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十一讲_第1页
社会心理学第十一讲_第2页
社会心理学第十一讲_第3页
社会心理学第十一讲_第4页
社会心理学第十一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第十一讲群体心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个体与群体相看两不厌,互相依存,相互影响。个体离开了群体就成为无源之水,群体离开了个体就成为空中楼阁。尽管群体是由不同的个体所组成,个体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会直接影响到群体的状态与特点,可整体并不等于部分之和。群体一旦形成就具有了自己的属性、特征与规律,而不能简单、机械地还原为其成员的个体心理的集合。一、群体(group)的概念 1.群体的定义与特点:什么是群体?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似乎是不言自明的(Lippa,1990)。可心理学家问得好:同一架飞机上的乘客构成一个群体吗?(McGrath,1984)群体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章志光等,1996)。作为群体结合在一起的人群,与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某些因素偶然聚会在一起的人群是不同的。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群体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并且,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群体通常会制定一系列规范。长期存在的群体往往还发展起了自己特定的亚文化,有自己的价值观、态度倾向与行动方式。第二,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具有一定结构。群体内每一个成员,都在群体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执行着一定的角色,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彼此之间相互交往,形成了一个人际关系网络。第三,群体成员之间有社会互动,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并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偶然聚合的人群是没有共同目标与隶属感、没有结构和社会角色分化的。心理学家称这类人群为聚合体(Wrightsman,etal.,1977)或松散群体(A.B.彼德罗夫斯基,1978)。由此看来,同一架飞机上的乘客只构成了一个聚合体或松散群体。可如果在飞行中发生了紧急事件,情况又如何呢?让我们在“群体的形成”中再来谈这个问题。2.群体的功能对于个体而言,群体具有什么样的心理功能呢?人们为什么要加入某个或某些群体呢?心理学家认为群体成员资格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是极其重要的,这种资格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重要的特色,一系列的原因使得我们要加入群体(Shaw,1981)。其中主要的是:⑴归属感人都有归属的需要。我们渴望被他人和群体接纳、爱护和关注,渴望在自己所属的群体中占有一席之地。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总在寻找归属。正是由于这种归属感,我们才会产生一系列独特的情感,比如民族情感、国家情感、家庭情感等。“入不了的国土,踏不上的归途”,梦里不知身是客。异国他乡的这种心理写照正好体现了归属感的失落。⑵认同感个体倾向于把群体作为自己社会认同的对象,在一些重大事件和原则问题上,渴望与群体保持认识和行为的一致。尤其是当情境不明确时,社会比较更进一步地加强了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感。比如大学生在恋爱方面的观点与行为就深受同伴群体的影响,同伴群体的恋爱观与恋爱行为更多地成为他们认同和效仿的对象。⑶社会支持我们总是倾向于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为了证明“我是对的”,仅仅是孤芳自赏、我行我素,远远是不够的。所属群体的接纳、赞许和鼓励,对我们来说是重要的社会支持。所以我们喜欢、认同和归属那些接纳、赞许和鼓励我们的群体,不喜欢、不认同、不愿归属那些不接纳、不赞许、不鼓励我们的群体。二、群体的类型群体分类有利于揭示不同类型的群体的特点,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群体心理现象极其规律。但是,由于人类群体本身的复杂多样和划分标准的不同,便有了各种不同的分类。这里,我们仅仅关注对大学生群体极有价值的三种分类。1.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社会心理学家Mayo20世纪早些时候在霍桑研究中发现,人们的生产率一方面受到有显著表面结构的正式群体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制于缺乏表面结构的非正式群体(Mayo,1931)。由此,Mayo对群体进行了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划分。正式群体的特点是,其成员有固定编制,群体内各成员的角色地位都是由群体规范明确规定的,有明确的隶属系统、“权力结构”。大学中的班级和学生社团组织都是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成的群体,其成员之间的关系有明显的情感色彩。非正式群体往往是由于一些个体互有好感或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形成起来的。也有一些非正式群体是由于一些个体思想、观点接近,感到志同道合而建立起来的。比如,大学生自发的科研群体、书法兴趣小组等都属于非正式群体。视窗11-1大学生的正式群体的特点1.同一性。大学生群体的成员,在身心发展上大体处于同一阶段。虽然彼此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但在年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以及社会角色和地位等方面基本上是相同的。这种同一性决定了大学生群体的成员关系是建立在平等、独立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有利于形成相互尊重和帮助的风气,同样也容易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2.独立性。这种独立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高于中小学生,其独立意识较强,不像中学生的活动基本上都是由教育者操办的,他们能不依赖教育者而独立地搞一些活动;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的教学活动中自学的比重相应提高,除了集中上课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是用于自学。自修时间和分散活动随着年级的递升日益增多,这促使了学生独立性的发展,但也潜伏着离散的基础。经常有一些学生干部抱怨大学的集体活动不好搞。3.开放性。大学生的正式群体的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其开放性。这不仅表现在它们之间往往有着广泛和频繁的联系,比如班与班、社团与社团、校内与校外。更表现在它们有意识地走出象牙塔,走进社会。这种开放性使大学生有机会受到来自社会的各种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大学生的非正式群体则常常具有小型的特点,规模不大,但凝聚力很强,信息沟通迅速灵活。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目标可能与正式群体的目标一致,也可能不一致,这是教育者必须牢记的。2.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A.B.彼得罗夫斯基在其所著《集体的社会心理学》(1978)一书中,根据群体发展的水平和群体成员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把群体分为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松散群体(loosegroup)是指个人间的关系并不以共同活动的目的、内容、意义和价值为中介的共同体。在许多情况下,松散群体中根本没有共同活动。例如,公共汽车停车站的乘客、音乐厅的听众、住在同一房间内的旅客、刚刚认识的同伴等,都是散松群体的例子。联合群体(jointgroup)或合作群体(cooperativegroup)是指通过共同活动而逐渐凝聚成为有结构的组织,建立起成员之间带有各种情绪色彩的人际关系的群体。成员们认识到彼此都是属于同一个社会共同体,群体内部互相吸引日益明显。在这样的群体中,每个成员的地位由本人所参加的共同活动的程度以及所作出的贡献来决定,但情绪心理关系仍然占主导地位。彼得罗夫斯基指出:总之联合群体或合作群体是个人间的关系以对每个人有个人意义的共同活动为中介的群体。达到一定团结水平的学习小组、每个人的个人成就和报酬有赖于共同努力的生产班组、参加比赛的体育代表队、排练戏剧的演员'都是联合群体或合作群体的例子。彼得罗夫斯基认为联合群体或合作群体似乎是松散群体与集体之间的过渡环节。集体(collective)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它是个人间的关系以有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的群体活动内容为中介的群体。这就是说,集体成员不仅认识到群体活动对个人和集体的利益,而且还认识到对整个社会的意义。彼得罗夫斯基指出,集体的对立面就是小集体。偏离群体正常发展的小群体是小集团,小集团在上述各类群体中占有特殊地位。小集团往往维护成员的个人利益,但其目标是妨碍社会利益的(有时是反社会的)。小集团的典型例子是罪犯集团,其中每个人的“成功”依赖于整个罪犯违法活动的“成功”。3.参照群体和隶属群体所谓参照群体(referencegroup)是指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态度、行为上,以及在规范与价值观形成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参照群体的概念最早是由H.Hyman提出的(Hyman,1942)。参照群体有两种主要作用(Kelley,1952):一是规范作用。指参照群体确立某种行为标准或群体规范迫使个体遵循。个人把参照群体的目标、规范、价值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以此推动并激励自己努力按照其规范约束自己。个人经常把自己的行为与该群体规范进行对照,若不符合这些规范就改正自己的行为。二是比较评价作用。指个体借助参照群体作为比较标准和出发点,用以评价自己或他人。参照群体的这两种作用往往是统一,有时同一群体可同时起到这两种作用。比如,一个刚入校的大学新生常常会以老生群体的观点和行为作为参照点来进行自我评价或评价他人,而老生群体也常从自己规范的角度来要求和帮助新生。隶属群体指的是个人实际参加的群体。对个体而言,他的隶属群体可能是他的参照群体,也可能不是。如果个人所属的家庭、班级、班组都未能成为该人心目中向往的群体,那么,带有反社会性质的群体就有可能成为个人的参照群体。社会生活实践表明,绝大多数未成年的违法分子,他们所在的班级、学习小组、生产班组都不是他们用以对照和纠正自己行为的参照群体。正如一个人可以同时或相继隶属于不同的群体一样,他也可以同时或相继拥有不同的参照群体。个人有多少沟通渠道,往往就有多少参照群体。若这些参照群体的价值观、目标规范相互矛盾,就会引起个人内心的紧张和冲突,情感上的不安和痛苦。研究并查明个人内心的参照群体,使正确健康的群体规范转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是教育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三、群体的结构前面我们已经强调: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具有一定结构。群体结构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群体成员的角色群体内每一个成员,都在群体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执行着一定的角色,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情节离奇的监狱”(Zimbardo,1973)很好地说明了角色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群体成员的地位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是各不相同的。在群体中个体处于何种地位,往往与他在群体中担任的角色有关,重要的、领导的角色常常意味着更高的地位。但影响群体地位的最重要因素是个体对群体的贡献的大小,所以一脚定乾坤的人在球队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良好的个人特征和吸引力也能提高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因此,热情友好的、大公无私的普通学生比那些冷淡孤傲的、自私自利的学生干部更受同学们欢迎,在班级中有着更高的地位,也就不足为奇了。群体规范⑴群体规范的含义:为保证群体目标的实现,群体本身必须有制约其成员思想、信念与行为的准则,这种要求群体成员必须严格遵守的准则就是群体规范。正是由于群体规范的存在,群体才表现出了某种程度的一致性。但是,群体规范并不对成员的一言一行加以约束,它只是规定了一个可接受的和不可接受的范围。群体规范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为许多种,但心理学家常常是从规范的正式程度把它分为两种: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正式规范往往是用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并由上级或群体的其他成员监督执行的规范,比如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纪律等。正式规范只存在于正式群体中。非正式规范是成员约定俗成的、无明文规定的行为标准,如风俗、习惯等。非正式规范不仅存在于非正式群体中,而且也存在于正式的群体中。⑵群体规范的作用群体规范对群体来说是一种重要的约束,它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持群体的一致性:群体最重要的特色就是成员在某些方面具有一致性,而只有群体规范的存在才能使这种一致性落到实处。群体规范一方面从外部制约着成员的思想、信念与行为方式,另一方面又从内部为成员提供了彼此认同的依据。从而从内外两个方面促使成员与群体保持一致。二是为成员提供认知标准与行为准则:如果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的看法不同。在这种情况下,群体规范往往能为成员提供衡量自己与他人言行的同一标准,这一标准成为成员认识事物、判断是非的共同的心理参照系。三是规范的惰性作用:群体规范有时候也制约成员的努力水平,它要求成员不能表现得太好或太差,而是放在一个适中的水平上。这一点最明显地表现在霍桑研究中,Mayo等人发现(1931),在一个生产小组中,规范使得人们的工作不能太好,但也不能太差,而是保持在一个适中的水平上。一旦有人违反了规范的要求,比如生产率比别人高出很多,其他成员就会用一些方法阻挠这个人的努力。群体凝聚力⑴群体凝聚力的含义:指能使群体团结一致的力量,它往往用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彼此之间的吸引力来衡量。但Festinger(1950)却认为,群体凝聚力不只包括由成员之间人际吸引所决定的正性力量,而且也包括由于离开群体要付出高代价所决定的负性力量。换句话说,即使群体成员心有不满有时也不会离开群体,因为离开的成本太高或者别无选择。思考:人们为什么上网?⑵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凝聚力是群体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方面之一,许多因素对群体的凝聚力有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的满足。一个群体越能满足成员的需要,它对成员的吸引力就越大,它的凝聚力也就大。比如某企业的员工凝聚力很高,就是因为他们的管理者意识到了团队精神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总是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员工的各种需要,使员工体验到了与企业共同成长的乐趣。群体目标。当成员的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相一致的时候,群体的凝聚力高(Lott,1965)。与此相反,如果个人的目标和团体的目标差距很大,比如让反战的人参军打仗,这样的人越多,这支军队的凝聚力就越低。⑶群体凝聚力的作用群体凝聚力对群体及其成员发生的作用,表现为增强群体对成员的控制力量,增强群体成员的自信心与安全感,影响群体的工作效率等方面。增强群体的控制力在凝聚力强的群体中,成员都愿意留在自己所属的群体中,怕被排斥于群体之外,因此容易接受群体的监督与控制,遵守群体的规范,积极参加群体组织的活动,承担群体规定的任务,努力实现共同目标。成员为了保持与群体的一致性,在遇到群体舆论压力时,容易产生从众行为和服从行为。心理学家Schachter(1951)研究了凝聚力强度显著不同的两个群体,让两个群体的成员各自讨论解决一个问题。讨论过程中有三个实验助手也作为群体成员,他们扮演了不同角色。其中一名故意表示赞同群体意见;一名故意先发表不同意见,而后同意群体意见(从众者),另一名则自始至终坚持不同于其他成员的意见(异议者)。结果发现,上述两种群体的许多成员都试图改变异议者的初衷,他们好言相劝,一旦发觉异议者坚持自己观点,就对他不理不睬,甚至将他排斥于群体之外。凝聚力强烈的群体,排斥现象更为严重。增强群体成员的自信心与安全感在强凝聚力的群体中,各个成员之间观点一致,关系融洽,相互支持,从而在心理上增强了自信心与安全感。成员对于自己所属的群体以及对自己的评价也会随之而提高,从而更加依恋和喜欢自己所属的群体,将群体作为自己的后盾与“靠山”。影晌群体的工作效率由于凝聚力使群体能控制成员的行为,因而对群体的工作效率有很大影响。研究表明,群体凝聚力与群体工作效率并不总是呈正相关。Schachter(1951)将被试分为五个组,控制不同的实验情境,强内聚力+积极诱导;强内聚力+消极诱导;弱内聚力+积极诱导;弱内聚力+消极诱导;对照组。凝聚力的强弱是由指导语的控制而产生,积极或消极的诱导是用群体其他成员的名义写的纸条递给被试,积极诱导要求增加生产,消极诱导则要求减少生产。各组的生产任务是制作棋盘。对照组是在没有上述两种控制的条件下从事生产劳动。实验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共16分钟,对四个实验组被试都不进行诱导,只给以中性纸条;第二个阶段共16分,每个实验组被试都收到6次诱导。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的第一阶段,各组成绩并无差异,而在实验的第二个阶段,凝聚力的强弱和不同的诱导产生了两种明显不同的效应,从而使群体生产率产生明显的差异。积极诱导能提高生产率,尤其是对强凝聚力的组作用更大,该组成绩最好;而消极诱导则会降低生产率,其反作用也很大,尤其是对弱凝聚力的组,该组成绩最差。看来,强凝聚力更易受诱导的影响(见图11-1)。四、群体的形成1961年,以M.Sherif为首的研究小组进行了一项经典实验,完整地揭示了人们从个体形成群体的全过程(Sherif,etal.,1961)。这一研究是从22名互不相识的12岁男孩来参加一个研究者组织的夏令营开始的。这些男孩出生于美国白人中产阶级家庭,并来自于不同的学校和街区,他们身心健康,适应性好,愉快,喜欢娱乐,精力旺盛。研究者把这些孩子分成两组,两组成员在智力高低和个头大小等品质上大致相等。实验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参加实验的男孩被分为两个独立人群,相互不知道对方的存在。研究者分别安排两个人群进行一系列活动,如一起做饭、修游泳池、玩垒球、做绳梯等。结果,这一阶段的一起活动和交往,使两个人群分别从原先的聚合状态转变成了群体,每个小组都形成了本小组不成文的规则,非正式的领导者,以及其他一些一个组织化群体所具有的特点,并分别自发地为自己的小组起了名字,一组自称“响尾蛇”,另一组则以“鹰”命名。第一阶段结束时,群体每个成员的角色已发生明显分化,并且稳定下来。在实验的第二个阶段,研究者们安排两个小组相遇,彼此之间开展一系列诸如橄榄球、拔河等项目的比赛。在竞赛过程中,由于互争胜负,结果两个小组出现了明显对立情绪,归属和认同自己的群体,而对对方群体怀有敌意。第二阶段结束时,请被试男孩在两个群体中择友,结果两个群体的成员选择本组成员作为朋友的比例,分别达到92.5%和93.6%。第三阶段实验的目的,是探索如何消除两个群体间的敌意。但研究者发现,仅仅把两组成员安排在一起进行一系列的共同活动,如让他们一起用餐、一起看电影等,并不能解决问题。有一次在吃饭时,两群体还发生了直接冲突。研究者的进一步安排是组织两组成员进行一些必须齐心协作才能完成任务的活动,如一起修野营基地的贮水池,否则大家都会缺水;乘同一辆车出去进行一次他们向往的旅游,而途中汽车突然发生了故障,为了重新发动汽车,需要两组成员全部下车把车拉上一座小山,等等。结果,两个群体的敌对情绪明显减缓。野营生活结束时,再次进行择友测验,结果两个群体的成员选择对方成员作为朋友的比例达到1/3左右。这与第二阶段的择友结果形成了鲜明对照。显然,交往、共同活动和目标一致,是群体形成的基本条件。思考:敌意与偏见的产生及其消除?视窗11-2如何减少及消除偏见?偏见是针对特定目标群体的一种习得性的负面态度,它包括支持这种态度的消极情感(厌恶)和消极信念(刻板印象),以及逃避、控制、征服和消灭目标群体的行为意向。也就是说,偏见(情感成份)、刻板印象(认知成份)和敌意或歧视(行为倾向成份)三位一体。偏见的产生:类别化形成群体,而群体内外有别,从而形成偏见和刻板印象。通过归因偏见、曲解及期望效应进一步加强偏见。偏见的减少和消除:相互依赖与追求共同目标;友好、平等的非正式相互交流;频繁的接触;平等的社会规范。视窗11-3种族偏见:研究与实践接触假说与早期种族混合的失败拼图教室:合作与相互依赖→合作学习五、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1、社会助长(socialfacilitation)个体在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是否在场作为一种情境因素,能对个体的活动效率产生明显的影响。人际互动的经验和心理学研究都证实:有时,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可以提高活动的效率;而在另外一些时候,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则会降低活动的效率。我们把前一种现象或作用称为社会助长或社会促进,后一种现象或作用称为社社会干扰。最早以科学方法揭示社会助长现象的,是心理学家M.Triplett(1897)。他研究发现,他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明显促进入们的活动效率。他让被试在三种情境下,骑车完成25公里路程。第一种情境是单独骑行计时:第二种情境是骑行时让一个人跑步伴同:第三种情境是与其他骑车人同时赶路。结果表明,单独计时情况下,平均速度为每小时24英里:有人跑步伴同时,平均时速达到了31英里:而与其他骑车人同时赶路时,平均时速为32.5英里。Triplett在实验室条件下,让被试完成计数和跳跃等工作,也发现了同样的社会助长作用。社会助长的性质与机制的进一步探讨是由著名心理学家F.H.Allport所推动的。他在20世纪20年代进行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助长的研究。随后,心理学家发现,社会助长作用虽然广泛存在(Travis,1925;Zajonc,1965),但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并不总是带来社会助长作用(Husband,1931;Pessin&Huoband,1933)。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最终会蜕变为社会干扰。N.B.Cottrell等人(1967)的研究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研究者让被试在独自一人、和群体一起两种情境中学习单词配对表。配对的单词有两类,一类是学习起来比较容易的同义词,另一类是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的无关单词。结果表明,在比较容易的同义词的配对学习上,群体背景有明显的社会助长作用,成绩好于独自一人的情境;而在较困难的无关单词的配对学习上,效果正好相反,群体背景带来了社会干扰,成绩反而不如一人独自学习的时候。为什么会这样呢?R.B.Zajonc(1965)认为,群体背景究竟起社会促进作用还是起社会干扰作用,取决于个体活动的性质的复杂程度。如果工作为简单的机械操作或手工活动,则群体的背景会起到社会助长作用:如果工作为需要一系列判断、推理等复杂的思维工作,则群体的背景会造成社会干扰作用。因为他人在场具有激励动机的作用,而依据动机原则,这种激励作用会使易学的、简单的、熟练的、或不需要什么脑力付出的活动更出色,却使难学的、复杂的、不熟练的或费脑筋的活动更受到抑制和干扰。2.社会惰化(socialloafing)社会惰化是指在群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看做一个总体时所引发的个体积极性和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心理学家Ringelman(1880)最早发现了社会惰化现象。他发现当人们一起拉绳子的时候的平均拉力要比一个人单独拉时的平均拉力小。在研究中他让参加实验的工人用力拉绳子并测拉力,实验包括三种情境:有时工人单独拉,有时3人一组,有时8人一组。按照社会促进的观点,人们会认为这些工人在群体情境中会更卖力。但事实恰恰相反:独自拉时,人均拉力63公斤;三人一起拉时总拉力160公斤,人均53公斤;八个人一起拉时,总拉力248公斤,人均只有31公斤,不到单独时的一半。Latane和他的同事(1979)对社会懈怠现象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在其中的一项研究中,他让大学生以欢呼或鼓掌的方式尽可能地制造噪声,每个人分别在独自、2人、4人或6人一组的情况下做。结果发现,每个人所制造的噪声随群体人数的增加而下降。社会惰化现象不仅发生在上述情境中,而且也发生在人们完成认知任务的时候(Petty,1977;Weldon,1988)。另外,它也是一种跨文化的现象(Weiner,Pandy&Latane,1981),但与个人主义的文化和社会相比,社会惰化在集体主义的文化和社会中的表现要温柔得多。在对美国、中国大陆、台湾、日本的儿童、学生、管理人士进行的研究中发现,东亚文化(集体主义文化的代表)背景中的被试较少出现社会惰化现象,而事实上他们在群体中表现得更加努力(Smith&Bond,1993)。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呢?kerr、Bruun(1981)和Harkins(1989)等人认为,在群体中,由于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努力会埋没在人群中(lostinthecrowd),所以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降低,从而不大去努力,致使作业水平下降。从这一点上来看,社会惰化现象的产生与责任分散有关。也许你已经注意到,群体情境有时候对个体作业水平起社会促进作用,而有时候却引发社会惰化现象,为什么呢?图11-2对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产生情境的区分Latane(1979)认为社会促进和社会懈怠产生于不同的情境之中,如图2所示,在社会促进情境中(图A),个体是他人影响的惟一目标,所有的社会影响均指向该个体,当在场的他人增加时,社会影响也增加;社会惰化现象则发生在群体成员完成群体外他人指定的作业时,每一个个体仅仅是外人影响的目标之一,外人的社会影响会分散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图B),随着群体规模增加,每一个人感受到的压力随之降低,行为动力自然也降低。由于社会懈怠现象对团体的工作表现有害,所以人们一直在探讨如何消除之。Latane认为,个体可能相信群体当中其他人并不像自己那样卖力,而且个体也可能会觉得在群体活动中自己的贡献会被忽略,产生责任分散。因此,如果想要克服社会懈怠现象的话,最好的方式是让被试感受到更多的参与及责任。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量研究表明,人们在以下几种情境下,倾向于较少出现社会惰化现象:(1)群体成员之间关系密切;(2)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号召性或有效地激发人们的卷入水平;(3)以群体整体成功为目标的奖励引导;(4)群体有鼓励个人投入的“团队”精神;(5)个人相信群体成员也像自己一样努力。六、模仿与感染1.模仿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影响,摹拟他人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与之相同或相似。模仿一般是对外显行为的模仿,对他人内隐的心理特征如气质、性格等只能通过对其行为的模仿获得类似的体验。影响模仿的因素有三个方面:年龄、地位和“类似”特质。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研究了模仿的选择性问题。实验证明:①儿童愿意模仿他们愉快地接触过的人;②儿童愿意模仿受到赞赏的榜样行为,而很少模仿受到惩罚的榜样行为;③引人注意的,值得赞扬的,有声望的,有专长的以及有能力的人们比缺乏这些特点的人们更容易被模仿。2.感染也是人们相互影响的一种互动方式。从主体角度看,感染是通过某种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从客体角度看,感染是对某种心理状态的无意识的不自主的认同。感染主要有三种类型:①个体间感染,即发生在直接接触的两个个体之间的感染,是各类感染中最基本的一种;②文艺作品的感染;⑧群体内的感染,即群体内成员之间发生的情绪互动。有时群体中一个成员的某种不良情绪影响着其他成员,反过来他人的情绪又加剧了个体原有的情绪,如此“循环反应”,很容易引发某种不理智的群体行为。感染实质上是情绪的传递交流,因此,相似的背景就成为感染产生的基本条件,也是感染的心理基础。相似的背景主要包括情境相似,态度、价值观相似,社会地位相似等。感染对个体的影响表现在感染有利于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感染对群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能加强群体的凝聚力和一致性。七、竞争与合作人们总是生活在各种群体中,而群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中各成员之间总是处于竞争与合作状态之中,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往往两者并存,从而使社会变得千姿百态。1.竞争与合作概述竞争是每个参与者不惜牺牲他人利益,以期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的行为,目的在于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标(Baron,1984)。换句话说,竞争就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对某种共同目标的争夺。竞争可分为个体之间的竞争与群体之间的竞争两种。多伊奇(Deutsch,1949)曾作一现场实验,比较两种竞争的效果。该实验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志愿者中选出条件相似的50人,分为主10组,各组5人,其中5个小组在内部开展个人竞争,5个小组在组与组之间开展群体竞赛。实验结果如下:在群体竞争的条件之下,工作是相互支持的,共同活动的目的指向性很强,彼此的情况及时交流,相互理解,相互友好,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效率。据古烟和孝(1980)的研究表明,群体之间开展竞争对于每个成员来说,有更高的创造性;在个人竞争条件下,多数人只关心自己的工作,相互不够支持,发言不友好等。上述两项研究认为,群体之间的竞争有利于群体内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成员创造性的发挥。问题在于,宗派主义情绪亦往往会得到滋长,这样就不利于建立群体之间的良好关系。合作是指至少两个人在工作,休闲或社会关系中通过相互帮助,共同活动,以追求共享的目标、享受合作的成果,或增进友谊的行为(London,1991)。也就是说,合作就是指个体与个体之间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共同的目的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多伊奇(Deutsch,1968)指出,合作有三种心理上的意义。第一种是相互帮助,就是指参与合作的所有成员的行为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如果一个成员已经从事于达到特定目标的某项行为,其他成员就不必重复同—行为;如果一个成员无法完成某种行为,从而阻碍其特定目标的实现时,则其他成员可以替代完成,表现为相互帮助。第二种是相互鼓励。成员们彼此为完成任务而发出肯定的情绪。若成员的行为能促使本群体更加接近目标时,则该成员的行为能为其他参加者所接纳,并受到他们的喜欢与鼓励。例如,一个足球守门员接住了对方的球,其他队员就作出友好表示,为他庆贺。第三种是相互支持。是指合作群体成员的行为能促使群体更接近共同目标时,则其他成员会接受并支持他的行为。多伊奇认为,在竞争隋境下,上述心理上的意义正好相反,表现为相互对立、不友好、不支持。总而言之,在合作条件下,人们彼此之间表现为亲密友好的关系。多伊奇(Deutsch,1968)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他要求一半被试以合作为基础讨论一个问题,将给该组全部被试同样的成绩;要求另一半被试以竞争为基础,按照每个人对讨论的问题所作出的贡献,给每人以不同的成绩。实验结果表明,合作讨论问题的成员之间协调一致,相互友好,而处于竞争状态的成员之间则很少沟通,更多表示出忧心忡忡。2.竞争与合作的比较无论是竞争或合作都会对个体或群体的活动效率产生一定影响。其中合作的积极意义是明显的,但一味强调合作,也可能造成群体或成员之间相互的责任推诿,从而削弱个人和群体的活动积极性。竞争的情形正好相反,作为一种最有效的激励手段,竞争有利于个体与群体的“激活”。但问题的另一方面是,竞争也可能导致双方关系恶化,在群体中表现为对成员之间彼此相容的心理气氛的破坏,或导致群体成员形成小团体意识,以本位主义代替集体主义。就竞争可能采取的手段而言,同样存在两重性:为了赢得竞争,有些人可能采取扬长避短或方法创新等积极的手段来提高自己的实际水平;另一些人则可能倾向于选择消极的手段——通过贬低对手,破坏对方的工作,使自己处于相对优势。在具体如何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方面,美国心理学家库克等人通过专门研究提出了以下建议;①在群体成员都能独立完成所承担的任务的全部程序的情况下,竞争比合作有较高的效率。②群体成员不能独立完成工作,只有协作才能共同完成任务,这时群体合作的成绩优于个人竞争。③成员的态度与情感属于群体定向,而且又有明确的集体目标时,群体合作优于竞争。④成员的态度与情感属于自我定向,对群体任务缺乏内在兴趣,这时个人竞争的效果优于群体合作。视窗11-4学校教育:合作优于竞争约翰逊(Johnson,1981)控制了四个群体进行比较研究,四个群体指合作的班群体,竞争的班群体,在本群体内合作与外群体竞争的群体,以及各成员自己单独活动的群体。包括的学科有阅读、语文、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心理学以及体育。这个研究包括了各个年龄组,从幼儿园到大学。结果表明,在班级中与他人合作的人比彼此竞争的人和自己单独学习的人学得好。各学科,各年龄都如此,虽然对大学生来说合作的积极性作用弱一些。约翰逊根据实验结果指出,一个学生若在合作情境下成绩居于中间,那么在竞争或单独学习的情境下,如果按100名排列,他大约就要落到第80名左右了。也就是说,他的成绩要从中游降到下游。他强调指出,合作不仅能提高成绩,且在促进个体社会化,形成互相支持、喜爱和接受的人际关系的能力,提高自尊心,形成对同伴、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的积极态度,保持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约翰逊等人关于学校学习中合作优于竞争的观点和证据对指导学校的管理工作是很有价值的,也是值得借鉴的。因为,与一般意义上的竞争与合作相比,对学生群体中的竞争与合作的研究需要更多地考虑合作与竞争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及社会化过程的影响;考虑如何通过合作与竞争培养学生群体的集体精神;考虑如何帮助学生选择积极的竞争手段,在共同进步的精神指导下合理地开展竞争。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必须对库克的研究结果作深入的分析;把群体成员的态度和情感定向作为决定群体内选择竞争或合作的指标,仅仅在这种情况下是合适的:群体的唯一目的是效率。对于担负着多重任务的学生群体(既要提高学习效率,又要培养集体精神),这一结论是不适用的。否则,在成员的情感和态度属于自我定向的群体提倡竞争,尽管可能在短期内提高成员个人的学习成绩,但群体内聚力却被进一步破坏。然而,这并不是意味着在学生群体中取消竞争而单方面选择合作。正如林格伦所指出的那样:“竞争确实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即使我们试图将它逐出学校之外,也是办不到的。”因此“学校不得不教育孩子去竞争,因为这是个竞争的世界”(Lindgren,1976)。但林格伦认为,对于学生的竞争要有适当的控制,如果竞争有适当的控制,那么它将有助于使学习成为一种有趣的、鼓舞人心的活动;但是如果它被过分强调,以致损害了其他的目标,它就能对集体精神和集体道德有所破坏。视窗11-5在利益的驱动下,我们选择合作还是竞争?著名的“囚犯两难”实验和“卡车运输游戏”实验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你自己”。囚犯两难是由Luce和Raiffa设计的一种情境,用以研究在利益冲突情况下人们的选择。具体如下:警察局抓住了两个嫌疑犯,地方检察官认为他们二人共同制造了一起重大刑事案件,但苦于没有证据,警察只能把他们分别关押,并告知他们有两种选择,即认罪或不认罪。如果他们二人均不认罪,法官无法判他们重刑,但因为他们有前科,所以法官依然可以判他们较轻的徒刑(1年);如果他们二人都认罪,他们会被处以重刑,但检察官会要求法官从宽量刑(10年);如果这两个人之间有一个人认罪,另一个人不认罪,认罪者将被释放,而不认罪者将被处以严刑(15年),如图11-3:图11-3囚犯两难的基本模式在这个模型中,如果某个嫌疑犯认为他的同伴会认罪,则他自己也必须认罪;最好的结果是他们都不要认罪,从而双方都被判较轻的刑期。因此,如果这两个嫌疑犯彼此信任,他们应该不认罪。但是如果其中一名罪犯推测其同伴不会认罪,那么对他自己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认罪以求得释放。以此模型为基础的实验表明,在囚犯两难情境中,双方合作的结果最好,但这种合作必须以信任为基础,如果缺乏信任,双方之间的合作不可能产生。卡车游戏(Acme—Bolttruckinggame)最早由Deutsch和Krauss(1960)用来研究威胁对冲突的影响。在研究中实验者要求被试想像自己在经营一个货运公司(甲或乙),被试的任务是尽快把货物从某地运到另一地点。两个公司各有自己的起点和目的地,但有一个障碍存在,即两个公司的捷径在中间的一段有重合,这段路只能单行(见图11-4)。在这个游戏中,双方共用捷径的惟一方式是一方的车通过之后另一方的车才能通过,如果两辆车在中间的某个地方相遇,必须有一方退回,否则双方都动弹不得。同时,甲乙双方在这条捷径上各有一个控制门,通过对此门的操作决定对方是否通过。甲和乙还有一条自己单独使用的路线,但是该线路很长。游戏的安排是:如果选择另一条线路的话必然输分,如果走捷径的话双方必须轮流走单线道,双方均可得分(实验以运营速度记分),实验者告诉被试他们的目标是自己尽可能多得分,没有提及要比对方多得分。实验结果令人惊讶:尽管参加者清楚地知道他们采取的最佳策略是双方相互合作轮流通过单行线,但是被试之间却很少合作,常常是互相争夺单行线的使用权,并且当对方使用该线路时常常关闭自己所控制的门,阻碍对方通过,结果造成双方都失去分数。在研究中,研究者还发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