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三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考点汇总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及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二、考点精编1.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影响因素具体表现自然原因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使水体流速缓慢,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人为原因人口压力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全球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对物质资料的需求、消耗增多,排放废弃物增多,引发资源和环境问题资源不合理利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超过了资源本身的再生速度,长期采用损害环境的生产方法,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采取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盲目追求当前的经济增长,全球范围内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2.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与成因环境问题具体表现主要人为原因典型案例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任意排放工业“三废”和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光化学污染,太湖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大量有害垃圾垃圾围城现象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海洋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渤海康菲石油公司漏油事件噪声污染建筑、娱乐、交通城市噪声污染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濫伐、滥垦、滥牧,自然植被遭破坏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不合理的灌溉等华北平原次生盐碱化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过量排放二氧化碳、氟氯烃化合物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恶化、沙漠扩大、南极臭氧层空洞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的生存环境遭破坏,过度捕猎白鳍豚功能性灭绝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滥伐森林、森林而积减少巴西热带雨林遭破坏华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水质污,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降水少北平原的春旱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等耕地减少、草场退化能源短缺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资源分布不均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短缺3.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分析思路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应针对具体的环境问题分析,问题不同,解决揹簏不同。(1)环境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2)生态破坏问题:根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能力。(3)资源短缺问题:要从“开源”(膂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2.可持续发展及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实施可持续发展需遵循的基本原则原则含义具体做法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与代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各国都有发展权;应和子孙后代共亭资源和环境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之内,寻求可持续发展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共同性原则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国际社会应超越国界、民族、宗教、文化的制约,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参加环境领域中的国际合作3.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1)循环经济的原则与特点(2)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①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一生产制造消费使用一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通过清洁生产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其已成为世界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普遍采用的一项基本策略。②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生态农业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相结合,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典型例题】1.下图为中亚地区及阿姆河流域水系图,甲和乙是河流上、中和下游的分界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阿姆河流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整个流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B.从甲到乙河段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C.以积雪、冰雪融水、降水补给为主 D.从甲到下游河段含沙量减小
(2)阿姆河的河流上游地区植被破坏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引发土地荒漠化 B.加剧山区水土流失 C.旱涝灾害频繁 D.加剧次生盐渍化
(3)阿姆河流域大规模发展棉花种植,最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严重 B.次生盐碱化 C.红色荒漠化 D.草场退化2.下表示意甲、乙两种环境问题在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危害程度(★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广东四川新疆山西甲★★★★★★★★★★乙★★★★★★★★(1)下列环境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A.甲——水土流失 B.乙——土地荒漠化
C.甲——酸雨 D.乙——森林锐减
(2)甲环境问题在新疆危害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新疆()
A.森林覆盖率高 B.纬度较高 C.降水少 D.土壤贫瘠
(3)为治理乙环境问题,广东最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A.改良耕作制度 B.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C.退耕还牧 D.改善冬季供暖设施3.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最显著的功能是可以大幅度提高其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此外,稀土材料还是电子激光、核工业、超导等诸多高科技的润滑剂。我国目前是世界上稀土资源储备量最高的国家,一度承担全球90%的稀土供应。长期以来由于稀土开采工艺较为原始,稀土矿区环境污染严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稀土矿区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稀土矿物产生污染气体 B.稀土开采导致地表植被破坏C.稀土开采工艺水平较低 D.稀土运输过程产生污染气体(2)我国合理开采利用稀土资源的措施是()A.将稀土矿产制成成品出口 B.加大开采,增加出口数量C.禁止开采,防止环境污染 D.禁止出口,保存稀土资源(3)针对稀土矿区主要环境问题进行治理的有效做法是()A.保留矿坑表土,及时进行复垦 B.禁止矿产开采,恢复自然植被C.退耕还林还草,恢复自然植被 D.提高稀土开采技术,保护环境4.由于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绿色消费已成为时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做法与绿色消费不相符的是()
A.废品回收利用 B.完善质检体系 C.使用无汞电池 D.产品多层包装
(2)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③大量使用化肥
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⑤采用生物技术防治虫害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3)下列人类活动中对生态平衡与绿色发展理念不利的是()
A.可可西里山区捕杀藏羚羊 B.黄河中游水土保持
C.建“三北”防护林带 D.在内蒙古草原退耕还牧
【参考答案】1.答案:(1)A;
(2)B;
(3)B
解析:(1)读图分析,阿姆河发源于高山,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该河流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侯,A叙述不正确。从甲到乙河段有时令河汇入,流量季节变化较大,B叙述正确。阿姆河为内流河,以积雪、高山冰雪融水、山地降水补给为主,C叙述正确。从等高线来看,从甲到下游河段等高线稀疏,河流落差小,河流流速比较慢,携沙能力减弱,含沙量减少,D叙述正确。根据题意,故选A。
(2)阿姆河上游地区处于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较多且坡度大,河流流量大、流速快,河流侵蚀作用强烈,植被破坏易加剧山区水土流失。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阿姆河流域位于中亚地区,深居内部,距海洋远,气候干燥。由于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发展棉花生产需要大量引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升高,最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次生盐碱化,B正确;棉花种植区降水少,不易引发水土流失问题,A错误;棉花种植区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易引发沙漠化问题,红色荒漠化是指我国东南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现象,C错误;棉花种植区是灌溉农业区,草场退化现象主要在畜牧区,D错误。故选B。2.答案:(1)A;
(2)C;
(3)B
解析:(1)本题考查区域环境问题的防治的相关知识。读题可知,甲环境问题在山西最为严重,在新疆较不严重,且在四省区均有分布,因此可判断为水土流失;乙环境问题在广东四川较为严重而在新疆无分布,因此可判断为酸雨。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本题考查区域环境问题的防治的相关知识。读题可知,甲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需要有集中且强烈的降水条件;新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因此该环境问题在新疆危害程度较低。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3)本题考查区域环境问题的防治的相关知识。读题可知,乙环境问题为酸雨,因此广东可采取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方式,减少空气中酸性气体排放。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3.(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长期以来由于稀土开采工艺较为原始,稀土矿区环境污染严重”可知,稀土矿区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是稀土开采工艺水平较低,C正确;稀土矿物本身不会产生环境污染,A错误;稀土开采导致地表植被破坏是生态破坏不是环境污染,B错误;稀土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不在矿区,D错误。故选C。(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我国稀土一度承担全球90%的稀土供应,而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因此我国合理开采利用稀土资源的措施应是将稀土矿产制成成品出口,提高产品附加值,A正确;加大开采,增加出口数量,会影响我国稀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且附加值低,利润低,B错误;禁止开采,会影响稀土工业的发展,还会影响其它产业的发展,C错误;禁止出口,会影响世界经济发展,不符合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D错误。故选A。(3)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长期以来由于稀土开采工艺较为原始,稀土矿区环境污染严重”可知,针对稀土矿区主要环境问题进行治理的有效做法是提高稀土开采技术,保护环境,D正确;矿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复垦,恢复自然植被都是治理生态破坏的措施,对稀土开采工艺落后的改进无关,ABC错误。故选D。4.答案:(1)D;
(2)B;
(3)A
解析:(1)绿色消费又称“可持续消费”,是从满足生态需要出发,以有益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内涵,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绿色消费的内容非常宽泛,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A、B、C选项符合,而产品的过度包装是对资源的浪费,不符合绿色消费。故答案选D。
(2)采用无士栽培可以减少水和土壤带来的污染,①正确。使用绿肥等有机肥可以减少化肥使用带来的土壤污染,②正确。使用高效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数据库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扬州中瑞酒店职业学院《管理研究方法与模型工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临汾市2025届数学三下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口腔医学述职报告
- 教培机构分校长述职报告
- 产褥期基础知识要点
- 仓储部出货培训
- 操作系统磁盘管理
- 教育史中的夸美纽斯
- 信息技术 第二册(五年制高职)课件 9.1.3 人工智能的社会价值
- 【电力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 电力维护收费标准
- 软件工程导论(第六版)电子教案(第1-13章)
- 《式微》课件完整版
- 幼儿园中班数学:《比较6~10两数之间的关系》 课件
- 铝件镀银工艺课件
- 收款账户确认书
- 供应室技能考核操作标准
- 经典物理浮力计算题(含答案)
- 2021年中国海洋大学辅导员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 生物地理中考总复习知识点(地生中考,要这样复习)
-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