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课件_第1页
人格障碍课件_第2页
人格障碍课件_第3页
人格障碍课件_第4页
人格障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格障碍

(personalitydisorders)1人格障碍

(personalitydisorders)2什么是人格?

什么是人格?人格一词来自于拉丁文“persona”,它的原意是面具。在日常生活中常说的人格主要指一个人的品格、格调、境界、道德水平及尊严等。在心理学中,人格又称之为个性,它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一个人习惯化了的情感、思维和行为的反应方式,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各项比较重要和相当持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括了性格、气质和能力。人格特征使你成为你自己,使你与他人不同。2什么是人格?什么是人格?人格一词来自于拉丁文“pe3

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人格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健康的人格结构是个体良好适应环境的基础,使个体在任何环境下都保持相对积极、乐观的态度,并能应环境需要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健全人格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性相关:人格结构越健全,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是:积极、良好的适应环境。3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人格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健康的人格结构4人格障碍(personalitydisorders)的描述性定义

——CCMD—Ⅲ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并已具有临床意义。病人虽然无智能障碍,但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矫正,仅少数病人在成年后程度上可有改善。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或终身”。

4人格障碍(personalitydisorders)的5人格障碍与人格改变区别人格障碍是心理发育不健全表现,从儿童和青少年期就出现人格问题,至成年期呈现明显病理性人格,并延续终身。人格改变或准确地说继发性人格改变,是通常出现在成年期,由于严重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或严格精神刺激之后发生的人格偏离。

5人格障碍与人格改变区别人格障碍是心理发育不健全表现,从儿童6形成人格障碍的影响因素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最主要是遗传和生长环境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在生命早期;养育者和教育者自身的人格健全对孩子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6形成人格障碍的影响因素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最主要是遗传和7人格障碍与其他精神障碍的关系本身属于一类精神障碍是其他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偏执性人格与分裂样人格是其他精神障碍的结果共病7人格障碍与其他精神障碍的关系8人格障碍与精神障碍的关系人格障碍本身就是精神障碍中的一种类型,中国的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中有8个分型;美国的精神科诊断标准有五个轴,其中人格障碍的诊断在第二个轴上;人格障碍常常是其它精神障碍的基础,临床上常常看到人格障碍与其它精神障碍共病(comorbidity)的现象;人格障碍也是造成许多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如犯罪行为、吸毒、药物滥用等。8人格障碍与精神障碍的关系人格障碍本身就是精神障碍中的一种类9人格障碍与其它精神障碍的共病精神障碍人群:与人格障碍平均共病率为52%;情感性精神障碍:58%~74%与人格障碍共病;精神分裂症人群:与偏执型、分裂型人格障碍共病率最高;强迫症患者人群:70%的患者至少有一种类型的人格障碍;恐怖症患者人群:54%的患者伴有偏执型人格障碍。9人格障碍与其它精神障碍的共病精神障碍人群:与人格障碍平均共10人格障碍的诊断1.美国APA1994年的DSM——Ⅳ(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采用了多轴诊断系统:轴Ⅰ——临床精神障碍;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其它情况轴Ⅱ——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缓轴Ⅲ——一般躯体情况轴Ⅳ——社会心理及环境问题轴Ⅴ——精神功能总评估2.WHO的 ICD—103.中华精神科学会的CCMD—Ⅲ10人格障碍的诊断1.美国APA1994年的DSM——Ⅳ(D11人格障碍的诊断要点—ICD10不是由广泛性大脑损伤或病变以及其它精神科障碍所直接引起的状况,符合下述标准:明显不协调的态度和行为,通常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功能,如情感唤起,冲动控制,知觉与思维方式及与他人交往的方式;这一异常行为模式是持久的、固定的,并不局限于精神疾患的发作期;异常行为模式是泛化的,与个人及社会的多种场合不相适应;上述表现均于童年或青春期出现,延续至成年;这一障碍会给个人带来相当大的苦恼,但仅在病程后期才明显;这一障碍通常会伴有职业及社交的严重问题,但并非绝对如此。

11人格障碍的诊断要点—ICD10不是由广泛性大脑损伤或病变12人格障碍诊断时应注意的事项理解描述性定义,尤其是“一贯”的涵义短暂的接触印象、患者本人的评价都可能是不准确的!人格测验也只是参考!必须有长期接触者的描述!必须18岁以上,病程2年以上注意和人格改变鉴别注意重叠表现和合并诊断12人格障碍诊断时应注意的事项理解描述性定义,尤其是“一贯”13人格障碍的识别要点第一,从表现形式上看,当一个人的内心体验和行为类型持久地、显著地偏离了他所在的社会文化环境所应有的范围时,我们才可认为他是人格障碍的患者;第二,从时间上看,人格障碍的形成开始于童年或青少年期,一直持续发展到成年期;第三,从严重程度上看,人格障碍的患者由于其情感体验和行为反应与环境偏离,因此常常在人际交往、职业和感情生活中屡屡受挫,容易有许多的烦恼和痛苦。13人格障碍的识别要点第一,从表现形式上看,当一个人的内心体14人格障碍的不良后果人际交往、适应环境的困难;自我痛苦感及给周围人带来的不良影响;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制约。14人格障碍的不良后果人际交往、适应环境的困难;15人格障碍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犯罪人群:57%~75%伴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自杀人群:32%的人格障碍共病率;进食障碍人群:46.7%至少有一种类型的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亲属:分裂型、偏执型、回避型的人格障碍发生率较正常对照组高;物质滥用和依赖人群:与反社会型、边缘型、表演型和自恋型人格障碍共病率最高。15人格障碍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犯罪人群:57%~75%伴16人格障碍的类型和识别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16人格障碍的类型和识别偏执型人格障碍17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特点容易猜疑,总是怀疑别人的忠诚和可靠,担心被利用、欺骗和伤害,担心别人耍阴谋诡计;对挫折和拒绝过分敏感,容易怕羞,容易感到被人羞辱,因而会采取防范措施;容易记仇,不肯原谅被轻视和侮辱,容易感到受压制,被迫害;固执,他们总是显得生性固执,喜好争辩,即使用有力的事实说服他们,也常常难以被他们接受。17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特点容易猜疑,总是怀疑别人的忠诚和可靠,18分裂样人格障碍的特点

情感冷淡,隔膜,几乎没有可体验到的愉快的活动;除一级亲属外,没有亲密朋友或知心朋友;对赞扬和批评都无动于衷;常常选择单独活动,对他人表达温情、体贴或愤怒的能力非常有限;过分沉湎于幻想和内省;明显地无视社会常规和习俗。

18分裂样人格障碍的特点情感冷淡,隔膜,几乎没有可体验到的19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点认同感障碍(身份障碍):对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觉的显著和持久的不稳定的感觉就是对自我的不确定的感觉;不稳定的心境和慢性空虚感,情绪极容易变化,容易从极端的理想化走向极端的失望;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和婚姻关系;行为具有冲动性,常有反复的自杀姿态、自杀、自伤行为。可有暂短的与应激有关的偏执观念。19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点认同感障碍(身份障碍):对自我形20案例女性,30岁,某公司职员;主述症状:抑郁,自杀观念,焦虑,特定情景的社交恐怖;内心体验:从幼年起长期感到孤独,害怕,不安全感,自我贬低及自我不确定,易受伤害;人际关系及适应环境:先后数次调换工作;婚姻生活中冲突不断。20案例女性,30岁,某公司职员;21表演型人格障碍的特点情绪多变,情感体验肤浅,情感表达强烈而夸张;自我为中心,总是强求别人满足自己的要求;过分寻求别人的注意和关注,喜欢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在异性面前表现得活跃;暗示性强,极容易受周围人和环境的影响;容易采取威胁性甚至自我伤害性的行为。21表演型人格障碍的特点情绪多变,情感体验肤浅,情感表达强烈22案例住院患者:34岁女性患者,大专,已婚;主述症状:抑郁、焦虑,失眠,各种躯体不适;行为表现:做作、夸张,好表现和吸引别人的注意;自我为中心,不断地对工作人员提出各种要求,行为幼稚,纠缠治疗师(退行);达不到目的就采取威胁手段;心理治疗中缺乏内省,刻意和治疗师保持密切关系,只是满足情感需要;社会功能严重受到影响,长期辗转于医院。22案例住院患者:34岁女性患者,大专,已婚;23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特点妄自尊大,常表现出骄傲或傲慢的行为和态度;特权感和优越感,总是期望得到特殊的照顾和优待;过分追求别人的赞赏,好沉浸于追求权力、地位、名望的幻想之中,受到批评时容易恼怒;缺乏同情心,常利用别人为自己谋利益;容易嫉妒别人,也容易感到被人嫉妒。23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特点妄自尊大,常表现出骄傲或傲慢的行为和24案例心理门诊患者:男性,30岁,未婚,高中文化;就诊时主述:焦虑,抑郁,躯体不适,睡眠不佳,不敢乘坐公交车、地铁,不敢独自远行;内心体验:既骄傲又敏感脆弱,有优越感,经常幻想成功和一鸣惊人,又缺乏独立行事的能力;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社会功能:依赖家人和朋友,自我为中心,从幼年到成人所有大事由母亲安排,从未独立谋生。24案例心理门诊患者:男性,30岁,未婚,高中文化;25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特点冲动性和攻击性很强,这是导致他们暴力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情感冷漠,缺乏内疚感和悔恨心,这是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不同之处;无视社会规范和义务,不负责任,不愿承担义务,他们很少有同情心和爱别人的能力;对挫折的耐受性极低,微小刺激便可引起攻击行为;少年时期就有品行障碍;

25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特点冲动性和攻击性很强,这是导致他们暴力26案例男性,19岁,高二休学;主述症状:强迫性的反复思虑(总是担心自己说错话),冲动攻击行为,易激惹,焦虑、抑郁情绪;少年时期品行障碍(打架等)人际关系困难,情感冷漠,缺乏同情心;无视社会规范及应承担的责任、义务;26案例男性,19岁,高二休学;27强迫症人格障碍的特点过分追求完美,做事刻板,注重秩序;性格固执和僵硬,缺乏热情和激情,缺乏幽默感,也无很多的愉快感和痛苦感;不愿与他人共事,除非别人屈从于自己的控制;对自己和他人都非常吝啬;过于迂腐,拘泥于社会习俗。27强迫症人格障碍的特点过分追求完美,做事刻板,注重秩序;28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特点

相信自己在社交上笨拙、没有吸引力或不如别人;回避涉及较多人际接触的职业活动,以避免遭到拒绝、不赞成和批评;在社交场合总是过分担心会被人指责或拒绝;很少与人发展亲密关系,即使在亲密关系的人面前,也难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意愿。28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特点相信自己在社交上笨拙、没有吸引力或29依赖型人格障碍的特点

需要他人为其生活的大多数事情做决定和担当责任;将自己的需要附属于所依赖的人,为此过分顺从别人的意志;难以表示不同的意见,因为害怕失去依赖;独处时感到不适和无助;不现实地沉湎于害怕被人家遗弃的焦虑之中。

29依赖型人格障碍的特点需要他人为其生活的大多数事情做决定30人格障碍评估的方法学—评估工具评估工具有自陈式量表和半定式访谈(semi-structuredinterview)两种,自陈式量表多用作筛查,半定式访谈用作诊断:半定式访谈的优点是可以避免依赖被试的观点和简单的陈述(他们可能有歪曲的自我想象),访谈中通常要求被试给出具体的例子,以便使访谈者客观评估某一特质是否存在。半定式访谈的效度取决于培训的效果、访谈的认真和细致以及被试的合作程度。访谈者间的一致性也是影响一个样本结果的重要因素。30人格障碍评估的方法学—评估工具评估工具有自陈式量表和半定31人格障碍的自然转归早期研究(60—7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边缘型PD、反社会型PD和分裂型PD,研究结果提示了不容乐观的预后和结局。对边缘型PD的纵向观察发现,患者持续保留着低水平的社会功能和高的再住院率。反社会PD也有同样的结局。早期研究的结论是:人格障碍是稳固的、持续的、难以治疗的。31人格障碍的自然转归早期研究(60—70年代):32人格障碍的自然转归中期研究(70-80年代):与早期比有很大改变:研究程序和诊断标准更加精细和准确,DSM—3产生;研究的时间跨度更长,有几项研究长达15年。研究结果较早期研究令人乐观,发现人格障碍的功能损害随时间延长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和缓和。有学者作出形象的解释: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格障碍患者的问题也被“燃烧尽了(burnedout)”。他们激烈的冲动行为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及社会功能也相应减轻。存在的疑问是:人格障碍的患者为了内心世界的平静而逐渐趋向于社会隔离(socialisolation),换来了貌似“功能改进”的结局。32人格障碍的自然转归中期研究(70-80年代):33人格障碍的近期研究评估工具更加完善;诊断的分歧: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与干预33人格障碍的近期研究评估工具更加完善;34人格障碍的治疗和预防只有某种较突出的人格特质,不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质量,不带来过多的困扰,人际关系上也没有明显的障碍者,不能轻易地把他们认为是人格障碍者;某种人格的特质已达到亚阈限的水平,即虽然还不够严重到足以诊断为人格障碍,但其突出的人格问题已经明显影响到了他的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影响了他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出现情绪上的困扰,应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34人格障碍的治疗和预防只有某种较突出的人格特质,不明显影响35人格障碍的治疗和预防已经达到或超过阈限水平的人格障碍患者,即从严重程度上已经达到了的诊断标准,且有部分患者在人格障碍的基础上合并了神经症或其它精神疾患,需要接受治疗。治疗的方法包括药物和系统的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目标主要是修正和改善其人格中的障碍和问题,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同时也要求接受治疗的患者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35人格障碍的治疗和预防已经达到或超过阈限水平的人格障碍患者36处理时的注意事项人格不能改变,但可以完善记住:如果治疗者产生了“治愈”某位人格障碍者的信心,要么他对人格障碍根本不了解,要么已经被人格障碍者彻底操纵和征服。基本原则首先明确治疗目标;始终明确角色任务,保持距离和界限;持之以恒;及时转诊。36处理时的注意事项人格不能改变,但可以完善37谢谢

37谢谢38人格障碍

(personalitydisorders)1人格障碍

(personalitydisorders)39什么是人格?

什么是人格?人格一词来自于拉丁文“persona”,它的原意是面具。在日常生活中常说的人格主要指一个人的品格、格调、境界、道德水平及尊严等。在心理学中,人格又称之为个性,它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一个人习惯化了的情感、思维和行为的反应方式,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各项比较重要和相当持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括了性格、气质和能力。人格特征使你成为你自己,使你与他人不同。2什么是人格?什么是人格?人格一词来自于拉丁文“pe40

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人格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健康的人格结构是个体良好适应环境的基础,使个体在任何环境下都保持相对积极、乐观的态度,并能应环境需要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健全人格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性相关:人格结构越健全,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是:积极、良好的适应环境。3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人格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健康的人格结构41人格障碍(personalitydisorders)的描述性定义

——CCMD—Ⅲ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并已具有临床意义。病人虽然无智能障碍,但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矫正,仅少数病人在成年后程度上可有改善。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或终身”。

4人格障碍(personalitydisorders)的42人格障碍与人格改变区别人格障碍是心理发育不健全表现,从儿童和青少年期就出现人格问题,至成年期呈现明显病理性人格,并延续终身。人格改变或准确地说继发性人格改变,是通常出现在成年期,由于严重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或严格精神刺激之后发生的人格偏离。

5人格障碍与人格改变区别人格障碍是心理发育不健全表现,从儿童43形成人格障碍的影响因素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最主要是遗传和生长环境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在生命早期;养育者和教育者自身的人格健全对孩子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6形成人格障碍的影响因素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最主要是遗传和44人格障碍与其他精神障碍的关系本身属于一类精神障碍是其他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偏执性人格与分裂样人格是其他精神障碍的结果共病7人格障碍与其他精神障碍的关系45人格障碍与精神障碍的关系人格障碍本身就是精神障碍中的一种类型,中国的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中有8个分型;美国的精神科诊断标准有五个轴,其中人格障碍的诊断在第二个轴上;人格障碍常常是其它精神障碍的基础,临床上常常看到人格障碍与其它精神障碍共病(comorbidity)的现象;人格障碍也是造成许多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如犯罪行为、吸毒、药物滥用等。8人格障碍与精神障碍的关系人格障碍本身就是精神障碍中的一种类46人格障碍与其它精神障碍的共病精神障碍人群:与人格障碍平均共病率为52%;情感性精神障碍:58%~74%与人格障碍共病;精神分裂症人群:与偏执型、分裂型人格障碍共病率最高;强迫症患者人群:70%的患者至少有一种类型的人格障碍;恐怖症患者人群:54%的患者伴有偏执型人格障碍。9人格障碍与其它精神障碍的共病精神障碍人群:与人格障碍平均共47人格障碍的诊断1.美国APA1994年的DSM——Ⅳ(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采用了多轴诊断系统:轴Ⅰ——临床精神障碍;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其它情况轴Ⅱ——人格障碍;精神发育迟缓轴Ⅲ——一般躯体情况轴Ⅳ——社会心理及环境问题轴Ⅴ——精神功能总评估2.WHO的 ICD—103.中华精神科学会的CCMD—Ⅲ10人格障碍的诊断1.美国APA1994年的DSM——Ⅳ(D48人格障碍的诊断要点—ICD10不是由广泛性大脑损伤或病变以及其它精神科障碍所直接引起的状况,符合下述标准:明显不协调的态度和行为,通常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功能,如情感唤起,冲动控制,知觉与思维方式及与他人交往的方式;这一异常行为模式是持久的、固定的,并不局限于精神疾患的发作期;异常行为模式是泛化的,与个人及社会的多种场合不相适应;上述表现均于童年或青春期出现,延续至成年;这一障碍会给个人带来相当大的苦恼,但仅在病程后期才明显;这一障碍通常会伴有职业及社交的严重问题,但并非绝对如此。

11人格障碍的诊断要点—ICD10不是由广泛性大脑损伤或病变49人格障碍诊断时应注意的事项理解描述性定义,尤其是“一贯”的涵义短暂的接触印象、患者本人的评价都可能是不准确的!人格测验也只是参考!必须有长期接触者的描述!必须18岁以上,病程2年以上注意和人格改变鉴别注意重叠表现和合并诊断12人格障碍诊断时应注意的事项理解描述性定义,尤其是“一贯”50人格障碍的识别要点第一,从表现形式上看,当一个人的内心体验和行为类型持久地、显著地偏离了他所在的社会文化环境所应有的范围时,我们才可认为他是人格障碍的患者;第二,从时间上看,人格障碍的形成开始于童年或青少年期,一直持续发展到成年期;第三,从严重程度上看,人格障碍的患者由于其情感体验和行为反应与环境偏离,因此常常在人际交往、职业和感情生活中屡屡受挫,容易有许多的烦恼和痛苦。13人格障碍的识别要点第一,从表现形式上看,当一个人的内心体51人格障碍的不良后果人际交往、适应环境的困难;自我痛苦感及给周围人带来的不良影响;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制约。14人格障碍的不良后果人际交往、适应环境的困难;52人格障碍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犯罪人群:57%~75%伴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自杀人群:32%的人格障碍共病率;进食障碍人群:46.7%至少有一种类型的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亲属:分裂型、偏执型、回避型的人格障碍发生率较正常对照组高;物质滥用和依赖人群:与反社会型、边缘型、表演型和自恋型人格障碍共病率最高。15人格障碍与社会问题紧密相关犯罪人群:57%~75%伴53人格障碍的类型和识别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16人格障碍的类型和识别偏执型人格障碍54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特点容易猜疑,总是怀疑别人的忠诚和可靠,担心被利用、欺骗和伤害,担心别人耍阴谋诡计;对挫折和拒绝过分敏感,容易怕羞,容易感到被人羞辱,因而会采取防范措施;容易记仇,不肯原谅被轻视和侮辱,容易感到受压制,被迫害;固执,他们总是显得生性固执,喜好争辩,即使用有力的事实说服他们,也常常难以被他们接受。17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特点容易猜疑,总是怀疑别人的忠诚和可靠,55分裂样人格障碍的特点

情感冷淡,隔膜,几乎没有可体验到的愉快的活动;除一级亲属外,没有亲密朋友或知心朋友;对赞扬和批评都无动于衷;常常选择单独活动,对他人表达温情、体贴或愤怒的能力非常有限;过分沉湎于幻想和内省;明显地无视社会常规和习俗。

18分裂样人格障碍的特点情感冷淡,隔膜,几乎没有可体验到的56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点认同感障碍(身份障碍):对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觉的显著和持久的不稳定的感觉就是对自我的不确定的感觉;不稳定的心境和慢性空虚感,情绪极容易变化,容易从极端的理想化走向极端的失望;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和婚姻关系;行为具有冲动性,常有反复的自杀姿态、自杀、自伤行为。可有暂短的与应激有关的偏执观念。19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点认同感障碍(身份障碍):对自我形57案例女性,30岁,某公司职员;主述症状:抑郁,自杀观念,焦虑,特定情景的社交恐怖;内心体验:从幼年起长期感到孤独,害怕,不安全感,自我贬低及自我不确定,易受伤害;人际关系及适应环境:先后数次调换工作;婚姻生活中冲突不断。20案例女性,30岁,某公司职员;58表演型人格障碍的特点情绪多变,情感体验肤浅,情感表达强烈而夸张;自我为中心,总是强求别人满足自己的要求;过分寻求别人的注意和关注,喜欢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在异性面前表现得活跃;暗示性强,极容易受周围人和环境的影响;容易采取威胁性甚至自我伤害性的行为。21表演型人格障碍的特点情绪多变,情感体验肤浅,情感表达强烈59案例住院患者:34岁女性患者,大专,已婚;主述症状:抑郁、焦虑,失眠,各种躯体不适;行为表现:做作、夸张,好表现和吸引别人的注意;自我为中心,不断地对工作人员提出各种要求,行为幼稚,纠缠治疗师(退行);达不到目的就采取威胁手段;心理治疗中缺乏内省,刻意和治疗师保持密切关系,只是满足情感需要;社会功能严重受到影响,长期辗转于医院。22案例住院患者:34岁女性患者,大专,已婚;60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特点妄自尊大,常表现出骄傲或傲慢的行为和态度;特权感和优越感,总是期望得到特殊的照顾和优待;过分追求别人的赞赏,好沉浸于追求权力、地位、名望的幻想之中,受到批评时容易恼怒;缺乏同情心,常利用别人为自己谋利益;容易嫉妒别人,也容易感到被人嫉妒。23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特点妄自尊大,常表现出骄傲或傲慢的行为和61案例心理门诊患者:男性,30岁,未婚,高中文化;就诊时主述:焦虑,抑郁,躯体不适,睡眠不佳,不敢乘坐公交车、地铁,不敢独自远行;内心体验:既骄傲又敏感脆弱,有优越感,经常幻想成功和一鸣惊人,又缺乏独立行事的能力;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社会功能:依赖家人和朋友,自我为中心,从幼年到成人所有大事由母亲安排,从未独立谋生。24案例心理门诊患者:男性,30岁,未婚,高中文化;62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特点冲动性和攻击性很强,这是导致他们暴力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情感冷漠,缺乏内疚感和悔恨心,这是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不同之处;无视社会规范和义务,不负责任,不愿承担义务,他们很少有同情心和爱别人的能力;对挫折的耐受性极低,微小刺激便可引起攻击行为;少年时期就有品行障碍;

25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特点冲动性和攻击性很强,这是导致他们暴力63案例男性,19岁,高二休学;主述症状:强迫性的反复思虑(总是担心自己说错话),冲动攻击行为,易激惹,焦虑、抑郁情绪;少年时期品行障碍(打架等)人际关系困难,情感冷漠,缺乏同情心;无视社会规范及应承担的责任、义务;26案例男性,19岁,高二休学;64强迫症人格障碍的特点过分追求完美,做事刻板,注重秩序;性格固执和僵硬,缺乏热情和激情,缺乏幽默感,也无很多的愉快感和痛苦感;不愿与他人共事,除非别人屈从于自己的控制;对自己和他人都非常吝啬;过于迂腐,拘泥于社会习俗。27强迫症人格障碍的特点过分追求完美,做事刻板,注重秩序;65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特点

相信自己在社交上笨拙、没有吸引力或不如别人;回避涉及较多人际接触的职业活动,以避免遭到拒绝、不赞成和批评;在社交场合总是过分担心会被人指责或拒绝;很少与人发展亲密关系,即使在亲密关系的人面前,也难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意愿。28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特点相信自己在社交上笨拙、没有吸引力或66依赖型人格障碍的特点

需要他人为其生活的大多数事情做决定和担当责任;将自己的需要附属于所依赖的人,为此过分顺从别人的意志;难以表示不同的意见,因为害怕失去依赖;独处时感到不适和无助;不现实地沉湎于害怕被人家遗弃的焦虑之中。

29依赖型人格障碍的特点需要他人为其生活的大多数事情做决定67人格障碍评估的方法学—评估工具评估工具有自陈式量表和半定式访谈(semi-structuredinterview)两种,自陈式量表多用作筛查,半定式访谈用作诊断:半定式访谈的优点是可以避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