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5课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试.....第5课
安之与朝亡步题1.唐玄宗统治后期一身兼任三地节度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的边将是()A.李甫B.杨忠C.安山D.史明2.开元末年以后,造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唐朝现外重内轻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皇权力过大B.朝大臣权力膨胀C.地州县权力过大D.各节度使势力膨胀3.下列不属于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A.唐宗追求享乐任唯亲,朝腐败B.社各种矛盾越来越尖,边疆形势日益紧张C.各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权和财权于一势力膨胀D.节使权力越来越大,逐渐形藩镇割据的局面4.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编排“史之乱”历史,中不应出现的历史人物()A.安山、史思明B.杨贵妃、国忠C.黄、朱温D.唐宗、唐肃宗5.唐末农民起义的主要领导人()A.陈、吴广B.刘、项羽C.张D.黄巢6.右图中的人物率领起义,转战,并攻入长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是)A.安山B.史明C.黄D.朱温7.唐朝灭亡的标志是()A.763年平安史之乱B.黄起义被镇压C.907年朱建立后梁政权D.五十国局面的出现8.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其中的五代——后梁、后唐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先后出现在()A.海流域B.黄河流域C.长流域D.珠江流域13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5课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试题9.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A.皇的后代B.外C.朝大臣D.掌握兵权武将10.晚唐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成由勤俭破奢。”这是诗人对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感悟。唐朝由盛而衰的标志)A.“开元盛世”B.安之乱C.藩割据D.黄巢起义11.从表面上看五代十国是我国史上一个混乱和暗的时,实际上这一时期一直都存在着统一的因素而统一因素在不断地增长。统一的因素包()①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②期治统一的历史影响③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④民对统一的渴望A.①③B.②④C.①④D.①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开元时期虽然社会经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局面,也加速了土地兼并,以百姓多迁徙流亡。加之,唐朝最高治集团日益腐,腐朽的统治加重了人民的负,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材料二唐玄宗后期“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把持朝政达19年久。继他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奸臣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材料三安史之乱摧毁了唐朝统治基础,削弱了中央集权,藩镇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一蹶不振。(1)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回答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有哪些。(2)简单概述安史叛军的进军路线。(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分安史之乱的影响。参答夯基达标1.C2.D开元末年以后,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行政权和财权于一,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3.D节使权力越来越大,逐形成藩镇割据的面是安史之乱带来的影响是原因。4.C黄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朱温原为唐农民起义军将领,投降唐朝,被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黄巢起义年朱建立了后梁政,唐朝灭亡选C项。23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5课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同步试题5.D6.C唐末农民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南北并攻长,建政权,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7.C8.B9.D10.B安之乱使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11.B五十国时期,虽然权分立,但期政治统一的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密切联系使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且人民反对战,渴望有一个统一安定的环境。12.参答案(1)原因开元年以后,朝腐败;社矛盾尖锐,边形势紧张;节使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平,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2)安史叛军从河北南下,攻占东洛又攻下潼,逼近长安。(3)影: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6263.2-2025信息技术ASN.1编码规则第2部分:紧缩编码规则 (PER) 规范
- 2025年法学与中国文化研究考试试题及答案
- 影视剧联合制作及发行协议
- 快乐的游戏活动记事件作文14篇范文
- 如何学好语文议论文10篇
- 2025年铅压延加工材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2025年香港特别行政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计算机类综合能力测试试卷详解
- 2025年新光源助航灯光设备项目申请报告
- 2025年雷达、无线电导航及无线电遥控设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2025年辅导员招聘考试题库: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方法与技巧案例分析试题
- 202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安专业科目试卷
- 生产工单结单管理制度
- 北京市2025年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政治试题(原卷版)
- 2025年天津市南开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模拟试题(解析版)
- 2025年陕西、山西、青海、宁夏高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全国一卷)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过程自动化系统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腊味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T/CECS 10214-2022钢面镁质复合风管
- DL∕T 5776-2018 水平定向钻敷设电力管线技术规定
- 2024年江西省中考生物·地理合卷试卷真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