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笔记_第1页
医学心理学笔记_第2页
医学心理学笔记_第3页
医学心理学笔记_第4页
医学心理学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绪论医学与心理学相互影响(常识证据、临床证据、实验证据)定义:医学心理学是研究有关健康和疾病中的心身相关性,解决医学领域中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科。学科性质:与基础、临床、预防等学科的交叉,是医学生的一门基础课,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及心理门诊中的专业应用。(交叉、基础、应用)研究范围:①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习得性无助)②心身相互作用的关系及机制(敌意与冠心病)③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康复以及健康保持中的作用规律(积极情绪类型与对感冒的易感性)④各种疾病过程中心理/行为变化及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技术进行干预的方法(认知行为应激管理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⑤医疗过程中医患关系的特征及增进医患关系的途径和方法(医生最反感的患者行为)医学模式:是各种医学观念的结合,通过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而影响医学工作的结果。医学心理学的必要性: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将人看成是生物的人,重视躯体因素,“见病不见人”)需要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重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心理、生理因素)转化。1977年EngelGL提出新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模式需要改变的理由:①人类疾病谱发生变化(恶性肿瘤等已取代传染病成为主要死亡原因)②证明心理、社会、行为因素与目前导致人类主要死亡的疾病有关。③对心理社会因素与躯体疾病的中介机制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④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激烈,压力对人的健康的影响越趋明显。⑤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新医学模式和医学心理学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①整体观(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②心身统一观(心身互相联系)③人与环境的密切联系观(人与环境密切联系,人不仅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④主动调节和适应观(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的功能活动中有能动作用)医学心理学研究中的心理行为定量:①一般描述(语言记载)②序量化(等级评估)③间接定量(心理调查问卷或评定量表)④直接定量(直接测定)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按使用的手段分为:①观察法(观察、收集数据)②调查法(晤谈、问卷等)③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验或评定量表)④实验法(实验操作)。按研究对象数量分为:①个案研究与抽样调查。按研究开展的时间分为:①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实验法的优点:能说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缺点:必须严格排除无关变量,不能排除的要求保持恒定。个案研究:对单一案例的研究,关键在于从个体推到整体的普遍意义。抽样调查:通过科学抽样所做的较大样本的研究,关键在于取样的科学性。纵向研究:对同一批对象在一定时期内作连续追踪研究,从而探讨某问题的发展规律。可分为前瞻性研究(追踪到将来,更有科学价值)和回顾性研究(回溯到过去)。横向研究:对在某些方面匹配的被试,在同一时间内进行观察和评定。第二讲医学心理学主要理论医学心理学主要理论:行为学习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认知理论、心理生物学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一、行为学习理论行为定义:外部动作(狭义);外部动作、内脏活动、心理活动(广义)。行为学习理论包括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由巴甫洛夫提出,又称反应性条件反射,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中性刺激通过与无条件刺激配对,最后能引起原来只有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应,这就是条件反射的形成。强调环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个体被动接受刺激)。实验:铃声和狗的唾液分泌、恐惧实验。构成要素:①强化(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反应产生的促进作用,如摇铃给狗喂肉促使唾液分泌)②泛化(反复强化使某些与条件刺激(CS)相近的环境刺激也引起条件反射,如从怕老鼠到怕兔子)③消退(取消强化,条件反射可逐渐消失,如摇铃不给狗喂肉导致唾液分泌逐渐减少)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由斯金纳提出。某行为出现以后立即受到一种刺激,则该行为会因这种刺激的作用而发生相应的增强或减弱变化。重视行为结果对行为本身的作用(个体主动做出的行为产生了刺激)。实验:鸽子和红灯、老鼠和杠杆。操作条件反射的类型:①正强化(结果导致积极刺激增加,则该行为增强)②负强化(结果导致消极刺激减少,则该行为增强)③消退(结果使积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行为减弱)④惩罚(结果使消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行为减弱)内脏操作条件反射是操作条件反射在内脏功能方面的体现(通过内脏学习过程可获得对内脏的意识控制)。社会学习理论:由班杜拉提出。人的大量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学习而获得的,而不一定要通过条件作用。人可以通过对一个具体模型(榜样)的行为活动的观察和模仿,学会这一种新的行为类型。实验:孩子和大人玩玩具。观察学习的四个具体过程:①注意过程(集中注意观察)②保持过程(把观察所得存在记忆中)③行动过程(运用、再现行为)④动机过程和强化过程(使一项模仿实际实行与否的制约因素,这一过程会影响前面三种过程)认知行为学习理论:将认知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相结合,强调SfOfR(刺激f个体生理、心理f反应)的关系。行为学习理论的医学意义:①人类的个性可以被理解成是一系列习得性行为的综合②异常行为可以通过学习而矫正,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③以各种学习理论为依据创立了各种行为治疗方法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二、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由弗洛伊德创立,包括心理结构理论、人格理论、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心理结构理论:将人的心理活动划分为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三个层次。意识:人能认识自己和认识环境的心理部分。如人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潜意识:又称无意识,人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包括原始冲动和本能,以及被压抑的欲望。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目前未被意识到,但在自己集中注意或经过他人的提醒下可以意识到的心理要素。如在被询问上一个生日干了什么之前。对人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影响较大的主要在潜意识层面。人格理论:人格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本我:存在于潜意识的深处,是一种遗传下来的本能。遵循快乐原则(追求快乐的满足)。自我:存在于意识中,主要处理个体与环境的关系。遵循现实原则(延迟满足、协调本我和超我与外部世界的冲突)。超我:大部分属于意识层次,是在长期社会生活过程中,由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而成。遵循至善原则(监督、管束个体行为)。在健康的人身上,由自我起主导作用,很好地协调超我和本我的许多要求(在快乐原则和道德原则的双重控制下的健康心理)。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人的本能分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的本能包括自我保存驱力(吃喝拉撒等)和种系保存驱力(性驱力)。从性驱力发出的能量称为利比多,性驱力和利比多在变态行为的产生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死的本能主要指攻击驱力,包括伤害他人(战争)或伤害自己(自杀)的潜意识的欲望。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间经常产生冲突,如夫妻间的爱恨交加。根据利比多的发展将个体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①口欲期(0-1岁):主要从口腔部位的刺激中得到性的快乐,口欲期留下问题的人受到刺激就暴食。②肛欲期(1-3岁):从自身控制大小便中感知性的快乐,肛欲期留下问题的人吝啬、洁癖、刻板等。③性器期(俄底普斯期)(3-6岁):开始注意两性的差别,产生恋母(父)情结和阉割焦虑,性器期留下问题的人有人格障碍或产生变态行为。④潜伏期(6-11岁):性力由内转到外界,性的发展一时停滞。⑤生殖期(青春期以后)建立家庭外亲密客体关系,个性形成,认知功能发展,与文化和社会价值观进行同化和适应。精神分析理论的医学意义:①强调个人的早期生活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影响②认为被压抑在潜意识的心理冲突可以通过某种防御机制以病态方式表现出来③通过对梦境的分析或病人的自由联想挖掘和疏泄压抑着的心理冲突,经领悟理解以改善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④有很深广的影响,但缺乏实验室证据三、认知理论认知的概念:是个体对“感觉信号的接受、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等信息加工的过程”。认知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流派的SfR(刺激一反应)公式,也反对精神分析流派的潜意识(本能)决定论。强调意识(理性)在行为上的重要作用,也强调人的主动性,同时重视各心理过程的联系、制约。认识理论主要有艾利斯的ABC理论和贝克的逻辑错误基模理论。艾利斯的ABC理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刺激事件(Activatingevents)是否引起某种情绪和行为后果(Consequences),关键在于个体的认知评价和信念(Beliefs)o换句话说,就是人不是为事情困扰着,而是被对这件事的看法困扰着。ABC:A代表诱发事件或某种经历和当事人对这一事件或经历的推论和解释。B代表对这一事件的信念。C代表信念所导致的认知、情绪与行为方面的结果。(比如,A二好朋友没向我打招呼&他一定是不喜欢我了,B=我没有好朋友&我不受欢迎,C二孤独抑郁)ABC的发生并不是单独进行的,还会引发连锁反应,A、B、C之间可以相互影响,从而引发一连串的反应。贝克的逻辑错误基模理论:心理障碍的产生并不是事件刺激的直接后果,而是通过了认知加工后在具有逻辑错误的思维的影响下促成的。常见的逻辑错误思维(认知歪曲):①任意的推断②选择性概括③过度引申④夸大或缩小⑤“全或无”的思维认知理论的医学意义:①强调个体的认知对其情绪和行为的影响作用,由此而发展了认知治疗②结合行为学习理论和方法,形成认知行为疗法,强调S-O-R的关系四、 心理生物学理论概念:以生物学的方法探索心理过程和心身相关的规律。研究历史:情绪的丘脑假说(20世纪20年代,认为情绪控制的中枢在丘脑)一应激学说(20世纪30年代,认为应激是机体对恐惧等各种有害因素进行抵御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应)f情绪中枢(20世纪40年代,发现利用电刺激猫脑的特定部位可以引发特定情绪反应)一心身相关(20世纪40年代,研究精神因素对胃痿患者胃液分泌的影响)研究现状:心身相关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微观方面)和各种心理因素对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产生影响(宏观方面)。常用的研究手段:分子遗传学技术、脑影像技术、神经电生理、生物化学分析、心理应激测试(以心理作业为应激源,配合各种生物参数的记录)、脑的高级神经网络理论。五、 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是对精神分析和行为学习的反动,强调研究正常人,强调人的潜能,被认为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和罗杰斯。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自我实现就是一个人力求变成他能变成的样子。马斯洛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有自我实现倾向的人或者自我实现者,他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是需求一一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满足高一层的需要之前,必须先部分满足第一层的需要(有例外)。长期处于需要得不到满足状态的人会产生心理疾病。罗杰斯的人格自我心理学理论对潜能的理解:人都具有自我实现和自我理解、维持自我健康成长的潜能。当环境阻碍自我实现时便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和疾病。自我理论:“自我”是罗杰斯人格理论的核心,也是他关于心理失调理论的基础。他认为行为是基于对自己的看法而定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距是心理问题的根源。二者差距太大,使人焦虑不安;二者差距缩小,会使人感到幸福和愉快。人本主义理论的医学意义:①罗杰斯认为,个体成长受阻是因为他在成长的过程中遭受的是“条件性积极关注”,迫使他歪曲自己真实的感觉,并不自觉地将他人价值观内化。以至于渐渐地出现“自我意识”不良以及“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这往往是心理疾病的根源。由此他创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疗法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扩展到教育、人际等方面第三讲心理学基础人的心理具有生物学基础和社会学基础,传统上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两部分。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一、 心理学的脑基础心理是脑的功能(证据:动物进化过程中脑越来越复杂、个体成熟和心理成熟是以脑成熟为基础的)。脑的三个基本机能系统:①调节张力和觉醒状态的系统(保证完整的心理过程和实现指向性活动)②接受、加工、储存信息的系统(一级区用于接受特异信息,并产生感觉功能;二级区对信息进行加工和特征提取,并形成知觉功能;三级区则进行更高级、更抽象的加工和存储)③计划调节和控制复杂心理活动的系统(负责运动计划、调节和控制的系统,言语的参与下进行)三个基本机能系统的联合作用下完成正常活动(比如,视觉,①保证必要的皮层张力和一定的觉醒水平,②实现对视觉信息的分析和综合,而③使眼睛随目标运动)。大脑两半球机能具有不对称性,左半球在语言的和与语言有关的概念、抽象、逻辑分析能力上占优势。右半球机在空间知觉、音乐绘画等整体形象、具体思维能力上占优势。两半球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协作。二、 心理学的社会学基础心理的社会属性: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内容的源泉,人的心理活动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社会化:指特定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生活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该社会的人格特征、行为模式的过程。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家庭、学校教育、社会文化信息。三、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指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察觉,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等心理活动。感觉: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比如,眼镜f圆圈和线)。知觉: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及其外部相互关系在人脑的反映。(比如,眼镜f眼镜)。知觉的基本特征:⑴选择性⑵理解性⑶整体性⑷恒常性⑴选择性:有选择地以某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使之从周围事物中区分出来。不仅与客观刺激物的物理特性有关,也与知觉者的主观有关。⑵理解性:知觉事物时总是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它,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比如,小孩子第一次看到猫称之为狗)。⑶整体性:知觉到客观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属性,依据以往经验将其整合为一个整体(比如,医生根据临床表现做出诊断)。⑷恒常性: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比如,从一定的倾斜角度看一个长方形时仍然认为它是一个长方形)。记忆:人脑对过去经历的事物的反映,即对外界信息的编码、存贮和提取的过程。记忆分类:⑴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意识是否参与记忆的提取过程)(比如,有意识回想学过的单词就是外显记忆,而走进书房无意识感觉哪里有点不对就是内隐记忆)。⑵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记忆获得的方式)。1.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往往需要意识,包括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2.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往往不需要意识。⑶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记忆中信息保持时间长短)。1.感觉记忆只能保留很短时间,具有鲜明的形象性。2.短时记忆由感觉记忆加工而来,一般为7±2个记忆单位。3.长时记忆是指深入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期储存的记忆,容量几乎无限,几乎终身保持。记忆的基本过程:⑴识记:外界信息输入大脑并进行编码的过程,可分为有意和无意(比如,背书是有意,被广告洗脑是无意)。⑵保持:对识记的进一步巩固,把输入的信息牢固地贮存在脑子里。⑶再认与再现:均为提取信息的过程。再认是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比如,认出很久不见的朋友)。再现(回忆)是人们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在头脑中重新重现的过程(回想起来)。遗忘: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或错误地再认或回忆。遗忘的原因:衰退说、干扰理论、提取失败理论、压抑说。思维:人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中介,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重要特征有概括性(比如,将针筒、手术刀等统称为医疗工具)和间接性(比如,根据心电图判断病人心肌缺血)。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化、体系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问题解决: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过程:认识问题(明确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所具有的特点与条件)、提出假设(提出可采用的解决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验证假设(主观与客观相互联系)。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⑴问题表征(问题在问题解决者头脑中如何呈现)⑵知识⑶定势(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比如,电脑坏时倾向于重启)⑷功能固着(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比如,倾向于把榔头用来敲)⑸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比如,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⑹动机⑺个性⑻情绪注意:心理活动对某种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活动,不能单独进行或完成。注意分类:⑴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比如,抬头望飞过的飞机)⑵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比如,劳动、学习、工作)⑶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一定意志努力)(比如,熟练地阅读、打字、开车等)注意的品质:⑴注意广度:同一时间内所注意的对象的数量,一般是7±2个记忆单位。⑵注意稳定性:长时间保持对某事物的注意。⑶注意分配:同一时间内注意不同对象。⑷注意转移:根据新任务,主动将注意转移到新的对象。四、情感过程情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出现的态度的反映,包括内心的体验和伴随的心身变化。情感:情绪的高级形式,侧重对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出现的态度的反映。两者区别:情绪针对生理性需要是否满足,可用于动物和人。比如,到食堂吃法发现喜欢吃的肉没了产生的小情绪。它具有情景性、冲动性、外显性,比较不稳定。而情感针对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只可用于人。以上特性不明显,较为稳定。情绪的内容包括:①情绪的内部体验:按照对立的性质表现有肯定一否定、强一弱、简单一复杂、积极一消极等。②表情:可分为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语调表情。③情绪的生理反应:几乎涉及所有的系统、器官和组织。使情绪成为医学心理学中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的概念。原始情绪:快乐、悲哀、愤怒、恐惧、厌恶、惊奇、(轻蔑)。复合情绪:基本情绪的组合,厌恶、嫉妒、喜欢等。常见负性情绪:焦虑、抑郁。情绪状态:一段时间内各种情绪体验的一般特征表现,包括:①心境:一种带有某种倾向性的、微弱而持续的、带有渲染性的基础情绪状态。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比如,下雨+不良的心境=真讨厌又下雨,下雨+良好的心境=空气真清新)。②激情:一种猛烈、短暂、爆发的情绪状态。③应激:机体受到出乎意料的巨大精神或躯体压力所引起的情绪状态,是个体对环境的威胁或挑战而产生的适应(比如,面对自然灾害,人在刹那间处于的状态)。高级社会性情感分类:①道德感:衡量人的行为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和道德观而产生的情感体验。②美感:事物是否符合个人审美需要而产生的体验。③理智感:个人对智力活动的需要和意愿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比如,求知欲、好奇心等)。情绪的理论:①詹姆斯-兰格理论:由环境激起的内脏活动导致情绪,强调植物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比如,车从身边快速驶过引起的后怕)。②坎农-巴德理论:认为情绪产生的中心在丘脑(外界刺激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反馈至大脑皮层,产生情绪体验;向下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③情绪的认知理论:强调认知过程对情绪发生的重要作用(比如,人分别在森林和动物园看到熊所引起的情绪不同)。④情绪的认知生理理论:认知、生理唤起和环境三因素说。生理唤醒是情绪的必要条件,但真正的情绪是由对唤醒状态赋予的“标记”决定的,即认知因素对情绪的产生起关键作用(比如,实验组注射肾上腺素,分为告知组、未告知组、误告知组;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控制组未经受生理唤醒,告知组能正确解释自身的生理唤醒,未告知组和误告知组把生理唤醒与情境联系起来并表现相应的情绪行为)。情绪的脑机制:①坎农的丘脑学说②网状结构激活学说(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③情绪的边缘系统学说(边缘系统与情绪的植物神经系统)④大脑皮层对情绪也起重要的认知调控作用(多种递质)⑤情绪的外周生理变化(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躯体功能共同作用,缺乏特异性,不同情绪可能引起相似生理反应。情绪生理反应的记录指标:皮肤电位、脑电位、心率、血压、呼吸深浅和次数等生理反应相应实验记录指标(测谎仪原理))。情绪的功能: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适当的紧张情绪状态往往可以提高工作效率)②情绪与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表情是重要的非语词信息)③情绪与人类适应(人类的许多表情行为和生理反应是曾有适应意义的或有用动作的残留物,但这种“残留物”有可能会成为影响身体和心理功能的有害因素。比如,人类祖先在遇到强大敌人时会装死,但保留到现在就成了木僵症)④情绪与健康(与病因、诊断、治疗、康复和护理密切相关)⑤情绪调节(改变目标(需要、调整认知、改变环境、应对、求助)五、 意志过程概念: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与认知、情感和个性密切相关。意志过程包括①采取决定阶段(动机斗争、目标确定、方法与策略。比如,去大食堂or临湖一大食堂f走过去)②执行决定阶段(知、情、意协调,克服困难)意志品质:个人在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明确的、稳定的意志特点。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等。六、 个性定义:个性/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特征:①稳定性(一时偶然的心理特征不能被认定为个性,但不意味着排斥个性的可变性)②独特性(但个性中还存在着共性)③整体性(许多心理特征组成个性。若无整体性则产生多重人格)④社会性(包括相应的世界观、价值观、兴趣和性格等。若脱离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则不可能形成人格)个性结构:①个性倾向性:行为活动的基本动力,包括需要、动机等。②个性心理特征: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③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包括自我感知、自我观念等(认识方面),自尊、自信、自豪等(情感方面)自我监督等(意志方面)。影响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①生物因素②环境与教育③个人生活实践人格理论(比较倾向于人格中的性格):①特质(将一系列刺激f反应归纳为一个个特质。比如,见人f热情、空闲f外出等归纳为交际特质)②特质与维度(将人格分为两个基本维度外向一内向维度和情绪稳定一不稳定维度,划分出四个象限。每个象限对应八种特质,并分别于四种气质类型相对应)③“大五”模型(外向性、和悦性(善良、亲切)、公正性(负责、谨慎)、情绪性(稳定、冷静)、创造性)个性的内容:①需要概念:个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的反映,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分类:可分生理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物质的需要与精神的需要等。需要层次学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的需要是在人的活动中不断产生和发展的。动机和挫折动机概念:由需要所推动的、达到一定目的的行为动力。动机具有激发、调节与维持和停止行为的作用。动机冲突/动机斗争的基本形式:⑴双趋冲突:两个目标对个人具有相同的吸引力,二者必选其一(比如,想瘦又想吃)。⑵双避冲突:两个威胁或厌恶事物,但必须接受一个,才能避免另一个(比如,怕牙疼又怕牙医)。⑶趋避冲突:对单一的事物好而趋之又恶而避之(比如,病人对于手术的态度)。⑷双重趋避式冲突:对多个各有利弊的目标拿不定主意,但必须选其一(比如,治一种病有多种方案)。挫折概念: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暂时放弃或完全受阻所导致的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挫折产生原因:包括主观的和客观的两种因素,客观因素有限,主观因素无限。影响挫折程度的因素:动机是否重要、个体的期望值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等。能力能力定义: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并使活动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常分为一般能力(任何活动中都必备的能力)和特殊能力(在某种专门活动中的能力),一般能力即为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等,特殊能力包括节奏感、色彩鉴别力等。气质概念: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总和,主要指心理过程的速度、强度、指向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心理学上的气质是与生俱来的,与我们常说的气质完全不同。气质类型与生理基础:古希腊希波克拉特按人的四种体液的多寡,命名多血质(如燕青,圆滑灵活)、胆汁质(如李逵,耿直冒失)、粘液质(如林冲,安静稳重)、抑郁质(如林黛玉,敏感多愁)。近代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证实了上述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性格定义:人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特征主要包括态度特征(如同情心)、意志特征(如独立性)、情绪特征(如情绪难以控制)、理智特征(如感知敏锐)。常见性格类型:A型性格、B型性格、C型性格;外向与内向;理智与情感;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场独立性的人不太依赖于外界环境,他们在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时,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也很少能体察入微;而场依存性的人则相反)性格与气质的区别与联系:⑴区别:性格更多地受后天环境因素影响。性格有好坏、优劣之分。性格可塑性稍大。⑵联系:气质影响性格动态方面及形成速度,性格在一定的程度上可掩盖和改造着气质。自我意识第四讲心理应激一、应激总论应激:个体面临或察觉到环境变化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做出的适应性和应对性反应的过程。医学界关注的应激⑴坎农的战斗一逃跑反应:认为机体在面对环境变化时会保持内环境的稳定(内稳态),大脑能察觉到身体内部状态的不适当的变化并能正确而补偿。面对威胁时,这样的生理反应使得个体能够对抗威胁或者逃跑。⑵塞里的“一般适应综合征”(GAS)模型:塞里最早用“应激”这一术语,并将引起应激的刺激称作应激源。发现机体面临不同的有害刺激却表现出相同的、非特异性的生理生化反应和相应的病理生理变化。GAS可划分为三期:1.警戒期:机体在面临应激源时,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活动,动员全身的能量做出反应。2.抵抗期:机体努力去适应应激源,与威胁处于对峙状态。生理唤醒有所下降,但仍保持比正常要高的水平。3.衰竭期:当应激源继续存在,抵抗持续下去,自身的生理资源消耗殆尽,就会发生衰竭。机体便会被自身的防御力量所损害,导致了疾病的发生甚至死亡。⑶目前医学关注的应激依然主要是躯体的反应。心理学界关注的应激早期关注的是应激是社会生活中的紧张刺激。后来更关注应激刺激和应激反应的中间变量,即包括个人认知等因素。1976年提出了认知心理应激理论,突出了认知评价的重要性,认为应激是人对情境和事件评价的产物(“看电影”实验)。医学心理学对心理应激的定义医学讲应激,心理学大多数讲心理应激。心理应激主要是为了强调认知评价等中间变量的影响以及它是一个过程或系统。应激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或综合体系,包括应激源(生活事件)、应激中介因素(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点等)、应激反应(心身反应)及其他有关心理社会和生物学因素。生活生活»件心理应激定义:心理应激是个体在实际上或认识上的需求与满足这些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的倾向于通过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心理应激定义的5个要点:⑴应激源:包括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⑵中介因素:包括认知评价(关键作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等。⑶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心理、行为反应。⑷各应激有关因素概念之间相互存在内涵上的交叉(比如,应对方式可以改变认知评价等)。⑸应激的本质就是个体对内外环境的需求的适应。结果为适应或不适应。积极应激与消极应激积极应激:又称“好”应激,是指愉快的、积极的、有价值的、促进个体成长、增进个体幸福感的应激(比如,玩电子游戏、考上大学等带来的应激)。消极应激:又称“坏”应激,是指不愉快的、消极的、有害的、阻碍个体成长、影响个体健康的应激(比如,与朋友吵架、经济困难等带来的应激)。同样的刺激对有些人而言会产生积极应激,对另一些人而言却会产生消极应激,这与个体对刺激的认知评价不同有关。积极应激若是强度太强或持续时间过久,也会对工作或学习效率产生消极作用,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心理应激与健康⑴心理应激的医学意义:应激理论为病因学以及治疗、干预和预防提供了一个框架思路。⑵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双重影响:积极或消极。适当的应激可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过强的应激,不论是积极应激还是消极应激,都会使适应机制失效,从而导致某些功能障碍甚至导致疾病。心理应激对健康的消极影响:1.可能与疾病的发生直接相关:首先,应激时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改变和焦虑等情绪反应都可能造成个体对疾病的易感状态。其次,若个体同时具有身体某个器官的脆弱易感性,则应激就更可能直接导致疾病的发生。2.可能与疾病的发生间接相关:不良生活方式或多或少与应激相关,而现代社会人类的疾病和死亡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3.可能加重已有的疾病(比如,冠心病病人可能由于激动使心肌梗塞发作)。二、应激源定义:指向机体提出适应要求、可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进而损害个体健康的生物性、心理性、社会性和文化性的刺激。分类:①现象学分类:工作(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家庭和婚姻、人际关系(意见分歧等)、个人健康问题(疾病或健康变故)、经济、自我实现和自尊问题(学业和事业上的失败或挫折)。按事件的性质分类:正性事件(个人认为有积极作用的)、负性事件(个人认为有消极作用的)。按事件的主客观属性分类:客观事件(不可预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天灾人祸、生老病死)、主观事件(相对可预测且具有一定的主观属性。居住条件、人际关系等)。按事件的强度分类:生活事件、日常困扰(巨石与细砾模式)。定量研究:①生活事件的定量研究: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设置了生活变化单位(LCU),用以检测生活事件对个体的心理刺激强度。列出43种生活事件,并人为设定结婚为50LCU。缺陷在于没有考虑到个体认知评价等因素的影响。②日常困扰的定量研究:困扰量表。应激源与健康关系:①数量:数量太多对健康不利(LCU总值越高越容易得病)。②性质:消极的、不可控制的、涉及生活核心部分的、过分强烈的应激源往往会造成更强的应激反应,对健康的损害也更大(不可逃避组的大鼠患胃溃疡者显著多于可逃避组)。三、应激反应定义: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在心理病因学中的意义:应激刺激…心理应激反应f生理应激反应…心身障碍…心身疾病应激的心理反应:心理反应涉及知(认知)、情(情绪)、意(意志)、个性各方面。情绪反应:焦虑、恐惧、抑郁、愤怒、敌意等。认知反应:适度的应激条件下警觉性提高、感知觉敏锐、记忆力增强、思维活跃,以适应和应对外界环境变化。但应激过强或时间过长时,各种认知功能受损、认知能力下降。应激的行为反应:逃避与回避(一种常见的消极的应激反应,逃避指已经接触应激源后远离应激源的行为,回避指预先知道应激源会出现而提前远离)、退化与依赖(个体遭受创伤后表现出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失去成人式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退行至小孩子的阶段,甚至伴有依赖他人的心理)、敌对与攻击(心理基础是愤怒,甚至出现自伤和伤人)、失助(放弃挣扎、听天由命)、物质滥用(经历过应激时间后饮酒、吸烟或服用某些药物来转移痛苦)。应激的生理反应:应激的生理反应主要是在大脑皮层的协调和指挥下,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进行调节的,可涉及全身的各个系统和器官。既是对应激源的适应过程,又是某些情况下导致疾病的生理基础。应激的生理反应的心身中介机制:①心理-神经中介机制: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皮层f下丘脑f交感神经一肾上腺髓质轴f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等)心理-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皮层f下丘脑f腺垂体f靶腺轴f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甲状腺素分泌增加、生长激素等)心理-神经-免疫中介机制:(皮层f下丘脑f腺垂体f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f免疫抑制)综合性应激反应:①心身耗竭:现代长时间遭受工作压力导致的职业病。②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遭受强烈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性的精神障碍。临床表现为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对创伤性提示物的持久性回避,持续性警觉性增高。最为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是认知行为治疗。四、应激中介因素认知评价概念:指个体对遇到的生活事件的性质、程度和可能的危害情况从自己的角度作出估计,被认为是应激作用过程的关键性中介因素。分类:⑴初级评价:个体在某一事件发生时立即通过认知活动判断其是否与自己有利害关系。有三种可能的结果,无关、积极或消极。消极的初级评价经认知性再评价又可分为:1.伤害(指对某事件已经造成的损失的评价,如失业导致了自尊受损)2.威胁(指对某事件在将来可能造成的损失的评价,如失业会导致家庭经济困难)3.挑战(指把问题评价为可能被克服并从中获益,如把失业看成是创业的机会)⑵次级评价:对个体是否可以克服应激性事件所带来的“伤害”、“威胁”或“挑战”做出评估。其核心的问题是“对这个问题我能做什么?”以及“这些应对策略的有效性如何?”。若评价为可以改变,采取问题应对关注;若评价为不可改变,采取情绪关注应对。应对方式应对定义: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是影响应激结果的重要中间变量。应对概念的把握:⑴应对是针对应激性事件采取的任何认知和行为的措施,所以从遇到或预期将要遇到应激性事件开始,个体就已经在作应对的努力了。⑵应对的涵义很广,从应对与应激过程的关系看,应对活动涉及应激作用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应激源、认知评价、社会支持、情绪反应(幽默、自责、忍受等)、生理反应(放松、烟酒等)等。⑶应对的努力有两个方向,改变环境或改变自身。⑷应对可以是有意识的,比如采用各种应对策略。也可以是无意识的,比如自发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⑸应对方式可能是健康的,比如放松、锻炼、寻求社会支持等。也可能是不健康的,比如烟酒、暴食等。⑹应对的目标是心身重新达到平衡,即重新适应环境,并尽量减少痛苦和烦恼。但是应对的目标不一定能实现。⑺可以通过应对技巧指导帮助个体学会在应激状态下运用有效的应对策略。分类:⑴问题应对关注和情绪关注应对(根据指向),并区分出了8种应对策略一一面对应对、有计划地解决问题、寻求社会支持、自我控制、保持距离、承担责任、积极重新评价、逃跑/回避。⑵过程应对和特质应对(根据过程)⑶心理活动应对(再评价、幻想、自责等)、行为操作应对(回避、服药、倾诉等)和躯体变化的应对(如放松等)(根据应对主体)⑷针对生活事件(回避、面对、升华等)、针对认知评价(再评价、否认、幻想、合理化等)和针对社会支持(求助、倾述等)⑸医学应对问卷、心肌梗塞病人的“否认”问卷等(根据特定事件对象)应对的病因学意义:采用否认或抗争精神应对方式的癌症病人比采用失助绝望应对方式的存活时间更长。应对指导的临床应用:引导进行问题解决、回避;再评价;求助;转移;放松训练等来治疗。PS心理防御机制概念:当个体潜意识中本我的欲望与客观条件发生矛盾而造成潜意识心理冲突时,个体会出现焦虑反应,而心理防御机制则起到减轻焦虑的作用。若不常应用,减轻压力;若频繁应用,导致心理异常。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压抑、否认、退化、转移、合理化(酸葡萄、甜柠檬)、投射(将自己的想法、态度等投射到他人身上)、抵消(用仪式行为抵消不能被意识接受的欲望、观念等)、反向形成(为了回避而表现出相反的举止)、转换(将潜意识的内心冲突转变成躯体化的一种防御机制)、升华(把意识所不能容忍的本能的冲动或欲望,变成能被接受的行为甚至高尚的追求)、幽默。应对主要是意识的和行为的,而心理防御机制是潜意识的。但两者都是心理的自我保护措施,应对方式中存在着一部分心理防御性质的条目,如合理化等。社会支持概念:指个体来自社会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援,反映了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一般具有减轻应激的作用。分类:⑴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⑵主观支持(个体体验到在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和满意的程度)、客观支持(个体与社会所发生的客观的联系程度)、社会支持利用度(当遇到一个事件个体能得到的社会支持)大多数情况下,社会支持对健康具有保护作用。极少数情况下,对健康有消极影响(比如,获得的关注度太高导致卧床不起、恢复缓慢等)。社会支持保护健康的假说:⑴缓冲作用假说:不直接影响健康,通过提高个体对日常生活中伤害性刺激的应对能力和顺应性,肖0减应激反应,起到缓冲生活实践的作用。⑵独立作用假说:不一定在心理应激存在下才发挥作用,而是通过社会支持本身的作用以维持个体良好的情绪而促进健康。个性特征人格特征也是个体应激过程中重要的中介因素,因为人格特征会影响个体的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进而影响应激的结果。应激中有利于适应的人格类型:坚韧人格(具有责任感、控制感和挑战欲)、感觉寻求人格(充满冒险精神,不能忍受单调的生活)、乐观主义人格(总是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幸存者人格(强烈的生存愿望、乐观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应激中不利于适应的人格特征:A型人格(强烈的时间紧迫感、过强的竞争性、高度的敌意和攻击性)、C型人格(内向、高度顺从社会、过分谨慎、追求完美、情绪不稳定)、D型人格(消极情感、在社会交往中压抑自己对情感和行为的表达)第五讲心理评估一、总论心理评估: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做出的鉴定。心理评估在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使用一定的测验或评定的方法可以对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康复和预防中的心理社会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常用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晤谈法、问卷法)、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验:根据客观的标准化了的程序来测量个体的某种行为,以判定个别差异的工具。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和符合一定的条件,其中信度和效度最为重要。心理检测的种类:①按测验目的和功能分类:⑴能力测验:包括智力测验、发展量表等⑵人格测验:如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等⑶神经心理测验:用于脑损伤的辅助诊断和脑与行为关系的研究,如HR成套神经心理测验⑷评定量表:包括评定有关心身症状,如90项症状量表(SCL-90)等(5)职业咨询测验:职业兴趣问卷②按测验材料性质分类: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更适合跨文化测验)③按测验人数分类:团体测验和个别测验④按测验答案是否限制:常规测验和投射测验(给出模糊图像或句子,让被试根据理解作答)标准化心理测验工具的条件:①一套有效的问卷项目②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③具备各种必须的常模④实施方法标准化(即有严格规定的实施方法等)常模概念:指某种心理测验在某一人群中测查结果的标准量数,即可用于比较的标准。常模的样本:从目标人群中有代表性的取样,取样原则:⑴群体构成有明确界定,能准确地确定所要测验群体的范围、性质和特征⑵大小适当⑶标准化样本有时效性。常见的常模表示方法:①均数②标准分:Z分是最基本的标准分,Z=(X-X)/SD(X为被试得分,X为被试所在年龄段的平均得分,SD是标本成绩的标准差)。离差智商IQ=100+15Z(韦氏智力量表),T分=50+10Z(T分广泛使用,人格测验中常用),“标准20”=10+3Z(如韦氏量表中各分测验成绩)。③划界分信度概念:指重复测验的一致性,也就是指测验的稳定度。反映测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信度的检验方式:①重测信度(隔一段时间重测,计算两次之间的相关)②分半相关(将检测项目分为相等数量的两组,计算两项之间的相关)③正副本相关(A、B为两组平行项目,被试分为两组,一组先做A再做B,另一组先做B再做A,计算两组人之间的相关)效度概念:指测验实际上测量的是否符合测验的目的。反映测验的有效性和正确性。效度的检验方式:①效标效度(将测验结果与标准行为(效标)之间求相关,如将自己编的智力表与韦氏智力表相比)②内容效度(对心理测验中的每个条目进行检查,判断每个条目是否符合测验的目的,一般由专家来判断)③结构效度(检验测验符合其所依据理论的程度,即测验结果是否符合最初的理论构想)心理测验的选择应注意:根据目的、常模样本来选择测验;优先选用标准化程度高的测验;国外引进的测验要经过修订和再标准化;选自己熟悉的测验。心理测验的使用应注意:防止滥用;结果分析要慎重;主试要与受试建立协调的关系。二、智力测验比率智商(斯坦弗-比奈量表):IQ=MA/CAX100(MA为心理年龄,CA为实际年龄)。该公式建立在儿童的智力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的线性关系的基础上,但实际上智力发展到一定年龄便停止发展,到老年还会有所下降。离差智商(韦氏量表):IQ=15(X-X)/S+100(X为被试得分,X为被试所在年龄段的平均得分,S是标本成绩的标准差)。该公式克服了比率智商计算方法受年龄限制的缺点,成为目前通用的IQ计算方法。三、 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包括4个效度量表和10个临床量表。⑴效度量表:1.?(Q)(不答或“是”、“否”都答的题,若超过30个题,则测验结果无效)2.掩饰(L)(高分反映防御、天真、思想单纯等)3.效度(F)(测量任意回答倾向)4.校正分(K)(用以校正测量中过分防御或不现实倾向)⑵临床量表:1.疑病量表2.抑郁量表3.癔病量表(测量对心身症状的敏感和自我中心)4.精神病态性偏倚量表(测量社会行为偏离特点)5.男子气或女子气量表(测量男子女性化、女子男性化倾向)6.妄想量表7.精神衰弱量表8.精神分裂症量表9.躁狂症量表10.社会内向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包括E、N、P、L四个分量表,前三者为人格维度量表,后者为效度量表。⑴神经质(N)量表(测查情绪稳定性)⑵内-外向(E)量表⑶精神质(P)量表(测查一些与精神病理有关的人格特征)⑷掩饰(L)量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根据人格特质学说测量某人的16个根源特质来得知其人格特征。该问卷在招聘中较为常用。四、 评定量表90项症状量表(SCL-90):含较广泛的心身症状内容,根据评分结果情况,判定是否有阳性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可分为10因子。⑴躯体化⑵强迫⑶人际敏感⑷抑郁⑸焦虑⑹敌意⑺恐怖⑻妄想⑼精神病性⑽附加因子抑郁自评量表(SDS):共计20个项目,适合用于有抑郁症状的成人,也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焦虑自评量表(SAS):共计20个项目,适用于有焦虑症状的成人,也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应激有关因素评定量表:⑴生活事件量表(LES)⑵特质应对问卷(TCSQ)⑶领悟社会支持问卷(PASS)⑷A型行为问卷第六讲心理治疗一、总论心理治疗概念:心理干预的主要手段之一,以医学心理学的各种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各种心理学技术或通过仪器以及训练,改善病人的心理条件,从而消除心身症状,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心理治疗的简史和流派:现代心理治疗始于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疗法,目前影响较大的有精神分析治疗、行为与认知治疗、人本主义治疗、家庭治疗等。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和谐性、针对性(有适应证和不适应证)、计划性(有治疗方案,按计划进行)、综合性(采用多种方法治疗)、保密性、灵活性(情况会变化,要灵活地改变方案)、中立性(治疗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中立的态度和立场)、回避性(若患者为亲朋好友则难以中立,需回避)。心理治疗的适用范围:①综合性医院有关的病人⑴急性疾病的病人(往往存在严重焦虑、抑郁反应)⑵慢性疾病的病人(长期病人角色的作用,往往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3)心身疾病的病人(包括三个方面:1.针对致病的生活事件2.针对致病的心理因素3.直接针对疾病的病理过程)②精神科及相关的病人(需要自身认知,故非发病期的病人才行)③各类行为问题(不良行为矫正)④社会适应不良(遇到难以应付的心理社会压力导致适应困难的正常人)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问题探索阶段f分析认识阶段f治疗行动阶段f疗效评价阶段f结束巩固阶段二、行为治疗概念:指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按一定的治疗程序,来消除或纠正人的不良行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系统脱敏法原理:建立与不良行为反应相对抗的松弛条件反射,接触条件刺激时,将习得的放松状态用于抑制焦虑,使不良行为逐渐消退(脱敏)。步骤:⑴松弛训练:帮助病人学会松弛条件反射。最常用的是渐进性松弛训练。⑵划分焦虑等级:通过与病人的讨论,将刺激作详细的等级划分,并由弱到强排列成焦虑等级表备用。⑶脱敏训练:按焦虑等级表进行脱敏训练。患者先接触引发最轻焦虑的情景(除实际接触情景外,也可使用图片、幻灯或进行情景想象),同时进行想象和松弛训练,以对抗焦虑。当患者经过反复训练已经不再出现焦虑,可进入下一等级接触情景。适应症:各种恐怖症或强迫症、情景性焦虑或躯体症状。冲击/满灌疗法原理:与系统脱敏法相反。让病人一下子面对最恐惧的情景(接触实际刺激情境或想象),甚至过分地与恐惧的情景接触。由于恐惧刺激的“泛滥性”的来临,个体面对过分的恐惧刺激,恐怖反应逐渐轻,甚至最终消失。适应症:各种恐怖症或强迫症、情景性焦虑或躯体症状。注意事项:在治疗前,应向患者认真地介绍这种治疗的原理与过程。病人和家属同意后在治疗协议上签字,进行必要的体检。该疗法不宜随便应用,应选择适合接受治疗的对象。厌恶疗法原理:根据惩罚作用,一个行为发生后紧跟着一个消极刺激,则该行为会减少直至消失。方法:用于惩罚的消极刺激有两类,一类是给予个体痛苦刺激或称厌恶刺激,另一类是令个体失去某些东西,即付出代价。厌恶刺激的厌恶疗法步骤:⑴确定厌恶刺激:常用的厌恶刺激有物理、化学、言语、想象。⑵实施付出代价的厌恶疗法步骤:⑴选择合适的代价:常用的代价有罚钱/代币、隔离、失去机会。⑵实施治疗要领:⑴消极刺激必须在不良行为发生时始终存在。⑵痛苦刺激要达到明确厌恶的水平,或代价的付出确实令人痛苦。⑶治疗要持续到不良行为彻底消除。⑷不良行为稍有改变,或替代不良行为的良好行为一出现,就应随时进行鼓励强化。⑸由医生控制逐渐转为由病人自己作进一步自我控制。适应证:用于矫正各种不良行为。正强化法/操作条件法原理:通过正强化(奖励)过程使良好行为得以形成和巩固,从而塑造新的社会行为模式。适应证:主要用于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以矫正某些社会行为障碍,如孤独症、社会适应问题等。示范法原理:依据社会学习理论中的示范作用。通过反复观看或接触具体的具有良好行为模式的人物模型,可不经强化被试者即可使其形成(学会)这种行为。选择模型:生活示范(用生活中活生生的人物做榜样进行示范)、替代示范(用电影等各种作品中的人物做榜样进行示范)。适应证:可用于不良行为的矫正、社会技能的训练、消除临床病人所表现的焦虑反应。松弛疗法原理:心、身和内脏三者是相关的,因此可以以肌肉放松为中心建立松弛条件反射。方法:⑴渐进性松弛训练:系统地对肌肉群进行紧张和放松的交替练习。⑵自主训练:根据自我暗示可以得到类似催眠的放松而提出,包括6种标准程式即沉重感、温暖感、缓慢的呼吸、心脏慢而有规律的跳动、腹部温暖感、额部清凉舒适感。⑶静默法/冥想法⑷松弛反应法:环境安静、姿势轻松、重复默念、肌肉放松。适应症:对于紧张性头痛、失眠、高血压、焦虑等心理症状较为有效。自我管理方法方法:⑴建立前提操纵:控制导致不良行为的前提条件,如不与朋友外出用餐以免吃得太多。⑵建立行为契约:寻找监督者,建立契约。⑶记行为日记⑷运用自我指令:运用一种特殊的自我对话方式来影响自己的行为,如告诉自己“我只吃一口”。⑸自我实施奖励和惩罚适应症:用于矫正各种不良行为或不良生活方式。三、认知疗法理论假设: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即个体对不同事件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是因个体对事件的不同解释和评价所致。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原理:以艾利斯的ABC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治疗者与非理性信念辩论,使患者在治疗中学习到的合理的思维方式得到强化,以理性信念面对现实生活,最终达到改变负性情绪和不良行为的目的。基本治疗目标:⑴说服患者对问题做理性情绪分析是有益的⑵识别藏在目前痛苦背后最重要的非理性信念⑶向患者揭示如何质疑这些非理性的信念⑷把这种质疑的学习推广到未来的自我治疗,自己质疑有关新问题的非理性信念求助者必须意识到:⑴无论早年发生了什么事,是自己的反应让自己困扰不已。⑵无论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方式最早困扰了自己,现在的不适应是因为现在还选择用过去的方式进行反应。⑶自己是人,有一种很强的自寻烦恼的倾向。步骤:⑴先对有关患者最紧迫的事件A做工作性描述,然后判定患者视为由A引起的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后果C。⑵探讨事件A和后果C之间的信念。⑶逐步以强有力的说服和直接对质,说服患者用理性信念代替非理性信念的好处。治疗技术:主要有认知技术、情绪技术与行为技术。⑴认知技术举例:1.认知作业:想法如何引起情绪、区别想法和现实、评估负性信念以及相信程度。2.灾难标尺:在一张白纸上自上而下画一条线,并分为十格,从100%到0%从上至下进行标出刻度,然后让求助者把灾难化的事件水平分别进行评价,并放到适当的刻度水平。最后,让求助者把自己害怕的事情与这些进行比较,直到找到适当的位置。⑵情绪技术举例:1.时间投影:要求求助者想象不想要的事件发生了,然后想象发生一个星期、一个月等时间后自己如何感受。这样使求助者领悟生活总是要继续的。2.放大想象:要求求助者想象害怕的事情发生了,然后不断夸张这件事的后果,直到感到可笑。⑶行为技术举例:1.暴露:故意地、有计划地使求助者面对自己所害怕的情景,同时帮助他减少害怕情绪。2.打击羞耻练习:让求助者故意使自己处于感到羞耻的境地,使自己面对对羞耻的恐惧,同时将不健康的羞耻情绪转为健康的情绪。贝克的认知疗法原理:以贝克的逻辑错误基模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找到并改变心理问题与情绪相联系的异常认知因素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常见的异常认知:⑴认知歪曲:1.两极化思维2.选择性负性关注3.选择性概括4.读心术5.灾难化思维6.乱贴标签7.低估正性信息8.“应该”⑵功能失调性假设:人们从童年期开始通过生活经验建立起来对将来的认知图式,个体在生活中就是参照图式对外界事物进行认知。若这种图式倾向于采用消极的、失调性的认知事物的方式,即为功能失调性假设。情绪问题的产生:功能失调性假设f某些生活事件激活假设f认知歪曲f浅层负性自动思维f情绪问题治疗技术:⑴认知技术:识别和改变自动思想及认知歪曲、发现和改变功能失调性假设(信念)。⑵行为技术:包括行为日记、行为监督和行为训练等。认知疗法的适应症:主要治疗抑郁症,也适用于焦虑症、恐怖症(特别是社交恐怖症)等。四、森田疗法森田神经质:认为神经症是具有特殊素质的人的一种特殊心理反应。这种特殊素质是一种表现为内向型的、强烈的自我意识,过度的追求尽善尽美及过分渴望生活完美的神经质即森田神经质。森田的“精神交互作用”:具有森田神经质的人,往往求生、求全的欲望强,常为自己的健康担心,把一般人在某种场合下可能产生的感觉误认为是病(疑病倾向)。因而恐惧、紧张、注意集中在这些“症状”上。感觉越是过敏就越感到焦虑,“症状”也就越严重。反过来又加重恐惧感而形成恶性循环。这种现象称为精神交互作用。治疗原则:①顺其自然:让病人承认并接受症状的现实,不把症状当作自己的心、身的异物。②为所当为:接受症状,并进行正常工作和学习。住院森田疗法步骤:①绝对卧床阶段(病人只能面对寂寞,面对焦虑,焦虑在这个阶段可能达到顶点)工作治疗阶段⑴轻工作时期⑵重工作时期③生活训练阶段(让病人在工作和社会活动中进一步体验顺应自然的原则)适应症:主要适用于森田神经质引起的神经症,包括普通神经症(即神经衰弱)、强迫观念症、恐怖症等。五、 生物反馈疗法概念:在电子仪器的帮助下,将身体内部的生物电活动加以放大,以视觉或听觉形式呈现出来,使患者了解自己机体状态,并学会在一定程度上随意控制和矫正不正常的生理变化。理论基础:内脏操作条件反射、信息论、控制论。方法:肌电、脑电、皮温、心率、血压的生物反馈。适应证:对多种与社会心理应激有关的心身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六、 精神分析疗法原理:通过长期的“自由联想”等内省方法,帮助病人将潜意识中的各种心理冲突,主要是幼年时的精神创伤和焦虑情绪体验挖掘出来,带入到意识中进行疏导,从而能使病人重新认识自己,并改变原有的行为模式,即可达到治疗的目的。一般内容:①自由联想:让病人打消一切顾虑,想到什么就讲什么。②阻抗:病人心理内部对治疗过程的抗拒力。③移情:病人将过去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有正性移情(依赖等)和负性移情(憎恨等)④发泄:通过移情进行。⑤释梦⑥解释:在意识层面进行分析和阐释。治疗过程:在安静、温暖的房间内进行会谈,治疗者坐在病人身后。整个治疗过程需半年至3年之久。适应症:各种神经症病人以及心身疾病的某些症状。七、 暗示疗法概念:治疗师有意识得使用暗示去影响或改变个体的行为以消除或减轻疾病症状的方法。暗示:以间接的、含蓄的信息方式对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影响暗示性的因素:个人的因素(敏感性等)、对知识领域的陌生程度、暗示信息发送者的权威性、被暗示者对其的信任程度等。方法:①他人暗示(包括言语暗示、操作暗示、药物暗示、环境暗示)②自我暗示适应症:对暗示性高的病人效果较好。主要用于神经症、口吃、失眠等心理行为障碍。八、 支持疗法概念:主要是支持、帮助求治者去适应目前所面对的现实。理论基础:心理应激理论。方法:劝导、启发、同情、支持、解释、提供保证、应激无害化指导、改变环境等。适应症:各种危机状态,包括适应障碍、躯体疾病、突然丧亲等。第七讲心身疾病心身关系曾被分为三类:①心身反应(精神性刺激引起的生理反应,当刺激除去反应就恢复)②心身障碍(精神刺激引起的功能障碍,无器质性变化)③心身疾病(精神刺激引起的器质性病变)心身疾病定义:或称心理生理疾病。广义上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包括心身症和心身病,前者只是躯体功能性改变,后者是发生了躯体器质性病变。狭义上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心身疾病特点:①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②某种人格特征是疾病发生的易患素质。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社会应激和情绪反应有关。④生物或躯体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病基础,心理社会因素往往起“扳机”作用。⑤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⑥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用生物学治疗效果好。心身医学早期受心理动力学的影响,按弗洛伊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健康与疾病问题。后来转向,心理社会应激、心理生理反应、应对、适应、社会支持成为研究焦点。身心反应定义:躯体疾病本身作为应激源同样能导致心理反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躯体疾病引起患者的心理反应②躯体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③不同躯体疾病可以通过对神经系统的直接、间接作用而影响心理活动常见心身疾病:①原发性高血压②冠心病:(1)A型行为模式(TABP):与冠心病发病直接相关。较高的成就欲、富有挑战和竞争精神、容易有无端敌意、争强好胜、不耐烦、时间紧迫感、尽善尽美。与A对应的,即缺乏这些特点的称为B型行为。⑵不良健康行为:抽烟、过度饮酒、缺乏运动、过度饮食和肥胖等。③糖尿病:⑴应激性生活事件:一些应激性生活事件:如夫妻关系不和、家庭成员吵架等会使胰岛素分泌降低,升高血糖,诱发或加重糖尿病。⑵负性情绪和精神障碍:抑郁会使血糖的控制难度增加和引发糖尿病的并发症。抑郁障碍时,患者对血糖控制的依从性下降(不及时、按量吃药,运动减少等)。⑶个性特征:大多数患者性格不成熟、具有被动依赖性、做事优柔寡断、缺乏自信、有不安全感、有受虐狂倾向,这种人格特点被称作“糖尿病患者人格”。④哮喘⑤溃疡病和功能性胃肠病⑴消化性溃疡:情绪会影响到人胃的外观和功能。消化性胃溃疡病因是胃酸分泌过多,重大的生活事件、长期的慢性应激、不良的情绪、人格与之有关,目前认为应激可能会导致免疫下降。⑵肠激惹综合征:常与精神疾病共病,有腹痛、腹泻、胃肠胀气、便秘、恶心、呕吐的患者患抑郁障碍、惊恐障碍、广场恐惧的比例高出正常人群。⑥经前综合征⑦肿瘤:⑴慢性应激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内分泌从而影响人类复杂性疾病包括恶性肿瘤的患病率。⑵慢性应激和抑郁障碍可能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而增加肿瘤患病率。⑶同时恶性肿瘤对与患者及其家庭也是一种应激性事件。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①心理动力学理论:重视潜意识心理冲突在心身疾病发生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特异的潜意识特征决定了心理冲突引起特定的心身疾病。发病三要素:⑴未解决的心理冲突⑵器官脆弱易感倾向⑶自主神经过度活动性。过程:心理冲突f过度活动的自主神经f脆弱器官损伤。缺陷:夸大了潜意识的作用。心理生理学理论:侧重于心身疾病发病过程,重点说明哪些心理社会因素,通过何种生物学机制作用于何种状态的个体,导致何种疾病的发生。重要机制:⑴心理神经中介途径⑵心理神经内分泌途径⑶心理神经免疫学途径。过程:心理社会刺激f应激反应f神经内分泌免疫变化f疾病发生。行为学习理论:认为某些社会环境刺激引发个体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由于个体素质上的、或特殊环境因素的强化,或通过泛化作用,使得这些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被固定下来,而演变成为症状和疾病。过程:某些社会环境刺激f个体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f强化f反应被固定…心身疾病。综合发病机制:综合各种理论,互相补充。过程:心理社会刺激物传入大脑(认知评价、应对方式、人格特征等)f大脑皮质联合区的信息加工f传出信息触发应激系统引起生理反应…心身疾病发生(薄弱环节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决定)。心身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原则:①诊断原则:⑴诊断要点:1.疾病的发生包括心理社会因素,其与躯体症状有明确的时间关系。2.躯体症状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存在已知的病理生理学变化。3.排除神经症性障碍或精神病。⑵诊断程序:包括躯体诊断和心理诊断,后者诊断程序:1.病史采集2.体格检查(注意体检时的心理行为反应方式)3.心理行为检查(测查异常情绪、评估应激等)4.综合分析。治疗原则:⑴心理干预三个目标:1.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改变对这一次事件的认知,减轻焦虑,治标)2.消除心理学病因(进行综合行为矫正,治本)3.消除生物学症状(直接改变生物学过程,提高身体素质)。⑵心、身同治原则:心身结合、各有侧重。1.急性发病且躯体症状较重患者,躯体对症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2.躯体症状为主但已呈慢性过程者,常规躯体治疗同时重点做好心理和行为治疗。预防原则:心身同时、从早做起、健全人格、矫正行为、消除刺激、积极疏导。第八讲异常心理正常心理活动定义: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个心理过程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影响,协调一致地在实践活动中发挥作用。是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正常心理活动三大功能:①能保障人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②能保障人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正常地肩负责任,使社会组织正常运行。③能使人类正常、正确、创造性地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世界。异常心理活动定义:是指个体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发生异常改变,是大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或是指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既反映为个人自我概念和某些能力的异常,也反映为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生活的适应障碍。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之间的差别是相对的。心理正常是一个常态范围,在这个范围内还允许不同程度的差异存在。所以判断是否异常以及程度如何,其判定标准的完全统一是很难的。正常和异常心理的区分和判断:①常识性的区分:非专业人员的区分,主要依据日常生活经验。假如出现一下情况,可考虑为异常:⑴出现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时⑵呈现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时⑶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时⑷影响他人的社会生活时。②心理学的区分:三条原则:⑴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正常的心理活动必须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异常表现为幻觉、妄想等)⑵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知情意相统一。异常表现为典型的强迫症等)⑶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人格在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作用下,个性相对稳定。异常表现为守财奴突然挥金如土等)③心理异常的判断标准:正常和异常心理存在着相对的界限,通常按以下几条标准进行判断:⑴经验标准:患者主观体验、医师的主观体验。⑵社会适应标准:人生活在特定社会环境,会按照社会生活的需要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以社会常模(正常人符合社会准则的心理和行为)为标准衡量。⑶医学标准:以大脑生理和组织检查指标为标准。⑷统计学标准:根据一个人心理特征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异常心理的理论解释:①医学理论模式:认为人类心理异常与身体疾病相似,心理失调者有其个人的心理基础,但主要是因身体的某些生物因素改变才引发心理疾病。②行为理论模式:认为各种行为均在其内外环境的需求下学习而来,良好适应或偏差病态的行为皆学习而来。③心理动力模式:认为个人心理异常或精神疾病,是建立在其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冲突上。④人本理论模式:认为心理异常是个体没有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是一种对个体朝向健康和个人成长的自然倾向的阻断和歪曲。⑤认知理论模式:认为认知是异常行为的核心。⑥社会文化理论模式:强调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认为大多数心理行为异常是社会文化因素的结果。⑦生物-心理-社会理论模式:认为心理行为的异常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均有关系。异常心理的医学心理学分类方法:①轻度心理障碍②严重心理障碍③心理生理障碍④躯体器质性疾病伴发的心理障碍⑤人格障碍⑥损害健康行为和不良的行为习惯⑦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心理障碍常见的异常心理问题:①焦虑障碍②抑郁障碍③躯体形式障碍④人格障碍⑤睡眠障碍⑥进食障碍⑦自杀行为焦虑障碍: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预感到将要发生某种难以应付的危险。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而是一种没有明显危险目标和具体内容的恐惧,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其焦虑是原发的,凡继发于其他心理精神障碍的焦虑都不应诊断为焦虑症。分类:⑴广泛性焦虑:持续性的紧张不安,最常见的表现形式。⑵急性焦虑/惊恐发作:症状严重、时间短、可自行缓解。病因:⑴人格基础⑵社会心理因素⑶遗传因素发病机制: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说、脑内5-HT能神经活动障碍说、脑内DA能神经系统活化学说、精神分析学派学说、行为学习学派学说等。治疗方法:⑴心理治疗⑵药物治疗抑郁障碍:各种原因引起的以心境低落为主的疾病,患者常常有兴趣丧失、自罪感、自杀观念和社会认知行为异常等。分类:⑴轻性抑郁症⑵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⑶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⑷复发性抑郁症病因:⑴人格基础⑵社会因素⑶遗传因素⑷生活事件与环境应激事件(早年生活经历)发病机制:情感性障碍的单胺递质类假说、心理应激学说、精神分析学派学说等。治疗:⑴心理治疗⑵药物治疗⑶运动疗法躯体形式障碍:一类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分类:⑴躯体化障碍:一种以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的神经症。⑵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其常诉述一种或多种躯体症状,症状具有多变性,其临床表现类似躯体化障碍。⑶疑病症:一种以担心或相信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优势观念为主的神经症。⑷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一种主要受自主神经支配的器官系统发生躯体障碍所致的神经症样综合征。⑸躯体形式疼痛障碍:一种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障碍予以合理解释的持续、严重的疼痛。人格障碍: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该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患者为此感到痛苦,并已具有临床意义。18岁以前出现的人格偏离不诊断为人格障碍。特征:⑴功能性而非器质性障碍⑵智力正常,认识能力完整,但认知、情绪、行为、交往出现障碍⑶适应不良行为稳定不易改变⑷儿童或青少年开始并持续,中老年时可减弱⑸危害社会不能免除责任人格改变:人格偏离正常由躯体疾病引起或继发于各种精神障碍。人格偏移:人格某些或若干方面存在缺陷,但达不到人格障碍。分类:⑴偏执性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⑵分裂样人格障碍:以观念、行为和外貌奇特、情感淡漠、人际关系缺陷为特点。⑶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高度攻击性、对人冷酷无情、偶然动机驱使、社会适应不良、缺乏责任感、羞惭感、内疚感。⑷冲动性人格障碍:以情感爆发、行为冲动为特点,缺乏目的性、计划性、预见性。⑸癔症性人格障碍:以过分感情用事、言行夸张、吸引他人注意、暗示性高为特点。⑹强迫性人格障碍:以过分谨小慎微、过分严格要求、完美主义、内心不安全感为特点。⑺焦虑性人格障碍:以懦弱胆怯、自卑、不安全感、对负性评价过于敏感、具回避倾向为特点。⑻依赖性人格障碍:以过分依赖为特点,表现为缺乏自信、怕人遗弃、难以独立、深感孤独无助、意志薄弱、回避责任、从属依附他人。⑼其它人格障碍病因:人格结构某些方面过分和畸形发展或严重发展不足。有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睡眠障碍:睡眠是周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