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初中音乐教育中的实践探究 音乐教学教育专业_第1页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初中音乐教育中的实践探究 音乐教学教育专业_第2页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初中音乐教育中的实践探究 音乐教学教育专业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绪论选题缘由:陶行知先生一生都在为教育事业做贡献,促进了国内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其构建了完善的教育理论框架,此外,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不仅在他的时代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在当今现代教育中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现代教育有深远的影响,对现代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富有深意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思想莫过于“教学做合一”,一种把生活和教育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论,此外跟生活教育相关的重要原理是陶行知先生最先提到的。本文之所以选择现如今的重庆育才中学进行实践研究,是因为重庆育才中学的前身正是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学校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并且直到现在都贯彻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在校门口还专门修建了陶行知纪念馆。所以,我通过问卷调查和观摩实习分别对教师和学生做了调查探究。首先是对教师的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分析,运用课堂实际案例阐述了教师们对此思想的实施方法。通过课堂教学观摩探究教师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做中学”和“做中教”,融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的。并且找到分析其优点和欠缺的地方。以期实现将“教学做合一”更好地与初中音乐教育融合,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改善初中音乐教育教学“老师教唱,学生学唱”的音乐教学模式的目标。选题价值:本文的理论价值:虽然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理论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提出的,但它不仅在那个时代具有前瞻性、实践性、先进性的意义。在今天也与现代教育理论以及课程改革一脉相通。它仍然具有时代性,对现代教育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还处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学校中的教育也越来越看重学生的创造精神的发掘和能否实现学习与实践的相结合的能力,以期培养出能为社会和国家有所贡献的人才。所以,本文将阐述如何运用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改进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以期能够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本文的实践价值:由于陶行知的音乐教育思想给予了本人很大的启发,并且在中国教育界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所以本人通过对育才中学的实习观摩经历,学习他们如何实践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将其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初中音乐课堂中。本文以期能够运用文献研究法、资料收集法、调查法和观察法对“教学做合一”理论进行深入剖析,此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利用“教学做合一”理论将“老师教唱,学生学唱”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师在课堂中多多创新教学设计,在创新中进行教学。二是要打造不同的音乐课程,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并让学生积极参与一系列音乐实践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唱歌上,还要挖掘歌曲的艺术价值,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足够的乐理知识,还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以及塑造健全的人格等方面。教师由最初的教授法逐步转变为“教学做合一”,代表了教学思想的发展。教师首先要保持持续学习,特别是要将多种现代学习方法相结合。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念中提倡学生和老师共同学习、共同做事、共同完善自己,新课程的标准中也提出师生之间要互动、老师和学生一起进步、一起发展成长,如果老师不能动手动脑,实现“做中教”,就不可能让学生实现真正的“做中学”。要学会让学生自己开口说,发动脑筋,动手思考,教师也要开口表达、思考、实践,三要具备创新精神。陶行知的观点为:“如果没有按照书本实施,却可以创新的指导学生对真知的探索,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了。”陶行知期待教师们发展为全新一代的教育家,创造更好的明天。宫少华,陶行知谈怎么教学[M].2008,文心出版社,第54页.文献综述:通过对这一时期文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并且综合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本人将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教学做合一”思想与初中音乐课堂的结合,进而探讨在其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如何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纵观学界有关陶行知已有的研究成果相关文献有:一、陶行知的教育理论研究大量的研究资料、著作对陶行知先生构建的教育理论做了进一步分析,包括几个组成部分:一是大众教育思想理论内容、二是美育思想理论、三是生活教育研究理念。《陶行知文集》(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编著,1981年),《陶行知全集》(全6卷)(出版社为湖南教育、而主编是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1984年),以上两本书都是原版收集了陶行知先生的著作,收录了体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点的文章,对于后人研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除了原版著作文章,还有一些研究者对陶行知教育思想进行解读与分析。在何国华的《陶行知教育学》一书中,从陶行知的生平教育活动、哲学政治思想、教育思想特点几个方面来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和具体主张。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评价和借鉴。梁伯琦的《陶行知教育思想基础》一书中,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的过程,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做了系统的梳理。书中还尝试对新形势下陶行知思想的继承与创造性运用做了探索。在侯怀银与李艳莉的《“教学做合一”述评》一文中,总结出“教学做合一”带给我们的启示,必须着力构建中国化的教学方法;就目标取向上来看,教学方法要促进学生自身活力建设;教学方法在实践过程中需协调好知和行的关系;教学方法的执行与变革应考虑学生的学法;教学方法改革应适应教材标准、并符合课程要求。管霞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发表了《陶行知美育思想研究》,其中提到了陶行知美育的目的观、课程观、实施观——分别达到一种“真善美合一”、“知情意合一”、“教学做合一”的效果。对陶行知美育思想的特征做了阐述。二、陶行知与杜威的教育思想之比较研究陶行知和杜威均属于我国影响力较大的教育家,两者观点是相似的,均关注生活实际情况与教育两者的关联性。传统教育使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不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最开始陶行知先生也是根据杜威的观点进行实践,但是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所以他进行了改良,更多立足于中国现状,更适应中国的音乐教育发展。董宝良的《试论“教学做合一”与杜威“做中学”的本质区别》中,作者提出“教学做合一”是推行“做中学”碰壁后闯出的新路。两个思想中提到的“做”有着不同的含义,不仅在其内涵和政治态度上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就其哲学的理论基础是根本不同的。郭法奇的《杜威的中国行:教育思想的百年回响》中,讲到杜威先生访华期间。恰逢“五四运动”,杜威在科学、教育等各个方面提出“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先导”。杜威在华演讲影响深远,首先是让中国人对教育的态度改变了,特别是对教师的认识,教师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的;第二点是对于女子教育的重视;三是杜威对中国的教育现状分析。白芸的《陶行知与杜威职业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一文中,通过对杜威和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职业教育思想内容以及职业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三个方面的比较,提出二者职业教育思想的相容点在于都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前提;主张平民教育;均注重生活教育;价值取向大都保持着以人为本的思想;高度关注学生自身的潜力的挖掘。杜威和陶行知直接教育思想的不同点在于二者所处社会背景和教育方法原则两个方面。在江洪昌的《“教育生活”与“生活教育”——杜威与陶行知教育思想比较研究》当中归纳了两者教育思想的核心基本内容。并指出其相同之处在于:强调教育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挥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主张创办学校践行其教育理念、注重教育的持续性,并基于两者的社会文化背景或是基于两者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或是教育理念为着力点、教育观念的关注点、教育主体与目标几点研究了杜威与陶行知教育思想两者的差异。最后,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角度阐释了二者教育思想对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所具有的启示意义。三、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中有关音乐教育的研究1.褚撷所发表的《陶行知音乐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的著作,而对于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关键在于“生活教育”,同时也是为了促进传统教育模式的变革。提出音乐教育应和大众紧密关联,从大众的情感中选择教材。注重音乐的政治教化功能。2.杨柯发表的的《陶行知国难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音乐教育研究》的著作,基于研究理论或是实践两个视角对陶行知国难教育思想作用下的音乐教育做进一步分析。在受到了国难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后,其音乐教育思想大多表现在对音乐教育观念的关注,注重音乐教育社会功能的完善,并主张音乐教育大众化建设。对于音乐教育观念的推行,陶行知先生提到了以下进行国难音乐教育实践的发展模式,一是艺友制、二是大众唱歌团、三是小先生制。3.郭磊的《陶行知的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初探》中,作者在自己的真实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对音乐教育给出了两点自己的结论,一是指出陶行知先生是把“生活教育”作为了音乐教育的思想支点,二是教育实践中陶先生的音乐教育思想的应用方法。其中本书提到了四个方面的运用,教学课堂的多样化,改变单一化的说教方式的教学;有效利用科技带来的多媒体应用,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做到音乐的高雅艺术性和生活实际性的相结合,实现多元化的评价方式。4.郭登杰的《抗战初期重庆育才学校音乐组办学理念与实践》中,通过对音乐组办学理念与实践的剖析,深入了解其办学的精神品格与方法,并对音乐组在战时及建国后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做出客观的分析和总结,对当今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有所借鉴和启示。5.蔡红霞的《生活教育理论下音乐快乐课堂构建分析》中,写到音乐教学应重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自然的状态,将音乐课堂和生活之间建立起连接,让学生体会感受音乐中蕴含的情感,从而进入到音乐学习中。但现阶段音乐课堂教学并不理想,缺乏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度。6.张志剑的《教学做合一——在音乐教学中的体现》中,作者认为音乐课堂践行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音乐教师们还要重视学生的实践,实践对于学生来说是更重要的能力,因为学以致用是教育的直接目的。音乐实践活动必须结合具体的音乐技术,不能纸上谈兵。践行“教学做合一”,需要学“真知”,行“灼见”,需要在“做中学,学中做”,在课上动脑思考,动耳去听,动嘴去唱,动手去做。这样,才能将音乐知识在学生心目中认知内化。综上所述,本人通过对知网、维普网的相关文献及购买的相关书籍的收集、整理,发现如何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与实际初中音乐课堂相结合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因此,本人将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归纳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音乐教育观,并与初中音乐课堂相结合。希望通过研究能对现阶段音乐教育带来参考价值。创新之处:已有文献大多集中在高等师范教育、教育理论以及音乐教育的小学阶段教学中。而将“教学做合一”思想应用于初中音乐课堂的实践研究非常少。本文有针对性地探究“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初中音乐教学活动的应用,研究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意见与解决措施。研究方法:本论题是音乐学科教育学中比较研究类的论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通过收集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方面的文献,对此思想的含义深入理解,并且仔细研读前人是如何将“教学做合一”思想与实际相结合的相关文献来为本论题提供理论依据。个案研究法:也称个案调查,对教师设计的“教学做合一”教案进行分析,以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华夏古韵》中节选的唱歌教学内容《阳关三叠》为例,记录教师如何将“教学做合一”思想运用到音乐课教学中的。并对音乐教师进行访谈并且记录。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统计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做合一”课堂的接受情况,得出各种数据的参数值,归纳整合,判明问题的实质,并分析其中的问题。观察法:本文通过实习阶段的观摩,对教师实际教学的听课以及对学生上课情况的观察,对教案以及音乐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教学环节、学生实时反应等的观察分析发现一些可稍加改进的问题。1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综合研究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综合研究“教学做合一“思想的产生与发展“教学做合一”思想是在五四运动时期产生的,这个时期新兴的民主科学思想教育正在蓬勃发展,但中国仍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虽然中国也开办了一些新式学堂试图打破封建的传统教育,但这些新式学堂却没有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只是将外国西方的教育制度照搬了过来。因此,这就迫切需要探索出适合我国的教育道路,用民主科学的思想来改变传统封建思想。陶行知先生回国后,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教学,并且不断改善,终于提出了“教学做合一”思想。“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吸取西方教育理念的精髓,并且与本土教育实践相结合,从产生到发展,再到最后形成系统的、科学的教育思想,大概经历了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和完备阶段,具体如下:第一阶段是萌芽时期。陶行知在国外求学时,学习了系统的教育学理论知识,并受到了杜威、孟禄等名师的赏识。陶行知的思想深受杜威“做中学”理论的影响,杜威把学校比作实验室,通过教学实践,逐步改善旧的教育制度,从而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陶行知先生回国后在教学实践中,他发现国内教育存在“教”与“学”的分离现象,也就是教师知识教给学生书本知识,并没有在意学生如何去应用,许多学生也是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知识。因此,陶行知先生发现此现象后决定改变这种旧的教学模式。在1919年发表了《教学做合一》这篇文章。文中指出:“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陶行知.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教学做合一。[J]时报.教育周刊.世界教育新思潮。第一号。1919,2,24.第二阶段是发展时期。陶行知先生创办了上海工学团,对中国教育改革做出了新的尝试。1922年,根据壬戌学制的颁布,他继续提出了“事要怎么做人就应该怎么学,人怎么学教师就要怎么教;教师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生学的法子,学生学的法子要根据事情的做法。”陶行知.陶行知文集(修订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285.这时,此教育思想已经基本成立,但还没有正式命名。陶行知.陶行知文集(修订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285.第三个阶段是完备时期。陶行知将“教学做合一”思想作为晓庄师范学校的校训,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他发现有些师生并没有完全理解这一教育思想,将教、学、做当作了三个孤立的部分。于是他专门做了解释,进一步强调了这一思想的内涵“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176.“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含义“教学做合一”研究理论是陶行知先生经过了对传统教育的深入批判以及对洋化教育的批评构建的,是以往教育模式的变革。此思想强调了教师要在“做中教”、同时受教的学生要实现“做中学”。按照陶行知先生曾多次的讲述和解释,“教学做合一”的主要含义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教学做合一”必须以“做”为核心。陈美卿,生活德育论:陶行知德育理论的研究与实践.[M],2005,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84页.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侧重于“做”,相当于以“生活”为主,是破除传统教育不适应生活变化发展、不符合实际的弊端。这不只是方法的调整,同时也是内容的完善。在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于湘湖师范教学讨论会当中提到,“教学做合一”的涵义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方式,另外则是对生活的阐述。陶先生提出,“教的法子取决于学的法子;学的法子取决于做的法子”;陈美卿,生活德育论:陶行知德育理论的研究与实践.[M],2005,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84页.第二个方面是,“做”要“劳力上劳心”。陈美卿,生活德育论:陶行知德育理论的研究与实践.[M],2005,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陈美卿,生活德育论:陶行知德育理论的研究与实践.[M],2005,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84页.想要做好一件事必须运用好一切可以运用的资源工具,比如书本和前辈的经验,书本上大都已经有许多前辈记载和总结下来的经验,所以书本上的知识是重要的资源,可以拿来运用。但传统教育并没有很好地去运用,而是读、抄、照搬。陶行知强调,书本并不能只是读一读,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怎么运用就是“劳心”要解决的问题。想要做好一件事,还必须与与其他事物相联系,要研究他们的关系。比如,在上音乐课之前,教师首先要思考学生之前掌握了什么知识,还需要学习什么知识,做好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才能更科学、恰当地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做到新知与旧知的衔接,学生的脑海中就能构建出系统的知识链条,有利于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所以这就是“劳心”要解决的问题。想要做好一件事,还必须“从个别到一般”、从“片段到系统”,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强调“举一反三”,比如课堂中教师做完歌曲教唱示范后,从发声方式、旋律节奏、音乐情感处理等方面进行讲解。并且总结出歌曲演唱的规律,一是要养成“轻声高位”的歌唱习惯,二是遇到优美柔和的歌曲要用连贯流畅的声音演唱,遇到欢快活泼的歌曲要用跳跃轻快的声音演唱。结合以上分析来看,劳力上劳心并非基础的实践,同时也有复杂的思维模式的转变;并非就事论事,而是将事物进行联系式的思考所构成的。这种“做”包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是将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一般规律运用于“做”。第三个方面是,“以教人者教己”。陈美卿,生活德育论:陶行知德育理论的研究与实践.[M],2005,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84页.陈美卿,生活德育论:陶行知德育理论的研究与实践.[M],2005,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84页.1.31927-1939年“教学做合一”的音乐教学实践1.3.1陶行知在晓庄学校的音乐“教学做合一”1927年,一所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学校开学了。它是陶行知推广乡村教育和实践“生活教育”的试验田;学校结合了当时的中国教育发展状况,遵循教育和生活相结合的原理。在这一时期的招生宣传活动当中陶行知设定了具体学校发展目标:(一)健康的身体;(二)灵活的身手;(三)睿智的头脑;(四)艺术的浓厚兴趣;(五)改造世界的意识。在这五项人才培养宗旨中,陶行知先生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学生艺术兴趣的培养。这并非一个口号,他在短短三年多教学实践中的确注重了音乐教学,艺术实践。在生活教育原则的指导下,晓庄学校的课堂是开放的。学习内容及资料来源于当地,除了学校音乐教育外,晓庄学校还担负着对当地的民众音乐普及、学习和宣传的任务。在陶校长的号召和带动下,当地民众与晓庄师生共建校园。在晓庄学校的音乐教学活动是适宜的,本着培养学生“艺术兴趣”的目标,晓庄学校的音乐课开展非常顺利,教学中陶行知直接参与了教学实践、教材编定、和社会音乐实践等活动,音乐教学体现了社会性的特点。陶行知身体力行地倡导“艺术的兴趣”培养目标,他创作了许多填词歌曲和儿歌歌词,以《锄头舞歌》、《农夫歌》、《镰刀舞歌》和《凤阳花鼓调》为代表的填词歌曲,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晓庄学校的生活,成为晓庄学校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他创作许多儿歌歌词,并请赵元任先生为其配歌,将音乐教育寓于品德教育、时事教育和爱国教育之中。陶先生亲自参与音乐教学与教研活动,并真正实践了“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比如,晓庄下午是不上课的,同学和老师们一般在下午进行专题讨论,讨论的主要内容是各自的研究和学习心得、体会或疑难问题。这些研讨活动就包括了音乐的学习和教学心得。在没有讨论的时候,师生们便经常进行课外音乐表演或民间音乐采风活动。1.3.2陶行知在育才学校的音乐“教学做合一”结合育才学校在另外的科目的课程设置中发现,不管是普通组还是音乐组的教学中都有涉及到音乐课程。对于普通组而言,音乐课程才是最重要的素养学科,融入到中小学学习各个环节。一般在掌握了初中二年级的文化基础知识以后,学校便按照学生自身的喜好,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课程学习。音乐组当时的主任是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先生。开设了“视唱、乐理、音乐欣赏、弦乐、管乐、声乐、作曲”等的课程的音乐组根据课程设置可以看出,音乐组的教育和学习在育才学校是向专业化靠拢的。对于大部分的学校而言在普通的音乐教学课程中去设置乐理等关于音乐欣赏课程较多,而针对弦乐、管乐的课程设置是相当困难的,即便在目前的音乐课程标准当中,也忽视了这种问题。基于此来看,这一时期的育才音乐组在教师资源不足与资源短缺的时期,专业化教学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音乐组里大量的“小先生”们接受了系统化学习,要将学习到的新内容传授给同班学生,这本身便是逐步强化的过程,其将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复杂的内化,才可以产生教其他同学的作用。在经历“接受——理解——消化——巩固——传授”的过程中,“小先生”们既能传授给同学知识,同时在传授的过程中也能自己牢固地掌握知识。育才音乐组开放、灵活的教学还体现在上课时间的安排上,延续了晓庄学校的传统,遵循了解放儿童时间的原则,整个育才学校只上半天课,下午自由活动,整个时间学生可以自己去图书馆,自己去钢琴室。如此一来,就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可以自学的机会,启发学生自己的学习兴趣,激发各方面的创造性等。在师资紧张的情况下,成立了音乐指导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是“由陶行知出面去聘请在重庆的知名音乐家组成,专门对育才学校的学生进行轮流指导。陶行知,育才二周岁[M],江苏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育才二周岁[M],江苏陶行知研究会,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1.4“教学做合一”思想运用到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意义1.4.1有利于促进初中音乐课的发展“教学做合一”不仅在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有重要的地位,也在我国现代教学发展中起着至关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当下的音乐教育如何改革和发展方向上依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目前国家提倡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改革,要求初中课堂向生活化靠拢,正好与陶行知的教育理念相吻合,都是强调“做”为根本的原则。而“教学做合一”思想要求在“做”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和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自身的感受和情感体验中理解课堂中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并将这些理论知识在以后的音乐学习中学以致用。因此“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的初中音乐教学,不仅从理论到实践并且使学生的学习贴近生活,构建了创新性的音乐课堂以及音乐实践活动,推进了我国初中音乐课教学的发展。1.4.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做“的能力教育中的改革紧跟着社会发展的脚步在不断往前走,因此也涌现了多种教育理念,其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占主体地位”教育理念是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的。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影响深远,现代的学生们至今在课堂上大部分是比较沉默的,特别是初中生,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都逐渐成熟,不愿与教师有过多的交流,也不敢对课本上的内容和老师的观点说出自己的见解。经过这样的音乐课堂学习,学生在考试中往往追求唱会考试曲目以及死记硬背乐理知识。而“教学做合一”思想极力主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敢于去动手做,敢于表现自我,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然后思考解决问题。这一思想改变了不仅学生被动的学习局面,而且让教师一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的局面有所改观。1.4.3有利于提高初中音乐课的教学质量高的教学质量是对教师辛勤劳动的认可,如何强化教学质量与效果,是所有教师在思索的问题。初中音乐课教学质量的高低不能仅用学生会唱考试歌曲来衡量,还需要对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素养进行多方面的评定。学生较高的音乐素养不只是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培养,所有的校内外各种形式音乐实践活动均属于音乐素养不断强化的过程。学生在实践中才能将自己的能力展现出来,“教学做合一”思想提倡我们进行实践性的教学。因此,学校应该开展各式各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比如合唱比赛、艺术节、音乐会、校园歌手比赛等,使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耳濡目染,逐渐增强主动参与的意愿并且提升音乐综合素养。“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重庆育才中学音乐教学中的调查新课程改革使学校的教学方法,教学资源都发生了变化,也引起了学生观念和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使学校教育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占主体地位。“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完美的与新课程的改革相适应了,因此也推进了建设更好的学校教育。而好的教育观念需要与教学活动相结合,才能发挥其作用。此次调查对象是重庆育才中学当下的初一和初三年级师生,并且对两个年级的任教音乐老师进行了访谈。笔者在进行教学实践后,根据前辈老师们的经验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调查出了当下重庆育才中学在音乐教学中各个方面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方法,并且进行了整理分析。“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育才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我对教师们在教学活动当中使用的“教学做合一”思想的现状做了面对面访谈。主要内容涉及:对“教学做合一”思想的理解,是否在音乐课堂中运用过这一思想,如何在音乐课堂中运用这一思想的?大部分老师认为音乐课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不仅要唱歌还要学会欣赏音乐,所以应该在课堂中融入“教学做合一”思想。对于实施方面,老师们表示有时是让学生们拍打节奏感受音乐要素,有时是让学生们分小组进行演唱比赛。2.1.1对教师运用情况调查所有的教育思想仅仅与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才可以判断出思想是否可以发挥其对教学的重要性,笔者在进行了教学实践后,根据自身的见习与实习总结出来了育才中学的具体应用策略,应用研究的背景主要是初中的音乐课。(1)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生活资源,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学做合一”思想来源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我们学习的知识,无论是教、学还是做,最终都要回归于生活中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同时培养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使他们感受到学习音乐不仅可以掌握乐理知识而且在生活中也有帮助。所以单靠缺乏鲜活事例支撑的教学难以让初中生们提起兴趣,育才中学的音乐教师们会依托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对教材内容进行生活化处理。例如,对于《青春舞曲》的教学,教师为了可以使学生掌握其音乐特色,舞蹈节奏,运用手鼓进行了节奏练习:X.XXX|XXXXX|,然后讲授给学生这种节奏特点的来历是受维吾尔族语言的影响以及古代丝绸之路使中西方音乐文化得到了很好的融合,所以出现了各种切分、附点节奏以及弱起节奏。通过学生为歌曲配伴奏,并分析维吾尔音乐的节奏特点来历,让学生明白了民族音乐的风韵和色彩,其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2)教学过程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教师将教学活动与学生个人生活经验相结合,从学生视角感受其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在课外时,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有了一些积累,并能从其中选取合适的经验与教师的教学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去引领学生进行生活与学习的融合。例如,在学习《音乐与生活》这一课时,教师为了使学生掌握“实用音乐”和“背景音乐”的特点,先播放了《欢迎进行曲》、《婚礼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等实用音乐,并总结它的特点就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强调“实用音乐”的实用性。然后让同学们小组讨论举例,学生回答:《葬礼进行曲》、《校歌》等。接下来,教师解释“背景音乐”:“背景音乐”又称“环境音乐”,是一种办公室、休息室、超市、饭店等不同环境而使用的陪衬音乐。在商业和旅游上起到了一定经济作用。然后课件打出一个商场,并解释在商业上背景音乐可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优美的音乐能使消费者放慢脚步,同播放快速音乐相比,销售量增加百分之三十八。下面,教师准备了四首乐曲,分别是《献给爱丽丝》、《西班牙斗牛士》、《土耳其进行曲》、《小夜曲》让学生们根据生活经验选择哪一首曲子适合作为商场的“背景音乐”并分组讨论其理由。学生最后得出:《小夜曲》最适合。然后,教师出示一列快速行驶的火车,配音:用音乐促旅游,在慕尼黑的旅游界专门为古典音乐爱好者提供一种音乐旅游,其旅游点安排在世界著名的管风琴演奏区。在列车上播放“背景音乐”可以松弛神经,消除疲劳,感觉旅途并不遥远。教师准备了四首乐曲片段,分别是《春之歌》、《天鹅湖》、《渔舟唱晚》、《威廉退尔序曲》。请学生们判断假如自己就是列车长,应该播放哪段音乐愉悦旅客的心情。由于素材和内容都是紧密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的,学生对内容上有熟悉感,情感上容易引起学生共鸣,从而提高课堂的气氛。2.1.2教师的教学设计案例调查通过实习期间的课堂教学观摩,如果过多地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学习的话,比较耗费课堂时间,那么有可能达不成一首教材歌曲的熟练并且有感情地演唱。从而会拖慢教学进度、教学安排。在此教学案例中,教学设计中教师科学合理地安排了“做中学”和“做中教”,融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以七年级学生在下学期的第三单元唱歌教学中的《华夏古韵》中节选的《阳关三叠》举例,记录教师如何将“教学做合一”思想运用到音乐课教学中的。《《阳关三叠》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程,通过教学实践,学生感受这首歌曲的内容和表达的意义,当学生学习这首歌时,也能同时受到比较优良的一种情感教育,这也许会对学生以后的交往交际呈现出较为深远和有意义的影响。2、学情分析初中生正处于一个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特殊群体,他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思维活跃,但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和社会经验有待进一步发展。结合学生的表现而言,其希望尝试,同时又顾虑自己不够好。基于以上考虑,运用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方式去让他们多多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自己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从而培养学生们的音乐表现能力。3、教学目标(1)在感悟《阳关三叠》这首歌曲中表现的音乐情绪之后,切身的体会到古人的离愁别绪,此外,提高学生学习我国古代传统音乐的积极性。(2)确切地有情绪地歌唱《阳关三叠》。(3)在课堂的实际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依据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进行音乐情景剧的创作,增加对音乐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时也培养了合作能力。4、教学重难点重点:学唱《阳关三叠》,并富有情感地歌唱。困难:准确无误的附点节奏和歌曲中的八度大跳。5、教学的过程(1)引入当学生们观看一些精彩的视频以后,老师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这首歌的主题为?你感悟的歌曲情感变化过程是?学生:《阳关三叠》其中的感情有忧伤、惜别、留恋。教师:《阳关三叠》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和演唱的歌曲。互动设计:在视频看完后由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提出一些简单的小问题与视频结合,带动课堂气氛。(2)朗诵歌词体会歌词中的诗韵有请同学富有感情的朗诵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互动设计:首先由学生自己练习朗读30分钟,之后分成四个小组进行班级小比赛,比赛中老师对每组同学进行打分和评价。评价时老师以表扬和激励为主,以带动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6、同学们打拍老师示范互动设计:老师在伴奏音乐下富有感情和情绪的为同学们演唱《阳关三叠》,让学生对《阳关三叠》产生一个完整的感性认识。同学们也在老师演唱的同时整齐划一的随手击打拍子,进一步的使课堂活跃起来。7、老师根据曲谱教唱教师使用钢琴边弹奏边歌唱,学生一句一句的跟学唱谱。互动设计:课堂之前要先分好乐句,请学生自行讨论乐句。在乐谱的学唱时把全班的学生分成两个大组,先由第一组学唱,此时第二组倾听,学唱完之后由第二组提出关于第一组学唱时优秀的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音准、节奏。两组相互给出建议,并同时改进。此外,老师要特别注意学生演唱时在八度大跳“遄行,遄行”和附点节奏是否正确,出现错误时需要及时纠正。8、8、师生互动生生合作互动设计:当学生能把乐谱基本唱下来时,教师唱词学生唱谱,教师和学生进行一次合作,然后由第一组唱谱,第二组学生唱词,之后又反过来,总共进行三次的合作。在合作中一步步把课堂交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既能积极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又能让学生和老师之间相互促进,在一个愉快积极的课堂气氛下学会演唱《阳关三叠》。9、及时发现及时纠正活动设计:学生们跟着教师做,唱“遄”时,先深呼吸然后用双手叉腰,且此时要面带微笑,但是唱到“行”,就要变成弯腰成九十度,此时气息才可以通上去,然后音高也就同时上去了。“渭城”、“客舍”、“劝君”⋯这些附点音符节奏,则是要跟着教师找一种学瘸子走路的感觉,一个腿长,一个腿短。10、情感体验的多种方法在教师的指点下,用legato(连音)、stacato(跳音)、marcato(清晰、强而有力)、nonlegato(不连不跳)等多种不同的歌唱方法,体会作品中想呈现的各种感情,也是可以让学生体会相同音乐不同的演唱方式带来的不同感受。互动设计:也还是分成两组,此时两组中一组唱时,另一组聆听感受,活动完毕之后学生自由谈论不同演唱形式带给他们在情感上的感受。根据这些感受让学生讨论出一种最适宜于《阳关三叠》这个作品的歌唱形式——legato(连音)。11、歌曲分句且进行加工每一个乐句都要用不一样的力度演唱,以此处理f(强)、P(弱)、cresc.(渐强)、dim.(渐弱)、rit(减弱)。互动设计:在第一句时用P演唱,然后第二句就从P开始,之后是cresc.然后到dim.,在第三句又回到P,等待间奏过后,在第四句“遄行”则开始使用f演唱,“历苦辛”又用p,之后的第二遍“历苦辛”用pp,“历历苦辛”则是用f,“宜自珍”使用的是P,不过在结尾的“宜自珍”则是处理成dim.和rit。通过这样处理成dim.和rit。通过这样不同力度的演唱方式的呈现,让学生能体验和能感受到的关于作品的情感又提高一个台阶。12、最后的教学小结完整的展示精品全体学生在教师的清晰的钢伴下,富有感情地、完整地一起歌唱《阳关三叠》。13、课外延展学生的自创自学以《阳关三叠》的词句为基础,加上其音乐风格,学生自行创作和改编出一个情景剧。剧情设计上可以加上离别的两名诗人的对话。角色:两位诗人、吹箫人、演奏者、酒保;场景:杨柳树、客舍等互动设计:全班同学此时可以分成4个组,每组差不多是10人,先按分组自由的进行讨论编排,之后每个小组分别上台表演,展示小组一起的作品。同时,在学生分组进行创作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展示课件《话别》古代水墨画,引导和指点学生的创作,同时播放音乐即由古琴演奏的《阳关三叠》。5分钟时间后,学生按照分组上台进行展示。老师和学生一起选拔出最出色的一个小组,换上古代装束,为全班同学进行表演,教师现场应用埙吹奏《阳关三叠》的曲音,并请其余同学跟着表演的进程一起唱《阳关三叠》,整个集体参与,小组展示作品,师生共同体验。14、总结评价课堂这节课给你带去了什么感受,你从这节课中收获到了什么?刚刚的同学表演给你带来了什么启发?(学生教师互相评价,之后由教师总结)。教学评价:(1)学生评价这节课还挺有意思的,课堂中组织的活动特别多,很热闹,但在管理学生方面稍微欠缺,使课堂太过于吵闹,不利于思考。(2)教师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音乐实践活动,学生们润物细无声的接受了本堂课的知识和观点。并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学习内容的不同,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多种课堂活动方式,在领会教材意图的基础上,不照搬课本进行教学。但本节课的实践活动组织得不够完善。老师为了使学生们更能够体验到此首歌曲表达的中国古代人的离别之情,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教师运用了多种方式,让学生体验情感。第一种方式让学生们分别用legato(连音)、staccato(跳音)、marcato(强有力的)等多种演唱方式,体验不同方式带来的不同音乐情感,最后将学生们分成两个大组,一组进行演唱,另一组倾听感受,之后所有学生都谈不同的演唱方式带给他们的感受。之后让全体学生一起研究讨论抉择出一种最合适也是最适宜《阳关三叠》这首歌曲的一种演唱形式——legato。第二种教学方式则是对音乐先分句处理,通过精细加工之后,对每一乐句都使用不同力度演唱,力度有f(强)、p(弱)、pp(很弱)、cresc(渐强)、dim(渐弱)、rit(减慢)的差别。先让学们用p演唱第一句乐句,之后第二乐句则从p开始之后到cresc,再到f最后是dim,第三句则又回到p,等待间奏之后的第四句“遄行”则是用f开始演唱,到“历苦辛”则是用p,不过在第二遍唱到的“历苦辛”则变换为pp,之后的“历历苦辛”使用f,第一遍的“宜自珍”则是用p,而在结尾的“宜自珍”选择dim和rit。通过这样变化着力度的演唱这首歌曲,把学生对作品的所呈现的情感和意境提升一个台阶。综合上面的教学案例,“教学做合一”理念用于初中音乐课堂中,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探究、亲身体验的课堂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走出“教师教唱,学生学唱”的固定模式,走向探究与实践的领地,使初中音乐教学实现了从书本到实践。2.2教师对“教学做合一”的应用访谈记录2.2.1访谈对象与形式本次访谈对象是兼任初一年级和初三年级的音乐老师,该教师是声乐表演专业,对音乐十分热爱且专业。访谈形式采用正式访谈,结合本次访谈提纲对该音乐教师的“教学做合一”的看法与实施情况进行了访谈,教师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作答。访谈内容作为参考,可以反映出教师在“教学做合一”的音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访谈过程笔者用笔记本做了记录,后期加以整理,用作本次研究。2.2.2访谈提纲本次访谈紧紧围绕着“教学做合一”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这一主题,对音乐教师进行了四个方面的谈话,分别是对“教学做合一”的理解、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本人根据以上四个方面列出了访谈提纲:(1)您对初中音乐课程“教学做合一”思想的理解是?(2)您在实际的初中音乐课中常用什么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做合一”?(3)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的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如何?(4)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的教学中,教学效果如何?(5)您的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有哪些?(6)学生对您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方式满意吗?学生的积极性高吗?按照以上八条不同的访谈提纲,笔者对音乐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运用“教学做合一”的情况有所了解,并能够从中总结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2.2.3访谈结果2.2.3.1音乐教师对“教学做合一”思想的认识情况该音乐教师认为“教学做合一”就是要在“做中教“,学生要在“做中学”。课堂的核心就是要去实践,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设计出音乐实践活动,以帮助他们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初中阶段的学生上课时比较沉默,所以教师更应该作为引导者,让他们参与到音乐课堂中,学生在实践中能够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他说,目前我的教学还是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要求有一定差距。理解也比较片面。还需要去研读陶行知先生的著作更进一步理解,并且运用到教学中。2.2.3.2音乐教师实施“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表现该音乐教师采用了情景创设法、体验法、视听结合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实践教学方法,课堂上学生参与的时间安排是比较多的,大部分学生都愿意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并且能够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出老师提出的问题。这种方式比直接讲授给学生有效得多,学生会记得特别牢固。但如果时间把握不好的话,会影响教学进度。2.2.3.3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的教学中,教学效果如何?该教师说,通过丰富的的实践,以及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课堂学习中的快乐、合作中的快乐,提升了学生们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教师的引导也是关键的环节,必须精心设计活动并且提出问题,善于抛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并且要让每个学生参与进来,从而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当然,让学生“动起来”要有适当性,不能杂乱无章,否则将会影响教学效果。2.2.3.4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有哪些?学生的满意程度?该教师说,主要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也就是期末考试。这是最直接方便的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方式。学生对我的教学满意程度是比较好的,都喜欢上音乐课。也有可能是他们本身在繁重的学业后能够上一节音乐课是很高兴的吧,所以都愿意上我的音乐课。2.3学生接受情况调查在有限的时间内,本次调查研究选择了初一年级和初三年级进行对比调查,由于初一年级是从各地、各区小学升入育才中学的初中部的,所以在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审美、歌唱等方面的音乐能力参差不齐,并且还没有经过育才中学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可以作为初始状态进行调查。相反,初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三年的音乐”教学做合一“教学理念教学,在音乐各方面能力都相对稳定,所以与初一学生能形成对比,从而看出“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的音乐教师实践的学生接受程度以及教学效果。2.3.1初一学生与初三学生音乐音乐综合素质测评对比调查表1学生测验成绩年级数据平均分及格率良好率(85-90)优秀率(90-100)初一年级80.2575%25.5%5%初三年级85.598%30.5%10%对育才中学七年级和九年级学生的期末成绩进行观察和比较。主要通过平均分、及格率、良好率以及优秀率这几项来进行统计,从成绩来看在初一学生从各个小学进入到育才中学,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各不相同,参差不齐。在经过育才中学一学期的音乐课堂教学后,成绩提高并不明显。但是经过初中三年的“教学做合一”思想下的音乐教学后,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及格率方面。但是受到学生原有基础和自身兴趣爱好的影响,优秀率的变化并不是很明显。因此,育才中学所采取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思想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有一定的帮助,尤其对于音乐综合素质中等偏下的学生音乐综合素质有明显提高。2.3.2初一和初三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态度调查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希望通过育才中学“教学做合一”思想下的音乐教学实践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对此本人通过初一和初三年级的几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来分析最终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态度变化,受调查学生人数为200人,有效问卷195份。下面是笔者设置的相关问卷题目:题(1):“与其他课相比,我对音乐课的兴趣最大”题(3):“上音乐课时我经常希望快些下课”题(7):“我经常盼望上音乐课”题(13):“如果不上音乐课了,我会感到失落”表2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和态度对比选项数据总是常常偶尔从不初一初三初一初三初一初三初一初三题124%36%13%32%50%26%3%40%题36%3%14%10%22%7%25%38%题711%17%31%31%33%36%5%4%题1321%10%14%35%36%27%9%6%说明:通过“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进行音乐教学,题1:与其他科目比,我对音乐课的兴趣很大,初三的学生总是、常常有兴趣的学生比初一的学生人数增多,但还有少部分学生对音乐课不感兴趣。题3:上音乐课我经常希望快点下课,初三的学生对于音乐课的时间比初一学生更希望延长一些,慢点下课,说明育才中学“教学做合一”思想下的音乐课大部分时候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关注。题7:是否期待上音乐课,总是期待的学生有了小幅度增加。题13:如果知道音乐课不上了,我很失落,经常和偶尔的学生增加较多。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有了较大的提升,学生对音乐课的态度从原来的“玩耍课”到逐步爱上音乐课,重视音乐课。2.3.3学生音乐课学习习惯和歌唱能力对比学生的学习习惯往往能够看出对该学科的重视程度,并且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能够对歌唱能力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下面是相关的问卷题目:题(5):“音乐课上我可以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题(9):“不到临考的时候,我不愿意唱歌”题(11):“我经常注意有关音乐的新闻和话题”题(12):“与音乐有关的活动,我总是感兴趣能积极参加‘表3学生学习习惯和歌唱能力对比选项数据总是这样常常这样偶尔这样从不这样初一初三初一初三初一初三初一初三题545%49%20%29%3%1%4%2%题91%2%14%13%30%38%29%30%题1145%57%41%23%1%4%1%4%题1221%30%33%32%15%15%3%2%说明:通过调查统计,题5:音乐课上我可以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初三年级总是和经常积极思考问题的学生有所增加但增幅较小,本人在实习期间上课经常运用合作探究法,要求每个学生都能与小组讨论和思考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了不爱回答问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参与度。题9:不到期末,我不愿意唱歌或听音乐,初一和初三的学生差距不大,在我实习期间发现他们特别是对于网络流行音乐情有独钟,基本上个个都能唱流行网络歌曲,说明学生们本身对音乐是喜爱的,愿意唱歌的。所以教材上的歌曲教师需要用到比较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题11:在上音乐课后,我还是否愿意去学习、关注音乐相关的信息。总是这样的学生占了大部分,运用了“教学做合一”思想教学后的初三学生比例有所提升,说明在“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的音乐教学方法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注除音乐课外的音乐相关信息。题12:与音乐相关的课外活动、演出、比赛,总是感兴趣参加。只有部分学生常常参加,其他学生没有在课外参加音乐相关的学习、演出、比赛。结合这种统计调查数据来看,学生音乐学习习惯的培养与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需要对初中的学生从初一开始就使用“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的音乐课堂教学方法。2.3.4育才中学音乐课堂内教师与学生互动时间占比为了调查研究教师在课堂中的音乐教学过程是否与“教学做合一”思想相吻合,我深入音乐课堂进行听课,并计算教师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并制作了音乐课堂内教师与学生互动时间占比的统计表格,以直观地看出音乐课堂中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师与学生的“做”有效结合在音乐课堂内的情况。由表格可见大部分的课堂时间,教师都与学生进行了互动,包括师生问答、音乐游戏活动、小组探究。表4音乐课堂各环节占比年级环节教师讲授师生问答师生合作音乐编创活动七年级31.3%21.7%25.2%20%九年级38.9%20.1%22.8%28.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教师的“教”随着年级的增长也在递增,在实习过程中也发现越往高年级音乐课堂气氛相较于初一年级没有那么热烈积极了,这可能与学生心理生理特点有关,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对师生互动时间方面有所缩减。在“学”的方面,师生问答的形式是占有比较稳定的时长,并且有良好的效果,学生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在“做”的方面,师生合作的形式是运用比较广泛的,比如师生轮唱,教师领唱等。音乐编创活动时间在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多,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能够迅速根据老师给出的引导,作出创造性的音乐活动。2.3.5育才中学课外音乐活动中的“教学做合一”表5音乐活动开展情况年级每月举行次数类型次数/月环节校内音乐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班级合唱团七年级2次4次4次九年级1次2次2次从表格可以看出育才中学音乐活动开展是比较频繁的,例如校园歌手比赛、艺术节、合唱团排练等。初中学生对音乐课是具有浓厚兴趣的,学校和教师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以及落实美育工作,开设了各种各样的音乐活动。校内举行的大型音乐活动,学生自愿进行报名参加。兴趣小组是每个学生必须参加,年级统一安排在周一的下午第三节课后进行一节课的兴趣小组活动。有很多科目可以选,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电影等。2.3.6合唱团训练中的“教学做合一”育才中学的班级合唱团的组建与训练是学生参与音乐实践和音乐课外活动表现的基地。班级合唱团的排练是课外的音乐活动,陶行知先生在创办育才学校音乐组时也更加强调学生们的课外音乐实践,他在音乐组每周举办音乐会,有的在校园进行,有的为公益演出,从学生的学习来讲,都强化了音乐的实践性。合唱团在训练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在合唱时的能力,也能提升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此外也能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既满足增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素养,也符合了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在合唱团中,教师与学生要进行充分的合作,从而达到声部的和谐统一。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在合唱这项实践中结合起来。合唱团将“教学做合一”思想从音乐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将音乐教学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因此班级合唱团是学校践行“教学做合一”的具体体现。在我所调查期间正好遇到全市班级合唱团比赛,10-11月份正好是全市班级合唱团比赛的一个训练期,每个音乐教师选拔出自己所教班级中最满意的一个班级进行合唱排练。这次观摩的是初二(3)班的合唱训练,在排练中不仅能够直接看出教师在音乐课中对学生的声音训练、学生对演唱方法的掌握情况,而且对班级的集体意识、团结协作能力都是一个挑战。教师在每次训练之前教师都会让学生们先放松身体,运用到了“耸肩”放下的方式,并且伸展自己的身体。在练声时,唱的是dol到fa的下行音阶。教师并没有只让学生们唱,而是让学生们加入了手势:将手从嘴巴前面划一个大大的弧线,想象声音抛出去的感觉。在做低音的练习时,教师为了使学生们全身放松地去唱,声音不要“飘”,让学生们边唱双手自然地在身体两侧前后摆动。使声音能够放松自然地落下来。学生的双手加入做这些动作后,学生们能够明显感觉到声音的走向应该轻声高位,从头腔穿出,唱低音时感受到胸腔的震动。因此,在合唱团的训练中,不仅有老师“教”与学生的“学”并且融入了学生的“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2.3.7音乐社团活动育才中学的音乐社团在每个星期周五下午的时间段开展专门的课外音乐活动,在实现了音乐课程教学目标以后,在音乐社团应不断拓展音乐视野,满足学生精神需求,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在音乐社团中,常常教师会运用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的体态律动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的声势律动与学生们一起边听音乐边“做”,社团活动过程中的氛围十分活跃,学生们也很接受这种实践性很强的音乐教学。例如,教师在音乐社团介绍新疆音乐风格特征时,首先播放了《青春舞曲》,鼓励学生们跟着音乐的节奏将肢体动作融入其中,感受新疆舞曲带来的欢快、热烈的气氛。学生们随着音乐做着各种扭脖子,转手腕的动作,做完这项“热身运动”后,学生们对新疆音乐有了一个初印象,并且他们对新疆音乐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感知能力。有对新疆音乐有了继续学习的兴趣,这时候教师再进行音乐知识的讲解,学生们个个都听得十分认真。在音乐社团中,教师运用了国外的音乐教学法使“教”、“学”、“做”三者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外界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对律动性也十分感兴趣。育才中学音乐教师抓住了学生这一特点,运用了声势律动法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让学生们以“做”为中心用肢体的运动去感受音乐然后学习音乐理论知识。通过对育才中学教师的访谈以及课堂观摩以及对初一和初三年级的对比调查数据显示出,部分教师能够较好地将这一思想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学生对初中音乐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通过对比实践前后学生的纸质测验成绩,可以看出这一思想在初中音乐课教学中应用产生了较显著的教学效果。并且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小幅度的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态度也有所转变,行为习惯和能力在实践前后也有了较小幅度的进步。由于初一年级是从各地、各区小学升入育才中学初中部的,所以在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审美、歌唱等方面的音乐能力参差不齐,并且还没有经过育才中学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进行教学,初三的学生经过育才中学教师践行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教学,三年时间的音乐整体素养与实践水平的提升,在音乐方面的综合实力较强,与初一学生形成较明显的对比,可以看出在“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的音乐教学及实践活动效果显著,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3“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初中音乐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初中音乐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教师运用“教学做合一”出现的问题分析基于上一章对育才中学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做合一”的运用和接受情况调查以及实习观摩期间的听课见习,可以看出育才中学的音乐教师为了改变基础教育“重知识、轻能力”的现状,积极地在探索“教学做合一”与初中音乐课堂科学恰当地融合,设计出了一堂比较优秀的教案。笔者深深感受到教师更加重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通过上一章对教师实际教学案例的观摩以及对学生问卷情况的调查,对教案以及学生对音乐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教学环节、学生测验结果等的分析发现了一些可稍加改进的问题:教师对“教学做合一”思想的理解度不高音乐学科虽然是一门副科,但是现在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美育,并且期末考试所占的分值也不低。笔者结合上一章的教案以及实习观摩经历,发现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为了突出以“做”为核心,基本上将每个教学环节都设置了学生的实践,例如朗诵歌词、教师范唱学生击拍、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轮唱、多种方式体验情感等。缺少了学生自主安静聆听音乐的过程。虽然音乐是一门在实践中进行的课程,但音乐也是一种听觉的艺术。教师由于一心想设置出丰富的实践活动来提升课堂气氛和提高学生的兴趣,所以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负担。教师对于“教学做合一”中“做”的理解不够透彻,导致出现了让学生上音乐课比较累的情况。教师将“做”当成了课堂安排的标准,忽视教和学,虽然课堂看似热热闹闹,教师却没有总结出实践过后的理论知识结果,无法确定学生是否真正在气氛活跃的音乐课堂中学习到了知识,体验到了音乐的情感情绪。教师实施“教学做合一”思想缺乏系统性“教学做合一”思想给予了“做”足够的重视,使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教、学和做三者又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的。具体来说,教师的教要依据学生的能力和程度,学生的学要依据事情怎么做,即“学”影响着“教”,“做”又影响着“学”。目前在课堂中实施这一思想缺乏系统性,经常将这三者割裂成独立的部分,虽然有教有学,但综合“教”与“学”的“做”却在课堂中没有体现出来,缺乏一个完整的系统性。“教”的方法本应取决于“学”的方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是教师去提前预设好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教师的教法,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做提前了解,学生们想怎么学,学哪些知识都需提前深入了解。重教太过,学生的学就会显得被动,教和学就分离了,学和做也就分离了。由于初中生的上课纪律性较差,对老师的课堂组织过于依赖,他们往往是被动的。对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与之前老师所教的知识心中没有形成一个系统,不连贯。更别说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了。教学过程中,多方面因素影响着“教学做合一”实施效果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是多元化的,如课堂时间的计划、教师的教学状态、学生是否遵守纪律等,这些因素导致教学活动愈加复杂。即使预先制订好实施“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教学设计,但是因为一些不可控的影响因素,教师也不能够完全在自己的课堂中践行这一思想。首先是课堂时间的限制,现在提倡实践性的课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往往以大量的学生时间活动为主,一整节课后,虽整节课学生课堂气氛较为活跃热闹,但学生感到身心疲惫,也没有真正学到多少知识;其次是学生的课堂表现,初中生正是需要对课堂纪律严加管教的时候,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弱,班级与班级的情况也有很大区别,在纪律好的班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的课堂实践活动就会比较轻松,在纪律较差的班级开展大量的“做”就会让教师感到吃力并且不想继续开展下去。这就使班级与班级的教学进度、效果有一定偏差。在实际教学中因为这些不可控的因素最终就会影响这一思想的实施效果。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对学生以“做”为核心的评价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中,将教学评价分为多种方式,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教师过于关注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做”的考察。对于学生的评价,大多数音乐教师将重点放在音乐学习产生的效果方面,却没有考虑学生个体之间的区别。在实习过程中发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通常情况下是老师选择一首歌曲,学生演唱后打分,或者出一套乐理试卷,学生考试后打分。这种评估模式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但同时也忽视了学生对音乐聆听的体验与音乐方面的整体素质等。音乐课程评价可以更好的展现素质教育的重要精神实质,严格按照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实施。基于科学的课程评价,方便学生观察到自身的进步,提升学习积极性,加强课程教学质量建设。如何教师未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评价考核,就会导致音乐学习学习动力不足。3.2学生在接受“教学做合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3.2.1学生在音乐课堂“做”中缺少知识总结能力由于教师设计的音乐课堂以“做”为核心,课堂实践活动比较丰富,使学生们都喜欢上音乐课,并且认为音乐课是比较好玩、快乐的课程。从而,并没有真正重视音乐带来的理论知识,比如乐理、音乐史、作品背景等。过多的课堂活动,使学生的状态是处于比较活跃的,缺少了自主总结理论知识的能力。学生们常常上完音乐课就不再管这节课究竟学到了哪些知识,并且在实践后也没有认真听老师的理论总结。音乐课变成了表演课、活动课,没有知识框架的支撑,降低了音乐课的教学效果。3.2.2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缺乏音乐自主学习能力“教”与“学”是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在上课有限的四十分钟时间里,老师教给学生的知识与一起做的音乐实践活动也是有限的。学生与教师进行丰富的“教学做合一”活动后,有一部分音乐知识与音乐能力需要学生课后进行思考与练习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在笔者的观察中,学生们在音乐课后大多数都不会去练习与复习所学的歌曲。他们似乎更习惯“语数外”这些主要科目的学习模式——“题型模式”,对老师课堂上的内容课下完成布置的练习题进行巩固练习。但音乐学科有其特殊性,不需要大量的练习题,更加需要的是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因此,学生在音乐课后需要加强音乐紫雪能力。4“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问题解决4“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问题解决4.1教师在“教学做合一”思想运用中的问题解决4.1.1教师要落实课标要求,重视学生音乐体验在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中就要求,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制定包括“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而实际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情况下,教师并不注重“体验”,实际上,体验是一种“做”。其大多按照教师的带领完整感受音乐作品,而对于音乐感悟来说,享受音乐审美的趣味性,感受音乐的精神。因此,教师要将“教”、“学”、“做”三者结合起来,重视学生对音乐的完整聆听。音乐课堂虽然气氛热闹是比较生动活泼的,但教师还要让学生们学会自主安静下来听音乐,体验音乐中的情感情绪,以及联想其中的音乐画面,并且总结出实践过后的理论知识结果。例如,在《悍牛与牧童》这一课的新课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丰富的课堂体验活动,让学生们在“做中学”。1、聆听(悍牛与牧童》的高潮部分,让学生根据音乐设计场景故事。2、聆听《悍牛与牧童》结尾部分,设计故事,引导学生将所听的两段进行对比,用音乐的几个要素来分析,发现使用的部分乐器及人声。3、聆听开头的部分,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声音表现一些场景。4、几个片段串接起来,让学生完整地赏析自己创作出来的音乐故事。5、观看《悍牛与牧童》的动画。让学生讨论和发言对于作者创作的音乐故事的看法。(影片在一开始呈现的是一幅静谧的村庄野景。音乐则是由人的声音时断时续地发出的,并没有完整清晰的声调,其间漂浮无定的短笛的声音更烘托出山间自然的静默、质朴。紧接着影片就进入中段了,很多壮汉试图驯服一头剽悍的野蛮牛,可惜大家就是筋疲力尽了也是无济于事,悍牛仍然是桀骜不驯的模样。此时的音乐适值更加的炙烈,喧闹的声音、急促的节奏、不协调的音响,让人明显的感觉到人和动物彼此间的打斗、矛盾是那样的无可调和又充满激烈。影片的最后,一个手拿一束青草的小牧童,不费吹灰之力地驯服了这头悍牛,牧童的这一行为让众人无比惊讶。而当牧童重新骑上牛背渐渐远去,一切又回到了一开始的宁静和悠远之中。)体会“人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的宗旨。4.1.2教师努力提高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教学的能力对于“教学做合一”思想所关系到的各种教育教学等,其对教学内容的确立,教学程序的设定均制定了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标准。教师的“教”要依据学生的能力和程度,学生的“学”要依据教学过程怎么“做”,即“学”影响着“教”,“做”又影响着“学”。“教学做合一”是三者的统一体,不能分割开来。所以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做提前了解,学生们想怎么学,学哪些知识都需提前深入了解,从而设计好“教”、“学”、“做”的统一。想要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好这一思想,首先教师作为这一思想在课堂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必须通过“教师专业化”的途径增强自身的能力。而“教师专业化”,代表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接受系统化的训练与持续的学习,从而掌握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和专业成长过程。因此,教师也要不断地进步,才能把握好“教学做合一”思想如何与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进行教学的方式方法。相反,如果自身的专业水平止步不前,一味用陈旧的教学方法,不变的教学内容来教育学生,就会在知识更新迅速的今天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教学做合一”思想侧重于以下方面“教的法子取决于学的法子”,要将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相结合,教师可以在教学的同时学习,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的发展,教材也实现了全新改版,学生的认知能力也有了明显提升,教师需要不断的学习,参与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并促进教学方法的交流合作。“教学做合一”以“做”为核心,教师发展也可以贯彻“做”,即在教学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多关注自己的能力提升,不断探索适合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做合一”思想运用方法,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两点:1、教师对教学内容要有深刻的理解和透彻的掌握好的教学环境在于教师对知识形成了深入的理解与认识,基于此,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共鸣与认识。因此,无法掌握专业知识的教师或是难以获得学生认可的教师均无法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由此可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只是要对知识做一定的解释加工,此外,也需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充分利用。而非让学生学不能致用。2、教师要加强多方面的修养教师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必须夯实自身的文化基础。处理教学内容时应找出音乐与相关文化的渊源关系,并领会两者关系的实质及其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关系。与此同时,新课程音乐以及一系列文化教学活动,注重协调好师生教学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中合作意识,使音乐与相应教学带有强烈的人文和情感色彩。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地位平等、自由的环境体验音乐与涉及文化,教师应考虑所有学生的需求,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实施“做中学”。例如,鼓励学生们进行艺术想象和艺术创作,并且积极投身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活动中。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发挥群体力量,对音乐与相关的文化进行广泛的深人的探讨,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4.1.3优化教学设计,实现运用“教学做合一”的最佳效果由于多种因素会导致“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的课堂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会与教师的教学设计有一定偏差,比如课堂时间的安排,学生的纪律,教师的状态等。因此,要想实现“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音乐课堂中的最佳效果,教师就要将其不断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并且在教学设计时,要科学恰当地运用“教学做合一”思想,考虑到学生的可操作性,合理安排课堂时间,避免为了加入这一思想而生搬硬套,过于形式化,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并且教师从内容的选取,过程的实施,评价的开展等方面都要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同时要把控好“做”和教学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实践活动后,还要注重活动过后的知识总结和情感升华,避免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徒有形式而没有实际效果,徒有趣味而没有实际意义。而学生也需要在“做中学”,学会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基于这样的教学认识。教师可以在课前根据新课的内容和重难点,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后时间查找资料,带着问题回到课堂上。在课中,初中生的课堂表现也是影响“教学做合一”实施的因素,初中生较为活泼好动,自制力比较弱。如果教师在管理以及实践活动的安排上没有尽量优化教学设计,那么面对不同班级就会有教学效果上的偏差,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教师需要组织好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创造良好的氛围,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及时调整教学,利用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中。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传递知识。在课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课堂评价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整合教学主客体,教学环节等各种教学因素,来实现“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最优效果。例如,人音版七年级下册中的《青春舞曲》是一首旋律优美、节奏生动活泼的,并且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民族歌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教师在范唱时,学生以拍手为教师伴奏,这能使学生能够跟着音乐动手“做”,而不只是坐着听。在学生进一步感受《青春舞曲》的音乐风格后,教师可以播放不同节奏、不同版本的《青春舞曲》让学生鉴赏。在学生们能够演唱《青春舞曲》后,教师示范新疆舞的经典动作,让学生们跟着音乐一起跳新疆舞的基本动作。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让学生们亲身去“做”,感受到了新疆歌曲的热情洋溢。4.1.4改进音乐教学评价方式,在评价中贯彻以“做”为核心。音乐教学评价需要完全的呈现出“教学做合一”的作用,并采用有效的评价模式,使学生掌握自身进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升音乐课程教学评估质量。1、重视过程评价,过程评价是指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在情绪上的反馈、对课堂的参与态度、与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