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生物氧化狭义:发生在活细胞内全部化学反应
——物质在细胞中合成与分解过程。普通称中间代谢。一.代谢总论广义:泛指生物活体与外界不停交换物质过程,包含从体外摄取营养物质和物质在体内改变。代谢概念代谢作用⑴将太阳能或富含能量营养物质转变成可利用化学能;⑵将营养物质转变成细胞本身特有分子(如前体);⑶将小分子前体聚合成细胞成份(生物大分子);⑷合成和降解其它具特定细胞功效生物分子。(一)生物圈构筑了生物间依存关系1.代谢多样性全部生物中指导代谢原理都相同,大多数生物细胞主要代谢路径相同,但不一样生物细胞其代谢路径依然是特殊。自养生物:利用CO2为碳源;异养生物:利用有机碳(葡萄糖)为碳源。光养生物:利用光为能源;化养生物:利用有机化合物(葡萄糖)为能源一些能利用可氧化无机物为能源(1)需氧生物:氧作为产生能量电子受体例:动物,必需氧——专性需氧生物大肠杆菌,无氧时能利用其它物质代替氧——兼性厌氧(2)专性厌氧生物:完全不能利用氧,甚至氧对其有毒害。2.氧在代谢中作用3.生物圈中能量流动与碳和氧循环亲密相关葡萄糖O2
CO2H2O太阳能光能自养细胞异养细胞(1)能量流动在碳循环中运转,原动力是光能(2)氧循环是碳和能量总循环一部分4.氮循环N2N2ONO有机物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细菌反硝化作用硝酸盐同化硝酸盐异化作用大气土壤和海洋NO2-NO3-NH4+NO2-原核生物及一些细菌绿色植物及许多真菌、一些细菌硝化细菌碳、氧和氮循环中包括各种生物参加,它们彼此依赖,相互依存——一群代谢活性为另一群提供营养物质,在此方式中,全部生物结成彼此依赖群体。代谢
合成代谢(同化作用)
分解代谢(异化作用)生物小分子合成为生物大分子需要能量释放能量生物大分子分解为生物小分子能量代谢物质代谢(二)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糖原(淀粉)脂肪蛋白质葡萄糖脂肪酸+甘油氨基酸三羧酸循环HSCoA乙酰CoA2H++2e2H++2eO2O2IIIIIIATPADP+PiADP+PiATP1.分解代谢(catabolicreactions)CO2HHNADHNADH或FADH2H2O生物大分子分解为生物小分子,释放能量。氧化磷酸化第一阶段:大分子降解成小单体——构件分子。
特点:分解为其组成单位;释放1%蕴藏能量,以热能形式失散,不能贮存。第二阶段:构件分子深入代谢生成少数几个分子。(其中两个主要化合物:丙酮酸和乙酰CoA;氨基酸经脱氨作用可生成氨。)
特点:
生成二碳化合物(乙酰CoA);释出约总能量1/3,其中部分以ATP贮存。(1)大分子营养物质分解代谢基本过程:
第三阶段: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乙酰基被氧化成CO2和H2O。
特点: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释出约总能量2/3,其中大多以ATP贮存。(主要产能阶段)1)分解代谢只生成三种主要终产物:CO2、H2O和NH3;2)伴随物质分解代谢产生大量化学能——普通都以核苷三磷酸(主要ATP)形式保留。(2)总结:2.合成代谢(anabolicreactions)
合成代谢:细胞利用分解代谢反应释放能量驱动少数几个简单前体生成生物大分子。细胞维持和生长需要生物大分子。CO2、H2O和NH3构件分子生物大分子(生物学功效各异)3.代谢共同特点:⑴由酶催化,反应条件温和。
⑵很多反应有严格次序,彼此协调。⑶对周围环境高度适应①酶活性调整:酶变构调整,可逆共价修饰以及酶合成和降解速度上改变调整。
代谢反应(链式)
EABEBCECDEDEEEFEFGEGHEHPABCDEFGHP代谢反应:一系列有序反应,称为一个路径。线形代谢路径:前一个反应产物就是下一个反应底物。
SHCoACO2柠檬酸异柠檬酸(顺乌头酸)-酮戊二酸琥珀酰CoA延胡索酸苹果酸草酰乙酸乙酰CoAH2OH2OH2ONADH+H+GDP+PiGTP琥珀酸NADH+H+CO2SHCoASHCoAFAD.2HH2ONADH+H+三羧酸循环由一系列酶促反应组成,反应依次形成一个封闭环形。环形代谢路径
加氢
NADPH+H+脱水H2O(多2C)缩合
加氢
NADPH+H+脂肪酸生物合成螺旋形代谢路径:一样一组酶重复用于给定分子链延伸或降解。O脂酰AcpRCH2CH2CO-SAcp
、-烯酰AcpRCH=CHCO-SAcp
D(-)-羟脂酰AcpRCHCH2CO-SAcp
-酮脂酰AcpRCCH2CO-SAcp
RCO-SAcpCOOHCH2CO-SAcpCH3CO-SAcp
脂酰Acp丙二酰Acp乙酰Acp
OH
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葡萄糖激酶ATP抑制产物(常终产物)抑制路径前面一步关键反应(常是路径中第一个关键不可逆反应),来控制它自己合成速度。
ADP反馈抑制作用
前馈激活作用:
EABEBCECDEDEEEF
EFG
EGHEHPA→B→C→
D→E→F→G→H→P代谢路径前面步骤中产生代谢物激活路径下游某个反应酶。②代谢路径区室化调整绝大多数代谢路径普通都局限于细胞内特定区域。代谢路径区室化(compartmentation):
——表明代谢物、酶、代谢路径或其它生物分子或系统在细胞内或细胞器内分布是不一样。蛋白质翻译后加工三羧酸循环,脂肪酸氧化,氨基酸降解脂肪酸合成,糖异生A:真核生物中,降解和合成路径分开,防止两个方向相反反应彼此会部分或完全抵消。
B:经过区室通透特征能够调整酶促反应。a:底物和产物相对浓度影响酶促反应区室膜有选择通透(或转运),调控底物进入区室和从区室输出产物。b:区室化与影响代谢物跨细胞膜或亚细胞膜转运激素作用紧密相连。习题一.名词解释中间代谢二.简答题简述细胞内大分子营养物蛋白质、多糖、脂等彻底分解基本代谢过程。(三)生物能学生物化学反应与普通化学反应一样,也服从热力学规律。生物体内(或恒温恒压)化合物作功能量。在没有作功条件时,自由能转变为热能丧失。(1)自由能(Gibbsfreeenergy,G):1.生物化学反应中主要热力学函数生物体内能量代谢基本规律SP
ΔG=GP-GS
(2)△G(自由能改变):产物和反应物自由能之间差值。①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
ΔG=ΔH-TΔSH:热力学函数焓(enthalpy)S:熵(entropy)——混乱度或无序性,是一个无用能。②反应:A+B←→C+D实际自由能改变:ΔG°ˊ=-2.303RTlgKK=[C][D]/[A][B]DG°ˊ:生理标准情况(1个大气压,25°C,pH=7)下标准自由能改变
[C][D]
DG=DG°ˊ+RTIn————
[A][B]DG——评价在特定细胞内一个反应自发性和方向标准。活细胞中反应,DG值最少应该是稍负值;不可逆反应DG是负值,而且其绝对值数值应该很大
——代谢中不可逆反应是代谢交通中瓶颈,控制着代谢进程。代谢路径中调控部位普通都是代谢中不可逆反应,催化这些反应酶都受到某种方式调控。假如DG为负值(DG<0),反应可自发进行,是个放能反应;假如DG为正值(DG>0),反应需要外界提供能量才能进行,表明是个耗能反应。假如DG为零(DG=0),体系处于平衡状态。2.氧化还原电势(位)在分解代谢反应中,糖、脂和氨基酸被氧化常与另一个分子还原相耦联。比如:在脱氢酶催化生物氧化反应中氧化反应释放电子经常转移给NAD+或NADP+,生成还原型辅酶NADH和NADPH。——氧化还原反应:
A还原剂+B氧化剂=A氧化剂+B还原剂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分子;氧化剂:接收电子被还原分子。氧化还原能力可用氧化还原电位定量表示。氧化还原电位:样品半电对(氧化态/还原态)与标准半电对(H+
/H)电势差。氧化还原电位测定生物体内pH=7,H+=10-7mol/L桥伏特计半反应:XH2X-+2H++2e溶液(X及X-各1mol/L)1molH+与1大气压H2平衡pH=72H++2e2H
标准氧化还原电势与标准自由能改变相关:
Nernst方程DG°′=-nFDE°′其中n是转移电子数;F
是法拉第常数(96.48kJ/V.mol);DE°′是氧化和还原标准还原电势差。
因为DG°′=-RTInKeq,所以DE°′能够表示为:
RT
⑴DE°′=———InKeq
nF反应:A还原剂+B氧化剂=A氧化剂+B还原剂
⑵实际氧化还原电势(DE)
为:
RT
[A氧化剂][B还原剂]DE=DE°′—
———
In———————
nF
[A还原剂][B氧化剂]2.生物能及其存在形式ATP是生物能主要载体,是生物能存在主要形式ATP是能够被生物细胞直接利用能量形式。(1)生物能和ATPATP在能量代谢中起着主要作用,一个生物反应过程中释放能量能够ATP形式贮存,然后被用于需能另一个反应中。
概念:指在水解反应中释放能量大于20kJ/mol(4.8千卡/摩尔)化合物。(2)高能化合物高能键:发生上述水解反应键。磷酸化合物水解时释出能量>20KJ/mol者,其所含磷酸键称为高能磷酸键,以~P表示。高能化合物磷酸化合物非磷酸化合物磷氧型磷氮型硫酯键化合物甲硫键化合物烯醇磷酸化合物酰基磷酸化合物焦磷酸化合物1)高能化合物几个类型磷氧键型酰基磷酸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磷酸乙酰磷酸10.1千卡/摩尔11.8千卡/摩尔依据生物体内高能化合物键特征分类:氨甲酰磷酸酰基腺苷酸氨酰基腺苷酸焦磷酸化合物ATP(三磷酸腺苷)焦磷酸7.3千卡/摩尔(30.5kj/mol)(磷酸酐)(GTPCTPUTPADP)烯醇式磷酸化合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14.8千卡/摩尔(-61.9kj/mol)(R)氮磷键型磷酸肌酸(磷酸胍类)磷酸精氨酸10.3千卡/摩尔(-43.9kj/mol)7.7千卡/摩尔这两种高能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起储存能量作用。
(R)贮备高能磷酸分子称之磷酸原(phosphagens)硫酯键型3‘-磷酸腺苷-5’-磷酸硫酸酰基辅酶AONNNNNH2-HH-OHHH
OO-P-O-P-O-H2C
-O-O
CH3CO-CH-C-CH2OOHCH3
CH2-NH-CH2CONHCH2CH2S~
乙酰辅酶A
O-O-P-O--OC-CH3O高能硫酯键甲硫键型S-腺苷甲硫氨酸
①ATP循环②转移至其它核苷三磷酸(NTP)③储存:形成磷酸肌酸2)高能磷酸化合物利用和储存ONNNNNH2-HH-OHH
O-O-P~O-O
OO-P~O-P-O-CH2-O-OOHATP
①ATP循环:Pi营养物分解1/2O2H++e氧化磷酸化PiADPATP生物合成肌肉收缩信息传递离子运转
ATP循环:生物氧化能量磷酸化作用维持体温生物体内能量转换最基本方式ATP循环概念
ADP与Pi利用营养物生物氧化产生能量磷酸化为ATP;ATP水解成ADP时,释出自由能驱动需要自由能吸能反应,这么组成循环称为ATP循环——细胞内进行能量转换最基本方式,故又称细胞能量循环(cellenergycycle)。ATP←→ADP+PiATP利用方式Ⅱ、ATP水解为ADP及Pi,释放能量供离子转运、肌肉收缩、羧化反应等,但磷酸基并不出现于反应物中。
ATP消耗与其它分子生物合成相耦联。Ⅰ、末端磷酸基()与部分能量同时转移给反应物。ATP+6-磷酸果糖→1,6-双磷酸果糖+ADPATP+丙酮酸+CO2
→ADP+Pi+草酰乙酸
ATP+氨基酸→氨基酰
AMP+PPiⅢ、ATP另一个高能磷酸键()被利用,生成PPi。ATP+脂肪酸+HSCoA→脂酰CoA+AMP+PPiATPADPNMPNDPNTP吸能反应生物大分子前体H2O氧化磷酸化Pi2H++1/2O2核苷单磷酸激酶核苷二磷酸激酶②转移至其它核苷三磷酸(NTP)
H2N+
C-NH2H3C-NCH2COO-
H2N+HO
C-N~P-O-
H3C-NO-CH2COO-ATPADP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肌酸磷酸肌酸CP③储存:形成磷酸原贮备高能磷酸分子称之磷酸原(phosphagens)习题一.名词解释中间代谢、细胞能量循环、磷酸原二.简答题
1、简述细胞内大分子营养物蛋白质、多糖、脂等彻底分解基本代谢过程。
2、常见高能化合物有哪几个类型?生物体内高能磷酸化合物怎样利用?二.生物氧化(一)生物氧化概念(二)生物氧化特点(三)生物氧化本质及过程(四)NADH和FADH2彻底氧化重点:电子传递链及其氧化磷酸化机理生物体内一切代谢物进行氧化作用。
——是指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化分解成水和CO2并释放能量过程。O2CO2+H2O呼吸作用细胞呼吸有机物+[O]H2O+CO2+ATP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化包含物质分解和产能(一)生物氧化概念:(二)生物氧化特点
1、生物细胞内进行酶促氧化过程
——氧化过程中伴随生物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本质:脱氢反应条件:温和(在体温、近于中性含水环境中由酶催化)反应分成多个步骤:每一步都由特殊酶催化,每一步反应产物都能够分离出来;能量逐步释放,部分存于ATP。
——有利于在温和条件下释放能量,提升能量利用率。
2.水生成:H2+[O]H2O3.CO2生成:有机物转变为含羧基化合物(有机酸)进行脱羧作用。氧化过程中脱下来氢质子和电子,通常由各种载体,如NADH等传递到氧生成水。生物氧化中,碳氧化和氢氧化是非同时进行。(三)生物氧化本质与过程1、本质:电子得失还原剂:供电子物质,失电子氧化剂:获电子物质,得电子反应方式:①加氧:分子上直接加氧
Phe+O2→
TyrPheTyrO2酶OH乳酸脱氢酶
③脱氢氧化②脱电子:Fe2+
Fe3+
+e
⑴CO2生成生物体内,有机物转变为含羧基化合物(有机酸),含羧基化合物进行脱羧作用。(不是O2与C结合生成)
①直接脱羧:—脱羧、—脱羧②氧化脱羧2.过程①直接脱羧CH3CHO+
CO2丙酮酸脱羧酶
CH3CCOOH
Oα-脱羧
α
β丙酮酸羧化酶HOOCCH2CCOOHOCH3CCOOH+CO2Oβ-脱羧②氧化脱羧:脱羧过程中伴伴随氧化(脱氢)。NADP+NADPH+H+CH3CCOOH+
CO2OαHOOCCH2CHCOOH
OH⑵H2O生成代谢物(MH2)脱下氢经生物氧化,和吸入氧结合生成水。
MH2M脱氢酶递氢体
NAD+、NADP+、FMN、FAD、COQ递氢体H22e还原型Cyt递电子体
b,c1,c,aa3氧化型氧化酶½
O2O2-H2O2H+传递体生物体主要以脱氢酶、传递体及氧化酶组成生物氧化体系,以促进水生成。(四)呼吸链(respiratorychain)1.概念及位置
(1)概念:
又叫电子传递体系或电子传递链(electrontransportchain
),它是代谢物上氢原子被脱氢酶激活脱落后,经过一系列传递体,最终传递给被激活氧原子,而生成水全部体系。即:递氢体和递电子体按一定次序排列所组成锁链。与细胞呼吸有亲密关系,称为呼吸链。(2)位置:真核生物:
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相关递氢体和递电子体按一定次序排列嵌入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呼吸链原核生物:位于细胞膜上。线粒体
①线粒体结构(示意图)线粒体呼吸链(线粒体生物氧化体系)内膜嵴基质磷酸化单位外膜内膜F1亚基F0亚基外膜线粒体结构立体图嵴膜间腔
②线粒体作用:氧化磷酸化真核生物中,线粒体中氧化磷酸化是由两个紧密偶联过程组成:线粒体还原型辅酶经过呼吸电子传递链(respiratoryelectrontransportchain)电子传递被氧化;质子浓度梯度可作为自由能库---磷酸化,合成ATP。H+H+
e电子传递链O—ADP+PiATP氧化磷酸化电子传递给氧时释出能量,推进质子运转至内膜胞液面,形成电化学梯度,当H+顺梯度回至内膜基质面时,释出能量供ADP磷酸化成为ATP胞液内膜基质氧化磷酸化FMNFeSFeSQ4H+4H+
NADH+H+膜间腔线粒体内膜基质Cytc1CytbCytbFeSCytcCytcCytcCytaCyta32e1/2O2H2O2H+线粒体呼吸链2H+2e2eO—NAD+MH2
2.组成:多组分组成烟酰胺脱氢酶类、黄素脱氢酶类、铁硫蛋白类、细胞色素类、辅酶Q类(非蛋白)等——氧化还原酶。这些蛋白质辅基都有氧化还原特征,能够传递H+或e-。NADHFMNQ10
CytbCytc1
Cytc
aa3(Fe-S)(Fe-S)O2FAD.H2(Fe-S)
电子传递链各组分(1)烟酰胺脱氢酶类(NAD+)
——NADH:还原型辅酶
NAD+接收各种代谢产物脱下氢得到还原型辅酶NADH,NADH携带高能电子是线粒体呼吸链主要电子供体之一。连接三羧酸循环和呼吸链,将代谢过程中脱下来氢交给黄素蛋白。递氢过程:NAD+维生素B5(维生素PP)活性形式—COOHN14尼克酸—CONH2N尼克酰胺
(2)黄素脱氢酶类(黄素蛋白):
含FMN或FAD蛋白,FMN或FAD为递氢辅酶可接收2个电子2个质子。
黄素相关脱氢酶类主要有:
①以FMN为辅基NADH脱氢酶。
②以FAD为辅基琥珀酸脱氢酶。
FMN作用是接收脱氢酶脱下来电子和质子,形成还原型FMNH2。还原型FMNH2能够深入将电子转移给Q。H2C—C—C—C—CHOHOHOHOHHHHH1′2′3′4′5′NNNCCONHOCH3CH31234578910核糖醇基异咯嗪基FMN、FAD维生素B2(核黄素)活性形式1′3′2′4′5′9110FMNAMPFADH3CH3CNNNNHOOH3CH3CNHNHNNHOORR+2H-2H递氢过程:110
FMN(FAD)(醌型或氧化型)
FMNH2(FADH2)(氢醌型或还原型)
(3)铁硫蛋白类:简写为Fe-S,是一个与电子传递相关蛋白质,含有Fe-S中心。每个铁原子和4个硫原子结合,经过Fe3+Fe2+改变起传递电子作用。(2Fe-2S)形式
(4Fe-4S)形式(4)泛醌:脂溶性醌类化合物,简写为Q或辅酶-Q(CoQ),经过氧化和还原传递电子——是电子传递链中唯一非蛋白电子载体。H3CO-H3CO--CH3
CH3-(CH2-CH=C-CH2)nH泛醌OOH3CO-H3CO--CH3-R泛醌H.(半醌型)OHOH3CO-H3CO--CH3-R泛醌.H2(氢醌型或还原型)OHOHH.H..3种氧化还原形式含卟啉铁电子传递体——血红素辅基与蛋白共价结合。(5)细胞色素类(cytochrome,Cyt)
血红素辅基为铁卟啉衍生物,铁原子处于卟啉环中心。经过卟啉铁Fe3+Fe2+互变起传递电子作用线粒体呼吸链中主要含有5类:细胞色素a、a3、b、c、c1,组成它们辅基结构略有不一样,分别为血红素A、B和C,其中a、a3含有铜原子。细胞色素a,b,c能够经过它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来判别。NNNNFe3+
CH3CH2-(CH2-CH=C-CH2)3-HHO-CHH3C--CH3-CH=CH2
OHC-CH3CH2CH2COO-CH2CH2COO-细胞色素a辅基NNNNFe3+
H3C--CH3-CH=CH2CH3CH2CH2COO-CH2CH2COO-细胞色素b辅基H3C-H2C=CHNNNNFe3+H3C--CH3-CH-CH3CH3CH2CH2COO-CH2CH2COO-细胞色素c辅基H3C-
CysSH3C-CH
CysS蛋白质cyt.a和a3组成一个复合体,除了含有铁卟啉外,还含有铜原子。cyt.aa3能够直接以O2为电子受体。在电子传递过程中,分子中铜离子能够发生
Cu+
Cu2+
互变,将cyt.c所携带电子传递给O2。细胞色素c氧化酶细胞色素c(cyt.c)电子传递链中一个独立蛋白质电子载体,位于线粒体内膜外表,属于膜周蛋白,易溶于水。它与细胞色素c1含有相同辅基,不过蛋白组成则有所不一样。细胞色素a(cyt.a)NADHFMNQ10
CytbCytc1
Cytc
aa3(Fe-S)(Fe-S)O2FAD.H2(Fe-S)IIIIIIIV复合物V是ATP合成酶。辅酶Q和细胞色素C不属于任何一个复合物。每种复合物都催化能量转换过程中某一部分反应。NADH-泛醌还原酶琥珀酸-泛醌还原酶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琥珀酸H2在线粒体内膜上各组分常形成复合物。线粒体内膜中有5种与氧化磷酸化相关蛋白质复合物——这些复合物独立地分散于线粒体内膜中。内膜外膜复合物I:NADH泛醌还原酶复合物Ⅲ: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物Ⅳ
:细胞色素c氧化酶复合物Ⅴ
:ATP合酶复合物Ⅱ:琥珀酸-Q还原酶由蛋白质和辅助因子组成复合物I~IV和ATP合成酶参加氧化磷酸化。I至IV复合物辅助因子参加电子传递,辅助因子氧化、还原反应能够产生电子流,电子流经过这些复合物普通是依据不一样成份相对电位进行
—电子按照还原电位增加方向沿电子传递链流动。3.电子传递链各组分排列次序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半反应E0´(V)2H++2eH2-0.41NAD++2H+2eNADH+H+-0.32FMN+2H+2eFMN.H2-
0.30FAD+2H+2eFAD.H2-0.18Q10+2H+2eQ10(还原型)0.04(或0.10)Cytb(Fe3+)+eCytb(F2+)0.07Cytc(Fe3+)+eCytc(F2+)0.22Cyta(Fe3+)+eCyta(F2+)0.29Cyta3(Fe3+)+eCyta3(F2+)0.551/2O2+2H+2eH20.82易失电子(还原剂)排在前,易得电子(氧化剂)排在后。E0`逐步增高。MH2NADHFMNCoQbc1caa3O2-0.32-0.30+0.10+0.07
+0.22+0.25+0.29+0.816-0.18FAD电子传递链各组分排列次序
电子按还原电位增加方向沿电子传递链流动4.线粒体生物呼吸链型式两条主要呼吸链
(1)NADH型:由复合物I、III、IV组成,催化NADH脱氢氧化
(2)FADH2型:由复合物II、III、IV组成,催化琥珀酸脱氢氧化FAD.H2(Fe-S)来自NADH电子流经过复合物I,III,IV;来自琥珀酸电子流是经过复合物II引入。
IIIIIIIVFMN(Fe-S)Q10Cytb→Cytc1(Fe-S)aa3CytcO2NADH内膜外膜复合物I:NADH泛醌还原酶复合物Ⅲ:泛醌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物Ⅳ
:细胞色素c氧化酶复合物Ⅴ
:ATP合酶复合物Ⅱ:琥珀酸-Q还原酶5.呼吸链作用
———接收还原型辅酶NADH或FADH2上氢原子对(2H++2e),使辅酶分子氧化,并将电子对次序传递,直至激活分子氧,使氧负离子(O2-)与质子对(2H+)结合,生成水。电子对在传递过程中逐步氧化放能—释放能量驱动ADP和无机磷发生磷酸化反应,生成ATP。H+H+
e电子传递链O—ADP+PiATP电子传递与ATP合成电子传递给氧时释出能量,推进质子运转至内膜胞液面,形成电化学梯度,当H+顺梯度回至内膜基质面时,释出能量供ADP磷酸化成为ATP胞液内膜基质糖、脂肪和氨基酸彻底氧化,电子经过呼吸链传递,传至氧分子,逐层释放能量,合成ATP。(五)氧化磷酸化oxidatirephosphorylation
⒈ATP生成方式
ADP+Pi+能量→ATPAMP+PPi+能量→ATP
在生物氧化过程中,氧化放能反应与吸能磷酸化反应偶联发生——氧化磷酸化作用。依据生物氧化方式,氧化磷酸化分为:⑴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被氧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些高能化合物中间产物,经过酶作用可使ADP生成ATP——是在被氧化底物上发生磷酸化作用。X~+ADP→ATP+XPCOO-C-O~
PCH2磷酸烯醇型丙酮酸
COO-C=OCH2ADPATP丙酮酸丙酮酸激酶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C~SCoA
CH2CH2COO-O
COO-CH2CH2COO-琥珀酰CoA琥珀酸+HSCoAGDP+PiGTP琥珀酰CoA
合成酶
OC-O~
P
CHOHCH2O-P1,3-二磷酸甘油酸
COO-CHOHCH2O-P3-磷酸甘油酸ADPATP磷酸甘油酸激酶
⑵电子传递体系磷酸化:电子从NADH或FADH2经过电子传递体系(呼吸链)传递给氧形成水时,同时伴随ADP磷酸化为ATP过程。——二者相偶联过程称为电子传递体系磷酸化。通常所说氧化磷酸化是指电子传递体系磷酸化。
P/O比值:是指每消耗一摩尔氧所消耗无机磷酸摩尔数。依据所消耗无机磷酸摩尔数,可间接测出ATP生成量。试验证实:NADH呼吸链:P/O=3,每消耗1摩尔氧原子就可形成3摩尔ATP。FADH2呼吸链:P/O=2,消耗1摩尔氧原子可形成2摩尔ATP。①ATP产生数量②ATP产生部位NADHFMNCoQCytbCytcaa3O2(Fe-S)FAD.H2(Fe-S)①E0´=0.33G0´=63.7(kj/mol)E0´=0.10G0´=20E0´=0.31G0´=59.8
E0´=0.58G0´=110②③化学偶联学说:
形成高能中间产物,促使ATP生成。结构偶联学说:Ared+Box2eA*ox+BredA*ox+ADP+Pi→Aox+ATP2.电子传递体系磷酸化产生ATP机理氧化与磷酸化作用怎样耦联尚不够清楚,当前主要有三个学说:化学耦联学说、结构耦联学说与化学渗透学说化学渗透学说:
1961
,P.Mitchell提出呼吸链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之上,当氧化进行时,呼吸链起质子泵作用,质子被泵出线粒体内膜之外侧,造成了膜内外两侧间跨膜化学电位差,后者被膜上ATP合成酶所利用,使ADP与Pi合成ATP。
——氧化磷酸化作用关键原因是质子(H+)梯度和完整线粒体内膜。MH2MNAD+2H+FeS2e2H+FMN2H+Cytb2H+2eCoQ2H+Cytc1CytcCytaa32e½O2O2-X-+IO-XHIOHH2OX~IX~IX~I
ATP合酶ADP+PiATP2H+X-+IO-H2O化学渗透学说基质胞液线粒体内膜复合物V:ATP合酶(F型质子泵)①组成
F1(头部):球形,由5种多肽组成α3β3γδε复合体,每个β亚基含有一个ATP合成催化位点(三个)。
F0(基部):嵌入内膜,三种多肽组成ab2c12复合体,12个c亚基组成一个环形结构,含有质子通道。
1979年PaulBoyer提出ATP合成结合-变换机制——构象耦联假说:
1.ATP酶利用质子动力势,发生构象改变,改变与底物亲和力,催化ADP与Pi形成ATP。
2.F1含有三个催化位点,但在特定时间,三个催化位点构象不一样(O、L、T),与核苷酸亲和力不一样。
3.质子经过F0时,引发c亚基组成环旋转,从而带动γ亚基旋转,因为γ亚基端部是高度不对称,它旋转引发β亚基3个催化位点构象周期性改变(O、L、T),不停将ADP和Pi加合在一起,形成ATP。②ATP合成结合-变换机制
(binding-changemechanism)
1979,PaulBoyer
ATP合成结合-变换机制:
ATP合成酶α3β3寡聚体含有3个催化部位,在任一给定时间,每一部位处于不一样构象:开、松弛、或紧缩。全部3个催化部位都依次经历上述3种构象改变。
ATP形成和释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下列图)。
一分子ADP和Pi结合在开部位。质子跨过线粒体内膜进入基质,引发3个催化部位发生构象改变。开构象(含有新结合ADP和Pi)转变为松弛部位,已被ADP和Pi填充松弛部位转变为紧缩部位,同时,在紧缩部位ADP和Pi缩合形成ATP,载有ATP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口服补液盐II公司技术改造及扩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阿拉比卡冷冻干咖啡行业销售情况及营销策略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金属氮化物纳米颗粒市场需求前景及投资趋势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盲闸板防喷器行业发展态势及产销形势分析报告
- 文管类课程设计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汽车焊缝密封胶行业销售动态及渠道策略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服务器电源行业销售策略及竞争前景预测报告版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口腔医疗行业消费状况与与前景动态预测报告版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CCTV机器人行业现状动态及应用前景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与中国燃气轮机进气过滤器市场销售情况及需求潜力预测报告
- 安全教育为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 关于初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的探究课题实施方案
- 2024青海高校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题库
- 培智五年级上次数学期末考试题
- 旅游2010级酒店规划与设计课程复习思考题
- 窨井抬升施工方案
- 《HSK标准教程3》第10课
- 2023内蒙古财经大学辅导员公开招聘(列编招聘)3人及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 人民医院能源托管服务项目可研技术方案书
- 四川省自贡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