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招考4名人员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1页
2022年10月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招考4名人员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2页
2022年10月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招考4名人员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3页
2022年10月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招考4名人员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4页
2022年10月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招考4名人员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米宝宝科技2022年10月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招考4名人员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题目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综合能力拔高-押题卷(共100题)1.某大学有240名学生参加冬奥会志愿者选拔活动,他们均来自文学院、外语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四个学院,分别有85、60、55和40人。问至少有多少人选拔成功,才能保证定有50个选拔成功的学生来自同一学院。

A.188

B.198

C.180

D.201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最值问题,属于最不利构造。

第二步,根据最不利构造公式:答案=最不利情况数+1。单个最不利情况数为每个学院选拔成功的人数都是50-1=49(人),而经济学院只有40人,则这40人都选出来,因此最不利情况数有49+49+49+40=187(人)。

第三步,则至少有187+1=188(人)。

2.下面“鹿”的字体依次是:

A.隶书——楷书——行书——小篆——草书

B.草书——隶书——楷书——小篆——行书

C.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D.行书——草书——小篆——隶书——楷书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历史知识。

第二步,由第1个字形可知,该字体比较繁琐,故判断为小篆。由第2个字形可知,该字体横画长,竖画扁,蚕头雁尾,可知该字形为隶书。第3个字形字正方圆,接近于现在的通行用体,可知该字体为楷体。第4个字体可看出该字体比较凌乱,笔划连绵,故判断为草书。第5个字体介于规范和凌乱之间,故判断为行书。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①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特点:长方形;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平衡对称;上紧下松。其字体优美、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

②隶书: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磔”。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③楷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④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其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潦草。

⑤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下图以“虎”、“象”、“鹿”、“鸟”四字为例,分别展现了“汉字七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风采。

3.白莲水库是群山中的一座大型水库,最大的一条干渠通向山脚下的百联浦,_____着那里的苍生万物。白莲水库的水是绿蓝绿蓝的,流到渠里就一路变成白色的游龙,触须沿途四散_____着白莲浦方圆几十里的农田。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滋养浸润

B.养育灌溉

C.培育抚摸

D.滋养浸渍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空,填入的词语要与后面的对象是“苍生万物”构成搭配。B项“养育”多指抚养子女或者饲养动物。不符合文段要求,故排除。

第二空,主语是“白莲水库的水”,宾语是“农田”。A项“浸润”能作为“水”和“农田”的谓语,符合文段意思,当选;C项“抚摸”,与主语无法搭配,故排除;D项“浸渍”是指浸在液体中泡透,词意不符合语境,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4.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

)为小康。

A.30-40%

B.40-50%

C.50-59%

D.59%以上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名词知识。

第二步,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小康是指为中国广大群众所享有的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一种生活状态。

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因此,选择B选项。

5.关于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效力,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遵守法定程序是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必要条件

B.无效行政行为可能有多种表现形式,无法完全列举

C.因具体行政行为废止致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失的,应给予赔偿

D.申请行政复议会导致具体行政行为丧失拘束力参考答案:A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法。

A项正确,行政行为合法包括程序合法和实体合法,遵守法定程序是保障程序合法。

B项正确,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情形或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没有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上述行政行为都可能导致行政行为无效,由此可知无效行政行为可能有多种表现形式,无法完全列举。

C项错误,被废止的具体行政行为,自废止之日起丧失效力。原则上,具体行政行为废止之前给予当事人的利益、好处不再收回;当事人也不能对已履行的义务要求补偿。如果废止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损失,或者带来严重的社会不公正,行政机关应当给予受到损失的当事人以必要的补偿。

D项错误,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因此申请行政复议不会导致具体行政行为丧失拘束力。

故正确答案为AB。6.著名的三星堆出自(

)。

A.湖北

B.陕西

C.河南

D.四川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故正确答案为D。7.儿童思维是一种始源性的思维。儿童是好奇的和喜欢追问的,人生的第一次惊异肯定是从儿童开始的。我们平常都会感受到,儿童喜欢刨根问底的苏格拉底式“傻问”,他们特别对事物包括自己的来源感兴趣,如经常喜欢问“天是什么呀?”“天外还有东西吗?”“我们头上的星星是从哪儿来的,它们为什么掉不下来呀?”等。这些问题和当年屈原的《天问》一样,直接涉及宇宙学的问题。海德格尔就认为,只有始源性的追问,才是真正哲学的追问。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儿童思维的特点

B.好奇是儿童的天性

C.质疑是始源性思维的特征

D.儿童思维具有哲学的特质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首句提出观点“儿童思维是一种始源性的思维”,然后描述儿童思维好奇和追问问题的具体表现,最后引用海德格尔的话重申观点:“只有始源性的追问,才是哲学的追问”。文段为“总—分—总”结构,主旨句在尾句,说明儿童的始源性思维和真正哲学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的意图。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表述模糊,没有具体说明“儿童思维的特点”跟哲学间的关系。B项:解释始源性思维的说明部分,非重点。C项:偏离重点,提到了始源性思维,但未说明其和“哲学间”的关系。

8.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观察题干图形发现,任意两个相邻图形中只有一行的黑白圆圈不同,以此为突破点,验证规律。第二个图形与第一个图形相比,第一行的黑白圆圈颜色互换,其余保持不变。第三个图形与第二个图形相比,第二行的黑白圆圈颜色互换,其余保持不变。第四个图形与第三个图形相比,第三行的黑白圆圈颜色互换,其余保持不变。第五个图形与第四个图形相比,第四行的黑白圆圈颜色互换,其余保持不变。由此可知,第六个图形与第五个图形相比,第五行的黑白圆圈颜色互换,其余保持不变。故本题选C。9.一位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产品,他利用自己的一些储蓄,又从银行贷了一些款,自己开办了一家企业。半年后,企业效益下滑,于是他高薪聘请了一名CEO,自己任董事长兼产品开发,终于使公司迅速崛起为一家大型企业。

由此可见:

A.不同的人才具有不同的才能,要使其各尽所能

B.要实行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的管理制度

C.一般而言,科学家都并非企业家,都不善经营

D.应当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根据题干描述,科学家最初既研发产品又管理公司,导致企业效益下滑,而后来请CEO管理公司,自己则专心研发产品,结果企业迅速崛起,通过前后比较,目的是想强调不同的人才具有不同的才能,像科学家擅长研究,可能不善于经营,但CEO擅长经营管理,却不善于研发产品,因此可以推出在一个企业中,要让不同的人各尽所能;

B项:根据题干“自己任董事长兼产品开发”,说明也并没有完全将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其次题干给出“科学家”和“CEO”两个身份,即为了说明不同的人才具有不同的才能,因此,A选项更符合;

C项:题干只涉及一名科学家的情况,该项指出所有科学家都不善经营,表述太绝对,无法推出,排除;

D项:题干未涉及“教育事业”,无中生有,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10.①法院对案情作了调查

②被告的律师进行辩护

③法庭认为被告理由不充分

④甲方因乙方拖欠赡养费不还而向法院起诉

⑤法院判决被告立即支付赡养费

A.④①②③⑤

B.④②③①⑤

C.④③①②⑤

D.④①③②⑤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先确定逻辑关系最为明显的事件顺序。

观察题干,五个事件主要围绕甲乙诉讼处理纠纷的过程。逻辑关系的先后顺序比较明显的是事件②、③、⑤,只有被告的律师进行辩护,法院认为被告理由不充分,才能作出判决,故事件②、③、⑤先后顺序为②-③-⑤,排除C、D项。

第二步:逐一对照选项并判断正确答案。

根据第一步得到的结果可知只有A项和B项符合,事件①是法院对案情作了调查,应当在受理案件后、开庭审判(被告律师辩护)前就开展调查,因此事件①应在事件②之前,排除B项。

故正确答案为A。11.2017年4月20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

)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

A.天舟一号

B.悟空号

C.长征一号

D.神舟号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

第二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于2017年4月20日19时51分,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二步的收官之作,标志着我国即将开启空间站时代。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悟空”号,是目前世界上观测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超过国际上所有同类探测器。与题意不符,排除。

C项:长征一号,是为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而研制的三级运载火箭。与题意不符,排除。

D项:神舟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飞船。与题意不符,排除。

12.作为20世纪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欧•亨利善于________地捕捉事物的本质,攫取人物的性格特征,他惜墨如金,寥寥数笔就能将各色人物刻画得________,就像是画素描或漫画,常借助夸张、讽刺的手法,将各种荒唐、怪诞、扭曲、异化的人物形象呈现出来。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迅速

活灵活现

B.敏锐

鞭辟入里

C.犀利

栩栩如生

D.敏捷

惟妙惟肖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该空应填入有直接准确意思的词。A项“迅速”强调速度快,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敏锐”指反应灵敏,头脑灵活,目光尖锐,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犀利”表示切中要害,一针见血,具有说服力,洞穿力,语言直观,深入中心,符合语境。D项“敏捷”指(动作、思路等)迅速而灵敏,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答案锁定C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该空应填入能体现人物刻画得好的词。C项“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符合语境,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鞭辟入里:形容做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13.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选项中不是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条件的是:

A.公民在年老时

B.公民在疾病时

C.公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

D.公民在丧失劳动能力时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物质帮助权是指公民因丧失劳动能力或者暂时丧失劳动能力而无法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时,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生活保障,享受集体福利的一种权利。根据我国宪法第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公民在特定情况下获得物质帮助权的具体表现有三:

一是老年人的物质帮助权;

二是患疾病公民的物质帮助权;

三是丧失劳动能力公民的物质帮助权。

遭受自然灾害并不是公民获得物质帮助权的条件。

故正确答案为C。14.某件刺绣产品,需要效率相当的三名绣工8天才能完成;绣品完成50%时,一人有事提前离开,绣品由剩下的两人继续完成;绣品完成75%时,又有一人离开,绣品由最后剩下的那个人做完。那么,完成该件绣品一共用了(

)天。

A.10

B.11

C.12

D.13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条件类。

第二步,赋值每个绣工的效率为1,则工作总量为1×3×8=24。

分段计算:①绣品完成50%时,3名绣工完成所需时间为=4(天);②绣品完成75%时,2名绣工完成所需时间:=3(天);③1名绣工完成所需时间:=6(天)。

第三步,共用时为4+3+6=13(天)。

因此,选择D选项。

15.“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不只是建议。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你。”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价值判断应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立场上

B.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

C.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D.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价值判断是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需要以及满足程度所作出的判断,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A项正确,本题中的“你”指的是人民群众,题干强调的是要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要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B项错误,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指价值判断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同,题干并未体现该原理。

C项错误,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是指,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题干并未体现该原理。

D项错误,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题干并未体现该原理。

故正确答案为A。16.美国前总统林肯说过:“最高明的骗子,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人,也可能在所有时候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的人。”

如果林肯的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下述哪项断定是假的?

A.林肯可能在任何时候都不受骗

B.骗子也可能在某个时候受骗

C.不存在某个时刻所有人都必须不受骗

D.不存在某一时刻有人可能不受骗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和选项的关键词“可能”,确定为模态推理。

第二步,分析题干。

①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人

②可能在所有时候欺骗某些人

③不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的人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由②“可能在所有时候欺骗某些人”可知,林肯可能不是“某些人”,所以林肯可能在任何时候都不受骗,可以推出;

B项:由①“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人”,骗子属于“所有人”,可知:骗子也可能在某个时候受骗,可以推出;

C项:“不存在某个时刻所有人都必须不受骗”,等价于:存在所有时刻有些人可能受骗,与②“可能在所有时候欺骗某些人”的表述一致,可以推出;

D项:“不存在某一时刻有人可能不受骗”,等价于:存在所有时刻所有人必然受骗,与③“不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的人”的表述矛盾,无法推出。

因此,选择D选项。

17.一是应逐步建设完整的居民收入统计和住房信息统计系统,为准入与退出机制的设计与运行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二是要加强保障性住房申请、公示、分配等环节的透明度,并实行动态调整与持续跟踪,做到全过程公开。三是加强全方位监督,逐步形成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新闻媒体监督互补、互动的良好局面,力求确保分配公平。

上述三项措施针对的主要问题是:

A.如何建立完整的住房信息系统

B.如何加强保障性住房的透明度

C.如何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监督机制

D.如何确保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公平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句讲建立完整的住房信息统计系统,第二句讲保障性住房申请等环节应该透明公正,第三句讲对保障性住房加强监督。文段为“分—分”结构,对三个分句进行概括归纳,这三个分句都是想去解决一个问题,即保障性住房的公平问题。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的全面概括。A项对应第一个分句,B项对应第二个分句,C项对应第三个分句,均表述片面。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为中心理解题。通览材料,可以发现整个文段用“一、二、三”及两个分号串起来进行分点论述,构成分—分结构,故需要对三个分句进行总结概括。第一个分句强调建立完善的住房信息系统,第二个分句强调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透明度,第三个分句强调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监督机制,这三个分句都围绕同一话题,即如何确保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公平,D项是文段的主旨所在。A、B、C三项都只能对应其中一个分句,不够全面。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文段措施围绕“保障性住房”展开,可首先排除脱离这一论题的A项。文段共讲了三项措施,一是收集、整理基础数据,二是加强程序的透明度,三是完善监督机制。B、C都只是其中的某一个措施,D项是这三个措施要达到的目的。故答案选D。18.油田∶汽油(

A.伐木场∶家具

B.商场∶服装

C.农田∶稻谷

D.水库∶水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油田开采的石油充当原材料经过加工成为汽油。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伐木场砍伐的木材充当原材料经过加工成为家具,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在商场里销售服装,二者为地点的对应关系,服装的原材料为布料,布料不是在商场中开采出的,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在农田里收割稻谷,二者为地点的对应关系,稻谷不是经过加工的成品,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水是水库的组成部分,二者为组成关系,水不是经过加工的成品,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19.某大学新生军训长途行军时,脚磨起泡,泡里的淡黄色液体是(

)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外液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A项错误,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分,血细胞悬浮于其中。

B项正确,组织液是三大体液之一,存在于组织间隙中的体液,属于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血浆中的水、葡萄糖和无机盐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细胞间隙形成组织液。脚磨起泡,泡里的淡黄色液体就是组织液。

C项错误,淋巴也叫淋巴液,是人和动物体内的无色透明液体,内含淋巴细胞,由组织液渗入淋巴管后形成。

D项错误,人体内,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叫作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组织间隙液的简称)、血浆(血液的液体部分)和淋巴、脑脊液等。

故正确答案为B。20.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A.在单位患职业病的

B.女职工在哺乳期间的

C.不能胜任本单位工作的

D.已在本单位工作满15年,且离退休不到5年的

参考答案:AB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劳动合同法》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因此,选择ABD选项。

C项: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二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C项不属于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21.由于体制性障碍、城乡利益冲突以及农民工知识技能不足等原因,农民工一直是城市中的边缘群体,是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的城市居民。当前,农民工家庭面临着经济层面、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三种相互关联、依次递进的社会融合问题。

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A.农民工在城市中一直处于非主流地位

B.农民工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城乡二元体制是因素之一

C.农民工与城市生活方式格格不入

D.农民工需要在经济、制度、文化层面融入城市社会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农民工一直是城市中的边缘群体,是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的城市居民”,“边缘群体”对应选项的“非主流地位”,符合原文,排除A项。B项对应“由于体制性障碍、城乡利益冲突以及农民工知识技能不足等原因”,“体制性障碍”对应选项的“城乡二元制”,符合原文,排除B项。C项“生活方式格格不入”,“格格不入”指有抵触,不投合,不等同于文中“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社会”,不符合原文。D项对应“农民工家庭面临着经济层面、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社会融合问题”,可以得出农民工需要在经济、制度、文化几个层面去融入城市社会,符合原文,排除D项。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细节信息的理解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结合选项,在文段中找到与之对应的信息,并进行一一对照,从而判断其说法是否正确。同时,需要注意,这类题目常见的错误类型包括无中生有、过于绝对、颠倒黑白、偷换概念等。由文段中“农民工一直是城市中的边缘群体,是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的城市居民”可知,A、B两项正确。

文段没有关于农民工生活方式的论述,C项无中生有。

由文段“当前,农民工家庭面临着经济层面、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三种相互关联、依次递进的社会融合问题”可知,D项正确。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C中“格格不入”表述过于绝对,文段只说了农民工没有真正融入到城市社会中,而不是完全没有融入。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22.历史表明,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确立“十四年抗战”,更能完整地审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密切关联,更能完整地体现中国人民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正义与进步事业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做出的重大贡献,更能完整地讲好“中国抗战故事”。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A.确立“十四年抗战”的重要意义

B.中国抗日战争发挥了非凡的作用

C.如何完整讲好“中国抗战故事”

D.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首先梳理文段结构,在此基础上寻找文段论述的重点。文段首句介绍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引出“确立‘十四年抗战’”的话题,后文以三个“更能完整地”阐述了确立“十四年抗战”的重要意义。由此可知,文段强调的是确立“十四年抗战”的重要意义。A项与此相符,当选。

B、D两项非文段论述重点,排除。C项“完整讲好‘中国抗战故事’”是确立“十四年抗战”的意义之一,概括不全面,排除。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句话提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中的重要地位,第二句话阐明文段的主旨,大篇幅论述确立“十四年抗战”的积极影响。文段是“分—总”结构,想要强调的是确立“十四年抗战”的意义。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通过“历史表明”引出“中国抗日战争”及“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之后通过三个程度词“更能”并列强调了“确立十四年抗战”三个方面的意义,即“完整审视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完整地体现中国人民的贡献”以及“完整地讲好‘中国抗战故事’”。故文段主要介绍了“确立‘十四年抗战’”的意义,对应A项。

B项“中国抗日战争的作用”、D项“重要地位”均对应首句内容,非重点,排除;

C项“完整讲好中国抗战故事”仅对应后文并列中的一个分句,表述片面,非重点,排除。

正确答案为A。

《人民日报:确立“十四年抗战”的重大意义》23.秋季,很多树种的叶片由绿变黄或变红,这是因为叶肉细胞中最显著的色素含量下降了。其中含量下降不显著的色素是(

)。

A.叶黄素

B.花青素

C.叶绿素

D.胡萝卜素参考答案:AB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A、D项错误,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同属于类胡萝卜素,光合作用中,主要吸收蓝紫光,可辅助叶绿素捕获光能。类胡萝卜素相对于叶绿素而言较为稳定,不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当叶绿素的含量下降后,类胡萝卜素所占比例就相应增加了,从而使叶片显现出黄色。

B项错误,花青素主要存在于液泡中,深秋季节,因为温度降低,叶子运输糖类和水分的能力减弱了,葡萄糖不断累积,浓度越来越高。可溶性糖增多使得细胞呈现酸性,在酸性条件下花青素会变红,因而树叶变成了红色。

C项正确,叶肉细胞中的叶绿素主要参与光合作用中的光吸收过程,它可以吸收大部分的红光和紫光,但反射绿光,所以叶绿素呈现绿色。叶绿素的合成需要较强的光照和较高的温度,同时很不稳定,秋冬时节,分解的叶绿素得不到补充,含量下降。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BD。24.十八世纪一位德国数学家在写给著名数学家欧拉的一封信中,提出了一个猜想。该猜想可以表述为:(一)任何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二)任何不小于9的奇数,都是三个奇素数之和。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证明这一猜想中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个猜想是:

A.莫德尔猜想

B.哥德巴赫猜想

C.康威—诺顿猜想

D.四色猜想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可用题干分析法和联想法解答。根据题干“十八世纪”“猜想”“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证明这一猜想中做出了重大贡献”,根据科技常识可得知,陈景润证明了“1+2”成立,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这名德国数学家是哥德巴赫。A项错误。莫德尔猜想是关于算术曲线的有理点的重要猜想,1983年德国数学家法尔廷斯证明了该猜想。

B项正确。1742年,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发现,任何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他对许多偶数进行了检验,都说明这是确实的,但这需要给予证明。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1+2”成立,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

C项错误。康威—诺顿猜想,即魔群月光猜想,是1979年由Conway和Norton提出的数学猜想,1992年由Brocherds完成证明。

D项错误。四色猜想的内容是“任何一张地图只用四种颜色就能使具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的颜色”,它最先是由一位叫格斯里的英国大学生提出来的。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文知识。

第二步,1973年,陈景润发表著名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与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即“1+2”),把未曾解决的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大推进了一步,在国际上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A项错误,莫德尔猜想是:若C的亏格大于1,则C只有有限多个k点(即坐标在k中的点)。该猜想已被法尔廷斯(Falt-ings

,

G.)于1984年证明;

B项正确,在现代数学史上,陈景润的名字与哥德巴赫猜想紧紧联系在一起。被誉为光辉成就的“陈氏定理”将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推进了一大步,使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上居世界领先地位;

C项错误,1979年,在一篇名为《魔群月光》(Monstrous

Moonshine)的论文里,约翰·康威(John

Conway,现为普林斯顿大学数学教授)和西蒙·诺顿(Simon

Norton,剑桥大学数学教授)一同推测了魔群和J函数之间奇妙的联系,必定来自于魔群与J函数在更深层次上的联系。他们将这个猜想命名为“月光”,也叫康威诺顿猜想。注:魔群是指散在单群有着所有已知散在单群中最大的阶数;

D项错误,四色猜想的证明于1976年由美国数学家阿佩尔(Kenneth

Appel)与哈肯借助计算机完成,遂称四色定理。

故正确答案为B。25.日本一直致力于把“公务员”向“事务公务员”转型,避免官僚权力化。新政府上台后,宣称要打破明治时代以来100多年的“官僚政治”,实行由“政治家主导”的政治,日本的“官僚”指的是政府公务员,特别是那些对政策制定能够发挥重大影响的高级公务员,而“政治家”主要指直接由国民选出的议员。此举最直接的结果是,让公务员的吸引力大大减弱,成为正常职业的一种,因此不少人主动退出这一考试,同时,真正有志于政治事务的人士面临的录取比例自然明显提升。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日本公务员制度的演变

B.论日本公务员考试之变迁

C.日本为何出现“公考冷”

D.日本的公务员制度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介绍日本“把‘公务员’向‘事务公务员’转型,避免官僚权力化”的具体做法。接着总结前文,说明前文举措导致日本公务员吸引力减弱,不少人主动退出公务员考试。文段为“分—总”结构,文段最后一句为主旨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B项和D项“日本公务员制度的演变”“论日本公务员考试之变迁”“日本的公务员制度”偏离重点,排除A项、B项和D项。

因此,选择C选项。

26.在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西周以来的旧礼制难以继续维持下去,对此,孔子在情感上并不认同,但是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办起了“私学”,主张“________”:不论是贵族或平民,也不论出身何处,都可以到他的私学来学习。由此可见,孔子选定了一条道路,就是用教育和文化去________社会。

依次填入划线处的词语,最合适的一组是:

A.有教无类

改造

B.因材施教

适应

C.举一反三

完善

D.仁者爱人

融入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冒号起到对该空解释说明的作用,故该空强调“不论是贵族或平民,也不论出身何处,都可以到他的私学来学习”。A项“有教无类”指对各类人平等看待,都施以教育,符合文意。B项“因材施教”指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文段强调的是不论出身,与才能无关,排除B项。C项“举一反三”指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与文意无关,排除C项。D项“仁者爱人”即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未提到教育,排除D项。答案锁定A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改造”指修改或变更原事物,使适合需要,“改造社会”搭配得当。

因此,选择A选项。

适应:适合于。完善:使完备美好。融入:混入、混合。

27.212,214,217,222,230,(

A.232

B.238

C.242

D.258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考虑做差。

第二步,做两次差如图所示:

二次差数列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3+1=4,一次差数列下一项为8+4=12,则所求项为230+12=242。

因此,选择C选项。28.一社会工作评估机构对某项目服务对象人数的变化、工作项目的完成情况、资源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估,这种评估属于:

A.过程评估

B.效果评估

C.个别评估

D.目标评估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社工知识。

第二步,过程评估是对整个介入过程的监测评估。它对工作过程的每一步骤、每一个阶段分别做出评估,关心的重点是各种步骤和程序。而题干中社工评估人数、完成情况和资源使用情况,属于过程评估的方式。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效果评估是衡量规划、项目、服务机构经过实施活动所达到的预定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题干中并未评估此项目是否达到了既定效果。B项错误。

C项:个别评估是指除去一般情况只分析项目个例,考查所遇到的困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实际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而题干并未提及个别情况。C项错误。

D项:目标评估是指预计规划的目标什么时候能实现,要花费多大的能力财力,目标现不现实自己能否有能力达到等。主要考查目标问题。D项错误。

29.下面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将离你而去,迈着缓慢的脚步,带着沉重的心情,离开最恼人的城市,告别最难忘的朋友。

B.经过这一段的思考,终于使他明确了今后的人生道路,决心重新振作起来,一切从头开始。

C.地处热带、亚热带的广东、广西、云南、四川、湖北等省区的南部,气候炎热,阳光充足,各种农作物生长茂盛。

D.在一些人对他从事的工作不理解的时候,也曾使他受到很大的压力。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A项表意明确,没有语病。

第二步,B项主语残缺,改为“经过这一段的思考,他终于明确了……”。

第三步,C项主语残缺,在“地处”前加主语。

第四步,D项主语残缺,改为“在一些人对他从事的工作不理解的时候,他感受到很大的压力”。

因此,选择A选项。

30.下列对有关法律的解释,正确的是:

A.人民法院不可以在当事人不在场或者不知情的情况下缺席判决离婚

B.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以夫妻的名义同居生活,形成事实有效婚姻

C.我国法律规定,对婚姻关系解除的判决不能申请再审

D.对于父母无力赡养的祖父母,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没有赡养义务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十六章第二百零二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不得申请再审。因为,离婚案件涉及人的身份关系,此类案件判决一经生效,就可能有新的法律关系产生,例如,离婚一方当事人再婚,产生了新的婚姻关系,另一方当事人认为离婚判决存在错误,要求再审。对这种情况,即使再审,在事实上也不可能恢复过去的婚姻关系。所以,民事诉讼法规定,对离婚判决,当事人不得申请再审。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十二章第一百四十四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故人民法院可以在当事人不在场或者不知情的情况下缺席判决离婚。A项错误。

B项:根据《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第三章第十二条,申请结婚登记时,当事人已有配偶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不予登记。结婚登记是结婚的必经法律程序。不经登记就以夫妻名义同居,事实上就是非婚姻状态,其形式和内容都无法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故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以夫妻的名义同居生活,不形成事实有效婚姻。B项错误。

D项:根据《婚姻法》第三章第二十八条,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义务。即对于父母无力赡养的祖父母,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有赡养义务。D项错误。

31.关于小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麦属于被子植物

B.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区

C.温暖湿润的储存条件能延长小麦种子的寿命

D.“芒种”节气的得名与冬小麦即将成熟有关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项正确,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根本区别是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着,种子裸露;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小麦果实的果皮和种皮紧密的贴合在一起,很薄,肉眼看不见,因此属于被子植物。

B项正确,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区,中国是世界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

C项错误,小麦种子种皮较薄,组织结构疏松,吸湿能力较强,虽然具有耐热性、耐储性等特点,但在高温下长时间储存也会降低小麦的品质。除此之外,小麦是抗虫性差、染虫率较高的粮种,温度高易造成害虫的发生。因此保持一定的低温,可以延长小麦种子的寿命与品质稳定期,延缓小麦的陈化。

D项正确,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芒种”是农事最为繁忙的节气之一。主要由于在我国广大地区,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即将成熟,农民进入农忙时期,故“芒种”也称“忙种”。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32.乔布斯说:“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他们就会发现,这就是我想要的。”汽车大王福特也说过:“如果你问你的顾客需要什么,他们会说需要一辆更快的马车。”以上两段话体现出:

①消费者的需求是被引导的

②消费者的需求是自发的

③消费者的需求是厂家生产的依据

④消费者的需求是厂家生产的结果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微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题干中,“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他们就会发现,这就是我想要的。”这句话说明生产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产品引导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的需求不是自发的。①项说法正确,②项说法错误。

汽车大王福特说过:“如果你问你的顾客需要什么,他们会说需要一辆更快的马车。”汽车和马车,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如果消费者的需求是厂家生产的依据,那顾客需要马车,福特相应的也应该生产马车,而不是汽车。汽车大王福特根据消费者“想要更快”的需求大批量生产汽车,消费者得以消费。③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因此①④说法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说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调节生产,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3.人的自尊可以划分为有条件的自尊和无条件的自尊。前者是通过达到一些预设的标准来获得的自尊,自我价值感有赖于这些标准的实现,而非自我的本真需要,比如认为拥有美貌才有价值感。有条件自尊者往往并不了解自己的需要,其衡量自尊的标准是内化得来的。如果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对自己欲求的行为进行奖励,对不欲求的行为进行惩罚,这就把行为标准强加给了儿童,儿童会不自觉地把这种标准当作自己的人生追求。有条件的自尊往往通过强烈的自我意识表现出来,这样的人总是通过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

与这段文字的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人的本真需求是有条件自尊的来源

B.父母的过分溺爱会损害孩子的自尊

C.有条件自尊者往往过于在意外界的评价

D.父母给孩子制定行为标准对其成长不利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根据文段尾句的表述“有条件的自尊往往通过强烈的自我意识表现出来,这样的人总是通过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可知,有条件的自尊者对外界的评价往往过于在意,对应C项。根据第二句内容“前者是通过达到一些预设的标准来获得的自尊······而非自我的本真需要”,可知A项错误。B项“父母的过分溺爱”在原文中没有提到,无中生有,排除。D项“对其成长不利”在文段中没有提到,作者并未对父母制定标准的效果进行评价,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文段中第二句话“前者(有条件的自尊)是通过达到一些预设的标准来获得的自尊……而非自我的本真需要”,可知人的本真需求并非是有条件自尊的来源,不符合文意。B项“父母的过分溺爱”这一概念,属于无中生有,不符合文意。C项对应文段最后一句“有条件的自尊往往……这样的人总是通过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可知有条件自尊者往往过于在意外界的评价,符合文意。D项对应文段第四句“父母把行为标准强加给了儿童”,“制定行为标准”和“强加行为标准”并不是一回事,属于偷换概念,且“对其成长不利”属于无中生有,不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抓住选项中的观点,根据文段中对应内容,对这些观点进行判断。A项,由“自我价值感有赖于这些标准的实现,而非自我的本真需要”可知,说法错误

B项,文段说的是如果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会使得儿童形成有条件的自尊,由此不能得出“父母的过分溺爱会损害孩子的自尊”,说法错误。

C项,由“有条件的自尊往往通过强烈的自我意识表现出来,这样的人总是通过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可知,说法正确

D项,“对其成长不利”说法过于绝对,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34.“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当今世界,不同文明之间,是冲突还是对话、对抗还是合作,已经成为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也是人类文明何去何从的“时代之问”。在一些国家之间,诸多历史的隔阂需要消除,诸多现实的误解需要澄清,诸多人为的偏见更应被摒弃。事实上,能战胜“文明较量”“文明冲突”“文明对抗”的,只能是文明对话、文明交流、文明互鉴。

最适合作为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多彩多样的文明

B.文明的冲突

C.文明的交流互鉴

D.时代之问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援引观点,提出“文明是多彩的”“文明是平等的”以及“文明是包容的”,随即用转折关联词“事实上”提出能战胜“文明较量”“文明冲突”“文明对抗”的,只能是文明对话、文明交流、文明互鉴。文段是分—总结构。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文明的交流互鉴”是尾句主旨的同义替换,正确。A项、B项和D项均为非重点描述,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35.-2,-1,2,9,24,55,(

A.81

B.98

C.118

D.135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

第二步,做二次差如图所示:

二次差数列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下一项为16×2=32,则一次差数列为31+32=63,所求项为55+63=118。

因此,选择C选项。

36.小刘是环保志愿者组织“拯救地球”的成员,由于身患重病,不能到上海做世博会志愿者,而该组织其他成员都是获得了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的资格。

由此可以推出:

A.小刘是“拯救地球”的成员,但未获得上海世博会志愿者资格

B.上海世博会志愿者都是“拯救地球”的成员

C.如果有人是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又是“拯救地球”成员,他一定不是小刘

D.如果有人是“拯救地球”的成员,但不是上海世博会志愿者,他一定是小刘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题干对象及其关系。题干说明小刘不能到上海做世博会志愿者,并不能说明小刘没有获得志愿者的资格,而该组织其他成员都是获得了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的资格,并不能说明该组织其他成员就一定到上海世博会做志愿者了。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说小刘未获得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的资格,根据第一步分析可知,小刘不能到上海做世博会志愿者,并不能说明小刘没有获得志愿者的资格,因此A项不能由题干推出;B项不符合推断,由题干信息可知,有些“拯救地球”的成员获得了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的资格,并不能说明这些人就一定到上海世博会做志愿者了,而上海世博会志愿者不一定都是“拯救地球”的成员;C项符合推断,有人是上海世博报会志愿者,说明这个人肯定是获得了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的资格,并且又是“拯救地球”的成员,小刘虽然是“拯救地球”成员,但他不能到上海做世博会志愿者,说明他不是志愿者,那么这个人肯定不是小刘;D项不能由题干信息推出,根据第一步分析可知,这个人不一定是小刘,可以是其他人,因为组织中的其他成员是否有原因也没能成为志愿者是未知的,所以不能说这个人一定是小刘,因此D项说法无法判断。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题干只说明该组织其他成员都获得了志愿者的资格,不代表上海世博会志愿者都是该组织成员,排除;

B项:题干只说明小刘由于身患重病,不能到上海做世博会志愿者,不代表一定未获志愿者资格,排除;

C项:题干明确表示小刘不能去做志愿者,因此志愿者一定不是小刘,可以推出;

D项:该组织其他成员都获得了志愿者资格,并不代表所有获得资格的人都去当志愿者,所以没有去当志愿者的该组织成员不一定是小刘,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根据题干已知信息进行推理,选择能够推出的一项,可依次分析各选项。A项,由题干小刘因身患重病不能到上海做世博志愿者可知,错误。

B项,由题干最后一句“拯救地球”的其他成员都获得了资格,并不能推出小刘没有获得上海世博会志愿者资格,错误。

C项,由于小刘没有做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因此一定正确。

D项,由于题干中“拯救地球”的其他成员只是获得了志愿者的资格,并不一定都是志愿者,因此错误。

故本题选C。37.两个半径不同的圆柱形玻璃杯内盛有一定量的水,甲杯的水位比乙杯高5厘米。甲杯底部沉没着一个石块,当石块被取出并放进乙杯沉没后,乙杯的水位上升了5厘米,并且比这时甲的水位还高10厘米,则可得知甲杯与乙杯底面积之比为:

A.3∶2

B.1∶2

C.2∶3

D.3∶5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石块未取出前,甲杯的水位比乙杯高5厘米;当石块被取出放进乙杯后,乙杯的水位上升了5厘米,而此时乙杯的水位比甲高10厘米。可知整个过程甲杯的水位下降了10厘米。甲杯下降的10厘米高度的体积,与乙杯上涨的5厘米高度的体积,均为石块的体积,故其底面积之比应为二者体积上涨高度的反比,为5∶10,即1∶2。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立体几何类。

第二步,设最初甲的水位为x,由甲比乙高5厘米知,乙为(x-5)厘米,根据乙杯上升5厘米得,此时乙为x-5+5=x,同理可得,此时甲为(x-10)厘米。

第三步,前后比较可知,乙上升5厘米,甲下降10厘米。故甲、乙底面积之比为1∶2(体积相同,高度和底面积成反比)。

因此,选择A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立体几何类。

第二步,加入石头后,当乙涨了5厘米,到了甲原先的水位,则甲原先的水位(有石头)比甲现在的水位(没有石头)高了10厘米,故S甲∶S乙=5∶10=1∶2(体积相同,高度和底面积成反比)。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当石块放入乙杯时乙杯水位提高5厘米,可知石块体积=乙杯底面积×5。甲杯原水位=乙杯原水位+5,甲杯现水位=乙杯现水位-10,甲杯的水位变化是因为取出了石块,故石块体积=(甲杯现水位-甲杯原水位)×甲杯底面积。石块体积不变,故所求甲、乙两杯底面积之比即为水位变化的反比。根据题意设原来乙杯水位为a,甲杯水位为a+5,石块从甲杯放入乙杯,乙杯水位变为a+5,而甲杯水位为a+5-10=a-5,即甲杯水位下降了a+5-(a-5)=10厘米,根据石块体积不变,水杯底面积与高度之比成反比,故甲、乙杯底面积之比为5∶10=1∶2。故本题选B。38.饭后立刻参加体育运动或体力劳动,有助于消化,对身体有益。(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饭后消化器官需要大量的血液供应,进行紧张的工作。若在这时跑步或运动,势必使骨骼肌抢走许多血液,结果造成消化道缺血,不但胃肠的蠕动减弱,而且消化液的分泌也会显著减少,这将引起消化不良。所以,饭后立刻参加体育运动或体力劳动,不利于消化。

因此,本题错误。

39.监督:人大:媒体

A.教育:小学:中学

B.融资:借贷:赞助

C.增收:加薪:优惠

D.惩罚:死刑:徒刑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涉及三个词项间的关系,分析发现人大和媒体都具有监督的功能。结合选项选出与题干关系一致的一项。人大和媒体是不同的机构,两者为并列关系,都具有监督的功能。

A项,小学和中学都是学校,两者为并列关系,都具有教育的功能,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借贷和赞助都是融资的方式,并非功能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加薪是增收的一种方式,但优惠与增收没有必然联系,并非功能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死刑和徒刑都是惩罚的方式,并非功能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40.某单位安排职工参加百分制业务知识考试,小周考了88分,还有另外2人的得分比他低。若所有人的得分都是整数,没有人得满分,且任意5人的得分不完全相同,问参加考试的最多有多少人?

A.38

B.44

C.50

D.62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为了让参加考试的人“最多”,则尽可能在每一个分数段都有尽可能多的人分数相同。从88~99分,共有12个整数分数可以重复,同时又由于“任意5人的得分不完全相同”,所以要求重复的分数的人数最多为4人。这样一共有48人,再加上两个低于88分的人,所以最多50人。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最值问题,属于最不利构造。

第二步,为使参加考试的人最多,需每个分数对应人数尽可能多,从88—99分共12个不同分数,根据任意5个人不完全相同可知,每个分数最多有4人相同,分数不低于88的最多4×12=48(人)。

第三步,通过还有2人比88低可知,参加考试的人数最多为48+2=50(人)。

因此,选择C选项。41.如果一个社会10个人中只有4个人就业,另外6个人失业,社会保障体系就要用4个人的收入支持另外6个人的保障;如果一个社会10个人中有9个人就业,只有1个人失业,那么社会保障体系就很容易而且高质量地建立起来。这说明:

A.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根本措施

B.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需要经济发展为其奠定物质基础

C.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D.坚持权力与义务相统一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材料中体现的是就业人数对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作用。就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完善,可以为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B项表述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体现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但是材料中没体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问题。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C项: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对我们的启示,但是材料中没有体现我们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D项:侧重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材料中没有体现。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42.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

A.鹅∶白毛浮绿水

B.鲈鱼∶鲈鱼雪片肥

C.酒∶醉卧沙场君莫笑

D.元宵∶东风夜放花千树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一骑红尘妃子笑”出自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这句诗描写的是骑马飞奔送“荔枝”,得贵妃嫣然一笑,本句诗不是正面描写“荔枝”,而是通过妃子笑来侧面描写“荔枝”,二者是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白毛浮绿水”出自骆宾王的《咏鹅》,这句诗描写的是“鹅”游水嬉戏的神态,本句诗不是正面描写“鹅”,而是通过白毛和绿水来侧面描写“鹅”,二者是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鲈鱼雪片肥”出自元稹《酬友封话旧叙怀十二韵》,这句诗是正面描写了“鲈鱼”的肉质肥美,排除;

C项:“醉卧沙场君莫笑”出自王翰的《凉州词二首》,这句诗描写的是醉倒在战场上的情形,并不是描写“酒”,排除;

D项:“东风夜放花千树”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这句诗描写的是“元宵”节的美景,但“元宵”节是一个节日,不是实物,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43.将5个相同的圆锥体零件表面涂上红、黄、蓝三种颜色。要求同一个零件的底面只能用一种颜色,同一个零件的斜面也只能用一种颜色,且5个零件的颜色彼此不完全相同,问总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涂色方式?

A.84

B.126

C.172

D.180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

第二步,每个圆锥体有底面、斜面(即侧面展开面)两个面需要涂色,每个面都可以在3种颜色里任选一种,则每个圆锥体有=9种。“彼此不完全相同”,意指任选2个零件,不是完全一样的涂色方法(例如可以底面一个颜色但斜面不同),那么即在9种涂色方式中选择5种作为零件涂色方式即可,共有=126种。

因此,选择B选项。44.互联网时代,实现了信息的爆炸式生产和裂变式传播,也让一批动辄以“内幕消息”“最新研究”为噱头的网络谣言借机扩散、混淆视听。无论是________的标题措辞,还是假借专家冒充权威,近年来网络谣言呈现新套路、新伎俩,不明真相的网友面对________的论调,往往真假难辨,受其蒙骗。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虚张声势

荒诞不经

B.骇人听闻

似是而非

C.耸人听闻

言之凿凿

D.天马行空

言不及义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横线前后“假借专家冒充权威”“真假难辨,受其蒙骗”可知,这些论调表面上有一定的说服力。A项“荒诞不经”形容言论荒谬,不合情理;B项“似是而非”指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D项“言不及义”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三者均与语境相悖,排除A项、B项和D项。C项“言之凿凿”形容说得非常确实,符合语境。答案锁定C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根据横线前“‘内幕消息’‘最新研究’为噱头的网络谣言”可知,这里有夸大的意思。“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虚张声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天马行空:多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不受拘束。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

45.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会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掌握互联网技术,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但要知道,技术的发展是在不断演进的,一个社会总会不断出现新的“落伍者”,即便是今天在数字化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未来也可能沦为“落伍者”,面临今天部分老人所面临的困境。因此,抛开技术不谈,我们的公共服务,首先还是应在理念上有更多的包容、普惠底色,真正依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去设定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而不是一味追求技术上的“现代化”。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从资源和技术上能有效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根本性难题

B.老年人在网络时代遭遇数字鸿沟的现象变得更加突出

C.在相关领域针对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

D.数字化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部分老年人群体带来不便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介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会慢慢地熟练使用智能手机。接着通过“但”进行转折,指出技术的发展是不断演进的,社会总会不断出现“落伍者”,今天的年轻人未来也可能沦为“落伍者”。尾句通过“因此”总结前文,提出我们应该从理念层面体现包容性,依据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公共服务。文段重在强调用包容的理念依据不同群体需求提供公共服务,对应C项。

A项,“从资源上解决老年人难题”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B项,“遭遇数字鸿沟的现象变得更加突出”为问题表述,文段重点在提出对策,问题表述非重点,排除。

D项,“给部分老年人群体带来不便”为问题表述,文段重点在提出对策,问题表述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让老人在数字化时代少碰壁,别再把他们视为“少数群体”》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话通过背景铺垫先介绍了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掌握互联网技术,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紧接着第二句话通过转折关联词“但”,指出即便是数字化社会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未来也可能面临今天部分老人所面临的困境,属于问题表述。最后一句提出对策,即我们的公共服务应在理念上有更多的包容、普惠底色,真正依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去设定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文段为“分—总”结构,最后一句为文段重点。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为对策的概括归纳项,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主旨归纳。解答本题要抓住“因此”这一提示文段结论的关键词,其后内容为文段主旨句,即我们的公共服务应在理念上有更多包容、普惠底色,而不是一味追求技术的“现代化”。

文段首先指出虽然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掌握互联网技术,能够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但技术总是不断发展的,总会有人成为“落伍者”;然后以“因此”得出结论——我们的公共服务应在理念上有更多的包容、普惠底色,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去设定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而不是一味追求技术的“现代化”。C项与“因此”后的结论相符,是文段意在强调的重点。

A项,文段强调的是从公共服务的理念上解决“落伍者”面临的困境,而不是从“资源和技术上”,排除。

B、D两项仅着眼于老年人在数字时代面临的问题,未涉及对策,排除。

故本题选C。46.在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对于住宅小区电梯内悬挂广告所获得的收益应归(

A.除一楼住户外的其他住户共有

B.全体住户共有

C.开发商所有

D.除一楼住户外的其他住户与开发商共有、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权知识。

第二步,《物权法》和《物业管理条例》规定,小区业主对所购房屋单元享有专有所有权,对建筑物的外墙、电梯和楼道等共有部分享有共有所有权。也就是说小区电梯的使用权和收益都应该归于业主。

因此,选择B选项。

47.道德作为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其主要职能不包括:

A.教育职能

B.认识职能

C.调节职能

D.沟通职能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道德概述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道德职能是道德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包括认识职能、调节职能、评价职能和教育职能四类。认识职能指人们通过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来认识自己对社会和他人应负的道德责任,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原则和规范,对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作出正确的自觉的选择。由此可知,道德的主要职能不包括沟通职能。

因此,选择D选项。

①调节职能指调节家人与家庭成员、个人与朋友、同志,个人与领导,个人集体乃至国家之间的关系,使社会人际关系得以协调、完美。

②评价职能指运用善恶视念去评价他人的行为,衡量自己的行为,以达从善弃恶的目的。

③教育职能在于教导和培养人们良好的个人道德意识,行为和品质,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使受教育者成为有道德的人。

48.下列垃圾中属于居民家庭可回收物的是(

)。

A.过期药品

B.水银温度计

C.废旧电线

D.充电电池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A项错误,过期的药品属于有害垃圾的废药品及其包装物类。过期的药品,不具备原先的药效,还容易因为变质的原因,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B项错误,水银温度计是有害垃圾,废电池(充电电池、铅酸电池、镍镉电池、纽扣电池等)、废油漆、消毒剂、荧光灯管、含汞温度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等。

C项正确,可回收物是指回收后经过再加工可以成为生产原料或者经过整理可以再利用的物品。根据《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规定,可回收物主要品种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玻璃、废纸塑铝复合包装等。废旧电线属于可回收物。

D项错误,充电电池是有害垃圾,废电池(充电电池、铅酸电池、镍镉电池、纽扣电池等)、废油漆、消毒剂、荧光灯管、含汞温度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等。

故正确答案为C。49.在文学天地里,学会退后半步,你会发现,这世界变得非常________。一篇非难的文字,两句背后的议论,文人之间的________,完全可以不予理会。文学,是一种特殊的________,很难说谁是绝对的胜利者,谁是绝对的失败者。成功了,仍可以挑出一大堆毛病;失败了,同样可以找到一大堆值得肯定的地方。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宽阔

评头论足

竞技

B.辽阔

妒忌争宠

角逐

C.豁达

说长道短

较量

D.广阔

说三道四

比赛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该空形容“世界”。A项“宽阔”指面积大,范围广,广阔,符合语境。B项“辽阔”指宽阔的,广阔的,符合语境。C项“豁达”指心胸开阔,性格开朗,能容人容事,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D项“广阔”指广大宽阔,符合语境。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两句背后的议论”可知,填入该空词语应有“谈论、议论”之意。A项“评头论足”指对人对事说长道短,多方挑剔,符合语境。B项“妒忌争宠”指嫉妒,使用手段争着取得别人对自己的宠爱,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D项“说三道四”形容不负责任地胡乱议论,文意符合,但是该词通常用于口语化表达,与文段语体风格不符合,排除D项。答案锁定A选项。

第三步,验证第三空。根据“很难说谁是绝对的胜利者,谁是绝对的失败者”可知,填入该空词语应有比拼之意。A项“竞技”多指体育、网络游戏比赛等,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A选项。

说长道短:意思是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角逐:指较量。较量: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比赛:体育、生存等活动中,比较本领、技术的高低。

50.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不是他上班老堵车,就是等的车老是不来,所以他上班总是迟到

B.尼克松脸色阴沉,步伐缓慢地走了进来,坐在办公桌后面的椅子上

C.9点整,技师们最后一次调整灯光和检查音响效果

D.如果他失败,至少他也知道他是失败得很光荣的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A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导致语意表达混乱,正确表述应为:他上班不是老堵车,就是等的车老不来,所以他上班总是迟到。

B项,没有语病,排除B。

C项,没有语病,排除C。

D项,没有语病,排除D。

此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51.下列名著中,出自同一大洲的有:

A.《基督山伯爵》

B.《百年孤独》

C.《红高粱》

D.《浮士德》

参考答案:A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基督山伯爵》是法国作家大仲马的作品,《浮士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