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一以贯之的王阳明心学_第1页
浅析一以贯之的王阳明心学_第2页
浅析一以贯之的王阳明心学_第3页
浅析一以贯之的王阳明心学_第4页
浅析一以贯之的王阳明心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浅析一以贯之的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其人在中国古代史上较为知名,被誉为心学的集大成者,其心学,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今天,都有对比大的影响。《传习录》是记录王阳明言语的重要著作,这些言语记录可以直观地反映王阳明的思想。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圣人哲学的主要组成部分,看似独立,实际却通过不同维度上的一以贯之构成了自成一体的理论系统。

王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圣人;一以贯之

B248

A

2096-8264(2022)05-0056-03

一、心即理

王阳明心学的思想构成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心即理也〞。“心即性,性即理〞①,王阳明认为心、性和理在本质上是互通的。“心一而已〞②,反对“析心与理为二〞③,王阳明认为心就是天理,对待世间万物都是认真去感受,世间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在自己的心上找到答案,这世间没有超出心之外的物,心之外的理,假如抛开本心,只在物上求,那便是把心和理割裂开了,当成两件事情来对待。只此一心,发散在不同事物上便有不同的表达,如把这一心用在对待父亲上,便是孝心;发散到忠君之事上,便是忠心;诚恳对待朋友,便是信义;以此心治理民众便是仁。不用假求于外物,只要避免私欲遮掩自己的内心即可。“吾心良知无私欲蔽了,得以致其极〞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只不过要摒弃私欲,将吾心良知发散到极致,回归本心最原始的模样,就能达到至善至纯的境界。这生动地表达出王阳明的思维方式,由一点出发,扩展,发挥到极致,便是王阳明的处事原则,像极了禅宗所说的“月印万川〞。

二、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王阳明有一重要提法便是“致良知〞,这一点与心有密切关联。“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⑤,又“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⑥,王阳明认为,心是人的主宰,而人心中最灵明的便是人的良知,良知是人心中自然而然的本能。是非对错之心不用思虑便知道,不用学就会,所以见到自己的父亲就自然知道孝顺;和兄弟交往,就知道悌;假如看到孩子落入井中,就会起恻隐之心,想要施手援救。良知是从心里生发出来的,所以在遇到事情时就会自然地表现出来,性善知良,人人共有,原是本性,只要不为私欲外物所蒙蔽,顺着本心原有的轨迹发展。世人君子若是能够致良知,自然能够公正对待是非黑白,一同好恶,对待自己与他人,国与家,天地万物都是一体的,又何愁天下不治呢,所以王阳明认为良知是本能,人本性善,革除私欲蒙蔽,将这良知发散到不同的方面便是致良知,也是世人君子容身立命,修身齐家治国的必要途径。

大量思想家都会辨析知与行的关系,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⑦,又“知之诚恳笃实处,既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⑧,王阳明把知和行看成一个整体,认为知和行本来也是一回事,知是行在理论层面的表达,行是知在实践层面的表达,假如真的切实明白知道了,就会在行动上有所表达,假如在行动中能窥见真知那才是真正的知,毫无头绪的行动就是不知,所以说知行本是一回事;假如已经开始行动了说明已经知道了,所以才会去行动。“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⑨没有知道了而不去行动的,知道而不去行动,那就不是真的知道了,反对将知和行分割开来,当成两件事情来对待。而且王阳明认为只要是念头一动,那便是行了,假如这个念头不太友善,就要战胜这个不友善,不能让心里存有一絲恶念,才可以去行动。假如发现行的不对便要及时改正,使事情往好的一方面发展,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这一理论与心即理十分相像,都是将不同层面的两个事物联系起来,强调一贯性,反对分裂,但“心即理〞偏认知层面,致良知与知行合一,似是在工夫、实际行动上的表达,这样的认知与行动,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呢,这就不得不提到王阳明的“圣人哲学〞。

三、王阳明的圣人哲学

读《传习录》体会到王阳明与中国古代大量思想家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会将自己认知领域里的对象分出等次,加以阐述。例如《孙子兵法·谋攻篇》中“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⑩。又《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国家对商业的态度时“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化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⑪。反映在思想领域亦是如此,由于有等次,有进阶,所以有追求,中国思想家、哲学家是有精神追求的,对于思想境界也有不同划分,例如王阳明认为“‘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居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⑫以上这三种虽都能有一知一行,但却是三种不同的境界,生而知之,安而行之,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潇洒,不学而能,自然而然;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必学后才能知,有利可图才会行动,则多了一种目的性,认真不那么纯良了;困而知之,勉而行之,则多了一份无可奈何,不得不于困即刻去学,否则可能难以走出窘境,不得已而行之,有些痛楚的色调。孟子曰:“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芒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⑬孟子论善,充盈全身就是美,充实而带着道德光芒就是大,将大化之便是圣,圣达到了不可知的境界便是神了,这便是孟子对于性善境界的描述,层层推进。王阳明在给学生讲学时,曾提到“此天理之念长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此后一念存养扩展去耳〞⑭,这句话表现出了王阳明的精神追求,时刻想着存天理,并把这一个念头扩展,久而久之,就有可能达到美大圣神的境界。以上皆是对境界层次的描述。在王阳明心中,道心是纤尘不染的,没有杂于人欲的就是道心,掺杂人心之伪的就是人心,心是一个,一旦沾染人欲便不是那么纯净了,也就是王阳明所谓的道心失正。冯友兰先生认为“阳明言心,重视于其灵昭不昧。〞⑮“不昧〞,也就是不被外物、私欲蒙昧,需要顺心而行,不可随便增损,方可保持本心。王阳明推崇的圣人境界应当就是一种不可言说的、自然而然的、不刻意为之,不吃力维持,不矫揉造作的感觉,高尚品德自生自化,自然去雕饰的潇洒、恬静的状态。

圣人的境界到底是怎样达到的呢?王阳明的思想主要继承思孟学派,王阳明的表述与孟子不只是内容上有承袭,就连表达的语气都很相像,孟子那句“万物皆备于我〞⑯,也是十分重视自身对于认识世界的重要性。虽然王阳明生在明朝,不可避免地会受一些佛道思想的影响,但可以看出王明明对古圣先贤却是十分尊重和崇敬,言语之中流露出对于圣人的崇拜和钦佩。做圣人就是他的终极理想。王阳明把圣人之心比作明镜,只是敞亮无比,随着遇到的状况做出回应,却能明鉴一切,什么都不曾提前预设准备,只是随事而做出反应。表达出了圣人道德之高尚完备。那么圣人和普通人有何区别呢?王阳明认为,圣人的良知就像青天的太阳一样普照;贤人的良知就像被浮云遮住的太阳,有光,但不是十分敞亮;而愚人的良知就像被阴霾遮掩的太阳,晦暗不明。虽说王阳明认为天下人的心,在最初时与圣人并无什么不同,人人皆可为圣贤,但愚夫愚妇在王阳明心中终究是不同的,由于圣人可以克除私欲,保持本心,而常人却做不到这一点,往往为人欲遮掩,难以解脱。圣人是如何做到的呢,王阳明说出了他的看法,“圣人只是一能之尔,能处正是良知。〞⑰圣人能将本心发挥到极致,革除私欲对本心的影响,致良知,知行合一,并一以贯之,这就是圣人。而常人不能做到,被私欲所蒙蔽,长此以往,便看不清自己的本心,泯然众人矣,也就有了圣愚之分。

四、王阳明的极简与一以贯之

“极简〞是阅读《传习录》后,对王阳明心学最直观的感受。“极〞是由于王阳明的思想构成因素中,他都追求发挥到极致,“简〞则是由于,王阳明厌弃繁琐,主张从一出发,追求“一以贯之〞。在《传习录》中经常可以看到“精〞“一〞这样的字眼,“‘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⑱,圣人说:“‘精一’,自是尽。〞⑲将“一〞一以贯之地发挥到极致,便是“精〞,便是尽。

表达在王阳明心学的其他内涵也是如此。譬如在良知方面,“只是一念良知,彻头彻尾〞⑳,将这一个良知彻头彻尾地发挥到极致,就是致良知。“至善只是此心纯乎天理之极便是〞㉑,至善的状态就是将这一颗心向着天理发挥到极致,即使是圣人,也是在此基础上“犹加‘精一’之训〞㉒,假如论述起圣人那大中至正之道是如何坚守的,答曰:“彻上彻下,只是一贯〞㉓。圣人就是将这一心纯乎天理,达到极致才达到至善的状态、圣人的境界。简单化一,把一个点发挥到极致便是惟一惟精。

这一点简明扼要地指出阳明心学的特点。通过以上分析了解到,王阳明心学的特点就是极简且一贯,從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惟一惟精虽都是由两个概念组成,但在王阳明看来始终都是“一〞,只此一心发散到事物上,则是心的不同分类;一念良知运用到不同的状况,则是良知不同的表现;知与行发散到不同的领域,则会有不同的收获;以惟一的主意,下惟精的功夫。发散得再远不过是一个“一〞。从追求人生境界上又何尝不是极简且一贯的过程呢,良知由心散发,继而知行合一,一以贯之,达到穷理的境界,达到圣人的境界,就是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内涵。

五、结语

王阳明有有名的四句教,即“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字面意思上来说,这四句话,在心、性格方面分别表达了中立的立场,似是没有明显倾向,但纵观王阳明心学整体,倒不认为他是中立的。

中国古代有众多思想家探讨过心性的话题,心性应当是中国古代思想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孟子、荀子皆有对性之善恶的探讨,王阳明有些言语看似并没有明确的指向性,“性无定体,论无定体〞又“性之本体原是无善。无恶的。发用上也原是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的〞㉔,从这些言语来看王阳明认为从心性上来说,是无善无恶的,善恶也是同一的。只是致良知,与心同源,自能分其善恶,只要去做就可以,知行合一。但王阳明有些关于心性的描述又与这种观点相矛盾,浮现出明显的褒义,例如,“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㉕例如,“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㉖“良知本来自明〞㉗,“明〞“善〞之类的修饰语显然是褒义的。从前后矛盾的言语中,可以看出这里面有蹊跷。假如顺着王阳明简单一贯的思路理解,也可以证明王阳明认为本心是善的,既然是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那前提必然是默认了心是晶莹无染,性是善的,知是良的,才能在此基础上一以贯之,并在知行的过程中战胜私欲对本心的影响,使其保持原有的纤尘不染,自然而然的状态。假如不管对错,不分善恶,还继续坚持,那便从源头上就错了,违背了王阳明对圣人境界追求的初衷。由此观之,王阳明或许更偏向于认同心性原始为善,知为良。

中国古代先贤思考的大多是人与社会的关系,重视自身修养,重视道德追求和思想境界的提升。冯友兰先生曾说:“中国哲学家重视内圣之道〞㉘,不在于增加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王阳明的心学就很好地表达了中国思想家所追求的这种思想境界,继承先秦孔孟思想的“为己〞,重视自身修养,放大了人的主观意志力量,又吸收了禅宗的潇洒,用自己的思维重新整合归纳前人的思想,用自己的理论解释先贤的言论和行为,集前人之大成,形成一套浑然天成,自成一体的思想体系。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重要的发展成果和发展阶段,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一个缩影,表达着中国古代思想重视追求“境界〞的特色。了解了王阳明极简与一以贯之的思维特点和中国古代重视自身修养的传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王阳明的心学,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思想。

解释:

①(明)王阳明撰,邓艾民注:《传习录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版,第34页。

②(明)王阳明撰,邓艾民注:《传习录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版,第95页。

③(明)王阳明撰,邓艾民注:《传习录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版,第102页。

④(明)王阳明撰,邓艾民注:《传习录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版,第264页。

⑤(明)王阳明撰,邓艾民注:《传习录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版,第104页。

⑥(明)王阳明撰,邓艾民注:《传习录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版,第159页。

⑦(明)王阳明撰,邓艾民注:《传习录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版,第30页。

⑧(明)王阳明撰,邓艾民注:《传习录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版,第95页。

⑨(明)王阳明撰,邓艾民注:《传习录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版,第10页。

⑩(春秋)孙武撰,杨丙安校理:《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华书局2022年版,第57-60页

⑪《史记》卷129《货殖列传》,中华书局2022年版,第3949页。

⑫(明)王阳明撰,邓艾民注:《传习录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版,第13页。

⑬(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