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碳酸钾、碳酸氢钾行业发展概况、行业竞争格局及行业发展前景分析_第1页
2023年中国碳酸钾、碳酸氢钾行业发展概况、行业竞争格局及行业发展前景分析_第2页
2023年中国碳酸钾、碳酸氢钾行业发展概况、行业竞争格局及行业发展前景分析_第3页
2023年中国碳酸钾、碳酸氢钾行业发展概况、行业竞争格局及行业发展前景分析_第4页
2023年中国碳酸钾、碳酸氢钾行业发展概况、行业竞争格局及行业发展前景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国碳酸钾、碳酸氢钾行业发展概况、行业竞争格局及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1)碳酸钾、碳酸氢钾发展概况及市场前景

①全球碳酸钾、碳酸氢钾发展概况

全球碳酸钾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刚开始时需求量较小,但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碳酸钾被应用于越来越广泛的领域。1993年以来,世界范围内电视机和计算机等需求的迅猛增长,使碳酸钾的需求大幅增长,全球碳酸钾主要生产国如美国、日本、中国、韩国等纷纷改扩、新建生产装置。2005年之前,碳酸钾主要应用在显像管上,全球主要装置在欧美及东亚地区。后来随着LCD的快速发展,显像管的需求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各地装置开工率相应降低,2010年左右开工率基本达到最低点,全球生产装置也随之进行了调整,有效产能有所下降。2010年以来,随着碳酸钾在食品、农药、医药等新领域应用的增加,全球市场需求开始增长,生产装置的产量和开工率呈上升趋势。全球碳酸钾产能、产量、开工率及预测情况

碳酸氢钾在无机盐行业中属于更加细分的市场,全球需求总量不大,但是最近几年受到在食品、畜牧、农药等方面应用的驱动,需求量增长较快。全球碳酸氢钾产能、产量、开工率及预测情况

②国内碳酸钾、碳酸氢钾发展概况

《》2010年以来,国内碳酸钾的产能、产量和开工率总体上均呈上升趋势。其中2010-2012年,国内企业开工率基本保持在60%-70%左右;2013年盐湖股份7.20万吨装置和2014年瑞达泰丰2.00万吨装置上马后,国内产能大幅增加,企业整体开工率有所下降;2015年,成都化工装置关闭,产能缩小6.00万吨,国内装置开工率回升到70.00%左右;近两年,随着轻质碳酸钾在农药、医药、食品等新应用领域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农药领域需求的快速增长,推动了碳酸钾的需求,从而使国内开工率提高,2018年国内碳酸钾总产能为22.00万吨,产量17.43万吨,开工率达到79.23%,为近年来最高。国内碳酸钾产能、产量、开工率及预测情况

碳酸氢钾在国内市场上需求量相对较小,近几年受到食品、农药等方面应用的驱动,需求量保持增长趋势。

2010年以来,国内碳酸氢钾产能基本保持稳定,而产量则持续增长,开工率逐年上升,2018年度国内碳酸氢钾产能为1.80万吨,产量为1.62万吨,开工率为90.00%。国内碳酸氢钾产能、产量、开工率及预测情况

(2)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①全球碳酸钾、碳酸氢钾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全球碳酸钾产地主要集中在亚洲,亚洲2018年产能为44.9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比例为57.42%,产量为34.77万吨,开工率为77.40%,其中主要是中国地区,2018年产能22.00万吨,产量17.43万吨,开工率79.23%,开工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次为西欧,2018年度产能为19.50万吨,产量为11.60万吨,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比例为24.94%;再次为北美、中东欧、非洲等地区,2018年产能分别为8.80万吨、4.90万吨和0.10万吨,产量分别为7.40万吨、3.50万吨和0.09万吨,各自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比例分别为11.25%、6.27%和0.13%。预计到2023年,全球新增产能不多,仅中国地区有2.50万吨和非洲地区有4.00万吨新增产能计划,其他地区无新增产能,届时亚洲仍将是全球碳酸钾产能和产量最多的区域。2023年全球碳酸钾产能分布情况预测

2023年全球碳酸钾产量分布情况预测

全球碳酸钾产能相对集中。2018年,全球前十家主要生产企业产能占据了全球总产能的74.17%。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碳酸钾生产企业有韩国UNID、美国ARMAND、德国EVONIK以及我国盐湖股份、大洋生物等,在全球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其中,韩国UNID是2018年全球最大的碳酸钾生产企业,共有两个生产基地,韩国本土生产基地原有产能10.00万吨于2017年关闭,新工厂9万吨于2018年开始生产;中国江苏镇江生产基地有效产能为4.00万吨,其产能全球占比为16.62%;其次是我国盐湖股份,产能7.20万吨,全球占比为9.21%;第三位是美国ARMAND,有效产能7.00万吨,全球占比为8.95%;第四位是德国EVONIK,产能为7.00万吨,全球占比为8.95%;第五位是大洋生物,产能5.80万吨,全球占比为7.42%。未来几年,全球前十大企业中仅大洋生物有2.50万吨扩产计划,届时大洋生物产能将上升到8.30万吨,全球排名第二位。2023年全球碳酸钾主要生产企业产能情况预测

全球碳酸氢钾产能及产地分布与碳酸钾基本一致。2018年,全球碳酸氢钾产能主要在亚洲、西欧和北美,其中亚洲产能占全球产能的54.55%,产量占全球产量的55.10%,预计到2023年,亚洲产能将占到全球产能的68.75%,产量占全球产量的69.88%;其次是西欧,产能占全球的30.30%,产量占全球的29.25%,预计到2023年,西欧产能将占全球的20.83%,产量占全球的19.76%;最后是北美,产能占全球的15.15%,产量占全球的15.65%,预计到2023年,北美产能将占全球的10.42%,产量占全球的10.36%;其他地区没有装置分布。2023年全球碳酸氢钾产能分布情况预测

2023年全球碳酸氢钾产量分布情况预测

目前,全球碳酸氢钾生产企业只有美国ARMAND、德国EVONIK、法国SPCH和我国大洋生物、振兴化肥、辛集化工,共6家。其中,大洋生物是全球最大的碳酸氢钾生产企业;其次分别为美国ARMAND、德国Evonik、法国SPCH,三套装置产能都是0.50万吨,最后为国内振兴化肥和辛集化工,产能都是0.40万吨。目前,全球有碳酸氢钾扩产计划的只有大洋生物一家,计划扩产1.50万吨,届时大洋生物产能将达到2.50万吨,占全球总产能的比例将达到52.08%,占据全球一半以上市场。2023年全球碳酸氢钾主要生产企业产能、产量情况预测

(3)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①需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A、全球碳酸钾、碳酸氢钾需求状况

2005年之前,碳酸钾主要应用在显像管,但随着LCD的快速发展,显像管逐渐减少,直到后面消失,2010年以来,随着碳酸钾在陶瓷、食品、医药及制备无机钾盐方面应用领域的增加,全球需求开始持续增长。全球碳酸钾产量、消费量、增长速度及预测情况

全球碳酸钾最主要的消费地区是亚洲、西欧和北美,其中亚洲基本上占全球消费的一半左右,2018年消费量占全球的53.45%,预计未来消费占比仍会扩大。

2018年,全球碳酸钾表观消费量为56.61万吨。全球碳酸钾主要的消费国为中国、美国、印度、日本等,其中中国2018年消费16.56万吨,占全球消费的29.25%,美国消费7.50万吨,占全球消费量的13.25%,印度消费3.50万吨,占全球消费量的6.18%,日本消费4.70万吨,占全球消费量的8.30%。

与碳酸钾类似,全球碳酸氢钾消费也主要集中在亚洲、西欧和北美地区。2018年,全球碳酸氢钾消费量2.85万吨,其中亚洲消费1.17万吨,占全球消费量的41.14%,预计2023年消费量将提高到1.82万吨,占全球消费量的44.54%,2018-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9.17%,是全球未来的主要增长地区;西欧市场,2018年消费0.71万吨,占全球消费量的24.99%,预计2023年消费量将提高到0.97万吨,占全球消费量的23.77%,2018-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6.38%;北美市场,2018年消费0.61万吨,占全球消费量的21.51%,预计2023年消费量将提高到0.80万吨,占全球消费量的19.53%,2018-2023年复合增长率为5.40%。全球碳酸氢钾产量、消费量、增长速度及预测情况

B、我国碳酸钾、碳酸氢钾需求状况

我国碳酸钾消费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占全国总消费量的47.11%,其次是华南和华北。预计到2023年,我国碳酸钾的消费仍将保持该种格局。

2010年以来,国内碳酸钾进口量逐步缩减,而出口量则出现大幅增长;2010~2018年间,中国碳酸钾表观消费量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其中2012年之前,国内重质碳酸钾消费量年均增速高于轻质碳酸钾,之后,随着轻质碳酸钾的优点逐渐在各个应用领域被下游客户接受,特别是农药、食品、医药领域需求的持续增长驱动轻质碳酸钾的消费量稳步提高,轻质碳酸钾消费量年均增速超过了重质。预计2018~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