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厦门第六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福建厦门第六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福建厦门第六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福建厦门第六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福建厦门第六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玻璃B.蒸馏水C.粗盐D.空气2、配制250mL0.10mol/L的盐酸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容量瓶内有水,未经过干燥处理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C.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用水洗涤量筒2~3次,洗涤液倒入烧杯中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液体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几滴水到刻度线3、“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的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A.氧化物 B.盐 C.碱 D.金属或合金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用蒸发皿蒸发溶液时,应垫石棉网B.使用分液漏斗前无需检漏C.萃取时,分液漏斗倒转,不断振荡,并及时放气D.分液时,上层液体等下层液放出后,再继续放出5、下列变化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A.Cu2+→Cu B.Cl-→Cl2 C.H2SO4→SO2 D.CO2→CO32-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胶体中的分散质直径d>100nmB.通过观察外观的方法可以区别胶体和溶液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7、一定温度和压强下,30L某种气态纯净物中含有6.02×1023个分子,这些分子由1.204×1024个原子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温度和压强可能是标准状况B.标准状况下该纯净物若为气态,其体积约是22.4LC.该气体中每个分子含有2个原子D.若O2在该条件下为气态,则1molO2在该条件下的体积也为30L8、高铁的快速发展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工业上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间的缝隙。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Al+Fe2O32Fe+Al2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化剂是Fe2O3,氧化产物是Al2O3。B.被氧化的元素是铝,被还原的元素是铁。C.当转移的电子为0.3mol时,参加反应的铝为2.7gD.Fe2O3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9、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固体,有4位同学为鉴别它们采用了以下不同的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A.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B.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CaCl2溶液C.分别加热,再检验是否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D.分别配成溶液,滴加同浓度盐酸,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10、不能用离子方程式CO32-+2H+CO2↑+H2O表示的反应是A.K2CO3+2HNO3=2KNO3+CO2↑+H2OB.Na2CO3+2HCl=2NaCl+CO2↑+H2OC.CaCO3+2HCl=CaCl2+CO2↑+H2OD.(NH4)2CO3+H2SO4=(NH4)2SO4+CO2↑+H2O11、取200mL0.3mol•L﹣1HNO3溶液和200mL0.3mol•L﹣1H2SO4溶液一起注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则所得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36mol•L﹣1 B.0.6mol•L﹣1 C.0.3mol•L﹣1 D.0.24mol•L﹣112、在某无色透明的碱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A.K+、MnO4-、Na+、Cl-B.K+、Na+、NO3-、CO32-C.Ba2+、H+、NO3-、HCO3-D.Mg2+、Na+、Cl-、SO42-13、36.5gHCl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1,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1mol·L-1B.所得溶液中含有NA个HCl分子C.36.5gHCl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D.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w=36.5/(1000ρ)14、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B.未使用完的白磷要随时收集起来,并与空气隔绝C.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要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15、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CO中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网后收集气体B.除去K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C.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D.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饱和NaHCO3溶液,收集气体16、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沉淀的是A.稀硫酸B.稀氢氧化钠溶液C.硫酸铜溶液D.氯化铵溶液17、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若光解0.02mol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生成H2的质量为0.02gB.可生成氢的原子数为2.408×1023个C.可生成H2的体积为0.224L(标准情况)D.生成H2的量理论上等于0.48gMg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H2的量18、下列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NaCl晶体、BaSO4B.NaHCO3、蔗糖C.铜、二氧化硫D.稀盐酸、酒精19、氯水不稳定,要现用现配下列装置可用来制备氯水的是()A.B.C.D.20、HClO属于A.电解质 B.非电解质 C.强酸 D.氧化物21、现有标准状况下四种气体①8.96L;②个;③30.6g;④。下列关系从小到大表示不正确的是()A.体积:④<①<②<③ B.密度:①<④<③<②C.质量:④<①<③<② D.氢原子数:②<④<①<③22、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A.NaHSO4=Na++H++ B.Mg(NO3)2=Mg2++2C.NaHCO3=Na++H++ D.Na2SO4=2Na++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如图,反应①为常温下的反应,A、C、D中均含有氯元素,且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C和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之间,E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F是淡黄色固体,G为常见的无色气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G、A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4)已知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将A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请写出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②A可以制漂白粉,漂白粉在空气时间长了会失效,失效的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4、(12分)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一个电子:B元素-2价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C元素的原子核内无中子:D原子核外电子数比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多6个。(1)写出A、B、C、D四种元素的符号: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写出与A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两种离子的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3)写出B离子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D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25、(12分)为了证明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会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问题。(提示: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氯气易溶于CCl4等有机溶剂)(1)根据甲同学的意图,连接相应的装置,接口顺序为:b接___,____接_____,____接a。(2)在连接好装置之后实验开始之前必须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3)U形管中所盛试剂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装置③中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有缺陷,不能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装置⑤,你认为装置⑤应加在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填装置序号),瓶中可以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在装置完好的前提下,用浓度为10mol/L的浓盐酸600mL与过量的的MnO2反应,最终生成的氯气_____1.5mo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通过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来证明上述结论。A.锌粒B.氢氧化钠溶液C.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D.碳酸钠溶液26、(10分)实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铁屑、稀硫酸等试剂制备氢氧化亚铁沉淀,其装置如图所示。(1)在试管Ⅰ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制得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在试管Ⅰ和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样生成的氢氧化亚铁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12分)某学生配制500mL0.100mol/L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如下:(1)在_______上称取_________g氯化钠晶体,放入________中,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冷却至室温,然后将溶液小心转移入____________中,使溶液均匀混合,然后缓缓把蒸馏水注入瓶中,直到液面____________,改用____________加水到刻度线,使溶液的____________正好与刻度线____________,最后塞好瓶塞,反复摇匀。(2)以上操作过程是否正确?____________。若不正确,请指出不适之处____________。(3)可能造成溶液浓度偏低的操作____________(例举2个操作即可,多了不加分)。28、(14分)某无色透明溶液可能含有K+、Cu2+、Ca2+、SO42-、CO3-、Cl﹣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1)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将沉淀滤出。(2)向上述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有部分沉淀溶解。(3)向滤液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HNO3。试判断:该溶液中肯定有_______________,肯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写出步骤(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0分)下面所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①CH3CH2OH②CH3COOH③熔融态KNO3④SO3⑤蔗糖

⑥HClO⑦NaHCO3⑧氨水⑨Cl2⑩BaSO4⑪Cu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B【解析】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详解】A.玻璃是硅酸钠、硅酸钙、二氧化硅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A错误;B.蒸馏水中只含水一种物质,是纯净物,B正确;C.粗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除此外还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C错误;D.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是混合物,D错误。答案选B。2、C【解析】

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依据C=n/V进行误差分析.【详解】A.由于最后需要在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所以容量瓶未经干燥处理不会影响所配溶液的浓度,故A不选;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造成溶液体积偏高,使浓度偏低,故B不选;C.量筒在量取液体体积时,已经将附着在筒壁上的液体体积考虑在内,所以倒出液体后,不能再用水洗涤否则会造成溶质的质量增加,浓度偏高,故C选;D.定容后摇匀,会使一部分液体残留在瓶塞处,使液面虽低于刻度线,如果再加水,就会使液体体积增大,浓度偏低,故D不选;故选C。3、D【解析】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由酸根离子和金属阳离子(铵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导线等等都属于废旧金属材料,它们的主要成分是金属单质或合金,故它们属于金属或合金。所以答案选D。4、C【解析】

A.用蒸发皿蒸发溶液时,不需要垫石棉网,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A错误;B.分液漏斗带有活塞,使用分液漏斗前需要检漏,B错误;C.萃取时,分液漏斗倒转,不断振荡,并及时放气,C正确;D.分液时为使上下两层液体充分分离,下层液放出后,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错误。答案选C。5、B【解析】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反应,说明反应物发生氧化反应,在反应中化合价要升高,A.Cu2+→Cu,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B.Cl-→Cl2,氯离子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B正确;C.H2SO4→SO2,硫元素由+6降低到+4,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D.CO2→CO32-,碳元素化合价未变,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6、C【解析】

A.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故A错误;B.从外观上看,胶体和溶液都是澄清透明的体系,所以通过观察不能区分胶体和溶液,故B错误;C.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故C正确;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其直径介于1~100nm之间,故D错误;答案选C。7、A【解析】

据n=可知,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A、该温度和压强下,1mol该气体的体积为30L,不是标准状况,故A符合题意;B、因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因此若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气体,则其体积约为22.4L,故B不符合题意;C、1mol该气体含有1.204×1024个原子,则该气体分子中含有原子个数为=2,因此该气体为双原子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D、因1mol该气体在该条件下为30L,由此可知该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30L/mol,故若O2在该条件下为气态,则1molO2在该条件下的体积为30L/mol×1mol=30L,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睛】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强下,每一种条件均有相对应的气体摩尔体积,其数据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常见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在使用时需注明其条件以及该物质是否为气体。8、D【解析】

A、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生成氧化产物;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生成还原产物;B、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生成氧化产物;C、该反应中Al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由此计算参加反应的铝;D、Fe2O3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详解】A、铝是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生成的氧化产物是Al2O3,Fe2O3是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生成还原产物,故A正确;B、该反应中Al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所以Al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产物,故B正确;C、该反应中Al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所以每1molAl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3mol,当转移的电子为0.3mol时,参加反应的铝为0.1mol,质量为2.7g,故C正确;D、Fe2O3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还原剂是Al,故D错误;故选D。9、A【解析】

A.二者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不能鉴别,故A错误;B.Na2CO3与C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氢钠不能,能鉴别,且操作简单,故B正确;C.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生成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鉴别,故C正确;D.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碳酸氢钠溶液中有气体生成,碳酸钠溶液中开始无气体生成,随加入盐酸增多,后来生成气体,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答案选A。10、C【解析】

可溶性碳酸盐和强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盐、水、二氧化碳的离子反应为CO32-+2H+CO2↑+H2O,以此来解答。【详解】A.K2CO3+2HNO3=2KNO3+CO2↑+H2O的离子反应为CO32-+2H+CO2↑+H2O,故A不选;

B.Na2CO3+2HCl=2NaCl+CO2↑+H2O的离子反应为CO32-+2H+CO2↑+H2O,故B不选;

C.CaCO3+2HCl=CaCl2+CO2↑+H2O的离子反应为CaCO3+2H+CO2↑+H2O+Ca2+,故C选;

D.(NH4)2CO3+H2SO4=(NH4)2SO4+CO2↑+H2O的离子反应为CO32-+2H+CO2↑+H2O,故D不选。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点睛】离子反应的概念关键在理解,离子方程式有其书写规则,并不是所有的离子方程式都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表示离子反应。例如: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反应,写离子方程式时由于醋酸是弱酸,应写分子式。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表示了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11、A【解析】

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稀释后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0.36mol/L,故选A。12、B【解析】

碱性溶液中存在大量的OH-,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不能发生氧化还原等来判断离子的共存,并注意离子在水中的颜色来解答。【详解】A、本组离子在碱性条件下,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但MnO4-在水溶液中为紫色,选项A不选;B、本组离子在碱性条件下,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且在水中均为无色,选项B选;C、本组离子在碱性条件下,OH-与H+结合生成水,且HCO3-与OH-、H+均能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选项C不选;D、本组离子在碱性条件下,OH-与Mg2+结合生成白色沉淀,则不能大量共存,选项D不选;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熟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常见离子在水中的颜色即可解答,难度不大。13、C【解析】A、36.5gHCl的物质的量为1mol,由于溶剂水的体积1L不等于溶液的体积,所以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等于1mol·L-1,故A错误;B、HCl溶于水全部电离为H+、Cl—,所以溶液中没有HCl分子,则B错误;C、36.5gHCl(即1mol)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则C正确;D、质量分数的正确表达式为w=36.5c/(1000ρ),所以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C。14、C【解析】试题分析: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防止因氢气不纯发生爆炸,因此A错误;B、未使用完的白磷要随时收集起来,并与空气隔绝,防止白磷自然,因此B错误;C、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防止酒精挥发,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因此C正确;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要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防止因氢气不纯发生爆炸,因此D错误。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等知识。15、D【解析】

A.通过灼热的Cu网后,氧气可以和金属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并且一氧化碳会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这样在一氧化碳中会引入二氧化碳,且影响被提纯物质,A错误;B.NaHCO3分解生成碳酸钠,不能得到纯净的碳酸钾,B错误;C.加入适量NaOH溶液生成NaCl,引入新杂质,C错误;D.HCl和NaHCO3反应生成NaCl,可除去杂质,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及选择,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分离原理为解答的关键,注意除杂的原则即可解答,选项A为易错点。16、C【解析】试题分析:钠是活泼的金属,溶于水立即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生成的氢氧化钠再和溶液中的溶质反应,据此可知选项C正确,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其余选项中都得不到沉淀,答案选C。考点:考查金属钠的化学性质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钠只要投入到水中,将立即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再结合溶液中到溶质判断即可。17、D【解析】

光解海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A.由反应可知,光解0.02mol水,可生成H20.02mol,质量为0.04g,A错误;B.光解0.02mol水,可生成氢的原子数0.04mol,数目为2.408×1022个,B错误;C.可生成H2的体积为0.02mol,体积为0.448L(标准情况),C错误;D.光解0.02mol水,生成H2的量为0.02mol;0.48gMg为0.02mol,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H20.02mol,D正确。故选D。18、B【解析】

电解质为: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是因电解质自身可以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非电解质为: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自身都不能离解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据此即可解答。【详解】A.氯化钠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硫酸钡是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两者都是电解质,选项A错误;B.NaHCO3是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蔗糖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只有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是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前者是电解质,后者是非电解质,选项B正确;C.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二氧化硫常温下为气体,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虽SO2在水溶液中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能够导电,但自由移动的离子不是SO2自身电离,SO2是化合物,故SO2是非电解质,前者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后者是非电解质,选项C错误;D.稀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酒精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只有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是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前者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后者是非电解质,选项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解答该类概念性题目,应该明确概念,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注意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19、D【解析】

由于氯气有毒,所以需要对尾气进行吸收,可用氢氧化钠吸收。【详解】氯气在水中不发生倒吸,由于氯气有毒,所以需要对尾气进行吸收,可用氢氧化钠吸收。故选:D。20、A【解析】

A.HClO属于电解质;B.HClO属于电解质,不是非电解质;C.HClO属于弱酸,其酸性比碳酸还弱,不是强酸;D.HClO属于酸,不是氧化物。故选A。21、C【解析】

标准状况下①8.96L的物质的量为,所含氢原子个数为0.4×4=1.6NA,质量为0.4mol×16g/mol=6.4g;②个物质的量为0.5mol,体积为0.5mol×22.4L/mol=11.2L,所含氢原子个数为0.5NA,质量为0.5mol×36.5g/mol=18.25g;③30.6g物质的量为,所含氢原子个数为0.9×2=1.8NA,体积为0.9mol×22.4L/mol=20.16L,质量为30.6g;④体积为0.3mol×22.4L/mol=6.72L,所含氢原子个数为0.3×3=0.9NA,质量为0.3mol×17g/mol=5.1g;A.体积大小关系为:④<①<②<③,故A正确;B.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所以密度大小关系为:①<④<③<②,故B正确;C.质量大小关系为:④<①<②<③,故C错误;D.氢原子个数大小关系为:②<④<①<③,故D正确;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侧重考查对基本公式的理解和掌握,明确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气体摩尔体积适用范围及适用条件,题目难度不大。22、C【解析】

A.硫酸为强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在溶液中也发生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A正确;B.Mg(NO3)2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Mg(NO3)2=Mg2++2,B正确;C.碳酸为弱酸,所以在水溶液中发生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C错误;D.Na2SO4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2SO4=2Na++,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O2Cl2Cl2+2NaOH=NaCl+NaClO+H2O2Na2O2+2H2O=4NaOH+O2↑紫色试液先变红色,后又褪色Cl2+H2O⇌HCl+HClO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2HCl+O2↑【解析】

E在常温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应为H2O,F为淡黄色粉末,应为Na2O2,则G为O2,B为NaOH,A、C、D均含氯元素,且A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介于C与D之间,应为Cl2和NaOH的反应,生成NaCl和NaClO,结合物质的性质作答即可。【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Cl2,G为O2,故答案为:O2、Cl2;(2)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Cl2,B为NaOH,所以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故答案为:Cl2+2NaOH=NaCl+NaClO+H2O;(3)反应②为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OH+O2↑;(4)①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发生Cl2+H2O⇌HCl+HClO,盐酸具有酸性,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可使溶液褪色,故答案为:紫色试液先变红色,后又褪色;Cl2+H2O⇌HCl+HClO;②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漂白粉,有效成分为Ca(ClO)2,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次氯酸,次氯酸见光分解,涉及反应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2HCl+O2↑,故答案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2HCl+O2↑。【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目难度不大,本题的突破口在于物质的颜色和状态,注意常温下氯气与碱反应生成次氯酸盐。24、NaSHClMg2+Al3+(或F-、O2-、N3-都可)【解析】

A元素的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一个电子,A为Na,B元素-2价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相同,B为S;C元素的原子核内无中子,C为H;D原子核外电子数比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多6个,D为Cl;【详解】(1)根据分析,A、B、C、D四种元素的符号:A:Na、B:S、C:H、D:Cl。答案为:Na;S;H;Cl;(2)A为Na,A的离子为Na+,核外有10个电子,两个电子层,与其结构相同的离子有Mg2+、Al3+、F-、O2-、N3-,答案为:Mg2+;Al3+(或F-、O2-、N3-都可);(3)B为S,S2-的电子式,D为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答案为:;。25、efdc检查装置气密性CuSO4吸收氯气①③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小于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变稀,反应停止AD【解析】

为了证明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会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所以选择制取氯气的装置②,然后先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使用装置④,用有机溶剂四氯化碳除去氯气,使用装置③最后用装置①中的硝酸银检验氯化氢。据此回答问题。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和稀盐酸不反应。【详解】(1)为了证明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会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选择制取氯气的装置为②,然后先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使用装置④,用有机溶剂四氯化碳除去氯气,使用装置③最后用装置①中的硝酸银检验氯化氢.所以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befdca。(2)连接好装置之后实验开始之前必须要检查装置气密性。(3)U型管中试剂为CuSO4,装置③中CCl4的作用吸收氯气。(4)因为用四氯化碳吸收氯气,但没有证明是否吸收完全,所以需要在①③之间加入一个检验氯气的装置,即使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若试纸不变蓝,则证明氯气吸收完全,通过硝酸银中产生白色沉淀可以证明氯化氢存在。(5)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变稀,反应停止,所以600mL10mol/L的浓盐酸反应生成的氯气小于1.5mol。可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锌或碳酸钠证明溶液中含有剩余的酸,故选A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氯气的存在影响氯化氢的检验,所以在检验氯化氢之前除去氯气,并检验氯气已经除净。26、稀硫酸、铁屑氢氧化钠溶液如果Ⅱ中试管有连续均匀气泡产生,可确定已排净空气,再夹紧止水夹试管Ⅰ中反应生成的氢气充满了试管Ⅰ和试管Ⅱ,且外界空气不容易进入【解析】

(1)试管I内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2)根据试管Ⅱ中产生氢氧化亚铁分析;(3)根据需要将生成的硫酸亚铁压入试管Ⅱ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分析;(4)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此时打开止水夹,氢气进入试管Ⅱ,排除装置内的空气。【详解】(1)若要在该装置中得到Fe(OH)2白色絮状沉淀,先打开止水夹,试管I内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把导管中的空气排入试管Ⅱ中,并且通过出气口排出,使氢氧化亚铁不能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达到防止被氧化的目的,所以试管A中加入的试剂是稀H2SO4、Fe屑;(2)试管Ⅱ内产生氢氧化亚铁沉淀,则试管Ⅱ中加入的试剂是NaOH溶液;(3)由于要排尽装置中的空气,且需要把试管Ⅰ中产生的硫酸亚铁排入试管Ⅱ中,则在试管Ⅰ和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是如果Ⅱ中试管有连续均匀气泡产生,可确定已排净空气,再夹紧止水夹;(4)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此时打开止水夹,氢气进入试管Ⅱ,排除装置内的空气,即由于试管Ⅰ中反应生成的氢气充满了试管Ⅰ和试管Ⅱ,且外界空气不容易进入,所以生成的氢氧化亚铁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点睛】本题考查了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分析判断,掌握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以及注意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分析应用是解题关键。注意掌握实验室制备氢氧化亚铁的防氧化措施:将配制溶液的蒸馏水煮沸,驱除溶解的氧气;将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胶头滴管尖端插入试管里的亚铁盐溶液底部,再慢慢挤出NaOH溶液;在亚铁盐溶液上面加保护层,例如苯或植物油等。27、电子天平1.00g烧杯250mL容量瓶距刻度线2~3厘米胶头滴管凹液面相切不正确应用玻璃棒引流;应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到3次并将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加水超过刻度线【解析】

(1)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00mol/L×0.25L=0.025mol,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0g/mol×0.025mol=1.00g,由于准确到达到千分之一,需要使用电子天平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称量1.00g氢氧化钠晶体,放入烧杯中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冷却至室温,然后将溶液小心转移入到250mL的容量瓶中;加水到距刻度线2~3厘米,改用胶头滴管定容,使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故答案为电子天平;1.00g;烧杯;250mL容量瓶;距刻度线2~3厘米;胶头滴管;凹液面;相切;(2)配制溶液的过程中,注意溶液必须使用玻璃棒引流;必须洗涤用于溶解氢氧化钠的烧杯和玻璃棒,故答案为不正确;应用玻璃棒引流;应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到3次并将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

(3)在配制过程中,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会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浓度偏低;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故答案为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加水超过刻度线。【点睛】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明确配制的原理、熟悉实验步骤是解题关键。28、K+、SO42-、CO32-Cu2+、Ca2+C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