机上执行。2.6.1 编辑汇编语言源程序编辑一个汇编语言源程序,可以使用各种文本编辑软件,如Windows记事本、MS—DOS自带的EDIT软件等。命令格式如下:C:\MASM〉EDIT文件名。ASM(回车)2.6.2汇编源程序对汇编语言源程序进行汇编时,汇编程序对.ASM文件进行扫描。再经过汇编,直到得到无错误的目标程序(扩展名为。OBJ)。命令格式如下:C:\MASM〉MASM 文件名。ASM(回车)2。6。3连接程序经过汇编产生的目标程序并不是可执行的程序,必须经过连接才可以执行。连接程序可以将若干个目标模块连同库子程序连接在一起,生成扩展名为.EXE的可执行文件。命令格式如下:C:\MASM〉LINK文件名。OBJ(回车)程序的执行当建立了可执行文件后,就可以在DOS下输入该文件名.C:\MASM〉文件名.EXE(回车)调试程序DEBUG操作命令运行程序后,可通过DEBUG命令调试程序,并检查修改内存单元或寄存器的内容。命令格式如下:C:\MASM>DEBUG 文件名.EXE(回车)小结本节课学习了无条件转移指令、条件转移指令、循环控制指令、过程调用和返回指令和处理器控制类指令的应用。同时介绍了如何输入(编辑)源程序,然后进行汇编程序、连接程序、执行程序调试检查结果,伪指令的的应用。课堂交流:提问、评析与讨论带符数与无符号的比较区别点在何处?如何检查寄存器、存储器单元的内容(结果)?伪指令与指令系统中指令有何区别?课外作业及思考题:《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教案授课日期专业班次基本课题:实验一 汇编语言系统认识及DEBUG的使用实验目的要求: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编辑、汇编、连接、执行和调试的基本方法重 点:汇编语言程序的编辑、汇编、连接、执行和调试的基本方法难 点:DEBUG的应用教学方法:实践法教学手段:微机设备(每人1机)教 参:微机原理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曹玉珍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谭浩强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西安交大出版社 董少明编教学环节及组织:实践目的熟悉8086汇编语言源程序的编辑、汇编、连接、执行和调试的基本方法;掌握DEBUG的调试方法及程序的修改和检查结果方法。实验任务求1+2+3+4+ ……+20的和。在BUFFER开始单元存有20个带符号字节数,求和存入SUM单元中(二字节)。实验要求编写源程序上机调试作好上机调试记录写出实验报告(调试方法及过程与问题的解决办法、心得体会和总结等)。课堂交流:提问解答并现场指导课外作业及思考题: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教案 授课日期专业班次基本课题:伪指令顺序程序设计目的要求:掌握伪指令的格式、功能和应用;熟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分支程序设计。重 点:伪指令的格式、功能;顺序程序设计难 点:顺序程序设计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CAI课件教 参:微机原理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曹玉珍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谭浩强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西安交大出版社 董少明编教学环节及组织:复习巩固通过上一章的学习和一节课的上机操作,同学们对汇编语言指令、程序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对源程序的编辑、汇编、连接、执行和调试有所了解。新课引入指令系统 指令应用 编程讲授新课2.4伪指令伪指令本身不会产生可执行的机器指令代码,它仅仅是告诉汇编程序有关源程序的某些信息,或者用来说明内存单元的用途。伪指令在汇编过程中由汇编程序进行处理。2。4.1数据定义伪指令数据定义伪指令用于定义变量的类型、给存储器赋初值或给变量分配存储单元。常用的数据定义伪指令有DB、DW和DD等。数据表项中:问号“?”,表示仅给变量保留相应的存储单元,而不给变量赋初值;“DUP”表示相同的操作数重复出现.符号定义伪指令1。赋值伪指令EQU二)伪指令3。定义符号名伪指令LABEL段定义伪指令段定义伪指令在汇编语言源程序中定义逻辑段.常用的段定义伪指令有ASSUME、SEGMENT和ENDS等.1。段定义伪指令SEGMENT和ENDSSEGMENT和ENDS伪指令用于定义一个逻辑段,给逻辑段赋予一个段名,并在后面的任选项中给出这个逻辑段的其他特性,如定位类型、组合类型和类别.2。指定段址伪指令ASSUMEASSUME伪指令用于指定段寄存器与某个逻辑段建立对应关系。2。4.4过程定义伪指令PROC程序设计中,我们常常把具有一定功能的程序段设计成一个子程序。汇编程序用“过程”来构造子程序。2。4.5定位伪指令ORG和当前位置计数器$.定位伪指令ORG用来指定在它之后的程序段或数据块所存放的单元起始地址的偏移量。.当前地址计数器‘$’表示当前地址,即地址计数器的值。.4.6结束汇编指令END该指令用于通知汇编程序结束汇编。2。5汇编语言程序设计2。5。1汇编语言程序.汇编语言的基本概念2。汇编语言源程序的格式汇编语言源程序采用分段式结构,一个汇编语言源程序由若干个逻辑段组成,每个逻辑段以SEGMENT语句开始,以ENDS语句结束,整个源程序以END语句结束(表示结束汇编)。2.5。2顺序程序设计顺序结构是解决简单问题的一种程序设计方法,它按语句书写的先后次序执行一系列操作。程序中没有分支、循环和转移指令。小结学习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顺序程序设计、分支程序设计.课堂交流:提问、评析与讨论如何构成数据段、堆栈段和代码段?课外作业及思考题:《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教案授课日期专业班次基本课题:实验二顺序程序设计目的要求:掌握顺序程序的设计、调试方法重 点:顺序程序的设计方法及调试难 点:顺序程序的设计教学方法:实践法教学手段:微机设备(每人1机)教 参:微机原理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曹玉珍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谭浩强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西安交大出版社 董少明编教学环节及组织:实践目的掌握顺序程序的设计方法,进一步熟悉8086汇编语言源程序的编辑、汇编、连接、执行和调试的基本方法;掌握DEBUG的调试方法及程序的修改和检查结果方法。实验任务编一程序程序使寄存器AL中的高4位与低4位互换。实验报告.提交实验软盘(包括原程序.asm 目标程序。。bj 可执行程序。exe)程序的调试过程(包括原始数据、结果数据、编译、调试记录等过程)实验的心得体会。课堂交流:提问解答并现场指导课外作业及思考题:《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教案授课日期专业班次基本课题:分支、循环程序设计和DOS系统功能调用目的要求:掌握分支、循环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DOS功能调试方法重 点:分支、循环程序设计难 点:分支、循环程序设计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CAI课件教 参:微机原理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曹玉珍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谭浩强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西安交大出版社 董少明编教学环节及组织:复习巩固前面已经学习了顺序程序设计,对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有了初步的编程思想和方法。新课引入顺序程序设计 分支程序设计 循环程序设计、DOS系统功能调用。讲授新课2。5。3分支程序设计1。分支程序设计的结构形式分支程序通常分为二分支和多分支两种.通常用判断语句结合跳转指令进行程序设计。2.分支程序的设计方法(1)测试分支程序设计方法:选用影响状态标志的指令和条件转移指令来设计分支程序的方法.(2)跳转表法分支程序设计方法:选用间接寻址的无条件转移指令来选择转向不同的程序分支。2.5。4循环结构程序设计1.循环结构的组成循环结构主要有三部分组成:(1)初始化部分——包括设置地址指针、计数器及其它变量的初值等为循环做的准备工作;(2)循环体部分——这是主要部分,即对问题的处理;(3)循环控制部分--包括每次执行循环体之后或之前参数的修改,对循环条件的判断等。2.循环的分类按照“先判断”还是“先执行”,可以分成“当型循环”与“直到型循环";按照循环条件,可以分成“循环次数已知”与“循环次数未知”。另外,按照是否有循环嵌套,还可分成单重循环结构与多重循环结构。3。单循环程序的设计方法“循环次数已知型”的程序设计这种程序设计方法很直观、流程比较清晰,但必须在循环次数已知的的条件下才能采用。“循环次数未知型”的程序设计在循环程序设计中,有时对循环次数无法预知,对此可根据循工作部分的执行所产生的条件来确定是否继续执行循环体.4.多重循环程序设计在实际工作中,一个循环结构常常难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在一个循环结构的循环体中又包含有循环程序时,就形成了多重循环,这些循环是一层套一层的,因此又称为循环的嵌套。2。5。5DOS系统功能调用口。5操作系统为程序设计人员提供了许口。5多功能调用,即功能子程序,供用户调用.调用时使用中断指令:INTn。其中,n为中断调用类型号,其范围是10H——0FFH.在使用INT指令前,应将调用的功能号送入AH寄存器,有关入口参数送入指定的寄存器中。若有出口参数,中断返回后,放在指定的寄存器或存储单元中,用户可以取出使用。下面对部分常用功能调用举例说明。。带显示的键盘输入(AH=01H).不带显示的键盘输入(AH=08H)3。字符串输入(AH=0AH).字符显示(AH=02H).字符打印(AH=05H).字符串显示(AH=09H)7。DOS调用应用举例小结分支程序通常分为二分支和多分支两种。通常用判断语句结合跳转指令进行程序设计;环程序按循环初值、循环控制、循环体的组织方法进行程序设计DOS系统功能调用:带显示的键盘输入(AH=01H)、不带显示的键盘输入(AH=08H)、字符串输入(AH=0AH)、字符显示(AH=02H)、字符打印(AH=05H)、字符串显示(AH=09H)。最后总结本章所学全部内容,即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课堂交流:提问、评析与讨论.分支、循环程序的构成方式?.DOS系统功能调用的主要方法?课外作业及思考题:《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教案授课日期专业班次基本课题:实验三 分支程序设计目的要求:掌握分支程序的设计、调试方法重 点:分支程序的设计方法及调试难 点:分支程序的设计教学方法:实践法教学手段:微机设备(每人1机)教 参:微机原理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曹玉珍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谭浩强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西安交大出版社 董少明编教学环节及组织:实践目的掌握分支程序的设计方法,进一步熟悉8086汇编语言源程序的编辑、汇编、连接、执行和调试的基本方法;掌握DEBUG的调试方法及程序的修改和检查结果方法。实验任务1.把A单元开始的3个无符数,按递增方式排序后仍放回原单元中.实验报告.提交实验软盘(包括原程序。asm 目标程序.obj 可执行程序。exe)。 程序的调试过程(包括原始数据、结果数据、编译、调试记录等过程). 实验的心得体会。课堂交流:提问解答并现场指导课外作业及思考题:《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教案授课日期专业班次基本课题:实验四循环程序设计目的要求:掌握汇编语言循环程序的设计、调试方法重 点:循环程序的设计方法及调试难 点:循环程序的设计教学方法:实践法教学手段:微机设备(每人1机)教 参: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刘星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主编董少明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教学环节及组织:实践目的:进一步熟悉8086汇编语言源程序的编辑、汇编、连接、执行和调试的基本方法,DEBUG的调试方法及程序的修改和检查结果方法.掌握汇编语言循环程序和子程序设计与调试方法。实验任务从DA单元开始存有20个带符号16位数,找出其中最小值送MIN单元中。有一字符串以$字符结尾,统计出其中字母B出现的频率(不区分大小写).实验报告编写源程序上机调试作好上机调试记录写出实验报告(调试方法及过程与问题的解决办法、心得体会和总结等)。课堂交流:提问解答并现场指导课外作业及思考题:《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教案授课日期专业班次基本课题:存储器概述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目的要求:了解存储器的分类与性能,掌握RAM和ROM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重 点:RAM和ROM的工作原理难 点:对RAM和ROM的结构的理解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CAI课件教 参:微机原理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曹玉珍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谭浩强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西安交大出版社 董少明编教学环节及组织:复习巩固前二章已经学习了80888/8086微机CPU的结构,指令系统以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同学们应该重点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新课引入从第1章中已知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由CPU、存储器、IO接口和BUS组成,计算机的所有软件程序都是存放存储器中,才能执行之。从而应当清楚存储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讲授新课第3章存储器系统存储器概述3。1.1存储器的分类随着计算机系统结构和器件的发展,存储器种类日益繁多,分类方法也有许多种,其主要有如下三种:(1)按用途和工作方式分类可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2)按存储器载体分类可分为磁介质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光存储器。(3)按存储器载体分类可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3。1。2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存储器是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的,其衡量指标主要有:存储容量、存取周期、取数时间、可靠性、性能价格比。

3。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静态存储器(SRAM)3。2.2动态存储器(DRAM)3。2。3存储体。4常见RAM芯片简介3。2.5外围电路一个存储器除了由基本存储电路构成的存储体外,还有许多外围电路。3。2.6几种新型的RAM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3。3。1只读存储器的组成由地址译码器、存储器、控制逻辑和输出电路四部分组成。3。3.2只读存储器芯片实例EPROM—Intel2716高集成度的EPROME2PROM小结主要学习半导体存储器中的存储储器分类、性能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的工作原理。课堂交流:提问、评析与讨论1。存储器容量与地址条数的关系?2.静态与动态的基本区别点课外作业及思考题:《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教案序14 授课顺授课日期专业班次基本课题:存储器的扩展存储器与CPU的连接目的要求: 掌握存储器扩展的基本方法和存储器与CPU的连接重 点:存储器扩展的基本方法和存储器与CPU的连接难 点:存储器扩展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CAI课件教 参:微机原理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曹玉珍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谭浩强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西安交大出版社 董少明编教学环节及组织: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RAM和存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同时介绍了常用的RAM和ROM芯片。新课引入存储器的总容量通常都比单片芯片的容量大,则需要由多片芯片组成,如何将多块芯片连成一个大容量的存储器体。就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讲授新课3。4存储器的扩展1位扩展位扩展的连接方法是:采取地址线、片选线和读写线的并联结构,而数据线采取串联结构.3.4.2字扩展字扩展的连接方法是:将地址线、数据线、读/写线各自并联,而将片选线单独引出,决定每一片芯片的地址范围;使存储器的地址空间为各个芯片地址空间之和。实现片选时,需要外加电路,其实现方法有如下三种:1。选线方式这种方法直接用CPU地址总线中某一高位线作为存储器芯片的片选信号,简称为线选法。2。全译码方式全译码法将高位地址线全部作为译码器的输入,用译码器的输出作片选信号.在这种寻址方法中,低位地址线用作字选,与芯片的地址输入端直接相连;高位地址线全部连接进译码电路,用来生成片选信号。3.部分译方式部分译码法将高位地址线的一部分为译码器的输入,用译码器的输出作存储器芯片的片选信号(在这种寻址方法中,低位地址线用作字选线,与芯片的地址输入端直接相连;部分高位地址线连接进译码电路,用来生成片选信号).3。4.3字位同时扩展际应用中,存储器往往需要在字和位两个方向上同时扩展。假设存储器的容量为M大N位,而使用的存储器芯片的容量为L*K位,那么这个存储器共需要芯片数:M*N/(L*K)。CPU与存储器的连接由芯片组成的存储器,主要是解决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与CPU的连接这三种线的连接问题.除此之外,还存在另外几个问题,即总线的负载能力以及存储器与CPU各自固有时间特性间的配合问题。8086的存储器组织8086CPU在组织1MB的存储器时,其空间实际上被分成两个512KB的存储体(或称为存储库),分别称为高位库和低位库.地址线A0和控制线BHE-用于库的选择。小结本节课中主要重点介绍了只读存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是存储器与CPU的连接,其中应掌握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与8086CPU的连接方法.课堂交流:提问、评析与讨论存储器容量与地址条数的关系?CPU高位地址线怎样与芯片相连?课外作业及思考题:《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教案授课日期专业班次基本课题:微机接口概述、CPU与接口之间传送信息的方式目的要求:掌握CPU与接口之间传送信息的方式重 点:CPU与接口之间传送信息的方式难 点:CPU与接口之间传送信息的方式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CAI课件教 参:微机原理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曹玉珍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谭浩强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西安交大出版社 董少明编教学环节及组织:复习巩固上一章学习RAM和ROM存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同时介绍了常用的RAM和ROM芯片.并介绍了存储器的扩展和CPU与存储器的连接。新课引入微机只有CPU或者主有主机也是不能工作的,必须配上外部设备,才能进行工作.外部设备与CPU之间如何连接、如何通信与传输数据等问题,就是本阐要解决的问题.讲授新课第4章微机接口及总线技术微机接口概述计算机与外围设备进行通信的过程中,输入输出设备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接口的基本概念接口就是指两台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外围设备之间、计算机内各部件之间起连接作用的逻辑电路,是CPU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中转站。4。1.2接口的功能、特点1。锁存功能.缓冲隔离功能.转换功能4。联络功能5。对外围设备编址(译码)功能.中断管理功能.1.3I/O接口的结构CPU与接口之间传送信息的方式(完整word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案传送方式一般有四种:无条件方式、查询方式、中断方式和DMA方式。无条件传送方式(同步传送方式)所谓无条件传送方式是指CPU对外设接口的读写随时都可以进行,不需要等待某种条件的满足。无条件传送方式仅局限于外部控制过程的各种动作时间是固定且是已知的前提下,直接用IN或OUT指令与外设进行传送数据。4。2.2查询方式输入输出(异步传送方式)查询传送方式是指CPU在与外设传递数据前,首先查询外设的状态(即条件),若外设准备好才传送,若未准备好,CPU就等待。4。2。3中断控制I/O方式计算机在执行某一程序过程中,由于某种客观原因而中止现行程序的执行,转去执行相应的处理程序,待处理完后,再回来继续执行已中止的程序,这种程序在执行过程中被某一处理程序打断的情况称之为“中断”.4。2.4直接存储器存取(DMA)方式在外设与存储器之间直接建立起一个通道,数据传送时不再经过CPU传送,则数据传送的时间将会大大缩短。这就是直接储存器存取方式DMA(DirectMemoryAccess)。小结本节课中主要重点介绍了CPU与接口之间传送信息的方式:无条件传送方式(同步传送方式)、 查询方式输入输出(异步传送方式)、中断控制I/O方式和直接存储器存取(DMA)方式。重点应掌握查询方式输入输出。课堂交流:提问、评析与讨论查询方式的输入和输出的基本思想如何?课外作业及思考题:《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教案授课顺序授课日期专业班次基本课题:I/O端口地址译码技术总线技术目的要求:掌握I/O端口地址译码技术和总线技术重 点:I/O端口地址译码技术难 点:I/O端口地址译码技术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CAI课件教 参:微机原理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曹玉珍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谭浩强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西安交大出版社 董少明编教学环节及组织:复习巩固上一节课学习了CPU与接口之间传送信息的方式:无条件传送方式(同步传送方式)、 查询方式输入输出(异步传送方式)、中断控制I/O方式和直接存储器存取(DMA)方式。重点应掌握查询方式输入输出。新课引入CPU如何找到需要传输数据的端口地址,就得必须对端口进行编号,CPU寻找规定端口的而根据提供地址进行译码?讲授新课4。3I/O端口地址译码技术。1I/O端口的寻址方式CPU端口的寻址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I/O地址与存储器地址统一编址,另一种是I/O端口地址与存储器地址分别独立编址。I/O端口和存储器统一编址方式在这种编址方法中,把一个外设端口作为存储器的一个单元来对待,故每一个外设端口占有存储器的一个地址。I/O和存储器分别独立编址方式在这种编址方法中,内存地址空间和I/O端口是相互独立的,各自有自己独立的地址空间.用于内存和用于I/O端口的操作指令是不一样的,需要有专门的I/O指令。4。3。2I/O端口地址分配PC系列微机系统支持的端口数目是1024个,其端口地址空间是从000〜3FFH,由地址线A0〜A9进行译码。PC系列微机中的I/O接口电路大体上分为两类:.主板上的I/O接口芯片2。扩展槽上的I/O接口控制卡4。3.3I/O端口地址译码原则8086本来有16位的数据线,为了在进行字节存取时,不改变其它字节的内容,8086采用了人0低8位数据的允许信号; 信号作为高8位数据的允许信号.4。3。4I/O端口地址译码方法.用门电路组成的译码电路.用译码器构成译码电路3。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相连的译码电路4。4总线技术4。4。1总线概述从物理来看,总线(BUS)是一组传输公共信息的信号线的集合,是在计算机系统各部件之间传输地址、数据和控制信息的公共通路..总线的体系结构.总线分类(1)根据总线所处的位置不同,可以将总线分为以下几类:片内总线片总线内总线外总线(2)根据总线的功能可以将总线分成以下几种主要类型:地址总线 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电源和地线 备用线.总线的控制.总线的标准物理特性功能特性电气特性时间特性.4.2系统总线PC总线PC总线是制作在底板上并行的62条线ISA总线这是一个在PC总线上扩展的总线,它仍是一个无智能的总线。EISA总线EISA总线是对PC总线的第四次创新。它是一种支持多处理器的高性能32位标准总线。VESA总线VESA总线是对PC总线进行了第五次创新。它是64位标准总线一实际上不需要专用芯片,却极大地增强了系统性能,成为当时最流行的高速总线。PCI总线PCI总线是目前微机上使用最为普遍的总线方式。这是由外围部件互连行业组制定的一种局部总线。它支持32位和64位数据通道。4。4。3外部通讯总线EPP并行接口总线EPP方式是IEEE1284并行接口标准的五种数据传输方式之一,IEEE1284标准为个人计算机的并行接口提供了高速的访问手段.USB总线USB(UniversalSerialBus)称为通用串行总线。它和IEEE1394同样是一种连接外围设备的机外总线。廉价的USB总线由于具有热插拨的魅力。AGP总线AGP总线实质上是对PCI技术标准的扩充。AGP总线的首要目的是将纹理数据置于主内存,以减少图形存储器的容量,从而可以生产廉价、高性能的图形卡,开通主内存到图形卡的高速传输通道。小结本节课中主要重点介绍了I/O端口地址译码技术:I/O端口的寻址方式、I/O端口地址分配、I/O端口地址译码原则和I/O端口地址译码方法。总线技术。课堂交流:提问、评析与讨论I/O端口地址译码有哪些方式?课外作业及思考题:《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教案授课日期专业班次基本课题:中断的基本概念和8086的中断系统目的要求:掌握中断的基本概念和8086的中断系统重 点:8086的中断系统难 点:8086的中断系统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CAI课件教 参:微机原理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曹玉珍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谭浩强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西安交大出版社 董少明编教学环节及组织:复习巩固上一节课学习了主要重点学习了I/O端口地址译码技术:I/O端口的寻址方式、I/O端口地址分配、I/O端口地址译码原则和I/O端口地址译码方法.总线技术。新课引入从上一章学习的CPU与外设I/O接口之间传送数据方式时已经知道中断传送方式优于查询传送方式,其中断传送方式的原理怎样?过程怎样?8086的中精心策划系统如何?就是本章要解决的问题.讲授新课第5章中断技术5。1中断的基本概念5。1。1中断概念中断中断源 断点地址 现场5。1.2 中断响应的过程当CPU检测到中断源提出中断请求时,还必须满足下述响应条件,CPU才能响应中断:(1)可屏蔽中断(2)非屏蔽中断(3)内部中断具体的中断响应过程如下:(1)关中断(CLI指令)(2)保护现场(3)开中断(STI指令)(4)具体中断处理(5)关中断(6)恢复现场(7)开中断、中断返回(IRET指令)。5。2 8086的中断系统8086的中断源可以分为内部中断(即软件中断)和外部中断(即硬件中断)两种。5。2.1内部中断内部中断又称软件中断,是由指令通过CPU状态间接驱动的中断.内部中断有以下几种类型。类型0:除法错中断; 类型1:单步中断;类型3:断点中断。 类型4:溢出中断。用户定义的中断:INTn指令产生的中断。1外部中断外部中断有称硬件中断,是由外部设备引起的中断。外部中断主要有:非屏蔽中断NMI和外部设备的可屏蔽中断INTR.5。2.3 中断类型和中断向量表8086系统能处理256种中断,类型号为00H~0FFH。中断向量表就是各种中断类型的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表。小结本节课中主要重点介绍了中断的基本概概念和8086的中断系统,对8086中断的类型、中断向量表及中断的处理过程。请大家重点对8086中断系统掌的理解。课堂交流:提问、评析与讨论8086的中断向量是怎样形成的?课外作业及思考题:《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教案授课日期专业班次基本课题:8259A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举例目的要求:掌握8259A可编程中断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初始化编程和应用。重 点:工作原理难 点:初始化编程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CAI课件教 参:微机原理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曹玉珍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谭浩强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西安交大出版社 董少明编教学环节及组织:复习巩固上一节课学习了主要重点学习了中断的基本概概念和8086的中断系统,对8086中断的类型、中断向量表及中断的处理过程。请大家重点对8086中断系统掌握的理解。新课引入从上一节课学习的中断系统原理,本节课学习一个8259中断控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初始化编程和应用。讲授新课5。38259A可编程中断控制器18259A结构及引脚功能8259A的内部结构8259A的内部由八个基本部分组成:(1)数据总线缓冲器(2)读/写逻辑(3)级联缓冲/比较器(4)中断请求寄存器IRR(5)中断屏蔽寄存器IMR(6)优先级分析器PR(7)当前中断服务寄存器ISR(8)控制逻辑2。8259A的引脚功能:8259A的芯片引脚信号可以分为以下三组:8259A与CPU相连的接口引脚(2)与外设相连的接口引脚(3)构成级联时使用的引脚5。3.28259A的中断过程5。3.38259A的工作方式8259A有多种工作方式,这些工作方式由程序初始化来设置,使用起来相当灵活。现介绍如下:.优先级设置方式.屏蔽中断源的方式3。中断结束处理的方式.连接系统总线的方式5。引入中断请求的方式5。3。4 8259A的命令字和初始化编程.初始化命令字8259A的初始化流程8259A的操作命令字5。48259A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举例例:5。18259A在PC/XT系统中的初始化编程。使用要求和特点如下:一片8259A管理8级中断,SP/EN端接+5V。2)断口的地址范围为20H-3FH,实际使用20H和21H两个端口。3)8个中断请求信号均为边沿触发。4)采用固定优先级方式。5)中断类型码的范围是:08H-0FH。非自动中断结束.小结本节课中主要重点介绍了8259中断控制器的8259A结构及引脚功能、中断过程、工作方式、8259A的命令字和初始化编程和8259A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课堂交流:提问、评析与讨论8259A的初始化编程的步骤如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课外作业及思考题:《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教案授课日期专业班次基本课题:实验五8259中断实验目的要求:用8088/86控制8259可编程中断控制器,实现对外部中断的响应和处理.要求程序中对每次中断进行计数,并将计数结果用8255的PA口输出到LED。重 点:学习8088/86与8259的连接方法,学习8088/86对8259的控制方法。难 点:初始化编程教学方法:实践法教学手段:计算机设备及微机接口实验装置教 参:微机原理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曹玉珍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谭浩强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西安交大出版社 董少明编伟福系列仿真系统使用说明书教学环节及组织:实验目的1、学习8088/86与8259的连接方法。2、学习8088/86对8259的控制方法。实验任务及要求用8088/8086CPU控制8259可编程中断控制器,实现对外部中断的响应和处理。要求程序中对每次中断进行计数,并将计数结果用8255的PA口输出到LED上显示.8259可外接8个中断源,本实验只用IR0(图上标注为INT0)中断,利用实验仿真装置上单脉冲信号接到8259的INT0脚。每次中断时,可以看到LED显示会加1。实验操作说明8088/8086需要外接中断控制器才能对外部中断进行处理。在编程时应注意:.首先正确连接实验连线.正确地设置可编程中断控制和工作方式。。必须正确地设置中断服务程序地址.写出实验报告.正确地设置可编程中断控制和工作方式。.必须正确地设置中断服务程序地址。8259可外接8个中断源,本实验只响应INT0中断,8259也可以多级连接以响应多个中断源.将单脉冲信号接到8259的INT0脚.每次中断时,可以看到LED显示会加1。.绘制实验原理框图.编写源程序小结本节课中主要重点介绍了8259中断控制器的8259A结构及引脚功能、中断过程、工作方式、8259A的命令字和初始化编程和8259A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课堂交流:提问、评析与讨论8259A的初始化编程的步骤如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课外作业及思考题:《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教案授课日期专业班次基本课题:并行接口概述和8255A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目的要求:掌握8255A可编程并行接口的工作原理以及初始化编程和应用。重 点:工作原理难 点:初始化编程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CAI课件教 参:微机原理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曹玉珍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谭浩强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西安交大出版社 董少明编教学环节及组织:复习巩固上一节课学习了主要重点学习了8259中断控制器的8259A结构及引脚功能、中断过程、工作方式、8259A的命令字和初始化编程和8259A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新课引入在第四章中介绍CPU与接口之间传送信息方式时,已经知道并行传送的基本思想,这节课中我们将介绍其具体的并行接口芯片8255A,学习其初始化编程和8255A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讲授新课第6章并行接口并行接口概述并行接口中各位数据都是并行传送的,它通常是以字节(8位)或(16位)为单位进行数据传输。6。28255A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18255A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引脚8255A的内部结构8255A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数据端口A、B、C8288A有三个8位的数据端口:端口A、端口B、端口C。A组控制、B组控制其中,A组控制电路控制端口A和端口C的高四位的工作方式和读/写控制;B组控制电路控制端口B和端口C的低四位的工作方式和读/写控制。(3)读/写控制逻辑读/写控制逻辑控制8255A的数据传输。(4)数据总线缓冲器这是一个双向的8位数据缓冲器,可直接与系统的数据总线相连,用来传送输入数据、输出数据以及CPU发给8255A的控制信息。8255A的外部引脚8255A的芯片引脚可以分为以下三组:(1)和CPU相连的信号线(2)与I/O设备相连的信号线(3)其他的信号线6。2。28255A的控制字与初始化编程8255A的控制字有两类:方式选择控制字和端口C按位置位/复位控制字。1。方式选择控制字8255A有三种基本工作方式:方式0:基本的输入/输出方式方式1:选通的输入/输出方式方式2:双向传输方式(2)端口A可以工作于三种工作方式中的任何一种;端口B只能工作于方式0或方式1这两种工作方式;端口C常常配合端口A或端口8工作,为它们的数据输入/输出提供控制信号和状态信号。(3)同组的两个端口可以分别作为输入端口或者输出端口。2。端口。按位置1/复位控制字端口。按位置1/复位控制字的具体格式如下:(1)口7=0,特征位,用来区别方式选择控制字。D3、D2、D1 的编码是端口C的位选择位。即D3D2D1为000时,选择端口C的0位,D3D2D1为001时,选择端口C的第1位,依次类推,D3D2D1为111时选择端口C的第7位。31D0=1表明对所选择的位置1;D0=0,为对所选择的位复位。注:对端口C进行置1或复位控制字必须写入控制端口,而不是写入端口C。小结本节课中主要重点介绍了8255并行接口芯片的结构及引脚功能、工作方式、8255A的命令字和初始化编程。课堂交流:提问、评析与讨论8255A的初始化编程的步骤如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课外作业及思考题: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教案 授课日期专业班次基本课题:8255A的应用举例目的要求:掌握8255A可编程并行接口的应用。重 点:应用编程难 点:应用编程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CAI课件教 参:微机原理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曹玉珍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谭浩强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西安交大出版社 董少明编教学环节及组织:复习巩固上一节课学习了主要重点学习了8255并行接口芯片的结构及引脚功能、工作方式、8255A的命令字和初始化编程。新课引入进一步学习8255A的初始化编程和8255A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讲授新课6。3 8255A的应用举例例6。38255A作为连接打印机的接口,工作于方式0,查询式传输。小结本节课中主要重点介绍了8255并行接口芯片的应用举例课堂交流:提问、评析与讨论8255A的应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课外作业及思考题:《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一电子教案授课日期专业班次基本课题:实验六 8255并行接口输入/输出实验目的要求:掌握8255芯片结构及编程方法和8255输入/输出实验方法。重 点:学习8088/86与8259的连接方法,学习8088/86对8259的控制方法。难 点:初始化编程教学方法:实践法教学手段:计算机设备及微机接口实验装置教 参:微机原理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曹玉珍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谭浩强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西安交大出版社董少明编伟福系列仿真系统使用说明书教学环节及组织:实验目的学习8255芯片结构及编程方法的应用,并用8255进行输入/输出实验.实验任务利用8255可编程并行口芯片,实现输入/输出实验,实验中用8255PA口作输出,PB口作输入.实验说明8255的CS/接地址译码/CS0,则命令字地址为8003H,PA口地址为8000H,PB口地址为8001H,PC口地址为8002H°PA0-PA7(PA口)接LED0—LED7(LED)PB0-PB7(PB口)接K0—K7(开关量)。数据线、读/写控制、地址线、复位信号板上已接好。可编程通用接口芯片8255A有三个八位的并行I/O口,它有三种工作方式。本实验采用的是方式0:PA,PC口输出,PB口输入.很多I/O实验都可以通过8255来实现.写出实验报告.绘制实验原理框图.编写源程序小结本实验是8255芯片结构及编程方法的应用实验。实验中用8255PA口作输出,PB口作输入。课堂交流:提问、评析与讨论8255A的初始化编程的步骤如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课外作业及思考题:《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教案授课日期专业班次基本课题: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串行通信接口标准目的要求:掌握串行通信接口的基本概概念和标准重 点:串行通信接口标准难 点:串行通信接口标准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CAI课件教 参:微机原理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曹玉珍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谭浩强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西安交大出版社 董少明编教学环节及组织:复习巩固上一章主要重点学习了8255并行接口芯片的结构及引脚功能、工作方式、8255A的命令字和初始化编程及应用.新课引入本章将学习串行接口芯片的特点与标准和8251的结构和应用。讲授新课第7章串行接口7。1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1。串行通信的分类串行通信中有两种通信方式,即同步通信和异步通信。2.异步通信数据或字符是一帧一帧地传送的。3。同步通信数据或字符开始处时用一同步字符来指定,以实现发送端和接收端同步。一旦检测到约定的同步字符,下面就连续按顺序接收数据。7。2串行通信接口标准小结本节课中主要重点介绍了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串行通信的分类、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 串行通信接口标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教案授课日期专业班次基本课题:可编程串行接口芯片8251A和8251A的应用目的要求:掌握可编程串行接口芯片8251A的结构和初始化编程以及8251A的应用重 点:8251A的初始化编程难 点:8251A的应用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CAI课件教 参:微机原理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曹玉珍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谭浩强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西安交大出版社 董少明编教学环节及组织:复习巩固上一章主要重点学习了串行接口的基本概概念和串行接口标准。新课引入本节课将学习串行接口芯片8251A的结构、初始化编程和应用。讲授新课7。3可编程串行接口芯片8251A7.3.1 8251A的特点8251A时可编程的串行通信接口芯片,它可以管理信号变化范围很大的串行数据通信。7。3。2 8251A的内部结构8251A的内部结构共由6个部分组成:(1)数据总线缓冲器(2)接收缓冲器(3)发送数据/命令缓冲器(4)读/写控制逻辑电路(5)接收控制电路(6)调制解调控制电路7。3。3 8251A的外部引脚(1)与CPU相连的信号线(2)与外设或调制解调器相连的信号线7.3.4 8251A的控制字寄存器和状态寄存器(1)模式寄存器的格式(2)控制寄存器的格式(3)状态寄存器的格式7。3.5 8251A的初始化编程在对8251A进行初始化编程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芯片复位后,第一次给奇地址端口写入的是模式字;(2)如规定为同步模式,则接下来往奇地址端口写入的是同步字符.如果是双同步,则先后两次写入同步字符;(3)最后,只要不是复位命令,CPU给奇地址写入的是控制字,给偶地址端口写入的是要发送的数据。7.4 8251A的应用例7.1假设8251A的端口地址位:40爪41H,按以下要求对8251A进行初始化。(1)异步工作方式,1个停止位,采用偶校验,7个数据位,波特率因子为16;(2)允许接收和发送数据,使错误位全部复位;⑶查询8251A的状态字,当接收准备就绪时,则从8251A输入数据,否则等待。小结本节课中主要重点介绍了可编程串行接口芯片8251A的特点、内部结构、外部引脚、8251A的控制字寄存器和状态寄存器和8251A的初始化编程以及8251A的应用课堂交流:提问、评析与讨论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的区别如何?课外作业及思考题:《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教案授课日期专业班次基本课题:实验七双机通讯实验(串行通信)目的要求:利用8088/86CPU控制8251A可编程串行通信控制器,实现两个实验台之间的串行通讯。其中一个实验台作为发送方,另一侧为接收方。发送方读入按键值,并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收到数据后在LED上显示。重 点:学习8088/86与8251的连接方法,学习8088/86对8251的控制方法.难 点:初始化编程教学方法:实践法教学手段 :计算机设备及微机接口实验装置教 参:微机原理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曹玉珍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谭浩强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西安交大出版社董少明编伟福系列仿真系统使用说明书教学环节及组织:实验目的1、掌握8088/86实验串行口通信的方法.2、了解实现串行通讯的硬环境、数据格式的协议、数据交换的协议。3、学习串行口通讯程序编写方法。实验任务要求1、8088/86CPU通过外接的8251可编程串行控制器实现串口通信。通过8251的控制口写入其工作方式或读入当前状态,通过数据口发送或接收串行口数据。本实验是通过查询方式读写状态和输入输出串行数据.2、通讯双方的RXD、TXD信号本应经过电平转换后再行交叉连接,本实验中为减少连线可将电平转换电路略去,而将双方的RXD、TXD直接交叉连接。也可以将本机的TXD接到RXD,这样按下的键就会在本机的LED上显示。3、若想与标准的RS232设备通信,就要做电平转换,输出时要将TTL电平换成RS232电平,输入时要将RS232电平换成TTL电平.可以将仿真板上的RXD、TXD信号接到实验板上的“用户串口接线"的相应RXD和TXD端,经过电平转换,通过“用户串口”接到外部的RS232设备。写出实验报告.绘制实验原理框图.编写源程序小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已基本掌握利用8088/86CPU控制8251A可编程串行通信控制器,实现两个实验台之间的串行通讯的方法。课堂交流:8251的初始化编程的步骤如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课外作业及思考题:《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教案授课日期专业班次基本课题:定时/计数技术概述和8253A定时计数器目的要求:掌握可编程定时计数芯片8253A的结构和初始化编程以及8253A的应用重 点:8253A的初始化编程难 点:8252A的应用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CAI课件教 参:微机原理与应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曹玉珍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谭浩强编微机原与接口技术 西安交大出版社 董少明编教学环节及组织:复习巩固上一章主要重点学习了串行接口的基本概概念和串行接口标准和可编程串行接口芯片8251A的特点、内部结构、外部引脚、8251A的控制字寄存器和状态寄存器和8251A的初始化编程以及8251A的应用。新课引入本节课将学习定时计数器芯片8253A的结构、初始化编程和应用.讲授新课概述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尤其是实时计算机测控系统中,经常需要为微处理器和I/O设备提供实时时钟,以实现定时中断、定时检测、定时扫描、定时显示等定时或延时控制,或者对外部事件进行计数,并将计数结果提供给微处理器以及提供由微处理编程控制的外部时序.这样的器件叫做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8253A定时/计数器的主要用途8。28253A定时计数器8。2.1内部结构(1)数据总线缓冲器(2)读/写控制逻辑(3)控制字寄存器⑷计数器。2引脚功能(1)与CPU的接口引脚(2)与外设的接口引脚

.2.38253A的工作方式1。方式0一计数结束产生中断方式(1)计数过程(2)门控信号的影响(3)新的计数初值对计数过程的影响.方式1—可触发的单稳态触发器(1)计数过程(2)门控信号的影响3)新的计数初值对计数过程的影响3.方式2一分频器(1)计数过程(2)门控信号的影响(3)新的计数初值对计数过程的影响4。方式3一方波发生器(1)计数过程(2)门控信号的影响(3)新的计数初值对计数过程的影响5。方式4一软件触发选通(1)计数过程(2)门控信号的影响(3)新的计数初值对计数过程的影响6.方式5一硬件触发选通(1)计数过程(2)门控信号的影响(3)新的计数初值对计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