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癌病(胰头癌)的护理查房_第1页
内科癌病(胰头癌)的护理查房_第2页
内科癌病(胰头癌)的护理查房_第3页
内科癌病(胰头癌)的护理查房_第4页
内科癌病(胰头癌)的护理查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科癌病(胰头癌)的护理查房熟悉胰头癌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中医治疗方案。掌握胰头癌患者的护理、电解质紊乱的健康教育。了解新进展“免疫活性细胞过继转移治疗的”的相关知识。

查房目的

熟悉胰头癌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中医治疗方案。掌握胰头癌患者的护理、电解质紊乱的健康教育。了解新进展“免疫活性细胞过继转移治疗的”的相关知识。一、患者一般情况二、主诉、现病史三、体格检查四、铺助检查五、中医辨证依据张瑞先,男性,46岁,住院号:13001326,从业医疗保险,三亚市本地人,已婚、育一儿一女,家庭支持系统良好。

入院日期:2013-2-26中医诊断:内科癌病(瘀毒互结,气血亏虚)

西医诊断:1)胰头癌肝转移骨转移腹腔转移腹水

2)骨性关节炎

3)电解质紊乱低氯、低钠血症高钙血症

一、患者一般情况

张瑞先,男性,46岁,住院号:13001326,从业医疗保险,三亚市本地人,已婚、育一儿一女,家庭支持系统良好。

入院日期:2013-2-26中医诊断:内科癌病(瘀毒互结,气血亏虚)

西医诊断:1)胰头癌肝转移骨转移腹腔转移腹水

2)骨性关节炎

3)电解质紊乱低氯、低钠血症高钙血症一、患者一般情况主诉:发现胰头癌1年余,腹胀、腰痛4月余。现病史:患者近1月腹胀逐渐加重,患者在家自服臌胀丸等药物腹胀无减轻,今为求中西医结合治疗而至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拟以“胰头癌”收住入院,入院症见:神志清,精神疲倦,全腹胀满,下腹部隐痛,排气、排便后腹胀无缓解,乏力,动则心慌、气短,腰部疼痛,无反酸烧心,无嗳气呃逆,无恶心呕吐,无头晕头痛,无胸闷气促,无畏寒发热,进食量少,睡眠欠安,小便量少,服臌胀丸后大便1-2次/日。

既往史:腰椎骨性关节炎病史2年余

家族史:无二、主诉、现病史体格检查:T36.1℃,P80次/分,R18次/分,BP110/60mmHg神志清楚,精神疲倦,面色苍白,发育正常,形体消瘦,体查合作,对答切题,语言清晰,呼吸平顺,未闻及呕吐、呃逆等异常声音,无特殊气味。全身皮肤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肝掌(-),蜘蛛痣未见,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直径约;口唇无紫绀,牙龈无出血,口腔黏膜无溃疡,咽无充血,腹膨软,腹壁静脉无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下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腹部未触及包块,肝肋下约5横指,质软,如触口唇,脾肋下未触及,墨菲征(-),肝肾区无叩击痛,双侧输尿管点无压痛,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浮肿,双侧扁桃体无肿大,伸舌居中。舌质淡暗,苔白,脉细涩三、体格检查

五、铺助检查上腹部MRI(院外2012-10-23)示“考虑胰头癌伴肝内、骨转移”,骨盆未见明显异常。

上腹部MRI(本院2013-2-26)示原“考虑胰头癌伴肝内、骨转移”复查,与前片比较,肝内病灶有所增多。骨盆MRI示腹水,不除外网膜转移。

肾功能:钠(Na)、

钙(Ca)、氯(Cl)。乙肝五项:乙肝表面抗原(HBsAb)阳性,乙肝e抗体(HBeAb0)阳性,余阴。肿瘤全项:糖类抗原CA153:、糖类抗原CA199:、、糖类抗原CA125:、血清铁蛋白、肝功能:,AST:,r-GT:,ALP:。患者男性,46岁,以全腹胀满,下腹部隐痛,腰痛为主属中医“内科癌症”病范畴,患者平素嗜好饮酒,湿聚于内,阻碍气机,气血阻滞,日久成瘀,瘀阻于胰,日久成毒,瘀毒搏结,而成“胰腺癌”。瘀毒互结,阻滞气机,气机不利,故见腹胀腹痛;瘀毒阻滞,耗伤气血,故见乏力、心慌气短;瘀毒结于腰部,故见腰部疼痛;舌质淡暗,苔白,脉细涩为瘀毒互结,气血亏虚之象。

治疗原则:西医给予抗癌止痛:复方苦参注射液、华蟾酥胶囊,保肝降酶:5%GS100ml+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1vgtt。提高免疫:转复宁高聚生蛋白口服液。利尿消肿,螺内酯片,呋塞米片。

中药贴敷:以行瘀止痛,利水消肿。六、中医辨证依据慢性胰腺炎: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大多支持慢性胰腺炎可发展为胰腺癌

胰腺癌病因吸烟:大量研究表明胰腺癌与吸烟之间有密切联系。

饮食:饮酒、高脂肪高蛋白饮食、过量饮用咖啡,调查发现咖啡能使患胰腺癌的危险增加4倍。糖尿病:试验研究表明,胰岛素在体外或体内能促使胰腺癌细胞生长是无糖尿病人的1倍。胰腺癌病因慢性胰腺炎: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大多支持慢性胰腺炎可发展为胰腺癌。吸烟:大量研究表明胰腺癌与吸烟之间有密切联系。

饮食:饮酒、高脂肪高蛋白饮食、过量饮用咖啡等,调查发现咖啡能使患胰腺癌的危险增加4倍。糖尿病:试验研究表明,胰岛素在体外或体内能促使胰腺癌细胞生长,发病率是无糖尿病病人的1倍。

病情分析阐述

腹胀腹痛乏力、心慌气短腰部疼痛患者平素嗜好饮酒,湿聚于内,阻碍气机,气血阻滞,日久成瘀,瘀阻于胰,日久成毒,瘀毒搏结。主要治疗及护理医嘱予常规I级护理,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测血压Qd。中药贴敷疗法,TDP等。抗癌予复方苦参注射液、华蟾酥胶囊。保肝降酶:5%GS100ml+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1vgtt。提高免疫:转复宁高聚生蛋白口服液。利尿消肿:螺内酯片,呋塞米片口服。中药汤剂治以益气解毒,化瘀利水等治疗。

措施

护理诊断

评价护理诊断:一、焦虑与担心疾病及治疗效果不佳有关护理措施:1、耐心做好解释及心理疏导安慰工作,向患者介绍治疗效果好的病例,树立患者积极治疗疾病的信心。2、密切观察病人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避免激动,焦虑的心情。3、多与病人加强沟通,耐心听取病人的述说,取得患者的信任。护理评价:患者对住院的理解,焦虑心理有所缓解。护理诊断:二、疼痛与瘀毒互结,阻滞气机,气机不利有关护理措施:1、遵医嘱给予中药颗粒调醋取中脘、天枢、阿是穴贴敷,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2、卧床休息,帮助患者摆好舒适体位或姿势,使肌肉放松,减少可能产生疼痛的肌肉阻力。3、指导患者减轻疼痛的方法:如疼痛时尽量深呼吸、局部轻轻按摩、保持情绪稳定、转移注意力,可看小说、漫画、听音乐、给病人讲故事等。4、饮食宜少量多餐、切忌暴饮暴食。护理措施:经上述处理后患者疼痛有所缓解,并掌握减轻疼痛的方法。。护理诊断:三、知识缺乏与对本疾病相关知识缺乏有关护理措施:1、告知患者及家属疾病的相关知识并做好宣教。2、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耐心、及时、有效的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3、帮助患者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护理评价:患者对疾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治愈有所了解。护理诊断:四、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免疫力下降、腹腔穿刺抽腹水有关护理措施:1、保持室内良好通风,空气清新,阳关充足,避免直接对风吹。2、指导患者饮食宜高蛋白、足够热量,如牛奶、羊奶、鸡肉、瘦肉等,以增强免疫力。3、保持穿刺部位的干洁,定时给予穿刺部位消毒、更换无菌纱布块,预防感染。护理评价:住院期间未出现感染。护理评价:住院期间未发生压疮护理措施:1、嘱患者定时翻身拍背,适当下床活动。2、饮食宜高热量高蛋白质,如牛奶、豆类、鸡蛋、蛋白粉,瘦肉等以保证营养。3、必要时给予气垫床。护理评价:患者自动出院,住院期间未出现或并发大出血。1、积极治疗原发病。2、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大便颜色、有无腹痛加重情况。3、必要时定期复查血常规及大便隐血。4、指导患者饮食应质软、易消化饮食,忌坚硬、酸辣、肥腻等刺激性食物。

健康宣教1、生活起居:病房宜安静、舒适、阳关充足、有良好的通风。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凉。应遵循2、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宜清淡质软易消化饮食,忌食肥甘厚味及酸辣刺激性之品。宜多食补气排毒食品,如;黄芪瘦肉粥、绿豆粥、山药排骨汤、莲子粥、木耳、新鲜水果等。3、情志护理:应24小时专人陪护,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使患者减轻心理压力,以及指导患者减轻疼痛的方法。4、用药指导: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中药汤剂宜少量多次温服。免疫活性细胞过继转移治疗新进展免疫活性细胞过继转移治疗新进展免疫活性细胞过继转移治疗它是一种新兴的、具有显著疗效的肿瘤治疗模式,是一种自身免疫抗癌的新型治疗方法。它是运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剂,从病人体内采集的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后回输到病人体内的方法,来激发及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肿瘤生物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大肿瘤治疗技术。免疫活性细胞过继转移治疗简称:生物免疫疗法DC-CIK生物免疫疗法是在体外将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再用经抗原刺激的树突状细胞(DC)诱导CIK细胞产生特异性肿瘤杀伤作用的治疗技术,即将树突状细胞(DC)与CIK细胞进行共同培养而成的杀伤性细胞群体(DC-CIK)。其实人的体内本身就拥有一些具有杀伤肿瘤细胞功能的免疫细胞,但肿瘤患者体内本身的免疫细胞由于没有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无法有效地抵抗肿瘤细胞的疯狂增长。因此,DC-CIK生物免疫疗法技术正是通过从患者体内抽取部分免疫细胞,然后在其体外进行培养、诱导、激活等一系列操作,使其抗肿瘤的活性大大提高后,再把这些本来就来源于病人自身并在体外激活了的抗肿瘤细胞回输到病人体内,让这支经过特殊训练的“特种部队”去杀灭肿瘤细胞。

1、免疫活性细胞过继转移治疗的适应症2、免疫活性细胞过继转移治疗的禁忌症3、免疫活性细胞过继转移治疗的注意事项4、免疫活性细胞过继转移治疗的观察内容与副反应的处理请参与讨论

一、免疫活性细胞过继转移治疗的适应症1、经病理活检确诊的实体肿瘤Ⅱ—Ⅲ期的癌症患者,年龄16-80岁之间2、能够获得自体肿瘤抗原(内窥镜/手术/针吸留取肿瘤组织,或有共用抗原)3、病人血象正常或基本正常(外周血白细胞>2000)4、手术或放化疗后的间歇期或恢复期5、HBV、HCV、HIV、梅毒阴性(如果阳性需特别注明)

2、免疫活性细胞过继转移治疗的禁忌症二、免疫活性细胞过继转移治疗的禁忌症1、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过敏史(青霉素或某种药物过敏除外,特别是白蛋白过敏)2、

T淋巴瘤3、心、肝、肾等重要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过敏史(青霉素或某种药物过敏除外,特别是白蛋白过敏)T淋巴瘤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4、预期生存期小于2个月5、原有疾病血液高凝状态所致突发重要器官的梗塞(肺癌常见)6、凝血功能严重不全(胸/腹腔穿刺注射细胞前注意凝血机能,防止出血倾向)(特别是肝癌合并肝硬化时)

三、免疫活性细胞过继转移治疗的注意事项1、细胞制剂离开实验室后应尽早输入体内,以保持活力和避免污染。如不能立即输入,应保存在25℃-30℃。不要放入冰箱以免细胞聚团,亦不能超过37℃,以免细胞失活。2、必要时可在B超指引下行腹腔穿刺,应避免损伤腹部内脏器官或从引流管流出,注射后患者应在床上适当左右翻身变换体位,使细胞制剂尽量均匀分布于腹腔内。液体应保持在30℃-35℃为最佳,避免温度太低刺激肠蠕动,使病人感觉不适。要保证细胞注射入腹腔内。3、免疫细胞输入前后可酌情输入IL-2制剂或其它免疫增强药物。一般DC-CIK制剂已经含有IL-2100万单位随细胞输入腹腔,静脉输入CIK后次日可给予IL-2100-200万单位,1/日,连续3天。

免疫治疗后可以有以下副反应:1、主要有一过性发热,体温37.5℃左右,一般不处理,次日自行恢复正常,少数超过38.5℃,极少数>39

℃,可物理降温,或注射柴胡。2、有人可见注射局部皮肤发红,可自行消退。3、偶有头疼、恶心、厌食、肌肉痛、皮疹等表现,可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并给予记录。4、注意有无过敏反应,如静脉回输CIK发生过敏,通常是白蛋白过敏,立即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