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ad14e09996b5db6a577cae1b02c3720/2ad14e09996b5db6a577cae1b02c37201.gif)
![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ad14e09996b5db6a577cae1b02c3720/2ad14e09996b5db6a577cae1b02c37202.gif)
![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ad14e09996b5db6a577cae1b02c3720/2ad14e09996b5db6a577cae1b02c37203.gif)
![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ad14e09996b5db6a577cae1b02c3720/2ad14e09996b5db6a577cae1b02c37204.gif)
![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ad14e09996b5db6a577cae1b02c3720/2ad14e09996b5db6a577cae1b02c372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觉神经:嗅神经、视神经、听神经;单纯运动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混合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还含有副交感神经纤维。第十一章神经系统检查1
(一)嗅神经嗅神经传导嗅觉,嗅觉感受器在鼻粘膜,嗅觉中枢位于大脑颞叶。
1.检查法2.临床意义①一侧嗅觉丧失,提示同侧嗅球或嗅丝的病变,多见于创伤、蝶鞍附近的占位性病变等。两侧嗅觉丧失多见于颅底脑膜结核、鼻粘膜病变,如感冒、萎缩性鼻炎等。②嗅幻觉多见于颞叶肿瘤或癫痫的先兆期。③嗅觉过敏见于癔症。
鼻粘膜——嗅神经————嗅球——嗅束——颞叶中枢
脑膜颅底蝶鞍
(一)嗅神经鼻粘膜——嗅神经————嗅球——嗅束2(二)视神经视神经检查包括视力、视野和眼底检查。1.视野周边视力。(1)检查法:(2)临床意义:凡视觉通路的某一部位遭受损害都可引起视野缺损。
2.眼底(1)检查法:主要观察视神经乳头、视网膜血管、黄斑区、视网膜各象限是否有异常改变。(2)正常眼底:视神经乳头为淡红色,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动脉较细,色鲜红,静脉较粗,色暗红,动、静脉之比为2∶3。视网膜全部为鲜橘红色,黄斑位于视乳头颞侧偏下方,呈暗红色,在其中央有一小反光点。
(二)视神经3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课件4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课件5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课件6
正常眼底(右)
7(3)临床意义颅内压升高: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表现为视乳头隆起、水肿,边缘模糊不清,静脉淤血和纡曲,并可见火焰状出血。高血压、动脉硬化:早期为视网膜动脉痉挛。硬化期为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增强,有动静脉交叉压迫现象,动脉呈铜丝状或银丝状。晚期视乳头周围有火焰状出血,棉絮状渗出物,严重时有视乳头水肿。(3)临床意义8糖尿病:Ⅰ期:微血管瘤、出血;Ⅱ期:微血管瘤,出血并有硬性渗出;Ⅲ期:出现棉絮状软性渗出;Ⅳ期: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Ⅴ期:机化物增生;Ⅵ期: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失明。白血病:视乳头边界不清,视网膜血管色淡,血管曲张、弯曲,视网膜上有带白色中心的出血斑及渗出物。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视神经乳头色苍白,边界清晰。糖尿病:9(三)动眼、滑车、展神经1.功能。2.检查法。3.临床意义
①动眼神经麻痹时出现眼睑下垂,眼球向内、向上及向下活动受限而出现外斜视和复视,并有瞳孔散大,调节和聚合反射消失。②滑车神经单独麻痹很少见,眼球向下及向外运动减弱,向下看时出现复视,但患者多无斜视。③展神经受损时眼球不能外展,出现内斜视和复视。多见于脑肿瘤、结核性脑膜炎、脑出血、脑疝等。如一侧脑干或颈交感神经受损时出现患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或伴有同侧面部少汗或无汗,称为霍纳综合征(Hornersyndrome)。
(三)动眼、滑车、展神经10外展内收上直肌下斜肌上斜肌下直肌外直肌内直肌滑车神经外展内收上直肌下斜肌上斜肌下直肌外直肌内直肌滑车神经11(四)三叉神经
1.功能: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
2.检查法①触、痛觉和温度觉。②咀嚼肌和颞肌。
3.临床意义
①三叉神经感觉支病变---感觉减退、丧失或疼痛。三叉神经痛常为突然发作的一侧面部剧痛,可在三个分支的出面骨孔(眶上孔、上颌孔和颏孔)处有压痛点,且按压时可诱发疼痛。②一侧运动支受损,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该侧咀嚼肌萎缩、肌力减弱;两侧运动支受损,患者口半张,不能咀嚼。常见于牙根脓肿、龋齿、鼻窦炎、下颌关节病变、颅脑损伤或肿瘤等。
(四)三叉神经12
(五)面神经1.功能面部表情肌和舌前2/3的味觉。面神经核位于脑桥,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受双侧大脑皮质运动区的支配,并发出运动纤维支配同侧颜面上半部的肌肉,核的下部分仅受对侧大脑皮质的支配,并发出运动纤维支配同侧颜面下半部的肌肉。
2.检查法3.临床意义(1)中枢型:病灶对侧颜面下部肌肉麻痹。多见于脑血管病变、脑肿瘤和脑炎等。(2)周围型:病灶同侧全部面肌瘫痪,还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等。多见于受寒、耳部或脑膜感染、神经纤维瘤。(五)面神经13中枢型周围型中枢型周围型14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课件15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课件16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课件17(六)位听神经1.功能包括蜗神经和前庭神经(vestibularnerve)。前者传导听觉,后者传导平衡觉,感受器在内耳,中枢在大脑颞叶。
2.检查法(1)听力:Rinne试验与Weber试验。(2)前庭神经:闭目直立、眼球震颤试验。正常耳传导性耳聋感音性耳聋Rinne试验气导>骨导骨导>气导气导>骨导Weber试验居中患侧音响强健侧音响强
(六)位听神经18
3.临床意义
(1)传导性耳聋多见于外耳道与中耳的病变,如外耳道异物或耵聍、鼓膜穿孔和中耳炎等。感音性耳聋多见于内耳、蜗神经、蜗神经核、核上听觉通路病变,如迷路炎、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中毒、脑肿瘤及炎症等。混合性耳聋多见于老年性耳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功能性耳聋(患者自觉有耳聋,但检查时无听力丧失或与自觉症状程度不符)见于癔症。
(2)前庭功能受损时可出现眩晕、呕吐、激发试验眼震减弱或消失、平衡障碍等,见于Méniere病等。3.临床意义19
(七)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1.功能软腭和咽肌的运动,咽部感觉和舌后1/3味觉。
2.检查法
3.临床意义舌咽、迷走神经或其核受损时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咽部感觉丧失,咽反射消失,常伴舌肌萎缩,称延髓性麻痹。多见于脑炎、脊髓灰质炎、多发性神经炎、鼻咽癌转移等。核上受损只有两侧都受损时才出现临床表现,但与延髓性麻痹表现不同的是咽反射亢进,无舌肌萎缩,称假延髓性麻痹,可发生于两侧脑血管病及脑炎等。
(七)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20
(八)副神经1.功能支配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2.检查法3.临床意义一侧副神经或其核受损时,该侧垂肩,耸肩无力,头不能转向对侧或转头无力。见于副神经损伤和颈椎骨折等。两侧核上同时损伤较少见。
(八)副神经21
(九)舌下神经1.功能支配舌肌运动,其核只受对侧大脑皮质的支配。2.检查法嘱患者伸舌,观察舌尖方向、有无舌肌萎缩和震颤。3.临床意义
一侧舌下神经或其核受损时,病侧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病侧,且舌肌萎缩,舌肌震颤。多见于多发性神经炎和脊髓灰质炎等。
一侧核上受损时,病灶对侧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头偏向病灶对侧,但无舌肌萎缩,也无舌肌震颤。多见于脑外伤、脑肿瘤和脑血管病等。(九)舌下神经22中枢性舌下神经麻痹周围性舌下神经麻痹中枢性周围性23
四、神经反射检查
神经反射。反射弧。生理反射。病理反射。检查时注意两侧对比。深反射: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官高级中枢深反射减弱或消失:下级神经元损害;深反射亢进:上级级神经元损害。浅反射: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大脑皮质—锥体束——传出神经——效应器官浅反射减弱或消失:上或下级神经元损害。无亢进的情况。
四、神经反射检查24
(一)浅反射浅反射是刺激皮肤或粘膜引起的反射。
1.角膜反射角膜,三叉神经眼支,脑桥,面神经,眼轮匝肌。
(1)检查法(2)临床意义:①如直接角膜反射存在,间接角膜反射消失为受刺激对侧的面神经瘫痪。②如直接角膜反射消失,间接角膜反射存在为受刺激侧的面神经瘫痪。③若直接、间接角膜反射均消失为受刺激侧三叉神经病变,深昏迷患者角膜反射也消失。
(一)浅反射25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课件26
2.腹壁反射上腹壁反射通过脊髓胸段7~8节,中腹壁反射胸9~10节,下腹壁反射胸11~12节。(1)检查法(2)临床意义①减弱或消失分别见于同侧胸髓7~8节、胸9~10节、胸11~12节病损。②一侧上、中、下腹壁反射同时消失见于一侧锥体束病损。③双侧上、中、下腹壁反射均消失见于昏迷和急性腹膜炎患者。肥胖、老年人、经产妇也可。2.腹壁反射上腹壁反射通过脊髓胸段7~27
3.提睾反射腰髓1~2节。(1)检查法
(2)临床意义:①双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腰髓1~2节病损。②一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锥体束损害。老年人、腹股沟疝、阴囊水肿等也可。
3.提睾反射腰髓1~2节。28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课件29
(二)深反射深反射刺激骨膜、肌腱。
1.检查法(1)肱二头肌反射颈髓5~6节。
(2)肱三头肌反射颈髓7~8节。
(3)桡骨骨膜反射颈髓5~6节。(4)膝反射腰髓2~4节。(5)踝反射骶髓1~2节。
2.临床意义①深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末梢神经炎、神经根炎、脊髓灰质炎、脑、脊髓休克状态等。患者肌肉没有放松。②深反射亢进见于锥体束的病变,如急性脑血管病、急性脊髓炎休克期过后等。(二)深反射深反射刺激骨膜、肌30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课件31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课件32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课件33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课件34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课件35反射分离现象:锥体束受损时浅反射因反射弧中断而出现减弱或消失,深反射因失去上运动神经元的抑制而出现亢进的现象。(四)病理反射1.检查法
(1)巴宾斯基征(Babinskisign):脚底(2)奥本海姆征(Oppenheimsign):胫骨(3)戈登征(Gordonsign)
:腓肠肌(4)查多克征(Chaddocksign):脚背(5)贡达征(Gondasign)
:压脚背(6)霍夫曼征(Hoffmannsign):指甲反射分离现象:锥体束受损时浅反射因反射弧中断36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课件37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课件38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课件39(7)肌阵挛:①髌阵挛②踝阵挛
2.临床意义以上几种体征临床意义相同,均为锥体束病变,其中巴宾斯基征意义最大,也较易引出。霍夫曼征多见于颈髓病变。1岁半以内的婴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也可出现这些反射,不属于病理性。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亢进和神经官能症也可出现阵挛,但表现短暂且为双侧。(7)肌阵挛:40
(五)脑膜刺激征是脑膜病变或其附近病变波及脑膜时,刺激脊神经根,使相应肌群发生痉挛,当牵扯这些肌肉时出现防御反应的现象。
1.检查法(1)颈强直(2)凯尔尼格征(Kernigsign)(3)布鲁津斯基征(Brudzinskisign)
2.临床意义各种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压力增高等。颈强直也可见于颈椎病、颈部肌肉病变,凯尔尼格征也可见于坐骨神经痛、腰骶神经根炎等。(五)脑膜刺激征41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课件42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课件43(六)拉塞格征拉塞格征(Laseguesign)是坐骨神经根受到刺激的表现。
1.检查法直腿抬高。
2.临床意义见于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或腰骶神经根炎等。(六)拉塞格征44第十一章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觉神经:嗅神经、视神经、听神经;单纯运动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混合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还含有副交感神经纤维。第十一章神经系统检查45
(一)嗅神经嗅神经传导嗅觉,嗅觉感受器在鼻粘膜,嗅觉中枢位于大脑颞叶。
1.检查法2.临床意义①一侧嗅觉丧失,提示同侧嗅球或嗅丝的病变,多见于创伤、蝶鞍附近的占位性病变等。两侧嗅觉丧失多见于颅底脑膜结核、鼻粘膜病变,如感冒、萎缩性鼻炎等。②嗅幻觉多见于颞叶肿瘤或癫痫的先兆期。③嗅觉过敏见于癔症。
鼻粘膜——嗅神经————嗅球——嗅束——颞叶中枢
脑膜颅底蝶鞍
(一)嗅神经鼻粘膜——嗅神经————嗅球——嗅束46(二)视神经视神经检查包括视力、视野和眼底检查。1.视野周边视力。(1)检查法:(2)临床意义:凡视觉通路的某一部位遭受损害都可引起视野缺损。
2.眼底(1)检查法:主要观察视神经乳头、视网膜血管、黄斑区、视网膜各象限是否有异常改变。(2)正常眼底:视神经乳头为淡红色,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动脉较细,色鲜红,静脉较粗,色暗红,动、静脉之比为2∶3。视网膜全部为鲜橘红色,黄斑位于视乳头颞侧偏下方,呈暗红色,在其中央有一小反光点。
(二)视神经47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课件48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课件49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课件50
正常眼底(右)
51(3)临床意义颅内压升高:出现视神经乳头水肿,表现为视乳头隆起、水肿,边缘模糊不清,静脉淤血和纡曲,并可见火焰状出血。高血压、动脉硬化:早期为视网膜动脉痉挛。硬化期为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增强,有动静脉交叉压迫现象,动脉呈铜丝状或银丝状。晚期视乳头周围有火焰状出血,棉絮状渗出物,严重时有视乳头水肿。(3)临床意义52糖尿病:Ⅰ期:微血管瘤、出血;Ⅱ期:微血管瘤,出血并有硬性渗出;Ⅲ期:出现棉絮状软性渗出;Ⅳ期: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Ⅴ期:机化物增生;Ⅵ期: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失明。白血病:视乳头边界不清,视网膜血管色淡,血管曲张、弯曲,视网膜上有带白色中心的出血斑及渗出物。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视神经乳头色苍白,边界清晰。糖尿病:53(三)动眼、滑车、展神经1.功能。2.检查法。3.临床意义
①动眼神经麻痹时出现眼睑下垂,眼球向内、向上及向下活动受限而出现外斜视和复视,并有瞳孔散大,调节和聚合反射消失。②滑车神经单独麻痹很少见,眼球向下及向外运动减弱,向下看时出现复视,但患者多无斜视。③展神经受损时眼球不能外展,出现内斜视和复视。多见于脑肿瘤、结核性脑膜炎、脑出血、脑疝等。如一侧脑干或颈交感神经受损时出现患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或伴有同侧面部少汗或无汗,称为霍纳综合征(Hornersyndrome)。
(三)动眼、滑车、展神经54外展内收上直肌下斜肌上斜肌下直肌外直肌内直肌滑车神经外展内收上直肌下斜肌上斜肌下直肌外直肌内直肌滑车神经55(四)三叉神经
1.功能: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第二支上颌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
2.检查法①触、痛觉和温度觉。②咀嚼肌和颞肌。
3.临床意义
①三叉神经感觉支病变---感觉减退、丧失或疼痛。三叉神经痛常为突然发作的一侧面部剧痛,可在三个分支的出面骨孔(眶上孔、上颌孔和颏孔)处有压痛点,且按压时可诱发疼痛。②一侧运动支受损,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该侧咀嚼肌萎缩、肌力减弱;两侧运动支受损,患者口半张,不能咀嚼。常见于牙根脓肿、龋齿、鼻窦炎、下颌关节病变、颅脑损伤或肿瘤等。
(四)三叉神经56
(五)面神经1.功能面部表情肌和舌前2/3的味觉。面神经核位于脑桥,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受双侧大脑皮质运动区的支配,并发出运动纤维支配同侧颜面上半部的肌肉,核的下部分仅受对侧大脑皮质的支配,并发出运动纤维支配同侧颜面下半部的肌肉。
2.检查法3.临床意义(1)中枢型:病灶对侧颜面下部肌肉麻痹。多见于脑血管病变、脑肿瘤和脑炎等。(2)周围型:病灶同侧全部面肌瘫痪,还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等。多见于受寒、耳部或脑膜感染、神经纤维瘤。(五)面神经57中枢型周围型中枢型周围型58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课件59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课件60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课件61(六)位听神经1.功能包括蜗神经和前庭神经(vestibularnerve)。前者传导听觉,后者传导平衡觉,感受器在内耳,中枢在大脑颞叶。
2.检查法(1)听力:Rinne试验与Weber试验。(2)前庭神经:闭目直立、眼球震颤试验。正常耳传导性耳聋感音性耳聋Rinne试验气导>骨导骨导>气导气导>骨导Weber试验居中患侧音响强健侧音响强
(六)位听神经62
3.临床意义
(1)传导性耳聋多见于外耳道与中耳的病变,如外耳道异物或耵聍、鼓膜穿孔和中耳炎等。感音性耳聋多见于内耳、蜗神经、蜗神经核、核上听觉通路病变,如迷路炎、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中毒、脑肿瘤及炎症等。混合性耳聋多见于老年性耳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等。功能性耳聋(患者自觉有耳聋,但检查时无听力丧失或与自觉症状程度不符)见于癔症。
(2)前庭功能受损时可出现眩晕、呕吐、激发试验眼震减弱或消失、平衡障碍等,见于Méniere病等。3.临床意义63
(七)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1.功能软腭和咽肌的运动,咽部感觉和舌后1/3味觉。
2.检查法
3.临床意义舌咽、迷走神经或其核受损时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咽部感觉丧失,咽反射消失,常伴舌肌萎缩,称延髓性麻痹。多见于脑炎、脊髓灰质炎、多发性神经炎、鼻咽癌转移等。核上受损只有两侧都受损时才出现临床表现,但与延髓性麻痹表现不同的是咽反射亢进,无舌肌萎缩,称假延髓性麻痹,可发生于两侧脑血管病及脑炎等。
(七)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64
(八)副神经1.功能支配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2.检查法3.临床意义一侧副神经或其核受损时,该侧垂肩,耸肩无力,头不能转向对侧或转头无力。见于副神经损伤和颈椎骨折等。两侧核上同时损伤较少见。
(八)副神经65
(九)舌下神经1.功能支配舌肌运动,其核只受对侧大脑皮质的支配。2.检查法嘱患者伸舌,观察舌尖方向、有无舌肌萎缩和震颤。3.临床意义
一侧舌下神经或其核受损时,病侧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病侧,且舌肌萎缩,舌肌震颤。多见于多发性神经炎和脊髓灰质炎等。
一侧核上受损时,病灶对侧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头偏向病灶对侧,但无舌肌萎缩,也无舌肌震颤。多见于脑外伤、脑肿瘤和脑血管病等。(九)舌下神经66中枢性舌下神经麻痹周围性舌下神经麻痹中枢性周围性67
四、神经反射检查
神经反射。反射弧。生理反射。病理反射。检查时注意两侧对比。深反射: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官高级中枢深反射减弱或消失:下级神经元损害;深反射亢进:上级级神经元损害。浅反射: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大脑皮质—锥体束——传出神经——效应器官浅反射减弱或消失:上或下级神经元损害。无亢进的情况。
四、神经反射检查68
(一)浅反射浅反射是刺激皮肤或粘膜引起的反射。
1.角膜反射角膜,三叉神经眼支,脑桥,面神经,眼轮匝肌。
(1)检查法(2)临床意义:①如直接角膜反射存在,间接角膜反射消失为受刺激对侧的面神经瘫痪。②如直接角膜反射消失,间接角膜反射存在为受刺激侧的面神经瘫痪。③若直接、间接角膜反射均消失为受刺激侧三叉神经病变,深昏迷患者角膜反射也消失。
(一)浅反射69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课件70
2.腹壁反射上腹壁反射通过脊髓胸段7~8节,中腹壁反射胸9~10节,下腹壁反射胸11~12节。(1)检查法(2)临床意义①减弱或消失分别见于同侧胸髓7~8节、胸9~10节、胸11~12节病损。②一侧上、中、下腹壁反射同时消失见于一侧锥体束病损。③双侧上、中、下腹壁反射均消失见于昏迷和急性腹膜炎患者。肥胖、老年人、经产妇也可。2.腹壁反射上腹壁反射通过脊髓胸段7~71
3.提睾反射腰髓1~2节。(1)检查法
(2)临床意义:①双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腰髓1~2节病损。②一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锥体束损害。老年人、腹股沟疝、阴囊水肿等也可。
3.提睾反射腰髓1~2节。72神经系统检查一脑神经检查脑神经共12对单纯感课件73
(二)深反射深反射刺激骨膜、肌腱。
1.检查法(1)肱二头肌反射颈髓5~6节。
(2)肱三头肌反射颈髓7~8节。
(3)桡骨骨膜反射颈髓5~6节。(4)膝反射腰髓2~4节。(5)踝反射骶髓1~2节。
2.临床意义①深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末梢神经炎、神经根炎、脊髓灰质炎、脑、脊髓休克状态等。患者肌肉没有放松。②深反射亢进见于锥体束的病变,如急性脑血管病、急性脊髓炎休克期过后等。(二)深反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称重管理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营养保健盐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二相/四相混合式电机驱动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槽钢剪切专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尿裤布用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宠物饲养员宠物饲养法规模拟考试考核试卷
- 家居纺织品流行趋势考核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苹果加工副产品回收利用合同3篇
- 家具生产制造流程考核试卷
- 2025-2030年固体花草茶礼盒装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梅大高速茶阳路段“5·1”塌方灾害调查评估报告》专题警示学习
- 2024年09月北京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社会招考(917)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大健康解读》课件
- 2025年度交通运输规划外聘专家咨询协议3篇
- 2024年04月北京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社会招考(429)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专项债券培训课件
- 《会务的组织和管理》课件
- 2024年公司领导在新年动员会上的讲话样本(3篇)
- 2025年中国湿度传感器行业深度分析、投资前景、趋势预测报告(智研咨询)
- 《儒林外史》(第13-30回)-初中整本书阅读系列之《儒林外史》
- 污水处理中的应急预案与处置措施考核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