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常见肿瘤防治 佛山中医院妇科 叶翠芬课件_第1页
妇科常见肿瘤防治 佛山中医院妇科 叶翠芬课件_第2页
妇科常见肿瘤防治 佛山中医院妇科 叶翠芬课件_第3页
妇科常见肿瘤防治 佛山中医院妇科 叶翠芬课件_第4页
妇科常见肿瘤防治 佛山中医院妇科 叶翠芬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妇科常见肿瘤防治佛山中医院妇科叶翠芬妇科常见肿瘤防治佛山中医院妇科叶翠芬预防癌症在中医领域治未病分三阶段:1、未病先防:预防癌症的发生,主要通过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接触致癌物等。2、欲病先治:治疗癌前病变,预防癌变,如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随防,预防宫颈癌发生。3、既病防变:预防癌症的复发和转移。预防癌症在中医领域治未病分三阶段:1、未病先防:预防癌症的发现代医学对肿瘤三级预防措施通过肿瘤三级预防措施——可达到降低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1、病因预防:发病原因、高危因素。2、临床前预防:“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3、临床预防: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现代医学对肿瘤三级预防措施通过肿瘤三级预防措施——可达到降低避免癌症的良好习惯1、良好饮食习惯:避免高脂饮食、烟腊制品,不吸烟吸毒,渴酒等。2、良好生活习惯:作息时间规律,学会缓解工作及生活压力,劳逸结合,坚持锻炼身体等。3婚育情况:避免过早性交(<16岁),性生活紊乱,早产、密产、多产或不产,使用避孕套避免感染上性病等。4、避免某些工业物质接触:如滑石粉。5、慎用激素类药物:如HRT避免癌症的良好习惯1、良好饮食习惯:避免高脂饮食、烟腊制品,宫颈肿瘤一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宫颈癌前病变。二宫颈浸润癌宫颈肿瘤一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宫颈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1定义: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中有连续过程。大概为10年,且双向发展。2分三级:

I级:轻度不典型增生(癌变率约15%)

II级:中度不典型增生(癌变率约30%)

III级: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癌变率约45%)

宫颈上皮内瘤变1定义: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危险因素及病因1行为危险因素:性生活过早(小于16岁),性混乱(有多个性伴侣或性伴侣有多个性伴者),性伴有宫颈癌性伴者,多孕多产,吸烟、毒品成瘾,经济地位低下,营养不良,以往有外阴、阴道等癌史。2生物学危险因素:使用免疫抑制剂,避孕药。3性传播疾病:高HPV感染(99.8%),主要病因。宫颈癌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以HPV16、18型为主,单纯性疱疹病毒II型危险因素及病因1行为危险因素:性生活过早(小于16岁),性混筛查对象及年限对象:有三年以上性行为,或21岁以上有性行为的妇女均为筛查对象;有接触出血、排液增多等症状,高危人群。筛查间隔:1、细胞学检查:每年一次,若为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连续两年阴性可3年一次。

2、高危HPV+TCT检查:连续2年为阴性可5-8年查一次。3、高危人群应每年一次。筛查对象及年限对象:有三年以上性行为,或21岁以上有性行为的筛查方法1、首选细胞学检查:膜式薄层细胞学(TCT)或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2、阴道镜检查:宫颈醋酸白色上皮、点状血管和镶嵌—CIN异常阴道镜“三联征”图象。3、宫颈活检查或宫颈搔刮送病理,组织病理学是CIN诊断的金标准。筛查方法1、首选细胞学检查:膜式薄层细胞学(TCT)或巴氏涂筛查注意事项及时间被检查妇女48小时内不要有阴道用药、阴道冲洗、性生活及妇科检查等阴道操作。月经期避免采样筛查注意事项及时间被检查妇女48小时内不要有阴道用药、阴道冲临床表现宫颈上皮内病变无特殊症状,偶有阴道排液增多,伴或不伴有臭味,也可有接触性出血,发生在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出血。体征可无明显病灶,宫颈光滑或仅见局部红斑、白色上皮或宫颈糜烂表现。临床表现宫颈上皮内病变无特殊症状,偶有阴道排液增多,伴或不伴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一些辅助检查可提高病理学诊断的准确性。1、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2、阴道镜检查:镜下组织活检查。3、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最可靠方法。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一些辅助检查可提高病理学诊断的准确性治疗根据细胞学、阴道镜及宫颈活组织结果决定治疗方法。一、CINI:据细胞学、阴道镜和随诊条件等选择。随诊观察或不同的治疗(物理治疗、切除治疗)。二、CINII/III:消融治疗或切除治疗。切除能提供病理标本,降低漏诊微小浸润癌可隐匿浸润癌的风险。除高度怀凝浸润癌需诊断性切除外,妊娠期CIN以随诊观察为主。治疗根据细胞学、阴道镜及宫颈活组织结果决定治疗方法。治疗后的随访治疗后4-6周复查一次,2年内每6个月复查一次,2年以后每年复查一次,连续4次复查正常可回到常规筛查。治疗后的随访治疗后4-6周复查一次,2年内每6个月复查一次,重度宫颈糜烂图象重度糜烂—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全部为柱状上皮覆盖,阴道镜下见葡萄状结构重度宫颈糜烂图象重度糜烂—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CIN-3阴道镜图象边界清楚稍隆起的醋酸白色上皮粗镶嵌点状区碘试验阴性病理活检CIN-3级CIN-3阴道镜图象边界清楚稍隆起的醋酸白色上皮宫颈糜烂特种光治疗前后比较宫颈糜烂特种光治疗前后比较宫颈锥型切除术前术后图象宫颈锥型切除术前术后图象宫颈CIN-2级LEEP术前术后1个月对比(病人同上)宫颈CIN-2级LEEP术前术后1个月对比宫颈浸润癌宫颈浸润癌宫颈浸润癌概述: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80%病例发生于发展中国家,我国新发病例约13.15万/年,占世界的1/3。年龄高峰分布35~39岁和60~64岁。由于宫颈癌有较长癌前病变阶段,癌前病变筛查可使其得到早诊断、早治疗。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建立筛查系统的国家,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富度下降。近20年我国死亡率下降了约69%,但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并年轻化十分明显。宫颈浸润癌概述: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80%病例发生于发展中国临床表现1、早期常无症状,也无明显体征,与慢性宫颈炎无明显区别,甚至宫颈光滑。2、阴道流血:接触性出血,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等,绝经后出血等。3、阴道排液:白带增多,白色或血性,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或脓性伴恶臭。临床表现1、早期常无症状,也无明显体征,与慢性宫颈炎无明显区4、晚期继发症状:骨盆疼痛、尿频、尿急、肛门坠胀,大便秘结,肛门坠胀,便血,下肢水肿和疼痛等,严重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最后导致尿毒症。5、恶病质:疾病后期出现食欲差、消瘦、贫血、发热和全身各脏器衰竭的表现等。6、妇检:宫颈光滑或糜烂,呈菜花样、结节、溃疡、空洞形成、桶状等,质脆,易出血4、晚期继发症状:骨盆疼痛、尿频、尿急、肛门坠胀,大便秘结,诊断1病史:有无CIN病史,有无性传播疾病,有无多个性伴侣,性生活开始年龄,孕产次和时间等。2临床表现:详见上述,尤其接触性出血。3辅助检查:细胞学、阴道镜、活组织病理检查等。宫颈癌确诊应依据组织病理学诊断。诊断1病史:有无CIN病史,有无性传播疾病,有无多个性伴侣,治疗根据临床分期、年龄、全身情况、设备条件和医疗技术水平决定措施。常用手术、放疗及化疗等综合应用。手术手术+化疗放疗放疗+化疗手术+化疗+放疗治疗根据临床分期、年龄、全身情况、设备条件和医疗技术水平决定治疗后随访1、随访间隔:第1年:每1~2月一次。第2~3年:每3月一次。第3年以后:每6月一次。第5年以后:每年一次。2、随访内容:了解症状及体检,视情况定期行细胞学、肿瘤标志物、胸片、B超、HPV检查。有条件每年查盆腹腔CT/MR一次,直至5年,必要时行PET/CT。治疗后随访1、随访间隔:子宫内膜癌1、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20%~30%),高发年龄60~65岁,由于人类寿命和肥胖人群增多,发病率仍持续上升,40岁以下患者有增多趋势。2、分两种类型:I型:即雌激素相关型,多见于年轻妇女,源于内膜非典型增生,分化好,预后好。II型:即非雌激素相关型,多见于老年妇女,分化差,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子宫内膜癌1、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20高危因素1肥胖、不育、未产、延迟绝经(52岁以后绝经)2与垂体功能失调相关疾病:糖尿病,高血压。3与雌激素增高有关的妇科疾病:PCOS,卵巢颗粒细胞瘤、子宫内膜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史及子宫肌瘤有不规则出血者。4有使用外源性雌激素史者5有癌家族史、多发癌及重复癌倾向。有高危因素者若有症状出现应行分段诊刮并严密随访。高危因素1肥胖、不育、未产、延迟绝经(52岁以后绝经)临床表现1、阴道流血:a、绝经妇女(约70~75%):绝经后阴道出血。b、围绝经期妇女(约20%)月经紊乱。C、40岁以下妇女月经紊乱或经量增多者。近年年轻病者有增多趋势(5%~10%)2、阴道不正常排液:浆液性或血性分泌物。3、下腹疼痛及其他症状。4、体征:早期无异常。发展可子宫增大、软,晚期癌组织脱出宫口,质脆,触血等。临床表现1、阴道流血:a、绝经妇女(约70~75%):绝经后诊断1、病史:子宫内膜癌发病与雌激素持续增高、遗传等因素相关,注意高危因素。2、症状:详见上述,尤其阴道异常出血、排液。3、全面查体(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及妇科检查。4、辅助检查:细胞学涂片、阴道B超、分段诊刮、宫腔镜、MRI、CT、CA125等。诊断1、病史:子宫内膜癌发病与雌激素持续增高、遗传等因素相关治疗结合病者的子宫大小、分化程度、年龄、全身状况和有无内科合并症等,综合合评估选择和制定方案。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化疗和激素治疗。治疗结合病者的子宫大小、分化程度、年龄、全身状况和有无内科合治疗后随访1、随访间隔:第1~2年,每2~3个月一次;第3~5年,每4~6个月一次;第5年后,每年一次;2、随访内容:了解症状、体检、定期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及阴道细胞涂片检查。治疗后随访1、随访间隔:卵巢癌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50岁以上绝经妇女。因卵巢位于盆腔深部,且卵巢癌生长速度相对较快,不易捕捉早期症状,故一旦出现症状多属晚期。卵巢癌I期的五年生存率已超90%,但II期以后即使手术化疗放疗,其五年生存率仍很低,约15%~20%。总体生存率只得30%~40%,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首位,是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和健康的主要肿瘤。卵巢癌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50岁以上高危因素卵巢癌确切的病因未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饮食因素:如摄入脂肪饮食量过高;②工业物质:如会阴部使用滑石粉;③放射线物质;④病毒;⑤生殖,激素和内分泌因素:不孕和促排卵药物的使用证明持续性排卵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⑥遗传和家族因素:乳腺癌、结肠癌或子宫内膜癌的个人史及家族性遗传的卵巢癌综合征,尤其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高危因素卵巢癌确切的病因未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饮食因素筛查目标人群及手段筛查目标人群:1、卵巢癌或乳腺癌家族史者2、携带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的妇女3、年龄大于或等于50岁的绝经妇女。筛查手段:CA125、经阴道超声、妇检。筛查目标人群及手段筛查目标人群:临床表现1、症状:早期常无症状,多于妇检中发现。晚期表现为腹胀、腹部肿块及腹水。可出现相应的压迫症状、播散及转移症状、内分泌症状等。出现扭转或破裂时可出现急腹痛。2体征:腹部膨隆、肿块、腹水。妇科检查3、辅助检查:腹水细胞学检查、肿瘤标志物、影像学(B超、CT、MRI、X线等)临床表现1、症状:早期常无症状,多于妇检中发现。晚期表现为腹诊断1、病史:危险因素、遗传卵巢癌综合征、“卵巢癌三联征”——年龄40-60岁、卵巢功能障碍、胃肠道症状。2、具有上述临床表现。3、确诊卵巢癌的诊断依据是肿瘤的组织病理学。诊断1、病史:危险因素、遗传卵巢癌综合征、“卵巢癌三联征”—治疗1、手术:目的:a明确诊断,b切除肿瘤,c恶性肿瘤进行手术-病理分期。2、手术+化疗:治疗1、手术:目的:a明确诊断,b切除肿瘤,c恶性肿瘤进行手治疗后随访1、随访间隔:第1~2年:每2~3月一次;第3~5年:每4~6月一次;5年后:每年一次;2、随访内容:每次询问症状及进行体检,每2~3月检测肿瘤标志物;每3~6月复查胸片、B超一次;每年复查盆爱和腹腔CT/MR/PET-CT一次,至5年。治疗后随访1、随访间隔:谢谢!谢谢!妇科常见肿瘤防治佛山中医院妇科叶翠芬妇科常见肿瘤防治佛山中医院妇科叶翠芬预防癌症在中医领域治未病分三阶段:1、未病先防:预防癌症的发生,主要通过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接触致癌物等。2、欲病先治:治疗癌前病变,预防癌变,如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随防,预防宫颈癌发生。3、既病防变:预防癌症的复发和转移。预防癌症在中医领域治未病分三阶段:1、未病先防:预防癌症的发现代医学对肿瘤三级预防措施通过肿瘤三级预防措施——可达到降低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1、病因预防:发病原因、高危因素。2、临床前预防:“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3、临床预防: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现代医学对肿瘤三级预防措施通过肿瘤三级预防措施——可达到降低避免癌症的良好习惯1、良好饮食习惯:避免高脂饮食、烟腊制品,不吸烟吸毒,渴酒等。2、良好生活习惯:作息时间规律,学会缓解工作及生活压力,劳逸结合,坚持锻炼身体等。3婚育情况:避免过早性交(<16岁),性生活紊乱,早产、密产、多产或不产,使用避孕套避免感染上性病等。4、避免某些工业物质接触:如滑石粉。5、慎用激素类药物:如HRT避免癌症的良好习惯1、良好饮食习惯:避免高脂饮食、烟腊制品,宫颈肿瘤一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宫颈癌前病变。二宫颈浸润癌宫颈肿瘤一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宫颈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1定义: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中有连续过程。大概为10年,且双向发展。2分三级:

I级:轻度不典型增生(癌变率约15%)

II级:中度不典型增生(癌变率约30%)

III级: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癌变率约45%)

宫颈上皮内瘤变1定义: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危险因素及病因1行为危险因素:性生活过早(小于16岁),性混乱(有多个性伴侣或性伴侣有多个性伴者),性伴有宫颈癌性伴者,多孕多产,吸烟、毒品成瘾,经济地位低下,营养不良,以往有外阴、阴道等癌史。2生物学危险因素:使用免疫抑制剂,避孕药。3性传播疾病:高HPV感染(99.8%),主要病因。宫颈癌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以HPV16、18型为主,单纯性疱疹病毒II型危险因素及病因1行为危险因素:性生活过早(小于16岁),性混筛查对象及年限对象:有三年以上性行为,或21岁以上有性行为的妇女均为筛查对象;有接触出血、排液增多等症状,高危人群。筛查间隔:1、细胞学检查:每年一次,若为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连续两年阴性可3年一次。

2、高危HPV+TCT检查:连续2年为阴性可5-8年查一次。3、高危人群应每年一次。筛查对象及年限对象:有三年以上性行为,或21岁以上有性行为的筛查方法1、首选细胞学检查:膜式薄层细胞学(TCT)或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2、阴道镜检查:宫颈醋酸白色上皮、点状血管和镶嵌—CIN异常阴道镜“三联征”图象。3、宫颈活检查或宫颈搔刮送病理,组织病理学是CIN诊断的金标准。筛查方法1、首选细胞学检查:膜式薄层细胞学(TCT)或巴氏涂筛查注意事项及时间被检查妇女48小时内不要有阴道用药、阴道冲洗、性生活及妇科检查等阴道操作。月经期避免采样筛查注意事项及时间被检查妇女48小时内不要有阴道用药、阴道冲临床表现宫颈上皮内病变无特殊症状,偶有阴道排液增多,伴或不伴有臭味,也可有接触性出血,发生在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出血。体征可无明显病灶,宫颈光滑或仅见局部红斑、白色上皮或宫颈糜烂表现。临床表现宫颈上皮内病变无特殊症状,偶有阴道排液增多,伴或不伴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一些辅助检查可提高病理学诊断的准确性。1、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2、阴道镜检查:镜下组织活检查。3、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最可靠方法。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一些辅助检查可提高病理学诊断的准确性治疗根据细胞学、阴道镜及宫颈活组织结果决定治疗方法。一、CINI:据细胞学、阴道镜和随诊条件等选择。随诊观察或不同的治疗(物理治疗、切除治疗)。二、CINII/III:消融治疗或切除治疗。切除能提供病理标本,降低漏诊微小浸润癌可隐匿浸润癌的风险。除高度怀凝浸润癌需诊断性切除外,妊娠期CIN以随诊观察为主。治疗根据细胞学、阴道镜及宫颈活组织结果决定治疗方法。治疗后的随访治疗后4-6周复查一次,2年内每6个月复查一次,2年以后每年复查一次,连续4次复查正常可回到常规筛查。治疗后的随访治疗后4-6周复查一次,2年内每6个月复查一次,重度宫颈糜烂图象重度糜烂—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全部为柱状上皮覆盖,阴道镜下见葡萄状结构重度宫颈糜烂图象重度糜烂—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CIN-3阴道镜图象边界清楚稍隆起的醋酸白色上皮粗镶嵌点状区碘试验阴性病理活检CIN-3级CIN-3阴道镜图象边界清楚稍隆起的醋酸白色上皮宫颈糜烂特种光治疗前后比较宫颈糜烂特种光治疗前后比较宫颈锥型切除术前术后图象宫颈锥型切除术前术后图象宫颈CIN-2级LEEP术前术后1个月对比(病人同上)宫颈CIN-2级LEEP术前术后1个月对比宫颈浸润癌宫颈浸润癌宫颈浸润癌概述: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80%病例发生于发展中国家,我国新发病例约13.15万/年,占世界的1/3。年龄高峰分布35~39岁和60~64岁。由于宫颈癌有较长癌前病变阶段,癌前病变筛查可使其得到早诊断、早治疗。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建立筛查系统的国家,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富度下降。近20年我国死亡率下降了约69%,但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并年轻化十分明显。宫颈浸润癌概述: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80%病例发生于发展中国临床表现1、早期常无症状,也无明显体征,与慢性宫颈炎无明显区别,甚至宫颈光滑。2、阴道流血:接触性出血,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等,绝经后出血等。3、阴道排液:白带增多,白色或血性,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或脓性伴恶臭。临床表现1、早期常无症状,也无明显体征,与慢性宫颈炎无明显区4、晚期继发症状:骨盆疼痛、尿频、尿急、肛门坠胀,大便秘结,肛门坠胀,便血,下肢水肿和疼痛等,严重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最后导致尿毒症。5、恶病质:疾病后期出现食欲差、消瘦、贫血、发热和全身各脏器衰竭的表现等。6、妇检:宫颈光滑或糜烂,呈菜花样、结节、溃疡、空洞形成、桶状等,质脆,易出血4、晚期继发症状:骨盆疼痛、尿频、尿急、肛门坠胀,大便秘结,诊断1病史:有无CIN病史,有无性传播疾病,有无多个性伴侣,性生活开始年龄,孕产次和时间等。2临床表现:详见上述,尤其接触性出血。3辅助检查:细胞学、阴道镜、活组织病理检查等。宫颈癌确诊应依据组织病理学诊断。诊断1病史:有无CIN病史,有无性传播疾病,有无多个性伴侣,治疗根据临床分期、年龄、全身情况、设备条件和医疗技术水平决定措施。常用手术、放疗及化疗等综合应用。手术手术+化疗放疗放疗+化疗手术+化疗+放疗治疗根据临床分期、年龄、全身情况、设备条件和医疗技术水平决定治疗后随访1、随访间隔:第1年:每1~2月一次。第2~3年:每3月一次。第3年以后:每6月一次。第5年以后:每年一次。2、随访内容:了解症状及体检,视情况定期行细胞学、肿瘤标志物、胸片、B超、HPV检查。有条件每年查盆腹腔CT/MR一次,直至5年,必要时行PET/CT。治疗后随访1、随访间隔:子宫内膜癌1、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20%~30%),高发年龄60~65岁,由于人类寿命和肥胖人群增多,发病率仍持续上升,40岁以下患者有增多趋势。2、分两种类型:I型:即雌激素相关型,多见于年轻妇女,源于内膜非典型增生,分化好,预后好。II型:即非雌激素相关型,多见于老年妇女,分化差,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子宫内膜癌1、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20高危因素1肥胖、不育、未产、延迟绝经(52岁以后绝经)2与垂体功能失调相关疾病:糖尿病,高血压。3与雌激素增高有关的妇科疾病:PCOS,卵巢颗粒细胞瘤、子宫内膜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史及子宫肌瘤有不规则出血者。4有使用外源性雌激素史者5有癌家族史、多发癌及重复癌倾向。有高危因素者若有症状出现应行分段诊刮并严密随访。高危因素1肥胖、不育、未产、延迟绝经(52岁以后绝经)临床表现1、阴道流血:a、绝经妇女(约70~75%):绝经后阴道出血。b、围绝经期妇女(约20%)月经紊乱。C、40岁以下妇女月经紊乱或经量增多者。近年年轻病者有增多趋势(5%~10%)2、阴道不正常排液:浆液性或血性分泌物。3、下腹疼痛及其他症状。4、体征:早期无异常。发展可子宫增大、软,晚期癌组织脱出宫口,质脆,触血等。临床表现1、阴道流血:a、绝经妇女(约70~75%):绝经后诊断1、病史:子宫内膜癌发病与雌激素持续增高、遗传等因素相关,注意高危因素。2、症状:详见上述,尤其阴道异常出血、排液。3、全面查体(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及妇科检查。4、辅助检查:细胞学涂片、阴道B超、分段诊刮、宫腔镜、MRI、CT、CA125等。诊断1、病史:子宫内膜癌发病与雌激素持续增高、遗传等因素相关治疗结合病者的子宫大小、分化程度、年龄、全身状况和有无内科合并症等,综合合评估选择和制定方案。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化疗和激素治疗。治疗结合病者的子宫大小、分化程度、年龄、全身状况和有无内科合治疗后随访1、随访间隔:第1~2年,每2~3个月一次;第3~5年,每4~6个月一次;第5年后,每年一次;2、随访内容:了解症状、体检、定期行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及阴道细胞涂片检查。治疗后随访1、随访间隔:卵巢癌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50岁以上绝经妇女。因卵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