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李静信息中心2013年4月18日主要内容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知识介绍12012年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2课堂教学技术3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知识介绍什么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它包含了:一个目标两大对象五大范畴两种性质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知识介绍为什么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为课堂教学提供新的有效手段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人才培养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知识介绍认知主义理论教育技术指导思想1、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认为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对学生学习提供多样化的刺激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和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
教育技术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有许多功能优势。在促进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起到打破时空限制、打破信息表现单一的局限,充分开发、组合、利用各种有益的学习资源,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改善学生认识事物过程的途径和方法等的作用。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1)以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以学习者为中心”来构造学习环境学说为代表。(2)学习观:a.学习者自身具有学习能力;b.学习内容符合自身需要时学习才容易激发;c.当学习者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就会促进学习;d.涉及学习这个人的自发学习才是最持久、最深刻的;e.学习不是单纯的心智活动,情感起重要作用;f.同班教学和小组学习都可以促进教学。
(3)对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设计的启示:a.提倡以学生为中心;b.重视个人意义的学习;c.促进学生潜能的实现;d.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e.提供各种学习资源;f.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3、认知主义学习理论(1)以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奥苏贝尔认知同化论以及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为代表。(2)基本观点:
a.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已有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扩大的过程。客观刺激只有在同化于主体的认知结构以后,才能对刺激产生反应,学习才得以发生;b.学习是一个典型的信息加工过程,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来研究和探索学习过程的内在机制;c.学习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发生的,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内部过程实现的,尝试错误不能解释所有的学习过程及其规律。
(3)认知派学习理论为教学论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学派的主要贡献在于:a.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充分肯定了学习者的自觉能动性。
b.强调认知、意义理解、独立思考等意识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c.重视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准备状态。
d.重视强化的功能。认知学习理论由于把人的学习看成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因而很重视内在的动机与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内在强化的作用。
e.主张人的学习的创造性。
(4)理论缺陷:没有揭示学习过程的心理结构;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是不够重视的。4.建构主义理论(1)思想来源:认知加工论,以及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思想。a.文化历史发展观
b.人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历史的作用c.认知信息加工论d.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理论e.布鲁纳的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模式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者的经验系统的变化,也就是说,学习者经过学习,其经验系统得到了重组、转换或者改造。这一学习结果是由于学习者经历了主动建构的过程而导致的。
先前经验学习情境学习共同体主动建构活动经验系统变化(2)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知识观: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被人发现的东西,而是人在实践活动中面对新事物、新现象、新信息、新问题所作出的暂定性的解释和假设而已。
学习观:知识的建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自主进行的,不仅是主动选择信息,而且是自主决定其意义,“自主”是建构性学习的本质属性。
教学观:根据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学习观,知识不是东西,学习不是接受东西,那么,教学就不是传递东西,而是创设一定环境和支持,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3)情境性教学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情境性教学的特点1.学习的任务情境应与现实情境相类似,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2.教学的过程与现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所需要的工具、资料往往隐含于情境当中,教师并不是将提前已准备好的内容教给学生,而是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中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范式,并指导学生的探索。3.情境性教学需要进行与学习过程相一致的情境化的评估,或者融合于教学过程之中的测验的融合式测验,在学习中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身就反映了学习的效果。情境教学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启示(1)注重问题解决的学习。(2)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3)注重同伴之间的协作。(4)鼓励学习者检验和积累各种不同的观点。(5)采用过程评价。(6)发挥计算机和网络的作用,充分考虑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建构工具作用。
一级指标(分值)二级指标(分值)三级指标(分值)指标说明教学内容(20)科学性规范性(10)科学性(5)教学内容正确,具有时效性、前瞻性;无科学错误、政治性错误;无错误导向(注:出现严重科学错误取消参赛资格)(0-5)规范性(5)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国家标准,符合出版规范,无侵犯著作权行为(0-5)知识体系(10)知识覆盖(5)在课件标定范围内知识内容范围完整,知识体系结构合理(0-5)逻辑结构(5)逻辑结构清晰,层次性强,具有内聚性(0-5)教学设计(40)教学理念及设计(20)教育理念(10)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创新和批判能力(0-10)目标设计(5)教学目标清晰、定位准确、表述规范,适应于相应认知水平的学生(0-5)内容设计(5)重点难点突出,启发引导性强,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0-5)教学策略与评价(20)教学交互(5)较好的人机交互,有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交互、讨论(0-5)活动设计(5)根据学习内容设计研究性或探究性实践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0-5)资源形式与引用(5)有和教学内容配合的各种资料、学习辅助材料或资源链接,引用的资源形式新颖(0-5)学习评价(5)有对习题的评判或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评价(0-5)技术性(25)运行状况(10)运行环境(5)运行可靠,没有“死机”现象,没有导航、链接错误,容错性好,尽可能兼容各种运行平台(0-5)操作情况(5)操作方便、灵活,交互性强,启动时间、链接转换时间短(0-5)设计效果(15)软件使用(5)采用了和教学内容及设计相适应的软件,或自行设计了适合于课件制作的软件(0-5)设计水平(5)设计工作量大,软件应用有较高的技术水准,用户环境友好,使用可靠、安全,素材资源符合相关技术规范(0-5)媒体应用(5)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技术表现符合多媒体认知的基本原理(0-5)艺术性(15)界面设计(7)界面效果(3)界面布局合理、新颖、活泼、有创意,整体风格统一,导航清晰简捷(0-3)美工效果(4)色彩搭配协调,视觉效果好,符合视觉心理(0-4)媒体效果(8)媒体选择(4)文字、图片、音、视频、动画切合教学主题,和谐协调,配合适当(0-4)媒体设计(4)各种媒体制作精细,吸引力强,激发学习兴趣(0-4)加分(2)应用效果(1)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有较大推广价值(0-1)现场答辩(1)表述清晰、语言规范、材料充实、重点突出;快速准确回答问题,熟练演示课件(0-1)
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评分标准(2012年版)
评价量规的一、二级指标分设如下:(1)内容设计。①选题设计(典型,有价值);②内容编排(科学,规范,有创意,有更新)。(2)学习设计。①学习目标(明确,可行);②策略应用(多策略);③资源链接(权威,丰富,有效);④练习(有层次,有作用)。(3)界面设计。①信息呈现(科学,有创意);②素材质量(清晰,准确,标准)。(4)互动设计。①教学交互(适当,多样);②导航链接(明确,准确,合理,易辨别)。(5)操作设计。①操作性;②安全性;③兼容性;④帮助文档。(6)应用设计。①使用过程(个性化,有创意);②教学支持性(适时,适度)。有句谚语这样说:“我听到的会忘掉,我看到的能记住,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
所以我们需要进行研究性学习大学研究性学习大学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标在于通过科研体验、人生规划、道德实践等活动,培养大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相互探讨与交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道德、社会责任感,并由课内到课外,逐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而推动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大学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一个问题作为学习的起点,通过自己拟定探究主题、设计策略与方法,经过进一步的资料收集与分析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omputerSupportforCollaborativeLearning,简称CSCL)主要是指在计算机和网络环境的背景下通过协作学习来促进学习者进行有关知识的共享与建构的过程。
协作式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最主要的是问题情境设计和协作环境设计。目前有三种得到广泛认可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即Research-basedlearning、Problem-basedlearning、Inquiry-basedlearning。
什么是Problem-basedlearning
PBL是以“问题”为核心的高水平的学习。问题必须能够引出与所学领域相关的概念原理。在设计问题时,首先要确定学生需要获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由此出发设计要解决的问题。而且从整个PBL课程来看,各概念应多次涉及,以便使学生建构起更灵活的知识,避免重要概念的遗漏。另外问题的选择要考虑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知识技能水平和动机态度等因素。
协作式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活动流程基于CSCL的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模式接受分组体验情境选定课题确定目标提供分组创设情境提供资源创造环境组织监督引导帮助拟定计划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形成成果选定课题明确任务小组讨论确定分工分析交流协作研究发布成果评价总结教师步骤学生接受分组体验情境选定课题确定目标提供分组创设情境提供资源创造环境组织监督引导帮助拟定计划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形成成果选定课题明确任务小组讨论确定分工分析交流协作研究发布成果评价总结教师步骤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创建协作小组创设问题情境明确研究任务问题分解角色分配协作环境教师引导CSCL环境下教师的活动教师需要向学生呈现相关课题资料,提供相关信息来源,给与学生一些相关的物理学习网站等,同时还要确保学生能够恰当分工,自主搜集和使用小组需要的资源。
CSCL环境下学生的活动2012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何克抗一、参赛作品的新进展二、参赛作品的不足之处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通过IT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使IT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
中国高等学校教学资源网
http:///Id:xmlgxy1cc0qgj2012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讲评
一、本届参赛作品的新进展
2012年第十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参赛作品共计1800多个,其中进入本次决赛的作品有632个(理科组51个;工科组144个;医科组44个;文科组216个;高职组151个;中职组26个)。由于时间关系,我只听取了其中87个作品的介绍。我的感觉是,本届参赛作品与往年相比,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新进展:
(1)有些参赛作品的指导思想能更多地结合本课程特点进行课件设计如西京学院的“新视野大学英语”在其课件设计的指导思想中,除了强调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以外,还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特点,特别关注“要把陈述性知识转换为程序性知识”,为此在课件中增加了许多扩展性练习,因而有助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体培养。渭南师范学院的“风光摄影”其课件中所有照片的选取,除了要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以外,还结合大学摄影课程的教学特点,特别强调“应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因而该课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有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本届参赛作品的新进展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工程图学基础教学和助学辅助系统”,其课件设计,除了强调要依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以外,还结合工程图学基础教学的特点,特别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因而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工程制图方面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除此以外,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影视拍摄与制作”,其课件设计,除了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以外,还结合影视拍摄课程的特点,特别强调整个课件设计要贯彻“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思想,事实上,该课件就是这种结合的很好体现,从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并受到学生欢迎。
(2)很多参赛课件能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不同教学媒体与教学方式
例如,长春工业大学的“女装原型纸样设计”,对女装原型设计的最终效果,课件是以视频展示为主;但是对于纸样设计的细节部分(尺寸掌握、剪裁步骤等)则是用图形和二维或三维动画展示。从而使整个课件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量子力学”课件,在运用PPT进行讲授的过程中,巧妙地利用了电子教鞭,既突出了重点、难点,又吸引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与此同时,该课件还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提供“记事本”功能——便于学生记笔记、写心得,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教学,由于涉及许多深奥的理论和全新概念,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四川师范大学的“分子生物学”课件,运用Flash动画对微观现象和抽象概念进行直观、生动的讲解和演示,很好地解决了这个传统教学的难题。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牙体缺损粘结修复术”课程,由于牙齿修复技术涉及许多细致、复杂的操作过程,传统课堂教学很难解决这个问题,最后,他们也是在课件中引入Flash动画,才使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一、本届参赛作品的新进展
广西教育学院的“舞蹈创编技法”课件,不仅提供大量的静态与动态的动植物图片,而且将这些静、动态的动植物图片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练习动作进行对照观察和对比分析(既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观察、比较,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去比照分析)。对静、动态的动植物图片做这种应用,显著地提高了舞蹈创编技法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是舞蹈创编技法教学的创新。
(3)不少参赛作品能关注课件内多种不同媒体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这方面较突出的例子是天津工业大学的“通信原理概论”课件,该课件为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多种教学媒体在一门课程内的有机融合:一是,以PPT文件作为基本框架,将音视频、图片、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都有机地融入其中,并让其中任一媒体都可依据教学的需要,随机调用;二是,利用思维导图把各种教学媒体所展示的内容,按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整个课件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而非大量不同知识点的拼凑或组合)。这方面另一个较好的例子是吉林医药学院的“人体断面解剖学”课件,该课件结合解剖学的特点,为便于学习者能从各种不同角度对人体各个部位的结构进行仔细观察,大量采用三维动画——这种动画既可水平旋转,也可垂直旋转,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能有效提高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率。这是教学媒体内容与形式很好结合的又一案例。一、本届参赛作品的新进展
(4)不少参赛课件能关注本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热点问题
这方面较突出的例子有:
①新疆医科大学的“心力衰竭网络课程”。该课程内容全面、新颖,不仅涵盖各种相关的心血管理论,还有欧洲医学界以及国际杂志有关心血管和心力衰竭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的介绍及论述。
②广西中医药大学的“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内分泌常见病诊疗课件。该课件收集的、有关内分泌常见病的诊疗案例丰富且有代表性;以糖尿病为例:当前国内外关于这种疾病的典型案例、主要症状、诊疗方法及相关的热点问题,基本上都已纳入该课件的教学内容之中。③河海大学的“计算水力学”课件。该课件能紧密结合近年来我国洪水灾害频发的真实情况及案例(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案例)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为明确,并能更好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④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众健美操”课件。该课件差不多已把目前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健美操全都包括在内。
一、本届参赛作品的新进展
(5)有些参赛课件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及自主学习能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例如,泸州医学院的“眼部检查网络课程”,其教学资源库除了提供一般的关键词索引以外,还专门提供“图片索引”和“多媒体索引”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除此以外,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课件不仅能让学生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自我测试,还能做整体评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总的正确率占百分之多少?错误率又占百分之多少?
又如,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机械结构分析与设计”,该课件包含50多套自主开发的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虚拟仿真软件。这些仿真软件既可用于教师的课堂演示;也可结合机械设备的装配、维修等教学内容由学生去自主学习和自主操作,从而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威海职业学院的“综合布线虚拟实训系统”课件的功能设计,也有和“机械结构分析与设计”课件类似的特点。二、本届参赛作品的不足之处
(1)不少参赛课件作者尚未牢牢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这表现在有不少课件还是以教师的讲授和演示为主,缺乏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师生之间的互动,这表明该参赛课件作者仍是以“教师为中心”尚未牢牢树立“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2)有些参赛课件的多媒体技术运用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这表现在有些课件的教学内容很丰富、也很有特色,但表现形式过于单一(仍主要是以文本为主)。这类课件最好能以上述天津工业大学的“通信原理概论”课件为样板——以PPT文件作为基本框架,将音视频、图片、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都有机地融入其中,并让其中任一媒体都可依据教学的需要,随机调用。
(3)有些参赛课件的界面设计及细节设计有待提高有些参赛课件的总体结构基本清楚,目录和导航也较醒目,但细节方面却存在较多问题。比如文字过小,背景晃动,视频框看不清,指示语言杂乱无章,色彩、动画、音响太多以致分散学生注意力等。
(4)有些参赛的网络课程未能关注在线测试与评价本次参赛的多数网络课程都能关注在线测试与评价(过程性评价),以便及时检查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是仍有少数参赛的网络课程,在其功能设计中忽略了这一重要环节,必须引起这部分参赛作者的注意,并加以改正。三、今后的努力方向——通过IT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使IT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
今年3月13日,我国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该通知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制定和实施《规划》,……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从全球范围来看,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已从强调“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初始阶段,进入到强调应用、尤其是“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深入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正在蓬勃展开之际,发布与实施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可谓正当其时。该《规划》由“序言;
第一部分(总体战略);
第二部分(发展任务);
第三部分(行动计划);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以及
实施”
等六个模块组成。
“序言”的开篇直接引用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首次提出的重大命题——“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作为统领本《规划》制定与实施的总纲。
在“序言”的开篇之后,是“序言”的核心内容——对“教育信息化意义”和“实现教育信息化途径与方法”的概述。
教育信息化的意义——是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所以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这种动力与支撑体现在三个方面:
(1)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从而促进教育公平;(2)能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3)能在创新教育模式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三、今后的努力方向——通过IT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使IT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
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途径与方法——途径与方法则是指,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事实上,这也正是能够让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真正产生出革命性影响的途径与方法)。信息技术应与教育“深度融合”,这是本《规划》首次提出的全新观念(在《规划》全文中,曾先后出现达10次以上,可见其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国际上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即通过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达到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变革与创新的目标),传统的途径与方法是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现在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放弃这一传统观念与做法,而提出信息技术应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全新观念,并认为这才是实现上述教育信息化目标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其根据何在?这只有从“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内涵、实质去探寻,才有可能弄明白。为此,我们需要先来考察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观念与做法提出的背景;它与传统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观念与做法有哪些不同?在此基础上,我们方可顺理成章地理解和把握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确切内涵。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通过IT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使IT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
大家知道,人类社会自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以来,随着以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通信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在经济、军事、医疗等领域显著地提高了生产力,从而在这些领域产生了重大的革命性影响。但令人遗憾的是,在信息技术应用于其他领域或部门(尤其是在工商企业部门)取得重大成效的同时,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却成效不显——大多数仍是只停留在手段、方法的应用,对于教育生产力的提升(即大批创新人材的培养),信息技术似乎成了可有可无、锦上添花的东西(而非必不可少的因素,更谈不上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原因在哪里呢?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上曾有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与探讨,都无功而还。只有2010年11月发布的《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简称NETP),通过认真回顾和总结近30年来企业部门应用技术的经验与教训,并与教育领域应用技术的现状做对比,才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得出以下结论:“教育部门可以从企业部门学习的经验是,如果想要看到教育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就需要进行由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性变革(fundamentalstructuralchanges),而不是渐进式的修修补补(evolutionarytinkering)”(下面我们把NETP作出的这个结论,简称之为“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命题)。三、今后的努力方向——通过IT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使IT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通过IT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使IT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
从国际范围来看,迄今为止,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对于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历来都是只从改变“教与学环境”或改变“教与学方式”的角度(顶多也只是同时从改变“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角度)去阐述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意义与作用(或者去定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实质),因而都未能抓住问题的本质与关键。只有NETP通过回顾和总结近30年来企业部门应用信息技术的经验与教训,并与教育领域应用技术的现状做对比,才最终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之所以成效不显(或者说,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未能真正产生出革命性影响),其问题是出在:教育系统没有实现由信息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性变革(只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的修修补补”上,或者是只关注了如何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总之,都没有触及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
这正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放弃传统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观念与做法,而倡导信息技术应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全新观念与做法的特定背景——希望找到一种新的、能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以解决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一直成效不显(即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未能产生出革命性影响)的问题。三、今后的努力方向——通过IT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使IT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
了解这一特定背景以后,我们再来看看“深度融合”的观念与做法,和传统“整合”观念与做法到底有哪些不同?既然用“深度融合”观念与做法取代“整合”观念与做法的目的是想要真正触及到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而不是只用于改进教学手段、方法这类“渐进式修修补补”),可见“深度融合”观念与做法和传统“整合”观念与做法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能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而后者不可能。那么,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又指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简单逻辑推理:
由于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事实上,这也是除远程教育以外,各级各类教育的主阵地),所以“课堂教学”应该是“学校教育”的最主要内容;
既然“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最主要内容,那么“课堂教学结构”自然就应当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结构”;
既然“课堂教学结构”是“学校教育系统的主要结构”,那么实现了“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自然就等同于实现了学校教育系统最主要的“结构性变革”——这应当是合乎逻辑的结论。三、今后的努力方向——通过IT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使IT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
上述简单逻辑推理表明,“学校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确切内涵就是要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
那么,“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又是指什么呢?在我们提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中,曾为“深层次整合”给出下面的定义: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这一定义包含三个基本属性:
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
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
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
这三个基本属性并非平行、并列的:
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内容(所谓信息化教学环境是指能够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与学方式的新型教学环境);
整合的具体目标是要实现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
整合的最终目标是要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将教师主宰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改变为既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三、今后的努力方向——通过IT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使IT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通过IT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使IT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
而教学结构的变革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它要实际体现在课堂教学系统四个要素(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四个要素)的地位和作用的改变上(所谓课堂教学结构就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这样,才能使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多年来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实践与经验告诉我们: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若不紧紧抓住“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和建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这个中心,是不会有成效的,是要付出代价的,更不可能对教育发展产生出革命性影响。这是一条铁的定律,也是教育信息化领域最重要的一条规律。“要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自觉地认识并运用这一规律”正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之所以提出、并倡导“信息技术要与教育深度融合”这一全新观念与做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本质与确切内涵所在。
可见,在对“学校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确切内涵(就是要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有了正确的认识与理解以后,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场防排烟设备施工方案
- 暑假读书分享会活动方案
- 活性炭吸附净化设备在食品行业的应用方案
- 新兴城市智能交通网络方案
- 生态湖泊水质监测运维方案
- 养老院VRV空调系统调试方案
- 城市更新房屋征收应急方案
- 锦州-PEP-2024年10版小学6年级英语第五单元寒假试卷
- 宗祠落成典礼活动合同(2篇)
- 调味品小作坊生产管理制度
- 三甲评审文件盒资料--终稿
-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整理与复习PPT学习教案
- 工作岗位风险评估工作规程
- roc rk3399开发板高级用户使用手册v
- 每天念七遍就见效的神奇咒语
- 教师如何协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 施工监测报告(共2页)
- 论《史记_陈涉世家》中陈胜的英雄形象
- xx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校外教学点检查自查报告
- 装饰工程公司架构与职责
- 创伤的救治流程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