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申报书-外国文学史_第1页
精品课申报书-外国文学史_第2页
精品课申报书-外国文学史_第3页
精品课申报书-外国文学史_第4页
精品课申报书-外国文学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4—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本科)推荐单位西安工业大学课程学校西安工业大学课程名称外国文学史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其他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中国语言文学所属二级学科名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负责人郭星填报日期2015年4月陕西省教育厅制2015年1月

填写要求1.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2.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3.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不可作为申报内容填写。4.课程团队的每个成员都须在“2.课程团队”表格中签字。5.“8.承诺与责任”需要课程负责人本人签字,课程建设学校盖章。

课程负责人情况基本情况课程负责人郭星性别女出生年月1981.10最终学历研究生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学位博士行政职务无所在院系人文学院中文系通信地址(邮编)西安市未央大学城学府中路2号西安工业大学,710021研究方向欧美文学、比较文学是否曾获省级精品课程称号否曾获省级精品课程称号年份无原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无教学情况现课程负责人近三年讲授本课程情况;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学生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省部级及以上规划教材、获奖教材(不超过五项):一、课程负责人近三年讲授本课程情况课程负责人近三年主要讲授《外国文学史》(Ⅰ)、《外国文学史》(Ⅱ)、《比较文学》《西方文化史》及《西方古典文学名著导读》,授课对象主要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公选课《西方古典文学名著导读》授课对象为全校学生。以上各门课学校评教结果一直稳定在一等。二、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1.《外国文学史》(Ⅰ),专业基础课,2学时/周,5届,学生300人。2.《外国文学史》(Ⅱ),专业基础课,2学时/周,5届,学生300人。3.《比较文学》,专业基础课,1学时/周,4届,学生260人。4.《西方文化史》,专业基础课,1学时/周,3届,学生150人。5.《西方古典文学名著导读》,公共选修课,1学时/周,1届,学生150人。三、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务1.专业综合训练,2012,学生60人。2.毕业论文指导,2010-2015,学生10人。四、参编教材情况《中国传统文化概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参与编写“中西文化比较”一章。学术研究课程负责人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一、负责人近五年学术研究课题1.《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美学研究》,陕西省教育厅,2011-2013,主持人。4.《古罗马与中国两汉文学的国家想象和文化建构比较研究》,陕西省社科基金,2014-2017,主持人。二、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1.论文,《真与幻的辩证:西方奇幻小说与明清神魔小说比较研究》,《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2.论文,《C.S.路易斯神话思想探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3.论文,《托尔金“中土神话”的多重意义生成机制》,《名作欣赏》,2013年第1期4.论文,《<哈利·波特>中的后现代消费社会逻辑》,《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5.专著,《符号的魅影: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的文化逻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三、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学位论文《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研究》2010年获南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课程团队课程团队结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技术职务学科专业在本课程中承担的工作签字郭星女1981.10副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主讲/主持人张悠哲女1983.6副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授课/课程改革徐振男1983.12副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授课/课程改革王祖基男1981.10讲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授课/教材编写臧文静女1979.11副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授课/考试改革课程团队整体素质及青年教师培养课程团队(含优秀的教育技术骨干和行业背景专家)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本教学队伍由副教授5人、讲师1人组成,除一人博士在读外,其他成员均拥有博士学位,毕业于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学校,具有多样化的学缘结构;课程主讲人有5年以上从事《外国文学史》及相关课程的教学科研经历,其他课程讲授人员都有两到三年《外国文学史》及《比较文学》,《西方文化史》等相关课程的教学经验。团队成员的年龄结构呈正态分布,多为中青年教师。从职称结构、学缘结构、授课经验以及年龄结构上,都具有很强的优势。近5年学院出台一系列政策对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包括上课前试讲,并由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教授对青年教师一对一辅导;实行定期听课制度等,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督导组评价与学生评教结合,督促青年教师树立竞争意识,积极争先。教学改革与研究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1.课程体系方面。本课程一改传统外国文学史教学主要以作家生平和代表作分析为内容的传统教学模式,引入文化诗学的思路,采取将文化史与文学史相结合,以文学内在的发展脉络为线索撰写大纲和教案,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学习过程中作家作品识记混乱、对“史”的把握不足的问题,对文化与文学内在的结构性契合有了清晰的了解。与此同时,看重学生学习知识的横向迁移能力培养,注重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与中国文学史的学习勾连比较,对文学的内在发展规律和本质有更为清晰和深刻的理解。2.教学方法方面。抓住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的契机,本课程大量采用“情景式”教学方法,由课程组成员集体讨论情景模式预设,将论辩式、再现表演式、问题式等方法引入课堂,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3.实践教学方面。本课程秉承“手脑并重”的育人理念,与学院“导师制”相结合,大力开展课外教学实践。与此同时,注重文学史学习与人文素养的培养与公民教育相结合,真正使文学与人生,与现实紧密相连。4.注重艺术思维转变。本课程强调对学生艺术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将文学作品转换为影像,通过对作品进行改编和表演,促使学生由缺乏形象思维到想象的形象思维进而转换为具体直观的形象思维,使其艺术思维方式发生转变,从而加深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激发其艺术感悟力和创造力。5.重视比较思维的渗透和大文学观念的形成。在教学体系方面,本课程完成了整体化教学模式的转变,即在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中阐述外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文学思潮的嬗变规律和文学理论的衍化过程,集文学史、思潮史、文论史于一体。在课程设置方面,以文化史渗透文学史的学习,并以“比较文学专题”、“西方文化史”等课程作为有力的补充和深化,做到了东西兼顾、中外呼应。在教学环节上,本课程贯彻科学性、系统性、研究性和实用性原则,形成了以文化的、比较的、世界性的整体视野观照外国文学史的教学特色。6.考核制度改革。本课程借省级特色专业建设之机,大力促进学生阅读原典,并将之纳入考核体系。我们建立了专门的读书数据库供学生选择,学生阅读原典的成绩占学期末考核比例的30%,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拓展了视野,夯实了基础。

3.课程建设详细介绍课程持续建设和更新情况:《外国文学史》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历来受到院系的高度重视。随着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为省级特色专业,《外国文学史》课程取得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课程内容,重新确定课程体系,形成“以文化史渗透文学史,以比较的眼光认识总体文学的发展”的外国文学史观并实施于教学。传统外国文学史的教学思路是以文学思潮为线索交织论述,将文学史的基本事实交代得非常清楚,但由于涉及国家众多,作家作品繁多,论述过程中点、线难免棼乱,不是非常明晰,对于外国文学生疏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感觉找不到头绪,课程结束往往还不得要领。本课程将打破常规,以文化史渗透文学史,以比较的眼光认识总体文学的发展,建构起文化结构与文学结构的对应关系,使学生清晰地了解某一文学思潮或作家思想的哲学,文化学内涵,从而对作家作品的把握更加清晰,对文学史的发展逻辑有更为直观的理解,裨助其更深入地了解文学发展的深层次规律,突出“外国文学史”的“史”的内涵。2.注重文学与影像的关系,培养学生直观形象思维意思和习惯,促进学生艺术思维方式的转变。本课程以文学成像理论为基础,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运用丰富多彩的情景式、论辩式教学及作品创编及表演,使学生将想象的形象思维转换为直观的形象思维,运用画面和意境进行思考,对文学作品有更深入透彻的理解,提高其艺术感悟力。随着思维方式的转换,学生的创作能力也将有跨越式提升,其创造性灵感也会随之被激发。3.结合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秉承“手脑并重”理念,强化体验性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兴趣,提升其文化格调和品级。注重文学史学习与人文素养的培养与公民教育相结合,真正使文学与人生,与现实紧密相连。4.强化教学科研,改革教学方法。本课程依托汉语言文学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的展开,深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作品的深层次理解。将课堂实践环节扩充,本课程拥有专门的实验室“文学成像过程实验室”,学生可以在此进行创、编、导、演、做的一整套流程训练。除了专门文学史课程教师外,另设专门的戏剧表演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还有影视后期制作教师引导学生将作品制成短片,经过这样的实践,学生掌握了文学到影像的转换进程,加深了其对作品的理解。5.加强教材建设。本课程主讲教师编撰了60余万字的教案讲稿,并不断打磨修改和提炼。6.改革考核体系,强调阅读原典的重要性。我们建立了专门的必读书库,敦促学生多读作品;有时间选择更多的课程,拓展了知识面;多种形式的考试改变了原来相对单纯的闭卷考试,使学生学习的成绩能够更全面地得到体现。7.不断更新团队成员。课程组注重吸纳新引进的青年新秀增强主讲团队的活力,并由此带来新的学术理念和新的授课风格与技巧。近一两年先后从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引进优秀博士参加团队,给课程建设带来全新的生机与活力。4.课程内容课程的内容、结构、知识点、课时等方面的组织安排:1.课程内容外国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内容时间上涵盖自上古神话到二十世纪,空间上跨越五大洲的文学,包括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各个时代的主要文学流派、代表作家和作品、文学风尚思潮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等等,是中文系内容最为庞杂的课程。本课程以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为主干,配合以朱维之主编的《外国文学史》以及多门原典精读课程,力图使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全面掌握关于世界文学的系统知识,逐渐提高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列出不同层次的参考书目,以供基础程度、学习兴趣不同的学生扩大知识范围。本课程讲授外国文学,注意它的当下发展和现实教育意义。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把教书育人的主旨定位在要求学生脚踏实地,做一个有道德有文化对社会文明发展有用的社会主义公民。本课程公开设2学期,将外国文学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讲授,每个部分涵盖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具体内容如下:章节课堂教学课外研究性学习

协作学习素质教育资源教书育人1讲古代文学

课堂讨论

课堂剧表演中西文化比较

制作多媒体作品

写作研究性论文古代历史文化纪录片

考古片

科教片

西方美术图片

电影改编认识中西文明的发源

增强学生的历史感

树立中华文化观念2讲中世纪文学

课堂讨论

课堂剧表演

学生评价美术作品中西文化比较

制作多媒体作品

写作研究性论文

开展协作学习小组活动文化考古片

文化纪录片

美术图片

宗教音乐片

电影改编比较中西文化道德观认识

宗教信仰的意义

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

加强文明修养

建立精神文明信仰3讲文艺复兴文学

课堂讨论

评价美术作品

雕塑表演

课堂剧表演中西小说比较

中西戏剧比较

制作多媒体作品

写作研究性论文

开展协作学习小组活动历史文化纪录片

科教片

人物传记片

音乐美术影片

美术图片

电影改编人性教育

良知教育

理想教育

生命价值教育4讲十七世纪文学

课堂讨论

评价巴洛克艺术

课堂剧表演中西艺术比较

中西戏剧比较

写作研究性论文

开展协作学习小组活动巴洛克音乐片

巴洛克歌剧片

巴洛克美术图片

美术图片

电影改编理性教育

道德教育

感性素质教育5讲十八世纪文学

课堂讨论

音乐演唱

课堂剧表演

课程实践汇报中西艺术比较

制作多媒体作品

写作研究性论文

开展协作学习小组活动古典主义美术图片

洛可可美术图片

维也纳乐派音乐片

电影改编

歌剧改编理性教育

理想教育

感性素质教育6讲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课堂讨论

课堂剧表演中西艺术比较

制作多媒体作品

写作研究性论文

开展协作学习小组活动浪漫派美术图片

前期浪漫派音乐影片

历史纪录片

建筑纪录片

电影改编

歌剧改编公民素质教育

公民责任教育

感性素质教育

追求理想教育7讲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课堂讨论

课堂剧表演中西艺术比较

制作多媒体作品

写作研究性论文

开展协作学习小组活动历史文化资料

现实主义美术图片

中期浪漫音乐

电影改编

歌剧改编阶级平等教育

性别平等教育

思想素质教育

树立批判精神8讲十九世纪末其他思潮

课堂讨论

课堂剧表演

课程实践汇报中西艺术比较

制作多媒体作品

写作研究性论文

开展协作学习小组活动后期美术图片

后期浪漫乐派

文化考古片

电影改编

歌剧改编宽容思想教育

妥协精神教育

平等观念教育

树立反思精神

建立现代人思想9讲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课堂讨论

课堂剧表演中西艺术比较

制作多媒体作品

写作研究性论文

开展协作学习小组活动历史文化资料

电影改编

歌剧改编人的尊严教育现代性反思教育10讲二十世纪现代后现代文学

课堂讨论

课堂剧表演中西艺术比较

制作多媒体作品

写作研究性论文

开展协作学习小组活动历史文化资料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音乐美术欣赏

电影改编

歌剧改编现代社会批判思维11讲东方文学专题

课堂讨论

课堂剧表演东方各国艺术比较

制作多媒体作品

写作研究性论文

开展协作学习小组活动历史文化资料

电影改编

歌剧改编文化多样性思维培养2.课程结构及知识点安排本课程采取纵横交错、点面结合的结构模式,在配合教材、以历史时间为顺序依次介绍欧美和亚非文学不同阶段的现象、特征同时,突出各个国家文学所在的文化传统对于文学的精神结构的影响。促使学生在了解各国各历史阶段的文学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文学的内在精神结构有相对系统的了解,为其更进一步深入学习奠定基础。本课程在安排体系时将外国文学史按照两大模块(欧美文学和亚非文学)进行分别讲授。在纵向方面,每一时期的文化历史背景,重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作家作品分析,构成课程主要内容。而在文学现象分析的基础之上,强调文学发展状况与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关系,并不失时机的启发学生对类似的文学现象进行横向比较,对文学规律深入思考。具体安排如下:欧美文学古代文学:古希腊-罗马文学希伯来-基督教文学中世纪文学近代文学:文艺复兴文学17世纪文学:古典主义,巴洛克文学,清教徒文学18世纪文学:启蒙文学现代文学: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其他流派文学:自然主义,前期象征主义,唯美主义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欧美现实主义文学,俄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等后现代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小说,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等亚非文学专题:日本文学专题,印度文学专题,中亚文学专题,非洲文学专题等。3.课程的课时安排本课程共开设2学期(大学三年级开设),总课时为128课时,每学期周4学时,安排如下:课程名称课时外国文学史Ⅰ64课时外国文学史Ⅱ64课时5.课程资源资源特色西安工业大学《外国文学史》课程经过十余年教学积累,在课程资源方面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且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一,课程建设初见成效。本课程在多年教学中,主张以文化史渗透文学史,以比较的眼光认识总体文学的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已初见成效。主讲教师编撰了60余万字的教案讲稿及实践教学讲义,目前正在进行打磨修改和提炼。形成了文学史,文化史,作品导读和专题研究的课群体系,教师队伍日趋成熟。第二,优质的课件、教案和视频资源。本课程主讲教师经过精心准备和打磨,教学课件完成了,综合团队各位老师的意见和网络上的优质课件的资源,力图达到了重难点突出,各疑点突破,拉近师生距离,有效组织互动,做到声音、图片和文字的谐美统一;同时,课程组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升华教案,细致打磨,已经形成了完善、成熟优质教案资源。课程组成员对课堂教学精心打磨,录制成精品课视频供学生选择学习。第三,学术带动教学,教学促进科研,形成较为雄厚的科研资源。本课程组成员近5年先后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目1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3项,陕西省教育厅项目3项,出版著作3部。第四,具有示范意义的实验室群。为了切实改变学生的艺术思维方式,推动学生掌握文学成像过程的策略和技巧,我们借助学院的力量,建立起“文学影像成像过程实验室”、“图文互换实验室”、“汉语语音实验室”等实验中心,并且形成了功能互补、结构合理的实验室群。学生可在此进行文学文本图像的互换训练,提高艺术思维能力,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第五,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资源。课程组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教学实践活动,选择其中优秀的作品制作成视频和图片库,上传到精品课网站供学生下载学习。第六,独具特色的创作平台。配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建设,我们强调“手脑并重”的育人理念,培养有创造思维和较强创作能力的人才,因此课程组创办了《未央》、《指路》两个文学刊物,刊发学生创作的文学作品,促进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同时搜集和保存了大量丰富珍贵的教学资源,可供师生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使用。基本资源清单1.教材课件资源。目前围绕《外国文学史》精品课建设,课程组教师经过对教学课件的打磨提炼,已形成完善成熟的教学课件,课程讲义也计划经过整理出版发行。2.信息资源平台。以精品课网站为基础,已形成包括大纲、教案、视频、课件、参考书、题库在内的综合信息平台,学生可通过网站下载海量电子资源以裨助学习。另外,我们还购买了高教出版社的外国文学试题库,主要供教师在教学和考试中使用。3.图书资源。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拥有校图书馆、人文学院资料室、陕西当代文学与艺术研究中心图书资料室供教师和学生使用。校图书馆中文藏书量达18万册,中文电子图书6.5万册,中文期刊258种,中文电子期刊832种。购买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国学宝典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万方数据镜像资源、畅想之星非书资源、书生电子图书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CASHIL数据库等大型数据库。学院及研究中心建有近200平方米的书库,藏书1万余册,包括《中国社会科学》《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外国文学》《当代外国文学》《俄罗斯文艺》等专业期刊及各著名大学学报为广大师生开展科学研究和日常教学发挥了重要作用。4.创作平台。为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及艺术感悟力,切实改变学生的艺术思维方式,我们创办了《指路》、《未央》等文学期刊,由课程组老师任编委,指导学生创作,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创作交流媒介和平台。5、实验室资源。目前已建成的实验室有“文学影像成像过程实验室”、“图文互换实验室”、“汉语语音实验室”等实验中心,与“图文采编实验室”组成了体系合理、功能齐全互补的实验室群,现已对学生开放。拓展资源清单及建设使用情况1.充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善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通过央视大量文学家纪录片或以文学家为主角的影视资料中的大量视频影像,以直观、生动的内容解决以往学生在作家人生与经历理解上的晦涩与障碍,让学生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之外获得更生动立体的感知。此外,我们还购置了大量的外国文学电子书籍和试题库,便于学生课外自修、教师授课与课程考核。2.广泛开展课堂研讨和课外讨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随时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课外则配合“导师制”,实行教师与学生双选的制度,根据学生学习的爱好与偏重进行重点性指导。导师在对学生的单独辅导基础上,主持对所带学生的定期辅导讨论会,让学生坐下来对学习中遇到的感兴趣、学术热点及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活跃思想,鼓励兴趣信心,开阔视野。3.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并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除了在课堂为学生讲授写作论文的要求外,还创办了《未央》、《指路》等刊物,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写作、参与科研、发表观点的园地,使课堂上以文学发展现象与脉络为主的教学与具体的文学写作实践得到了有机的结合,从而令学生有机会将《外国文学史》中所学习到的理论与具体写作技巧融入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真正学有所用。“手脑并重”是我们一直以来所坚持的教学方法,具体到《外国文学史》的教学工作中,就是我们充分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具体创作能力的发掘。惟其如此,本课程才不会囿于为理论而理论的学习,使培养综合能力强、具有创新艺术思维中文人才的目标最终落到实处。6.课程评价自我评价、同行专家评价、学校评价、学生评价、社会使用评价等:一、自我评价1.具有一支结构合理、年富力强、乐于奉献的教师团队。该团队以青年教师为主,40岁以下指导教师占85%,博士率达100%。教学团队的学缘结构优越,是难得一见的“广学缘”结构,6位成员分别毕业于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高校。2.形成了鲜明的教学特色。此门精品课的特色在于打破传统文学史课程以介绍作家生平和代表作为主的做法,而以一国文学的文化土壤,一个作家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为背景,系统阐述每一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以及在某段时期的发展情况对作家作品形成的内在影响,在此基础上勾勒出文学史的脉络。在教学方法方面采取“情景式”教学为主,以问题式、论辩式、表演式教学为辅,形成具有西工特色的教学模式。3.教学效果显著,初步形成了示范效应。在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支撑下,外国文学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生学习外国文学史的兴趣高涨。在课堂上,踊跃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课余,积极组织课外兴趣小组,陆续开展了读书会、影视观摩与讨论、专题讲座等活动。二、同行专家评价1.南开大学汉语文化学院院长王立新教授: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外国文学学科拥有一支专业化的教学队伍,多年来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成果,积累了经验。特别是其《外国文学史》课程,颇具特色,既注重理论学习,又注重实践教学,具有较好的社会影响和口碑,尤其是该课程引入文化诗学的思路让人眼前一亮。2.北京大学刘意青教授:西安工业大学《外国文学史》课程以“以文化史渗透文学史,以比较的眼光认识总体文学的发展”的教学内容设计颇具新意,强调了文学史的“史”的递嬗脉络,可很好地引导学生明晰把握文学史演进历程。该课程运用讲座的方式组织教学,也是一大亮点。3.中国社会科学院盛宁研究员西安工业大学《外国文学史》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由清一色的博士、博士后组成,他们科研能力极强,申报课题层次和成果获奖层次较高,这为其《外国文学史》课程的精品课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情景式”教学,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艺术思维方式的转换能力,这使其在众多外国文学精品课中独树一帜。三、学校评价西安工业大学督导团团长史永高教授:经过师生多年的不懈努力,我校级精品课《外国文学史》建设成效显著,本科教学的培养质量也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赞扬和获得学生们的一致好评,近几年的学生评教一直保持在A等。学校专家组对他们的教学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外国文学史》精品课内容有创新,教学方法灵活有新意,注重实践教学,强调学生艺术思维方式的转变,教学效果位居全校前列。四、学生评价1.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2011年毕业生、西北大学研究生刘佳:在人文学院学习四年收获挺大,特别是外国文学专业的老师给我的影响更大。《外国文学史》课程以文化为背景,详细地讲解欧美文学的文化传统及每一个时期文学在文化形态转变的影响之下发生的转变,帮助我树立起“史”的概念,对我今后的学术研究有很大的启发意义。2.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2014年毕业生王欢:西工四年,我从《外国文学史》课程获益最大。这门课程不只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更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大量的实践教学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我现在在文化部门从事文化活动策划,出色的职场表现就受益于对《外国文学史》课程的学习。五、社会评价1.万达集团副总裁、武汉区总经理王战锋: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的毕业生视野广阔,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极强,在策划、文案写作方面表现的很优秀,这都得益于他们在校时扎实的功底,也说明《外国文学史》这门课程在课程改革方面是成功的。2.《陕西日报》社副社长、《三秦都市报》社长薛晓燕评语择录西安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与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来我社进行实习时,表现出较扎实的文学基本功底和极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极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其采写的通讯稿往往妙语连珠,古今中外旁征博引。同时,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很高,这与学院《外国文学史》精品课建设过程中强调文学史学习与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及公民教育相结合是分不开的。7.学校政策支持一、组织及政策保障为了确保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开展,学校于2003年成立了以教学副校长为组长的精品课程领导小组,并成立了专门的技术指导小组。教务处制定了“西安工业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的若干措施”(校教发[2004]086号),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各阶段建设的管理及操作办法,给出了课程上网的基本内容及格式要求。人事处在当年制定的“校内津贴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校人发[2004]076号)规定:“课程建设达到国家级精品课程要求并通过评审奖励20万元,课程建设达到省级精品课程要求并通过评审奖励2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