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导学案编写与使用课件_第1页
基于核心素养的导学案编写与使用课件_第2页
基于核心素养的导学案编写与使用课件_第3页
基于核心素养的导学案编写与使用课件_第4页
基于核心素养的导学案编写与使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核心素养的导学案编写与使用基于核心素养的1977年,恢复高考以考查陈述性知识为主。1978年,第五次课改强调基本知识、基本技能1985年,高考标准化改革探索考查三维目标的方式方法2001年,第八次课改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2017年,第九次课改核心素养2007年,开始使用高考课标卷2016年,提出高考评价体系构建“一体四层四翼”“知识立意”开始转向“能力立意”高考与课程改革1977年,恢复高考以考查陈述性知识为主。1978年,第五次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是今后一段时期着力推进的关键领域之一。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公布。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基于核心素养的导学案编写与使用课件构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意义将教育方针具体化;明确中国学生21世纪应该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将课程目标具体化;为学科核心素养的确定建构上位价值体系;为课程教学的实施提供价值引领;为考试评价提供学业成就质量标准(导向)。构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意义将教育方针具体化;高中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语文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数学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像,数据分析英语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政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历史历史时空观,史料佐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地理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物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化学宏微结合,分类表征,变化守恒,模型认可,实验探究,绿色运用生物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珍爱生命高中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语文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一、2016年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刊登在《中国高等教育杂志》上名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文章,梳理了高考命题“一点四面”的改革主题,很具指导性。二、2016年10月11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署名文章《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一体四层四翼”)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三、高度重视学科核心素养。高考改革一、2016年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刊登在《中国高等高考评价体系示意图一体四层四翼一体: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高考立场】四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考什么】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怎么考】高考评价体系示意图一体四层四翼必备知识:强调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

关键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

学科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

核心价值:要求学生能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这也体现了高考所承载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必备知识:强调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

基础性: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备适应大学学习或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康健全的人格素养。

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应用性:主要体现在学生要能够善于观察现象、主动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式。基础性: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备适应大学学习或社会发展的高考改革和核心素养高考要发挥“硬指挥棒”的正面作用,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那么,核心素养怎么融入高考话语体系?高考改革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核心素养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落实?高考改革和核心素养的提出都是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实现方式上,高考有独特性。

与核心素养的提出一样,高考评价体系最终目标是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核心素养的提出一样,高考评价体系背后是基础教育的蓬勃发展和理念的不断进步,是国家需求对人才内涵的不断刷新。高考改革和核心素养高考要发挥“硬指挥棒”的正KEYWORDKEYWORDKEYWORD高考改革与核心素养有共同的国情和教育背景。核心素养,应体现在高考改革中,但欲速不达。探讨通过高考渠道科学选拔具备核心素养的考生,研究通过高考渠道更好导向基础教育。更好落实KEYWORDKEYWORDKEYWORD高考改革与核心素养课改的沉淀与回归主要项目一期课改二期课改课改依据2001新课标(实验稿)2011新课标(修改稿)教学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师生教学平衡课堂亮点展示:一方说(演)给一方碰撞:双方思维展示交流主要方法说、写、演、唱、画质疑、对话、辩论、推理、评析教学抓手小组合作、学案导学、学生展示、学习前置、当堂达标学习小组、学案导学、微课、思维导图、头脑风暴、角色模拟、操作验证、变式练习、反馈矫正、思维训练主要特点以“合作展示”为特点,建构起了统一流程、固定模式的课堂以“思维碰撞”为亮点,由“统一模式”发展为“一科一模”的“多模式”教学主要变化小组合作成为标志;展示成为课堂特点;教学由教师“满堂灌”变为学生“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小组学习、探究学习为教学手段;修复“问题——展示”的短路现象,强调学习过程;突显学生思维活力和创新智慧课改的沉淀与回归主要项目一期课改二期课改课改依据2001新课如何通过深度学习培育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我们真正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确立回归教育本源的思维逻辑,为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引领性支撑。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落实立德树人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是以人为本的时代特征对教育本质认识的催化如何通过深度学习培育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我们真正核心素养使课程与教学成为育人的主阵地成为可能.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通过三个紧密相关的途径:课程改革教学实践评价改革核心素养使课程与教学成为育人的主阵地成为可能.课程改革教高效课堂两个重要抓手1高质量导学案2

合作学习小组路线图组织保证高效课堂两个重要抓手12合作学路线图组织保证132怎样编导学案什么是导学案怎样用导学案132怎样编导学案什么是导学案怎样用导学案一、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学习,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编写的,以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学习方案。

导学案被称为指导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导航仪”。

一、什么是导学案导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学

导学案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下教师为学生进行学习设计的产物。

导学案精当与否直接影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课堂教学效能的高低等。

导学案的设计要求教师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功在课外,效在课中”意识。其设计“功夫”,既体现于导学案,特别是问题(题组)的显性设计上,更体现在领悟课标、吃透教材、把握学情基础上的资源开发(内容选择、素材引用、练习设计、时间计划)、策略构思等的隐性设计中。导学案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下教师为学生进行学习什么是导学案

1、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为学生高效地自主学习供给了有效道路。

2、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浮现表。

3、学生课堂展示的备份材料。

4、学生课堂学习的随堂记载本。

5、自我反思小结的文本材料。

6、以后复习巩固使用的学习材料。什么是导学案1、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为学生高效地导学案编写三条线

①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通过知识点的衔接,编排出最合理的知识流通线。②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方法:编出适合学生积极认知的学法指导线。③研究知识运用:一般知识点可设计成填空题或选择题,重点难点设计成不同类型、不同梯度的系列问题,并设计针对练习加以巩固(一点一练)。以试题为载体,通过“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发散思维)和“一题多变”、“多题归一”(举一反三),确定能力培养线。导学案编写三条线①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通过知识点的衔接(一)编写导学案的基本原则

(1)课时性原则

科学划分课时,恰当把握课时容量,按课时编写《导学案》,要注意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和课堂学习效益的提高。

(2)主体性原则

导学案设计不同于教案,必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学生作为课堂唯一的主人,其主体地位应凸显出来。二、怎样编写导学案

(3)导学性原则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设计导学案,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目标明确,流程清晰,要求具体,操作方法明了、实用,突出学法指导,着力培养能力。(一)编写导学案的基本原则(1)课时性原则

(5)层次性原则

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做到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螺旋上升,关注差异。

(6)探究性原则

导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所以一开始设计内容不宜过于复杂,要逐步深化,体现阶梯形。

(4)问题性原则(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学习内容要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问题设计要精心,形式要多样,防止把导学案写成“习题集”或“练习册”。(5)层次性原则(6)探究性原则

(7)创新性原则

要充分预设学生的学情,要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个性需求。因此,导学案的编写要彰显个体风格,具有创新性,切忌千篇一律,照抄照搬。

(8)参与性原则

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7)创新性原则(8)参与性原则

(二)编写导学案的基本要求

(1)四个“读懂”是基础。

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学材、学情,真正做到读懂标准、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在此基础上,把握核心知识,关键问题,制订出科学、适宜的学习目标。(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体现)

(2)做好学材的“二度创作与开发”。

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开发”和“二度创作”。把教材中深奥的、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的、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更易更有效地进行学习。(要在“导”、“学”两个字上下功夫)

(3)紧扣目标抓落实。

整个导学案要以学习目标为中心,围绕单元教学要求和课后练习,紧扣学习目标的落实来设置学习问题和学习过程。(目标、问题、策略)

(二)编写导学案的基本要求(1)四个“读懂”是基础

(4)逐级生成讲实效。

一节课的好坏,不是让学生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复制和学会上,更重要的是看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碰撞,对问题的质疑,文本的批判,动态的生成。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螺旋上升。

(5)充分体现“用教材”教的思想。

教师要基于学科课程标准,把教材当作素材、范例、凭借,通过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依托导学案,引导学生“走进教材”、“跳出教材”。

(4)逐级生成讲实效。(5)充分体现“用教材(三)导学案编写的误区误区一:导学案编写教案化

很多老师在编写导学案的时候往往受到教学中思维定势的影响,把教案的条框详细化,就变成了所谓的“导学案”。试想,这样的导学案,怎能摆脱“教授化”的影子,怎能在课堂上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误区二:导学案编写习题化

有些教师认为导学案不过是教学内容习题化,所以,在设计导学案时没有经过认真研究,只是把教材内容简单地编织成一个个习题,甚至机械照搬课本内容,连编排顺序都完全一样。教师如果按这样的导学案进行教学,必定会造成学生去抄课本,死记硬背教学内容,简单机械地寻找答案,整堂课就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根本无法实现“学案导学”教学的优势。所以导学案绝不是单纯的另外一份额外的家庭作业,要防止把导学案搞成又一本“练习册”,从而加重学生的负担。(三)导学案编写的误区误区一:导学案编写教案化很

导学案编写应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并学有所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学习的自信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所以,在预设学案时必须基于全体学生,既要为全体学生的发展与提高而预设,又要能让全体中的每一位在通过他们的探究后有所提高。应该依据“三维目标”分层而设,使班级中每一类学生都能在实现“三维目标”的前提下张显出属于他自己的个性,决不能采取“一刀切”。误区三:导学案编写共性化

误区四:学案编写“好高骛远”

部分教师编写导学案时,往往不考虑“学情”,学习目标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盲目拔高,长期这样下去,必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困生的面增大,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编写导学案必须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注意各知识点的层次把握。导学案编写应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要让优等生看到挑

导学案的形式千差万别,但归纳起来,其基本要素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导学案的结构及内容设计(四)导学案编写的有效策略学习目标自主学习(预学案)合作探究(探究案)检测反馈(训练案/固学案)反思总结导学案的形式千差万别,但归纳起来,其基本要素应包(1)统筹规划划分课时:根据学校实情划分课时责任到人:责任到人检查监督执行经验交流:学科交流学习定期有效反思积累:总结积累形成电子文档2.导学案编写的操作细则(1)统筹规划划分课时:根据学校实情划分课时责任到人:责任到高一数学必修一课时划分(26课时)划分课时:根据学校实情划分课时高一数学必修一课时划分(26课时)划分课时:根据学校实情划分第1课时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第3课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第4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和时差)第5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第6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第1课时地球和地球仪及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第2课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第3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和时差)第4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第5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第2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和时差,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第4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根据实情调整课时划分第1课时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地球和地球仪及地球运动的责任到人:责任到人检查监督执行每个教师都分配到一定课时的学案编写任务。要求该教师负责完成高质量的学案编写任务和后期的修改完善工作,要有专人监督检查评价。责任到人:责任到人检查监督执行每个教师都分配到一定课时的学案经验交流:学科交流学习定期有效每次学科教研活动要对学案的编写情况作出评价,对学案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学科活动要固定时间,要有效率。反思积累:总结积累形成电子文档通过学科教研活动后负责编写的老师要针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中提出的意见对学案进行修改完善,要有修改痕迹,最后形成电子文档。经验交流:学科交流学习定期有效每次学科教研活动要对学案的编写个人备课修改教案再修改教案再次修改并写总结反思集体研讨分享交流观课评课学生议课换班上课学生评课第一次超越第二次超越第三次超越背景过程体会反思附录开展“课例研究”个人修改再修改再次集体研讨观课评课换班上课第一次超越第二次超(2)两种编写途径调整自编笼统一般共性具体特色个性个性化学案

把成品导学案进行合理的取舍、调整,使其成为适合学生学习实际的学案,并发挥自己的教学特色。(2)两种编写途径调整自编笼统具体个性化学案做:判断难度和层次定:学习目标的定位标:构建“路线图”删:重复或不符合学情改:需有修改或调整增:体现教学特色调整导学案“六字法”(1)判断难度,标注五个层次。全班会做的;较易的;中等难度的;较难的;全班不会的。基础差的选择前三个;基础中等的,选择中间三个。(2)内容多少的判断,判断两个层次。内容少时,构建一个课型;内容多时,构建两个课型;基础课和提高课。目标的定位:以“三可”(可测量、可操作、可达成)法则为依据,反复推敲“三动”(动脑、动情、动心)。(2)两种编写途径做:判断难度和层次定:学习目标的定位标:构建“路线图”删:重(3)编写导学案“五设计”Ⅰ.设计学习目标Ⅲ.设计探究学习问题Ⅳ.设计检测反馈试题Ⅱ.设计自主学习问题Ⅴ.设计反思总结环节2.导学案编写的操作细则(3)编写导学案“五设计”Ⅰ.设计学习目标Ⅲ.设计探究学习问Ⅰ.调整制定学习目标(个性目标)跟着老师的目标前行学习目标是每节课的灵魂。明确了学习目标,就会有的放矢,完成目标才有收获的喜悦和成功的满足目标不明确(3)编写导学案“五设计”Ⅰ.调整制定学习目标(个性目标)跟着老师的目标前行学习目标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导学案编写与使用课件学习目标设计——学习目标是高效课堂的“方向盘”学习目标设计——学习目标是高效课堂的“方向盘”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水平是学习者不是教师可测量、可操作、可评价的具体行为影响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等。主要有辅助手段或工具、提供信息或提示、时间的限制、完成行为的情景等。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学习目标的叙写过程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水平是学习者不是教师可测量、可操原则特点明确性谁来做具体性做什么操作性啥方法检测性啥程度

目标是通向目的之地的旅行点,必须是明确的、可以测量的、有时间期限的、现实的、可达成的。原则特点目标是通向目的之地的旅行点,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秦王嬴政统一全国的情况,秦朝的疆域;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秦朝的暴政;2)培养学生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3)使学生认识到,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大一统思想从此深入人心。谁谁谁学习目标1)能在地图上标出秦朝疆域的范围并说出秦朝疆域形成过程。2)观察地图,描述秦始皇如何加强对全国统治的。3)想象秦朝时人们生活的的一天。4)收集你所能查到的先秦到秦朝考古或文字资料,感受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变化。谁谁谁谁教学目标谁谁谁学习目标谁谁体验一集合的含义学习目标的设置体验一集合的含义学习目标的设置体验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体验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我们原来只关注了文本本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现在更加关注学生在项目学习、真实情境下的品质和态度,以及它们对完成知识学习、方法感悟、完成任务中的整合统一作用。

要在落实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关注学科核心知识结构,关注师生课堂创生知识;在重视认识技能基础上,关注对非认识技能如社会情绪、团队合作、可迁移技能等的挖掘、掌握;让学生经历真实的探究、创造、协作与问题解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落实核心素养?我们原来只关注了文本本身的情感、态度、体验三沁园春·长沙学习目标的设置学习目标1、赏析诗作中的主要意象,评价意象所蕴含的情感。

2、探究诗作的语言技巧和表现手法。

3、培养鉴赏诗歌、规范表述的能力。体验四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学习目标的设置体验五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的设置学习目标案例分享体验三沁园春·长沙学习目标的设置学习目标体验四冷热不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Ⅱ.设计预习问题(3)编写导学案“五设计”自学指导:“自学指导”指导的是方法、思路,在自学过程中掌握一种能力。将基础知识设计成问题导学形式,引导学生梳理、理解;课本难度较大的地方要分解、细化,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便于学生自学。①一定要明确自主学习的时间及要求,老师布置的任务一定要具体。②教师要在各小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引导。Ⅱ.设计预习问题(3)编写导学案“五设计”自学指导:“自学指Ⅱ.设计预习问题(3)编写导学案“五设计”自主预学:设计形式多样的教材基础知识梳理、简单理解、应用。Ⅱ.设计预习问题(3)编写导学案“五设计”自主预学:设计形式基于核心素养的导学案编写与使用课件Ⅲ.设计探究学习问题或活动方案(3)编写导学案“五设计”

核心素养的落实,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而是必须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在当下的教学中,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仍然是教学的基本方式,过度关注固定的解题过程和标准答案的现状非常普遍。要把“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变为“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必须大力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变。

要真正实现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变,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回归学习的本质。纵观人类社会,都是在不断地发现新问题中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而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是在不断地自我追问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回归对问题的探求,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回自己应有的智慧,这应该就是学习的本意。Ⅲ.设计探究学习问题或活动方案(3)编写导学案“五设计”1.关于问题化教学

从讲授中心的课堂转变为学习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是“问题化学习”。“问题化学习”让我们看到了所有的教学是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去设计的,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1.关于问题化教学从讲授中心的课堂转变为学习中心的课堂1.关于问题化教学

在教学中强调问题化的学习,把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形成问题矩阵,试图让孩子在学习中,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慢慢形成一个知识结构,从低结构到高结构,本学科的结构到跨学科的结构,建立从知识到真实的世界的联系。在问题化学习过程中,以认知建构的方式去重组问题、重组内容,让孩子在问题与问题的联系中,在综合地带和边缘地带进行知识的碰撞,进行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这就是问题化学习方式极有价值的地方。1.关于问题化教学在教学中强调问题化的学习,把真实的问题Ⅲ.设计探究学习问题或活动方案①知识流通线:

“问题”是关键、是核心。“

问题”在导学案中既是教师“导”的基本思想策略和方法的体现,又是学生“学”的过程体现

问题的设计必须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问题”的大小、深浅、繁简等“度”的把握直接决定着问题设计的质量,这就需要编写者进行揣摩,细心把握。Ⅲ.设计探究学习问题或活动方案①知识流通线:问题有两种,一是预设问题,二是生成问题。知识问题化1.从理解和应用性知识上设置3.趣味性2.启发思维问题层次化1.一个问题采用多阶梯设问2.一个学案的几个问题层次分明忌:呆板平淡,缺乏创意

脱离重点,漫无目的

问题模糊,难着边际

Ⅲ.设计探究学习问题或活动方案问题有两种,一是预设问题,二是生成问题。知识问题化1.从理解问:1.请探究热带雨林地区土壤贫瘠的原因。(常规逻辑推理探究)2.上面我们分析了土壤一般很贫瘠的原因,请按此思路,逆向思维分析,我国东北黑土肥沃的原因。(创新思维:逆向思维)地理(《热带雨林的脆弱性》)Ⅲ.设计探究学习问题或活动方案问:1.请探究热带雨林地区土壤贫瘠的原因。(常规逻辑推理探究问题设计要考虑问题性质记忆性问题

学生通过回忆所学知识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答案往往能够在材料中找到,学生无需多加思考。

理解性问题

学生通过对所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转换、解释、比较方可获得答案的问题,要求学生对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分析性问题

要求学生把材料分解成各个要素,弄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它们的组织和结构。如:分析关系、分析原因、分析作用、分析影响等等问题设计要考虑问题性质记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分析性问题问题设计要考虑问题性质运用性问题

要求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熟悉与不熟悉的任务情境,解决老问题与新问题。评价性问题

要求学生运用规则和标准对观念、作品、方法、资料等作出价值判断。

创造性问题

要求学生在自己头脑中迅速检索与问题有关的各种资料,把它们组织成一个新的整体或模式。问题设计要考虑问题性质运用性问题评价性问题创造性问题612.关于情景化教学问题往往产生于情景。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如果学生在学校学过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不起联系,很重要的原因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应依存的情景缺失。情景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础。知识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情景,如果脱离情景,知识就只剩下符号,知识的应用和知识蕴含的文化精神就无从谈起。612.关于情景化教学问题往往产生于情景。真实的生活情景由“抽象知识”转向“具体情境”,注重营造学习情境的真实性。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创新核心素养着力解决的是提高学生面对复杂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使之能够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和复杂多变的未来社会。传统教学以学科知识点为核心,传授的知识往往过于抽象,难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实世界中的问题情境往往更加复杂多元,教师教学中需要注意把抽象问题与真实情境相结合,为学生创设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机会。由“抽象知识”转向“具体情境”,注重营造学习情境的真实性。基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原始问题:婴儿由成人抱着坐在汽车里是很不安全的。现在请你估计一下,在很短时间的撞车中,需要多大的力才能抱住婴儿?

婴儿由成人抱着坐在汽车里是很不安全的。请计算:在0.1s的撞车中,若撞车前车速为60km/h,需要多大的力才能抱住一个10kg的婴儿?习题: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原始问题:婴儿由成人抱着坐在汽车里基于核心素养的导学案编写与使用课件3.关于学科活动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科活动的目的是让学习者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各种活动设计让学习活动充满情趣,不仅会对学科知识的学习起到迁移、强化、调节作用,更能使得学习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上承载独特的、潜在的、综合的教育功能。3.关于学科活动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学生的学科能3.关于学科活动

学科活动要体现经验性,让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来重构知识;要体现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活动”;要体现校本性,应该结合不同区域和环境的特点选择资源和组织活动;要精心设计活动,充分体现活动的教育性,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结合学科内容和特点设计活动。3.关于学科活动学科活动要体现经验性,让学生通过经验的

政治学科既要有社会实践,又要有“活动课程”,知识性内容的教学可以设计成活动来实施,通过社会调查和访谈,问题探究和辩论等在活动中学习和思索、认知和行动。数学也要设计数学应用、数学建模、数学探究等活动。其他学科,比如地理考察、历史活动、科学实验和探究、技术设计等等。3.关于学科活动政治学科既要有社会实践,又要有“活动课程”,知识性内容的3.关于学科活动国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中专家们极有创意地设计了“学习任务群”,任务群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景、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资源,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探究学习为主要方式,通过任务让学生在语用实践中追求语言、技能、知识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位、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力求避免教师大量讲解分析、技能逐项训练的模式。3.关于学科活动国家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中专家们极有创意学习成果外显成果口语表达成果文本语言成果肢体语言成果朗读、精彩观念、问题解决方案……思维导图、题解、作品、小论文……角色模拟、实验操作、行动产品……思维能力实践智慧情感价值记忆、归纳、分析、判断、推理……良好的知识结构、择优能力及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独立人格……内在成果泰安实验学校以产出思维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设计学外显口语表达成果文本语言成果肢体语言成果朗读、精彩观念、问泰安实验学校初中语文《狼》学业纸片段问题与活动指导与评价问题二:本文的主人公是“狼”,还是“人”?(主人公:……)活动一: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活动二:各抒己见——本文的主人公是“狼”,还是“人”?我认为本文的主人公是

,因为:……活动一:默读课文后能找到文中相关语句即为合格。活动二:争辩、探究。有理有据、表达清晰即为合格,精彩发言者优秀。泰安实验学校初中语文《狼》学业纸片段问题与活动指导与评价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导学案编写与使用课件例如某老师教学“被子”一词:为了让学生对应被子的实物,老师这样提问:

师:×××同学,你家床的上面是什么?

生:蓝天

师:蓝天下面呢?

生:屋顶

师:屋顶下面呢?

生:蚊帐

师:蚊帐下面呢?

生:我爸

师:你爸上面呢?

生:我爸的手

师:你家被子呢?(恼怒)

生:被我爸踢到床下了。­关于探究例如某老师教学“被子”一词:为了让学生对应被子的实物,老师这挖掘教材,设计不同的活动与探究方案Ⅲ.设计探究学习问题或活动方案挖掘教材,设计不同的活动与探究方案Ⅲ.设计探究学习问题或活动学科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新课程教材版本人教人教A人教人教人教人教人教人教人教人教B苏教苏教

苏教苏教

北师大北师大北师大

北师大北师大

鲁人

鲁科鲁科

鲁教

粤教

粤教湘教

湘教

语文社

译林教科

浙科岳麓中图

外研沪科

人民

重庆大学

大象

河北教育

版本个数656534541新课程高中各科教材版本学科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新课程人教人教A人教加强探究学习学法指导设计加强探究学习学法指导设计②学法指导线:

导学案中的学法指导主要包括知识识记和技能训练的方法指导、问题的处理策略指导。要明确告诉学生从哪些角度进行观察、记忆、联想、对比、推理、归纳、思考、讨论等。学习方法指导要充分结合学习目标,要通过题例使学生循序渐进掌握学习的方法以及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知识网络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指导线。②学法指导线:4.关于两种课程落实核心素养,要完成两种课程的设计,一是学科课程,二是跨学科课程(即综合性课程)。

学科课程是基于学科的逻辑体系开发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间接经验。

跨学科课程关注的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学生面对真实世界时的真实体验,是以社会生活统合和调动已学的书本知识的直接经验。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完整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Ⅲ.设计探究学习问题或活动方案4.关于两种课程落实核心素养,要完成两种课程的设计,一是784.关于两种课程两种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各有特点,后者是以探究性学习方式为主导的。两种学习交互在一起,才能够实现让教育和学习回归生活,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全部社会意义。所有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教学是需要通过学习者间接经验学习和直接经验学习的交互才能实现。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784.关于两种课程两种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各有特点,后者从考生的答卷情况来看,总体上是较好的,但也反映了考生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例如对名句意义的理解有所欠缺,对作品深层次意蕴的把握有所欠缺,对漫画寓意的把握所有欠缺,仍停留在表层的思考,缺少社会学、哲学、文化学等高层次的思考。

中学语文教学,要狠抓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项核心素养的训练,既要抓基本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又要注重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文化思考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要重视对作品深层次意蕴的思考的指导,要重视对材料的整体性把握的指导,要重视考生思维推进的表达能力的训练。——高考评卷组组长从考生的答卷情况来看,总体上是较好的,但也反映了Ⅳ.设计检测反馈试题(3)编写导学案“五设计”Ⅳ.设计检测反馈试题(3)编写导学案“五设计”③能力培养线:

一般知识点可设计成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重点难点设计成不同类型、不同梯度的问题串,并设计针对练习加以巩固(一点一练),通过“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发散思维)和“一题多变”、“多题归一”(举一反三),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随着游戏学习的兴起,甚至可以设计闯关游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③能力培养线:精选检测习题精选检测习题Ⅴ.设计反思总结环节(3)编写导学案“五设计”Ⅴ.设计反思总结环节(3)编写导学案“五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的导学案编写与使用课件考虑多样化的课堂小结考虑多样化的课堂小结三、怎样使用导学案导学案学习小组课堂流程课堂评价三、怎样使用导学案导学案学习课堂流程课先学后导当堂训练

先学应包括明确目标、阅读学材、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自学检测五个环节。

后导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展示和研讨中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适时插拨”、及时小结和达标检测。1、明确基本操作流程1、明确基本操作流程先学后导——高效课堂的“关键词”高效课堂的基本流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质疑当堂检测总结反思明确学习目标,完成预学任务;(课前课中因课因时而定)围绕问题,思考讨论;(课中)展示成果,质疑点拨;(课中)当堂检测,及时反馈;(课中)总结收获,思考不足;(课中课后因课因时而定)先学后导——高效课堂的“关键词”高效课堂的基本流程自主学习合合作探究——不议不讲第五步:探究展示第四步:合作学习预习导学——不看不讲第三步:检查释疑第二步:自主学习第一步:明确目标导学测评——不练不讲第六步:整理测评三段六步合作探究——不议不讲第五步:探究展示第四步:合作学习预习导学基于核心素养的导学案编写与使用课件学生使用(1)课前使用——以独学为主。提前1-2天下发,使各类学生在课前都有所收获,有所准备。

(2)课中使用——合探、展示、整结、测评。

(3)课后使用——拾遗补缺,拓展提升,整理归档。教师使用(1)课前——独学抽查;“二次备课”(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即时性生成,尽可能多地估测,并做好相关策略的预设,以便有备无患)。(2)课中——按照导案的实施步骤完成;对共性问题、精彩生成等做好记录。(3)课后——批阅、辅导、反思、修订。(收缴的目的:首先是调查学情,其次是批改检查)

学生使用1.导学案必须限时闭卷、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2.提前1-2天发给学生,自主学习时间预习自学,后由学科班长收齐上交;教师第一次批阅,导学案没批阅的不准上课。3.课下学生整理落实,用双色笔修改。学生订正完成后收齐上交,教师第二次批阅。4.两次批阅都给出评价,课前要进行反馈,对各小组量化,督促学生落实。5.年级组对学生导学案的完成及批阅定期进行检查,测评,量化。6.学校每学期进行导学案的检查评比,发现典型,推广经验,表彰先进,激励后进。1.导学案必须限时闭卷、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小组得A率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九组29班第1课导学案反馈榜样就在身边!优秀:3、4、9组付梦瑶、张冲、王志成、樊芳、舒高磊、孙素、谢晓霞、陈冲、王子玮、张虎、王亚楠不理想:2、6组王琳、牟景强问题反馈:1.基础知识预习不充分,没有形成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问题导引思考不深刻。2.部分同学没有完成预习自测,格式欠规范,不分要点,以后要做到要点化、序号化、提示化。1.预学案的使用小组得A率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九组29班第1课导自主预学是基础自主预学是指课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案为线索和依据,以独学、对学、群学方式自主进行结构化预习(读、查、划、写、做、思,形成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感知和初步掌握,生成问题)。预学四落实——落实时间、落实内容、落实过程、落实检查。通过读文本、填学案、练基础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50%的问题,然后通过合作交流,再让学生掌握70%的问题,建构起初步的知识结构。学生通过自主预学,发现自己在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弄清重难点所在,以便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课,跟上课堂进度,从而提高学习效果。自主预学是基础自主预学是指课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案为线合作探究是关键合作探究通过群体智慧共享、团队动力激励,能有效促进个体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合作探究包括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同伴互助、师生对话、分工合作等多种形式,学生通过合作,解决学材的重难点和部分在自主预习中产生的疑难问题。教师应组织好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适时点拨指导,成为学生合作探究的高级伙伴。合作探究是关键合作探究通过群体智慧共享、团队动力激励,能有效教师导学要求(1)努力放手。努力做到教材让学生阅读,重难疑点让学生讨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自己寻找,知识体系让学生自己建构。总之,课堂上学生能完成的,教师绝不包办代替。要让学生多说,多做,多议,多思,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导向”“导趣”“导思”“导议”“导困”。(2)语言、内容要精。应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教师设计的问题开展。(3)适时插拨。倾听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并对学生讨论的问题“适时插拨”,点石成金,拨乱反正。不满足于找到或提供具体问题的答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找到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规律,不仅“知其然”而且做到“知其所以然”。教师导学要求检测评价是保障

(1)通过建立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学生可持续学习力的不断提升。(2)进行达标检测。达标检测题的编写及使用的具体要求:题型要多样,量要适中,以5分钟左右的题量为宜。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检测评价是保障(1)通过建立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激励学归纳反思是提升归纳反思是指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寻求规律,变式迁移,拓展思维,形成知识结构体系,并撰写学习反思笔记。教师要做好引导、激励工作。归纳反思是提升归纳反思是指学生总结学习收获,寻求规律,变式迁2.打造高效学习小组培养习惯,形成积极文化导向划分小组,搭建自主管理组织跟踪运行,实施持续优化培训根据情况调整制定规章,建立激励评价机制2.打造高效学习小组培养习惯,形成积极文化导向划分小组,搭建培养学生使用导学案学习的基本习惯(五步循环)

(围绕导学案)独立思考自学(独学)→结对互查互助发现问题(对学)→组内展示交流提交问题(群学)→班内展示交流解决问题(归纳提炼生成方法)→课堂达标检测→课后整理学案(对残缺知识修补)→课后分层训练巩固。培养学生使用导学案学习的基本习惯(五步循环)(围绕导学案小组讨论习惯(1)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开展讨论。(2)中心发言人发言,小组其他成员补充纠错,形成最佳答案。(3)讨论疑难,生成问题。(4)做好修改记录。(5)互帮互助,确保人人参与,人人收获。小组讨论习惯学生展示习惯(1)流程规范(开头、结束、补充、评价等)。(2)口头展示声音洪亮,尽量脱稿;书面展示认真规范,概括要点。(3)点评要高效,言简意赅,先讲对错,再做补充纠正,最后总结规律方法。(4)非展示点评的同学要学会倾听,整理答案,准备补充点评、质疑。(5)学生尽情展示后教师要给予思维和方法的点拨,并且要尽可能提供规范性参考标准。(6)展示对象应立足全体,让人人都有展示的机会。学生展示习惯指导学生善用学习7字法

读:读学材。做到不多字,不丢字,不读错音,不破句,不断句,并且能准确表达语气和文意;

思:边读书,边思考每一句话;

问:对自己不理解的会质疑;

议:讨论时能说出自己的见解;

评:会评价别人和自己的发言,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能够加以区别;

清:日清日结,检测过关;

理:整理预习和课堂及练习的关键内容。指导学生善用学习7字法读:读学材。做到不多字

要特别强调学生对学案的整理环节,需要整理的内容具体包括:(1)整理基础知识点,包括对重点、难点、关键点、易错点等知识的整理。(2)整理问题,即对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或错误进行整理(3)整理知识结构。知识结构的呈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形式,如画知识树、知识纲目、知识图表、知识网络等。(4)总结学习方法和规律。学法和学科学习的规律更是学生需要整理的内容。要特别强调学生对学案的整理环节,需要整理的内容具体小组捆绑评价使每一个组员都有集体荣誉感,人人想法为组争光。

四时四级评价(评价标准统一,体现多元性、激励性、赏识性、竞争性、发展性特点)小组内每日评。评出各类优秀个人。

班级每日和每周评。评出优秀小组和小组长。级部或学校每月评。评出优秀个人、优秀小组、小组长和优秀班集体,并给予适当奖励。学校或级部每学期评。评出优秀个人、优秀小组、小组长和优秀班集体,并给予适当奖励。3、建设长效激励机制——捆绑评价小组捆绑评价使每一个组员都有集体荣誉感,人人想法为组争光。3高效课堂小组成员评价记录表日期:

日星期小组姓名第1节第2节第3节第4节第5节第6节第7节平均分扣分终得分81郭明阳1

2李欣2

3张磊3

4钟岩4

5徐明5

6高源芝6

注:每节课主要由课前检查、学案得分、课堂表现三部分组成,①课前检查得分为黑板上本组代表所得分②学案得分为:A+5B+3C+1③展示+2点评+2有价值的补充+2质疑+2,由每节课的学科小组长负责填写,常务组长算出平均分后,再根据违反组规情况扣分,得出个人终得分,并于第一节晚自习前报给值日小组。高效课堂小组成员评价记录表日期:基于核心素养的导学案编写与使用基于核心素养的1977年,恢复高考以考查陈述性知识为主。1978年,第五次课改强调基本知识、基本技能1985年,高考标准化改革探索考查三维目标的方式方法2001年,第八次课改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2017年,第九次课改核心素养2007年,开始使用高考课标卷2016年,提出高考评价体系构建“一体四层四翼”“知识立意”开始转向“能力立意”高考与课程改革1977年,恢复高考以考查陈述性知识为主。1978年,第五次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是今后一段时期着力推进的关键领域之一。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公布。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基于核心素养的导学案编写与使用课件构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意义将教育方针具体化;明确中国学生21世纪应该具备的核心竞争力;将课程目标具体化;为学科核心素养的确定建构上位价值体系;为课程教学的实施提供价值引领;为考试评价提供学业成就质量标准(导向)。构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意义将教育方针具体化;高中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语文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数学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像,数据分析英语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政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历史历史时空观,史料佐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地理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物理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化学宏微结合,分类表征,变化守恒,模型认可,实验探究,绿色运用生物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珍爱生命高中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语文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一、2016年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刊登在《中国高等教育杂志》上名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文章,梳理了高考命题“一点四面”的改革主题,很具指导性。二、2016年10月11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署名文章《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一体四层四翼”)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三、高度重视学科核心素养。高考改革一、2016年2月,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刊登在《中国高等高考评价体系示意图一体四层四翼一体: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高考立场】四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考什么】四翼: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怎么考】高考评价体系示意图一体四层四翼必备知识:强调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

关键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

学科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

核心价值:要求学生能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这也体现了高考所承载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必备知识:强调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

基础性: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备适应大学学习或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康健全的人格素养。

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应用性:主要体现在学生要能够善于观察现象、主动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

创新性: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式。基础性: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具备适应大学学习或社会发展的高考改革和核心素养高考要发挥“硬指挥棒”的正面作用,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那么,核心素养怎么融入高考话语体系?高考改革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核心素养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落实?高考改革和核心素养的提出都是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实现方式上,高考有独特性。

与核心素养的提出一样,高考评价体系最终目标是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核心素养的提出一样,高考评价体系背后是基础教育的蓬勃发展和理念的不断进步,是国家需求对人才内涵的不断刷新。高考改革和核心素养高考要发挥“硬指挥棒”的正KEYWORDKEYWORDKEYWORD高考改革与核心素养有共同的国情和教育背景。核心素养,应体现在高考改革中,但欲速不达。探讨通过高考渠道科学选拔具备核心素养的考生,研究通过高考渠道更好导向基础教育。更好落实KEYWORDKEYWORDKEYWORD高考改革与核心素养课改的沉淀与回归主要项目一期课改二期课改课改依据2001新课标(实验稿)2011新课标(修改稿)教学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师生教学平衡课堂亮点展示:一方说(演)给一方碰撞:双方思维展示交流主要方法说、写、演、唱、画质疑、对话、辩论、推理、评析教学抓手小组合作、学案导学、学生展示、学习前置、当堂达标学习小组、学案导学、微课、思维导图、头脑风暴、角色模拟、操作验证、变式练习、反馈矫正、思维训练主要特点以“合作展示”为特点,建构起了统一流程、固定模式的课堂以“思维碰撞”为亮点,由“统一模式”发展为“一科一模”的“多模式”教学主要变化小组合作成为标志;展示成为课堂特点;教学由教师“满堂灌”变为学生“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小组学习、探究学习为教学手段;修复“问题——展示”的短路现象,强调学习过程;突显学生思维活力和创新智慧课改的沉淀与回归主要项目一期课改二期课改课改依据2001新课如何通过深度学习培育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我们真正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确立回归教育本源的思维逻辑,为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引领性支撑。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落实立德树人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是以人为本的时代特征对教育本质认识的催化如何通过深度学习培育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我们真正核心素养使课程与教学成为育人的主阵地成为可能.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通过三个紧密相关的途径:课程改革教学实践评价改革核心素养使课程与教学成为育人的主阵地成为可能.课程改革教高效课堂两个重要抓手1高质量导学案2

合作学习小组路线图组织保证高效课堂两个重要抓手12合作学路线图组织保证132怎样编导学案什么是导学案怎样用导学案132怎样编导学案什么是导学案怎样用导学案一、什么是导学案

导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学习,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编写的,以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学习方案。

导学案被称为指导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导航仪”。

一、什么是导学案导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学

导学案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下教师为学生进行学习设计的产物。

导学案精当与否直接影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课堂教学效能的高低等。

导学案的设计要求教师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功在课外,效在课中”意识。其设计“功夫”,既体现于导学案,特别是问题(题组)的显性设计上,更体现在领悟课标、吃透教材、把握学情基础上的资源开发(内容选择、素材引用、练习设计、时间计划)、策略构思等的隐性设计中。导学案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下教师为学生进行学习什么是导学案

1、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为学生高效地自主学习供给了有效道路。

2、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浮现表。

3、学生课堂展示的备份材料。

4、学生课堂学习的随堂记载本。

5、自我反思小结的文本材料。

6、以后复习巩固使用的学习材料。什么是导学案1、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为学生高效地导学案编写三条线

①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通过知识点的衔接,编排出最合理的知识流通线。②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方法:编出适合学生积极认知的学法指导线。③研究知识运用:一般知识点可设计成填空题或选择题,重点难点设计成不同类型、不同梯度的系列问题,并设计针对练习加以巩固(一点一练)。以试题为载体,通过“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发散思维)和“一题多变”、“多题归一”(举一反三),确定能力培养线。导学案编写三条线①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通过知识点的衔接(一)编写导学案的基本原则

(1)课时性原则

科学划分课时,恰当把握课时容量,按课时编写《导学案》,要注意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和课堂学习效益的提高。

(2)主体性原则

导学案设计不同于教案,必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留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学生作为课堂唯一的主人,其主体地位应凸显出来。二、怎样编写导学案

(3)导学性原则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设计导学案,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目标明确,流程清晰,要求具体,操作方法明了、实用,突出学法指导,着力培养能力。(一)编写导学案的基本原则(1)课时性原则

(5)层次性原则

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做到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螺旋上升,关注差异。

(6)探究性原则

导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所以一开始设计内容不宜过于复杂,要逐步深化,体现阶梯形。

(4)问题性原则(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学习内容要以问题的形式呈现,问题设计要精心,形式要多样,防止把导学案写成“习题集”或“练习册”。(5)层次性原则(6)探究性原则

(7)创新性原则

要充分预设学生的学情,要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个性需求。因此,导学案的编写要彰显个体风格,具有创新性,切忌千篇一律,照抄照搬。

(8)参与性原则

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7)创新性原则(8)参与性原则

(二)编写导学案的基本要求

(1)四个“读懂”是基础。

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学材、学情,真正做到读懂标准、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在此基础上,把握核心知识,关键问题,制订出科学、适宜的学习目标。(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体现)

(2)做好学材的“二度创作与开发”。

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开发”和“二度创作”。把教材中深奥的、不易理解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的、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更易更有效地进行学习。(要在“导”、“学”两个字上下功夫)

(3)紧扣目标抓落实。

整个导学案要以学习目标为中心,围绕单元教学要求和课后练习,紧扣学习目标的落实来设置学习问题和学习过程。(目标、问题、策略)

(二)编写导学案的基本要求(1)四个“读懂”是基础

(4)逐级生成讲实效。

一节课的好坏,不是让学生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复制和学会上,更重要的是看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碰撞,对问题的质疑,文本的批判,动态的生成。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螺旋上升。

(5)充分体现“用教材”教的思想。

教师要基于学科课程标准,把教材当作素材、范例、凭借,通过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依托导学案,引导学生“走进教材”、“跳出教材”。

(4)逐级生成讲实效。(5)充分体现“用教材(三)导学案编写的误区误区一:导学案编写教案化

很多老师在编写导学案的时候往往受到教学中思维定势的影响,把教案的条框详细化,就变成了所谓的“导学案”。试想,这样的导学案,怎能摆脱“教授化”的影子,怎能在课堂上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误区二:导学案编写习题化

有些教师认为导学案不过是教学内容习题化,所以,在设计导学案时没有经过认真研究,只是把教材内容简单地编织成一个个习题,甚至机械照搬课本内容,连编排顺序都完全一样。教师如果按这样的导学案进行教学,必定会造成学生去抄课本,死记硬背教学内容,简单机械地寻找答案,整堂课就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根本无法实现“学案导学”教学的优势。所以导学案绝不是单纯的另外一份额外的家庭作业,要防止把导学案搞成又一本“练习册”,从而加重学生的负担。(三)导学案编写的误区误区一:导学案编写教案化很

导学案编写应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并学有所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学习的自信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所以,在预设学案时必须基于全体学生,既要为全体学生的发展与提高而预设,又要能让全体中的每一位在通过他们的探究后有所提高。应该依据“三维目标”分层而设,使班级中每一类学生都能在实现“三维目标”的前提下张显出属于他自己的个性,决不能采取“一刀切”。误区三:导学案编写共性化

误区四:学案编写“好高骛远”

部分教师编写导学案时,往往不考虑“学情”,学习目标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盲目拔高,长期这样下去,必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困生的面增大,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编写导学案必须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注意各知识点的层次把握。导学案编写应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要让优等生看到挑

导学案的形式千差万别,但归纳起来,其基本要素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导学案的结构及内容设计(四)导学案编写的有效策略学习目标自主学习(预学案)合作探究(探究案)检测反馈(训练案/固学案)反思总结导学案的形式千差万别,但归纳起来,其基本要素应包(1)统筹规划划分课时:根据学校实情划分课时责任到人:责任到人检查监督执行经验交流:学科交流学习定期有效反思积累:总结积累形成电子文档2.导学案编写的操作细则(1)统筹规划划分课时:根据学校实情划分课时责任到人:责任到高一数学必修一课时划分(26课时)划分课时:根据学校实情划分课时高一数学必修一课时划分(26课时)划分课时:根据学校实情划分第1课时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第3课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第4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和时差)第5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第6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第1课时地球和地球仪及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第2课时太阳直射点的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