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普知识进校园讲座课件_第1页
气象科普知识进校园讲座课件_第2页
气象科普知识进校园讲座课件_第3页
气象科普知识进校园讲座课件_第4页
气象科普知识进校园讲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鹿城实小一(2)班-2014年度-气象科普知识进校园内容提要�气象与我们的生活�世界气象日�气象仪器和要素观测�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气象之最�小学生防雷常识

气象与我们的生活略阳县气象局这里年平均降雨量只有30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却高达1500-2000毫米以上。严重缺水,导致当地农民生活贫困,教育落后,即使有的村落仅有的一点水源,也是高氟水,水的含氟量达到7.8毫克/升,而国家规定安全饮用水的最高界限是1.0毫克/升。因长期饮用高氟水,村民普遍的特点是大骨节病和黄斑牙。一般男子到50多岁就丧失劳动能力,妇女有的二十五六岁生育完就弯腰驼背、脊椎变形,丧失劳动能力,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甘肃静宁气象与我们的生活气象与我们的生活略阳县气象局

挖土窖,平场院,积蓄雨水,由来已久,代代相传,这是百姓获取基本生活用水的有效办法。实践证明,修建一口容量36立方米的水窖,一年可蓄集雨水50—80立方米左右,能保证一个3—5口人的家庭一年的人、畜饮水。甘肃静宁气象与我们的生活略阳县气象局每年的夏秋季节,我国毗邻的西北太平洋上会生成不少名为台风的猛烈风暴,有的消散于海上,有的则登上陆地,带来狂风暴雨,是自然灾害的一种。气象与我们的生活略阳县气象局暴雨是中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长时间的暴雨容易产生积水或径流淹没低洼地段,造成洪涝灾害。据1950~1999年资料统计,中国平均每年洪涝灾面积为942.4万公顷,严重洪涝年份农田受灾面积可达1300万公顷以上。气象与我们的生活略阳县气象局全面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建立综合防治体系、提高抗灾避灾能力,不仅是防灾减灾的关键,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防灾减灾是事关人民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的大事,大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培训、科技推广,对建立群防群治的防灾减灾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气象日略阳县气象局1961年

气象1962年

气象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贡献1963年

交通和气象1964年

气象—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1965年

国际气象合作1966年

世界天气监测网1967年

天气和水1968年

气象与农业1969年

气象服务的经济效益1970年

气象教育和训练1971年

气象与人类环境1972年

气象与人类环境1973年

国际气象合作100年1974年

气象与旅游1975年

气象与电讯1976年

天气与粮食1977年

天气与水1978年

未来气象与研究1979年

气象与能源1980年

人与气候变迁1981年

世界天气监测网1982年

空间气象观测1983年

气象观测员1984年

气象增加粮食生产1985年

气象与公众安全1986年

气候变迁,干旱和沙漠化1987年

气象与国际合作的典范1988年

气象与宣传媒介1989年

气象为航空服务1990年

气象和水文部门为减少自然灾害服务世界气象日历年主题气象观测分类略阳县气象局大气探测主要包括:地面观测、高空探测、特种观测和遥感探测等。地面气象观测地面气象观测主要是对近地层范围内的气象要素进行观察和测定,主要观测的项目有:气温(离地1.5米高处,百叶箱内的气温)、地温、湿度、气压、风(包括风向风速)、云、天气现象、能见度、降水、蒸发量、日照时数、太阳辐射等。高空气象探测高空气象探测一般是用探空气球携带探空仪器升空进行,可测得不同高度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并以无线电信号发送回地面。利用地面的雷达系统跟踪探空仪的位移还可测得不同高度的风(风向、风速)。特种观测特种观测主要包括大气本底观测、酸雨观测、臭氧观测、紫外线观测等。遥感大气探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雷达等设备进行大气遥感探测。气象观测站分类略阳县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站按承担的观测任务和作用分为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三类,可根据需要设置无人值守气象站。国家基准气候站:简称基准站。是根据国家气候区划,以及全球气候观测系统的要求,为获取具有充分代表性的长期连续气候资料而设置的气候观测站,是国家气候站网的骨干。必要时可承担观测业务试验任务。国家基本气象站:简称基本站。是根据全国气候分析和天气预报的需要所设置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大多负担区域或国家气象信息交换任务,是国家天气气候站网中的主体。国家一般气象站:简称一般站。主要是按省(区、市)行政区划设置的地面气象观测站,获取的观测资料主要用于本省(区、市)和当地的气象服务,也是国家天气气候站网的补充。略阳县气象局略阳家基准气候站略阳县国家基准气候站略阳县气象局1953年01月01日在县城高台建站;1955年01月01日由县城高台迁移至东关,距原址1.0千米,1958年11月01日迁至现址,距原址1.0千米。海拔高度:794.2M经度:106°09′纬度33°19′本站承担气象观测和气象情报的国内交换任务。观测项目有: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地温、草面温度、蒸发、日照、冻土、积雪、酸雨等。略阳县气象局我国先后发射的“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运动轨道不同.“风云一号”采用“极地圆形轨道”,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通过地球两极,每12小时巡视地球一周,每天只能对同地区进行两次观测;“风云二号”采用“地球同步轨道”,轨道平面在赤道平面内,能对同一地区进行连续观测.气象卫星略阳县气象局气象卫星全景图略阳县气象局多普勒天气雷达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工作原理即以多普勒效应为基础,可以测定散射体相对于雷达的速度,在一定条件下反演出大气风场、气流垂直速度的分布以及湍流情况等。这对警戒强对流天气等具有重要意义。多普勒效应是指物体辐射的波长因为光源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变化,在运动的波源前面,波被压缩,波长变得较短,频率变得较高。在运动的波源后面,产生相反的效应,波长变得较长,频率变得较低,波源的速度越高,所产生的效应越大,根据光波红/蓝移的程度,可以计算出波源循着观测方向运动的速度。略阳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略阳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略阳县气象局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号定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雷雨大风、道路结冰共14类。�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篮、黄、橙、红色,同时辅以图标标识,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级严重。略阳县气象局气象之最略阳县气象局世界上最古老的观象台之一北京古观象台,位于北京市建国门立交桥西南角,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约公元1442年左右),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它以建筑完整、仪器精美、历史悠久和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独特地位而闻名于世。略阳县气象局我国海拔最低降水最少的气象站新疆吐鲁番东坎气象站。位于新疆北部吐鲁番盆地的东坎气象站比海平面还要低48.7米。这里虽属温带气候区,但由于受海洋季风影响微弱,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4.9毫米,而年平均蒸发量却远远大于降水量。这里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平均年日照时数达2940小时(平均每天8小时);年平均气温14.5℃,夏天气温高达40℃以上.略阳县气象局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维尔霍扬斯克和奥伊米亚康地区。那里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略阳:13.5℃)。冬季有3个月平均气温在-40℃以下,极端最低气温分别是-68℃和-78℃。人在那里呼出的气,一下子就冻结,落在地上变成白色粉末。世界常年有人居住的最冷的地方略阳县气象局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非洲埃塞俄比亚的马萨瓦。那里年平均气温为30.2℃,1月平均气温是26℃,7月平均气温是35℃左右。埃塞俄比亚盛产咖啡,是世界咖啡10大生产国之一。在埃塞俄比亚是“咖啡的故乡”。略阳县气象局世界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非洲索马里,在背阴处测得的温度63℃。索马里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大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干燥少雨。略阳县气象局世界上的气象奇观气象上最著名的景象奇观有:彩虹、霓、极光等,他们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馈赠。略阳县气象局彩虹略阳县气象局华略阳县气象局极光略阳县气象局极光略阳县气象局雷雨天要远离各种线缆和金属管道,不要上网、打电话、尽可能切断家电设备的电源略阳县气象局略阳县气象局略阳县气象局略阳县气象局略阳县气象局略阳县气象局略阳县气象局

雷雨时应避免与金属器物接触,避开供电线路,应就近寻找低洼、干燥、背风处躲避。略阳县气象局略阳县气象局学要学习各种气象灾害及其避险知识。断在救灾行动中,首先要切断可能导致次生灾害的灾源。察要学习各种气象灾害及其避险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