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复习化学基础知识演练-专题三十八酸和碱_第1页
2020中考复习化学基础知识演练-专题三十八酸和碱_第2页
2020中考复习化学基础知识演练-专题三十八酸和碱_第3页
2020中考复习化学基础知识演练-专题三十八酸和碱_第4页
2020中考复习化学基础知识演练-专题三十八酸和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中考复习化学基础知识演练——专题三十八:酸和碱2020中考复习化学基础知识演练——专题三十八:酸和碱45/45羀PAGE45莀膈羅螀肅蒃莁蚅螇聿羇羁膅螁螁芄葿罿螆袈膅芃膂袃羇蚅薅腿芅薁艿蒂虿薅莄莁莄肄蚀莆膇蒅莇莈蒄莂肁羅衿袃膆肇薄蒂蒂肂芇螃袅莈蚄螀蕿蚁羈螄蚄蕿蚄肈聿薄蒆蚄蚆薆螄薀蒀膃膈薄蒅螇袄袈袁螃蚆蒄芄罿羄莀节节莈莄芇羆肃虿荿袁肀芄肆膇膃芁螀螄薈膄螅蒈芃葿膁莃芀膄薄虿芃肁薂羂蚇肅薇薆莃荿蚈薁荿羅莅袇蒃袁聿膀袇袅膄肈薃腿蒀肄蕿螅膇肆蚃蚂袁蚃肇蚅羆芇螂羀节节蝿薅螅蒈袂薂葿袁膇薅蒄蝿袂袀袀蚄罿蒅薇蚆羂肈芁芃莆莆芆羇肂蚀蚂袂肈芆肄膈膂羈肂蒁薆膆肇膅节蒀腿肀芈肆袆莇莂螈薀羄羀羆蚅薈蒁芁羁薃蒈羆莄衿蒁蕿莂膂膀袆蒇螆薁膁蕿螁薈螆膆肇蚁葿羀薄莀蚇羅芈肅羁莁膃螇薇羇葿膅艿螁螂葿蒇螆蒆膅螁膂莁羇膃薅蚈芅聿艿羁虿肃莄衿莄蚂蚀袄膇羃莇袆蒄袀肁蒃衿袃膆肇薄蒂蒂肂芇螃袅莈蚄螀蕿蚁羈螄蚄蕿蚄肈聿薄蒆蚄蚆薆螄薀蒀膃膈薄蒅螇袄袈袁螃蚆蒄芄罿羄莀节节莈莄芇羆肃虿荿袁肀芄肆膇膃芁螀螄薈膄螅蒈芃葿膁莃芀膄薄虿芃肁薂羂蚇肅薇薆莃荿蚈薁荿羅莅袇蒃袁聿膀袇袅膄肈薃腿蒀肄蕿螅膇肆蚃蚂袁蚃肇蚅羆芇螂羀节节蝿薅螅蒈袂薂葿袁膇薅蒄蝿袂袀袀蚄罿蒅薇蚆羂肈芁芃莆莆芆羇肂蚀蚂袂肈芆肄膈膂羈肂蒁薆膆肇膅节蒀腿肀芈肆袆莇莂螈薀羄羀羆蚅薈蒁芁羁薃蒈羆莄衿蒁蕿莂膂膀袆蒇螆薁膁蕿螁薈螆膆肇蚁葿羀薄莀蚇羅芈肅羁莁膃螇薇羇葿膅艿螁螂葿蒇螆蒆膅螁膂莁羇膃薅蚈芅聿艿羁虿肃莄衿莄蚂蚀袄膇羃莇袆蒄袀肁蒃衿袃膆肇薄蒂蒂肂芇螃袅莈蚄螀蕿蚁羈螄蚄蕿蚄肈聿薄蒆蚄蚆薆螄薀蒀膃膈薄蒅螇袄袈袁螃蚆蒄芄罿羄莀节节莈莄芇羆肃虿荿袁肀芄肆膇膃芁螀螄薈膄螅蒈芃葿膁莃芀膄薄虿芃肁薂羂蚇肅薇薆莃荿蚈薁荿羅莅袇蒃袁聿膀袇袅膄肈薃腿蒀肄蕿螅膇肆蚃蚂袁蚃肇蚅羆芇螂羀节节蝿薅螅蒈袂薂葿袁膇薅蒄蝿袂袀袀蚄罿蒅薇蚆羂肈芁芃莆莆芆羇肂蚀蚂袂肈芆肄膈膂羈肂蒁薆膆肇膅节蒀腿肀芈肆袆莇莂螈薀羄羀羆蚅薈蒁芁羁薃蒈羆莄衿蒁蕿莂膂膀袆蒇螆薁膁蕿螁薈螆膆肇蚁葿羀薄莀蚇羅芈肅羁莁膃螇薇羇葿膅艿螁螂葿蒇螆蒆膅螁膂莁羇膃薅蚈芅聿艿羁虿肃莄衿莄蚂蚀袄膇羃莇袆蒄袀肁蒃衿袃膆肇薄蒂蒂肂芇螃袅莈蚄螀蕿蚁羈螄蚄蕿蚄肈聿薄蒆蚄蚆薆螄薀蒀膃膈薄蒅螇袄袈袁螃蚆蒄芄罿羄莀节节莈莄芇羆肃虿荿袁肀芄肆膇膃芁螀螄薈膄螅蒈芃葿膁莃芀膄薄虿芃肁薂羂蚇肅薇薆莃荿蚈薁荿羅莅袇蒃袁聿膀袇袅膄肈薃腿蒀肄蕿螅膇肆蚃蚂袁蚃肇蚅羆芇螂羀节节蝿薅螅蒈袂薂葿袁膇薅蒄蝿袂袀袀蚄罿蒅薇蚆羂肈芁芃莆莆芆羇肂蚀蚂袂肈芆肄膈膂羈肂蒁薆膆肇膅节蒀腿肀芈肆袆莇莂螈薀羄羀羆蚅薈蒁芁羁薃蒈羆莄衿蒁蕿莂膂膀袆蒇螆薁膁蕿螁薈螆膆肇蚁葿羀薄莀蚇羅芈肅羁莁膃螇膅羇2020中考复习化学基础知识演练——专题三十八:酸和碱2020中考复习化学基础知识演练——专题三十八:酸和碱

考点一:酸碱度

(

)

A.柠檬汁B.苹果汁

C.纯净水

D.石灰水

pH,酸性最强的是( )

A.胆汁(6.8~7.4)

B.唾液(6.4~7.1)

C.血液(7.35~7.45)

D.胃液(0.8~1.5)

pH,他的实验操作以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

湿,尔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进步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

该溶液的实质pH比较( )

A.偏低

B.偏高

C.不变

D.无法判断

4.某同学想用pH试纸测定一些物质的pH,以下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润湿的pH试纸测定稀硫酸的pH

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pH

C.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浓硫酸的pH

D.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稀溶液的pH

考点二:常有的酸和碱

( )

A.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B.能与镁反应生成H2

C.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白色积淀D.能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有色溶液

( )

A.O2

B.CO2

C.NH3

D.SO2

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有的思想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选项是( )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滴入酚酞溶液后变红的溶液必然呈碱性

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C.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必然减小

4.化学上常对物质进行分类和研究,以下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

A.HNO3

B.MgO

C.O2

D.NaCl

5.自来水生产中平常使用少量的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的反应产物之一是盐酸,市场

上有些非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蒸馏水)销售。为了鉴别真伪,能够用下

列一种化学反应试剂来鉴别,该试剂是( )

A.酚酞溶液

B.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6.化学课上,老师在滤纸上用酚酞溶液画漫画,尔后再喷洒某种液体X,滤纸上马上显示出

红色图像,则X可能是( )

A.稀盐酸

B.蒸馏水C.石灰水

D.食盐水

7.平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化学问题。试依照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以下①~④的做

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①用苛性钠稀溶液除掉炉具上的油污

②用硫酸制作汽车蓄电池

③用生石灰降低士壤碱性

④用多喝食醋的方法缓解胃酸过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氧化钙的俗名是( )

A.石灰石

B.纯碱

C.生石灰

D.烧碱

9.某化学小组以“酸碱盐”为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活动。

研究1:研究常有的物质——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程度。

研究2:研究酸的性质——硫酸、盐酸和锌反应

经过研究实验,同学们发现硫酸和盐酸溶液都能够和锌反应产生氢气。

产生这种共同现象的

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3:研究未知——浓硝酸和铜制取气体。

已知Cu+4HNO3(浓)===Cu(NO3)2+H2O+2NO2↑。NO2能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NO

和NO2都是空气的污染物。

(1)利用该反应制取二氧化氮的发生装置,应采用图所示装置中的________。收集NO2的方法为________。(2)反应

NO+X→NO2中,X

的化学式应为

________;若用浓硝酸和铜制取

NO,应采用的

收集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

4:兴趣小组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

1000g

的大烧杯中加入

10g

碳酸钠溶液,恰好完

全反应后过滤去积淀,

节余液体总质量为

1009.8g,那么所加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________。

10.实验小组的同学商议初中常有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其操作及部分现象以以下列图所示。

回答以下问题:(1)A的水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中”或“碱”)。(2)气体B的化学式是________,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溶液C中的溶质可能是________,③中产生浑浊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D的溶质由两种元素组成,⑤中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最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示剂除外)。

(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必然量的盐酸,镁条表面

有___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

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积淀。[实验考据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样,设计比较实验方案,研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积淀与________有关。

[追问]白色积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g;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照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

方程式表示)。

[实验考据2]将白色积淀冲洗干净,分别取少量积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12.在一次化学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对两个实验进行研究。

实验一:研究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猜想]可能是水分子、钠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实验](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溶液不变色;

(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氯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用注射器向充满某种气体的软塑料瓶中注入一种液体(如图),振荡,发现塑料瓶变

瘪,研究气体和液体可能是什么物质?[猜想]气体和液体可能是

________(写一组即可

)。

[实验]用试管取少量实验后塑料瓶中的溶液,加入试剂

________,产生相应的现象,其化学

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论]上述实验完成后,可否考据你的猜想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O3含量进行测定(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

水),获取一黄色残液。为防范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对其进行了办理,过滤该残液,取

g滤液,向其中不断加入某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得实验数据以下表:

(资料:FeCl3+3NaOH===Fe(OH)3↓+3NaCl)

经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解析,选择合理的数据,计算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三:中和反应

1.室温时,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如图

所示,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该图像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好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

C.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D.滴入溶液体积为15mL时,再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2.以下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纯碱和稀盐酸混杂后发生中和反应

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必然是中和反应

C.工厂废水中含有的硫酸能够用氨水中和

D.中和反应的发生必定借助酸碱指示剂进行判断

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有关解析错误的选项是

(

)

4.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熟石灰可由生石灰溶于水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其溶液的pH时,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用标准比色卡比较试纸显示的颜色,读取该溶液的pH。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土壤中含有硫酸为例)。

(4)用熟石灰粉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按必然比率混杂可制得高效环保农药“黑白粉”,

使用时,选择在有露水的清早,把“黑白粉”撒在植物茎叶上,可除掉忌碱虫体。

①“黑白粉”比熟石灰更高效,是由于生成了碱性更强的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黑白粉”还可供应植物必需的营养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5.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以致无法判

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的溶液的酸碱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目的]研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

[实验考据]

________性,还可能呈

________性。

[解析与思虑]

(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______(填写微粒符号),为防范碱性溶液污

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以下办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________溶液,直到不再产生

积淀为止。尔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获取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2020中考复习化学基础知识演练——专题三十八:酸和碱参照答案

考点一:酸碱度

( )

A.柠檬汁

B.苹果汁

C.纯净水

D.石灰水

【答案】C

【解析】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碱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纯净水是中性的,

所以石蕊依旧表现紫色。

pH,酸性最强的是( )

A.胆汁(6.8~7.4)

B.唾液(6.4~7.1)

C.血液(7.35~7.45)

D.胃液(0.8~1.5)

【答案】D

【解析】pH<7,溶液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所以酸性最强的是胃液(0.8~1.5),应选D。

pH,他的实验操作以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

湿,尔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进步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

该溶液的实质pH比较( )

A.偏低

B.偏高

C.不变

D.无法判断

【答案】D

【解析】润湿相当于稀释溶液。若是是中性溶液,润湿对结果无影响,若是是酸性溶液,润

湿会使酸性减弱,从而

pH

变大,若是是碱性溶液,润湿会使碱性减弱,从而

pH

变小。

pH

试纸测定一些物质的

pH,以下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润湿的pH试纸测定稀硫酸的pH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pHC.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浓硫酸的pHD.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稀溶液的pH【答案】D【解析】A项,将pH试纸润湿相当于将稀硫酸稀释了,将使测定的结果偏高,错误;B项,二氧化碳是气体,pH试纸是测溶液的酸碱度,错误;C项,浓硫酸拥有强烈的腐化性,可使pH试纸发生碳化,影响实验,错误;D项,用干燥的试纸测氢氧化钠溶液的pH,正确。应选D。考点二:常有的酸和碱()A.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B.能与镁反应生成H2

C.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白色积淀

D.能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有色溶液

【答案】C

【解析】A项,盐酸和硫酸都能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该性质属于盐酸和硫酸共有

的化学性质,错误;B项,盐酸和硫酸都能与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2,该性质属于盐酸和

硫酸共有的化学性质,错误;C项,硫酸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积淀,盐酸不能够与

硝酸钡反应,该性质不属于盐酸和硫酸共有的化学性质,正确;D项,盐酸和硫酸能与氢

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有色溶液,该性质属于盐酸和硫酸共有的化学性质,错误。

( )

A.O2

B.CO2

C.NH3

D.SO2

【答案】C

【解析】A项,氧气是中性气体,可用浓硫酸干燥,错误;B项,二氧化碳与浓硫酸不反应,

能够使用浓硫酸做干燥剂,错误;C项,氨气溶解于水即成氨水,氨水是一种碱,能和硫酸反应,正确;D项,二氧化硫是酸性气体,能用浓硫酸干燥,错误。

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有的思想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选项是( )

A.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滴入酚酞溶液后变红的溶液必然呈碱性

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C.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必然减小

【答案】A

【解析】A项是正确的,B项应该是金属活动性序次中氢以前的金属能够和盐酸、稀硫酸反

应生成氢气,C项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确实能够使紫色石蕊变红,使之变红的是碳酸而不是二

氧化碳,D项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溶质必然减少,但是质量分数也可能不变,比方恒温蒸

发饱和食盐水,水分蒸发,食盐析出,但是节余溶液依旧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

不变。

4.化学上常对物质进行分类和研究,以下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

A.HNO3

B.MgO

C.O2

D.NaCl

【答案】A

【解析】依照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

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据此进行解析解答。A项,HNO3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

正确;

B项,MgO

是由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错误;

C项,O2是由

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错误;

D项,NaCl

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

化合物,属于盐,错误。5.自来水生产中平常使用少量的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的反应产物之一是盐酸,市场

上有些非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蒸馏水)销售。为了鉴别真伪,能够用下

列一种化学反应试剂来鉴别,该试剂是( )

A.酚酞溶液

B.石灰水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答案】D

【解析】A项,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自来水里有盐酸,盐酸

显酸性,遇酚酞溶液不变色,不能够鉴别真伪,错误;B项,自来水里有盐酸,盐酸与石灰水

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但无明显变化,不能够鉴别真伪,错误;C项,自来水里有盐酸,盐酸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无明显变化,不能够鉴别真伪,错误;

D项,自来

水里有盐酸,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积淀和硝酸,

能够用硝酸银溶液来检验

终究是自来水还是纯净水,正确。6.化学课上,老师在滤纸上用酚酞溶液画漫画,尔后再喷洒某种液体

X,滤纸上马上显示出

红色图像,则

X可能是(

)

A.稀盐酸

B.蒸馏水

C.石灰水

D.食盐水

【答案】C

【解析】酚酞遇碱性溶液会变红色,而遇中性物质和酸性物质都不变色,能够据此结合题中所给物质的酸碱性来解答即可。

A项,稀盐酸呈酸性,不能够使酚酞变红,错误;

B项,蒸馏

水呈中性,不能够使酚酞变红,错误;

C项,石灰水呈碱性,能够使酚酞变红,正确;

D项,

食盐水呈中性,不能够使酚酞变红,错误。

7.平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化学问题。试依照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以下①~④的做

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①用苛性钠稀溶液除掉炉具上的油污

②用硫酸制作汽车蓄电池

③用生石灰降低士壤碱性

④用多喝食醋的方法缓解胃酸过多

A.①②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①用苛性钠稀溶液除掉炉具上的油污,

而把油污除掉;

②用硫酸制作汽车蓄电池,正确;

正确,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和油污反应,

③用生石灰降低士壤碱性,错误,生石灰遇水生成熟石灰,熟石灰呈碱性,这样会加重土壤的碱性;

④用多喝食醋的方法缓解胃酸过多,错误,缓解胃酸过多应服用呈碱性的物质,和食醋只能加重胃酸过多。

8.氧化钙的俗名是( )

A.石灰石

B.纯碱

C.生石灰

D.烧碱

【答案】

C

【解析】氧化钙的俗名为生石灰;A选项石灰石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B选项纯碱的成分为

碳酸钠;D选项烧碱的成分为氢氧化钠,答案选择C。

9.某化学小组以“酸碱盐”为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活动。

研究1:研究常有的物质——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程度。

研究2:研究酸的性质——硫酸、盐酸和锌反应

经过研究实验,同学们发现硫酸和盐酸溶液都能够和锌反应产生氢气。

产生这种共同现象的

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3:研究未知——浓硝酸和铜制取气体。

已知Cu+4HNO3(浓)===Cu(NO3)2+H2O+2NO2↑。NO2能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NO和NO2都是空气的污染物。

(1)利用该反应制取二氧化氮的发生装置,应采用图所示装置中的

________。收集

NO2的方

法为________。(2)反应

NO+X→NO2中,X

的化学式应为

________;若用浓硝酸和铜制取

NO,应采用的

收集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研究

4:兴趣小组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

1000g

的大烧杯中加入

10g

碳酸钠溶液,恰好完

全反应后过滤去积淀,

节余液体总质量为

1009.8g,那么所加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________。【答案】研究1:Na2CO3(或CaCO3)有气泡产生

研究2:硫酸和盐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研究3:(1)B向上排空气法(2)O2排水法

研究4:2.12%

【解析】研究1:因盐酸能与碳酸盐反应产生气泡的明显现象,能够用来检验盐酸。

研究2:酸的共同特色是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决定了酸拥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研究3:(1)制取二氧化氮的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属于固液、常温型。

由于二氧化氮易与水反应,故不能够用排水法收集,依照相对分子质量法比较:46>29可知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故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反应物为氧气;由于浓硝酸和铜反应先生成二氧化氮,

再由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同时说明一氧化氮难溶于水,故采用排水法收集。

研究4:依照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可知,生成CaCO3

设:反应物中Na2CO3的质量为x碳酸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10.实验小组的同学商议初中常有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其操作及部分现象以以下列图所示。

回答以下问题:(1)A的水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中”或“碱”)。(2)气体B的化学式是________,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溶液C中的溶质可能是________,③中产生浑浊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D的溶质由两种元素组成,⑤中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最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示剂除外)。

【答案】(1)碱

(2)CO22NaOH+CO2===Na2CO3+H2O

(3)Ca(OH)2Na2CO3+Ca(OH)2===CaCO3↓+2NaOH(其他答案合理给分)

(4)Na2CO3+2HCl===NaCl+H2O+CO2↑

(5)NaCl、HCl

【解析】(1)石蕊溶液遇到酸性物质变红色,遇到碱性物质变蓝色,故A的水溶液呈碱性;(2)气体B的化学式是CO2,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

H2O;

溶液C中的溶质可能是Ca(OH)2;③中产生浑浊现象的原因是:Na2CO3+

Ca(OH)2===CaCO3↓+2NaOH;

(4)溶液D的溶质由两种元素组成,⑤中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

2HCl===NaCl+H2O+CO2↑;

(5)实验最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HCl。

(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必然量的盐酸,镁条表面

有___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

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积淀。

[实验考据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样,设计比较实验方案,研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积淀与________有关。

[追问]白色积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照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

方程式表示)。

[实验考据2]将白色积淀冲洗干净,分别取少量积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答案】气泡Mg+H2SO4===MgSO4+H2↑

[得出结论]镁条长度

[做出猜想]Mg+2H2O===Mg(OH)2+H2↑

[实验考据2]没有气泡产生消失不用逝Ag+

【解析】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溶液和氢气,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

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必然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H2SO4===MgSO4+H2↑。

[做出猜想]由小林同学的实验,镁条长度越长,产生白色积淀越多,则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

白色积淀与镁条长度有关。

由题意,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即镁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积淀和氢气,猜

想三为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2O===Mg(OH)2+H2↑。

[实验考据2]A项,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由实验结论,猜想一不正确,但这

种白色积淀能溶于盐酸,则没有气泡产生,白色积淀消失。

B项,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g,易溶于水,由实验结论,猜想二不正

确,则加入足量水,白色积淀不用逝。

项,加入适合稀硝酸,白色积淀消失,说理解色积淀能与酸反应;连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

液,出现大量白色积淀,说明生成了不溶于硝酸的白色积淀,次积淀应为氯化银积淀,则原白色积淀中含有的离子是:Mg2+、Ag+。

12.在一次化学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对两个实验进行研究。

实验一:研究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哪一种粒子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猜想]可能是水分子、钠离子或氢氧根离子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实验]

(1)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溶液不变色;

(2)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氯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用注射器向充满某种气体的软塑料瓶中注入一种液体(如图),振荡,发现塑料瓶变

瘪,研究气体和液体可能是什么物质?[猜想]气体和液体可能是

________(写一组即可

)。

[实验]用试管取少量实验后塑料瓶中的溶液,加入试剂

________,产生相应的现象,其化学

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议论]上述实验完成后,可否考据你的猜想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实验一:(2)溶液不变色(3)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NaOH溶液中是OH-使无色酚

酞溶液变为红色

实验二:CO2和NaOH溶液(合理均可)盐酸Na2CO3+2HCl===2NaCl+CO2↑+H2O不

能,因上述实验只能考据气体可能是CO2,而不能够确定是何碱液

【解析】实验一:(1)蒸馏水中只含有水分子,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说明

水分子不能够使酚酞溶液变红。

(2)用试管取约2mL氯化钠溶液,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会观察到溶液不变色,说明

钠离子不能够使酚酞溶液变红。(3)用试管取约

2

mL

氢氧化钠溶液,滴入

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会观察到溶液由无

色变为红色,说明

NaOH

溶液中是

OH-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实验二: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从而造成瓶内气体压强减小,

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塑料瓶变瘪。取少量实验后塑料瓶中的溶液是碳酸钠溶液,滴加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

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CO2↑+H2O;可观察到有

气泡产生,塑料瓶重新鼓起来。

上述实验完成后,由于只能考据气体可能是CO2,而不能够确定是何碱液,故不能够考据猜想说

法正确。

Fe2O3含量进行测定(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

水),获取一黄色残液。为防范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对其进行了办理,过滤该残液,取

g滤液,向其中不断加入某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得实验数据以下表:

(资料:FeCl3+3NaOH===Fe(OH)3↓+3NaCl)

经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解析,选择合理的数据,计算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设与生成2.14g-1.07g氢氧化铁所耗资的20g溶液中NaOH溶质的质量为x。

答: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解析】从表中加入的氢氧化钠能够看出40g以前没有生成积淀,是在中和盐酸,140g和160g氢氧化钠都是生成积淀5.35g,由于无法判断是否是60g才开始积淀,和140才完全积淀,所以不能够利用以上数值。但是从60到80,能够判断20g氢氧化钠必然对应1.07g积淀氢氧化铁积淀。所以以此为计算依照。考点三:中和反应

1.室温时,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该图像表示的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完好反应时.溶液的pH等于7

C.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D.滴入溶液体积为15mL时,再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答案】C

【解析】A项,依照图像,在反应未进行时,溶液的pH=1,为强酸性溶液,所以该曲线反

应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正确;B项,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恰好反应时,溶液显中

性,溶液pH=7,正确;C项,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溶液的pH小于7,盐酸还有

节余,此刻溶液中的溶质是HCl、NaCl,错误;D项,滴入溶液体积为15mL时,氢氧化钠

过分,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蓝色,正确。

2.以下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纯碱和稀盐酸混杂后发生中和反应

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必然是中和反应

C.工厂废水中含有的硫酸能够用氨水中和

D.中和反应的发生必定借助酸碱指示剂进行判断

【答案】C

【解析】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即中和反应需要满足一是反应物为酸和碱,二

是生成物只为盐和水。

3.向必然量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有关解析错误的选项是( )

【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可第一解析图像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的实质,其次解析图像的起点和终点是

否正确,最后解析图像的变化趋势可否合题意即可。

4.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熟石灰可由生石灰溶于水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其溶液的pH时,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