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_第1页
58-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_第2页
58-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_第3页
58-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_第4页
58-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泰安煤矿医院

主讲人张海霞

第一页,共二十七页。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定义流行病学分析组织病理学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第二页,共二十七页。一定义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是非常少见的非上皮性肿瘤,由Mazu和Clark在1983年首先提出,传统上几乎都将其归类为平滑肌肿瘤。近年来的研究说明,此类肿瘤并不同于真正的平滑肌瘤,而是一组独立来源于胃肠道管壁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的间叶性肿瘤。第三页,共二十七页。一定义上皮性肿瘤肌源性肿瘤神经源性肿瘤血管源性肿瘤淋巴源性肿瘤间质瘤第四页,共二十七页。一定义间质瘤:

原发于胃肠道、网膜及肠系膜的干细胞生长因子受体(KIT)阳性的梭形细胞或上皮样细胞的肿瘤,显示向胃肠道间质cajal细胞(胃肠道起搏细胞)分化。

第五页,共二十七页。二、流行病学分析GIST在胃肠道的分布比例:

胃(60%--70%),小肠(20%--30%)结直肠(5%)食管(<5%)网膜、肠系膜极少GIST占胃肿瘤的2%--3%,占胃间叶性肿瘤的94%

食管间叶性肿瘤GIST--25%,真性平滑肌瘤--75%

第六页,共二十七页。

大体观:

GIST来源于胃肠道,边缘光滑、柔软,呈灰白色,可有假包膜。肿瘤瘤径从0.5~44.0cm不等。

三、组织病理学第七页,共二十七页。三、组织病理学

GIST组织起源及发生:学说1

来源于胃肠道间质的cajal细胞,这是因为在胃肠道KIT阳性的正常细胞为cajal细胞,主要功能是调节胃肠道的运动。免疫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观察均发现cajal细胞与GIST非常相似,因此支持来源于cajal细胞。学说2

来源于能分化为caial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原始干细胞。第八页,共二十七页。三、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高达95%的GIST对CD117抗体呈强阳性,而胃肠平滑肌源性肿瘤及神经鞘瘤均不表达CD117,因而可作出鉴别诊断。第九页,共二十七页。四、临床表现好发年龄50岁以上中老年人,40岁以前罕见,男性稍多于女性主要病症消化道出血其他病症贫血腹部肿块腹痛消化不良肠梗阻第十页,共二十七页。五、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平扫形态:单纯肿块,边界清楚肠道壁不均匀增厚密度:均匀等密度混杂密度周边呈等密度,中间呈略低密度钙化坏死、液化,与肠腔相通,腔内龛影或气液面第十一页,共二十七页。五、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

强化:

均匀强化

中度或明显均匀强化

不均匀强化实性成分强化,其内小囊状坏死无强化中央大片坏死无强化,周边中度或明显强化环形强化中央可见辐射状的血管结构第十二页,共二十七页。五、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分型:1〕粘膜下型---内生性生长2〕肌壁间型---混合性生长3〕浆膜下型---外生性生长4〕胃肠道外型第十三页,共二十七页。1〕粘膜下型---内生性生长肿块从黏膜下向腔内生长突出,与管壁有蒂相连胃--胃体部多见小肠--十二指肠降段、水平段空回肠--肠梗阻五、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第十四页,共二十七页。五、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hepatictuberculosis粘膜下型---内生性生长第十五页,共二十七页。五、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2〕肌壁间型---混合性生长肿瘤同时向腔内外生长突出,胃壁或肠壁增厚容易引起消化道出血—粘膜破溃形成溃疡第十六页,共二十七页。五、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肌壁间型---混合性生长第十七页,共二十七页。五、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3〕浆膜下型---外生性生长

肿瘤从浆膜下向壁外生长突出,与管壁基底有蒂相连,境界清楚,一般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第十八页,共二十七页。五、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浆膜下型---外生性生长第十九页,共二十七页。五、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PET显像第二十页,共二十七页。病灶带蒂生长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七页。五、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内部辐射状血管结构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七页。钙化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七页。良恶性区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作出了关于GIST侵袭行为风险的标准很低恶性风险直径<2cm,有丝分裂率<5/50HPF低恶性风险直径2-5cm,有丝分裂率<5/50HPF

中度恶性风险直径<5cm,有丝分裂率6--10/50HPF,或直径5-10cm,有丝分裂率<5/50HPF

高度恶性风险直径>5cm,有丝分裂率>5/50HPF;或任何程度的有丝分裂率,直径>10cm;或任意大小,但有丝分裂率>10/50HPF。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七页。鉴别诊断四、鉴别诊断: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经源性肿瘤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七页。

Thanks第二十六页,共二十七页。内容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GIST--25%,真性平滑肌瘤--75%。免疫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观察均发现cajal细胞与GIST非常相似,因此支持来源于cajal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高达95%的GIST对CD117抗体呈强阳性,而胃肠平滑肌源性肿瘤及神经鞘瘤均不表达CD117,因而可作出鉴别诊断。密度:均匀等密度。坏死、液化,与肠腔相通,腔内龛影或气液面。实性成分强化,其内小囊状坏死无强化。Thanks第二十七页,共二十七页。小儿急腹症

小儿急腹症小儿急腹症泛指需要紧急处理的各类腹部疾病,基本病理改变包括炎症、梗阻、穿孔和出血,依原因分为不需外科手术的内科性和需外科治疗的外科性两大类。随年龄不同而好发疾病不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于误诊。一病史

1、腹痛的起病方式①若患儿病前无任何症状而突然发作濒死样(暴发性)腹痛,最可能是空腔脏器之游离穿孔或血管意外。②若腹痛起病迅速--开始中度严重而很快恶化--考虑急性胰腺炎,肠系膜血栓形成、肠绞窄或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③渐进性起病,缓慢加重之腹痛是腹膜炎之特征,阑尾炎常是这种起病。

2、腹痛性质①持续性疼痛,多为炎性病变引起,常见有急性阑尾炎、腹膜炎、憩室炎、急性胆囊炎、内脏穿孔。②阵发性疼痛多为梗阻病变引起,常见有肠套叠、单纯性肠梗阻、嵌顿性疝、胆绞痛和肾绞痛。③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重,多为炎性病变合并梗阻引起。常见有梗阻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绞窄性肠梗阻或胆道感染。④疼痛部位牵涉或转移常有特殊意义,胆道痛常牵涉至右肩胛,输尿管痛常牵涉至会阴部。急性阑尾炎常有从脐周转移至右下腹的过程。

3、食欲不振,恶心及呕吐食欲不振,恶心及呕吐是急腹症的常见症状。儿童此消化道症状较成人表现更为明显,仔细分析这些症状的特征对获得正确的诊断有很大价值。4、

腹泻、便秘

在多数急腹症病例中,肠功能有某些改变是常见的,但其变化却是无定的。若能十分肯定患儿在24-48小时内未曾排气排便,即有一定程度的肠梗阻。若无呕吐及无腹胀,则肠梗阻的诊断可能性不大。腹泻是胃肠炎的典型表现,但它也可是盆腔阑尾炎的一个主要症状。二、

体格检查

检查注意点

1、争取患儿的合作。要掌握患儿的心理活动,耐心接近患儿,取得患儿的信任及合作。2、使用镇静剂。对完全不能合作的患儿,可使用镇静剂(不能使用镇痛药),待患儿安静后检查。3、检查手法轻柔。检查手法过重,常出现假阳性体征。检查方法是轻柔地将手放在腹壁上,并轻轻地、缓慢地下压,比较各部位不同的变化及病儿的反应。4、反复检查。小儿腹部体征掌握较困难。临床上很难肯定诊断的,为防止误诊及漏诊,需反复多次检查,反复比较,方能确定诊断。

小儿患腹痛,可按腹痛发作部位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上腹正中痛:多为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急性胰腺炎、胸膜炎、大叶性肺炎、胆道蛔虫症等。

2、右上腹痛:多为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肠蛔虫症、胆道蛔虫症。

3、左上腹痛:多为脾脏创伤等。

小儿患腹痛,可按腹痛发作部位分为以下几种类型4、脐周围痛:多为肠蛔虫症、肠痉挛、急慢性肠炎、过敏性紫癜等。

5、右下腹痛:多为急性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结核等。

6、左下腹痛:多为痢疾、粪便堵塞、乙状结肠扭转等。

7、脐部痛:多为肾盂肾炎、输尿管结石等。

从年龄看腹痛新生儿(先天畸形多见,如肠闭锁,胎粪梗阻,胎粪性腹膜炎,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无肛。新生儿生后呕吐,无腹胀,无胎粪——高位闭锁。如呕吐并腹胀但无胎粪——肛门直肠畸形,先天性巨结肠。一月左右反复呕吐,消瘦——(不含胆汁)肥厚型幽门狭窄,(含胆汁)肠旋转不良。从年龄看腹痛8-12月肥胖者突发哭闹——肠套叠。2-3岁阵发哭闹呕吐——粘连梗阻或嵌疝。4-5岁阑尾炎,蛔虫梗阻,胆道蛔虫,腹外伤多见。)婴儿肠胀气表现为婴儿突然大声啼哭,腹部膨胀,两拳紧捏,两腿间及腹部蜷曲。多见于一岁内的小婴儿,因过食奶类、糖类或腹内吞人了大量气体产生腹胀而导致腹痛。肠痉挛X线检查

为最常用的诊断方法,如立位平片有膈下积气,应考虑消化道穿孔。有阶梯状液平面,结肠内无气为机械性肠梗阻;腹膜脂肪线消失,肠间隙增宽为炎症。钡剂灌肠在肠套叠时显示充盈缺损,钡餐检查食道静脉曲张等。

B超检查

B超具有无创伤、可重复、影像清晰、简单易行的优点,是一重要的诊断方法。B超诊断不受器官功能的影响,故对腹腔内病变能很好显示,不影响其正确性。一些急腹症,如肝脾肾外伤破裂以及并发症如阑尾脓肿、美克尔憩室脓肿、肠间隙脓肿、肠套叠、卵巢囊肿扭转等,肿物直径在2~3CM以上者均可探及,并可在B超指示下行脓肿穿刺。但有些急腹症不能被超声波探及,如消化性溃疡、肠梗阻、大量气腹等。

CT

怀疑肝脾胰损伤时可选用,如肝破裂显示脾断裂像及脾周围液体存在。急性胰腺炎表现胰腺肿大,炎症浸润及坏死所致低密度区等,但小儿脂肪少,胃肠道含气多,不合作,易使CT出现假象,故在诊断小儿急腹症时作为辅助方法选择应用。儿内科疾病腹内疾病:急性胃炎、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痉挛性绞痛、肠及胆道蛔虫症、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坏死性肠炎、病毒性肝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各种胰腺炎、各种腹膜炎、肝脓肿、膈下脓肿、尿路感染,细菌性痢疾等。.腹外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大叶性肺炎、急性胸膜炎)、心血管疾病(急性心力衰竭、心包炎、心肌炎)、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性紫瘢、荨麻疹、哮喘)、神经系统疾(肋间神经痛、腹型癫痫)、代谢性疾病(低血糖症、尿毒症、卟啉病)、传染病(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及败血症、带状疱疹、铅中毒等儿外科疾病急性阑尾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机械性肠梗阻、肠套叠、肠系膜动脉栓塞、急性肠扭转、回肠憩室炎并发穿孔,梗阻、原发性或继发性腹膜炎、嵌顿性腹股沟疝、泌尿道结石、肾盂积水、肝破裂、脾破裂、卵巢囊肿扭转、睾丸蒂扭转、髂窝脓肿等。四、外科急腹症的诊断线索

1)任何患儿急性腹痛持续6小时以上,应认为有外科情况,直至被否定为止。2)疼痛、呕吐及发热在许多急性腹痛中是常见的,有外科情况时疼痛常出现于呕吐及发热之前,而在非外科情况疼痛常在它们之后。3)腹部体征有明确的压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者多为外科疾病或内科疾病引起的外科问题,需外科处理。

4)腹部外伤后出现的急性腹痛。5)腹部有肠型及肿块。6)腹痛有固定的位置、固定的压痛、固定的性质,说明组织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多为外科疾病。婴幼儿阑尾炎10-12岁多见,小于3岁者发病率低。易误为上感或肠炎。因为一旦堵塞易坏疽穿孔,应早期手术。常有上感咽炎扁桃体炎肠炎史,春秋季多见,高热恶心呕吐腹泻是早期最常见症状,多大于38度,可伴有惊厥。恶心呕吐多在腹痛后数小时,但也有先呕吐的,即可以呕吐为首发症状,盲肠后位盆位阑尾炎多无呕吐。频繁呕吐和持续腹泻-——可以脱水酸中毒。查体方法:允许左手自由活动,医生两手同时按左右下腹,如果患儿左手去抓医生右手说明有压痛,此时左手用力按左下腹,患儿置之不理说明余腹无压痛。查体压痛点比**高,有腹肌紧张(如无紧张可以摸到髂动脉搏动)。婴幼儿阑尾炎要重复检查(就诊时,查血后,入院后),三次一致,可以确认,如果有一次无压痛,不能确诊。入睡后查体比较准确,可以10%水合氯醛口服,1岁8-10ml每次,3岁12-15ml每次。查体看:浅层-肠形有无,中层-腹膜刺激征,深层-深压痛。指检可以在镇静剂后进行,感觉直肠右侧壁有无触痛和灼热感。必要时腹穿。不明原因发热,呕吐,腹泻,小心阑尾炎。随诊观察很重要。可以用B超。肠套叠80%小于2岁的肥胖儿,4-10月最多,小于三月极少。男多于女,春季多。上感腹泻高热断奶添加辅食病毒感染可促发。**多为憩室肿瘤息肉等。回-盲型多见占90%。少见套有阑尾套,盲肠袋套,乙-直套吻合口套。突发阵发剧痛,发作时有数分钟(随病程进展有变化),有间歇期,20-60分。腹痛开始后不久呕吐早期较频,吐乳汁-胃液-胆汁-粪水(渐近过程),病後4-6小时有便血。可及腹块,右下腹空虚。晚期腹胀。精神差,淡漠而不被重视。肠套叠查体:左手托右腰,右手按右侧腹,双手可扪及肉团样肿块。病情发展可有发热脱水中毒休克等。套入部至直肠指检可及。可疑者指检或开塞露使用以尽早发现血便。B超对肠套叠也有重要义,96.7%,铜线征,靶环征。对以休克,便血,嗜睡为主要表现者要小心,勿漏,特别是无痛性肠套叠。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