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明代书画装裱艺术款式的变化与影响 绘画艺术专业_第1页
浅谈明代书画装裱艺术款式的变化与影响 绘画艺术专业_第2页
浅谈明代书画装裱艺术款式的变化与影响 绘画艺术专业_第3页
浅谈明代书画装裱艺术款式的变化与影响 绘画艺术专业_第4页
浅谈明代书画装裱艺术款式的变化与影响 绘画艺术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明代书画装裱艺术款式的变化与影响摘要明代书画装裱艺术的发展在我国传统装裱技艺的发展史中是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得益于明代特殊的经济文化和装饰风格等因素影响,在这个时期里,书画装裱的各种款式得到了创新和进步,出现了苏裱这一重要的装裱流派。不仅仅如此,由于周嘉胄《装潢志》的问世,书画装裱的理论也在明代得以总结,因此,我认为研究明代书画装裱艺术的发展之路是非常有必要的。关键词:装饰风格;款式创新;苏裱;装潢志引言书画装裱是我国传承历史悠久的一门技艺,在绘画和书法艺术的不断发展下,推动了书画装裱艺术的兴起。起初,书画装裱的目的在于保护书画作品本身,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书画装裱已经成为书画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集“保护”,“装饰”于一身,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可见装裱艺术在书画作品中的重要性。而受到不同时代统治者对于艺术的态度,时代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书画装裱在各个朝代都有着鲜明的时代性,其技艺在历代都有着特殊的发展脉络。众所周知,书画装裱技艺发源于战国,伴随着传统书画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而明朝在这一段时期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明朝不同阶层人民对于装裱技艺的重视以及明代特殊的文化政治氛围促使明代书画装裱艺术蓬勃发展,在此期间书画装裱的款式有了许多重要的创新与进步,装裱师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甚至许多著名的书画家本身也是技法高明的装裱师。我国书画装裱的重要流派苏裱也在明代得以兴起。书画装裱款式的选择与室内建筑风格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明代进入了封建社会晚期,其建筑规划以气势宏伟为主,室内布置则严谨稳重,这对于书画装裱的款式变化也有重大影响。本选题的意义在于探究明代书画装裱艺术发展的独特性与深层原因,并且探讨其对于后世的书画装裱技艺产生的深远影响。从隋唐到宋再到明代,书画装裱历来都十分受重视,而从明代发展至高峰后,就停滞不前,也少有创新,如何在文化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使书画装裱重新焕发活力,或许我们可以从明代的书画装裱发展之路中找到答案。一、书画装裱的起源及明代以前的发展我国书画装裱技艺的历史非常久远,甚至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那时的人们就有了对于书画作品保护与装饰的意识。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湖南将战国时期的楚墓进行考究,在对《人物御龙帛画》进行出土是,考古专家在上面看见了“画心上端有竹轴,轴上有丝绳,可垂直悬挂湖南省博物馆官方网站”这样一句话。考古专家又对位居长沙的马王堆一号汉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在帛画中看见了“丁形帛画的顶部裹有一根竹竿,并系以棕色的丝带,中部和下部的两个下角,均缀有青色细麻线织成的筒状绦带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等字样。在所发现的资料中对帛画的装饰物虽然离我们所熟知的字画装裱还有很长的演变过程,但也将书画装裱的发展历史推至距今2000多年前。必须承认的是,这些手段对于书画的保护与装饰都是十分简陋有限的,只可称之为装裱的雏形,并不是真正的传统书画装裱艺术。由于装裱保护技术的不足以及漫长岁月的侵蚀等等原因,战国,秦汉时期的帛画保留下来的较少,更多的是壁画,画像砖等相比较而言不易损坏的艺术载体。真正的书画装裱艺术一直到两晋时期才登上历史舞台,但明显还不够完善,唐代著名的书学理论家张怀瓘曾说过:“晋代装书,真草混杂,褙纸皱起张怀瓘著《二王等书录》[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在晋代书画装裱逐渐的发展了起来,一些书画家和收藏家们逐渐的热爱起装裱作品,但在这一过程中的技艺还不算成熟。到了南北朝时期,一些士大夫创造出卷轴画这一装裱形式,使得装裱形式得到了发展与创新,士大夫将这一重要的装裱形式收藏起来并将其延续下去。其中东晋时期出自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作品的装裱就是利用了这种形式。在《历代名画记》中,张彦远写出了“自晋代以前,装背不佳。宋时范晔,始能装背张彦远著《历代名画记》[M],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5”。同时这也是第一个内容中涉及装裱的史料,从而也使得我国史学家湖南省博物馆官方网站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张怀瓘著《二王等书录》[M],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张彦远著《历代名画记》[M],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5姜一涵著《元代奎章阁及奎章人物》[M],1981《明代书画装裱工艺发展概述》-《历史文物》1997,2二、明代书画装裱中款式的创新与变化(一)明代立轴的创新明代的立轴这一装裱款式较之前代有更多具有时代发展的印记。在明代时期,其立轴这一种装裱款式比宋元时期的款式尺寸边长,在明代画中天头约为55厘米,低头为30厘米的尺寸视为宽幅大的画。中幅尺寸更长,天头在66厘米左右,地头约33—50厘米。明代继承了宋代书画装裱发展的经验,宋代重要装裱样式宣和装在明代也大为流行,比如明代画家缪辅的《鱼藻图》原装格式,就是仿的宋代宣和装,采用窄边装裱,但是在明代朱端所创作的《烟江晚眺图》中就是采用了不同的装裱形式,其中主要使用米黄色宽边绫圈和深蓝色花绫天地对画进行修饰,也突出体现了明代装裱形式的特征。明代装裱师积极的总结前人的装裱经验中有利的部分对其中的立轴装裱样式进行创新,创造了联装这一装裱形式。在秦汉时期,在我国的民间在过年的时候人们都会悬挂桃符。到了五代时期,人们在桃木板上进行题语的刻写,到了明代,人们改变了一样将题语刻写早桃木板上的方式,开始将题语写在红纸上,使得春联产生。明代的文人陈云瞻指出:“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观。”同时,对联的形式也为书画艺术所吸收,在万历年间,联装产生了,其形式窄且长,天与低头都是短的,天头较地头长。另外,屏条装这一款式也出现于明代,到了宋代人们把书画裱成条幅对墙壁进行相应的装饰,并将这个条幅称为屏幅,这些条幅按所画景观的不同被分为独景与通景两类,到了明代才正式发展为4-12幅画面使联娉更具有完整性,也可以叫做“通景屏”,其中的每一个屏条对裱的长短、宽窄等要求都是统一的,颜色使用上也是要用统一的颜色,其中的尺寸要比立轴短,将屏幅要并排挂,两个屏幅之间不可也将墙壁显露出来。在明代时期,在进行装裱书时,装裱师为了留出给他人题字,题诗用的空间,还会在一些画心上加“诗堂”也称“玉池”,使得加诗堂裱这一装裱形式产生。(二)明代手卷的创新在明代对手卷装裱形式进行发展,很多人都知道,我国的国画中装裱中国横幅的一种形式就是手卷,手卷的篇幅较长,所以又称“长卷”,又因是横幅,故称“横卷”。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手卷的一种,可见手卷这一装裱形式的重要性。南唐画家顾闳中的著名作品《韩熙载夜宴图》中,有明永乐年间书法家程南云的题字,这也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引手。谢祥皓编著,文化中国文艺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11,1页(三)明代册页的创新册页是书画装裱的又一重要形式,也是古代书籍装帧的一种样式,对于书画家和收藏家来说,册页的篇幅一般都不大,易于创作和保存。册页起源于唐代,人们在翻阅较长的卷轴时十分不便,所以将横卷式的书籍折叠起来,这就是册页的雏形;到了宋代,书画类的册页开始出现。而明代时册页才真正流行开来。这说明明代的书画家们已习惯于册页这样的书画样式。相比较于其他年代,明代的册页以蝴蝶装最为普遍,一般都带有副页,而正页则用绢或绫来装饰。有一部分册页在本幅四周镶嵌了青色的细纹路,这是在清代的册页上未曾发现的,此外,明代的装裱师还将一些扇面改装成册页或挂轴,这也是前代所没有的。成江著《谈装说裱》[M],书海出版社,2005,55页三、明代书画装裱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事物的发展总是有其特殊的条件,其中书画装裱艺术更是如此,明代的书画创作及装裱艺术受到当时独特的历史,政治,经济,材料等诸多因素影响。明朝是继汉唐之后中国封建社会又一黄金时期,没有汉代的外戚专权,唐代的藩镇割据,宋代的岁币纳贡,国力较为强盛。在这样的条件下,文化领域也有了巨大的贡献,出现了一大批书画领域的大家,如早期的戴进,中期的吴门四家及晚期的顾正宜和董其昌。同时也促进了明代装裱艺术的创新,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部分。(一)明代经济的繁荣为装裱艺术提供了物质基础由于明太祖对于官员腐败的强力打击,明朝初年开始到宣宗时期维持了七十多年的清廉政治,国家的修养生息使得农业得到快速的恢复和发展,这给未来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在手工业方面,棉纺织业和丝织业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苏州杭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中心,因为技术和生产机器的更新(出现了提花机等),织出的丝绸颜色鲜艳亮丽,花纹精致繁杂。同时,明代科学技术要强于宋代,从科学史的角度看,明代也是处于总结性发展的历史地位,在造纸方面也是如此,明代文学家屠隆曾在《考磐馀事纸笺》中评价明代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在江西南昌以及邻近的西山地区设立了管局造纸。其中观音纸生产于西山,秦本纸生产于江西,榜纸生产于安徽地区,小笺纸生产于江西临川,大笺纸生产于浙江的上虞地区。屠隆著《考磐馀事》[M],金城出版社,74页屠隆著《考磐馀事》[M],金城出版社,74页(二)明代室内建筑与装饰风格影响了装裱艺术的发展随着装裱艺术的发展,其目的已从最初的保护作品渐渐偏向于审美与装饰性,而不同风格的室内布置与装饰势必会对这门艺术本身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明代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其建筑风格在承继宋代的精巧同时,更加古朴大气,清新优雅。明代的文人计成在《屋宇》中指出:“时尊朴雅,古择端方计成著《园冶》[M],化学工业出版社,38页”意思是不管是追求古意还是时尚,建筑的设计都要朴素大方。这种理念在明代家具上体现得更为明显,明清时期的这种家具制作精巧,风格简约,从中我们可以窥视到明代雅致古韵的一角。在《长物志》中计成著《园冶》[M],化学工业出版社,38页(三)明代大量的书画创作对于装裱艺术有了更高的要求明代是宋元之后又一个书画艺术发展的高峰期,明代书画家在继承了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探索着新的道路。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许多地方诞生了在风格上自成一派的书画流派,如明代早期以戴进为代表的浙派,他们承两宋院体画风格,技艺融各家之长;明代中期院体画渐渐衰落,以沈周,文征明等人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在经济繁荣的苏州崛起,将文人山水画意境提高到新的水准;明代晚期派系更为繁杂,出现了许多山水书画大家如徐渭,顾正宜,董其昌等。如此多书画家的出现带来了大量的传世名作,加上明代以前流传下来的珍品,书画作品数量的激增,使得其衍生的字画装裱行业也是供不应求。一方面,大量增加的需求会让更多人投入到这个行业中,无形中提高了书画装裱的普及性,装饰鉴赏字画不再只是文人士大夫们专属的爱好,普通民众也可以享受到这样的乐趣;另一方面,随着字画作品的越来越多,书画家及装裱师们也更加不满足于简单的保护性装饰和仿照前人的装裱样式,他们需要的是更高的装裱质量以及新颖的装饰风格,这就促使他们改进现有的款式和前人流传下来的装裱技法,整个装裱业也因此蓬勃发展。字画的普及带来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书画市场的兴盛,越来越多的人着眼于字画的市场价值,利益无疑也是一种重要的推动力,这在无意间大大推进了装裱行业的进步。四、明代书画装裱对于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一)苏裱的兴起明代书画装裱艺术领域的很多成就都对清代乃至近现代装裱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其中,苏裱的出现是重要的一部分。苏裱又被称为“吴裱”,是在江南地区特别是苏州杭州等地流行的一种装裱手法,所选颜色图案与北方装裱流派相比较为文雅,裱出来的成品挺拔柔软,因为南方天气较为潮湿,苏裱也更注重作品的防霉防虫。严格来说,苏裱并不是在明代突然出现的,早在南宋时,大批工匠随着宋廷南迁到江南地区使苏州等地出现了一大批能工巧匠。与宋代不同的是,明代皇帝对于书画不是那么重视,使得许多珍贵书画流入民间,大量的私人收藏家开始出现,再加上吴门画派等大批书画家的涌现,苏裱才真正意义上发展成熟。而对于苏裱的基本样式,其中在明代《长物志》中对其相关的内容也有详细的描述,(因作者文震亨生于明长洲现即现在的苏州,又是画家文征明曽孙,自小受到苏杭等江南地区文化熏陶,在著《长物志》时对于南方园林艺术见解颇深,可推论出其描述的是苏杭地区流行的苏裱)苏裱从明代开始历经数百年的风雨,已然成为最为重要典型的几个装裱流派之一,在苏州博物馆中,可以看到整个苏裱技艺详细的流程和发展脉络,而在现在的南方地区,大部分的书画装裱师工作时都在采用苏裱的风格技艺。这也说明了苏裱作为一门传承有序的重要技艺,在现代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值得人们去保护和传承。(二)《装潢志》等文献对后世的影响自古以来,关于书画装裱这门艺术系统性的研究文献流传下来的就很少,特别是明代以前。原因有很多,首先,在古代这门艺术的教学大都是师傅带徒弟式的口口相传,技艺中的关键部分更是作为秘而不宣的“绝技”,这使得很难有专业详细的资料记载;其次,很多有关装裱的资料都以零碎的方式夹杂在书画类的文献中,例如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有大量绘画史,绘画理论,收藏鉴赏方面的知识,其中也包含了对于书画装裱的论述。到了明代,民间工艺家周嘉胄研究江南地区苏裱工艺后,著成《装潢志》,这也是第一本系统性的装潢学著作,其中不仅细致入微地介绍了整个书画装裱过程,对于装裱各个步骤需用到的材料也有严格的质量要求。首先,对于装裱书画的时机,他提出:“已凉未寒时,是最善候也。未霉之先,候亦佳。冬燥而夏溽。秋胜春,春胜冬夏。”指出秋天天气干燥,气温凉爽,是最好的装裱字画的时间。在他的著作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装裱修复工作开始之前对于作品“审视气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现在许多装裱师在进行修复工作时为图便利对破损状况不同的作品采用千篇一律的装潢手段,这其实是对作品不负责任的表现。其次,他将整个工艺流程分成严谨的数十项步骤,并详细阐述每一项的细节:洗,揭,补,衬边,小托,全,式,镶,覆,上下壁,安轴和杆,贴签等,俱井井有条。我认为最让人惊喜的是,他将装裱字画时的忌讳和选用材料时的注意事项都清晰罗列,这对于初学者而言无疑也是宝贵的学习经验。我觉得,《装潢志》的出现在装裱领域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的,其中关于装裱的技法,观念,指导思想,对于后世装裱行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借鉴以及研究价值,一方面,对于想要学习书画装裱技艺的人来说,它的讲解细致入微,是最好的教科书;另一方面,对于想要研究装裱艺术的学者来说,它也形象地再现了前人在这门艺术上的努力和成果,是珍贵的历史资料。明代之后,书画装裱的理论文献也渐渐开始多起来,在研读清代周二学所著的《赏延素心录》时,可以发现其对于装潢书画的步骤,注意事项等与《装潢志》都有异曲同工之妙,例如在谈到装裱的适宜气候时,在《赏延素心录》中所提到的相关季节的诗句,写道最适宜装裱的气候为秋季,黄梅积雨,狂风严寒。周二学著《赏延素心录》周二学著《赏延素心录》[M],广陵书社,卷六结语当今科学技术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代,装裱的材料,技艺,流派都十分丰富,各种装裱流派间的交流学习,还有各高校开设的系统性的装裱课程,都使得装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