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趣的心理学
G1401班第八组psychology1可编辑ppt有趣的心理学G1401班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时代,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心理学正式创立于1879年,以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心理学从四个方面来研究行为:描述,解释,预测,控制。也就是说真正的心理学,理论上最终能控制人的行为。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下几个有趣的研究一起揭开心理学神秘的面纱。谈到心理学你首先会想到什么?2可编辑ppt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时代,是从哲132456世界第一魔术师告诉你心理学有多可怕?如何辨别一个人是不是在说谎?你有“抑郁症”吗?有些事明明第一次发生,却好像曾经见过你经历过Déjàvu(AlreadySeen)吗?“选择恐惧症”是怎么回事?没有选择不痛苦,有选择才痛苦你是否走在“对”的人生道路上?10条经验告诉你FBI也在使用的测谎技术12张图表告诉你抑郁症是一种怎样的体验魔术师?催眠师?精神分析学家?还是超能神探?很难用一个确切的词来定义古怪的达伦·布朗3可编辑ppt132456世界第一魔术师告诉你心理学有多可怕?如何辨别一个4可编辑ppt4可编辑ppt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什么?在电影“搏击俱乐部(FightClub)”中,Jack有一句著名的台词,“我一直在活着一场似曾相识的人生。每个我到的地方,我都觉得仿佛曾经来过。”艺术固然有它的夸大之处,但这种“此刻仿佛曾经发生过”的感觉对许多人来说都并不陌生。我们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感觉,眼前的事明明是第一次发生,却有一种异样的熟悉感。就连面前物品的摆设、人物的对白都好像曾经发生过。那一刻我们都会觉得无比惊异和神秘。“啊,好奇怪,刚才这一幕,我好像曾经在哪里经历过!”我们会这样说。5可编辑ppt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什么?在电影“搏击俱乐部(Fight这种感觉叫做Déjàvu(AlreadySeen)它是一个法语词汇,最初是由法国的一位物理研究人员发现的。Déjàvu在中文或日语中称之为“既视感”,更通俗的说法是“似曾相识”:它描述的是人在清醒的状态下,虽然是第一次见到某个场景,却感到在什么地方见过、或经历过这个情境。在很多时候,“一见钟情”其实也是一种Déjàvu。有时候,当你遇到一个人时,会感到莫名其妙的吸引力,你觉得对方身上的某种特质是你所熟悉的,因此会很容易想要亲近对方。Déjàvu之所以是一种“似曾相识”,是因为它并不是一种真正的认识。Déjàvu只会发生在“此刻”,它是一种正在经历的感觉,只会在你经历的那一刻发生。如果你认识一个人,你遇到ta十次也会同样认识他;而Déjàvu的感觉则是,你可能每天都从这条路去上学,但只在某一天、某个时刻,你突然觉得身边的事物都不一样了,仿佛勾起了某种久远的回忆。而且,当你离开了那个情境,没过多久就会忘记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并且很难去描述它。《科学美国人》的调查表明,人群中超过2/3的人,至少有过一次“似曾相识”的感觉;大约有1/3的人有过多次类似的体验,特别是15-25岁的年轻人。在人们的报告中,
第一次出现Déjàvu的时间多出现在6-10岁之间6可编辑ppt这种感觉叫做Déjàvu(AlreadySeen)它
实验证明,Déjàvu很容易在人们感到疲倦、压力、生病的时候出现,或是被不熟悉的事物环绕的情况下出现,这可能是因为,此时的大脑无法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很好地处理。有趣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同样有可能会出现“似曾相识”的反面jamaisvu(似不相识),它指的是你明明看到了熟悉的人或事物,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相关的细节;或者看到很熟悉的字词却认不出,话在嘴边却说不出口。
相较于老年人,年轻族群比较容易出现“幻觉记忆”;这可能是因为年轻人的生活较为丰富,身边常出现新鲜事物;年轻人的生活也更加忙碌,容易疲惫,因此大脑“打结”的时刻出现较多。Déjàvu的出现频率在成年早期达到峰值,在25岁后缓慢地下降,直至老年。7可编辑ppt实验证明,Déjàvu很容易在人们感到疲倦、压选择恐惧症慎入痛苦和空白,你会选择什么?"BetweengriefandnothingIwilltakegrief."TheWildPalms,WilliamFaulkner《野棕榈》福克纳你应该也听过这样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一只驴子站在两堆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干草中间。它完全可以在两堆干草中自由选择,但最后,它因为无法决定到底应该吃哪一堆而活活饿死了。你可能不知道,这头驴子有一个名字——布里丹之驴JeanBuridan是十四世纪唯名论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天主教牧师,他在“自由意志”的领域做了大量的写作工作。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有时,自由意志反而会导致“无法作为”(inaction),即一种由“不确定性”和“过量的选项”造成的“选择决策能力的丧失”。——这就是这头驴子名字的由来。数十年的研究已经清晰地表示,大多数人都和这头驴子一样,是糟糕的选择者——他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而“考虑自己要选什么”不仅会让他们烦躁,有时还会造成极大的痛苦。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能看到很多证据,从抱怨菜单太长、网购推荐的物品太多,到专业、工作的选择。8可编辑ppt选择恐惧症慎入痛苦和空白,你会选择什么?你应该也听过这样一为什么“选择”会带来负面的感受?一般来说,人们会以为,当他们被允许为所欲为的时候,他们会是自由的。但事实上,在这种“为所欲为”中总是包含着一种不自由——一种“消极的无穷无尽感”。如果你对自身没有明确的把握感,你很容易会迷失于“一切皆有可能”的幻觉中。如果用公司来举例,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HerbertSimon曾经观察到,那些希望获得“最大化”回报的公司,最终会因为无休止地寻找最佳选项而破产。BarrySchwartz是这位经济学家的读者,他指出,人类现在面临的巨量选项,越来越丰富的产品,越来越多元的生活方式等,都正在把我们变成这样的“最大化追求者”,无休止地寻找更好的选择——而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人,却更容易觉得自己的生活糟糕,以及容易抑郁。社会科学家BarrySchwartz著有一本书《选择悖论》(TheParadoxofChoice)。他通过心理和行为研究发现,虽然古典经济学认为,人们在做选择时,往往希望遵循“效用最大化”原理——也就是说,我们希望自己所做的选择,是所有选项中对自己最为有利的。然而实际的情况从来都达不到这样的目标。生活是复杂的。消费世界的选择是无穷尽的,而人类的理智却是脆弱有限的。例如,当你想买一件衣服,你觉得不把所有的选项看完,你就不敢决定买哪一个,但可供购买的衣服实在是太多了,怎么看都看不完,你因此陷入烦躁,最后甚至可能就放弃了购买计划。当你面对着各种诱人的选项时,你会发现,你无法在较快的时间里认定其中任何一个。并且,就算你真的选择了,你也会为你可能失去的机会感到焦虑:也许另外一堆干草会更美味呢?9可编辑ppt为什么“选择”会带来负面的感受?一般来说,人们会以为,当他们为什么“选择”会带来负面的感受?情况一:你月收入3万5,但你身边的人月收入全都有3万8;情况二:你月收入3万3,但你身边的人月收入全都只有3万当研究者问,“你觉得你在哪种情况下会更幸福?”有62%的人选择了第二种,只有38%选择第一种。但如果研究者的提问方式是,“你会选择哪一种?”只有16%的人选择了第二种,仍然有84%的人选择了第一种。这说明,很多时候“我要选择什么?
”和“我在什么情况下更幸福?
”,在我们的头脑中是两个不一样的问题。此外,和常识所以为的不同,人们有时做出的选择,并不是那些他们认为会让自己“更幸福”的。美国心理学家AmosTversky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向参加实验的人描述了以下两种情况:你可能认为你很想要一件事物,并竭力去获得它。当你得到后,你发现你并没有如你想象中那么想要它,甚至完全不想要它。反而是另一些你从未意识到的事物,才是你真正想要的东西。——这就是一个miswanting的例子。心理学家Wilson和Gilbert把“wanting”定义为“一种对喜欢的状态的预测”。然而预测总是充满偏差的,尤其是对于感觉的预测。刚吃饱的时候去超市买食物容易买少,很饿的时候去买则容易买多,就体现了这样一种预测的偏差。最后一个关于“选择”的核心问题是“误以为想要”
(miswanting)
。10可编辑ppt为什么“选择”会带来负面的感受?情况一:你月收入3万选择恐惧症怎么办?既然我们如此不擅长于做选择,我们似乎只有两种可选的应对策略:改变我们做选择的方式/思路;或者限制/减少可选的选项。1.正如前文所说,如果你在做选择时,总是担忧自己是否已经选出效益最大的选项,你很有可能被过多的选项压垮。因为你会希望能够在做选择前,慎重考虑过所有的选项。你会因为担心还有更好的选择在后面,而迟迟不敢行动。而事实上,这样的考虑是永无止尽的。Schwartz建议我们从“追求最大化效益的人”,转变为“有所牺牲的人”。如果眼前的这个选项能够让我感到还算满意,我愿意选择它,专注于它,坚持自己的选择.尤其是当你处在一个“有很多好选项”的情境中的时候,要相信不管选择哪个选项,你都会差不多程度地获得价值感,同样也可能都会一定程度地留有遗憾。接受这一点,你的选择恐惧症可能就会极大缓解。
2.而减少可选项的关键,则在于自我约束前文提到的“超市”研究中,Gilbert和Wilson发现,只有一种人在饥饿时也不会过量购买食物:就是那些随身携带了购物清单的人。克服选择恐惧症,过上更简单的生活,归根结底无法回避开更高程度的自我规训和自我坚定。同时也需要对欲望的节制,保持合理的期待,接受缺憾。11可编辑ppt选择恐惧症怎么办?既然我们如此不擅长于做选择,我们似乎只有两有多项实验的我们都知道,不善于说谎的人,往往会在撒谎时不自觉地眼神闪烁、脸红、结巴、手心出汗。但Ekman认为,即便是那些看似镇定、有一张“扑克脸”的人,在说谎时也会不自觉地产生紧张、愧疚、有时甚至是愉悦的情绪,这些情绪是很难隐藏的,总有那么一个瞬间,你脸上的微表情或者肢体语言会泄露天机。那么,学习这些微表情的判断方法真的有效吗?有的人说谎会脸部紧绷;有的人说谎时会与你对视,有的人却眼神闪烁。——也就是说,从来都不存在一部有关肢体语言的辞典,能够在普遍意义上定义出人们的表情代表了什么。ThomasOrmerod指出:“每个人说谎时的小动作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下(譬如在警察局接受审讯),人们可能会表现出异常的肢体语言,只是为了减轻心理上的压力。因此,那些通过微表情来识别谎言的技巧其实太过绝对了。“微表情”并没有什么luan用上世纪70年代,PaulEkman第一次发表了关于“微表情”的研究。“微表情”指的是那些无法用肉眼观察的表情,它十分短暂,往往只持续0.04-0.07秒,如果要观察的话,需要通过高速摄像机。他认为,这些细小的表情可以泄露人们的欺骗行径。一个2010年的实验专门调查了收看LietoMe的观众,对比了他们和一般人的测谎能力是否存在区别。结果表明,在所有的被试中,那些努力运用从LietoMe学到的测谎技巧的观众,判断对方是否说谎的平均准确率达到60%,而一般人的准确率为65%。这两个数据说明,通过LietoMe自学测谎的观众,与普通人的测谎能力并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大家最好还是抱着娱乐的心态,看看就好。)12可编辑ppt有多项实验的我们都知道,不善于说谎的人,往往会在撒谎时不自觉真正的FBI是如何测谎的?1234多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研究者认为,尽管我们不能通过微表情和肢体语言来看穿谎言,却可以用谈话的方式来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伍尔弗汉普顿大学的
Ormerod
和
CoralDando
列出了以下几种可以用来识别谎言者的谈话技巧,这些方法都已经在实际的
FBI
和警方的审讯过程中得到运用。问一些让对方出其不意的问题,或让对方使用倒叙。观察对方的自信度,适时发出挑战。关注和确认对方叙述中微小的细节。5“放长线钓大鱼”,不要急于拆穿。13可编辑ppt真正的FBI是如何测谎的?1234多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1.多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因为撒谎者只是暗示了一个广泛的故事框架,他们的描述往往缺乏细节,因此,让他们开放地描述更容易露出破绽。不要使用是非题,一段故事中的漏洞会比单纯的“是”或“否”更容易被识别。比如说,当你怀疑男朋友晚上去打游戏时,不要问他:“你晚上去打LOL了吗?”,而是换一种方式来问:“你晚上都干了些什么?”。当对方说自己在xx大学工作,而你表示怀疑时,你可以让对方介绍一下自己每天去上班的路途,和在大学工作的经历。假如对方打算说谎,那么接下来他就必须得编故事。而在编织谎言的过程中,他极有可能会被自己的谎言给绕进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个谎言要用千百个谎言来修补”。14可编辑ppt1.多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因为撒谎者只是暗示了一个广泛的故事所以,如果在一般的思维过程之外增加额外的“思考”,就会产生认知负荷(cognitiveload),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费脑子”。举个例子,当一个人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的时候,如果认知资源大部分用在了打电话上,放在开车上的认知资源不够,就容易导致事故发生。AldertVrij曾做过一个实验,其中说谎者和说真话者各占一半,他们被要求以倒叙的方式复述他们的说法。之后,同一批观察者观看了记录整个问询过程的录像带,并对这些说法的真实性进行评估。如果说谎者平铺直叙,谎言被辨识出的正确率只有42%——甚至在平均值之下。但如果说谎者是在倒叙,谎言被辨识的准确率会大大提高,达到60%。2.问一些让对方出其不意的问题,或让对方使用倒叙。英国朴次茅斯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AldertVrij运用了“认知负荷”理论来改良审讯方法。这一理论是说,无论人类大脑能处理的信息量是多么巨大,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在某一时间点都只能进行有限的思考,在同一时间段内的认知资源(cognitiveresources)是有限的,我们很难“一心二用”。应用在测谎上,撒谎者在应对他人的询问时,就处在“一心二用”的状态,不但要编造故事,还要考虑措辞,他们非常担心所编造故事的一贯性,所以倾向于反复使用那些考虑好了的字眼和语句。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问一些无关的、在对方意料之外的问题,使得对方难以维持谎言的逻辑性。譬如,跳出案件过程本身,突然询问嫌疑人在案件发生时的感官体验,或者了解案件之后所做的事。这些技巧会让对方更容易原形毕露。15可编辑ppt所以,如果在一般的思维过程之外增加额外的“思考”,就会产生认3.观察对方的自信度,适时发出挑战当说谎者认为他们掌握了主动权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长篇大论。然而,一旦他们感觉到不对劲(或许你问到了关键的地方),他们就会变得沉默或者支支吾吾,这是因为,他们开始感觉到无法继续掌控对话的发展方向,所以不愿意多说。所以,在谈话过程中,如果对方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态度转变,我们就要考虑对方是否在说谎了。在谈话的最后,你可以尝试挑战对方的信心:
“为什么我该相信你?
”无论对方说了什么,再问一遍同样的问题,“你还是没有回答我,我为什么应该相信你?
”接下来,再仔细聆听应答。有人可能会表示,自己所说的都是真相,而撒谎者极有可能会表现过度,气急败坏地指责你不愿意相信他们,甚至扬言用人格担保。这时,你就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细节追问。16可编辑ppt3.观察对方的自信度,适时发出挑战当说谎者认为他们掌握了主4.关注和确认对方叙述中微小的细节。
你可能还记得,当警察想知道嫌疑人与一个案子是否有关时,一般会问:“xx日xx时你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然后通过查证证词的真实性,来判断嫌疑人的可靠性。如果嫌疑人在一些细节上出了错,那么他的证词就会露出破绽。
而在生活中,当你的男/女朋友说晚上在加班的时候——你就可以问:“谁在陪你一起加班?你们叫了哪家外卖?加班从几点到几点?”这些细节很容易就能通过调查来证实。17可编辑ppt4.关注和确认对方叙述中微小的细节。你可能还记有研究者认为,撒谎者是否能够欺骗成功,依赖于他的听众是否愿意相信Ta。因此,如果你很快就发现了一处逻辑上的矛盾,也可以不要立即拆穿或纠正,而是假装自己已经相信,这样,撒谎者可能会抖露出更多的破绽,出现一个接一个的矛盾。Ormerod在机场安检人员那里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准备了一些假的“旅客”,用一个星期的时间编造他们的行程,然后去到机场,与其他真的旅客一起排队接受盘查。当这些“旅客”被盘问的时候,就会说出自己编造的行程试图骗过工作人员。事实表明,使用以上谈话技巧训练的工作人员,判断对方为真假旅客的准确率,比使用肢体语言作为标准的工作人员的准确率高出20倍,能够排查出70%的“假旅客”。5.“放长线钓大鱼”,不要急于拆穿。而在对真正的联邦调查员的研究中,当探员们通过策略性的问题引导对方讲故事,而不去刻意关注肢体语言时,这些探员能够以平均
90%的准确度成功识别出作弊者,其中有人甚至达到了
100%的准确度。追踪研究表明,即使是新上手不久的探员,也能够做到
80%的成功预测。最后,最难识别的撒谎者是什么样的?
是那些自己都信以为真的人。对于这样的人,上述的识别方法可能都完全不能奏效,因为他们已经活在了谎言里。研究者认为,说到底,有效运用这些技巧的关键要求的是提问者保持开放的心态,切勿跳入预先设定的结论之中。仅仅因为有些人看起来手足无措,或是极力回想起某些细节,并不能够证明他们有罪;
相反,更普遍的不一致性和矛盾之处才是我们考察的重点。18可编辑ppt有研究者认为,撒谎者是否能够欺骗成功,依赖于他的听众是否愿意1.你是否走在“对”的人生道路上?。—“条条道路都通向一个终点,格拉迪斯。”—“通向哪里?”—“幻灭。”—“幻灭是我生活的起点。”(OscarWilde)假如你走在“错”的路上,你可能会有以下
5
种感受:你费了很大力气,但好像没有任何进步。
你做一些事情的原因只是出于“容易”和“安全”。你的生活是其他人的“梦想”和“要求”。你总会在不知不觉地陷入一些drama。当你想到自己的人生时,你看到的总是困难和障碍。19可编辑ppt1.你是否走在“对”的人生道路上?。—“条条道路都通向一个13245而以下
5
种感受,说明你更可能走在正确的路上你愿意听取他人的建议,但听那些建议时,你的内心并不会有太多的怀疑和动摇。很有可能并不确定眼下的这条路会最终让你到达哪里,但至少目前走的过程让你有享受的部分。你从你所在做的事情中获取能量,而不是耗竭你自己的能量在众多的选项中,你一直都选择了自己本能更喜欢的那个。你找到了自己的“最佳平衡点”
(sweetspot)。——即做那些你热爱、也擅长,同时有社会价值贯穿其中的事情。20可编辑ppt13245而以下5种感受,你愿意听取他人的建议,但听那些世界第一魔术师达伦·布朗
(DerrrenBrown)英国《约克郡》杂志(YorkshireMagazine)在2015年的名人访谈中曾如此评价达伦·布朗:“他是魔术师、是幻术士、是精神学家,但他依旧是一个谜,是让人无法破译的终极谜团。”英国电视四台(channel4)介绍布朗是“意念操控的大师——他能用他致命的直觉预言、感知并控制观众”。魔术师?催眠师?精神分析学家?还是超能神探?很难用一个确切的词来定义古怪的达伦·布朗(DerrrenBrown)。相信对魔术真人秀着迷的观众对达伦·布朗肯定不会陌生,曾经那场令人屏息凝神的俄罗斯轮盘赌让达伦·布朗声名大噪,紧随的在百万观众面前预言乐透更是将达伦·布朗推至魔术界的顶峰。这位深谙心理学研究与精神催眠的全才魔术师更多地在挑战观众对世界的认知以及颠覆对自我三观的定位。连《神探夏洛克》都邀请他本色出演。21可编辑ppt世界第一魔术师达伦·布朗(DerrrenBrown)英国他干过哪些不可思议的事?1.揭露人性无底线的《大劫掠》达伦·布朗将
《大劫掠》
(TheHeist)
看作是自己最为自豪的一次表演。在
《大劫掠》
中,布朗召集催眠并“教化”了
4
名英国身心健全有钱有身份并守法的人物参与了一起街头劫案。这
4
名参与者经过布朗为时两星期的催眠,处于高度积极的状态,特别是在进行纳粹式的电刑测试中,一些原本看来理性的人展露出了惊人的疯狂。在最后一步一步促成抢劫银行实施的整个过程中,他们并未接受任何第三方
(包括布朗)
的指示,而是在催眠状态下自发地拦截了一辆现金车!2.完成了《不可能的艺术盗窃》2013年,达伦·布朗又把“魔爪”伸向了犯罪领域。在这个《不可能的艺术盗窃》(TheGreatArtRobbery)节目中,达伦向英国百万富翁IvanMassow下了一纸盗窃战书。在战书中,达伦明确告知对方将要偷盗的作品,盗窃发生的日期和精准时间,甚至给了行窃者的照片——那些由他训练的老年人,对,一帮老弱病残在富翁及安保的眼皮底下把价值连城的名画就这么偷!走!了!这一次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对人的心理吃得那么深透、又能如此轻易地影响人们的判断与行为、更能阴暗地悄无声息钻人性空子,加上无敌的魔术师基本功,达伦·布朗这里还有什么“不可能”?达伦特训班中的老年美女盗贼与她的战利品22可编辑ppt他干过哪些不可思议的事?1.揭露人性无底线的《大劫掠》达伦他干过哪些不可思议的事情?4.3.赌上性命的俄罗斯轮盘赌史上最如假包换的《降神会》
这场表演开始之前,12000
名志愿者报名,达伦联系了其中
1500
人,他观看了其中的
500
人寄来的录像带后再选出了
100
名来到伦敦,他们又经过层层面对面的“聪明至极并残酷的”淘汰,留下最后一位志愿者作为达伦·布朗表演中的搭档。其实布朗的每一次表演都会精心挑选那位值得信任的搭档,这个深关心理学与催眠基础的程序其实非常重要。赌局的核心规则是搭档将在左轮六发中的任意一膛内只装入一颗子弹,子弹上膛,不知真相的布朗将枪对准自己脑袋,只让搭档从
1
数到
6,然后做出决定从哪一膛开始
(也就是他认为最安全的那一膛),之后按次序继续射击下去,如他认为安全,就会对着脑袋扣动扳机,结果当然是空膛,如果认为不安全,他就将对着沙袋射击,实弹将毫不留情地击穿沙袋,如果判断失误,那打穿的就会是大魔术师的脑袋。这是电视真人秀史上最毛骨悚然的时刻。你可以完全看到他一步一步判断挑选搭档的所有过程,有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其中的原理,但你依旧无法模仿达伦,依然会看得瞠目结舌。在伦敦东部名为
EltonHall
的一栋大楼里,布朗利用心理学以及催眠术让
12
位参与表演的大学生再现了一幕“笔仙”。表演开始之前,布朗解释
1973
年这栋大楼发生一起血案,12
名学生集体自杀而他们的灵魂依然存在并守卫着这间房。布朗先是摆出
12
张死去学生的照片,接着他拿出一块“通灵板”
(Ouijabord)
召唤亡灵,在场学生都不约而同他地选择了同一张照片并说出了照片中逝者的全部身世经历!
然而可怕的还在后面,当表演结束,布朗打开房门,门外站着的竟然是那张照片里的人!
(这就是
《走进科学》
的宇宙无敌升级版啊!
)
大魔术师不卖关子,在全片结束后自己出面揭秘了这个“骗局”是如何被他的催眠术制造出来的。23可编辑ppt他干过哪些不可思议的事情?4.3.赌上性命的俄罗斯轮盘赌史上谢谢观赏
G1401班第八组Thanks!24可编辑ppt谢谢观赏G1401班第八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感谢你的观看!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有趣的心理学
G1401班第八组psychology26可编辑ppt有趣的心理学G1401班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时代,是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心理学正式创立于1879年,以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心理学从四个方面来研究行为:描述,解释,预测,控制。也就是说真正的心理学,理论上最终能控制人的行为。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下几个有趣的研究一起揭开心理学神秘的面纱。谈到心理学你首先会想到什么?27可编辑ppt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时代,是从哲132456世界第一魔术师告诉你心理学有多可怕?如何辨别一个人是不是在说谎?你有“抑郁症”吗?有些事明明第一次发生,却好像曾经见过你经历过Déjàvu(AlreadySeen)吗?“选择恐惧症”是怎么回事?没有选择不痛苦,有选择才痛苦你是否走在“对”的人生道路上?10条经验告诉你FBI也在使用的测谎技术12张图表告诉你抑郁症是一种怎样的体验魔术师?催眠师?精神分析学家?还是超能神探?很难用一个确切的词来定义古怪的达伦·布朗28可编辑ppt132456世界第一魔术师告诉你心理学有多可怕?如何辨别一个29可编辑ppt4可编辑ppt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什么?在电影“搏击俱乐部(FightClub)”中,Jack有一句著名的台词,“我一直在活着一场似曾相识的人生。每个我到的地方,我都觉得仿佛曾经来过。”艺术固然有它的夸大之处,但这种“此刻仿佛曾经发生过”的感觉对许多人来说都并不陌生。我们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感觉,眼前的事明明是第一次发生,却有一种异样的熟悉感。就连面前物品的摆设、人物的对白都好像曾经发生过。那一刻我们都会觉得无比惊异和神秘。“啊,好奇怪,刚才这一幕,我好像曾经在哪里经历过!”我们会这样说。30可编辑ppt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什么?在电影“搏击俱乐部(Fight这种感觉叫做Déjàvu(AlreadySeen)它是一个法语词汇,最初是由法国的一位物理研究人员发现的。Déjàvu在中文或日语中称之为“既视感”,更通俗的说法是“似曾相识”:它描述的是人在清醒的状态下,虽然是第一次见到某个场景,却感到在什么地方见过、或经历过这个情境。在很多时候,“一见钟情”其实也是一种Déjàvu。有时候,当你遇到一个人时,会感到莫名其妙的吸引力,你觉得对方身上的某种特质是你所熟悉的,因此会很容易想要亲近对方。Déjàvu之所以是一种“似曾相识”,是因为它并不是一种真正的认识。Déjàvu只会发生在“此刻”,它是一种正在经历的感觉,只会在你经历的那一刻发生。如果你认识一个人,你遇到ta十次也会同样认识他;而Déjàvu的感觉则是,你可能每天都从这条路去上学,但只在某一天、某个时刻,你突然觉得身边的事物都不一样了,仿佛勾起了某种久远的回忆。而且,当你离开了那个情境,没过多久就会忘记那是一种什么感觉,并且很难去描述它。《科学美国人》的调查表明,人群中超过2/3的人,至少有过一次“似曾相识”的感觉;大约有1/3的人有过多次类似的体验,特别是15-25岁的年轻人。在人们的报告中,
第一次出现Déjàvu的时间多出现在6-10岁之间31可编辑ppt这种感觉叫做Déjàvu(AlreadySeen)它
实验证明,Déjàvu很容易在人们感到疲倦、压力、生病的时候出现,或是被不熟悉的事物环绕的情况下出现,这可能是因为,此时的大脑无法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很好地处理。有趣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同样有可能会出现“似曾相识”的反面jamaisvu(似不相识),它指的是你明明看到了熟悉的人或事物,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相关的细节;或者看到很熟悉的字词却认不出,话在嘴边却说不出口。
相较于老年人,年轻族群比较容易出现“幻觉记忆”;这可能是因为年轻人的生活较为丰富,身边常出现新鲜事物;年轻人的生活也更加忙碌,容易疲惫,因此大脑“打结”的时刻出现较多。Déjàvu的出现频率在成年早期达到峰值,在25岁后缓慢地下降,直至老年。32可编辑ppt实验证明,Déjàvu很容易在人们感到疲倦、压选择恐惧症慎入痛苦和空白,你会选择什么?"BetweengriefandnothingIwilltakegrief."TheWildPalms,WilliamFaulkner《野棕榈》福克纳你应该也听过这样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一只驴子站在两堆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干草中间。它完全可以在两堆干草中自由选择,但最后,它因为无法决定到底应该吃哪一堆而活活饿死了。你可能不知道,这头驴子有一个名字——布里丹之驴JeanBuridan是十四世纪唯名论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天主教牧师,他在“自由意志”的领域做了大量的写作工作。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有时,自由意志反而会导致“无法作为”(inaction),即一种由“不确定性”和“过量的选项”造成的“选择决策能力的丧失”。——这就是这头驴子名字的由来。数十年的研究已经清晰地表示,大多数人都和这头驴子一样,是糟糕的选择者——他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而“考虑自己要选什么”不仅会让他们烦躁,有时还会造成极大的痛苦。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能看到很多证据,从抱怨菜单太长、网购推荐的物品太多,到专业、工作的选择。33可编辑ppt选择恐惧症慎入痛苦和空白,你会选择什么?你应该也听过这样一为什么“选择”会带来负面的感受?一般来说,人们会以为,当他们被允许为所欲为的时候,他们会是自由的。但事实上,在这种“为所欲为”中总是包含着一种不自由——一种“消极的无穷无尽感”。如果你对自身没有明确的把握感,你很容易会迷失于“一切皆有可能”的幻觉中。如果用公司来举例,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HerbertSimon曾经观察到,那些希望获得“最大化”回报的公司,最终会因为无休止地寻找最佳选项而破产。BarrySchwartz是这位经济学家的读者,他指出,人类现在面临的巨量选项,越来越丰富的产品,越来越多元的生活方式等,都正在把我们变成这样的“最大化追求者”,无休止地寻找更好的选择——而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人,却更容易觉得自己的生活糟糕,以及容易抑郁。社会科学家BarrySchwartz著有一本书《选择悖论》(TheParadoxofChoice)。他通过心理和行为研究发现,虽然古典经济学认为,人们在做选择时,往往希望遵循“效用最大化”原理——也就是说,我们希望自己所做的选择,是所有选项中对自己最为有利的。然而实际的情况从来都达不到这样的目标。生活是复杂的。消费世界的选择是无穷尽的,而人类的理智却是脆弱有限的。例如,当你想买一件衣服,你觉得不把所有的选项看完,你就不敢决定买哪一个,但可供购买的衣服实在是太多了,怎么看都看不完,你因此陷入烦躁,最后甚至可能就放弃了购买计划。当你面对着各种诱人的选项时,你会发现,你无法在较快的时间里认定其中任何一个。并且,就算你真的选择了,你也会为你可能失去的机会感到焦虑:也许另外一堆干草会更美味呢?34可编辑ppt为什么“选择”会带来负面的感受?一般来说,人们会以为,当他们为什么“选择”会带来负面的感受?情况一:你月收入3万5,但你身边的人月收入全都有3万8;情况二:你月收入3万3,但你身边的人月收入全都只有3万当研究者问,“你觉得你在哪种情况下会更幸福?”有62%的人选择了第二种,只有38%选择第一种。但如果研究者的提问方式是,“你会选择哪一种?”只有16%的人选择了第二种,仍然有84%的人选择了第一种。这说明,很多时候“我要选择什么?
”和“我在什么情况下更幸福?
”,在我们的头脑中是两个不一样的问题。此外,和常识所以为的不同,人们有时做出的选择,并不是那些他们认为会让自己“更幸福”的。美国心理学家AmosTversky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向参加实验的人描述了以下两种情况:你可能认为你很想要一件事物,并竭力去获得它。当你得到后,你发现你并没有如你想象中那么想要它,甚至完全不想要它。反而是另一些你从未意识到的事物,才是你真正想要的东西。——这就是一个miswanting的例子。心理学家Wilson和Gilbert把“wanting”定义为“一种对喜欢的状态的预测”。然而预测总是充满偏差的,尤其是对于感觉的预测。刚吃饱的时候去超市买食物容易买少,很饿的时候去买则容易买多,就体现了这样一种预测的偏差。最后一个关于“选择”的核心问题是“误以为想要”
(miswanting)
。35可编辑ppt为什么“选择”会带来负面的感受?情况一:你月收入3万选择恐惧症怎么办?既然我们如此不擅长于做选择,我们似乎只有两种可选的应对策略:改变我们做选择的方式/思路;或者限制/减少可选的选项。1.正如前文所说,如果你在做选择时,总是担忧自己是否已经选出效益最大的选项,你很有可能被过多的选项压垮。因为你会希望能够在做选择前,慎重考虑过所有的选项。你会因为担心还有更好的选择在后面,而迟迟不敢行动。而事实上,这样的考虑是永无止尽的。Schwartz建议我们从“追求最大化效益的人”,转变为“有所牺牲的人”。如果眼前的这个选项能够让我感到还算满意,我愿意选择它,专注于它,坚持自己的选择.尤其是当你处在一个“有很多好选项”的情境中的时候,要相信不管选择哪个选项,你都会差不多程度地获得价值感,同样也可能都会一定程度地留有遗憾。接受这一点,你的选择恐惧症可能就会极大缓解。
2.而减少可选项的关键,则在于自我约束前文提到的“超市”研究中,Gilbert和Wilson发现,只有一种人在饥饿时也不会过量购买食物:就是那些随身携带了购物清单的人。克服选择恐惧症,过上更简单的生活,归根结底无法回避开更高程度的自我规训和自我坚定。同时也需要对欲望的节制,保持合理的期待,接受缺憾。36可编辑ppt选择恐惧症怎么办?既然我们如此不擅长于做选择,我们似乎只有两有多项实验的我们都知道,不善于说谎的人,往往会在撒谎时不自觉地眼神闪烁、脸红、结巴、手心出汗。但Ekman认为,即便是那些看似镇定、有一张“扑克脸”的人,在说谎时也会不自觉地产生紧张、愧疚、有时甚至是愉悦的情绪,这些情绪是很难隐藏的,总有那么一个瞬间,你脸上的微表情或者肢体语言会泄露天机。那么,学习这些微表情的判断方法真的有效吗?有的人说谎会脸部紧绷;有的人说谎时会与你对视,有的人却眼神闪烁。——也就是说,从来都不存在一部有关肢体语言的辞典,能够在普遍意义上定义出人们的表情代表了什么。ThomasOrmerod指出:“每个人说谎时的小动作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下(譬如在警察局接受审讯),人们可能会表现出异常的肢体语言,只是为了减轻心理上的压力。因此,那些通过微表情来识别谎言的技巧其实太过绝对了。“微表情”并没有什么luan用上世纪70年代,PaulEkman第一次发表了关于“微表情”的研究。“微表情”指的是那些无法用肉眼观察的表情,它十分短暂,往往只持续0.04-0.07秒,如果要观察的话,需要通过高速摄像机。他认为,这些细小的表情可以泄露人们的欺骗行径。一个2010年的实验专门调查了收看LietoMe的观众,对比了他们和一般人的测谎能力是否存在区别。结果表明,在所有的被试中,那些努力运用从LietoMe学到的测谎技巧的观众,判断对方是否说谎的平均准确率达到60%,而一般人的准确率为65%。这两个数据说明,通过LietoMe自学测谎的观众,与普通人的测谎能力并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大家最好还是抱着娱乐的心态,看看就好。)37可编辑ppt有多项实验的我们都知道,不善于说谎的人,往往会在撒谎时不自觉真正的FBI是如何测谎的?1234多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研究者认为,尽管我们不能通过微表情和肢体语言来看穿谎言,却可以用谈话的方式来得到我们想要的答案。伍尔弗汉普顿大学的
Ormerod
和
CoralDando
列出了以下几种可以用来识别谎言者的谈话技巧,这些方法都已经在实际的
FBI
和警方的审讯过程中得到运用。问一些让对方出其不意的问题,或让对方使用倒叙。观察对方的自信度,适时发出挑战。关注和确认对方叙述中微小的细节。5“放长线钓大鱼”,不要急于拆穿。38可编辑ppt真正的FBI是如何测谎的?1234多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1.多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因为撒谎者只是暗示了一个广泛的故事框架,他们的描述往往缺乏细节,因此,让他们开放地描述更容易露出破绽。不要使用是非题,一段故事中的漏洞会比单纯的“是”或“否”更容易被识别。比如说,当你怀疑男朋友晚上去打游戏时,不要问他:“你晚上去打LOL了吗?”,而是换一种方式来问:“你晚上都干了些什么?”。当对方说自己在xx大学工作,而你表示怀疑时,你可以让对方介绍一下自己每天去上班的路途,和在大学工作的经历。假如对方打算说谎,那么接下来他就必须得编故事。而在编织谎言的过程中,他极有可能会被自己的谎言给绕进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个谎言要用千百个谎言来修补”。39可编辑ppt1.多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因为撒谎者只是暗示了一个广泛的故事所以,如果在一般的思维过程之外增加额外的“思考”,就会产生认知负荷(cognitiveload),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费脑子”。举个例子,当一个人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的时候,如果认知资源大部分用在了打电话上,放在开车上的认知资源不够,就容易导致事故发生。AldertVrij曾做过一个实验,其中说谎者和说真话者各占一半,他们被要求以倒叙的方式复述他们的说法。之后,同一批观察者观看了记录整个问询过程的录像带,并对这些说法的真实性进行评估。如果说谎者平铺直叙,谎言被辨识出的正确率只有42%——甚至在平均值之下。但如果说谎者是在倒叙,谎言被辨识的准确率会大大提高,达到60%。2.问一些让对方出其不意的问题,或让对方使用倒叙。英国朴次茅斯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AldertVrij运用了“认知负荷”理论来改良审讯方法。这一理论是说,无论人类大脑能处理的信息量是多么巨大,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在某一时间点都只能进行有限的思考,在同一时间段内的认知资源(cognitiveresources)是有限的,我们很难“一心二用”。应用在测谎上,撒谎者在应对他人的询问时,就处在“一心二用”的状态,不但要编造故事,还要考虑措辞,他们非常担心所编造故事的一贯性,所以倾向于反复使用那些考虑好了的字眼和语句。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问一些无关的、在对方意料之外的问题,使得对方难以维持谎言的逻辑性。譬如,跳出案件过程本身,突然询问嫌疑人在案件发生时的感官体验,或者了解案件之后所做的事。这些技巧会让对方更容易原形毕露。40可编辑ppt所以,如果在一般的思维过程之外增加额外的“思考”,就会产生认3.观察对方的自信度,适时发出挑战当说谎者认为他们掌握了主动权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长篇大论。然而,一旦他们感觉到不对劲(或许你问到了关键的地方),他们就会变得沉默或者支支吾吾,这是因为,他们开始感觉到无法继续掌控对话的发展方向,所以不愿意多说。所以,在谈话过程中,如果对方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态度转变,我们就要考虑对方是否在说谎了。在谈话的最后,你可以尝试挑战对方的信心:
“为什么我该相信你?
”无论对方说了什么,再问一遍同样的问题,“你还是没有回答我,我为什么应该相信你?
”接下来,再仔细聆听应答。有人可能会表示,自己所说的都是真相,而撒谎者极有可能会表现过度,气急败坏地指责你不愿意相信他们,甚至扬言用人格担保。这时,你就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细节追问。41可编辑ppt3.观察对方的自信度,适时发出挑战当说谎者认为他们掌握了主4.关注和确认对方叙述中微小的细节。
你可能还记得,当警察想知道嫌疑人与一个案子是否有关时,一般会问:“xx日xx时你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然后通过查证证词的真实性,来判断嫌疑人的可靠性。如果嫌疑人在一些细节上出了错,那么他的证词就会露出破绽。
而在生活中,当你的男/女朋友说晚上在加班的时候——你就可以问:“谁在陪你一起加班?你们叫了哪家外卖?加班从几点到几点?”这些细节很容易就能通过调查来证实。42可编辑ppt4.关注和确认对方叙述中微小的细节。你可能还记有研究者认为,撒谎者是否能够欺骗成功,依赖于他的听众是否愿意相信Ta。因此,如果你很快就发现了一处逻辑上的矛盾,也可以不要立即拆穿或纠正,而是假装自己已经相信,这样,撒谎者可能会抖露出更多的破绽,出现一个接一个的矛盾。Ormerod在机场安检人员那里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准备了一些假的“旅客”,用一个星期的时间编造他们的行程,然后去到机场,与其他真的旅客一起排队接受盘查。当这些“旅客”被盘问的时候,就会说出自己编造的行程试图骗过工作人员。事实表明,使用以上谈话技巧训练的工作人员,判断对方为真假旅客的准确率,比使用肢体语言作为标准的工作人员的准确率高出20倍,能够排查出70%的“假旅客”。5.“放长线钓大鱼”,不要急于拆穿。而在对真正的联邦调查员的研究中,当探员们通过策略性的问题引导对方讲故事,而不去刻意关注肢体语言时,这些探员能够以平均
90%的准确度成功识别出作弊者,其中有人甚至达到了
100%的准确度。追踪研究表明,即使是新上手不久的探员,也能够做到
80%的成功预测。最后,最难识别的撒谎者是什么样的?
是那些自己都信以为真的人。对于这样的人,上述的识别方法可能都完全不能奏效,因为他们已经活在了谎言里。研究者认为,说到底,有效运用这些技巧的关键要求的是提问者保持开放的心态,切勿跳入预先设定的结论之中。仅仅因为有些人看起来手足无措,或是极力回想起某些细节,并不能够证明他们有罪;
相反,更普遍的不一致性和矛盾之处才是我们考察的重点。43可编辑ppt有研究者认为,撒谎者是否能够欺骗成功,依赖于他的听众是否愿意1.你是否走在“对”的人生道路上?。—“条条道路都通向一个终点,格拉迪斯。”—“通向哪里?”—“幻灭。”—“幻灭是我生活的起点。”(OscarWilde)假如你走在“错”的路上,你可能会有以下
5
种感受:你费了很大力气,但好像没有任何进步。
你做一些事情的原因只是出于“容易”和“安全”。你的生活是其他人的“梦想”和“要求”。你总会在不知不觉地陷入一些drama。当你想到自己的人生时,你看到的总是困难和障碍。44可编辑ppt1.你是否走在“对”的人生道路上?。—“条条道路都通向一个13245而以下
5
种感受,说明你更可能走在正确的路上你愿意听取他人的建议,但听那些建议时,你的内心并不会有太多的怀疑和动摇。很有可能并不确定眼下的这条路会最终让你到达哪里,但至少目前走的过程让你有享受的部分。你从你所在做的事情中获取能量,而不是耗竭你自己的能量在众多的选项中,你一直都选择了自己本能更喜欢的那个。你找到了自己的“最佳平衡点”
(sweetspot)。——即做那些你热爱、也擅长,同时有社会价值贯穿其中的事情。45可编辑ppt13245而以下5种感受,你愿意听取他人的建议,但听那些世界第一魔术师达伦·布朗
(DerrrenBrown)英国《约克郡》杂志(YorkshireMagazine)在2015年的名人访谈中曾如此评价达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版权授权使用合同(含授权范围和费用支付)
- 2024年产品发布会合作合同
- 2024年广州临时工雇佣合同
- 2024年度短视频内容创作与版权交易合同
- 2024年工程吊篮长期租借协议
- 2024年度智能供应链管理软件购买合同
- 2024酒店用品采购合同模板
- 2024年农民工建筑行业用工合同
- 2024【工程劳务分包合同范本】装饰工程分包合同范本3
- 2024年度电力工程吊装安全合同
- 基于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油浸式变压器散热优化分析
- CPK与CP详细讲解资料(课堂PPT)
- 光动力治疗在气道肿瘤中的临床应用课件
-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上册 群文阅读《奇妙的中心句》
-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知识考试题库600题(含答案)
- 2023年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镜头的角度和方位课件
- 污水处理常用药剂简介知识讲解课件
- 五年级上册英语课件-Unit 1《My future》第1课时牛津上海版(三起) (共28张PPT)
- 光交接箱施工规范方案
- 气温和降水学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