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1页
简明中国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2页
简明中国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3页
简明中国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4页
简明中国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古代文学阶段考试三简明中国文学史期末考试一、填空题:(每题1.5分,共30分)1.建安七子:辈分最高的是孔融,成就最大的是王粲。2.阮籍(诗歌),嵇康(书信散文)正始年间不适合做官P83P853.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P76四大南戏《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4.明代:高棅(唐代4个时期划分)《唐诗品汇》5.明代狂人:徐渭《四声猿》,李贽(童心说)《录鬼簿》作者:P2796.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北宋词的初祖晏殊宋诗的开山祖师是梅尧臣7.系统性理论性著作明代《曲律》P370三言两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作者:冯梦龙“二拍”《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作者凌蒙初8.开国文臣之首:宋濂高明《琵琶记》南戏9.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指明代剧作家的《牡丹亭》《紫钗记》《》《》四剧的合称。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zi)10.元杂剧《赵氏孤儿》作者:纪君祥历史剧徐渭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才子”。11.梅苏:梅尧臣(圣俞),苏舜钦(子美)《洞箫赋》在题材上开了后世的咏物赋和音乐赋的先河。12.元后期散曲集大成者:乔吉,张可久P297公安派:倡导“性灵说”。王士禛主张“神韵说”。沈德潜主张“格调说”。翁方纲主张“肌理说”。袁枚主张“性灵说”。13.李清照《漱玉词》晏殊《珠玉词》徐陵《玉台新咏》沈复《浮生六记》李渔《闲情偶寄》14.明代贵族:朱有燉《诚斋乐府》P349晚唐体的代表人物被称为“梅妻鹤子”的林逋,代表作是《山园小梅》,其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为世所称。15.贾谊《屌屈原赋》《鹏鸟赋》宫怨《长门赋》开宫怨诗先河16.写儿童的《焦女诗》生活化游仙诗郭璞西蜀花间词人中,成就最高、风格也较为特别的是韦庄李玉“一笠庵四种曲”《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17.张岱《陶庵梦忆》《西湖梦寻》李清照:词别是一家18.徐祯卿既是...又是...欧阳修《六一诗话》蒲松龄《聊斋志异》吴敬梓《儒林外史》19.王国维《人间词话》评论冯延巳“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评论李煜的词为“伶人之词”,评论周邦彦为“诗中老杜”。文学理论作品归类1.曹丕《典论▪论文》2.陆机《文赋》3.钟嵘《诗品》4、刘勰《文心雕龙》5.司空图《二十四诗品》6.李清照《论词》7.严羽《沧浪诗话》8.张炎《词源》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7分)1.被传为"三影郎中"或"桃李嫁东风郎中"的北宋前期词人是()A张先B.贺铸C.宋祁D.晏几道2.宋代"晚唐体",继承了晚唐()的诗风。A贾岛、林逋B林逋、杨亿C李贺、姚合D姚合、贾岛3.谢灵运诗歌的主要成就是()A.山水诗B.乐府诗C.新体诗D.宫体诗4.被称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的词人是()A.苏轼B.李清照C.周邦彦D.黄庭坚5.标志汉大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是()A司马相如的《子虚赋》B贾谊的《吊屈原赋》C枚乘的《七发》D杨雄的《羽猎赋》6.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的作家是()A孔融B陈琳C阮瑀D王粲7.南北朝骈赋、骈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A庾信B江淹C郦道元D鲍照8.唐传奇《霍小玉传》的作者是()A.杜光庭B李朝威C白行简D蒋防9.吕本中是第一个用宗派观念论诗人群体的人,他率先提出的诗派名称是()A江西诗派B剑南诗派C江湖诗派D晚唐诗派作诗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而自成一家,世号“诚斋体”的南宋诗人是()A杨万里B.范成大C陆游.D尤袤黄庭坚的诗歌被称为()A.山谷体B.后山体C.简斋体D.诚斋体“永嘉四灵”专攻的诗体是A.五律B.五绝C.七律D.七绝13.唐宋派散文作家中,编纂了《唐宋八大家文钞》的是A.归有光B.王慎中C.茅坤D.唐顺之14.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是()A四灵诗派B江湖诗派C江西诗派D西昆诗派15.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是()A.晏殊B.柳永C.欧阳修D.周邦彦16.下面哪一部作品的素材不是来自白居易的()A.《墙头马上》B《梧桐雨》C《西厢记》D《青衫泪》17.清初,浙西词派与阳羡派并峙称雄,前者的代表人物是()A王士禛B朱彝尊C陈维崧D纳兰性德三、名句默写(每空2分,共10分)1.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2.有情芍药含春泪,无人采薇卧晓枝。3.山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4.少年游侠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5.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6.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四、名词解释(5小题,共20分)1.江湖诗派:南宋后期,杭州书商陈起将当时一大批诗人陆续以《江湖集》的名义刊行,其中的创作主体也大都是功名不遂而浪迹江湖的下5层人士,江湖诗派由此得名。此派是一个没有组织比较自由松散的作家群体,只是具有大致相同的创作倾向,他们诗法广泛,风格多样,格局稍微开阔,题材来源比较丰富,代表作家有戴复古、方岳、刘克庄等。P264江西诗派:出现在南宋后期,得名于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这些作家在创作上都遵循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主张,用典,借鉴前代文学经典。风格上瘦硬生新,后到杨万里时才提出“活法”,不能拘泥于后人。后期受靖康事变的影响,诗风发生深刻变化,诗人开始出现爱国情怀以及忧国忧时之思。形成“一祖三宗”的门派流程,一祖是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大历十才子:依《新唐书·卢纶传》说,十人为钱起、卢纶、吉中孚、韩翃、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他们的诗一是酬唱应和之作较多,一是多通过描绘自然山水表现个人心境。艺术上有向六朝尤是二谢诗风回归的趋向,追求写景的清丽秀美,精巧雅致,意象偏于幽暗静谧。台阁体:永乐至成化上层官僚流行的诗体(亦及散文),主要人物是杨士奇、杨荣、杨溥。台阁体内容多反映上层官僚生活,尤多应制、唱和作,道德压抑,人格平庸,缺乏艺术创造的热情。台阁体一度成为明诗的主流。宫体诗:《日出东南隅行》刻画女性美,其审美态度开南朝宫体诗的先河。宫体诗实际上扩大了中国诗歌审美表现的范围。其缺陷在于它表现的是贵族男性对女性的品赏,缺乏由女性美引起的真正激情。唐宋派:嘉靖、隆庆时期,出现了以唐顺之、王慎中为首的“唐宋派”与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之间的对峙。唐、王诸人尚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社会责任。其文学观强调唐、宋古文和宋诗中所体现的尊道精神。P326初唐四杰:(P132—134)指唐高宗指武后初年的王绩、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他们努力摆脱齐梁诗风影响,突破宫体诗的狭小范围。积极开拓诗歌的思想题材,对诗歌的格律形式也有所探索。黄庭坚(点铁成金):P241点铁成金原指用手指一点使铁变成金的法术。宋代黄庭坚的《答洪驹父书》:"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后以点铁成金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花间词派:西蜀词派,以韦庄为首。最推崇晚唐诗人温庭筠。花间词得名于后蜀赵崇祚编的《花间集》,最早的文人词总集,收录唐五代词人、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500首,花间词大多反映的是“花间尊前”的娱宾遣兴之作,在内容上转向闺阁情怀及内心世界,风格上轻柔艳丽,崇尚雕饰,追求婉媚,形成了缛彩轻艳的花间词风。临川派:临川派,也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明代传奇文学流派。万历年间﹐临川汤显祖创作《牡丹亭》等传奇﹐着重刻划人物﹐讲究词藻﹐影响颇大。戏曲史上把明清两代仿效他风格的戏曲作家称为"临川派"或"玉茗堂派"。玉茗堂为汤显祖书斋的名称。吴江派:明代戏曲文学流派。其领袖人物是吴江人沈璟。向来认为属于此派的曲家有顾大典、吕天成、卜世臣、王骥德、叶宪祖、冯梦龙、沈自晋、袁于令、范文若、汪廷讷、史盘等。P370永嘉四灵:指南宋后期浙江永嘉的四位诗人徐玑、徐照、翁卷、赵师秀,因个人的字里都有一个灵字而成为永嘉四灵。他们彼此兴趣相投,诗风相近,又称四灵诗派。贬斥江西诗派而取法晚唐,尤崇尚贾岛姚合。内容较单薄,只有少数写民生疾苦或时事。多数作品的内容是题咏景物唱酬赠答,艺术上精炼细琢。极少用典,多用白描,诗风偏于野逸清瘦。但其取材太狭,格局太小。终不免破碎尖酸之痛。简述题(3小题,共15分)一定要结合书本看1.《七发》在哪些方面奠定了汉赋的基础?1)《七发》是在一个虚构的故事框架中怡问答体展开的;2)《七发》脱离了楚辞的抒情特征,转化为以铺陈写物为中心的高度散文化的文体;3)《七发》已经出现道德主题与审美主题的矛盾;4)另外,《七发》所铺陈的内容,也从多方面开拓了文学的题材。2.简述汤沈在戏曲创作及其有关理论问题上相争的内容P370汤沈之争:明万历朝,戏曲界同时出现了和沈璟两位大家。他们之间,在戏曲创作及其有关理论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甚至达到针锋相对的地步。后人称之为"汤沈之争"。因为汤显祖籍属临川,沈璟乃吴江人氏,各自拥有一批遵奉者,所以戏曲史上又名之为临川派与吴江派的论争。3.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有什么特点?(P139)孟浩然是盛唐田园诗派的先导,在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不能实现的情况下,寄情山水,寄情田园,关注田园生活,并达到一种情景交融、物我同化的境界.1)以清淡平和之心,写清新自然之物,奠定了盛唐山水诗派的基础。2)在诗中创造了“清”“淡”的意象群,形成了其独特的“清”“淡”之风。3)展现了一幅幅原生态的山水画和田园画4.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造了什么样的诗境?(P140)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自然唯美的意境。2)诗中寓含着佛理、禅趣。3)纯化的,非日常性的意境。4)表现出了浓郁的声光诗境。5)用歌谣式的相互语言和自然音调,表现普遍性的人生情感。5.简述关汉卿杂剧创作的思想内容。1)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揭露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反映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2)描写下层妇女的生活和斗争,突出她们在斗争中的勇敢和智慧;3)歌颂历史英雄。关汉卿杂剧思想内容上的共同特点是对压迫者的深恶痛绝和被迫害者的深切同情,并通过他们之间的矛盾斗争,突出人物的坚强性格和战斗精神6.元杂剧兴盛的原因(从艺术形式、政治、经济、文化四个方面说明)1、艺术原因(1)各种古代戏曲歌舞艺术不断发展的结果(2)元代文人积极参与的结果。专业作家群的形成。(3)杂剧演员舞台创造不断深化的结果。2、经济原因(1)城市经济的繁荣和艺术表演的社会化、商业化,是促使戏剧成熟和兴盛的必要基础。(2)交通不断发展的结果。3、政治原因(1)元蒙贵族乃至最高统治者多喜欢歌舞戏曲,并提倡、支持杂剧创作(2)统治者推行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汉人社会地位急剧下降,文人社会地位低下,促使大批文人投身于杂剧创作,这对元杂剧的兴盛起了关键性的作用。4、文化原因儒家礼乐文化的松动,为戏曲成熟创造了空间材料分析题(2分+4分)一定要结合书本看1.材料:七宝楼台吴文英张炎《词源》卷下称:"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其词密丽深曲,色彩比较秾丽明艳,意象比较密集,喜用代字,语意紧缩,意脉跳跃。如《渡江云·西湖清明》。吴词长处:语句精炼,内涵密集,色彩缤纷,朴朔迷离。缺点:过于隐晦。吴喜作长调,三首《莺啼序》均为四叠二百四十字。2.李东阳对台阁体纠正:三杨之后...P321三杨,指杨士奇、杨荣、杨溥,为明代"台阁体"诗文的代表人物。三人均历仕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先后位至台阁重臣,正统时加大学士衔辅政,人称"三杨"。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诗文,内容上歌功颂德,粉饰现实;艺术上追求雅正,流于平实。永乐至成化年间,明代文坛几乎为台阁体垄断。时人咸称杨士奇有学行,杨荣有才识,杨溥有雅操。又以居所,称士奇为"西杨"、荣为"东杨"、溥为"南杨"。3.严羽《沧浪诗话》诗有别才,别趣...主张如何理解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里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而古人未尝不读书,不穷理。所谓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提出了诗有“别材别趣”说。所谓“别材”就是说诗歌创作者的对于诗歌创作所具有的一种特别的才能,这种才能不是文字、议论和才学的能力,而是更主要的体现在“妙悟”上。他说孟浩然诗高出韩愈诗,就是“诗有别材,非关书也”的一个最显豁的注脚。所谓“别趣”,是就诗歌的审美特征而言,是指诗歌有一种特别的审美趣味。这种“趣”便是“兴趣”、兴致,就是“尚意兴而理在其中”,就是盛唐诗歌所在多有的理在其中、丰富隽永的审美趣味,而不是宋诗里充斥着的道理、理性、议论。严羽以“别材”、“别趣”之说反对宋诗的“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不良倾向,其理论基础就是“妙悟”和“兴趣”。七、翻译题(共9分)1.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曾巩《墨池记》临川郡城的东面,有块缓缓高起的高地,靠近溪水,名叫新城。新城的上面,有一口低而深的长方形的池子,叫做王羲之墨池。这是荀伯子的《临川记》所说的。王羲之曾经仰慕东汉书法家张芝,在此池边练习书法,池水都被染黑了,这就是他的故迹。确实这样吗?2.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惟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君深怕关于墨池的事迹被湮没无闻,就写了“晋王右军墨池”这六个大字悬挂在门前两柱之间标明它,又对我说:“希望有篇叙记文章。”我推测王君的心意,莫非是因为爱好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让它埋没,因此就连他的遗迹一并重视起来吗?或者是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的学生吗?人有一技之长,尚且使后代人尊崇到这般地步,更不用说仁人君子们留下来的风尚和美德会怎样地影响到后世人呢!3.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译文:世人都称孟尝君能够赢得纳士,贤士因为这个缘故归顺他,(孟尝君)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从像虎豹一样(凶残)的秦国逃脱出来。唉!孟尝君只不过是一群鸡鸣狗盗的首领罢了,岂能说得到了贤士?如果不是这样,(孟尝君)拥有齐国强大的国力,(只要)得到一个(真正的)贤士,(齐国)就应当可以依靠国力面向南方称王而制服秦国,哪里还要借助鸡鸣狗盗之徒的力量呢?鸡鸣狗盗之徒出现在他的门下,这就是(真正的)贤士不到他门下的原因。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文章是以"气"为主导的,气又有清气和浊气两种,不是可以出力气就能获得的。用音乐来作比喻,音乐的曲调节奏有同一的衡量标准,但是运气行声不会一样整齐,平时的技巧也有优劣之差,虽是父亲和兄长,也不能传授给儿子和弟弟。5.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融等已逝,唯干著论,成一家言。文章是关系到治理国家的伟大功业,是可以流传后世而不朽的盛大事业。人的年龄寿夭有时间的限制,荣誉欢乐也只能终于一身,二者都终止于一定的期限,不能像文章那样永久流传,没有穷期。因此,古代的作者,投身于写作,把自己的思想意见表现在文章书籍中,就不必借史家的言辞,也不必托高官的权势,而声名自然能流传后世。所以周文王被囚禁,而推演出了《周易》,周公旦显达而制作了《礼》,(文王)不因困厄而不做事业,(周公)不因显达而更改志向。所以古人看轻一尺的碧玉而看重一寸的光阴,这是惧怕时间已经流逝过去罢了。多数人都不愿努力,贫穷的则害怕饥寒之迫,富贵的则沉湎于安逸之乐,于是只知经营眼前的事务,而放弃能流传千载的功业,太阳和月亮在天上流转移动,而人的身体状貌在地下日日衰老,忽然间就与万物一样变迁老死,这是有志之士痛心疾首的事啊!孔融等人已经去世了,只有徐干著有《中论》,成为一家之言。古代文学阶段考试二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曹植充满神话色彩和浪漫情调的抒情小赋是(《洛神赋》)。2.南朝出现的诗体永明体是我国格律诗的开端。3.萧统的《昭明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4.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五言诗的作家,钟嵘称他“骨气奇高,词采华茂”。5.江淹赋今存二十八篇,而最为世人所传诵者,是《别赋》和《恨赋》。6.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我国最早的一篇文学理论批评专著,他把文章看作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7.陆机被钟嵘奉为“太康之英”,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8.《诗品》是我国第一部论诗的著作,所论的范围主要是五言诗。9.白居易的感伤诗中的两首长篇抒情叙事诗是《长恨歌》和《琵琶行》。10.左思作《咏史》八首,他的诗歌继承了建安诗歌的风骨,被誉为“左思风力”11.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13.白居易《与元九书》,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14.《步出夏门行》中的《观沧海》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山水诗。15.晚唐词人温庭筠被后人称为“花间鼻祖”///《任氏传》标志了唐传奇小说艺术的成熟.16.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沈氏声律论又被简称为“四声八病”说。17.刘勰《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好宏大的文学批评著作。18.吴均的《有宋元思书》是南朝最杰出的写景小品之一。19.周邦彦:词中老杜孔稚珪《北山移文》20.词是合乐而歌的新体诗,又名诗余,乐府,长短句。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1.目前认为曹丕的(《()》)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A.燕歌行B.陌上桑C.白马篇D.短歌行2.“建安七子”中以()的文学成就为最高。A.陈琳B.刘桢C.曹植D.王粲3、东晋时期流行的诗歌是()。A.永明体B.玄言诗C.回文诗D.山水诗4、“大历十才子”是()的诗派。A.初唐B.南朝C.中唐D.盛唐5、宫体诗是()出现的。A.梁陈之际B.建安时期C.正始时期D.西晋初年6、李贺诗歌被称为()。A.长吉体B.大历体C.元白体D.歌行体7、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A.《博物志》B.《世说新语》C.《搜神记》D.《冥祥记》8、诗风呈现冷、艳、奇、险的诗人是()。A.韩愈B.孟郊C.李贺D.李商隐9、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是()。A.《花间集》B.《教坊记》C.《云谣集杂曲子》D.《二主集》10、韦庄写有一首涉及黄巢起义的长篇叙事诗,题目叫做()。A.《秦中吟》B.《秦妇吟》C.《古离别》D.《乌衣巷》11、西晋太康年间,形式主义文风开始泛滥,代表这种文学倾向的作家是()。A.傅玄和张华B.左思和陆机C.潘岳和陆机D.张载和陆云12、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作家是()。A.左思B.刘琨C.郭璞D.孙绰13、第一部论诗著作是()A钟嵘的《诗品》B曹丕的《典论·论文》C陆机的《文赋》D刘勰的《文心雕龙》14.我国历来将“风”、“骚”并称,这里指我国古代的优秀诗歌作品是()A屈原和宋玉的作品B原始歌谣和原始神话C《诗经》和《楚辞》D《国风》和《离骚》得分阅卷人三、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8分)1、建安风骨:在汉末建安年代前后,出现了“三曹”、“七子”、一蔡等著名作家,他们的创作多反映社会动乱、民生疾苦与个人的理想抱负,形成了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艺术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或“建安风力”。2、永明体:“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是从诗歌声律角度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五言诗从声律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之间的过度阶段,其理论支持便是永明声律说。3、新乐府:即“新题乐府”,相对古乐府而言,指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不再以入乐于否作标准,新乐府诗创始于杜甫,为元结,顾况等继承,又得到白居易,元稹的大力提倡。4、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新的小说文体。5、新乐府运动:中唐诗人白居易、元稹所倡导的一个诗歌革新运动。元、白继承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其“即事名篇”的方法,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刺美见事”,创作通俗而切于实用的“新乐府”,即用自命的新题咏写时事。一些作家如张籍、王建等团结在他们周围,形成“新乐府派”,又称“元白诗派”。6、古文运动:中唐时期由韩愈领导、得到柳宗元大力支持、有“韩门弟子”参加的,以“文以载道”相号召,以古文反对骈文的一场运动。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它带来了散文创作的大繁荣,造成了中国古典散文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古文运动扭转了六朝至唐初骈文统治文坛的局面,在散文的思想与艺术发展上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四、简答题(3小题,共24分)1、试述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李白诗歌的风格是飘逸豪放。其特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展开:①豪迈而奔放的气势(客观景物的描写、主观感情的抒发、参差错落的句式);②大胆不失艺术真实的夸张;③丰富奇特的想象;④形象、生动而又贴切的比喻。李白的诗歌内涵:崇尚自由与个人尊严,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待人真挚,渴望壮丽事业与自由人生的结合。《将进酒》以真诚态度肯定享乐生活。《渡荆门送别》物我合一。善写雄壮的山川及其有力的动态,如《蜀道难》珍爱自我,珍爱他人,《久别离》以谅解之态对待主动分手的恋人,见其无等级观念,待人平等。李白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童心与天真、旺盛的生命活力和非凡的天赋,加上足够的文学修养。除七律较少外,众体兼长。最具个人特色的是“七古”(实为杂言体的歌行)。其体制由鲍照开创。李白七古放纵自由,感情激越跳荡。七绝或轻快流利,或飘逸飞动。其诗富于想象力,形象奇幻;亦善写清幽或朴素的诗境。(“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文学的生气和抒情的解放,“风骨”“自然”、雅俗结合等理论,在六朝就先后被提出,至盛唐才充分体现,李白为其杰出代表。2、试述杜甫诗歌的主要艺术特征。⑴叙事技巧高度成熟,艺术概括、形象典型:杜诗叙事,既叙事件经过,又着力于细节描写,精心刻画,从细微处见出真实,展开画面。如三吏三别的写法主要是从一件事、一个人、一个家庭写起,具有概括性、形象性。⑵描写细腻,融抒情叙事议论于一体,杜诗叙事融入了强烈的感情,一些诗很难分出是叙事还是抒情。记叙的是时事,抒发的是一己情怀,兼有议论。这在中国诗史上是空前的,是诗歌表现方法的一种转变,也是杜诗异于盛唐诗的地方。⑶沉郁顿挫的风格,杜甫一生坎坷、屡遭磨难,但关心国家安危和民生疾苦,因此,情怀是深沉悲壮的,他又以理性节制这种情感,于是形成‘沉郁顿挫’的主导风格(《进雕赋表》)。沉郁,指感情的深沉、深厚、浓郁、忧愤,是‘沉郁顿挫’风格的基调,主要表现为:意境开阔壮大、感情苍凉悲壮。从字面上看,顿挫指语意的停顿、间歇、转折。从风格上领悟,顿挫是感情表达的跌宕反复、千回百折,主要表现为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抗坠,韵律的曲折有力,总之,是为寄托沉郁之情提供一个适合的时空结构。二者并列,是水乳交融地结合为一体的。⑷萧散自然的风格。除沉郁顿挫外,杜诗还有其它风格,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六:“精粗巨细,巧拙新陈,险易浅深,浓淡肥瘦,靡不毕具。”杜诗不同风格,与其不同时期的不同境遇,或同一时期的不同心境似有关系。当生活坎坷,颠沛流离,或处战乱时,他的家国之思,身世之感,便自然涌出,往往表现为沉郁顿挫之诗。当他生活稍为安定,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特点是心境闲适、情趣简淡、境界明秀。杜甫的叙事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①妙用赋笔,“即事名篇”,舒卷随心。②寓主观于客观,寓抒情于叙事。③描写细腻,长于细节。④将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间或穿插写景。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其诗感情真挚,多在理智控制下成为屈折而有力度的涌动。杜诗在语言运用上作了大力开拓,尽力向精丽巧致和粗拙鄙俗两端伸展,从而获得广阔的空间。杜诗意象构造也是向壮阔浑浩与纤巧细微两端伸展。其景情结合较前人显得更为丰富多变。杜诗在声律与节奏方面有精深的讲究。在有定格的律诗中,对声调的辨别比常人更为精细,需要的时候又经常打破定式,形成所谓“拗句”乃至“拗体”。杜甫善于运用各种诗歌体式,其五、七言律诗和七、七言古体诗在唐代都是一流的。杜甫完善了七律的声律体制,充分发展了它的艺术表现力。总体来说,杜甫是一位善于汲取前人经验而又富于创造性的诗人。他打破了许多陈规惯例,开拓了诗歌的表现领域,对诗歌语言和艺术形式作了精深的探究,从而给后人留下广阔的发展余地。3、韩愈诗歌的艺术特点韩诗的总体特征是以雄大的气势见长,以怪奇的意象著称。具体特点有:⑴尚险好奇、瑰丽奇崛的诗歌意境,怪奇诗风表现为以俗为美、以丑为美。⑵用写赋的方法作诗,铺张罗列,浓彩涂抹,穷形尽相,力尽而后止。⑶以文为诗,以议论入诗,融叙述、写景、议论为一体。陈寅恪说韩诗“既有诗之优美,复具文之流畅,韵散同体,诗文合一。”韩愈文章的艺术特征苏轼所谓“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说明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韩愈散文达到了前人所未有的高度。总体风格是雄深雅健、气势奔放。具体而言:⑴气势充沛,感情真挚。⑵深于立意,巧于构思。⑶逻辑严整,锐利雄辩。⑷长于描绘,巧于用譬。⑸语言准确精炼,富独创性。韩愈文章破骈为散,形成文从字顺、明白晓畅的新的散文语言。他又十分重视语言锤炼,力求精炼准确,不愧是一代语言大师。4、苏轼对宋词发展的贡献1、诗歌方面:体现北宋诗文革新最高成就。思想敏锐,富有哲理,议论风发,体裁广泛,行云流水,重才学,把诗文改革推向极致。带动黄庭坚以及江西诗派。2、散文词赋方面:体现北宋文赋的最高水平。文章含蓄,委婉。3、词方面:苏轼对宋词的发展有着杰出的贡献。①开拓词的体裁领域,提高词的表现功能,提高到同散文同等的体裁水平,与诗歌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②开创豪放词风,提高词的品位。打破“诗庄词媚”的界限,词开始具有男儿之态,但使词和音乐开始出现分离。③以诗为词,打破诗词界限,以写诗的方法来填词。使词的创作机会增多,方法灵活,但诗词的关系变模糊化了。五、赏析题(共1题,10分)阅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并完成1-7小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试题

1)从内容来看,这首词是苏轼在谪居黄州时写的。词中借咏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

2)从表现手法来看有什么特点?

3)苏轼为什么自讥“多情”?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遥想公瑾当年”和“雄姿英发”之间,特地加上“小乔初嫁了”,是以,表现周瑜当年、的。

5)简要分析上阕景物描写的作用。

(6)作者描写周瑜的英雄业绩,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7)请从感奋、感伤以及二者的关系对这首词的感情基调进行简要分析。

【阅读答案】

1)答案:词中借咏史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上阕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战场之所在,然后写它的险要形势,并称颂当时众多英雄人物。下阕先着力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描述火烧曹营的历史事件,最后抒发作者的感慨,归结全词主旨。

2)答案:烘托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千古风流人物——多少豪杰——周瑜,从而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地位,感慨由之而发。映衬是烘托的一种,即以乙托甲,又以甲托乙。词中有两处映衬:实景(赤壁的险要形势)和虚景(火烧曹营)的映衬;周瑜的“雄姿英发”和作者“早生华发”的映衬。

3)答案:苏轼神驰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渴望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但周瑜34岁就破曹操,立大功,他年已四十有七,却事业无成。所以自讥“多情”——倾慕周瑜,渴望建功。这自我讥笑当中,包含着浓重的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苦涩心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则更是在坎坷遭际中的强自排遣,在消极情调之中也包含着报国无路的感慨。(解析: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人生如梦”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

(4)答案:美人衬托英雄春风得意英气焕发雄杰气概

(5)答案:为描写人物烘托气氛,引出下阕对风流人物周瑜的赞颂。作者精妙独到地描绘古战场险要雄奇的形势,勾画了一幅壮丽如画的景象,为追怀英雄业绩设置背景,渲染声势。

(6)答案:主要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用“小乔初嫁”衬托周瑜的雄姿英发;用“羽扇纶巾”衬托其风流儒雅;用“谈笑间”衬托其指挥若定;用“樯橹灰飞烟灭”衬托其战功卓著。

(7)答案:感奋中略有感伤,感伤是感奋的表现。作者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难免流露出伤感之情,但这正是词人不甘沉沦、感奋进取的表现,仍不失豪迈本色。

古代文学阶段考试一(注:内容来源于网络,具体知识请结合书本复习)书本多看几遍一、10道填空二、15道选择三、3道翻译四、简答题1、《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影响答:(1)散文方面《史记》是我国古代散文的典范,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深远,受到唐宋以来散文大家的一致推崇。、欧阳修、柳宗元、归有光等都深得《史记》神韵,并且常常以《史记》为旗帜来反对绮靡繁缛或艰涩古奥的文风。

(2)小说方面

《史记》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塑造人物形象,为我国古典小说特别是唐传奇所承袭。

《史记》组织故事、安排情节、刻画人物、铺叙场面、描写细节等方法都给后世小说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戏曲方面《史记》是我国古典戏曲题材的重要来源。《史记》善于提炼历史题材,许多历史故事都写得腾挪跌宕,充满矛盾冲突,具有强烈的故事性和戏剧性,便于改变为戏剧作品。元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许多地方戏,都有很多取材于《史记》的剧目,如《浣纱记》、《千金记》、《追韩信》、《鸿门宴》、《霸王别姬》、《将相和》等。2、《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答:1.特别善于抒情,善于把写景和抒情融为一体。如《迢迢牵牛星》(教材209页),通篇写景,而情在其中。2.善于运用比兴手法,表情含蓄,言近旨远,语短情长。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相去日已远,衣带日以缓”(《行行重行行》);“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明月皎夜光》);“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冉冉孤生竹》)等,都用得十分贴切生动。3.风格平易,语言浅近、精练、自然。诗中没有刻意雕琢得华丽词句,如顺口说来,浅近而不浅薄,通俗而不庸俗,似乎从肺腑中自然而然流淌出来,十分自然。《古诗十九首》是我国最早成熟的文人五言诗,其数量虽然不多,但在诗歌史上占据重要位置。刘勰称其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称其“惊心动魄,一字千金”,对后代文人五言诗产生不小影响。3、汉赋发展的阶段及各阶段特点主要分为散体赋和两大类汉赋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散体赋的形成标志枚乘《》2、汉大赋时期即汉武帝时期,赋的主要特点是宏大,主要以为代表,奠定了散体赋的体制。3、西汉后期至东汉中叶依旧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