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件_第1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件_第2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件_第3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件_第4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24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20世纪50年代美苏冷战,两极格局形成20世纪60、70年代西欧、日本、第三世界、中国多极化趋势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1991)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第24课第25课第27课单元线索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20世纪50年代美苏冷战,20世纪1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苏联人民举国欢庆。而当时担任美国驻苏联参赞的乔治·凯南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开始。”以上材料中乔治·凯南说的什么战争结束了,什么战争才刚开始?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2VS课程标准:(目标)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VS课程标准:(目标)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3预习反馈1、两极对峙格局中的“两极”指的是哪两极?美国苏联预习反馈1、两极对峙格局中的“两极”指的是哪两极?美国苏联4一、“冷战”的兴起二、“冷战”的表现三、“冷战”的影响课文结构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冷战”的兴起二、“冷战”的表现三、“冷战”的影响课文结5雅尔塔体系(1945-1991)1.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1943年开罗会议1943年德黑兰会议1945年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体系(1945-1991)1.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61.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1945-1991)1.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71.概念:2.实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美苏两分天下(划分势力范围)美苏均势3.基础:4.作用: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1943年开罗会议1943年德黑兰会议1945年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体系(1945-1991)1.概念:2.实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8预习反馈1、两极对峙格局中的“两极”指的是哪两极?2、两极对峙主要采取什么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方式吗?美国苏联以“冷战”为主,“热战”为辅。预习反馈1、两极对峙格局中的“两极”指的是哪两极?2、两极对9对峙的方式:-----冷战“冷战”的概念(Coldwar)是指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展开的除战争以外的政治、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经济等方面的较量和对抗。思考:双方均有超强的军事实力,为何不直接武力对抗而要以冷战形式存在?实力均势、核威慑、人民渴望和平对峙的方式:-----冷战“冷战”的概念(Coldwar)10一、“冷战”兴起的背景1、战后国际力量的对比材料一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

——斯大林材料二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固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为本身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不应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罗斯福(1944年)二战后,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二战后,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一、“冷战”兴起的背景材料二二战后,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11材料三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1946年)材料四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就是争夺世界霸权,苏联是美国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最主要障碍”,美国正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

战后双方由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材料三材料四战后双方由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12(1)国家利益的冲突(最根本);国际关系领域流传着19世纪英国首相巴麦尊的一句话:“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①战后双方失去了合作的基础(共同敌人法西斯被打败);②美国将苏联看作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③战后苏联努力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进而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和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2)美苏两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3)两国(领导人)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4)英国推波助澜的作用(丘吉尔“铁幕”演说);一、“冷战”兴起的背景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冲突是根本原因(1)国家利益的冲突(最根本);(2)美苏两国社会制度、意识13

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

2、战后主要国家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①欧日:普遍衰落;②美国:头号政、经、军强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③苏联:唯一能与美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努力扩大世界影响,被美视为最大障碍;

3、战后美苏失去了合作的基础,两国都抱有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势力的战略目标。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冲突是根本原因一、“冷战”兴起的背景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意识形态14

阵营领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政治

经济军事组织

杜鲁门主义1947(标志)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1948马歇尔计划1949经互会北约1949

华约1955

“冷战”的主要表现:二、“冷战”的表现——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阵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政治15二、今日对手如何剑拔弩张——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在富尔敦发表演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背后,座落着所有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首都……所有的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和平砥柱》1、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二、今日对手如何剑拔弩张——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1946年,16二、今日对手如何剑拔弩张——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2、冷战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1、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杜鲁门二、今日对手如何剑拔弩张——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2、冷战开始17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我相信这种援助,在危机深重的时候,决不能根据零碎解决的办法。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马歇尔提到的“援助”实质是什么?美国想通过“彻底治疗”达到什么目的,起到了什么作用客观上复兴了欧洲经济,稳定了资本主义秩序援助西欧,控制西欧,稳定西欧资本主义秩序。遏制苏联,最终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1948年—1952年,共有16国,接受了美国共131.5亿美元的援助。其中88%是赠与,其余贷3、马歇尔计划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18合作探究解析“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及其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杜鲁门主义”:公开的反苏反共,实现美国的霸权。它的出台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2)“马歇尔计划”:目的在于通过帮助欧洲复兴经济、稳定政局,从而联合西欧各国一起对抗苏联。(3)两者的关系:实质相同,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但是,“马歇尔计划”是更隐蔽的“杜鲁门主义”,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另外,“马歇尔计划”在客观上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产生过积极作用。合作探究解析“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及19冷战高潮美国向西柏林空运物资美国以此造成了紧张的局势,渲染战争气氛,开始策划军事集团的建立。二、“冷战”的表现——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冷战高潮美国向西柏林空运物资美国以此造成了紧张的局势,渲染战20

1948年,西方国家将在德国的占领区合并,实行货币改革。苏联切断西方占领区同西柏林间的水陆交通,并发行了新货币,这就是“柏林危机”。冷战高潮美国向西柏林空运物资美国以此造成了紧张的局势,渲染战争气氛,开始策划军事集团的建立。二、“冷战”的表现——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1948年,西方国家将在德国的占领区合并,实行货币改211949年北约组织成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二、“冷战”的表现——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1949年北约组织成立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二、“冷战”的表现—22思考二

二战结束后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材料: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每一缔约国……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北大西洋公约》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缔约国应……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华沙条约》思考:材料中两个条约的共同性质是什么?它们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影响: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性质:军事同盟。思考二二战结束后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材料:各23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序幕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杜鲁门主义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划马歇尔计政治经济美成立经互会苏约成立北成立华约军事二、“冷战”的表现——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序幕以美苏为首24材料一:德国的分裂材料二:原子弹爆炸核战威胁材料四:朝鲜战争、侵越战争材料三:火箭上天、美国登月三、“冷战”的影响——两极格局形成影响材料一:德国的分裂材料二:材料四:朝鲜战争、侵越战争材料三:25合作探究美苏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有何影响?合作探究美苏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有何影响?26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漫画——古巴导弹危机“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三、“冷战”的影响——两极格局形成的影响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漫画——古巴导弹危机“德国的分裂和柏27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28它只是一堵墙因为它,对面的亲戚和邻居都不能往来近30年间有239人试图翻越而被处死1、全面冷战: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三、无形的对抗,有行的伤害——两极对峙造成的影响全长169.5公里。墙高约3.6米。沿墙修建了253个了望塔、136个碉堡、270个警犬桩。它只是一堵墙1、全面冷战: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三、无形的291961年柏林墙建起后,上面逐渐出现了大量涂鸦作品。由俄罗斯艺术家弗鲁贝尔创作于1989年的《兄弟之吻》,可算是其中最著名的。《兄弟之吻》描绘的是前民主德国领导人昂纳克和前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的亲吻,带有很强的讽刺意味。多年来,这幅涂鸦已经成为柏林著名的旅游景点。冷颤?-冷战!【兄弟之吻】1961年柏林墙建起后,上面逐渐出现了大量涂鸦作品。由俄罗302004年4月3日,朝鲜金刚山,韩国探亲者洒泪告别朝鲜亲人1、全面冷战:朝鲜的分裂——二战后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三、无形的对抗,有行的伤害——两极对峙造成的影响2006年,分离50多年的兄妹短暂重逢

这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朝鲜战争).——美国总参谋长布莱德里利2004年4月3日,朝鲜金刚山,31古巴导弹危机使两国几乎到达核战争的边缘,但最后仍是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这说明什么?美苏斗争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但又维持一种势均力敌的和平古巴导弹危机使两国几乎到达核战争的边缘,但最后仍是通过和平的32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

1961年美国发动了所谓“特种战争。1965年,“特种战争上升为”局部战争”,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越南岘港登陆。三、无形的对抗,有行的伤害——两极对峙造成的影响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33

消极:1、造成了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2、美苏核军备竞赛,世界受核战争的威胁。3、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美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积极:1、在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进步。2、两大集团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VS三、“冷战”的影响——两极格局形成影响3、促使亚非拉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崛起。消极:积极:VS三、“冷战”的影响——两极格局形成影响3、34(1950—1953年)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立即宣布援助韩国;命令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侵略朝鲜。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中朝军民联合抗击。1953年,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1、朝鲜战争“冷战”中的“热战”:(1950—1953年)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35

板门店谈判(1953年)

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1、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板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36越南战争: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投下800万吨炸药,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美国也损失惨重,战争长达12年,5.6万余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美元。2、越南战争:1955年—1975年

1961年美国发动了所谓“特种战争”。1965年,“特种战争”上升为局部战争”,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越南岘港登陆。影响:美国霸权地位衰落。而苏联此时在军事实力上大体赶上了美国。越南战争: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投下800万吨炸药,37史实拓展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见P74)双方阵线、核心力量、对峙方式、体现的矛盾史实拓展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见P74)双方阵线、核心力量、对38

雅尔塔体系确立美国冷战苏联对抗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成立经互会华约成立德国分裂朝鲜半岛分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两极格局形成全面冷战局部热战共产党与工人情报局本课知识结构雅尔塔美国苏联杜鲁门马歇尔北约经互会华约德国朝鲜半岛朝鲜39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20世纪50年代美苏冷战,两极格局形成20世纪60、70年代西欧、日本、第三世界、中国多极化趋势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1991)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第24课第25课第27课单元线索二战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20世纪50年代美苏冷战,20世纪40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苏联人民举国欢庆。而当时担任美国驻苏联参赞的乔治·凯南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开始。”以上材料中乔治·凯南说的什么战争结束了,什么战争才刚开始?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41VS课程标准:(目标)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VS课程标准:(目标)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42预习反馈1、两极对峙格局中的“两极”指的是哪两极?美国苏联预习反馈1、两极对峙格局中的“两极”指的是哪两极?美国苏联43一、“冷战”的兴起二、“冷战”的表现三、“冷战”的影响课文结构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冷战”的兴起二、“冷战”的表现三、“冷战”的影响课文结44雅尔塔体系(1945-1991)1.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1943年开罗会议1943年德黑兰会议1945年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体系(1945-1991)1.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451.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雅尔塔体系(1945-1991)1.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461.概念:2.实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美、英、苏等国讨论了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等问题,达成若干协议,形成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美苏两分天下(划分势力范围)美苏均势3.基础:4.作用: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1943年开罗会议1943年德黑兰会议1945年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体系(1945-1991)1.概念:2.实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47预习反馈1、两极对峙格局中的“两极”指的是哪两极?2、两极对峙主要采取什么方式?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方式吗?美国苏联以“冷战”为主,“热战”为辅。预习反馈1、两极对峙格局中的“两极”指的是哪两极?2、两极对48对峙的方式:-----冷战“冷战”的概念(Coldwar)是指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展开的除战争以外的政治、军事、外交、意识形态、经济等方面的较量和对抗。思考:双方均有超强的军事实力,为何不直接武力对抗而要以冷战形式存在?实力均势、核威慑、人民渴望和平对峙的方式:-----冷战“冷战”的概念(Coldwar)49一、“冷战”兴起的背景1、战后国际力量的对比材料一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

——斯大林材料二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固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为本身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不应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罗斯福(1944年)二战后,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二战后,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一、“冷战”兴起的背景材料二二战后,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50材料三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1946年)材料四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就是争夺世界霸权,苏联是美国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最主要障碍”,美国正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

战后双方由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材料三材料四战后双方由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51(1)国家利益的冲突(最根本);国际关系领域流传着19世纪英国首相巴麦尊的一句话:“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①战后双方失去了合作的基础(共同敌人法西斯被打败);②美国将苏联看作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③战后苏联努力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进而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和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2)美苏两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3)两国(领导人)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4)英国推波助澜的作用(丘吉尔“铁幕”演说);一、“冷战”兴起的背景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冲突是根本原因(1)国家利益的冲突(最根本);(2)美苏两国社会制度、意识52

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

2、战后主要国家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①欧日:普遍衰落;②美国:头号政、经、军强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③苏联:唯一能与美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努力扩大世界影响,被美视为最大障碍;

3、战后美苏失去了合作的基础,两国都抱有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势力的战略目标。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的冲突是根本原因一、“冷战”兴起的背景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意识形态53

阵营领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政治

经济军事组织

杜鲁门主义1947(标志)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1948马歇尔计划1949经互会北约1949

华约1955

“冷战”的主要表现:二、“冷战”的表现——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阵营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政治54二、今日对手如何剑拔弩张——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在富尔敦发表演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背后,座落着所有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首都……所有的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和平砥柱》1、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二、今日对手如何剑拔弩张——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1946年,55二、今日对手如何剑拔弩张——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2、冷战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1、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杜鲁门二、今日对手如何剑拔弩张——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2、冷战开始56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我相信这种援助,在危机深重的时候,决不能根据零碎解决的办法。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马歇尔提到的“援助”实质是什么?美国想通过“彻底治疗”达到什么目的,起到了什么作用客观上复兴了欧洲经济,稳定了资本主义秩序援助西欧,控制西欧,稳定西欧资本主义秩序。遏制苏联,最终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1948年—1952年,共有16国,接受了美国共131.5亿美元的援助。其中88%是赠与,其余贷3、马歇尔计划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57合作探究解析“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及其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杜鲁门主义”:公开的反苏反共,实现美国的霸权。它的出台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2)“马歇尔计划”:目的在于通过帮助欧洲复兴经济、稳定政局,从而联合西欧各国一起对抗苏联。(3)两者的关系:实质相同,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稳定资本主义世界、确立美国的霸权地位。但是,“马歇尔计划”是更隐蔽的“杜鲁门主义”,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另外,“马歇尔计划”在客观上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产生过积极作用。合作探究解析“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及58冷战高潮美国向西柏林空运物资美国以此造成了紧张的局势,渲染战争气氛,开始策划军事集团的建立。二、“冷战”的表现——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冷战高潮美国向西柏林空运物资美国以此造成了紧张的局势,渲染战59

1948年,西方国家将在德国的占领区合并,实行货币改革。苏联切断西方占领区同西柏林间的水陆交通,并发行了新货币,这就是“柏林危机”。冷战高潮美国向西柏林空运物资美国以此造成了紧张的局势,渲染战争气氛,开始策划军事集团的建立。二、“冷战”的表现——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1948年,西方国家将在德国的占领区合并,实行货币改601949年北约组织成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二、“冷战”的表现——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1949年北约组织成立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二、“冷战”的表现—61思考二

二战结束后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材料: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每一缔约国……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北大西洋公约》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缔约国应……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华沙条约》思考:材料中两个条约的共同性质是什么?它们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影响: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性质:军事同盟。思考二二战结束后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材料:各62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序幕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杜鲁门主义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划马歇尔计政治经济美成立经互会苏约成立北成立华约军事二、“冷战”的表现——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序幕以美苏为首63材料一:德国的分裂材料二:原子弹爆炸核战威胁材料四:朝鲜战争、侵越战争材料三:火箭上天、美国登月三、“冷战”的影响——两极格局形成影响材料一:德国的分裂材料二:材料四:朝鲜战争、侵越战争材料三:64合作探究美苏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有何影响?合作探究美苏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有何影响?65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漫画——古巴导弹危机“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三、“冷战”的影响——两极格局形成的影响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漫画——古巴导弹危机“德国的分裂和柏66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67它只是一堵墙因为它,对面的亲戚和邻居都不能往来近30年间有239人试图翻越而被处死1、全面冷战: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三、无形的对抗,有行的伤害——两极对峙造成的影响全长169.5公里。墙高约3.6米。沿墙修建了253个了望塔、136个碉堡、270个警犬桩。它只是一堵墙1、全面冷战: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三、无形的681961年柏林墙建起后,上面逐渐出现了大量涂鸦作品。由俄罗斯艺术家弗鲁贝尔创作于1989年的《兄弟之吻》,可算是其中最著名的。《兄弟之吻》描绘的是前民主德国领导人昂纳克和前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的亲吻,带有很强的讽刺意味。多年来,这幅涂鸦已经成为柏林著名的旅游景点。冷颤?-冷战!【兄弟之吻】1961年柏林墙建起后,上面逐渐出现了大量涂鸦作品。由俄罗692004年4月3日,朝鲜金刚山,韩国探亲者洒泪告别朝鲜亲人1、全面冷战:朝鲜的分裂——二战后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三、无形的对抗,有行的伤害——两极对峙造成的影响2006年,分离50多年的兄妹短暂重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