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鸟寄生虫部分课件_第1页
观赏鸟寄生虫部分课件_第2页
观赏鸟寄生虫部分课件_第3页
观赏鸟寄生虫部分课件_第4页
观赏鸟寄生虫部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赏鸟的吸虫病一、前殖吸虫二、棘口吸虫三、禽后睾吸虫一、前殖吸虫前殖吸虫病是由前殖吸虫寄生于鸡、鸭、鹅及其它鸟类的输卵管、法氏囊、泄殖腔及直肠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常引起患禽的输卵管炎,使卵的形成和产卵功能发生紊乱,导致患禽产畸形蛋、无壳蛋、软壳蛋等。有时可因继发腹膜炎而死亡,对养禽业危害很大。前殖吸虫种类较多,但以卵圆前殖吸虫和透明前殖吸虫分布较广。病原形态结构虫体扁平,比较透明,前端狭窄,后端钝圆,外观呈梨形。口吸盘位于虫体最前端,腹吸盘位于虫体前1/3处。生殖孔开口于口吸盘左前方。故称前殖吸虫。虫卵呈深褐色或棕褐色,一端具卵盖,另一端有小刺,内含一个胚细胞和许多卵黄细胞。生活史要点:终末宿主:鸡、鸭、鹅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蜻蜓及其稚虫感染途径:经口感染寄生部位:输卵管、法氏囊、泄殖腔及直肠致病作用产蛋下降输卵管炎腹膜炎治疗早期可用四氯化碳2~3ml,胃管投与或素囊注射。丙硫咪唑,剂量为120mg/kg,一次口服,疗效良好。亦可试用吡喹酮治疗。

二、棘口吸虫概述:棘口吸虫主要寄生在家禽和野禽的肠道中。也可寄生于哺乳动物(猪、猫、兔、人等)的肠道,对畜禽有一定的危害。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各省。寄生于禽体内的棘口吸虫,在我国主要是

卷棘口吸虫、宫川棘口吸虫

病原形态(宫川棘口吸虫):虫体细长呈柳叶状新鲜虫体呈淡红色或淡黄色长度7.6~12.6毫米虫体前端有发达的头冠,上有35~37枚小棘;虫卵椭圆形生活史棘口吸虫具有吸虫7个阶段(?)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成虫;一般需要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要为淡水螺类(椎实螺和扁卷螺);第二中间宿主主要为淡水螺类、蛙类及淡水鱼类;感染途径:经口吃入感染;致病作用临床症状:幼鸡严重感染时,表现①下痢,粪便中混有黏液和血液。②生长发育受阻。食欲减退,贫血,消瘦,甚至引起死亡。剖检症状:可见出血性肠炎。肠壁点状出血,肠腔内充满黏液,并有许多虫体附着。治疗1、硫双二氯酚:剂量为150-200mg/kg体重,拌在饲料中饲喂。2、氯硝硫胺:剂量为50-60mg/kg体重,拌在饲料中饲喂。3、丙硫咪唑:剂量为30mg/kg体重。预防1、在流行地区,对鸡进行定期驱虫。驱虫后的鸡粪发酵处理,以杀灭虫卵。2、从禽舍清扫出的鸡粪堆积发酵处理,以杀灭虫卵。3、消灭中间宿主淡水螺。4、不用生鱼、蝌蚪、贝壳、螺类喂畜禽,以免感染棘口吸虫。不用水草做饲料喂禽,因其中可能夹有螺类。

观赏鸟的绦虫病观赏鸟绦虫主要有赖利绦虫、剑带绦虫、戴文绦虫、片形皱折绦虫等,其感染率很高,主要原因是食中间宿主:蜗牛、蚂蚁、蛞蝓、家蝇、剑水蚤、甲虫及鱼等。概述寄生在家禽肠道中的绦虫有40多种。我国主要有:戴文科膜壳科(主要寄生于水禽)此外还有裸头科、双壳科(囊宫科)的绦虫。

赖利属戴文科戴文属鸡赖利绦虫病戴文绦虫病节片戴文绦虫病

节片戴文绦虫病节片戴文绦虫寄生于鸡、鸽子、鹌鹑的小肠。(赖利绦虫寄生于鸡和火鸡的小肠)节片戴文绦虫成虫短小,仅0.5-3.0mm长。(赖利绦虫4-25cm长)概述赖利绦虫病属戴文科、赖利属。寄生在多种鸟类的小肠。3-6周龄雏鸡最易感,死亡率最高。本病对养鸡业危害较大,常可造成流行地区牧养的雏鸡大批死亡。

我国常见的赖利绦虫有:四角赖利绦虫棘钩赖利绦虫有轮赖利绦虫(俗称宽头绦虫)三种绦虫的主要区别在头节。有轮赖利绦虫吸盘:形状吸盘上的小钩:有无顶突:大小、形状比较四角赖利绦虫棘钩赖利绦虫二、发育史棘沟赖利绦虫中间宿主为蚂蚁四角赖利绦虫

有轮赖利绦虫:中间宿主为蝇类和甲虫

在中间宿主体内以似囊尾蚴的形式存在。三、致病作用、症状和病变1、机械性损伤

①大型虫体,大量寄生肠阻塞、肠套叠、肠扭转、肠破裂②头节伸入小肠粘膜内肠粘膜严重损伤,引起肠粘膜肥厚、出血和炎症。2、夺取营养幼鸟表现①生长发育停滞,贫血、消瘦②下痢,食欲减退,渴欲增加③患病鸟产蛋量显著减少,甚至停止。严重者造成病鸡死亡。3、毒素作用

虫体的代谢产物和分泌的毒性物质对宿主有毒害作用,可破坏神经系统,引起鸡临死前出现神经性痉挛症状。有轮赖利绦虫有轮赖利绦虫棘沟赖利绦虫的顶突深入肠黏膜,可引起小肠的结核样病变四、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表现,结合:①粪检发现虫卵或孕节②剖检病鸟发现虫体③诊断性驱虫五、治疗a)硫双二氯酚:成年鸟100—200mg/kg体重。b)丙硫咪唑:15—20mg/kg体重。可与面粉做成丸剂,一次性逐个投服。c)灭绦灵:50—65mg/kg体重。d)吡喹酮:10—15mg/kg体重。可用少量面粉加水拌合,然后按剂量称取药品,做成丸剂,逐个投服。六、预防1、驱虫。发现病鸟,应立即进行驱虫。在流行地区,有计划地定期进行预防性驱虫。2、每天清理鸡粪,并进行发酵处理,以杀死孕节片中的虫卵。3、扑灭中间宿主。禽线虫病禽蛔虫病;异刺线虫病;比翼线虫病;胃腺虫;禽蛔虫病

禽蛔虫病是由鸟蛔科的线虫寄生于家禽肠道引起的疾病。各种蛔虫具有相似的生活史,并引起相似的病理变化,常见的有鸡蛔虫、鸽蛔虫。

病原形态鸡蛔虫成虫:黄白色,雄虫长3.8~7.6厘米雄虫有尾翼,尾乳突,肛前吸盘;雌虫长6.5~11cm;虫卵:椭圆形,卵壳厚而光滑,深灰色,新排出的虫卵含单个胚细胞;蛔虫的生活史临床特征患禽生长发育不良,精神萎靡,常呆立不动,翅膀下垂,鸡冠苍白,粘膜贫血。

病禽精神不振,食欲不佳,贫血,黏膜苍白

产蛋禽产蛋下降或停产。严重感染时,可因肠阻塞而死亡

【大体病变】肠管阻塞,黏膜充血、出血肠壁增厚,有白色坏死灶(鸽)小鹅肠道中的蛔虫十二指肠段因有大量蛔虫堵塞而膨胀,肠浆膜面充血(鸽)

小肠内有大型蛔虫,肠腔内有血性内容物(鸽)小肠内有大型蛔虫,肠壁增厚(鸡)小肠前段的大型蛔虫(鸡)

防治要点

驱虫:左咪唑、塞苯唑、氟苯咪唑等;

雏鸡2月龄驱虫一次,第二次于冬季驱虫;成年鸡10~11月第一次,春节产蛋前第2次进行;雏鸡与成年鸡分开饲养;运动场和散养鸡场,应及时清理粪便,并堆积发酵处理;加强饲养管理,补充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饲料;禽比翼线虫病概述比翼线虫病又称交合虫病、开口病、张口线虫病,是由比翼线虫寄生于鸡、雉、珠鸡和鹅等禽类的气管内引起的。本病对幼禽危害严重,死亡率极高,成年禽很少发病和死亡。一、病原

虫体因吸血而呈红色。头端大,呈球形;口囊宽阔呈杯状,其底部有三角形小齿。雌虫阴门位于体前部。雄虫以交合伞附着于雌虫阴门部交配,构成“Y”字形,故得名。1、斯克里亚宾比翼线虫2、气管比翼线虫(1)斯克里亚宾比翼线虫雄虫长2~4mm,雌虫长9~25mm,口囊底部有6个齿。虫卵椭圆形,大小为90×49μm,两端有厚卵盖。(2)气管比翼线虫

雄虫长2~4mm,雌虫长7~20mm,口囊底部有6~10个齿。虫卵大小为78~110μm×43~46μm,两端有厚卵盖,卵内含16个卵细胞。一对呈“Y”字形的气管比翼线虫♂♀虫卵两端有较厚的卵塞二、生活史雌虫在气管内产卵卵随气管粘液到口腔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到外界感染性虫卵或幼虫(L3)禽食入感染性虫卵或幼虫或贮藏宿主幼虫钻入肠壁,经血流移行到肺泡、细支气管、支气管和气管成虫二、生活史

雌虫在气管内产卵,卵随气管粘液到口腔,被咽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到外界,在适宜条件下,虫卵约经3d发育为感染性虫卵或孵化为披鞘幼虫;感染性虫卵或幼虫可被蚯蚓、蛞蝓、蜗牛、蝇类等延续宿主吃入。禽因吞食了感染性虫卵、幼虫或延续宿主而感染,幼虫钻入肠壁,经血流移行到肺泡、细支气管、支气管和气管,于感染后18~20d发育为成虫。三、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放养的禽。各种年龄均易感,但主要危害幼禽。幼禽感染后,死亡率几乎可达100%;成年禽症状轻微或不显症状,极少死亡。四、临床症状病禽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精神不振,消瘦。病禽伸颈,张口呼吸,头部左右摇甩,以排出粘性分泌物,有时可见虫体。口内充满泡沫性唾液。最后常因呼吸困难,窒息死亡。五、病理变化幼虫移经肺脏,可见肺淤血、水肿。成虫期可见气管粘膜上有虫体附着。气管粘膜充血、出血,表面覆盖有带血粘液。。

六、诊断根据症状,结合粪便或口腔粘液检查见有虫卵,可做出诊断。打开病禽口腔,在喉头附近发现虫体;或剖检病鸡在气管或喉头附近发现虫体可确诊。七、治疗丙硫咪唑:按每Kg体重30~50mg,噻苯唑:按每Kg体重500mg,一次内服,均有较好治疗效果。将噻苯唑按0.05%~0.1%比例混入饲料中喂服,亦有良效。

八、预防

1、流行区对禽群体进行定期预防性驱虫;发现病禽及时隔离并用药治疗。2、保持禽舍和运动场卫生、干燥,杀灭蚯蚓、蛞蝓、蜗牛等贮藏宿主。3、勤清除粪便,并发酵。鸡异刺线虫病一、病原鸡异刺线虫成虫寄生在鸡的盲肠内,故又称盲肠虫。鸡异刺线虫,虫体小,呈细线状,白色或淡黄色。雄虫长约7—13mm,有2根交合刺,不等长。有一圆形泄殖腔前吸盘。雌虫长约10—15mm,尾细长。虫卵为灰色椭圆形,卵壳厚而光滑,内含单个胚细胞。鸡异刺线虫卵为灰色椭圆形,卵壳厚而光滑,内含单个胚细胞。二、生活史成虫在盲肠内产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约经两周发育成感染性虫卵。鸡食入感染性虫卵而感染。幼虫在肠腔内经1—2小时孵出,并移行到盲肠发育为成虫。自吞入感染性虫卵到发育为成虫,历时24—30天。感染性虫卵被蚯蚓吞食后,可在蚯蚓体内长期生存,鸡可因食入蚯蚓而感染。另外,鸡异刺线虫可作为火鸡组织滴虫的传播者。鸡异刺线虫还是火鸡组织滴虫的传播者。当同一鸡内同时有异刺线虫和火鸡组织滴虫寄生时,火鸡组织滴虫可进入鸡异刺线虫的卵内,并随其排到体外。火鸡组织滴虫受到鸡异刺线虫的卵壳的保护,从而可长时间生存。当鸡食入该虫卵时,可同时感染上鸡异刺线虫和火鸡组织滴虫。三、症状和病变1、症状:下痢。患鸡下痢、食欲不振或废绝、贫血、消瘦、发育停滞。严重时可造成死亡。2、病变:盲肠炎。盲肠肿大,肠壁发炎、增厚。在盲肠尖部可见大量虫体。

四、诊断可用饱和盐水浮集法检查粪便中的虫卵。结合死后剖检病理变化(盲肠发炎、黏膜肥厚,偶有溃疡),及在盲肠尖部见到大量虫体即可确诊。五、治疗

①丙硫咪唑:30mg/kg体重;②左旋咪唑:24mg/kg体重③噻咪唑(四咪唑,驱虫净)2524mg/kg体重,直接投服或混入饲料中让鸡自食。④驱蛔灵(枸酸哌嗪):200-250mg/kg体重喂服。六、预防1、对鸡群每年定期进行驱虫,以免散布病原。2、鸡粪发酵处理,防止鸡吞食感染性虫卵。3、饲槽、用具等经常清洗和消毒。4、鸡舍、运动场地保持清洁干燥。禽胃线虫病

禽胃线虫病是由四棱线虫寄生于禽腺胃内引起的一种内寄生虫病。鸡、火鸡、鸭、鹅和多种野禽均易感。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被蚱蜢和蟑螂吞食后孵化成幼虫,禽类因吞食带有感染性幼虫的中间宿主而感染

虫体雌雄异型,雌虫呈卵圆形,深咖啡色,雄虫纤细,游离于前胃腔中,难以发现。

雌虫寄生于前胃腺中(锦鸡)

被四棱线虫寄生的鸭腺胃

虫体吸血,弄破虫体,有血液流出寄生于鸭腺胃黏膜中的胃线虫被挤压出的四棱线虫虫体和寄生于前胃腺中的虫体(鸭)本病可引起消瘦、贫血和腹泻,严重时可导致病禽死亡。防治措施同禽蛔虫病。

球虫病概述球虫病是由各种球虫寄生于家畜、家禽等动物体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主要危害幼龄动物。不同家畜各有其专性寄生的球虫,不能相互感染。球虫均为细胞内寄生。一、病原

在兽医学上重要的有五个属,即:

艾美耳属等孢属温扬属隐孢属泰泽属

含有4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含2个子孢子。马、牛、羊、猪、鸡、鸭、鹅等绝大多数球虫均属于本属。含有2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含4个子孢子。主要为猫、犬的球虫。含有4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含4个子孢子。鸡和鸭的某些球虫属于此类。无孢子囊,4个子孢子直接处于卵囊内。人、牛、禽等的某些球虫属于此类。无孢子囊,8个子孢子直接处于卵囊内,鸭和鸡的某些球虫属于此类。病原结构极帽

卵囊壁内层

子孢子

卵囊残体

卵囊壁外层

极粒

孢子囊

极粒

二、发育史球虫的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其发育需经3个阶段:1、裂殖生殖——在其寄生部位的上皮细胞内以裂殖生殖法进行生殖。2、配子生殖——在宿主上皮细胞内,形成大配子和小配子,二者结合为合子。3、孢子生殖——合子周围形成一层厚壁,变为卵囊后,在卵囊内发育形成孢子囊和子孢子。

含有成熟子孢子的卵囊即为感染性卵囊。

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在宿主体内进行,称为内生性发育;孢子生殖在外环境中完成,称为外生性发育。鸡球虫病概述鸡球虫病是由艾美尔球虫寄生于雏鸡的肠上皮细胞内引起的一种以出血性肠炎、雏鸡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原虫病。球虫病主要发生于2-7周龄的雏鸡。发病率高达50-70%,死亡率为20-30%。

一、病原

柔嫩艾美尔球虫:卵囊为宽卵圆形。平均大小为22x19㎛毒害艾美尔球虫:卵囊为卵圆形。平均大小为20.4x17.2㎛二、生活史直接发育型,不需要中间宿主;球虫的发育经历外生性发育(孢子生殖)和内生性发育(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经典柔嫩艾美耳球虫的7天发育史三、流行病学1、雏鸡感染球虫的途径是吃入感染性卵囊。被病鸡或带虫鸡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等,都会有卵囊存在。2、主要发生于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成年鸡感染后多不发病,但可成为带虫者。3、夏季(5~9月)多发,尤以7~8月份最严重。4、饲养管理不当,可促发生本病。鸡舍潮湿,育雏鸡群过分拥挤,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K,日粮配合不当等,都可引起球虫病的流行。四、致病作用1、裂殖体大量繁殖,导致上皮细胞崩解,肠黏膜破坏,引起大量体液、血液进入肠腔。导致病鸡消瘦、贫血、血痢。2、崩解的上皮细胞,蓄积在肠道中,导致自体中毒。病鸡出现精神不振、肢体轻瘫、昏迷等现象,甚至导致死亡。五、症状急性型

为盲肠球虫病,3-6周龄雏鸡多发此型,由柔嫩艾美尔球虫引起。慢性型

为小肠球虫病,3月龄以上的中雏及成年鸡感染后多为此型,由毒害艾美尔球虫引起.

急性型由柔嫩艾美尔球虫引起,多发于3-6周龄雏鸡。①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乃至废绝。②挤堆,羽毛松乱,头颈卷缩,闭眼呆立。③下痢,排带有血液,甚至是全血的稀粪。

最终因为肠道炎症、肠上皮细胞崩解等造成的有毒产物被机体吸收导致自体中毒死亡。多数病鸡于发病后6—10天内死亡,雏鸡的死亡率达50%以上,严重时可达100%。

慢性型

2月龄以上的中雏及成年鸡感染后多为此型,由毒害艾美尔球虫引起。①精神不振②下痢,粪便中混有血液本病可导致中雏发育迟缓,成年鸡产蛋率下降,且病程长,可达1~2月。六、病变柔嫩艾美尔球虫主要侵害盲肠。毒害艾美尔球虫主要侵害小肠中段。①肠管高度肿胀②肠壁增厚,并显著充血、出血、坏死。③肠管内含有大量血液、血凝块及脱落的黏膜。七、诊断应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病变,结合粪便检查发现球虫卵囊可确诊。1、直接涂片法。2、饱和盐水浮集法。八、治疗鸡场一旦暴发球虫病应立即治疗。常用治疗药物为:1、磺胺类: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喹噁啉等混饲或饮水。2、氨丙啉:按0.012~0.024%饮水3天。3、甲苯三嗪酮(百球清):按0.0025%饮水3天。九、预防应采取:一般预防药物预防免疫预防

1、一般预防

①搞好鸡舍的卫生和消毒工作。坚持每天清扫鸡粪,并进行生物热处理。保持鸡舍和地面或垫草干燥。定期消毒。②保持饲料、饮水、用具的清洁,防止被鸡粪污染。③在温暖多雨季节,要特别注意保持鸡舍干燥、良好通风、适宜的鸡舍雏鸡密度。④雏鸡应给予富有营养的饲料,要保证蛋白质及维生素A和K的供给。2、药物预防抗球虫药多混在饲料中喂饲,但需严防拌和不均引起药物中毒。一般可选用下列药物:(1)盐霉素(5)氨丙啉(2)莫能菌素(6)氯苯胍(3)常山酮(7)尼卡巴嗪(4)马杜拉霉素(8)磺胺类

药物预防的缺点:

a、容易产生耐药性,b、易残留,危害人类健康c、增加成本合理用药:(1)穿梭用药:开始使用一种药物,生长期时使用另一种药物。在一个饲养期内,换用2-3种不同类型的药物(2)轮换用药:不同的季节使用不同的药物,或不同批次的鸡使用不同的药物使用抗球虫药的原则1、作用峰在感染后第1、2天者(如喹啉类、氯羟吡啶、莫能菌素等),抗球虫作用弱,多用于预防和早期治疗;2、作用峰在3、4天者9(如球痢灵、氯苯胍、磺胺类等),抗球虫作用强,多用于治疗;3、交替、穿梭或轮换用药时,先选作用于第1代裂殖体的药物(如氨丙啉、球痢灵,盐霉素等),在选作用于第2代裂殖体药物,能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抗球虫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快慢喹啉类

〉氯羟吡啶〉磺胺类、呋喃类、氯苯胍

〉氨丙啉、硝基苯酰胺〉尼卡巴秦3、疫苗免疫预防弱毒疫苗:

对球虫卵囊进行物理性处理、加热、超声波处理或通过鸡胚传代致弱及其他方法致弱。免疫特点:具有种属特异性,艾美耳球虫只能针对艾美耳;所以疫苗免疫需多种虫卵混合一起接种;带虫免疫,体内有获得虫体方能产生免疫;球虫免疫主要依靠细胞免疫;鸡住白细胞虫病概述鸡住白细胞虫病鸡又叫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虫(孢子虫纲、真球虫目、血孢子虫亚目、住白细胞虫科)寄生在鸡的血液细胞(主要是白细胞)和内脏器官的组织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种血孢子虫病。发病鸡在临床上以贫血、消瘦、鸡冠苍白、咯血,剖检内脏和肌肉组织广泛出血为主要特征。影响雏鸡、育成鸡的生长发育及产蛋鸡的产蛋性能,严重时可导致大批死亡,因此对养鸡业危害十分严重。我国南方(广东、福建等地)的夏季常有发生,近年来山东、河北等北方地区也广泛流行。一、病原鸡的住白细胞原虫已知的病原主要有两种。卡氏住白细胞虫沙氏住白细胞虫一般常见的为卡氏住白细胞虫,河南省发现的也为卡氏住白细胞虫卡氏住白细胞虫成熟配子体近于圆形。出现于白细胞和红细胞中。成熟配子体为长形。大配子体:22x6.5μm。小配子体:20x6μm。宿主细胞变形为纺锤形,细胞核被虫体挤压到一侧。配子体宿主细胞核二、发育史鸡住白细胞原虫是生活史包括3个阶段: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繁殖。卡氏住白细胞虫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鸡——中间宿主

库蠓(小黑蚊)——终末宿主兼传播媒介。库蠓为双翅目、蠓科的小型昆虫,体长1-3mm,灰黑色,刺吸式口器。其嗅觉灵敏,飞翔速度快,多出现在外界气温达20度以上时,且在低压、闷热的天气最猖狂。一般以日出前1-2h及日落前1-2h最为活跃,常在鸡舍门窗上空成群飞翔。鸡:血液(配子体)库蠓、蚋:唾液(子孢子)1、无性繁殖——鸡感染卡氏住白细胞虫的库蠓叮咬鸡吸血时,子孢子进入鸡的血液中,并随血液到达肝赃并侵入到肝细胞内,发育为裂殖体,经反复多次裂殖生殖,形成大量裂殖子,这些裂殖子再回到血流,进入白细胞内,发育为成熟的大小配子体。2、有性繁殖——库蠓当库蠓叮咬病鸡吸血时,患鸡血液中的卡氏住白细胞虫配子体随血液进入库蠓体内,发育为大配子和小配子,两者结合形成合子,继而形成卵囊,成熟的卵囊内含有大量具有感染力的子孢子,子孢子游离出来,进入库蠓的唾液腺。叮咬鸡时,发生下一周期的循环。三、流行病学本病呈地方性流行。传播媒介:卡氏住白细胞虫——库蠓沙氏住白细胞虫——蚋1—3月龄的雏鸡发病率高,症状明显,并常能造成大批死亡。大于8月龄的成年鸡发病率不高,多为无症状的带虫者。该病多发生于高温多湿的5-10月份,尤其是7-8月份。呈明显的季节性流行。蚋库蠓终末宿主四、症状雏鸡症状明显,死亡率高。表现:①精神沉郁,食欲不振②下痢,排水样的白色或绿色稀粪③咯血(嘴角带血),呼吸困难④鸡冠、肉髯苍白病鸡常因咯血、呼吸困难而死,死前抽搐和痉挛,个别鸡死前口流鲜血是最具特征性的症状。成年鸡:贫血,鸡冠肉髯苍白。产蛋鸡产蛋下降或停产,薄壳蛋、软壳蛋增多。病鸡死前口流鲜血病鸡鸡冠苍白(左,右边为正常鸡)五、病变尸体消瘦,血液稀薄,高度贫血,全身肌肉苍白。①胸肌、腿肌和心、肝、肺、脾、肾有出血点或出血斑。②胸肌、腿肌和心、肝、脾等有针尖大到米粒大的白色结节。腹部脂肪出血囊肿胸肌出血囊肿肝脏出血心脏上有白色结节肌胃和腺胃上有白色结节五、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特点、症状、病变,可怀疑为本病。确诊可采病鸡血液,涂片,用瑞氏或姬姆萨染色,镜检,在白细胞内发现虫体,即可确诊。六、治疗磺胺间甲氧嘧啶(泰灭净)

是目前普遍认为的治疗住白细胞虫病的特效药。预防时用25-75mg/kg拌料,连用5天,停2天为一疗程。治疗时按100mg/kg拌料连用2周。磺胺二甲氧嘧啶(SDM)预防时用25-75mg/kg拌料。治疗用0.05%饮水2天,然后用0.03%饮水2天。复方泰灭净,前3天用0.8%,后7天用0.2%拌料喂服,疗效很好。磺胺喹恶啉(SQ)如病鸡食欲减退或废绝,可用盐酸二奎宁,每支1毫升(含药0.25克),每只鸡胸肌注射0.25毫升,每天一次,连用4-5天。七、预防1、防止媒介昆虫蠓和蚋进入鸡舍

可在鸡舍的门窗上钉上纱窗,减少昆虫袭击。2、消灭库蠓

可在鸡舍内外用5%敌敌畏、溴氰菊脂、蝇毒磷乳剂或敌百虫等杀虫剂,每隔3-5天喷洒一次,以消灭蠓、蚋等有害昆虫,减少蠓和蚋的侵袭。3、淘汰病鸡:住白细胞虫需要在鸡体组织中一裂殖体的形式越冬。故可在冬季对当年病鸡予以淘汰,以免来年发病,扩散病原。4、药物预防:在流行季节到来前预防使用。注意轮换使用药物,以免产生耐药。组织滴虫病概述组织滴虫病(鸡盲肠肝炎又称或黑头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